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产业跨区域转移的历史回顾

中国产业跨区域转移的历史回顾

时间:2022-06-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中国产业跨区域转移的历史回顾19世纪中期以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逐步瓦解,伴随着列强的外商企业和洋务派官办企业的兴办,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也开始产生,早期的这些近代工业主要集中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城市以及武汉等个别中部中心城市,成为中国工业发展的先遣者。而同期,中西部地区的轻重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则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

一、中国产业跨区域转移的历史回顾

19世纪中期以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逐步瓦解,伴随着列强的外商企业和洋务派官办企业的兴办,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也开始产生,早期的这些近代工业主要集中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城市以及武汉等个别中部中心城市,成为中国工业发展的先遣者。抗日战争爆发以后,随着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相继沦陷,东部的部分棉纺、化工包括钢铁等工业纷纷内迁至重庆、昆明、西安、兰州等西南和西北地区城市,使得中国本来就相当脆弱的近代工业基础得以部分保留,为战争胜利后国民经济的恢复做出了重大贡献。

虽然在战争时期的沿海部分工业迁至内地,但总体上看,东部地区仍是中国工业发展的主要地区。如图9-1所示,1949年东部地区工业总产值仍占全国的70.47%,中西部地区所占比重分别为18.91%和10.63%。新中国成立初期,受战备思想的影响,中国将工业发展重心放在了东北及中西部地区,并产生了产业从东向西的转移特点,东部地区工业比重开始下降,而中西部地区工业比重开始上升。到1979年,东部地区工业总产值占比下降到了57.16%,中西部地区所占比重分别上升到26.54%和16.30%。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工业布局也经过了由政府计划主导向市场经济主导的转变,东部地区凭借政策优势和对外开放的区位优势,逐渐成为中国工业发展的新阵地,产业跨区域转移也呈现出了从西向东转移的阶段特征,东部地区工业比重开始上升。虽然在改革开放初期到1988年期间,东部地区工业总产值比重没有多大上升,但东南沿海地区工业总产值比重增加很快,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东北地区,因为东北地区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是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改革开放以后开始大规模向京津和东南沿海转移,到2005年,东部地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达到最高,为72.36%,中国2/3以上的工业生产均集中在东部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工业总产值占比分别下降到了16.90%和10.74%。但是在2005年以后,受东部地区要素成本和环境成本上升以及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东部地区的工业比重开始下降,而中西部地区比重反而开始上升,并伴随着当前中国产业跨区域转移的新特征。总体看,可以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产业跨区域转移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图9-1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分区域历年工业总产值比重[1]

(一)新中国成立初至改革开放前:计划经济下的产业内迁阶段

1.新中国成立初期内地是中国工业投资的主要地区

经过战争的洗礼,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业发展基本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进行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中国开始了以重工业为主的大规模基本建设。这一时期,国家重点进行了以鞍钢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建设、以武钢为中心的华中工业基地和以包钢为中心的华北工业基地建设,在西部地区也开始了部分工业建设。“一五”期间,在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中,沿海和内地分别占36.9%和46.8%,沿海和内地投资之比为0.79(以内地投资为1)。而内地的投资主要集中在东北重工业基地和西安、兰州、成都等西部中心城市和克拉玛依等能源基地,当时国家的156项重点工程的近1/3被放在西部地区。“二五”时期,受“大跃进”运动的影响,国家投资重点进一步向内地推移,沿海和内地的投资比为0.69。总之,新中国成立初期包括东北在内的中国内地是国家工业投资的重点地区,而沿海地区的工业发展却被忽视,对沿海地区老工业基地的改造、扩建投资过少,致使上海、华北等老工业基地的作用和潜力远未得到应有的发挥和加强。1955年,沿海地区工业增长速度仅为4.5%,其中上海甚至比1954年下降了4.4%[2]

2.“三线”建设时期中国产业进一步向内地迁移

1964年,受当时对国际形势和战争危险的估计影响,中央从备战出发,将全国分为“一线”、“二线”、“三线”地区,提出要在四川、贵州、陕西、甘肃、云南、青海等“三线”地区省份集中建设战略大后方。“三线”建设主要采取军事动员的方式,从东部沿海和东北、华北内迁380个项目,1965~1980年累计投资1300亿元。主要用于西部地区的交通、钢铁、煤炭、电力、石油、化工、机械等产业项目。“三五”和“四五”期间,中西部地区累计投资达1590.55亿元,占全国基本建设投资的58.1%,其中“三线”地区投资额为1173.41亿元,占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42.8%。可以说,“三线”建设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较大规模的跨区域产业转移,是政府主导下产业转移的典型案例,将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的工业化推上了新的平台,为以后西部地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由于这次产业转移主要受政治因素影响,没有考虑生产的有机联系和运输、原材料等成本,致使工业生产效率低下,为今后市场经济下的产业再次转移埋下了伏笔。

(二)改革开放初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放经济下的产业东移阶段

1.轻重工业同时呈现产业重心东移态势

从不同地区的轻重工业占全国比重的变化看,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的轻重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均出现上升,1981年东部地区轻工业和重工业总产值占全国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比重分别为62%和54.66%,到1993年东部地区的这两个比重分别增加到74%和59.6%。而同期,中西部地区的轻重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则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1981年中部和西部地区轻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25.14%和12.86%,到了1993年中西部这一比重则下降到了17.05%和8.95%。同样,1981年中部和西部地区重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31.75%和13.68%,而到了1993年上述指标分别下降至28.17%和12.23%。从上述指标的变化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轻重工业同时呈现产业中心东移的趋势。从产业性质看,重工业的跨区域转移难度较轻工业要大得多,这主要是因为重工业资本沉淀大、投资周期长、迁移成本高、产业转移的制约因素较多[3]。但即便如此,这一时期重工业也出现了较快地向东转移进度,这主要是因为这一时期伴随着国家外交政策的调整,从西方国家引进了一批以石油、化工、冶金为主的重大成套项目,而这些项目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同时随着中国石油、钛矿石等大宗原材料进口的迅速增加,东部沿海地区发展重工业的区位优势凸显。上述原因都导致了中国重工业在短时间内发生由西向东的产业转移(见表9-1)。

