首页 百科知识 中部地区城市投资价值分析

中部地区城市投资价值分析

时间:2022-12-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黄石位于长江中游、湖北东南部,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和国务院批准的沿江开放城市,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全国创业先进城市等称号。初步估算,2012年湖北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2250.16亿元,居全国第9位,中部六省第2位。“十一五”期间,黄石市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4.88亿美元,居全省第2位,年均增长8.05%。根据该市“十一五”规划纲要,黄石定位为区域性中心城市。

第二节 中部地区城市投资价值分析

黄石市投资价值分析

一、城市概况

黄石位于长江中游、湖北东南部,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和国务院批准的沿江开放城市,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全国创业先进城市等称号。该市东北临长江,与黄冈市隔江相望,北接鄂州市,西靠武汉市、江夏区,西南与咸宁市为邻,东南与江西省武宁县、瑞昌市接壤。全市现辖4区(黄石港、西塞山、下陆、铁山)、1县(阳新)、1市(大冶)和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4583平方公里。201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43.46万人。

2011年,黄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25.9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8.81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577.56亿元,增长20.9%;第三产业增加值279.59亿元,增长10.1%。三次产业比重为7.4∶62.4∶30.2,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下降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上升5.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下降4.8个百分点。2011年,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8074元,比上年增长33.9%。

初步计算,2012年,黄石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40亿元,比上年增长12%。

二、形势分析

2001年,黄石市地区生产总值为208.2亿元;2008年突破500亿元;2012年突破1000亿元大关,达1040亿元,是2001年的5倍,年均增长15.94%(现价计算)。2001年,黄石人均GDP为8842元;2003年超过1万元;2008年超过2万元;2011年超过3万元;2012年达4.3万元左右,是2001年的4.84倍,年均增长15.61%。具体如图4-16所示,黄石市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水平,经济总量和人均产出均有很大幅度提高,为地区经济保持省内领先水平提供了保证。

图4-16 黄石市地区生产总值

黄石市产业结构调整如图4-17所示。2001年,该市三次产业比重为9.27∶51.50∶39.23;2006年优化调整为8.27∶55.22∶36.52;2011年优化调整为7.40∶62.40∶30.20。十数年间,第一产业所占GDP比重下降了1.8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GDP比重上升了10.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GDP比重下降了9.0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的迅速上升和第三产业比重的显著下降是该市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特征。

图4-17 黄石市三次产业结构

根据黄石产业结构,该市早已处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第二产业在地区经济中长期保持在50%—60%的水平。这一阶段是工业持续推进的阶段,表现为第二产业的优化升级,是从资源型产业向其他转型的关键阶段。对黄石市而言,保持传统产业优势的同时,还需大力推进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继续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和工业化,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也成为必然的要求,最终实现产业的均衡发展,形成具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增强产业竞争力。

初步估算,2012年湖北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2250.16亿元,居全国第9位,中部六省第2位。地区GDP同比增长11.3%,人均GDP达38501元(按常住人口计算)。2011年湖北省各地区经济总量和人均产出如图4-18所示。从经济总量来看,武汉市、宜昌市和襄阳市经济规模最大,分别为6762.2亿元、2140.7亿元和2132.22亿元;神农架、天门市、潜江市和仙桃四个省直属单位最低,都在400亿元以下;黄石市以925.96亿元排在第8位。从人均产出来看,武汉、宜昌、鄂州最高,分别为6.83万元和5.26万元和4.67万元;荆州、黄冈和恩施最低,在2万元之下;黄石市以3.81万元排在第6位。武汉市为湖北省内的经济中心,也是全国重要的城市之一。黄石市经济在湖北省内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图4-18 湖北各地区GDP和人均GDP[19]

黄石市与周边城市比较如表4-18所示。与武汉、宜昌、襄阳等省内大城市相比,黄石市各项指标都较为落后,特别是工业企业数、工业总产值等方面,落后较多,在进出口总额和外商直接投资方面处于前列,与这三个城市相比,黄石规模较小但均量指标并不落后。与鄂州、咸宁等周边城市相比黄石市优势较为明显,主要在于黄石规模较大。总体看来,黄石市优势不显著,劣势也不明显。最大的挑战在于城市间处于相似的发展水平,故而带来了较大的区域间竞争。发挥紧靠武汉优势,主动融入武汉,发挥错位竞争,将有助于黄石市的长期发展。

表4-18 湖北部分城市基本情况

续 表

三、产业定位

黄石市实际利用外资情况如图4-19所示。2001年该市利用外资1.45亿美元,2011年为3.45亿美元,增长了1倍多。“十一五”期间,黄石市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4.88亿美元,居全省第2位,年均增长8.05%。沃尔玛、日本丸红、中信集团、宝钢集团、中粮集团、中冶集团、中国铝业等世界500强企业在黄石均有较大投资。

图4-19 黄石市利用外资情况

根据该市“十一五”规划纲要,黄石定位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第二产业方面,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改造提升冶金、建材、能源等传统产业,形成特钢及延伸加工、铜及延伸加工、水泥及新型建材、铝及延深加工、煤炭及电力等五大产品板块;培育壮大接续产业,重点发展纺织服装、轻工食品、机械制造、高精度板材化工等具有一定基础和发展潜力的产业,形成有梯次、有层级、有接替的接续产业集群;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培育发展光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第一产业方面,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建设蔬菜、畜牧、水产、林业四大优质农产品产业带和吴茱萸、油茶、苎麻、黑芝麻、绢丝丽蚌、优质家禽六大特色基地,逐步形成大集中、小分散、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的农业产业化基地布局;重点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粮油制品加工、水产品加工、畜禽制品加工、果蔬饮品加工及苎麻、竹木加工。第三产业方面,突破性发展服务业,坚持以消费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加快物流业、商贸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金融保险业、信息服务业、中介服务业、社区服务业发展。

根据该市“十二五”规划纲要,黄石市发展定位为“打造‘三基地一枢纽’[20],强化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地位,建设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产业政策为: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为目标,按照“培育新兴、改造传统、壮大接续、提升三产、集群发展”的思路,大力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动传统产业和高新产业、重工业和轻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二产业带动向三次产业协调带动转变,着力构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与资源型城市转型相适应的现代产业体系。第二产业方面,推进工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培育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生物技术及医药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强做大装备制造、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化工等四大接续替代产业;改造提升钢铁、有色、建材等传统支柱产业。第三产业方面,提高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统筹发展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和商贸业,推进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第一产业方面,促进特色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重点发展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林特业等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特色农业。

