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林业职工面临的现状及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林业职工面临的现状及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时间:2022-03-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林业职工面临的现状及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林业职工新时期面临新的挑战林业职工队伍在我国整个职工队伍中是一支重要的力量,是一支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英勇顽强、一往无前的铁军。目前,首要的是应保证林业特困职工生活费按时发放,保证下岗职工有基本生活费,保证离退休生活费按时发放,保证在职职工有活干。
林业职工面临的现状及应采取的主要措施_林业职工新时期面临新的挑战_善待普惠林业人

林业职工面临的现状及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林业职工新时期面临新的挑战

林业职工队伍在我国整个职工队伍中是一支重要的力量,是一支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英勇顽强、一往无前的铁军。几十年来,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林业职工战严寒,斗酷暑,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城市和乡村,绿化、美化有我们林业工人,祖国建设离不开林业工人,人民生活离不开林业工人,改善生态环境离不开林业工人,保护地球离不开林业工人。

然而,时代发展了。由于大多数林业工人长期工作在边远山区和老少边穷地区,学习的机会少了,思想僵化了,视野变窄了,素质下降了,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是:

素质偏低。一是思想道德素质偏低。长期在深山老林中工作和生活,使许多林业职工染上了借酒消愁、酗酒闹事、打架斗殴、消极怠工等恶习。长期亦工亦农的经营方式,使许多林业职工小农意识强烈,小富即安思想突出,更有许多青年工人胸无大志,混天度日,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愿做。二是技术素质偏低。据许多企业统计,技术工人不足40%,技术化较过硬的不足10%。改革开放以来,有好多技术过硬的工人离开了林业,现有的青年职工又不愿意学技术,许多关键技术岗位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三是业务素质偏低。在企业的管理上有些管理人员不懂装懂,不会充会,凭老经验、老路子、老套子、老面子来管理企业,“教育”工人。管理企业新办法不敢用,老办法不顶用,洋办法不会用,土办法不管用,致使林业企业仍在高投入、低产出、微效益、小徘徊。

就业艰难。随着天保工程的实施,禁伐林区逐年增多,木材产量逐年调减,林业职工的就业岗位越来越少。许多企业的林场职工放假达半年以上,地区的贮木场、森铁处或汽运处的职工放假每年都达七八个月以上,其它单位也是如此,许多企业职工下岗人数占职工总数的30%~50%。伴随林业企业配套而诞生的围墙工厂更加困难,职工已成为城市中最底层的弱势群体。

观念陈旧。有许多人戏称: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有一片“净土”,那就是林业。这里不仅仅是指林业企业本身,而是指职工的思想观念还停留在计划经济阶段。具体表现在:当全民工才算就业,企业开工资才算收入,砍木头才算林业工人,烧材就是烧木头,换成烧煤、烧液化气就不习惯了;睡觉就睡热炕头,换成睡电褥子就不习惯了;住房就住平房,换成楼房就不习惯了,等等。

改革开放意识不强。一是管理不够细致。林业企业几十年来一直是粗放型管理,从采伐、运输、造材、归楞、加工到产品出厂,与发达国家不能相比,加入WTO后,其差距更加显现出来。二是知识不能更新。我国林业职工与发达林业国家职工相比,在很大程度上是知识文化水平的差别。有许多林业职工不思进取,不愿学习,对外界事物一无所知,对中国林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加入WTO对中国林业的冲击同样是一无所知。三是产品不会包装。林区的黑木耳是世界上公认的抗癌食品,在许多国家都非常珍贵,而我国的包装仍然是麻袋;红松子在东南亚备受青睐,而我国的包装还是草袋;各种蘑菇、香菇都是出口的上好佳品,而我国的包装还是塑料袋。四是环境不会改善。林区天是蓝的,山是绿的,水是清的,真可谓是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而卫生环境是脏的,粉尘满天飞,猪狗满街跑,粪便到处有,垃圾堆大道,对外投资环境极其不佳。

林业职工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客观上看,林业职工大多数在偏远山区,条件艰苦,经济落后,信息闭塞;主观上看,各级政府对林业、对生态建设重视的不够,投入的不够。从林业职工自身上的原因看:思想改造不够,学习新文化、掌握新知识、树立新观念不够。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必须运用思想的、政策的、教育的、行政的、法律的等综合手段,循序渐进的加以逐步解决。主要应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一、必须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他们办好事,办实事,以解除林业职工的后顾之忧

