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铁路借款内容的分析

铁路借款内容的分析

时间:2022-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八九八年十月十日息借中英公司英金二百三十万镑,订合同二十款,以铁路产业及脚价进款担保。该路始归借款官办,而全路亦改称关内外。一八九九年此路延长至锦州。迨联军入天津,关内铁路归英占据,关外铁路归沙俄占据。至和议定后,英俄均订交还中国条约,在山海关签押交收。一九〇七年清政府曾与日本缔结收买新奉路及自造吉长路的条款。依据此合同,京汉铁路借款之权利,皆归沙俄享有,修筑之权则由比公司担任。

第二节 铁路借款内容的分析

一、京奉铁路。本路始名津芦(芦台),又名津榆,又名关内外。至一九〇七年,路线直达奉天(沈阳),始曰京奉。档案经庚子事变,散佚殆尽,今择其可据者言之。一八八〇年开办唐山煤矿商路(亦作一八七九年),一八八八年自胥各庄接修至天津(亦作一八八七年)。一八九〇年自唐山延长至古冶,一八九五年自古冶延长至山海关,即所称为津榆铁路者是(亦作一八九三年)。嗣改公司线为官线。一八九七年京津铁路竣工。此年十月设复线,又自山海关延长至营口。所需经费半借洋款,并由各省协济,暨劝办捐输。即由山西陕西河南安徽年协五万两作为续修铁路应还洋款之用。按一八八七年至一八九八年间,该路曾借洋款四次,两次为津沽铁道借款,一次为津通勘路借款,又一次为英德法各银行借款,此四款共约五百余万元,均已还清。一八九八年十月十日息借中英公司英金二百三十万镑,订合同二十款,以铁路产业及脚价进款担保。该路始归借款官办,而全路亦改称关内外。其合同中主要之条件列之于后:

名称:关内外铁路公债(英文为一八九八年中国政府铁路五厘金公债)。

债权者:中英公司。

发行日期:一八九八年二月六日。

用途:(一)还津榆路及津芦路所欠各外国银行借款。(二)天津山海关各段路添设工程车辆。(三)延长天津山海关间路线至新民府并修造营口沟帮子支线。

总额及利息:总额英金二百三十万镑。年息五厘。

担保品:本路财产及收入。

折扣及年限:折扣九七;期限四十五年。如欲提前偿还,每百镑加二十镑。合同签定后,是年八月即行兴工。时沙俄闻而嫉之,恐此路成,中东路与京汉路不能连接,乃愤懑不已,极力反对。英亦不屈,其势几欲以兵力从事。迨迟之又久,英人之志终不可夺,清政府亦利用英以制俄,俄不得已遂为让步。于是英俄二国在圣彼得堡缔结协商条约。自此协约定后,此铁路之名义虽为中国所有,其实清政府与英人结有秘密条约,将关内外线质之于英,为借款之担保。用人之权悉归于英,沙俄虽怒目相视,亦无可如何。一八九九年此路延长至锦州。一九〇〇年义和团事起,北京塘沽唐山山海关等铁路遭破坏,凡前所经营及材料等皆归乌有。迨联军入天津,关内铁路归英占据,关外铁路归沙俄占据。至和议定后,英俄均订交还中国条约,在山海关签押交收。自收回后,又进行修筑。一九○三年冬,延长至新民屯。一九○四年支线亦皆开通。日俄战争时,日本为谋军事上之便利,曾将新民屯至奉天间,铺设狭轨铁路。一九〇七年清政府曾与日本缔结收买新奉路及自造吉长路的条款。计新奉收回价格,为日金一百六十六万元。自购回后,须照关内外铁路新造同式之路,从事改筑,需费颇巨,而前项条款第一款内,有改造款项须向南满铁路公司筹借一半之语,遂于一九〇九年,向日本南满铁路株式会社,订借新奉借款。其合同主要条件列之于后:

债权者及债额:债权者为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债额日金三十二万元。

折扣利息及担保:折扣为九三扣,年利五厘,以本路财产及进款作抵。

用途期限及特殊条件:用途为改筑本路之用,期限十八年,在债款未还清以前,聘日人为总工程师,所有本路进款应存日本正金银行。

自合同签定后即展宽新奉铁轨,以与关内外一律,即所谓京奉铁路是,全长计一千八百十七里(亦作九八八点七公里)(4)

二、京汉铁路。本路始名芦汉(从芦沟桥到汉口),自展至北京,易名京汉。一八八九年张之洞督粤时,曾奏请开办,议格不行。洎甲午战后,始决意兴办,惟以该路延长三省,款巨工费。一八九六年下直督王文韶、鄂督张之洞议,两督会奏承办各商均不可恃,力保盛宣怀堪胜总理。盛所拟办法,一请设立铁路总公司,二请招商股二十万股,每股百两,三请先借官款一千万两,续借洋款二千万两。洋款由公司立约,商借商还。当奉上谕,借款事宜著王文韶、张之洞等以全权办理,并设立铁路总公司于上海。一八九七年,先与美国议借款未协,英德两国又多要挟,适比国领事介绍比利时合股公司开议承借,在武昌先订草合同,是年六月,在上海由盛宣怀与比公司正式签字,作为正合同。到一八九八年,交付第一期款项之时,比公司忽翻议,头批银两,逾期不付,续送条款,多与前议相背。因为比公司承办此路,原受沙俄及法国方面之指挥。其中赞成此事者,华俄道胜银行亦与有力。由是盛宣怀与比公司再三磋商,遂改订合同。凡借款以全路作抵,一切造路及行车管理事皆归比公司综揽,此即第三次改订正合同之内容。今将合同之主要条件,列之于后:

