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播电视传播与当代审美文化

广播电视传播与当代审美文化

时间:2022-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节试图就广播电视传播与当代审美文化之关系作出分析。审美文化是当今文化研究中炙手可热的研究领域。当代审美文化是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的社会都市化产物。为了准确把握广播电视与当代审美文化之间的关系,首先应对当代审美文化的特征有所了解。视觉文化的传播正在成为当代审美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在不经意间,当代审美文化已经被全方位地视觉化了。

第二节 广播电视传播与当代审美文化

广播电视是当今大众传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播电视不仅是家庭文化的一部分,而且也与当代审美文化有着必然的联系。本节试图就广播电视传播与当代审美文化之关系作出分析。

一、审美文化

英国人类学之父泰勒曾为“文化”下定义:“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罗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11]美国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克罗波和克拉克洪曾在1952年提出:“文化是由外显的和内隐的行为模式构成;这种行为模式通过象征符号而获致和传递;文化代表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包括它们在人造器物中的体现;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传统(即历史地获得和选择)观念,尤其是它们所带的价值;文化体系一方面可以看作是活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则是进一步活动的决定因素。”[12]可见,文化是人类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犹如空气和水一样,文化弥漫在人类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我们不断创造着新的文化,而文化也无时无刻不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广播电视既是人类文化创造的成果,同时也是人类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每天我们通过广播电视关注着最新的文化动态,享受着人类丰富的文化成果。

审美文化是当今文化研究中炙手可热的研究领域。“在现实的中国,多元文化因素的并置,使得90年代以来的中国货文化(包括文艺活动和大众日常生活)进程成果显出令人困惑的一面,任何单一的文化因素和文艺现象也往往丧失或根本不存在其典型性。这一切,庶几可以说明,当代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向现代化迈进的艰难进程之中,其文化模式和价值结构还有待形成现代品格或现代性。这正是当前人文活动必须正视的问题。”王德胜的《审美文化的当代性问题》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审美文化是工具文化、社会理想文化后的第三种文化形态,代表了文化积累与文化量变的过程,是人类文化与文明的较高形式,显示出超公利与自由性相统一的性质,是一种以人的精神体验性和审美的形式观点为主导的社会感性文化。”[13]

“审美文化”概念最早出自德国美学家席勒的美学著作《美学书简》。他认为,人的天性中有两种需求,或者叫冲动,一种是感性冲动,一种是理性冲动。书中对比了近代文明社会和古代希腊社会的人性发展,指出,在古希腊社会,人的天性、人格、人与社会之间都十分和谐。在近代文明社会,随着工业的发展,人性、感性与理性、现实与理想、主观与客观都是分裂的。而要弥合这种分裂,就需要第三种冲动“游戏冲动”作为桥梁。这是一种非强迫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一种艺术、审美的游戏。它使人的感性冲动一方面从道德必然性的限制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从自然必然性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从而达到人性的真正统一。此时的人类文化必然带有审美的属性。“可见,席勒一方面把审美文化作为实现人类理想文化的基本途径,同时又把审美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最高理想境界。在他那里,审美文化实际是代表了一种真善美重新融为一体的文化。”[14]在人类的历史发展中,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人们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对审美文化思想的传承与发展。早在中国的先秦时代,孔子就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礼乐相济的思想,强调通过艺术将道德的境界与审美境界完美地统一起来。古希腊的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想的人格是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格”。他的老师柏拉图则强调美育与德育的结合。他认为《荷马史诗》和古希腊悲喜剧的影响是坏的,因为这些作品使人丧失理智,进而提倡“理智的艺术”并强调音乐的教育功能。

在中国,由叶朗主编的《现代美学体系》一书首先应用了“审美文化”这一概念:“审美文化不是一个封闭、孤立的文化形态,而是一般文化这一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审美文化就是人类审美文化的物化产品,观念体系和行为方式的总和,不仅包括各种艺术品,也包括具有审美属性的其他人工产品(如服饰、日用工艺品等)和经过人力加工的自然景观,以及传播和保存这些审美化产品的社会设施、审美意识与人的审美行为方式。”[15]聂振斌更直截了当地指出:“当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教育方式全都艺术化时,整个文化就成为审美文化。”[16]有关当代审美文化有多种说法,目前学界通常把当代审美文化理解为一种具有审美属性和审美价值并深受西方文化思潮特别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的文化。当代审美文化是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的社会都市化产物。为了准确把握广播电视与当代审美文化之间的关系,首先应对当代审美文化的特征有所了解。

