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中心”价值取向

“城市中心”价值取向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种长期延续的思维定式下,“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悄然生成。除了教育投入上城乡经费来源的重大差别以外,在教学内容上也体现出“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19]“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给城乡教育带来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它使城乡教育的差别不断拉大。

三、“城市中心”价值取向

我国在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为加快工业化建设,国家运用各种行政手段,从社会各方面特别是农村集中有限资源,形成工业和城市建设的资金积累。这些措施虽然在当时具有历史必然性,使我国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初步建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但同时也造成了中国城乡严重分割的“二元”格局。这种“二元”社会结构的形成,构成“城市中心”价值取向生成的必然基础,使得在迄今为止的一系列的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政策上,都出现了城市偏向的深深烙印。

在长期以来实行的忽视城乡差别、以城市社会和居民为出发点的“城市中心”的制度安排下,国家的公共政策优先满足甚至只反映和体现城市人的利益,例如物资供应、就业、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福利。教育作为一种公共产品,也具有一种社会福利性质,长期体现出“城市优先”的价值。

从表层现象看,城乡分治建构的是一个从中心城市出发、依行政权力而递减的等级框架,依照这种架构,可从直辖市、省会城市、地级市、县城、乡镇和自然村依次看到从最繁荣到最破败的不同学校。长期实行这一政策的后果之一,是人们对这种现实逐渐习以为常,从而形成了教育公共政策“城市中心主义”的价值和思维定式。从政策制定者的角度出发,认为目前农村与城市情况不同,理应“因地制宜”地区别对待;从政策执行者的角度出发,认为农村条件不成熟,不能等同于城市的执行标准,因此同样的政策到了农村打点折扣是正常的;从政策的受众角度出发,认为政策是上层制定的,是城里人制定的,理应站在城里人的角度看问题,故而城里人多得实惠、偏远的农村地区“吃点亏”是难免的。在这种长期延续的思维定式下,“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悄然生成。

事实上也正是这样。除了教育投入上城乡经费来源的重大差别以外,在教学内容上也体现出“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如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标准,无视城市和农村在教育环境、教育资源上的巨大差别,主要以城市学生的学力为依据制定,农村孩子很难适应,这对农村和边远地区的学生无疑是很不公正的。多项调查表明,教学难度过高,致使许多学生难以应付,已成为导致农村学生流失辍学仅次于经济负担的居第二位的原因。又如农村由于学校分散,学校规模及班额较小,需要更多的老师。然而国家制定的教师编制标准是,农村学校的编制反而比城市的少。现行的城市小学生师比是19∶1,城镇小学的是21∶1,农村小学为23∶1,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它加剧了农村教育的困境。当前在中小学推行的新课程改革,农村教师、学生普遍感到“水土不服”,重要原因是新标准选择了城市化和西化的取向,其先进的理念与现实教育资源、师资水平的巨大反差难以耦合,往往也成为农村学生获得学习机会难以逾越的门槛。[19]“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给城乡教育带来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它使城乡教育的差别不断拉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