(一)铁路总局有布设京汉铁路之权利,因向比国银行工厂合股公司借款一万一千二百五十万法郎,即英金四百五十万镑,合库平银三千七百五十万两。该债分为二十二万五千股,由巴黎华俄银行购买七万八千股,其余十四万七千股,由该银行经理。折扣九折。

(二)第一期交付七万八千股即三千九百万法郎,此中八百六十万法郎,储存于上海华俄银行,其余由比公司与铁路总办及华俄银行商议,储存于他家银行。

(三)用途为建筑铁路之用,概由比公司承造,限三年竣工,一切费用由华俄银行及商定所指名之银行支出。

(四)比公司因筑造铁路所需之一切材料,除汉阳铁政局供给一部分外,凡购买一切材料皆经比公司之手,并免除赋税。

(五)年息五厘(《皇朝掌故汇编》及《中国经济全书》均是五厘,惟贾士毅书中系四厘),期限三十年。自一九〇七年后无论何时,可偿还本银之全部,或仍按抽签之法还本付息。全数还清后,本合同销废。

(六)铁路公司以芦沟桥至汉口铁路路线及其产业与一切属于该路之物,作为本利担保,如届偿还之期不偿还本利,则债主为保护其权利,有自由处分之权。

(七)比公司经理铁路营业,由铁路公司监督之。其每年收入额充营业费及借款本利之用,而以所余十分之二,纳付于铁路公司。若收入额不能支办营业费,则不足之额归铁路公司负担。

(八)总公司与比公司,或中国官与比国代理人有争论时,由总理衙门与比公使处理,若两者不能妥协,则以双方之同意,选第三仲裁人,为之裁判。

依据此合同,京汉铁路借款之权利,皆归沙俄享有,修筑之权则由比公司担任。一九〇〇年义和团事起,比使以借款系将铁路作保,今长辛店烧毁轨道,与行车利息有碍,请妥筹担保。总理衙门照复毁当修复。当时汉信间保正间先后竣工。一九〇三年中英公司与比公司订立北京牛庄铁路芦汉铁路合同三条,由是决议铁轨直达京城,即所谓京汉铁路是。一九〇五年盛宣怀将建造情形咨部,其最重要者有三项:一勘查路政,二验收路工,三续借比款。是时南北两干线告成,黄河桥工告竣。全路即于一九〇六年三月二十三日通车,其中保定至芦沟桥一段原系津榆铁路局所造,嗣售归本路者,芦沟桥至北京正阳门一段,系庚子年法军所造,经中国收回,并入本路者。计自汉口玉带门至北京正阳门,共长二千四百三十里(亦作一三三二·四五公里)。当因工程款项不敷,拟续借比款,由铁路公司向比借款一百二十五万法郎,是为续借比款成案。一九〇六年盛以病辞职,唐绍仪代之,裁撤上海总公司。时邮传部前尚书陈璧提议赎回自管,因为该铁路原拟十年赎回,如早日清还,则可早日自管。于是召募公债,挪借官款,但不敷尚巨,乃另借新债,外人之运动借债者日接踵于王公大人之间,英使以沙俄关系,更亟力进行,以抵抗沙俄在京汉路方面势力之扩大。遂于一九〇八年九月十四日,向英法两国订借兴办实业借款英金五百万镑。名为兴办实业,其中以四百万镑,凑成赎回京汉铁路之用。其合同之主要条件,列之于后:

(一)债权者:汇丰汇理两银行。(二)债额:英金五百万镑。(三)折扣:按九四实收。(四)利息:前十五年五厘,以后四厘五。(五)用途:以八成赎回京汉铁路,二成自办工艺实业之用。(六)担保:以下列杂项进款,共库平银四百二十五万两作抵。即浙江房捐酒捐当捐契税作四十万两,浙江新旧盐斤加价作六十万两,江苏盐斤新案加价作七十万两,江苏房捐作三十万两,湖北川淮盐新旧加价作六十万两,湖北烟酒糖税、田房契税作四十万两,直隶烟酒杂税作八十万两,直隶运库均价作二十万两,直隶盐斤新案加价作二十五万两。(七)期限:三十年。

在一九〇八年准备收赎京汉路时,邮传部原定同时募集内债一千万元,但开募以后,购者甚鲜,在一九一〇年时,以需款甚殷,遂将公债作抵,先向英国敦菲色尔公司,承借英金四十五万镑,次向日本正金银行,承借日金二百二十万元,后又向敦菲色尔公司及密德伦银行,承借英金十九万四千四百镑。三种借款条件略同,年利七厘,均以本路收入作为保证。

依据邮传部奏折,收赎京汉路之款,一为度支部筹拨之五百万两,一为内债之一千万元(即先由政府挪拨,后来向外国银行抵押之三项小借款),一为英法借款五百万镑中之四百万镑,三数凑足后,即于一九〇八年十二月六日由驻比公使李盛铎,将所有应交本息各费,共法金一万二千七百四十万零一千零四十一法郎三十三生丁,统在巴黎全数交清,并派梁士贻等将比公使经手各项文卷款项材料一并点收,并将抵押证据悉数收回(5)