(一)视觉文化的特征

当代审美文化代表了一种直观生动、丰富多彩、视听兼备的文化形态。视觉文化的传播正在成为当代审美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视觉文化是指文化脱离了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形象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视觉文化,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而且意味着人类思维范式的一种转换。[17]

如今,人们越来越多地借助于视觉接收外界的信息,感受快乐和悲伤,决定自己的消费取向。视觉文化的传播正迅速统治着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美国哈佛大学的丹尼佛·贝尔教授在他的《资本主义文化的矛盾》一书中说:“我坚信,当代文化正逐渐成为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声音和影像,尤其是后者,约定审美,主宰公众,在消费社会中,这几乎是不可避免。”事实上,音乐、建筑、服饰、广告、网络、影视、摄影、美容、健身、城市规划、室内装饰等,无不充斥着各种视觉符号。就连音乐、文学和医学这样的公认的非视觉艺术,也统统被视觉化了。MTV是将音乐变成视觉文化,诗TV、散文TV、相声TV则是将文学、娱乐表演等都转变成一种视觉文化;即使是病人的医学检查,也可以通过磁共振片上查明病因,从而实施精确的手术。事实上,在不经意间,当代审美文化已经被全方位地视觉化了。这就是视觉文化,它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且就是日常生活本身。

(二)技术性特征

从生产角度来说,当代审美文化乃是一种技术性的文化。电影从黑白默片到现在的彩色立体声,从胶片拍摄到数码摄像,电视从模拟信号播放到数字信号播放,音乐播放从最初的唱片到卡式磁带再到CD播放器、MP3、MD、网络收听等多种载体,医疗检测从古人的望、闻、问、切到现在的CT、磁共振扫描设备对病症的精确定位,等等,这一切的变化都来自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技术的因素渗透在审美文化生产的各个阶段和环节,“在整个大众传播所制约的当代文化语境中,离开了技术的存在和运用,审美文化的生产活动势必会减弱其原本可能产生的迷人光彩”。我们有理由说这是一个技术至上的时代,技术崇拜的泛滥在当代审美文化生产中已在所难免。这也使当代审美文化被蒙上了浓重的文化工业色彩。文化工业作为一种技术性文化生产,它的个性、风格、独特性失落。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书中就明确提出了著名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论”。而这种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指的就是运用技术和机械的手段大批量地生产复制出来的艺术作品。这种在技术和机械统治之下的艺术生产促进了艺术存在的巨大变革,传统的艺术作品“韵味”(Aura)丧失了。“技巧这个概念在文化工业中,只是名义上与艺术创作技巧相同。在后者,技术指涉对象本身的内在组织,涉及它的内部逻辑。相反,文化工业的技巧一开始即是机械复制的技巧,因此,总是外在于它的对象。”

(三)日常生活审美化

进而言之,当代审美文化乃是将各种审美元素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产物。埃迪拉多·德·弗恩特在《社会学与审美》一书中指出:“西方社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审美化,以至于当代社会的形式越来越像一件艺术品。审美化正在成为当代社会的重要组织原则。”事实上,在中国,也同样经历着一场审美日常生活化的变革。聂振斌认为:“审美文化是现代文化的主要形式,也是高级形式,它把超功利性和愉悦性原则渗透到整个文化领域,以丰富人的精神生活。这个定义一方面坚持了审美的基本原则,明确规定了它属于高尚的精神生活领域,从而与目前所流向的所谓种种‘文化’划清了界限;同时这个定义又涵盖了人类文化发展的新成果,不仅文学艺术可以成为审美对象,文学艺术之外的广大文化领域,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条件下,也都可以是审美的,从而扩大了审美的普遍社会意义。”[18]在当代审美文化中,曾经的高雅艺术作为社会文化的中心地位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新兴的泛审美化的艺术得到蓬勃发展。各种门类的艺术活动,比如时装表演、电视剧、健身、装潢设计等等都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现在,阅读小说、观看电影、欣赏音乐、参观美术馆等等,不仅仅是一种‘审美的’活动,更是一些人用以证明自己生活方式的‘审美化’形式,而大众传播对大众日常生活过程的直接介入,更进一步加剧了艺术/审美与大众日常生活形式在感性方面的同化,以至连理发、穿衣、居家、购物等等也‘审美化’了,成了‘艺术’。”[19]

