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模式3“党员旗帜工程”——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的探索与实践

模式3“党员旗帜工程”——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2-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模式3“党员旗帜工程”——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的探索与实践学校简介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创办于2001年6月,是经教育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宁波市人民政府投资建设,浙江大学负责办学与管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从2002年开始试点,2003年在全院开展了以“学生党员挂牌”为核心的系列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活动。

模式3 “党员旗帜工程”——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的探索与实践

img5

学校简介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创办于2001年6月,是经教育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宁波市人民政府投资建设,浙江大学负责办学与管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院依托名城、名校,高起点、高水平办学,缩短了自身发展周期,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学院继承、弘扬浙江大学“求是创新”精神和浙东学术文化传统,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努力培养基础知识扎实、专业能力强、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创新人才。经过8年的发展,学院初步形成了理、工、文、法、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设有经济与贸易、法律与传媒、外国语、信息科学与工程、生物与化学工程、机电与能源工程、土木建筑工程和管理等8个分院33个本科专业。目前,面向全国11省(区)招生,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1000余人。现有教职工总数为714人,专任教师523人,专任教师队伍中有36%的教师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23.1%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学院拥有市级重点学科4个、重点专业5个、重点实验室2个,并建立了宁波市生物医药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浙江大学宁波博士后工作站科研基地。学院还依托浙江大学开展研究生培养工作,现有100余名博士生、硕士生在院学习并参加科研工作。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在2002年试行学生党员挂牌的基础上,于2003年1月起在全院开展了“党员旗帜工程”,明确实行学生党员挂牌制度,树立了“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形象,一个学生党支部就是一面旗帜的形象”,强化了党员的责任意识和群众监督力度,增强了党员先进形象的辐射力。在近6年的工作中,逐步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党建工作模式,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一、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大学生中加强建党工作,是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方针、关系到党的事业由什么样的人来继承的重大战略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把优秀大学生吸收到党内来,把党支部建在班上,使学生党支部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强堡垒,使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同时,要充分发挥团组织在教育、团结和联系大学生方面的优势,把广大学生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竭诚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服务。

(一)高校学生党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的发挥

高校是育人的殿堂,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今天,如何应对多元文化思想的激荡,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高校的重要任务。一方面,高校党组织通过发展学生党员,把优秀大学生吸纳到党的队伍中来,并对学生党员进行系统的党的基础知识教育和实践锻炼,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党员队伍,与之同时进一步做好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另一方面,学生党员生活实践在学生群体之中,起着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党员的先进性决定了学生党员必须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时刻以高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团结和引导周围广大学生。这充分表明,大学生党建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从2002年开始试点,2003年在全院开展了以“学生党员挂牌”为核心的系列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活动。活动旨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依靠以学生党员为主体的学生骨干队伍,不断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通过提要求、压担子,帮助他们在实践中快速成长。同时,通过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先进文化建设,带领广大同学共同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不断培育良好的学风、校风,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理论支撑

在大学生党建工作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域,高校教育工作者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形成了许多符合工作实际、便于操作而又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并总结出许多有益的经验。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在实施“党员旗帜工程”的实践中,以“学生党员挂牌”活动为主要抓手,充分借鉴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社会化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和朋辈帮助理论进行分析与解读,从中寻找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律,在实践中完善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中国共产党“先锋队”理论

《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第一章关于党员的规定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并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有“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带头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动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艰苦奋斗,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密切联系群众,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倡共产主义道德,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斗争,不怕牺牲”等义务。党的性质决定了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生活实践中做表率。

2.学习型组织理论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当代较为流行的管理理论之一,是由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催生的理论,也是顺应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现代管理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认为,在新的经济背景下,企业要可持续发展,必须增强整体能力,提高整体素质;未来真正出色的企业是那些能够使全体成员齐心协力发挥聪明才智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企业。所谓学习型组织,指的是组织内的所有成员全身心投入、形成了勤奋好学的氛围的组织,是一个学习资源和学习成果共享、促进所有成员不断学习的互动组织;是通过不断学习调动成员积极性,发挥创造性,调整和改造组织自身以适应环境变化、求得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组织;是凭学习将所有成员的学习成果转化为生产或服务价值,进而体现个人价值,大幅度提高组织绩效,实现共同理想的组织。