三、沪宁铁路。本路为中国中部横断线之一。按中部横断线东起东海,沿长江流域西行至四川,复南折入云南,与缅甸铁路线连结,可以交通欧亚,与西伯利亚线有互相竞争之势,而路线悉属英人之势力范围,因英人夙有窥伺长江之野心,经营亦不遗余力。先从起点沪宁铁路历史言,自一八七六年购回淞沪铁路后(详前),迟至一八九六年,南北洋大臣据督办盛宣怀之请,得旨允准后,开办之基始定。一八九七年盛奏先由吴淞造至上海,由上海至苏州,其苏州至江宁一段,俟开车后续展。斯时适值中日战争之后,列强皆乘机扩张势力,英人夙有独占长江之意图,苦于无所借口,故瞠目以待时机之来。适芦汉铁路借款之条约成,英人遂以为口实,乃扬言曰,该问题非特英国贸易上工业上之问题,乃侵害英国长江流域之势力,实政治上之问题。因此英公使向总理衙门抗议力争,谓芦汉铁路借款合同第十八条,该铁路股票,悉归华俄道胜银行经管,事实上即华俄道胜银行投资,所谓比公司者,乃暗受法俄二国之助,比公司持其假名,用是援最惠国利益均沾之条件,以要求清政府,清政府官吏对外向无胆识,无词以拒,遂请英国与沙俄自行交涉,后沙俄承认不侵害英国之长江势力范围,清政府遂于一八九八年以沪宁铁路借款之权利畀诸英国,先立草合同,由盛宣怀委派潘学祖会同英人玛礼孙勘测,当时玛即出箧中所藏苏沪铁路图说以为蓝本,盖已早有预备要攫夺该路。一九〇〇年测竣,会义和团事起,英人亦以塔国乱事,暂停进行。一九〇三年由盛宣怀与英公司订立正式合同,其主要之条件如下:

(一)总额英金二百二十五万镑(此系指第一期,即一九〇四年之发行额)。以九折交付(亦作九七·五折,但与事实不符),年息五厘,限五十年清还。用途以供收买淞沪支线及建筑自上海至南京之铁路。(二)担保以既成之淞沪路,及现筑铁路车辆房屋土地并一切收入等为抵押。(三)为管理布设线路运输列车等一切事务,在南京上海设立铁路管理局,议定用委员五名,其中中国人二名,英国人三名。若中英两国委员意见有冲突时,由督办大臣与英公司经理人和衷商酌。(四)布设铁路所需土地,由中国自行购买,以交付于工程师,其必要材料,先以汉阳铁政局制造,不足者则购买于外国。凡内外输入材料,均免关税厘金。(五)铁路工事自本合同批准后即当开办,限五年为竣工之期,若十二个月内不开办,则本合同作废。非得督办大臣之允许,若五年不竣工,则铁路营业所生之利益,不得分配。(六)公司债利息每年交付二次,还本办法自第十二年半至二十五年时期内,可将借款提前还清,惟每百镑须加二镑半,并须于六个月以前通知,在第二十五年后,照票面偿还。(七)五十年之期限将满,尚未清还时,应于二年前以书面通知英公司,商议犹豫时间,若六个月内无成议,中国当另筹别法,预备资金以偿还此公司债。(八)若于约定之时日内不交付利息,或至期满时不还本,则该铁路及附属物件,当属英公司,概归英公司管理。(九)凡本铁路及支线所通过之路旁,有害本铁路之利益者,不得敷设铁路,亦不得敷设与本铁路平行之铁路。

自合同签定后,即于是年九月开工。居民以外人穿屋毁垣,凿山开道,屡起反对。其甚者为囊河之变,囊河隶金匮县,入境测勘,树标于居民屋脊,乡人鸣锣攻之,县尹多方开导,英工程师要求重惩居民,相持至一九〇四年案始结。一九〇五年适粤汉收回之议成,江苏人民力主废约,争之者虽甚力,而英人以成约在先,不稍让步。乃谋减轻借款以冀早日赎回,当时所发行之公司债二百二十五万镑,以九折之故,实收只二百零二万五千镑。至该路糜费之甚,甲于其他各路。至一九〇六年,该线路自上海敷至无锡,用款告乏,英公司与铁路公司会商,乃有第二次再借六十五万镑之事,每百镑实收九十四镑半(一作无折扣),年息五厘。其中详细经过与丧权辱国及滥费之事,具见唐文治奏折中。兹将唐奏摘要纪述于后:

“窃臣于上年十月二十一日奉旨办理沪宁铁道。……十二月十八日,准前工部左侍郎盛宣怀移交合同文卷,并购地款项银两。本年正月三日,续据总管理处造送工程帐册,因洋帐支款浮滥拨回,未据禀复。本年三月复准盛宣怀移送购地收支各帐册,均经复核驳回,此接收之大略情形也。沪宁合同吃亏,比京汉铁路为甚。其最棘手者,在设立总管理处,华员二人,洋员三人,每届会议,彼众我寡。若华员不通英文,会议时不能逞其辩舌,机宜坐失。即谙英文者亦须明敏坚忍,始克胜任。议者故有添举监督之说,不知权在总管理处,合同早已订明。虽有监督,实不济事。其尤棘手者,财政之权,操于洋人掌握,用款虽由华洋员签字,而司帐者为洋员也。分段司帐,其支发权又在工程司。购料事宜,又由怡和洋行经手。行车总管,皆洋员所专司。以彼众我寡之因,故成事事掣肘之果,此臣接收后查悉向来受病最深之处也。合同载明总管理处办事章程,由督办会商英公司订定,臣审知挽回补救之术,舍此无从下手,即拟定章程,饬钟文耀与英公司商订。至整顿财政事宜……总管理处司帐饬令加派华员,分段司帐翻译,饬由华员黜陟,怡和代购材料亦改由总管理处自购。行车总管材料总管,均饬令添设华员……此臣接收后择要补救之大纲也。至全路工程用款……续借六十五万镑……倘因款绌中止,则此路吃亏更甚。再四思维,不能不出于续借等语。”(6)