2001—2012年黄石市规模以上工业发展情况如表4-19所示。从规模企业数来看,从2001年的273家增加至2012年的512家;规模工业总产值从2001年的146.65亿元增长至2012年的1758.1亿元,提高了近11倍;规模工业增加值从2001年的60.95亿元增长至2012年的537.64亿元,提高了7.82倍。

表4-19 规模以上工业发展情况

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537.64亿元,同比增长16.6%;完成总产值1758.1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轻工业完成产值232.5亿元,同比增长18.4%;重工业完成产值1525.7亿元,同比增长11%。轻工业增速高于重工业7.4个百分点,轻重工业比为13.22∶86.78。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500家,达到502家,比上年净增83家。其中,产值亿元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34家,比上年增加35家;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23家,比上年减少1家;产值百亿元以上企业为3家。

黄石市主要行业发展情况如表4-20所示。从产业规模来看,2011年,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超过400亿元;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超过200亿元;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三个行业超过100亿元,纺织服装和电力接近百亿元;食品饮料制造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超过50亿元。从增长速度来看,黄石主要行业增长速度年均在20%以上。其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平均增速超过38%;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行业超过35%。电力、冶金等行业增速较慢。

表4-20 黄石市主要行业发展情况

根据表4-19、表4-20及相关数据,我们对黄石市产业发展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作为资源型城市,冶金(黑色金属、有色金属)业是该市最大的行业,占据了1/3以上工业产值,加上装备制造、金属制品、建材、化工等行业,重工业所占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城市。随着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的培育发展,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医药等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有助于产业平衡,也有利于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

四、编委会评价

黄石市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环境优美。作为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一大批重工业项目落户于此,矿产、煤炭、冶金、建材等产业成为该市的支柱产业,推动着该市的工业化进程。产业空间布局的再调整以及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逐步改变着该市的产业格局,轻工业开始发力,重工业开始向新材料领域、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这将为黄石创造更好的未来。

区位优势:黄石市地理区位优越,交通便利。黄石是全国53个重点港口城市和133个客货主枢纽城市之一,处于京广、京九两条铁路大动脉与京珠、沪蓉、大广、杭瑞四条高速公路和长江黄金水道的交会地带,是承东启西、贯南通北之地。黄石长江大桥和鄂东长江大桥使黄石与我国中部东西轴线区域的各个城市都形成了顺畅的连接,沿高速公路至上海8小时、南京6小时、合肥4小时、九江1小时、武汉1小时。水运依托长江可上溯宜昌、重庆,下至南京、上海,直达出海口。黄石港是长江十大良港之一,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海关、商检、边检等服务设施完善,5000吨级货轮可长年往返。

产业优势:黄石工业基础雄厚。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黄石成为国家开发建设的重点区域,形成了以冶金、能源、建材等重工业产业为支柱的现代产业体系。改革开放以来,该市工业迅速发展,现已形成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建材、能源、机械制造、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化工医药等八大主导产业集群,形成了一批优势产业,建立了一批大型企业,创造了大量优势产品。“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该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也将为该市产业发展创造更多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政策优势: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黄石市争取到了一系列国家级的优惠政策。“十二五”时期,黄石将继续处于发展的政策高地,享受国家促进中部崛起“两比照”、资源型城市转型、“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等政策和湖北省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武汉城市圈建设等政策,被列入国家科技进步、创业促就业、棚户区改造公共租赁房、3G电子政务等试点城市。与此同时,国家实施经济转型升级、扩大内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政策将为黄石市未来加快发展提供重大机遇。

五、投资建议

根据黄石市的产业发展现状、未来的产业定位及比较优势,我们认为黄石市值得关注的行业如下:装备制造业;纺织服装业;医药化工业。

开封市投资价值分析

一、城市概况

开封市位于黄河中下游平原东部,地处河南省中东部,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也是河南省中原城市群和沿黄“三点一线”黄金旅游线路三大中心城市之一。该市东与商丘市相连,西与省会郑州毗邻,南接许昌市和周口市,北依黄河,与新乡市隔河相望。开封市现辖5区(龙亭区、顺河回族区、鼓楼区、禹王台区、金明区)、5县(杞县、通许县、尉氏县、开封县、兰考县)。土地总面积6266平方公里。2011年末,全市总人口543万。

2011年,开封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093.64亿元,增长12.9%,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成功跃上“千亿GDP”新台阶。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7.5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429.3亿元,增长18.1%;第三产业增加值363.8亿元,增长13.2%。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3.7∶43.2∶33.1调整为21.7∶45.0∶33.3;二、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到78.3%。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68.7亿元,增长31.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45.2亿元,增长24.7%。

二、形势分析

2001年,开封地区生产总值为252.35亿元;2007年突破500亿元;2011年突破千亿元,为1093.64亿元,是2001年的4.33倍,年均增长15.99%(现价计算)。2001年,开封市人均产值为5379元;2007年突破1万元;2011年突破2万元,为2.34万元,是2001年的4.35倍,年均增长16.03%。新世纪以来,开封市的经济总量和增长情况如图4-20所示,从图中可看出,开封经济增长较不平稳,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程度较大。

开封市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如图4-21所示。2001年,开封三次产业比重为31.8∶35.8∶32.4;2005年优化调整为29.7∶40.2∶30.1;2011年优化调整为21.7∶45.0∶33.3。十数年间,该市第一产业所占GDP比重下降了1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GDP比重上升了9.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GDP比重上升了0.9个百分点。第一产业逐步下降,第二产业显著上升,第三产业平稳发展是该市产业变动的总趋势。

图4-20 开封市地区生产总值[21]

图4-21 开封市三次产业结构

从产业结构来看,21世纪初该市仍处在传统农业社会,三大产业所占比重较为均衡,第一产业在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第二、三产业发展滞后。经过十年的发展,开封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迈进有了巨大的进展,但总体而言,仍与其他地区和城市有一定的差距。开封市第一产业所占GDP比重仍高达20%,如果保持每年降低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则该市还将有十年左右的高速发展期。快速推进工业化,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走向中期阶段,大力发展轻工业,逐步发展重工业,进而提升产业结构是诸多地区经济发展的经验,也将是开封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趋势。