我们必须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切实为林业职工脱困致富、走出困境办实事,办好事。为了职工的利益,要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吃尽千辛万苦,想尽千方百计,走进千家万户。首先,要解决林业职工的认识问题。引导和教育职工树立“大林业”观念,采伐、造林是林业事业,种草、林地资源开发同样是林业事业;采伐——生产木材是国家建设的需要,改善生态环境——同样是国家建设、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需要。引导林业职工跳出“小农圈子”,步入生态建设大军行列。其次,要解决林业职工的生活问题。在吉林省,最困难的行业林业排在第二位,林业职工特困户最多,人数最多,人均收入在全省平均线以下。目前,首要的是应保证林业特困职工生活费按时发放,保证下岗职工有基本生活费,保证离退休生活费按时发放,保证在职职工有活干。第三,要解决林业职工的出路问题。林业职工的出路在于林业。为此,必须把林业做大做强,在生态林业、效益林业上下工夫,做文章。鼓励和帮助林业职工大搞林地资源开发,充分利用林业的“立体”资源,做到既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又能充分开发利用这些资源,达到职工致富的目的。要继续鼓励和帮助职工大力发展家庭经济、自营经济,在产、供、销,人、财、物上给予大力扶持,以达到尽快摆脱困境的目的。

二、必须加大培训力度,为增强林业职工的生存能力尽心尽力,以全面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提高职工的自身素质,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林业企业的各级党政工组织使命更为艰巨。由于地域、历史、行业等因素的影响,林业职工的思想道德、技术业务方面的素质偏低,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综合素质是十分必要的。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主要是对职工进行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厂、爱岗的“五爱”教育,进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培训。进行新时期企业主人翁的引导和培训,说主人话,尽主人责。我们的“主人”是社会主义的主人,是国家的主人,不仅仅是某个企业的主人、某个单位的主人。不要认为:我们都下岗了,还是什么“主人”了。局部“下岗”了,但全局上岗了,某些企业亏损了,但整个经营机制改变了,企业整体效益提高了。这跟打仗一样,有很多战士牺牲了,许多战士受伤了,但整个战役胜利了。改革是要付出成本和代价的,总要有某些人的利益受到损失。

技术业务培训是新时期林业企业各级党政工组织十分重要的任务。林业企业人才匮乏不仅仅是指管理人才,更重要的是技术工人、工人技师人才的匮乏。加速对工人进行技术业务的培训已迫在眉睫。

三、必须加大改革开放意识教育,更新观念,解放思想,以全面增强林业职工的应变能力

有人说,林业是改革开放的避风港,改革开放对林业的冲击不大,大多数林业职工还处在传统意识和计划经济的“睡梦”之中。这对林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必须加大力度,对职工进行改革开放意识教育。无锡人曾讲:解放思想,黄金万两,观念更新,万两黄金。解放思想是前提,实事求是是基础,观念更新是关键,发展经济是目标。林业正在经历着一场极其深刻的历史性变革,正处在一个十分关键的转折时期,我们如何抓住机遇,趋利避害,乘势而上,最关键的就是要大力推进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这是林业处在这个重要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在这个阶段里,林业正在加速实现由以采伐天然林为主向以采伐人工林为主、由毁林开荒向退耕还林、由无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向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由部门办林业向全社会办林业的重要转变,这是林业处在这个重要发展时期的主要特征。要走身在林业,发展林业,跳出林业,壮大林业的路子。

林业职工必须增强改革和开放的意识,以适应加入WTO的新形势。加入WTO对林业产业化体系冲击较大,林副产品的出口将受到种种限制,我国与发达国家林业产业化的差距将明显显现出来,在林产品的价格、质量上都没有优势。国家将逐步取消出口退税的优惠政策,对林业无疑是雪上加霜。这就要求我们虚心学习发达国家林业产业化的好经验、好作法,在较短时间内缩小差别,加快发展有中国特色、中国优势的中国林业,走科工贸一体化的林业产业化之路,加大林业的科技含量,提高林副产品的质量,增强国际竞争力。

四、必须牢固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为林业职工走出低谷,步入小康而献计献策,以使林业职工安康幸福、安居乐业

解决林业职工素质偏低、就业艰难、观念陈旧、改革开放意识不强等方面的问题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并非一、两个部门所能解决。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并非一朝一夕所能解决,需从长计议,做长远打算。在企业经营战略上要有长期规划。目前,许多林业企业没有长期规划,即便有也是为了应付上级,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到头来,一个和尚一个令,朝令夕改。没有长期规划,职工就没有方向,没有劲头。在企业管理上要有长远打算。建国五十多年来,许多林业企业的经营管理还是粗放型。有的企业所开展的达标活动一年一个新花样。到头来,新的没学会,好的传统又丢了。管理上不去,职工素质也提高不了。在企业经营者的选派上要有任期目标。人大、政府都有五年任期目标,而许多林业主管部门,对林业局长、场长说换就换,随意性很大,没有任期,没有目标,短期行为十分严重。局长、场长最起码的任期目标应该是:企业资产保值增值,职工人均收入逐年有所提高。在职工培训和教育上要有“终身”战略。许多发达国家对员工都有终身的教育规划和目标。我们最起码对在岗工人应该有长远的培训规划,使职工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吉林工运》2002年第11期,《吉林工人报2002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