按第二期借款英金六十五万镑,系一九〇七年七月一日发行(主要条件详前),两次合计为二百九十万镑。一九〇八年三月全线告成,自吴淞至南京,共六百五十四里(其中南京至上海计三一一点四公里)。

四、汴洛铁路。自一八九九年津镇铁路之议起,盛宣怀恐伤芦汉行车之利,乃议办汴洛开济以保全支路,因借款未定而义和团事起遂寝。一九〇二年比公司代理人卢法泉到沪面商盛宣怀,重申前议。一九〇三年由盛与豫抚会奏请展筑开封洛阳支路,与比公司议订合同,外部复奏允准。其合同之主要条件如后:

(一)债权者:比国电车铁路合股公司。(二)债额:比金四千一百万法郎,合英金一百六十四万镑。(三)折扣:九折,利息五厘,期限三十年。(四)用途:为供建筑开封至洛阳间铁路与沿路支线之用。担保以本路之财产及收入。并规定在该项借款未清还之期间内,中国政府授与比公司以管理该路行政及工程之全权。按该项合同,大致取法于京汉路。合同签定后,即于一九〇四年开始建筑,一九〇八年竣工(亦作一九〇九年)。全线自开封至洛阳,计长三百七十里(7)

五、道清铁路。自道口至清化镇,长不过二百六十余里,经过交涉最多,其内容最复杂。开始以泽襄(由山西泽州至湖北襄阳以为由此可达长江)为缘起,继而以怀浦(由河南怀庆与芦汉接,过安徽以达浦口)及浦信为波澜,最后以道清为归结。一八九八年英公使请造铁路五条,末条拟由山西河南以达长江,总署复俟福公司晋豫开矿工程成后再商。一九〇三年英使重向外部声请,将已定泽道铁路,由福公司代为借款照正太章程办理。旋由外部函复,泽道原议由福公司备款自造,不应由中国借款收路。英使以泽襄不得,必欲取偿于道泽。盖英人先欲自办,嗣以长江取道之策不行,而道清养路费难支,故欲中国借款收回,迭催外部订立合同,部催盛宣怀定议,盛派詹天佑察勘时,已成之路,只道口至清化镇九十余英里(亦作二三一点五一公里),其清化镇至泽州三十八英里并未起造,名为泽道,实则道清。一九〇四年,詹天佑到京与英人哲美森议价,共英金六十一万四千六百镑。一九〇五年由盛宣怀与福公司订立道清铁路借款合同,其主要条件如后:

(一)债权人为英国福公司,债额两次共计英金八十万镑。(二)折扣九折,年利五厘,期限三十年。(三)担保以本路财产及其收益作抵。(四)用途为延长及偿还该公司所筑道口至清化铁路价款之用(按此为本路借款之特殊的性质,因为用途不是为修路,是为买路)。

为什么这条短短的铁路情形如此之复杂呢?为什么福公司起初要自修,后来又要中国买回呢?此中关系很大,实为英帝掠夺中国矿权与路权之一重大事件。原来道清铁路之敷设,系为沿近各矿地输运便利而起,当时福公司在山西之孟县、平定、潞安、泽州、平阳五处,开办煤矿,要求修路以便运输。盖自甲午之役以后,中国割让于列强之权利,以福公司为最多。在一八九七年时,福公司即与山西巡抚订约,谋得山西全省矿山采掘权。当时反对山西矿山假手于外人者很多。皆无效力。不仅中国人反对,俄国以其有害正太铁路之利益,亦大为反对。由福公司与正太铁路公司协商之后,福公司实已握得山西矿山采掘之全权,并且有布设铁路之特权。然而福公司侵略之心犹不能已,复欲取得河南之矿权与铁路权,借道清铁路之布设,伸张其势力于河南之焦作镇等地,一八九八年时又以前合同中(即五月二十一日协议成立之合同),有准修铁路通至最近水口一条,应许其开设黄河以北之矿山及布设黄河以北之铁路,问题更多更严重。

因此可以了解福公司之第一目的原在攫夺矿权,即山西全省之煤矿与河南全省之煤矿是。而欲布设道清铁路以及最初提议之泽襄怀浦等路,目的在运煤与争得铁路权。后来之所以要求清政府收买者,实因为该铁路竣工以后,损害利益,大失所望,且与京汉衔接,京汉路若不予调车之便利,转运亦困难,福公司深恐路费无着,乃密商驻京英使,要求外部及盛宣怀将该路归并铁路总公司办理,成为京汉支路。以借款为买路之用,他们仍得运煤之实用,而由中国承受其铁路上开支之损失,此所以复有道清铁路借款合同之订定(8)

