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十一五”时期浙江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

“十一五”时期浙江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

时间:2022-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十一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48567亿元。“十一五”时期,房地产开发累计投资10703亿元,年均增长15.8%,累计销售商品房2.14亿平方米,年均增长7.8%;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8亿平方米,年均增长6.3%。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进出口贸易在“十一五”期间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考验,特别是2009年全年进出口、出口和进口总额全面下降。

“十一五”时期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十一五”时期,浙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全面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扎实推进“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省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协调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各项事业加快发展,全省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科学发展水平明显提高,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任务,为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十一五”时期,浙江省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1341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7100亿元,年均增长11.8%,其中:2006年和2007年分别比上年增长13.9%和14.7%,增速较快;但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下行趋势明显,全年增速回落至10.1%,2009年一季度进一步回落至3.4%。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和冲击,我省坚决执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提出了“标本兼治、保稳促调”的经济工作方针,经济增速持续回升,全年生产总值增长8.9%,2010年增长11.8%,达到“十一五”时期的平均增速。人均生产总值连跨4000美元、6000美元、7000美元台阶,2010年达51800元(约合7650美元),五年年均增长10.2%。与此同时,财政实力不断增强。2010年,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为4895亿元和2608亿元,比2005年增长1.3倍和1.4倍,年均增长18.3%和19.6%,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的94.5%。财政支出重点加强了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薄弱环节的投入,加大了对欠发达地区和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力度,加大了对民生的投入,有效地保障了全省经济社会的稳定协调发展。

二、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第二、三产业协同带动经济增长。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6.7∶53.4∶39.9转变为2009年的5.1∶51.8∶43.1,从业人员比重由24.5∶45.1∶30.4转变为18.3∶48.1∶33.6。加快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农业结构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的比例,由2005年的45.9∶5.8∶20.0∶26.7∶1.6,调整为2010年的47.9∶5.5∶20.7∶24.0∶1.9。工业领域在发挥纺织、服装、化纤、皮革、食品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积极发展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临港重化工业。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为23%和35%,比2005年提高5.3个和2.9个百分点。企业效益明显提高。2010年,预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000亿元,比2005年增长1.8倍,年均增长23.2%,全员劳动生产率由2005年的8.4万元/人提高到2010年的12.6万元/人,比2005年增长50%。服务业发展水平稳步提高。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将突破万亿元,“十一五”前四年年均增长13.6%,高于GDP增速,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9%,高于同期服务业增速5.3个百分点,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比2005年提高3.9个百分点。加快建设港航强省,宁波-舟山港在我国沿海15个规模以上港口中连续两年排名首位,2010年货物吞吐量6.29亿吨。

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更为协调。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出口额均超万亿元,分别达到12488亿元、10163亿元和1805亿美元(约合12219亿元人民币),“十一五”时期年均分别增长13.3%、16.9%和18.6%。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增强,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十一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48567亿元。其中,限额以上基础设施项目累计投资12801亿元,年均增长9.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三个行业成为我省基础设施投资的重点。相继建成了杭州湾跨海大桥、舟山跨海大桥、甬台温铁路、沪杭高铁、滩坑电站等一批重点工程。新建和改造高铁750公里,新增高速公路1517公里,新增6000千瓦以上电力装机2514万千瓦,新增沿海港口货物吞吐能力3.5亿吨。“十一五”时期,房地产开发累计投资10703亿元,年均增长15.8%,累计销售商品房2.14亿平方米,年均增长7.8%;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8亿平方米,年均增长6.3%。经济适用房和普通商品房也大量增加,廉租房制度逐步实施,有效改善了人们的居住条件。从零售额增长速度看,“十一五”时期增长最快的前五类产品分别为汽车、金银珠宝、石油及制品、文化办公用品、日用品,年均分别增长39.8%、38.4%、36.7%、24.2%、23.5%,均明显高于全省零售额的增长。商品交易市场加快改造提升,巩固了浙江商品交易市场在全国的龙头地位。2010年末,我省有商品交易市场4100家,比2005年增加约180家,预计市场成交额1.2万亿元,比2005年增长67.3%,年均增长10.8%。其中,成交额超十亿元的市场180个,超百亿元的市场18个,分别比2005年增加60个和8个。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进出口贸易在“十一五”期间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考验,特别是2009年全年进出口、出口和进口总额全面下降。在政府、企业的通力合作下,在以出口退税、外贸发展基金、出口信保、贸易融资、贸易投资促进和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等为主要内容的外贸促进体系激励下,对外贸易快速回升,全面恢复。2010年,进出口总额为2535亿美元,年均增长18.7%;其中,出口1805亿美元,进口730亿美元,年均分别增长18.6%和19%。