学习型组织的理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了提高人自身素质的要求。这一理论的真正意义在于:学习是为了提高组织的竞争力,保证组织的生存,促进组织的发展,同时学习也是为了实现职工个人与工作的真正融合,使职工在工作中享受生命的意义。通过迈向学习型组织的种种努力,更可以引导出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新观念,推动组织成长、壮大,创造光明的未来。我们可以运用学习型组织的基本理念,去挖掘不同组织未来的潜能,如创建学习型工会、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城市等,最终形成学习型社会。

通过学生党员挂牌,加强对学生党员的监督和教育的同时,学生党员在学生群体和学生社团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充分得到表现。通过落实学生党员责任区制度,建设“学生党员之家”,努力打造学习型党支部,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促进学生党员自身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在社团活动和班级活动中,得到锻炼的学生党员成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佼佼者,积极发挥骨干作用,更能带动周围同学树立学习意识。在共同的学习和实践中,每个人不断加强自身品德修养,丰富科学知识,提高学习能力,为将来成长成才打下基础。

3.朋辈帮助理论

“朋辈”包含了“朋友”和“同辈”的双重意思。朋友是指有过交往的并且值得信赖的人,而同辈是指同年龄或年龄相仿者,他们通常会有较为接近的价值观念、经验,相同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具有兴趣相同或者所关注的问题相同等特点。国内有关研究发现,多数学生遇到心理困扰,最先向朋友倾诉和寻找帮助,极少数人寻求专业的帮助。朋辈帮助理论多用于开展年轻人心理咨询工作的实践,由年龄相当者对需要心理帮助的同学和朋友给予心理开导、安慰和支持,提供一种具有心理安抚功能的帮助。它的理念以他助—互助—自助为机制,相信人是有能力、有价值、有责任感的,应该得到相应的尊重和信任。

借助于这一理论的研究与实践,宁波理工学院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注重发挥大学生“骨干”在大学生群体中所起的作用,学生党员往往是学生“骨干”群体中的主导力量。学生党员既是学生又是在思想觉悟方面的带头者的双重身份使得他们成为学生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之间的沟通桥梁。作为党员,他们具有一定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养,并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作为学生,他们与周围同学有共同话题,彼此间容易进行沟通和思想交流,学生党员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和价值理念更容易为周围同伴接受。在同伴群体的潜移默化中,学生党员以自己的表率作用把周边同学带动起来,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达到预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抓手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育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阐释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属性,决定了高校育人必须建构“三全”育人体系,即要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包括在课程建设、思想政治队伍建设、工作方式创新等方面的工作,都将对这一体系建构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其中,重视学生党建工作就是思想政治工作方式的一种创新,有力地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一)“三全”育人: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的构建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创办以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树德育人”为中心,努力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的“大德育”体系,围绕“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坚持以育人为中心,以培养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创新人才为目标,弘扬“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始终把育人工作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通过知识传授、观念培养、性格养成、环境熏陶等多种途径来提高学生在理想信念、思想意识、道德情操、行为规范、心理调适等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切实抓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在办学实践中不断创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方法。

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抓住学生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有效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施党员旗帜工程,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进公寓工作的有效性,以“三心(责任心、感恩心、爱心)”、“三校(知校、爱校、荣校)”、“三成(成人、成才、成功)”、“创业、就业”教育为载体,推进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开展优良学风班创建活动,狠抓学风建设。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切实做好经济困难生的帮扶工作和勤工助学工作。学院加大了辅导员队伍建设力度,组建了一支素质过硬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并加强专兼职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大力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提高学生工作水平,学院已初步形成专职为主、兼职为辅、班导师配备到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在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上,坚持发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形势与政策课的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育人功能。为加强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院在公共基础部的基础上,抽调公共政治课骨干教师成立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研部,加强对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和管理。根据有关文件精神,专门划拨了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经费,专门用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研究。

在工作方式上,突出时效性和主体性,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充分发挥学生党团组织和其他学生组织在广大同学中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开展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通过基层党支部、团支部、学生会和社团组织等“三条主线”举办座谈会、理论学习沙龙等活动加强学生骨干的思想理论建设,进而以点带面,推动全院学生理论学习活动的整体开展。以学院学生会为依托,设立校园文明岗,坚持做好校园文明行为的日常监督工作,加强校风学风建设,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素养。