(四)消费性

在现代商品经济社会下产生的当代审美文化,是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通过市场运作而达到利润回报的一种消费性文化。德国美学家韦尔施曾指出:“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前所未闻的被美化的真实世界里,装饰与时尚随处可见。它们从个人的外表延伸到城市和公共场所,从经济延伸到生态学。”这种现象是与消费方式的变化联系在一起的。在韦尔施看来,今天的消费者“实际上不在乎获得产品,而是通过购买使自己进入某种审美的生活方式”[20]。人们在商店购物、在音乐厅欣赏美妙的音乐、旅游或健身等日常消费的同时也在进行着审美消费。布尔迪厄在《区分》中以大量实例证明了审美消费与日常消费的同源性。他指出,日常消费和审美消费一样,同样是为消费主体的社会空间占位所制约的。这里存在一个误区,审美的物化与艺术的商品化看来似乎是当代审美文化的核心内容,而获取效益则成为当代审美文化的终极目标。“审美文化是工具文化、社会理想文化后的第三种文化形态,代表了文化积累与文化量变的过程,是人类文化与文明的较高形式,显示出超功利与自由性相统一的性质,是一种以人的精神体验性和审美的形式观点为主导的社会感性文化。”[21]从概念上就可以看出,审美文化是具有超功利与自由性相统一的“高级文化”。丹尼尔·贝尔也认为“经济和文化各有各的核心原则,二者是相互对立的。经济依据的是效益原则,而文化依据的是自我实现(或自我满足)原则”[22]。了解当代审美文化的特征,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当代审美文化中的广播电视传播。

二、广播电视媒介传播特征

电视是当代审美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大众传播媒介。从印刷媒介到电子媒介,电视无疑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诉诸人类欣赏音乐的耳朵,感到形式美的眼睛,实现了人类视觉、听觉的极大延伸,成为一种视听兼备,声色俱全,既具有新闻属性、知识属性、服务属性,又具有艺术属性、娱乐属性的传播工具。”[23]在现代审美文化中,电视虽然是较晚发明的一种大众媒介,但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电视的传播方式也在不断进步。凭借着强大的技术作保障,电视将影像和声音所构成的综合信息在瞬间传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为人类调制着一道道视觉文化的大餐,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施加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也越来越依赖电视的传播。人们通过电视了解时事政治,电视气象信息为人们预知着气温的变化、气候的变迁,娱乐节目又使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在愉悦中得到放松休息。正如沃尔夫·里拉在《作家与银幕》中提到的:“它侵入了家庭和生活,它影响了思想并改变了习惯,几乎成为现代城市文明生活中每个人的一部分。”

在信息传播方式多样化,视觉文化大行其道的当代审美文化语境下,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广播并未成为昨日的回忆,而是伴随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日益发展。广播能继续生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广播是一种传播距离远、速度快、范围广、便捷、廉价的传播媒介。广播在它诞生之初就确立了自身鲜明的特征,这些特征在当今仍然决定着广播的发展。虽然没有视像是广播的致命弱点,但作为一种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介,广播具有自身的传播特性。广播有语言(有声)、音乐与效果音响三大符码系统,它们之间相互配合产生五彩缤纷的综合效果,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立体的、流动的听觉世界。“我们的耳朵其实并非不如眼睛灵敏,只是缺乏训练而已。科学证明,我们的耳朵在分辨微差方面要比眼睛更高明些。人的耳朵能辨别的声音和噪音何止几千种,远远超过我们的眼睛所能辨识的色调和光度的总数。”[24]有时候听觉给人们带来的美感甚至要比视觉所带来的更多。虽然广播不具有电视那样的视像传播能力,但“视像的消逝给我们打开了一扇自由体验的大门。由于更少外在的桎梏,我们的想象力可自由地驰骋,审美的个体差异变得不重要了,每一个人都可以在广播提供的听觉形象基础上,根据自身的经验、爱好、想象力去建构自己的形象体系”。每天电台DJ为听众播出着各种各样的节目,音乐、评书、相声,随时播报即时的交通路况和气象信息,发布商品广告等等。广播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正如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指出:“非视觉世界蕴含着丰富的前文字时代的生命力,它仍然感受到广播的强烈影响。广播是一种深刻而古老的力量,是连接最悠远的岁月和早已忘却的经验的纽带。”[25]但这些广播所具有的先天禀赋并不足以保障广播继续发展与生存。要想在如此的竞争环境中谋求生存空间并且担当起文化卫士的职责,广播必须不断完善自我,善于取长补短。

三、当代审美文化视阈中的广播电视

(一)从政治宣传单一化向多功能化转变

长期以来,中国的广播电视主要发挥着国家政治宣传和舆论导向的作用。1940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正式开播。电台为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被誉为“人民的喉舌,民主的声音”。1966年3月,北京电视台开办专栏节目《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促进思想革命化》;而1969年中共九大召开时, 17分钟的开幕式新闻每天晚上在电视中要重播3次, 10天之内播出38次。从这些节目设置中,我们可以对当时电视台的功能窥见一斑。[26]这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因素是分不开的。