2011年,河南各地区经济总量和人均产值如图4-22所示。河南省地区GDP从2010年的2.23万亿元增长为2.72万亿元,总量位居全国第5位,千亿元城市从11个增加到14个。从经济总量来看,郑州市、洛阳市和南阳市最高,分别为4912.7亿元、2717亿元和2228.8亿元;济源市、鹤壁市和漯河市最低,分别为409.5亿元、510.9亿元和767.1亿元;开封市以1093.6亿元排在第13位。从人均产值来看,济源市、郑州市和三门峡市最高,分别为6.06万元、5.69万元和4.75万元;驻马店市、商丘市和周口市最低,均低于2万元;开封市以2.33万元排在第13位。从经济总量和人均产值来看,郑州市是河南省当之无愧的经济核心,也是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中部地区能与之相比的城市只有武汉市。开封市无论是从总量还是人均产值来看,与省会城市有一定差距,与省内其他城市相比也有一段距离。

图4-22 河南各地区GDP和人均GDP[22]

开封市与周边城市的基本情况比较如表4-21所示。开封市各项指标处于中等水平。人口、土地面积仅大于许昌,但经济指标低于许昌市。地区GDP、经济增长率、人均GDP、外商投资、固定资产投资、产业结构、工业总产值均处于最后列,虽然工业企业数较多,但平均企业规模远小于其他地区。总体而言,开封市的欠发达表现在方方面面,对该市而言,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加大投资力度,扩大企业规模,是该市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必要方式,而如何发挥后发优势,实施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显得尤为必要。

表4-21 河南部分城市基本情况[23]

三、产业定位

开封市利用外资情况如表4-22所示。从2001年到2011年,该市实际利用外资从1036万美元增长至2.34亿美元,利用外资金额有了显著提高。其中,“十一五”期间,该市引进到位省外资金630亿元,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5亿美元,增速较快。目前,泰国正大、新加坡亚太集团、北京汇源、南京雨润、广东科龙、辅仁药业、奇瑞汽车、晋开煤炭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投资该市。

表4-22 开封市利用外资情况

根据开封“十一五”规划,该市城市功能定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文化旅游城市;中原城市群纺织、食品、化工、医药、机械设备制造基地,文化、旅游、教育中心;中部地区旅游休闲城市。开封产业政策为: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文化旅游产业化,实现由农业大市向工业强市的跨越。第二产业方面,培育“四区一带”[24],辐射带动周边产业集群,努力打造中原城市群纺织、食品、化工、医药、机械设备制造基地。第一产业方面,加强优质粮、棉、油生产基地建设,重点建设国家级大型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以规模化养殖为重点,加快优质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进一步抓好特色农林业的发展,集中布局,连片开发,规模经营;重点扶持瓜菜、林果、花卉等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冷藏保鲜业和林产品加工业。第三产业方面,大力实施文化旅游带动战略,全面发展服务业;加快旅游、交通运输、商贸流通、餐饮、公用事业等传统服务业的改造提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着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以文化旅游业、会议展览业、文艺演出业、文化艺术品业、影视传媒业、出版发行业、娱乐休闲业、文化培训业和新兴文化产业九大重点产业为载体,形成主业突出,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产业结构。

根据开封市“十二五”规划纲要,开封城市功能定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文化旅游城市,中原经济区核心区,中原特色产业及现代制造业基地,中部地区休闲宜居城市。开封市产业政策为:强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第二产业方面,重点做大做强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化工、新材料、食品、纺织服装、光伏、木业、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工业十大产业集群。第一产业方面,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形成生猪、奶牛、肉牛、家禽、肉羊五大产业优势集聚区;促进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加快发展绿色农业和生物农业。第三产业方面,以文化、旅游产业(文化旅游业、文艺演出业、工艺美术业、饮食文化业、休闲娱乐业、会展收藏文化业、新兴文化产业)为龙头,改造提升商贸、餐饮、房地产等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物流、金融、科技、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大力培育研发、创意、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

2011年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453.41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55.01亿元,增长23.6%;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100.43亿元,增长5.7%。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7.8%,拉动经济增长7.5个百分点。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55.82亿元,增长20.6%;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99.18亿元,增长25.9%。在108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26个,比上年增加15个,增长136.4%。

开封市主要产业发展情况如表4-23所示。

从规模企业数来看,超过50家的行业有8个,超过100家的有3个。农副食品加工业、木竹加工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是企业数最多的三个行业,分别有172家、133家和105家;除此之外,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企业数也较多。

从从业人数来看,超过1万人的行业有7个。其中,纺织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和木竹加工制品业人数最多,分别有3.23万人、2.7万人和2.4万人;此外,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从业人员也超过2万人。

从主营业务收入来看,超过50亿元的产业有8个,超过百亿元的产业有2个,分别是农副食品加工业和纺织业,这两个产业所占比重均超过10%。除了这两个行业外,通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接近百亿元,专用设备制造业超过80亿元。

从增长倍数来看,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超过2倍的产业有19个,超过3倍的有8个。石油加工、印刷业和通信设备制造业是增长最快的三个行业,分别增长了14.11倍、9.93倍和5.7倍。除了这些之外,皮革、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速度也较快。

从产业变动幅度来看,增幅最大的产业有农副食品加工业和纺织业,产业比重增加幅度均超过2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产业比重增加幅度也超过1个百分点;下降最快的产业有造纸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产业比重下降均超过1个百分点。

表4-23 开封市主要行业发展情况[25]

续 表

根据表4-23和相关数据,我们对开封市产业发展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数据显示,开封市产业发展较为迅速,产业分布较为均衡,产业规模达到一定水平。纺织、食品、化工、机械制造业均超过百亿元规模,形成了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是该市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也基本实现了该市“十一五”规划制定的目标,但医药产业发展较为一般,无论产业规模还是产业增长速度均处于中等水平。轻工业方面,开封市食品和纺织发展迅速,产业规模较大;重工业方面,化工和机械制造产业规模较大,但发展速度一般。开封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较为迅速,显示了一定的发展空间。

四、编委会评价

开封市地处中原腹地,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是中国久负盛名的城市。该市紧靠省会郑州,是中原城市群的重要城市。虽该市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但随着郑汴一体化的快速推进,以及中原城市群和中原经济区的快速发展,开封市的各种优势将成为推动该市赶超发展的重要基础,开封市将逐步成为企业投资中部地区的重要基点。