(二)五大机制: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全面展开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经过近8年的发展,不断推进学生党建工作的深入发展。以党建为抓手,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发挥党建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骨干作用。学院学生党建工作根据“积极慎重、确保质量”的党员发展原则,坚持“四早一严”,即“早宣传、早发现、早培养、早发展、严要求”,把党员发展工作与学风建设、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结合起来,确保党员发展质量,并在党校培训、入党积极分子考察培养等方面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制度和作法。

1.确定了以“新生入学教育”为抓手的教育引导机制

目前,高校学生党建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低年级学生党员数量少,且发展速度慢。处于第三批次招生的独立学院在党员发展中,这个问题更为突出。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对党员标准的教条化理解,是决定性制约因素。低年级学生更需要榜样的教育和引导,但低年级党员人数少,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约。为此,学院党委专门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慎重讨论,决定将党建工作的重心前移,以改善现有学生党员结构。

从学生入校的始业教育入手,围绕“早发现、早教育、早培养”,构建发展低年级学生党员的教育引导机制。学院从新生入校开始,有针对性地对新生开展以党的基础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政治启蒙,帮助新生增进对党组织的了解,进而激发青年学生入党的愿望,把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国家和人民服务、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作为自己孜孜以求的崇高理想和奋斗目标。

2.形成了以党校培训班为主阵地的教育培养机制

党校教育起着提升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政治理论知识的作用。党校是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党的理论知识培训的主阵地、主渠道,党校教育可以使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系统地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加深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的理解和认识。通过建立在高校的党校定期举办的党员培训班,吸收学生党员参加集中培训,学习党的理论,有利于广大学生政治觉悟和政治素质的提高,加深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程的认识,增强对党组织的认同。

在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宁波理工学院充分发挥党校培训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围绕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预备党员培训班等办学模式,在培训班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生源结构等几方面,重视党员教育内容的创新。在党员教育工作中,学院党校一方面紧密结合时代发展要求,不断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来创新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学院结合自身实际,努力在教育过程中融入本学院的特色,丰富教学内容。如在党员教育工作中加入了浙江大学校史、校训、校歌等教育内容,题材包括浙大校史上著名的“文军长征”、“于子三事件”、校训的来历、校歌的产生等,引导广大学生党员在树立共产主义理想的同时,也增强了“知校、爱校、荣校”意识。

3.构建了以“组织学习”为核心的党员学习机制

组织生活起着塑造学生党员政治人格的作用。如果说党校教育是广大学生党员学习并接受到党的理论和理念主张的重要场所,那么组织生活则为广大学生党员提供了学习并实践这些理论、主张的最佳条件。学习型组织理论认为,组织会想方设法通过机制建设,促进全体成员的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会创造并形成一个宽松的、适合于成员学习和交流的气氛,促进全体成员间的相互影响、沟通和知识共享;会制定详尽的教育和培训计划,鼓励成员不断更新知识。

政治社会化理论研究表明,社会组织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在政治生活中,它一方面宣传自己的纲领、政策主张等,影响社会大众的政治态度;另一方面通过吸收、发展新成员,使他们过一种有组织的社会生活,并在其中学习和获得特定的政治文化。高校的学生党组织,通过吸收、发展广大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其后的组织生活中,通过支部大会、支部民主生活会、支部学习会、党课等形式,对广大学生党员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政治生活训练,促进大学生政治态度、政治价值观的养成。根据学生的特点,宁波理工学院党组织在学院党委和各分院总支的指导下,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党委组织部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党支部创新活动”,鼓励基层学生支部通过开展学习,进行支部创新。

4.实行了以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的培养锻炼机制

党员教育的效果要在实践中来体现,并在实践中予以巩固。学生党员主导下的社团活动有着锻炼学生党员政治能力的作用。党员教育工作在充分利用党校、培训班等课堂教学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党员的实践教育,在《党章》规定的支部生活、“三课一会”等组织活动之外,广泛开展社团活动、主题团日、社会实践等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学生实践活动,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训练功能。这些学生社团在各级学生组织主导下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活动、党团知识竞赛、红色旅行,纪念日重大活动的征文与演讲比赛等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使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不仅体验到了参与竞争的乐趣,也提高了自身的政治觉悟。