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的发展重点朝着经济建设位移,以及全球环境的急剧变化,原有以政治宣传为主的单一化传播方式已经远远不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传播方式由单一化向多功能化发展就在所难免。如今的广播电视以丰富多彩的节目形式满足着不同层面受众的审美需求。《新闻联播》、《国际时讯》、《凤凰早班车》等栏目为我们提供着最新的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新闻和文化信息;《早安·北京》、《生活》、《天天饮食》告诉人们有关日常衣食住行的点点滴滴。喜欢篮球的观众可以从NBA电视直播中看到休斯敦火箭队中国巨星姚明的最新战况;而喜欢戏曲的受众则大可以在《九州大戏台》等节目中过足戏瘾。在保留广播电视宣传功能的同时,其传播知识、文化娱乐、社会服务等多方面的功能得到了充分发展。

(二)经济与文化、技术与人文之矛盾

“总的来说,当代审美文化不同于以往其他文化形态的有两点,一是经济动机上升为文化行为的主导动机,二是现代科技改变了文化的内在构成和运作方式。这两点决定了当代审美文化的两大基本矛盾:经济冲动与文化冲动的对立,科技含量与人文含量的抗衡。”[27]这是姚文放关于当代审美文化中的基本矛盾的论述。其实,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广播电视媒介生存发展中也同样存在着这样两个矛盾。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广播电视传播活动和传播方法的演进,而广播电视传播不仅成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力量,广播电视传播媒介的发展史实际上也是一部现代电子技术的演进史。

毋庸置疑,广播之所以成为大众传播媒介,是由于无线电的发明和应用。1844年,莫尔斯进行了华盛顿至巴尔的摩之间的有线电报通讯。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1895年,俄国的波波夫和意大利的马可尼各自发明了无线电通讯技术。1906年,加拿大的费辛顿在美国的马萨诸塞州布兰特洛克镇的实验室第一次进行声音广播。

电视产生于光电效果的发现。1873年,英国的梅伊发现了荧光原理,进而诞生了荧光屏。1884年,德国的尼普科夫发明了可连续扫描的旋转式圆盘,它能够产生活动的图像。1928年,贝尔德发明了三讯道彩色电视技术。1923 年,佐里金发明电视摄像机, 1929年发明电视接收机。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在世界上开始第一次电视广播,标志着电视时代的到来。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数字广播电视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从世界范围来看,数字化将是广播电视技术发展的必然进程,数字音频广播(DMB)将会成为继传统的调幅、调频广播之后的第三代广播。数字信号的接收稳定性、传输内容、接收灵敏度等关键指标都是模拟信号所无法比拟的。

作为一种以先进科技为手段的传播媒介,广播电视每一天的进步都离不开科技的更新,传播的变化和改良与媒介革命息息相关。另一方面,传播有技术泛化和技术崇拜的趋势。在技术因素的影响下,广播电视节目具有机械复制的特点,导致节目制作的批量化、模式化,节目题材重复,形式雷同,而节目的内容则平庸乏味。在当代审美文化的环境中,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思维越来越离不开广播电视,广播电视正在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而在这种传播中,传播效果的实现往往更依赖于技术的发展。事实上,广播电视发展史就是一部广播电视技术发展史。

处于现代商品经济社会,广播电视媒介不可避免地带有消费性特征。其运作过程就是通过资讯的传播和信息的交流而达到利润回报。在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经济效益拥有极大的话语权。一旦作品内容和经济效益之间产生了冲突,那么,作品的艺术性、独创性、丰富性、多样性牺牲就在所难免。为了追求技术的领先与高额的经济回报而忽视产品的内涵,长此以往,广播电视将失去其赖以生存的基础。在具体的运作当中,如何平衡二者的关系,的确是困难的,但优秀的例子也不胜枚举。以山西文艺广播电台的《今夜不寂寞》节目为例。这是一档晚间情感话题类直播节目,经过六年的磨砺与创新,逐渐成为深受听众欢迎的名牌栏目。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在保障节目质量的同时丰富节目的文化内涵。主持人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如富于哲理的名人名言、诗歌和散文与听众分享和交流。此外还设置了《都市夜话》、《音乐告白》、《我的旋律》等子栏目。听众通过对优秀文学作品和民族音乐艺术的鉴赏,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审美能力,增添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二是以人为本,突出节目的人文关怀。《今夜不寂寞》采取的是贴近式的传播方式。主持人尽量做到与观众零距离接触,以亲切、自然、朴实、真诚的状态打动听众,感受人们的喜怒哀乐。在涉及道德伦理、传统文化等领域时,要求主持人能以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引导听众,大力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听众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与网络联姻增强竞争实力