六、广九铁路。本路自广州至九龙,计长二百六十七里(亦作一四二点七七公里),与粤汉路联络,实为欧亚往来之孔道,中外交通之枢纽。通粤汉以直达内地各省,其商务繁荣,必凌驾上海而上。借款修路之开议在一八九八年,英使请准英商承修,总理衙门咨盛宣怀核议。一八九九年与怡和公司订立草合同,其中规定工程师及会计员均用英人,抵押以盐税作抵,铁路落成后,以铁路财产及收入作抵,届期如不能偿还借款,则此路归英国管理。并声明俟沪宁路合同定妥再议。一九〇四年沪宁路定妥,英使遂援前约催办正合同。一九〇五年因赎回粤汉向英国借款,又勾起广九路借款的要求。同时广东人民以粤汉路赎回之影响,群起争求废约。彼等以合同中所订第十五条,中国不得再设一线路,以争夺此铁路之利益。此条若承认之,是不啻缚广东人民之手足,扼广东人民之咽喉,举广东南部必出此铁路之一途,即失广东南部一切权利,不能再经营铁路。且当时正计划广厦铁路(后改惠潮),与此合同之原文显然相悖,因广九路修筑之宗旨,原欲珠江东方一带之商权,悉归其掌握。若广厦成,则珠江货物之集于广州者亦可以出厦门,香港贸易必为减杀。所以广九路成,英人之利大。广东之害多,广厦路成,广东之利即英人之害,中英利害势不两立。广厦路由中国人自办,广九路由英人承办,粤商谓广九借款损失权利,电请勿许外人建筑,实争其所必争。粤督咨请合同暂缓签押,粤民愿自办。然该路已有成约之故,英使持之甚坚,外部亦不敢主持,卒蹈沪宁路之复辙,合同因而商定。最后由外部会同邮部具奏,邮部以广厦一路业经自办有案,反复声明以杜枝节。其合同之主要条件如后:

(一)债权人中英公司,总额英金一百五十万镑,按九四折交收。(二)年息五厘,期限三十年。如提前在一九三二年以前偿还须加价百分之二点五。用途专作建造铁路及预备行车以及筑路时支付借款利息之用。(三)所有地基材料车辆房屋,暨铁路已购或将来所购各产业,以及路成后一切进款作为本路借款之担保品。(四)此路准备建筑之时,在广州设立总局一所,办理造路行车事务。该局由总督派一中国总办管理,佐以一英国总工程师及一英国总管帐人,该二人由中英公司荐举。(五)利息如不能按照日期交付,本款如不能按照表列时间清还,则全路及附属产物,应抵押于债票执掌人。(六)布设铁路报酬金议定为三万五千镑,凡购买材料,若英国价值品质与他国同,则当在英国购办。(七)执掌债票之受托人,于上述报酬金之外,每岁给予英金一千镑以为报酬。自借款之日起至偿款之日止。(八)中国政府不得于本路建造平行铁路,以争夺此路之利益。

按该路在相持不下之时,曾议定将借款之一百五十万镑,提出一半七十五万镑之债票,归粤人购买。并电禀邮传部十二年以后本利还清之时,概归华商办理(9)

七、沪杭甬铁路。一八九八年英使窦纳乐函请总理衙门,准英商承修中国铁路五条,其中第五条路,即由苏州至杭州或展至宁波,经总理衙门行知督办铁路大臣盛宣怀与英商怡和洋行议办。是年订苏杭甬铁路草合同四条。一九〇五年商部具奏浙江绅士筹办全省铁路,并请派员总理,先行立案,奉旨允准。御史朱锡恩奏请将苏杭甬草合同速废,奉旨著责成盛宣怀赶紧磋商,务须收回自办。适英使萨道义亦照会外务部,请派员与怡和洋行代理人商订正约。嗣后英使迭次照会,或谓浙抚纵令绅民抵制,故作难题,或谓浙省绅民无理举动,颇有险碍,或谓中政府如仍袖手坐视,深恐两国纠葛,华英利益均受巨亏。种种恐吓之词,势非订约不可。经外务部再三商榷后,始允俟广九路约订定再议。迨广九路约议成,英使催商更迫,由汪大燮与银公司商议,舆论愤激,责汪卖国。后定借款与办路分为两事,路由中国自造,除华商原有股本尽数备用,不使稍有亏损外,约仍需款英金一百五十万镑,向英公司筹借,另指的款为抵押,使公司不得借口干预路务。遂于一九〇八年二月由邮传部与中英公司订立沪杭甬铁路借款合同,其主要条件如后:

(一)总额英金一百五十万镑,年息五厘,折扣九三(一作九九)。(二)期限三十年,惟二十年以内,多偿债款时,须另加二厘五之费,担保系以关内外铁路余金及本路收入作抵。以外并规定提用款项,均由邮传部或其所派之人经理。此路建造工程以及管理权全归中国国家,该英公司代购外洋材料机器,以三万五千镑作为酬劳,一切用银均包在内,选用英总工程师一人,须听命于总办。虽名为铁路借款,凡属铁路内事与该借款之英公司毫无干涉。

按沪杭甬铁路借款办法,实表示清朝官吏之两面妥协性,也是自欺欺人之法。在执行的过程中,由邮传部规定章程十四条,因路归商办,款由部拨,江浙两省公司接款还款,即按照部定之章程办理。其对外合同,原有折扣等等规定,目的在收回草合同之亏损,因定以利易权之法。惟路归商办,商力微弱,自未便专令商民受亏,因此江浙两省公司在承领部拨存款之时承认年息五厘,这也是官绅间互相沟通以求妥协解决之办法,当然是不彻底的自办办法。以上所述,均见邮传部奏折中。全长共三五八点六九公里(10)