5.构建了以“党员旗帜工程”为核心的党员作用发挥机制

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学院在做好学生党员队伍建设工作的实践中,逐步建立起一套发挥学生党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作用的“传帮带”互动机制,即由正式党员带动、帮助预备党员,预备党员帮助入党积极分子,共同带动周围同学一起进步。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试行党员挂牌制度,为每位学生党员制作了印有编号的共产党员胸牌,每块共产党员徽牌上都有对应的记录,载明了佩戴人的姓名、所在班级、入党时间等个人信息。一人一牌,在新党员入党的时候进行挂牌仪式。小小的一块徽牌,所起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它的意义在于使广大学生党员在日常行为中时刻提醒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从而唤起自己的党员意识,“我是党员,向我看齐,对我监督,有困难找我”是挂牌党员的庄严承诺。在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党员挂牌的实践中,广大学生党员对佩戴共产党员徽牌并举行挂牌仪式普遍认可,学生反映“学院举行庄重的挂牌仪式,让我们在体验入党喜悦的同时,也感受到共产党员的庄严责任。”

(三)党员挂牌: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契入点

学院结合办学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定位,在总结提炼学校精神、办学特色的基础上,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尤其是学生党员骨干的引领带头作用,在2002年试行学生党员挂牌的基础上,于2003年1月起在全院开展了全体学生党员挂牌活动,提出“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形象,一个学生党支部就是一面旗帜的形象”的口号,强化了党员的责任意识和群众监督力度,增强了党的先锋队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学生党员挂牌作为党员旗帜工程的重要载体,是以强化党员意识为先导,推进学生党员先进性发挥,从而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展开的有效活动。

1.学生党员挂牌的四项制度

党员挂牌制度。政治社会化研究表明,“特定的政治符号如国旗、国徽、政治领袖人物的肖像等,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政治象征意义和代表意义,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政治文化的传递作用,尤其是对于人们的政治心理来说,更具有直观的刺激作用,从而产生特定的政治心理效应和定势。”在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整个过程中,仪式对于即将或者已经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的学生的教育意义显得尤为突出。在新党员入党仪式上,奏国歌、宣布新党员名单、入党宣誓、新党员代表发言、领导教师讲话、奏国际歌等庄严的仪式,对广大学生的心理具有强烈的震撼作用。

党员监督制度。按照便利工作的原则,对学生党员进行分组,对学风建设、校园文明行为等进行监督检查。要求学生党员积极收集同学的意见,帮助同学解决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和学校相关部门,做到上情下达和下情上报。学生党员在监督和带动周边同学共同进步的同时,也置身于广大学生的监督之中,时刻接受身边同学的建议和帮助。

党员责任区制度。党员责任区制度是学生党员在学生公寓联系学生、组织学生、教育学生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新举措。该制度按照学生党员所在班级、宿舍等情况,划分了每位党员联系的班级宿舍,明确了工作责任,形成了学生党员在日常生活中联系同学、组织同学、帮助同学的制度,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作用,接受锻炼。

“党员之星”评选制度。由学院根据工作需要,下发专门文件,开展“党员之星”评选。文件明确规定“党员之星”评选条件和程序,要求在党支部推荐或学生自荐的基础上,由各党总支进行初评,确定“党员之星”候选人预备人选,经学院相关部门的审核,确定正式候选人,并将“党员之星”候选人的先进事迹在校报、广播台等校内宣传媒体上公布,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投票,最后由评审组以学生投票情况为主要依据,确定学院“学生党员之星”。

2.党员挂牌活动中的“六个一工程”

佩戴一块党牌。学院党委在每批新党员加入党组织时,组织庄严的学生党员挂牌仪式。学生党员根据党委的要求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佩戴共产党员胸牌,亮明身份。平时胸前常挂着党牌,使自己时刻牢记“共产党员的称号,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对自身发展有利的身份标志,更是对自我行为举动的一种特殊约束”。同学们也反映,通过党员的胸牌,到处感受到学生党员的先进行为,找到了身边的学习榜样,广大同学都把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自己在校期间的努力方向。

喊响一句口号。学院各级党组织开展经常性的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标准学习讨论活动,提炼、喊响了代表学生党员心声的口号——“我是党员,从我做起,向我看齐,对我监督,有困难找我”,并围绕发挥党员先进性这一主题,深化宣传,开展系列教育活动。目前,这一口号已深入人心,不但成为广大学生党员的庄严承诺,也成为校园先进文化的行动指南,感召着学生党员和广大入党积极分子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优良党风带出健康向上的学风和院风。