区位优势:开封地处中原,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显著。连接“欧亚大陆桥”的陇海铁路和连霍高速横贯东西全境,京九、京广铁路左右为邻,310、220、106国道纵横交会,加上在建数条高速公路,开封已形成干支结合、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新格局,使开封成为国内少有的高速公路密集交织的城市。独特的交通优势增强了名城吸引力和辐射力。

产业优势:开封市工业基础较好,门类比较齐全,已经形成大中小型企业配套,轻重工业协调发展的格局。经过多年发展,纺织、医药、食品、电力、机械、仪表、冶金、建材行业已形成一定规模,建设了纺织、食品、专用设备制造和化工、医药五大支柱产业,并在生物制药、新型建材等新领域取得较好的业绩,一批大型骨干企业在全国、全省占有重要地位。第二产业发展良好的同时,该市第一产业(畜牧业)和第三产业(文化旅游业)均建成了颇具特色、富有竞争的特色产业。

政策优势:为了吸引外商投资,开封市在土地、税收、财政方面对投资者以一定的优惠,并对投资该市导向的产业予以扶持,对国际、国内大企业,以及超过一定数额的投资予以更多的优惠。在此基础上,该市极力改善投资环境,提高政府服务水平,这些都将提升该市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五、投资建议

根据开封市的产业发展现状、未来的产业定位及比较优势,我们认为开封市值得关注的行业如下:食品行业;纺织服装业;机械制造业。

该市的文化旅游业也值得关注。

宜昌市投资价值分析

一、城市概况

宜昌市位于湖北省西部,地处长江中上游接合部,渝鄂湘三省市交会地,上控巴蜀、下引荆襄,以“三峡门户”“川鄂咽喉”著称,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该市东邻荆州市和荆门市,南抵湖南省石门县,西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北靠神农架林区和襄阳市。宜昌现辖5区(夷陵区、西陵区、伍家岗区、点军区、猇亭区)、5县(远安县、兴山县、秭归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3市(宜都市、当阳市、枝江市),土地面积2.16万平方公里。201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08.83万人,户籍人口398.97万人。

2012年,宜昌市实现生产总值2508.89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5.20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1513.08亿元,增长14.7%;第三产业增加值690.61亿元,增长11.3%,三次产业结构为12.2∶60.3∶27.5。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1517元,增长12.3%。

二、形势分析

2001年,宜昌市地区生产总值为410.34亿元;2008年首次超过1000亿元;2011年超过2000亿元;2012年宜昌市地区GDP为2508.89亿元,是2001年的6.11倍,年均增长18.23%(现价计算)。2001年,宜昌市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万元大关;2007年超过2万元;2009年超过3万元;2011年超过5万元;2012年,宜昌市人均GDP为6.15万元,是2001年的5.96倍,年均增长18%。如图4-23所示,2001—2006年,宜昌市发展速度并不快,但近几年来,宜昌市经济增势显著,经济总量和人均产值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助于巩固、提升宜昌市在湖北省内、在中部地区的经济地位。湖北省副中心城市的定位意味着宜昌市不仅自身实力需高出周边城市,还需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

图4-23 宜昌市地区生产总值[26]

宜昌市产业结构调整如图4-24所示。2001年,宜昌市三次产业比重为15.39∶54.60∶30.01;2006年优化调整为13.00∶51.04∶35.04;2012年优化调整为12.2∶60.3∶27.5。十数年间,第一产业所占GDP比重下降了3.1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GDP比重上升了5.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GDP比重下降了2.51个百分点。第一、三产业比重的下降和第二产业比重的上升是该市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特征。

图4-24 宜昌市三次产业结构

总体而言,宜昌市产业调整速度比较缓慢,第一产业在地区经济中还占有较高比重。宜昌市产业结构较为独特之处在于第二产业比重已经超过60%,但第一产业比重还在10%以上,主要原因在于重工业的超前发展。国内外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显示,从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发展道路有助于均衡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产业结构的提升、经济总量的扩大和人均收入的提高;而从农业—重工业—轻工业的发展道路,虽然能够快速扩大经济总量和人均产值,但却不利于实现劳动力等资源的转移,降低第一产业在经济中比重,也无法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结构,经济扭曲较为严重。对宜昌市而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任务。

2012年,湖北省各地区经济数据如图4-25所示。从经济总量来看,有8个城市超过千亿元,省会武汉市最高,达8000亿元以上,宜昌和襄阳次之,均超过2500亿元;潜江、天门、神农架最低。从人均GDP来看,武汉最高,接近8万元,宜昌次之,超过6万元,鄂州再次之,超过5万元;恩施、黄冈不到2万元。武汉市当之无愧为湖北省的经济中心,在整个中部地区也是最重要的中心城市。宜昌市在湖北省内是副中心城市,经济总量和人均产出均处于第二位,但与武汉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图4-25 湖北各地区GDP和人均GDP[27]

宜昌市与省内部分城市发展情况比较如表4-24所示。从土地、经济总量、产业结构、人均GDP、经济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总产值、财政收支、进出口总额等指标来看,宜昌市均处于前列,部分指标仅次于武汉市,与襄阳市相比,也有一定优势,但优势微弱。在工业企业数、外商投资企业产值、外商投资额等指标上,宜昌市与武汉、襄阳有一定差距。宜昌与襄阳紧邻,使得两个城市在定位为省内副中心城市时,面临着对方很强的竞争性。优势互补、竞争合作,错位发展成为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必然要求。

表4-24 湖北部分城市基本情况[28]

续 表

三、产业定位

宜昌市利用外资情况如表4-25所示。从外商直接投资来看,宜昌市从原先不到一亿美元,增长至两亿美元左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十一五”期间,该市引进产业项目864个,实际到位资金766亿元。温德姆、三井、韩国LS集团、法国欧莱雅集团、比利时英博集团、中国保利集团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华润置地有限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中化集团、华润电力、长航集团等世界知名企业和30多家央企投资宜昌。