八、津浦铁路。津浦原名津镇,北起天津,南迄镇江,后改由天津达南京对岸之浦口,易名津浦。一八九六年候选道容闳发起筹办,谋借美款。忽英德二国公使同起反对,英使以沙俄经营京汉已妨碍英国在长江之势力,若津镇又归他国承修,势必侵害英国势力范围更大,非由英国经营津镇以与沙俄对抗不可。德使以津镇若归他国承修,其影响必及于胶济。英德二国均欲单独承修,几至冲突,迨大开谈判,彼此磋商,遂定分界限之法。自天津至山东省南界,归德布设,自山东南界至镇江,归英布设。英德二国因此订修建津镇铁路之协约。一八九八年总理衙门奏准派员自立公司,向英德两国银行商订借款草合同三十五条。一九〇二年特派袁世凯为督办,与英德银行立正合同,节次磋商,迄未就范。未几而全国铁路自办之说起,直隶山东江苏三省绅商与京官联名奏请筹款自筑,废弃前约,英德坚持不允,磋商数次迄无成效。一九〇七年奉旨著袁世凯张之洞妥商办理,德华银行代表柯达士至武昌,促张之洞速订约。张力言借款修路应分为二事,即款虽借自英德,路则归我自办。其议乃定。遂由外务部侍郎梁敦彦与英德二国银行代表,订立津浦铁路借款合同二十四条,路线由津至山东峄县为北段,峄县至浦口为南段,北段归德工程师承修,南段归英工程师承修,全长一千八百九十三里(亦作一一〇五点七四公里)。其合同之主要条件如后:

(一)债权者英国华中铁路公司及德国德华银行。债额第一期发行英金三百万镑,第二期发行英金二百万镑,共五百万镑。汇丰银行担任一百八十五万镑,德华银行担任三百一十五万镑。折扣第一期三百万镑九三扣,第二期二百万镑九五·五扣。年息五厘。(二)担保品以本路收入及直隶山东二省厘金、江宁厘金、淮安关厘金作抵。(三)用途为建筑本路及在筑路期付还利息之用。期限三十年,前十年付利,后二十年还本,在二十年以内,如欲提前偿清,须另加二厘五之费。(四)选用英德工程师各一人。本路需用外国材料,由银行等代办。将来本铁路之支线借用外债时,先向汇丰德华两行商议。

一九一〇年津浦建筑尚未竣工,而前项借款行将用罄。糜费之大,殊骇听闻。当由徐世昌沈云霈等向英德银行续借四百八十万镑,名曰津浦铁路续借款。款分两期发行,第一期三百万镑,德发一百八十九万镑,英发一百一十一万镑。第二期债票一百八十万镑,因欧洲金融财政发生困难,并未继续发行。年息五厘,其发行价格每百镑加半厘。担保品仍以本路收入及直隶山东江宁厘金及淮安关收入并加安徽厘金,总计各处厘税备抵之款每年计关平银七百三十万两。至于用途期限及特别条件等,均与前次本路借款所定条款相同(11)

本路直至一九一三年,始全路开行,直达通车。德发部分之债票,因对德宣战之故,中途停付,惟其中一部分债票落入他国人手中,仍由汇丰银行代付。

九、正太铁路。本路筹办之经过,比较周折,其起源是由于沙俄得志于东省后,企图向西发展,并开发山西省之煤矿,遂力索正太路的建筑权,清政府允之。一八九七年华俄银行代理人璞科第与晋抚及晋绅开议承办。一八九八年由山西商务局与华俄银行订立借款草合同。正太铁路全权由此遂入于华俄银行之手,是时英国福公司因开采山西煤矿,搬运困难,正拟于山西求一便宜路线,计划尚未成,忽闻此举,乃起而抗议,谓前次所订之条约中,有左右百英里之地,不许布设其他铁路,是华俄银行显有妨碍福公司之利益。一九〇〇年晋抚毓贤咨请总理衙门暂行停办,会义和团事起,彼此迁延。一九〇二年晋抚岑春煊据璞科第之议,将该路作为芦汉支路,援照芦汉合同,归并铁路总公司,由盛宣怀奏明从前合同作废,另立合同,其主要之条件如后:

(一)债权人华俄银行,债额四千万法郎,折扣九扣,年利五厘。(二)担保以本路之财产全部及收益为担保,期限为三十年,自第十年起,匀分二十期还本,并得提前还清。(三)用途为本路建筑之用。由华俄银行代聘谙练工程之总工程师一员,并派经理行车人员。

合同签定后即分段动工,一九〇七年因建筑款项不敷,邮传部奏准将京汉路余款借拨。八月全路告竣派员验收。起石家庄至太原省城,长四百八十六里(亦作二五六点九公里),为京汉路支线。其与全国铁路相异之点,在用窄轨,故工程较速,至其规模办法,略同京汉(12)