设立一个监督岗。设立党员监督岗就是发动学生党员对教学和生活园区的违纪违规、不文明现象进行监督检查。宁波理工学院党组织要求学生党员们分组监督检查早读早锻炼、到课率、上课秩序的情况,及时制止穿拖鞋、带早餐进教室等不文明举止,并做好劝阻和记录工作。同时,积极收集同学的意见,帮助解决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听取同学对学院工作的意见、建议,及时反馈给教师和学校相关部门,做到上情下达和下情上报。

落实一片责任区。根据党员责任区制度的要求,在学生公寓建立了学生党员公开栏,贴出了每位党员的照片,标明学生党员姓名、所在班级、宿舍等基本情况,划分了每位党员的联系方法和班级宿舍,明确了工作责任,明确小到宿舍卫生检查,大到突发事件应对的要求。学生党员在学生公寓积极联系同学、组织同学、帮助同学,对制止公寓区内的学生违纪行为、应对突发性事件等,发挥了积极作用,切实加强了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和先进文化建设。

组织好一项评选。在建立“学生党员之星”评选制度的基础上,学院党委要求把评选先进的过程作为党员自我教育、为同学树立学习榜样的过程。根据学院党建工作的要求,每次评选都专门发文,严格按照评选条件和程序,广泛发动同学参评,把同学们公认的“学生党员之星”选出来,在校内广为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树立了一批同学们身边的可亲、可敬、可学的榜样。“学生党员之星”每两年评选一次,并在院内开展了“学生党员之星”先进事迹展、先进事迹报告会等活动,大力宣传学生身边共产党员的优秀事迹,塑造了当代大学生党员“可敬、可爱、可学”的良好形象。

建设一批党员之家。学院发动广大学生党员共同建设“党员之家”活动阵地,定期组织活动,使之真正成为学习党的基础知识和理论的园地、党建骨干培训的基地、基层党务工作的载体、了解党员和群众思想的纽带、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辐射源。为保证“党员之家”功能的发挥,学院通过对“党员之家”硬件的投入,开辟了专门活动场所,添置了书籍、影像资料和音响设备、电脑、电视机等网络、通信设备,结合工作实际和学生党员特点,制订了严格的管理制度。通过近3年的建设,学院“学生党员之家”被省委教育工委评为“浙江省高校示范性党员之家”,生化分院党总支成为宁波市委教育工委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

三、“党员旗帜工程”的成效

经过近6年的实践,“党员旗帜工程”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充分认可,已有近3000名学生党员参加了挂牌活动,直接影响了2万多名师生。“党员旗帜工程”活动对于加强和改进学院学生党建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发挥了学生党员的六大作用

开展学生“党员旗帜工程”的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学生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发挥的作用可以概括为“政治思想上的先进作用、业务学习上的表率作用、班团建设中的核心作用、校园文明建设中的示范作用、社会活动中的骨干作用、联系群众中的桥梁作用”等六大作用,树立了校园先进文化建设的榜样和旗帜。

1.政治思想上的先进作用得到了提升

不少党员认为,挂牌以来,感觉到有上百双眼睛注视着自己,自己的言行举止都代表着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做得不好,有愧于“共产党员”的胸牌。正是通过压担子、给任务,使学生党员的政治意识不断提升,政治的敏锐性、是非的辨别力、协助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在不断的锻炼中得到了提高。办学8年来,学生党员与党组织保持一致,大到抗击非典、国际问题,小到宿舍停水停电、毕业生离校等,学生党员都能在一线协助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在维持学校秩序、维护校园稳定中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2.业务学习上的表率作用得到了体现

学生党员作为学生中成长起来的优秀分子,在专业学习方面必须起到表率作用。几年来我校广大学生党员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均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成绩。在历年省级、校级优秀毕业生的评选中,学生党员比例达到了90%;在每学年的评奖评优中,学生党员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的比例都在75%以上,许多学生党员还主动将荣誉让给其他同学。