制定实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科技综合实力和区域创新能力得到提升。2010年,预计全社会科技活动经费超过830亿元,比2005年增长1.58倍,年均增长20.9%,R&D经费投入相当于GDP的比例由2005年的1.22%提高到1.82%;地方财政科技支出121.4亿元,比2005年增长1.7倍,占地方财政支出的3.8%。2010年,全省国内专利申请受理数、授权数分别为12.07万件和11.46万件,比2005年分别增长1.8倍和5倍;其中,发明专利授权数5719件,比2005年增长4.2倍。“十一五”前四年,累计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05项,是“十五”期间53项的近2倍。在农业、能源、主要原材料、重大装备、新兴技术、环境保护等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取得了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其中有些成果达到全国乃至世界先进水平。创新成果得到应用。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10143亿元,新产品产值率达19.6%,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比2005年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制定实施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行动计划,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实施“节能降耗十大工程”,积极推进结构节能、技术节能和管理节能。2010年,单位GDP能耗降为0.72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降低3.2%以上,圆满完成“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目标任务,以年均增长7%的能源消耗支撑了年均11.8%的经济增长。“十一五”时期单位GDP能耗年均降幅为4.4%,比“十五”时期扩大4.3个百分点,总节能量可达3400万吨标准煤。预计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累计下降16.2%和20.9%,超额完成“十一五”期间的减排任务。人口自然增长率由2005年的5.02‰下降到2010年的4.53‰,均控制在5‰的规划目标内,促进了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三、社会建设得到加强

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呈现出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目前,浙江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数列上海、北京、天津3个直辖市之后,居全国第4位。民生投入持续加大。“十一五”期间,全省新增财力的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改善民生。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进入一个崭新阶段。在全国率先基本普及从学前三年到高中段的十五年教育,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2010年,全省十五年教育普及率为97%,比2005年提高7个百分点;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达99.1%;普通高考录取率达83.8%,比2005年提高12.4个百分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45%,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在校大学生由2005年的67.7万人增加到93万人,平均每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数从138.2人增加到176.7人,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职业教育加快发展。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480所,在校生75.6万人。2009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5%,比2005年提高0.2个百分点。一大批标志性文化设施相继建成。2010年,县级图书馆、县级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基本实现全覆盖,村级文化活动室的覆盖率达到85%,平均面积分别为4420平方米、3222平方米、1084平方米和206平方米,比“十五”期末分别增加1339平方米、829平方米、541平方米和37平方米。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本覆盖城乡,基层服务站点达4万余个,其中乡镇覆盖率达100%,村覆盖率98.5%。出版图书9509种、3.03亿册,分别比2005年增加3036种和0.3亿册;公开发行的报纸有70种,年发行量达32.1亿份,比2005年增加5.6亿份;出版期刊219种,比2005年增加1种,年发行量0.77亿册,与2005年持平。公共卫生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每千人拥有执业医生数、床位数由2005年的1.8人、2.88张增加到2010年的2.1人和3.39张,分别增长16.7%和17.7%(若以户籍人口计算已达2.34人和3.78张,增长22.5%和23.1%)。全省已设置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86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5655个。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平均预期寿命由2005年的75.8岁提高到2009年的76.9岁,基本达到中等发达经济体水平。全民体育健身运动掀起高潮,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健身强体的体育运动和锻炼中。2010年,全省举办了省运会、少数民族运动会、残疾人运动会、妇女健身展示大会、首届体育大会、中学生篮球足球乒乓球联赛等。全省各级体育社团组织各类体育活动千余次,各级体育部门组织了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活动,全民健身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竞技体育成绩喜人。“十一五”期间,共获得世界冠军63个、亚洲冠军84个、全国冠军401个。

法治浙江”、“平安浙江”建设成效显著。社会建设和管理工作得到加强,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和机制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得到健全。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有效保障了社会公共安全。2006-2009年,我省群众安全感满意率分别为94.8%、95.97%、95.65%、96.35%,均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被认为是最具安全感的省份之一。

四、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

大力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推动杭州、宁波、温州都市圈和浙中城市群建设,着力提升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水平和服务功能,实施中心镇、小城市培育工程。2010年,全省城市化水平达到59%,比2005年提高3个百分点。县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8%,比2005年提高22.3个百分点。城市道路达20112公里,人均城市道路面积达16.7平方米,分别比2005年增长60.6%和4.2%。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37.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9平方米。2009年与2005年相比,城市平均每万人拥有公共车辆数从11.7辆增加到12.2辆,公园数从748个增加到893个,用水普及率和燃气普及率分别提高到99.8%和97.9%。