十、吉长铁路。本路自吉林省城至长春,即由吉林之省会长春互相连结。中东铁路大工将成之际,沙俄亟欲接展吉长一路,屡以为言。前吉林将军长顺恐利权旁落,欲自办吉长铁路。一九〇二年估定建筑工费,需银二百六十万两,奏请专归中国自办,由户部筹八十万为基础,不足则由吉林就地集华商股。沙俄处心积虑,常以归华人另办难,归公司接办易,来相絮聒,卒以再四要求,订合同十六条,有改归公司修造之奏,无何,日俄搆兵,此议遂寝。署将军达桂以草案逾限,应归无效,仍向争回自修。一九〇五年拟将吉省官帖银元两局余利及公款内先期筹拨,购料兴筑。一九〇七年外务部咨吉长铁路已与日本林使商订条款七则,奏准通行。约内载吉长路仿山海关内外铁路借款合同办法。其辽河以东一段,所需款项向南满铁路公司筹借一半,吉长铁路所需半数亦向该公司筹借。因于翌年订立吉长铁路借款合同,其主要条件如后:

(一)债权人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债额日币二百一十五万元,折扣九三,年利五厘。(二)担保以本路财产及进款作抵,期限为二十五年,前五年付息,后二十年将本款分四十次匀还。(三)用途为建筑本路之用,聘任日人为总工程师及会计主任。本路入款须储存于正金银行分行或出张所。迨六个月付本利后,余款方缴还中国政府(13)

按此路一九〇九年开工,一九一二年通车,共一二七点七四公里。后来在二十一条之中,又把本路资本改为悉向日本借款,共借日金六百五十万元,将中国资金归还(其详情见后)。

十一、粤汉铁路。本路纵贯鄂湘粤三省,实为中国腹心一大干路,计长一二三八点七五公里,与京汉路同为国家之命脉所关。京汉路前以比国之名筑造,其实权已归法人与沙俄,是中国之大干线已失其半。且法俄二国皆竭力经营,法人欲由汉口经广东以接安南边境,沙俄欲经北京,通张家口以接西伯利亚铁路,皆垂涎粤汉,各欲与其范围地互相联络。计划未成,复有美人争夺之举。于是湘鄂粤三省人民决定三省通力合作,以杜外人要求之渐。一八九八年由官吏代奏得旨著照所请办理。当时虽已募集一千二百万两之股本,但不敷之款尚巨,结果官吏拟借洋款,且避法俄二国,而借之于美,由驻美公使伍廷芳与美国合兴公司交涉,共借美金四千万元。其第一次合同系一八九八年四月十四日签订,其第二次合同系一九〇〇年七月十三日签订(第一次原借四百万镑,因勘测线路,用费不敷,第二次改为四千万元)。以全路财产作抵,限期五年竣工。合兴公司遂于广东三水动工,成路十五里,糜费二百余万元(14)。合兴公司代理人毕来斯死后,工程停顿,原约定明五年后不动全工,契约作废,期限已逾而全路尚未动工,比人乘机收买美股三分之二。比与法通,法与沙俄合,是购此股票者,比有其名而法俄占其实,由政治上之抗议,一变而为经济上之操纵。按粤汉路交涉之初,原为中美之交涉,不料美国黑幕之后有比国,比国之后有法俄,是中美之交涉变为中法俄比等国之交涉。鄂督张之洞闻知,谓京汉路已由法俄比经办,若粤汉路复入其手,则与东三省铁路钩连一气,既扼我之吭背,复贯我之心腹,为患不浅。乃电湘粤督抚提倡废约。湘绅龙霖等群起力争,各省商民均响应,粤汉路问题遂为全国人士所注视。合兴公司骤得废约之信,主张美人自行赎股,并派美人柏士来华游说,先运动盛宣怀、王之春,盛王为所惑,张之洞力破其说。此交涉案遂归张之洞主持,日筹划废约办法及应赔偿款项。查一九〇三年三水广东间既成铁路,与他处开工铁路及一切产业,核算应偿费若干,张之洞曾电驻美公使与合兴公司交涉,其中经无数波折,乃议定偿美金六百七十五万元(合当时银元一千三百五十万元)。而所备偿之款,除佛山工程及中国自买小票外,仅余二百余万元,所短甚巨。遂决借英金一百一十万镑,以三省烟土税作抵,期限十年,不折不扣。但英国提出两个重要要求:一、今后在华南一带,他国若要求铁路矿山之权利,必谘之于英国,二、今后中国在华南计划修路采矿时,若欲借款,必借英国之资本。盖英人以京汉路为法俄攫去,故欲从粤汉路方面来抵补,而张之洞以迫欲借款,偿还合兴,不得不承诺之。当时人士以为以英易美,不如勿赎,攻张甚力,结果以巨资不易集,卒借英金,于一九〇五年收回全路,订明中国政府可将合兴公司所有铁路产业材料,测量图表,开矿特权,以及应得利益,无论明指暗包,一律收回。以上系叙述粤汉路立约废约的经过。

自收回后,三省各举代表在武昌设粤汉铁路总局,并议定路归各办,款归各筹,拟修路公共章程十四条,路成后公共条款四条。其最重要者,一、赎路款英金百十万镑,照七分摊派,湘三粤三鄂一,未赎之小票准是。二、三省路各从本省起修,尽款先修干路,不得先修支路。三、湘省路线较长,愿将宜章以下至郴州属境之永兴县,让归粤修。四、佛山三水已成之路,所有余剩材料地基等,均按湘三粤三鄂一分派,是为三省共同派法。至三省各办之法,鄂以官钱局彩票募资,先募六百万元,不足续招,大股百元,小股五元,分为三期,利息六厘,由买股日起算,不许转卖外人,亦不许外人购股。湘则较鄂为难,一九〇五年创设湖南铁路筹款购地公司,提米盐捐厘作为保息。一九〇六年湘省商会议改商办,认股二百余万元。嗣又改为官督商办。粤省始议时,议决商办,举黎国维赴鄂调查,时粤督岑春煊恐商力不继,欲收为官办,遂议加抽各捐,以充路本。黎回陈官办之不善,抽捐之扰民。岑督怒黎梁(梁庆桂)异议,电参革职,由是粤省士民及东南洋学商界交电力争。后卒复黎梁官,并责成招股,旬日间得股四千余万元,先收第一期一千三百余万元。是三省各办之大略情况。大概粤汉全路自一八九八年至一九〇五年为借款及收回自办之时,一九〇五年至一九〇七年,三省各疲于集款,而粤省则官绅互闹意见,风潮迭起,是又进行较迟之原因。以上系叙述粤汉路三省筹办的经过。