3.班团建设中的核心作用得到了增强

在党员挂牌活动开展过程中,很多党员认识到要做好工作,就必须从身边小事做起;要带好一批人,就应该从带好班级同学开始。学生党员通过组织带领班级同学、团支部成员开展活动,积极参与领导班团工作,承担班团事务,努力建设优良的班风、学风等,增强了在班团建设中的核心作用。在对学生党员的民意测验中,班级同学对本班学生党员的满意度都达到了90%以上。

4.社会活动中的骨干作用得到了发挥

通过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监督岗、社会实践等活动,在对学生党员严要求的同时,也给予学生党员更多的锻炼机会,进一步培养了他们的务实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他们走向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生党员主动承担社会工作,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在工作中勇挑重担,已在宁波理工学院蔚然成风。据统计,在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有90%以上的活动是由学生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直接参与组织策划和实施的。

5.校园文明建设中的示范作用得到了落实

良好的校风对于学生成长成才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党员挂牌以来,文明示范意识更强了。学生党员带头学习文明规范,带头遵守文明规范,自觉与各种不文明现象作斗争,对打扮不得体、举止不文雅、说话不文明等现象的检查力度不断加大,从而大大推动了校园“文明修身”活动的开展。

6.联系群众的桥梁作用得到了加强

开展学生党员挂牌活动,是在服务广大同学中联系同学,在联系同学中影响同学,在影响同学中带动同学,建立学生党员与同学的密切关系。在这一活动中,广大学生党员在学习上积极帮助同学、带领同学,全力提高学习成绩;在生活上积极关心同学,尽力为同学排忧解难,树立了党员的新形象。学生党员密切了党组织与大学生的联系,带动了更多的同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二)弘扬了校园先进文化,唱响了主旋律

研究表明,校园文化具有导向功能、凝聚功能、陶冶功能、规范功能以及创新功能。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校园文化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对学生各种能力和品德的养成,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时代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校园文化在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的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先进的文化对于广大在校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形成优良的品德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发挥着导向、陶冶和规范作用。

作为校园文化主体的广大学生,一方面受已有文化的熏陶和塑造,另一方面他们也以自己的行为方式对校园文化的发展产生着影响。可以说,他们既是校园文化的培育者,又是校园文化的创造者。大学生党员是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上表现突出的佼佼者,其思想、行为往往对周围的同学产生较大的影响,对周围群体行为心理、价值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党员旗帜工程”以强化党员意识为先导,通过制度建设和日常管理,不断推进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建设,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成为宁波理工学院校园先进文化的品牌和旗帜,是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文化实践活动。

“党员旗帜工程”整合了校园先进文化建设在精神(价值观)、制度、行为以及环境等四个层面的要求,通过优秀大学生群体的示范引领作用,弘扬了校园主流文化,抢占了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制高点,在大学生中间构建了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为推进新时期大学校园文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践经验。

在弘扬校园先进文化的过程中,学院十分重视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通过“党员之家”、支部生活会、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等载体把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传播到广大学生中去。

(三)活动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经过6年多的实践,学生党员挂牌活动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充分认可,已有近3000名学生党员参加了挂牌活动,直接影响了2万多名师生。活动发挥了学生党员“政治思想上的先进作用、业务学习上的表率作用、班团建设中的核心作用、校园文明建设中的示范作用、社会活动中的骨干作用、联系群众中的桥梁作用”等六大作用;弘扬了校园主流文化,抢占了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制高点,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2005年12月,共青团中央推出大型系列电视节目《神圣的使命——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典型实录》,收录了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全国10所高校的典型事例,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的“学生党员挂牌,做思想政治工作带头人”入选其中,并在中国教育电视台1套《关注》栏目作了专题报道。2006年7月7日,宁波电视台1套节目在建党85周年之际,专门制作播放了“党员挂牌的作用”专题节目,在全市进行宣传。经过几年的积淀,活动以其主题鲜明、特色明显、影响广泛,具有群众性、示范性和可持续性的特点,既发扬了学校的优良传统,又为大学生营造了良好的成长环境,在学院逐步形成了以“学生党员挂牌”为核心的党建育人品牌。2008年,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学生党员挂牌”被评为浙江省高校校园文化品牌。

参考文献

[1]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M].郭进隆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

[2]楼锡锦.开展学生党员挂牌,扎实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中国高教研究,2006(6)

[3]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361

[4]楼锡锦.实施六项举措 提升六大作用——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开展大学生党员旗帜工程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6(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