表4-25 宜昌市利用外资情况

续 表

根据该市“十一五”规划纲要,宜昌市定位为“世界水电旅游名城、世界最大的水电基地、国际性旅游名城和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第二产业方面,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做强电力、化工(磷化工、煤化工、盐化工等)、食品饮料、医药等支柱产业,改造提升装备制造、轻纺、建材、冶金等传统产业,突破性发展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第一产业方面,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做大做强水果、畜牧、蔬菜、水产、茶叶、中药材六大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企业。第三产业方面,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突破性发展旅游业,大力发展商贸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房地产、社区服务和文化产业等需求潜力大的产业。

根据该市“十二五”规划纲要,宜昌市定位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产业政策方面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战略,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第二产业方面,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着力打造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船舶及配套设备、金属制品及深加工、电气电缆、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化工(磷化工、煤化工、盐化工、洗化用品及橡胶制品)、食品(酒及软饮料制造、精制茶加工、果蔬加工、水产品加工、畜禽产品加工、粮油制品)三个千亿级产业,加快改造提升食品、建材、轻纺等产业,不断提高制造业竞争力。加快发展生物、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三产业方面,突破性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新兴服务业,着力构建和完善与先进制造业发展相适应的生产性服务体系,与宜居宜旅宜业城市相适应的消费性服务体系,与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相适应的公共服务体系,促进现代服务业跨越式大发展,重点发展旅游业、物流业、金融保险、商贸服务、房地产、中介家庭服务业。第一产业方面,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高效农业、设施农业、都市农业,构建百亿现代柑橘、茶叶、蔬菜、畜牧、水产、食用油产业体系,加快培育烟叶、中草药等特色产业。

宜昌市规模以上工业发展情况如表4-26所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从2001年的364家增加到2012年的1010家,提高了1.77倍;工业总产值从2001年的208.12家增长至2011年的3195.74家,提高了14.35倍;工业增加值从2001年的77.67亿元增长至2012年的1298.9亿元,提高了15.72倍。21世纪成为宜昌市工业蓬勃发展的时期,工业规模有了巨大的增长。

表4-26 宜昌市规模以上工业发展情况

2012年,宜昌市规模工业企业达到1010家,比上年增加147家。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98.90亿元,增长16.7%,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实现增加值376.80亿元,增长18.5%,重工业实现增加值922.11亿元,增长15.9%,轻重工业比重为29∶71。全年规模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715.40亿元,增长23.5%。从主要产业看,化工行业实现产值1211.53亿元,同比增长26.6%;装备制造业产值779.52亿元,同比增长4.3%;食品行业产值747.25亿元,同比增长25.7%;电力行业产值283.9亿元,同比增长17.5%;医药行业产值108.25亿元,同比增长21.0%;新材料产值328.08亿元,同比增长17.4%。

宜昌市各个行业发展情况如表4-27所示。

从规模企业数来看,超过50家的行业有7个,超过100家的行业有2个。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企业数最多,为158家;农副食品加工业其次,有125家。此外,饮料制品业、煤炭开采与洗选业超过90家,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超过80家。

从工业增加值来看,超过50亿元的行业有3个,超过100亿元的行业有2个。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是规模最大的三个行业,工业增加值分别为200.89亿元、133.11亿元和55.4亿元,所占比重为26.88%、17.81%和7.41%。除此之外,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产业规模也较大。

从产业发展速度来看,平均增长倍数为2倍,超过平均增速的行业有21个。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倍数为17.81倍,专业设备制造业达11.67倍,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木材加工业等增速在5倍左右,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造纸业超过4倍。

从产业变动幅度来看,产业比重增加超过1个百分点的行业有7个,降低超过1个百分点的行业有2个。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提高了3.91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提高了2.89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了2.61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是下降幅度最大的两个行业,分别减少了18.9和1.17个百分点。

表4-27 宜昌市主要行业发展情况[29]

续 表

根据表4-26、表4-27及相关数据,我们对宜昌市各个行业发展有了一定的了解。可以看出,宜昌市工业逐步从单一行业向多行业发展。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2007年在工业中所占的比重高达45%,经济发展严重依赖于该行业的增长速度,电力、化工、食品饮料是宜昌市规模最大的三个产业。近几年来随着多个行业的兴起,轻重工业比重逐步优化,化工、食品饮料、冶金、建材、装备制造业等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产业比重逐步提高,显示了这些行业较好的发展空间。根据该市产业调整趋势,现有支柱和主导产业还将继续强化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编委会评价

宜昌市地处长江中上游,以长江三峡、葛洲坝两大世界级水利工程闻名于世。该市风景秀丽、资源丰富、地理显要、交通便利。作为沿江开放城市,该市综合实力在中部地区和长江沿线城市中位居前列,是我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作为湖北省副中心城市,宜昌在省内具有重要的定位和政策支持。随着化工、食品、装备制造、建材、冶金、电力等一批产业的迅猛发展,该市的工业竞争力将得到极大提升。

区位优势:宜昌市地理区位优势显著,交通极为便利。宜昌在长江经济带中,宜昌东接武汉,西连重庆,是东部发达的经济科技与西部丰富资源的接合部,是长江沿线重庆和武汉之间区域中心城市,是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由中线进入西部的起点,是西部大开发的东大门。宜昌铁路、航空、水运及高速公路四通八达,是鄂西渝东的交通枢纽。长江黄金水道流经市域237公里,宜昌港为长江八大港口之一,枝城港为全国四大煤炭中转港之一。宜昌正在成为华中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产业优势:宜昌市工业基础雄厚,配套能力较强。目前,该市已初步形成了以化工、食品医药、电力和装备制造四大支柱产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化工、装备制造、食品三大产业朝千亿级产业规模迈进。冶金、建材、电力等传统产业稳步发展,电子、医药、新能源等产业朝气蓬勃。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实施,宜昌三大产业均将取得长足的发展,宜昌在长江沿线城市带中的地位和作用还将继续提升。

政策优势: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和三峡工程后扶持规划,为宜昌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沿江优势、节点优势,争取国家政策支持,承接国际国内资本和产业加速转移,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随着湖北省委、省政府全面实施“两圈一带”战略,宜昌具有省域副中心城市、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三个战略的叠加效应,为宜昌抢占发展制高点,切实增强影响力和带动力,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五、投资建议