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城乡收入差距有所缩小。“十一五”期间,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建设“美丽乡村”,累计完成示范村630个、整治村12306个。2010年,启动420个中心村建设、3200个村环境整治、112个乡镇连片整治,实际投入建设资金106.5亿元,60%以上的行政村得到较好整治,全省85%以上的村实现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45%的村庄开展了生活污水治理。实施“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农村安全饮用水覆盖率达到95.8%。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效显著。2010年,预计非农从业人员比重为82%,比2005年提高6.5个百分点。城乡收入差距缩小。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2.42∶1,小于2005年的2.45∶1,是“十一五”时期最小的一年,农村居民收入五年的年均实际增速为8.4%,比城镇高0.2个百分点。

区域发展更趋协调。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海岛地区扶持力度,省财政五年累计转移支付1135亿元,年均增长28.6%。深入实施“山海协作”、“百亿帮扶致富”等工程,欠发达地区发展步伐加快。“十一五”前四年,衢州、丽水、舟山三市GDP年均增长14.3%、13.0%和15.1%,高于全省同期平均增幅(11.9%);“十一五”期间,三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2%、10.9%和11.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3%、13.3%和14.7%,达到和高于10.9%和11.2%的全省城乡居民收入平均增幅(均为名义增长)。

制订实施低收入群众增收行动计划。2010年,城镇居民20%的低收入家庭人均收入首次超万元,为10981元,比上年增长12.3%,高于全省平均增幅。“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进展顺利,据对全省2007年人均纯收入低于2500元的111万户低收入农户统计监测调查,2010年人均纯收入已达4220元,收入大幅度增加。

五、人民生活迈入全面小康

全面小康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按《浙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参阅材料)测算,2009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综合评价指数为93.5%,比2005年(79.7%)提高13.8个百分点,24项指标中已有11项指标达到并超越全面小康目标,有8项指标实现度在90.0%-99.9%之间;按国家统计局统计科研所制定的全国统一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测算,浙江省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91.7%,比2005年(80.4%)提高11.3个百分点,均已达到90%的基本实现度。我省全面小康建设实现程度一直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且领先优势不断扩大。2009年浙江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为85.2%,比2005年的64.0%上升21.2个百分点,实现程度已连续6年居全国各省市区第4位,仅次于上海、北京和天津,18个评价指标中,已有12个指标达到并超越了全面小康目标。

就业和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城镇登记失业率从2005年的3.7%下降到2010年的3.2%,五年均控制在4.5%的“十一五”规划目标内,五年新增城镇就业391万人。加大对农村低保家庭就业的帮扶力度,城镇“零就业家庭”发现一户解决一户。加快完善最低工资标准制度和工资协商调解机制,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社会保障体系基本框架已经建成。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全省养老保障基本实现制度全覆盖。2010年,企业养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有1580万人、1334万人、1465万人、864万人、856万人,比2005年末增加703万人、693万人、1012万人、419万人、571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1170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率为92%。大学生基本医疗保险全面推行。在全国率先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形成了资源整合、层次清楚、种类齐全、标准规范的社会救助制度。低保标准与最低工资标准联动机制、低保家庭收入核定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城乡低保工作实现了动态管理、规范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应补尽补、应退尽退”。2010年末,全省共有低保对象70万人,其中城镇9万人,农村61万人。动态管理进一步加强。2010年,全省平均保障标准为城镇376.7元/月人、农村245.2元/月人,分别比2005年增长69.2%和86.3%。2010年,全省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分别达到96.9%和99.4%,比2005年提高4.9个和1.6个百分点。实施了贫困家庭教育、医疗、住房、司法、文化等专项救助制度和社会帮扶、慈善救济等。

城乡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2005年的16294元和6660元增加到2010年的27359元和11303元,分别增长67.9%和69.7%,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8.2%和8.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10年居全国第3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连续26年居全国各省区第1位。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由2005年的12254元增加到2010年的17858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由5215元增加到8390元,分别增长45.7%和60.9%,年均增长7.8%和10.0%,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4.3%和35.5%,居民膳食结构追求营养和保健,穿着讲求舒适和个性化。高档耐用消费品大量进入普通居民家庭,摄像机、电脑、汽车成为普通家庭竞相拥有的物品。城镇居民的人均居住面积由2005年的34.6平方米增加到2010年的35.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由55平方米增加到58.5平方米。居民生活更加宽裕,城乡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由2005年的9123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1094亿元,人均储蓄(按常住人口计算)从18626元增加到39950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