按此路收回后,原欲借三省之力以成此路,而且广东方面实力尤较雄厚,而乃前有官绅之风潮,后有绅商之风潮,龃龉经年,久无成效。推原其故,一由官吏恣势力以压迫绅商,绅董复恣势力以压迫市民,实封建社会之作祟。至湘鄂方面,虽封建地主豪绅资力亦不弱,但集款无着,徒糜局费。且款未齐而滥费,官绅沆瀣一气。张之洞于是仍拟借款筑造,乃向英德法三国银行,订借款草合同,正欲入告,因美国援案插入暂缓,张之洞旋即病故,此事遂一搁。计自废约至此时,其间已有七载之久。一九一一年,因干路收归国有,由盛宣怀与英德法美四国银行代表,议定汉粤川铁路借款合同二十五款(亦名湖广铁路公债,时五月二十日),其主要条件如后:

(一)债权者汇丰银行、德华银行、汇理银行、美国资本家。债额英金六百万镑,折扣九五,年利五厘。(二)用途分为三种,一为赎回前美国合兴公司代售债票,二为建筑武昌至湖南宜章县路线,及汉口至四川夔州府路线之费,三为造路期内提付本借款利息。(三)担保以湘鄂百货厘金盐捐及赈粜捐等项,为数共达九十五万两:如该项税收裁撤之后,则将两湖税收移充还本付息之用。裁厘加税后则改由增加之关税抵补。基金保管者后来指定为盐务稽核所组办。(四)期限为四十年,前十年付息,后三十年分六十期还本。在十七年以内多偿债本时,须另加二厘五之费,满十七年后无须加费。(五)武昌至宜章选派英人为总工程师,广水至宜昌选派德人,宜昌至夔州选派美人。工程经费如有不敷时,银行团以同一之条件,应四百万镑之第二次借款,且将来本路延长,须仰外资时,银行团有资金供给之优先权。本路所需材料,限于同一品质价格之材料,英美德法较他国有优先权。(按此合同虽名为湖广,实包含粤汉川汉两路线。)

自借款合同签字后,各省人民纷纷反对。据湖南巡抚杨文鼎奏:“湘省群情汹惧,哗噪异常,遍发传单,意在煽动。”当时上谕中,亦有“如有从中煽惑,扰害治安,意在作乱,准如所拟格杀勿论”等语。而格杀勿论的结果,当时所谓“滔天之祸”即随之而起。以上系叙述粤汉路银行团借款及国有干路政策的经过(15)

十二、整顿铁路借款。此项借款,按其名目言,实为铁路外债之一,但不是专为一路而借,在一九一一年时,清政府为缓和日本对四国借款之反对(见前),同时以各项借款亟待偿还,而款无所出,遂向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商订整顿铁路借款合同,其主要条件如后:

(一)债权者横滨正金银行,债额日金一千万元,折扣九五,年利五厘。(二)担保以江苏漕折每年一百万两作抵,并以京汉路借款进项为偿还本借款本息之用,如有不敷,由中国国家凑足。(三)用途为清还京汉路官款,暨付还各项借款之用。(究其用途来看,此借款之一部分,系清还前次度支部所拨交京汉路赎路时之官家垫款,其他部分所谓各项借款,系何所指,则内容不详。)(四)期限为二十五年,前十年付息,后十五年平均还本。在二十年以内如欲多偿债本,另加二厘五之费。(五)偿还本利,均以京汉路之赢余付给,不足由中国政府另选财源付给(16)

以上各路借款,均截至满清时期为止。其他各路如平绥路,虽筑在清代,但当时号称国人自办之路(暗中亦有英国之关系,借以抵制沙俄),后来虽亦入不敷出,形成借款,但事在北洋军阀时期,归入后段。此其一。同时直接由外人经营之路,如中东铁路、滇越铁路等,与上述之借款修路情形又不同,故此处均不述。至于胶济铁路后虽由中国收回,但亦在北洋军阀时期,归入后段。此其二。以外各矿山附近,亦筑有极短之铁路如大冶等处,目的为运输矿产品而设,其中有由国人经营者,或由外国人经营者,其事属于矿权之内,故此处未分别叙入。此其三。其他各路如浦信同成钦渝宁湘等路,或有其名而无其实,或虽有少数之垫款而工事迄未进行,或虽发动于前清而立约于民国成立以后,故此处均未叙入。此其四。最后尚有地方筹办之铁路(大部分未兴工),在《中国经济全书》中,除全国干路外,其他分省叙述,《清朝续文献通考》中除干路外,亦有按省分别之纪要法,自非此处所能详,故从略。此其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