表9-1 分经济类型的工业企业总产值占全国比重变化  单位:%

img64

资料来源:付保宗:《中国产业区域转移机制问题研究》,中国市场出版社,2008年。

2.非国有经济是推动产业跨区域转移的主体因素

改革开放以后,东部地区的非国有工业企业总产值占全国非国有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呈现上升态势,由1981年的65.53%上升至1995年的72.81%;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呈下降态势,分别由1981年的24.52%和9.95%下降至1995年的21.83%和6.36%。同时从国有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看,东部地区呈不断下降趋势,从1981年的56.38%下降到1995年的51.85%,而中西部地区则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略微上升,分别由1981年的28.59%和15.04%上升至1995年的31.70%和16.45%。上述数据说明,在总体市场化程度提高的条件下,以市场行为为基础的非国有企业是推动国内产业从中西部地区向东部沿海地区跨区域转移的主要因素。

(三)20世纪90年代至2005年:市场经济下的产业双向转移阶段

1.制造业仍进一步向东部地区转移

运用地区分产业总产值比重的变化来分析具体行业的区位变动可以发现,按照行业大类的划分标准,1997~2005年,多数工业行业重点都有向东部地区转移的倾向,特别是制造业,东部地区除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有略微下降外,其他所有制造业行业的总产值占全国比重都有所上升,其中上升最快的是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织业,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化学工业机械设备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比重增加均超过10个百分点。而中西部地区,除中部地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西部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燃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业比重有所上升外,其他所有行业总产值占全国比重均有所下降。这反映了在1997~2005年,多数制造业行业仍继续由中西部地区向东部沿海地区转移。值得关注的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央政府通过“东锭西移”、“压锭限产”等方式试图促使纺织业向中西部棉花生产密集地区特别是新疆地区的转移,虽然有部分棉纱生产企业转移到了中西部地区,但经过几年的实施证明,这些企业很难获得利润,因此导致“东锭西移”的效果并不理想,从表9-2中也可以看出,1997~2005年,东部地区的纺织业占全国总产值比重增加了13.06%,纺织业仍处于明显的向东部地区集聚的趋势。

表9-2 1997~2005年区域工业总产值占全国比重变化  单位:%

续表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工业统计年鉴》和各省、市、自治区统计年鉴整理。

有的学者采用了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更准确地衡量了中国1997~2007年的产业转移状况。由于1997~2005年和1997~2007年两个时间段产业转移状况具有一定的一致性,这里采用其计算结果也可以说明1997~2005年时间段的产业转移状况,表9-3给出了有关学者对中国1997~2007年各行业区域间产业净转移比重,正数表示产业净转出,负数表示产业净转入。从表中可以发现,机械、电子、石化、纺织、木材、造纸等制造业产业并没有呈现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倾向,特别是机械工业、电气机械及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还具有明显的向东部转移的趋势,东部地区分别承接了上述两个行业34.2%和24.4%的增加值,即使纺织服装业、木材加工与家具制造业以及造纸印刷及文教用品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东部地区依然分别承接了全国5.82%、18.44%、10.91%的增加值,而只有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向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进行了较大的转移,这主要得益于东北轨道客车以及四川和重庆汽车产业的发展。可见,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虽然中国实施了一系列的区域开发战略,但至少制造业仍进一步向东部地区转移。

表9-3 中国1997~2007年各行业区域间产业净转移比重  单位:%

注:东北地区不包括在东、中、西三大区域内。

资料来源:刘红光、刘卫东、刘志高:《区域间产业转移定量测度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第6期。

2.原材料及能源供应业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从1997~2005年分区域各行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国比重的变化程度看(见表9-2),中部地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值比重有所上升,西部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和燃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业所占全国比重都有所上升。因此,从工业总产值比重看,1997~2005年向中西部地区有转移倾向的产业主要集中在能源和原材料采掘等产业上。而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结果可以发现同样的结论,从表9-3中可以看出,中西部地区以承接资源型产业转移为主,中西部地区承接的产业转移主要集中在农业(占-13.6%)、采选业(占-8.5%)、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占-10.9%)、金属冶炼及制品业(占-22.0%)、电力热力及自来水的生产供应业(占-27.5%)等产业上。而这种能源原材料产业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主要是因为东部地区出口增加对能源原材料需求的增加导致的[4]

总之,从20世纪末开始,虽然中国政府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区域开发措施,但由于东部地区雄厚的产业基础和优越的区位条件带来的经济利益仍然存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产业特别是制造业仍进一步向东部地区转移,只不过受东部地区产业发展对能源原材料需求的不断增加,一些能源原材料产业开始向中西部能源原材料密集区转移。

但是近期,特别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影响,东部地区快速发展带来的劳动、土地、环境等成本逐渐上升,东部地区传统制造业的成本上升逐渐超过集聚经济和区位优势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在这种情况下东部地区工业总产值比重从2005年以后开始有所下降(见图9-1),接下来就对近期的产业跨区域转移特征进行详细分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