根据宜昌市的产业发展现状、未来的产业定位及比较优势,我们认为宜昌市值得关注的行业如下:食品饮料制造业;化工产业;机械制造业。该市的旅游、物流业也值得关注。

永州市投资价值分析

一、城市概况

永州市位于湖南西南部,五岭北麓,湘粤桂三省区接合部,是湖南省四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瑶族文化和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湘江经西向东穿越零祁盆地,潇水自南至北纵贯全境,该市东接郴州市,东南抵广东省清远市,西南达广西区贺州市,西连广西区桂林市,西北挨邵阳市,东北靠衡阳市。永州现辖2区(冷水滩、零陵)、9县(祁阳、东安、双牌、道县、宁远、江永、江华、新田、蓝山)和金洞、回龙圩2个管理区,土地面积2.24万平方公里。201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525.82万人。

2012年,永州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9.60亿元,增长11.0%,经济总量迈上千亿元台阶。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44.17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10.61亿元,增长14.0%;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404.82亿元,增长12.0%;全市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上年的24.1∶38.3∶37.6调整为23.0∶38.8∶38.2,第一产业下降1.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提高0.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高0.6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239元,同比增长10.4%。

二、形势分析

2001年,永州市地区生产总值不到250亿元;2007年突破500亿元,达506.39亿元;2012年首次超过千亿元,为1059.6亿元,是2001年的4.25倍,年均增长14.22%(现价计算)。2001年,该市人均GDP不到5000元;2008年突破1万元,为1.15万元;2012年超过2万元,为2.02万元,是2001年的4.59倍,年均增长15.14%。如图4-26所示,永州市经济保持在较快增长水平,近几年来增势更为显著。由于总体水平较低、底子差,该市还需要长期保持高速增长,才能改变经济社会较为落后的局面,才能追赶省内发达地区,实现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

图4-26 永州市地区生产总值[30]

永州市产业结构调整如图4-27所示。2001年,三次产业结构比重33.64∶27.89∶38.47;2006年优化调整为28.83∶27.75∶43.42;2012年优化调整为23.0∶38.8∶38.2。十数年间,第一产业所占GDP比重下降了9.6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了10.9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GDP比重下降了0.25个百分点。第一产业比重的迅速下降和第二产业比重的持续上升是该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总特征。

图4-27 永州市三次产业结构

从产业结构来看,永州市已经进入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期,处于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过渡的重要阶段。对我国欠发达地区而言,找寻推动经济增长的持续力量,实现经济起飞,以工业化为核心变革经济结构是重要的任务。对永州市而言,进入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二轮驱动阶段将成为改变永州的主要动力。通过发展工业,培育适合地区比较优势产业,建立主导产业部门,实现农业资源向工业的优化配置,是实现该市经济社会飞跃不可避免的阶段。

湖南省各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如图4-28所示。2012年,湖南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154.2亿元,比上年增长11.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3480元,增长10.7%。从经济总量来看,有12个城市超过千亿元,比上年新增4个城市;长沙市、岳阳市、常德市是规模最大的三个城市,分别为6399.91亿元、2199.92亿元和2038.5亿元;张家界、湘西是规模最小的城市,不到400亿元;永州市以1059亿元排在第9位。从人均产出来看,长沙、湘潭和株洲市最高,分别为8.89万元、4.62万元和4.5万元;永州、湘西和邵阳排在最末,分别为2.02万元、1.54万元和1.44万元。长沙市是湖南省的经济中心,经济总量和人均产出均排在最前列,永州市在湖南省内处于中下水平,与省内发达地区有较大差距,与省内平均水平也有一定距离。

图4-28 湖南各地区GDP和人均GDP[31]

永州市与湖南省内部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比较如表4-28所示(2012年)。从GDP、产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外商投资、进出口等主要经济指标来看,长沙市、株洲市、郴州市处于前列,永州市各项指标仅高于邵阳市。在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支出、外商投资等反映经济增长潜力的指标上,永州市虽然落后但差距并不大;在工业、进出口等反映经济实力的指标上,永州市差距较大。总体来看,永州市还将继续加大投资,发展工业才能逐步赶上其他地区水平。

表4-28 湖南部分城市基本情况

三、产业定位

永州市利用外资情况如表4-29所示。从新签项目个数来看,从原来的个位数增加至十位数,但与2005年左右的引资高峰比,还是有所下滑;利用资金额有了巨大的增长,从原先的不到1500万美元增长至现今的5.42亿美元,增幅巨大。“十一五”期间,全市利用外资14.8亿美元、内联引资583亿元。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为永州市经济长远发展提供了巨大助力,纺织服装、制鞋、电子、玩具、农产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能源矿产开发加工、装备制造、商贸物流、文化旅游、高新技术是投资重点领域。

表4-29 永州市利用外资情况

根据该市“十一五”规划纲要,永州市定位为“先进制造业基地、优质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生态文化旅游休闲基地、现代物流中转基地”。产业政策为以项目为支撑,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以城镇为依托,突出特色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壮大支柱产业,加快推进“三化”进程。第二产业方面,大力推进工业化,培育汽车和机电制造、食品加工、竹木林纸、制药、冶金化工、能源、建材、轻纺等八大优势产业,打造汽车、卷烟、造纸、制药、食品加工五大产业集。第一产业方面,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培育国家大型优质商品粮基地、优质果基地、“三品”蔬菜基地、烤烟优质原料生产基地、优质草场基地、油茶基地、工业原料林基地、牲畜养殖基地等八大生产基地以及特色养殖加工基地和国家绿色产品基地;发展优质稻、优质烟、优质果、优质蔬菜、畜禽、水产养殖、油料作物、林业等八大主导产业,扩大茶叶、药材等经济林面积。第三产业方面,积极发展商贸流通、旅游、房地产和现代服务业。

根据该市“十二五”规划纲要,永州市定位为“对接东盟先导区、承接产业聚集区、现代物流实验区、生态旅游示范区和湘粤桂省际中心城市”。第一产业方面,推进农业生产的基地化、标准化、机械化和信息化,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壮大农业主导产业,建设优质稻基地,重点发展瘦肉型猪、优质家禽、名特优水产品以及地方优质品种,壮大优势畜牧业,抓好烤烟、柑橘、油茶、经济林木和特色农产品等规模生产,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大力发展集生产、经济、生态、文化、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新型农业,创新农业经营方式。第二产业方面,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速新型工业化,促进转型升级,加快培育电子信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装备制造、食品烟草、制药等优势产业,改造提升矿产品加工、特色轻工、建材加工等传统产业和承接产业转移步伐。第三产业方面,加速壮大升级,发展金融、物流、旅游、餐饮、社区服务、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