网络是以互联网为载体的信息传播媒介。网络传播具有一些独有的特征:“信息传输速度快、容量大;信息传输能较好地满足受众个性特点的要求;传输信息的方式灵活多样,能在较广的范围内满足受众的要求;具有互动性,传播者和受传者可直接交流观点,改变了受众接受信息的被动局面。”[28]网络媒介正凭借其巨大的传播优势迅速席卷全球,创造了无比绚烂的网络世界。同时,网络媒介也日益对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介造成极大的威胁。是与之对抗还是合作?答案是不言自明的。网络和传统媒介的结合已呈不可阻挡的趋势。广播电视媒介要想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中谋求生存,除了发挥自身的优势外,还必须和网络联合,建立广播电视网站。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巨大存储容量和多元化、复合式的传播优势,形成合力。我国广播电视网站的建设几乎和国外同步。“1996年12月5日,广东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就开通了网上实时广播;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于1997年设立网站, 1998年12月26日正式开通;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也在1997年底尝试了网上直播。2001年网上搜索的结果显示,全国已有120多家中央、省、地、县级电台上网,其中近1/3的电台开通了网上音频乃至食品直播或点播节目。上海东方电视台、辽宁电台、内蒙古电台、重庆电台、肇庆电台、青岛电台等都开通了网上直播或点播节目。”[29]

互联网每时每刻都在以惊人的速度扩张着。1994年全球互联网用户不到300万, 2000年达到1. 8亿,到2001年已接近5亿,目前这一数字仍在以几何裂变的方式急速增长着。

(四)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坚持“和而不同”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认为,以“和为贵”而行“忠恕之道”的有道德、有学问的君子应该在不同中求得和谐相处;而不讲道德、没有学问的人往往强迫别人接受他的主张而不能和谐相处。中国古语讲:“和则生物,同则不继”,只有在不同中互相促进,才能创造新事物。《国语·郑语》:“史伯曰: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之。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实际上,和谐才能生长万物,同一就不能发展。把不同的东西加以协调平衡叫做和谐,才能使万物丰盛发展而有所归属;如果把相同的东西相加,用尽之后就只能被抛弃。所以先王把土和金、木、水、火配合起来,做成千百种东西。[30]

在当代审美文化语境下,广播电视不仅要充分认识自己的文化根基,还要融会其他文化,了解文化的多元性,认同文化的差异性,立足文化的本土化。而文化的本土化并不意味着僵化保守、文化的孤立。一种文化只有在吸收他国文化和继承本土文化中才能不断发展。当今世界,一些世界经济强国意图借助其电影、电视、流行音乐及互联网等向他国推行其文化价值观念,文化交流的不平等现象普遍存在。以美国为例。由于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作后盾,美国的传播媒介在文化传播方面拥有超强的传播能力。目前,美国控制了世界75%的电视节目和60%以上的广播节目的生产和制作,每年向国外发行的电视节目总量达30万小时。许多国家的电视节目中美国节目往往占到60%~70%,有的甚至占到80%以上,而美国自己的电视节目中,外国节目仅占1%~2%。美国电影现已占据世界总放映时间的一半以上,占有世界电影市场总票房的三分之二。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电影市场几乎被美国电影所垄断。文化产品是美国最大的出口产品,每年的出口额达600多亿美元,甚至超过航天航空和电子产品的出口额。美国好莱坞影片的票房收入有一多半是从国外的电影市场上获得的。就广播而言,广播媒介不仅是文化交流的工具同时也是西方某些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反共、冷战、和平演变等战略的重要手段。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以来,西方国家就陆续在社会主义各国周边地区设置了几十座广播电台、发射台和转播台,如“美国之音”、“英国BBC”、“德国之声”以及“自由欧洲电台”、“自由电台”等,日夜不停地对各社会主义国家广播。这场电波战至今仍在继续。

在当代审美文化语境下,我国广播电视应坚守文化阵地,维护文化之间对话的平等性,把中国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展示给世界,把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介绍给世界,把中国人民昂扬向上、团结奋进的精神面貌传达给世界。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人类历史上生命力最强的文化之一。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在当代审美文化语境下,中国广播电视在完善和开拓原有文化形态,发挥和利用已有文化优势的前提下进行文化战略拓展势在必行。广播电视应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传播,发扬自身的传播优势,实现文化和谐共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