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工程训练课程教学体系与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工程训练课程教学体系与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适应现代社会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需求,社会各界对学生工程能力训练与培养高度重视。课程建设的关键是建立行之有效的课程教学体系,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工程训练课程教学体系,应与学生专业、年级相适应。

工程训练课程教学体系与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何阳春[1]

(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摘 要:工程训练课程是培养理工科学生工程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实践教育部“质量工程”的重要举措,根据我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等应用型非机非电类工程专业的特点,探索建立课程教学体系、管理模式,通过近几年的实践,证明这些探索是可行的。

关键词:工程训练;课程教学体系;课程管理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为适应现代社会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需求,社会各界对学生工程能力训练与培养高度重视。早在2003年教育部实施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就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许多高校纷纷响应,根据“质量工程”要求积极推进教学改革等活动,特别针对理工科学生特点和工程实践能力素质培养需要,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建设了一批高质量的工程训练中心。

我院、校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积极实践国家教育部“质量工程”精神,我院2007级起,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等专业开设了工程训练,根据教学计划,一年级完成原有金工实习课程,二年级完成1学分的工程训练。在校、院的支持下,2008年争取到200万元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用于工程训练平台的建设。

然而,在工程训练课程建设之初,教研组老师心中忐忑不安,面前摆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都是以前不曾遇到过的,突出难题是如何进行新课程建设和管理。开始大家有点畏难情绪,后来在学院邓少平、王琪两位院领导的鼓励和支持下,通过近几年大家的努力与实践,基本解决了这两大问题。

二、工程训练课程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课程建设的关键是建立行之有效的课程教学体系,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工程训练是以增加学生基本工程能力为目标、以适应现代社会工程技术发展需求而安排的实践教学环节,重在学生工程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因此,工程训练课程教学体系应满足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提高需求,实训内容要贴近工程实际,同时要让学生有充分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密切接触工程实际,在实践中获得工程认识,在实践中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工程训练课程教学体系,应与学生专业、年级相适应。怎样建立适应我院低年级学生的工程训练课程教学体系呢?我们做的第一步,就是进行广泛调研。我们访问了周边多所高校,当时我院副院长王琪老师亲自带队,带领教研组老师一行人,先后走访了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的工程训练中心或实训基地,参观他们的教学场所与教学设备,与课程教学的老师座谈交流,查阅教学文件与课程建设规划。我们还进行网上调研,查看省外知名高校开展课程建设情况。我们通过大量调研发现,一是多数高校工程训练课程教学体系,是建立在以数控加工实训为训练主体的工程训练体系,比较适用于机械类、近机类专业;二是部分高校安排大量的电子、电工、自动化等类实训,比较适用于电类专业;三是多数高校工程训练课程教学体系,采用模块化设计,值得我们借鉴。

我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等专业,是非机非电类专业,学生将来会接触到许多工程实际问题,机电知识是基础的、不可缺少的,在低年级阶段安排机、电类实训是必要的,有利于将来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然而,像一些高校那样,安排大量的数控加工类、电类实训是不合适的,我院不具备这样的实训条件。我们经过详细分析,权衡利弊,最后确定以工程基础实训为主体、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来建立教学体系。

本课程教学体系由传统机械加工实训、先进机械加工实训、手工工艺制作实训、电工电子自动化实训、工程仿真实训和创新综合实训等模块构成,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如表1所示。

表1 工程训练课程教学体系

我们完成了教学文件的编制、教学设备的申报采购、教学人员的组织、教学场所的布局等。近几年在教研组老师的努力下,先后开出管道设备拆装、数控车削加工操作、数控铣削加工操作、飞机模型制作、空竹的制作、简单玻璃工制作、电工基本技能综合、电子基本技能综合、光机电一体化生产线调试、离心泵性能曲线测定仿真、板式塔设计仿真、吸收仿真实验、流体仿真实验、数控车削加工仿真、数控铣削加工仿真、机械运动创新设计与机构拼装、创意性手工小制作等实训项目。

在实训项目的具体设计上,除让学生得到较多的实践动手机会外,还强调创新性和综合性,将工程创新理念灌输给学生,在实训中要求学生有所创新。比如数控铣削加工操作实训,要求学生除完成教师指定零件加工外,还要自行设计一个创意零件,绘制CAD加工图,编制数控程序,最后完成创意件的数控加工。又比如机械运动创新设计与机构拼装实训,学生除要完成给定机构的拼装外,还要根据机构组成原理,自行创新设计传动机构,完成机构拼装,实现预期的机构运动。