四、编委会评价

永州地处三省交界,风景秀丽,资源丰富。因历史等诸多因素,永州市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21世纪以来,全市经济快速发展,产业建设成效明显,基础设施水平不断提升,城镇化加速推进,政府职能加快转型,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推动永州经济社会进入快速发展期。湘南开发开放战略的实施和对接东盟的全面启动,永州经济社会发展进入重要战略机遇期。抢抓中部崛起、湘南开放开发、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和对接东盟等历史性机遇,将为永州市创造优越的外部环境,也将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政策支持。

区位优势:永州的地理区位环境优越,交通便利。该市是湖南唯一与“两广”接壤的地区,是内地直达香港、澳门、海南的主要通道,是我国华南与华北两大经济区的重要接合部,是沿海的内地,内地的前沿,地理区位得天独厚。该市交通便利,铁路、公路网络遍布市内,湘桂铁路、洛湛铁路、207国道、322国道、二广高速公路、泉南高速公路、永连公路都贯穿全境及九条省道在境内纵横交错,形成新的交通枢纽。永州零陵机场已开通长沙、海口、广州、深圳、昆明、北京、西安、成都、海口、三亚等20个城市的航班。

产业优势:永州市紧紧围绕该市资源、成本优势,大力培育有带动性、牵引力的产业,通过招商引资培育产业集群,在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农产品精深加工、矿产品精深加工、生物医药、纺织制鞋等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培育了汽车、卷烟、造纸、食品、建材、制药等支柱产业。农业领域,永州市初步建成百万亩优质稻、商品菜、工业原料林、优质水果、油茶林和30万亩优质烤烟等规模特色基地。工农业相互促进,相互发展。永州市持续国内外产业转型升级的推动以及“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这些产业迅猛发展。

政策优势:为积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湖南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把永州建设成为“全省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示范基地和对外开放的排头兵”,蓝山、宁远、道县、新田被列为全省承接产业转移试点县,制定实施《关于加快湘南地区开发开放的决定》,赋予永州先行先试权利,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集中力量支持永州承接产业转移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永州市在提高投资软环境的同时,改善政府管理,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这些都将成为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

五、投资建议

根据永州市的产业发展现状、未来的产业定位及比较优势,我们认为永州市值得关注的行业如下:食品医药产业;纺织服装产业;机械制造产业。

运城市投资价值分析

一、城市概况

运城市位于山西省南端,处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中心位置,与陕西、河南两省隔黄河相望,是“中国十大魅力城市”“中国金融生态城市”“中部最佳投资城市”“跨国公司最佳投资城市”。该市北依吕梁山与临汾市接壤,东峙中条山和晋城市毗邻,西南与陕西省渭南市、河南省三门峡市隔黄河相望。运城市现辖1区(盐湖)、2市(永济、河津)、10县(临猗、芮城、万荣、稷山、新绛、闻喜、夏县、绛县、平陆、垣曲),土地面积1.4万平方公里。201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519.46万人。

2012年运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68.1亿元,比上年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7.0亿元,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491.8亿元,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399.3亿元,增长8.6%,三次产业比重为16.6∶46.0∶37.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3.3%、44.9%和41.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618元,比上年增长7.2%,按2012年平均汇率计算为3266美元。

二、形势分析

2001年,运城市地区GDP不到200亿元,为193.5亿元;2006年超过500亿元;2011年超过1000亿元;2012年达1068.1亿元,是2001年的5.52倍,年均增长17.07%(现价计算)。2001年,运城市人均GDP为3990元;2006年突破1万元,为1.1万元;2012年突破2万元,为2.06万元,是2001年的5.17倍,年均增长16.41%。如图4-29所示,从增幅上来看,运城市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经济总量和人均产出均有较大幅度提高。但从具体增速来看,运城经济波动幅度较大,部分年份经济发展较为缓慢。

图4-29 运城市地区生产总值[32]

运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如图4-30所示。2001年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16.64∶53.44∶29.92;2006年优化调整为10.91∶56.15∶32.93;2012年调整为16.57∶46.05∶37.88。十数年间,第一产业所占GDP比重下降了0.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GDP比重下降了7.3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了7.46个百分点。第一、二产业比重的下降和第三产业比重的上升是该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总特征。

总体而言,运城市产业调整速度比较缓慢,且出现了其他地区所未有的情况,如第一产业比重大幅度下降之后,却又重新大幅度反弹;还表现在第一产业在地区经济中还占有较高比重的时候,第二产业比重却已经下降。运城市产业结构调整路径显示该市工业带动力不足,这是资源型城市的通病。主要表现为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幅度很小,没有足够的能力促使农业领域资源向工业领域转移。工业化的常态形式是资源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通过第二产业的持续提升来拉动整个经济结构的不断改进。资源型工业往往表现为个别产业规模超大,但无上下游产业链,从而无法实现规模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变。对运城而言,发挥资源优势,建立优势产业,延伸产业链,并逐步发展接续产业,直接关系到该市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也关乎着该市经济发展的前景。

图4-30 运城市三次产业结构

2012年,山西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112.8亿元,比上年增长10.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3628元,按2012年平均汇率计算为5327美元。各个地区经济总量和人均产值如图4-31所示。从经济总量来看,2012年有7个城市超过千亿元,比上年增加2个。太原、长治、吕梁是规模最大的3个城市,分别为2311.43亿元、1328.60亿元、1230.40亿元;阳泉、忻州是经济规模最小的两个城市,不到650亿元;运城市排在第5位。从人均产值来看,朔州、太原是最高,均超过了5万元,晋城、阳泉其次,超过4万元;运城、忻州最低,刚刚超过2万元。省会太原市是山西省内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但与省内其他城市相比优势并不显著,与中部其他省会城市相比有较大差距。运城市在山西省内处中等偏下水平。

图4-31 山西各地区GDP和人均GDP[33]

山西省部分城市比较如表4-30所示。从土地面积、人口、规模企业数、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来看,运城市排在前列;从人均GDP、经济增长率、工业增加值、产业结构、财政预算收支来看,排在后列;从地区GDP、新签投资协议数、进出口总额等指标来看,排在中等水平。总体而言,运城市部分指标虽然较为靠后,但是差距并不很大,这也为运城市追赶其他城市提供了可能。对于运城市而言,首要任务就是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大力发展工业,提高第二产业在地区经济中的比重,实现农业领域资源向工业领域的转变,进而通过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双轮驱动,提升经济质量。

表4-30 山西部分城市基本情况

三、产业定位

运城市利用外资情况如表4-31所示。2001—2012年该市利用外资情况较为平稳,保持在数千万美元,按全口径统计则达数亿美元。“十一五”期间,该市引进上亿元项目170余项,累计引资896.7亿元。中国盐业、中国五矿、中国铝业、华润、汇源等一批国内著名企业投资该市,食品饮料、建材、冶金等行业是关注重点。

表4-31 运城市利用外资情况

根据该市“十一五”规划纲要,运城市定位为“山西省新型加工制造业基地和高效生态农业基地,建成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工贸旅游中心城市”。第一产业方面,以建设“高效生态农业基地”为目标,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为方向,加快发展高效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和品牌农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业产业化企业,培育苹果、葡萄、山楂、芦笋、蚕桑、中药材等一批特色种植业基地和梅花鹿、奶牛、优种猪、肉鸡、大黄牛等一批特色养殖业基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第二产业方面,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优化和发展冶金和焦炭两大传统支柱产业;通过加大改革力度,建设项目等途径培育装备制造业、新型化工产业、新型材料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中医药产业等五大新的支柱产业,实现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第三产业方面,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物流业、旅游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社区服务业、广播电视业、信息服务业、中介服务业。

根据该市“十二五”规划纲要,运城市定位为“山西省乃至黄河中游地区的现代农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物流基地、特色文化旅游基地和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第一产业方面,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以建设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引领,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特色农业、有机农业、品牌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做强特色产业。重点发展粮食(小麦、玉米)、果业(苹果、梨、葡萄、樱桃、红枣、鲜食枣、山楂、石榴、核桃等)、棉花、蔬菜、养殖、观光休闲农业等主导产业,推动从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转变。第二产业方面,大力推进工业新型化,奋力建设工业强市,改造提升钢铁、焦炭、煤炭、铜、电力、建材等传统产业,培育壮大现代装备制造、铝镁深加工、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纺织服装业,加快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和优势产业集群化,构筑运城特色现代产业体系。第三产业方面,大力推进三产规模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推进经营业态高端化、文化产品系列化、旅游服务品牌化、现代物流规模化,建设山西省乃至黄河中游地区现代物流基地和特色文化旅游基地,培育物流商贸业、文化旅游业支柱产业,不断提高现代服务业在全市经济中的比重。加快发展以物流、金融、信息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以商贸业、家庭服务业、中介服务业为重点的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

运城市规模以上工业发展情况如表4-32所示。工业企业数从2001年的421家增加至2012年的434家,微增3.0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2001年的68.47亿元增长至2012年的344.3亿元,增长4.03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从2001年的201.23亿元增长至2011年的1661.74亿元,增长7.26倍。从数据来看,运城市工业发展较为一般,工业增加值与工业产值的差距越来越大,说明该市低附加值、粗放型工业的局面没有实现好转。

表4-32 运城市规模以上工业发展情况

续 表

运城市主要行业发展情况如表4-33所示。

从产业规模上来看,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是规模最大的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300亿元;炼焦业超过200亿元;化工、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超过100亿元;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医药制造业不到50亿元。

从所占比重来看,该市五大传统产业中,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所占比重不到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炼焦业均超过了15%;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超过了10%;化工、农副食品加工业超过了5%。

从产业发展速度来看,各大产业均有一定幅度波动,相对而言,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较为平稳且速度较快;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则属于平稳但速度较慢的行业。主要因为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冲击,冶金、炼焦、化工发展速度较快但波动较大。

表4-33 运城市主要行业发展情况

根据表4-32、表4-33及相关数据,我们对运城市产业发展有了一定的了解。凭借能源资源的优势,运城市通过进口大量金属矿建立了以钢铁、有色金属冶炼为主的冶金业,化工、炼焦、电力等相关产业也得到较大发展,成为该市的传统支柱产业,在地区工业经济中的比重超过半数以上。随着农副食品、机电装备、医药等新兴产业的支持培育,已经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这些产业快速发展有助于改变现有的产业格局,平衡轻重工业比例,也为该市的转型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

四、编委会评价

运城市位于山西省西南端,地处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中心位置,是山西省能源重化工业基地和新兴工业基地。该市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较好,国家扩大内需和促进中部崛起战略深入实施,不断完善的软硬发展环境都为运城市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加快转型跨越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十二五”时期,运城市进入工业化跃升期和城镇化加速期,将为转型跨越发展提供难得的历史机遇,整体形势有利于该市加快转型、跨越发展。

区位优势:运城市黄金区位,设施完善。该市承东启西,贯通南北,辐射中原,是连接中西部的“桥头堡”。侯(马)西(安)铁路横亘东西,南(大)同蒲(州)铁路纵贯南北。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全市高速公路居全省第一。大(同)运(城)、运(城)风(陵渡)、运(城)三(门峡)、东(镇)济(源)等几条高速公路连华北、接中原、达西北,北上太原、南下西安、东去郑州都有高速公路直达,运城中心城市到各县市一小时经济圈已经形成。运城机场已开通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深圳、厦门、成都、哈尔滨、沈阳、太原、昆明、武汉、乌鲁木齐、海口、三亚等国内重要航线。

产业优势:运城市是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山西省新兴的工业基地。良好的原材料工业基础和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加快推进了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特色化进程。近年来,初步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铝电材联营、钢铁和镁业等冶金产业群,日用化工、煤化工和医药产业群,机械及精密铸造产业群,新型材料、玻璃器皿等亮点产业群,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群,旅游业等六大产业群体。“十二五”期间,该市将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工业新型化、三产规模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促进运城由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转变,由原材料工业大市向现代制造业强市转变,由文物资源大市向文化旅游强市转变,由人口大市向人才强市转变,由内陆开放不足地区向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转变。

政策优势:作为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循环经济试点市和建设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试验区,将为转型、跨越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加之该市在交通、水利、电力等各个基础设施方面加大投资,显著地改善了投资环境。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推进建设,将有助于改进投资软环境,为企业投资提供更为规范的服务。

五、投资建议

根据运城市的产业发展现状、未来的产业定位及比较优势,我们认为运城市值得关注的行业如下:机电装备制造业;冶金业;农副食品加工和制造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