三、工程训练课程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我院工程训练为必修课程,为照顾学生实践兴趣和参训时间,实训项目由学生自由选择,只要完成要求的总训练学时。课程特点是:参训人员多,训练项目多,训练时间2学时~16学时不等,各项目安排1—4个训练组,每个训练组人数12—30人,这样学生训练项目选择、教师训练项目管理就有一定难度。

按照传统的课程管理模式,如采用以往的开放性实验管理模式,让学生到指导教师那里去报名,由指导教师组织实施、评定成绩,最后成绩汇总上报,整个过程周期长,学生报名过程多有不便,学生有没有完成训练选项也不清楚,教师工作量大,课程总成绩计算繁杂,容易出差错。传统的课程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本课程的管理,必须探索课程管理模式的改革。

受学校教务管理系统的启发,网络化管理模式比较适合本课程管理。工程训练课程尽管只是一门课,但管理的复杂程度并不低,学校教务管理系统并不适用本课程的任务管理。为解决本课程管理难题,我们决定自己建立工程训练课程管理网站。我们以前曾编制过用于教学辅导的静态网页,但对具有信息、项目、成绩管理功能的动态网页编程一窍不通。为此,我们请教了许多专业人员,查阅了大量的网上文献,从简单到复杂,从框架到网络,经过数年的尝试与完善,终于如愿以偿。

本管理系统基于Web Service技术,采用ASP编程语言、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和Microsoft FrontPage编辑软件,模块化结构设计。系统设置了学生、教师、管理员、访客的使用权限,设计了学生、教师、管理员、访客程序模块,各程序模块都集成了信息管理、项目管理和成绩管理子模块,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工程训练管理系统结构图

(一)学生程序模块

信息管理:学生个人信息修改、登录密码找回、系统使用说明、实训指导书下载、网站公开信息浏览等;项目管理:实训项目简介及实训组成员名单、实训项目及训练组的选择与退选、学生选项情况与实训完成状态显示等;成绩管理:实训报告制作及提交、实训分项成绩及总成绩显示等。

为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训练类别,规定同类别项目不得多于两项,当学生选择第三项时,系统会有同类别项目过多的提示。系统还有项目选择重复、所选实训组时间冲突、选项不足等温馨提示。

(二)教师程序模块

信息管理:教师个人信息修改、登录密码找回、系统使用说明、教师通知上传、网站公开信息浏览等;项目管理:已开设实训项目列表、实训项目申报及修改、实训组安排申报及修改、实训报告模板上传、实训组学生名单显示及打印等;成绩管理:学生实训报告审阅、实训成绩的输入及修改、学生各项成绩及总成绩显示等。

一个教师在同一个时间段只允许参与一至两个实训组的指导。当同一时段已安排一个实训组时,安排第二个实训组时要进行确认;当同一时段已安排两个实训组时,系统会提醒安排时间冲突及安排修改等提示,避免教师安排出错。

(三)管理员程序模块

信息管理:学生实训名单批量上传、学生教师信息增改删、用户密码重设初始化、公告通知及资源文件上传与管理;项目管理:班级训练状态设置、训练项目及训练组审核与修改、学生选项时间设置、学生完成选项情况、各周训练任务公告、当前学年学期更改;成绩管理:学生完成训练情况汇总、学生各项成绩显示、学生总成绩计算及显示。

(四)访客程序模块

访客权限较低,不参与课程管理,仅可浏览网站公开信息和本学期开设实训项目列表。其中网站公开信息包括:教学文件(教学大纲、教学任务安排、授课大纲等)、教学条件(师资、实训实验设备、实训场地等)、实训成果(学生作品展览、学生实训报告公开)。

本软件2008年开始投入使用,现已完整使用了七个学期,至今已有900多位参训学生及指导教师使用了本系统。从使用的效果来看,该系统智能型好、灵活性强,效率明显高于软件使用前,使用各方都比较满意。学生能随时了解训练项目有关信息,方便快捷完成训练选项,实现实训报告无纸化提交,随意查询完成分项成绩及总成绩;指导教师能快速无误完成实训项目申报及训练组安排,实现实训报告模板化和学生实训报告规范化,单项成绩输入与总成绩同步生成;系统强大的后台管理功能,方便管理员进行网站管理维护。

四、结束语

本文对工程训练课程建设进行一些探索及实践,但还有待完善,在实训内容及软硬件条件上还需努力,力求更好地为师生服务。

参考文献

[1]张金玲.以工程素质为导向的工程训练体系的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30(2):197—199.

[2]郭健禹,陈晓梅.模块化创新型工程训练体系探讨[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27 (3):36—38.

[3]钱俊.工程训练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信息与电脑,2011(2):61.

【注释】

[1]何阳春,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工程教学与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