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浙江科学治水的探索与实践

浙江科学治水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2-03-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浙江省“五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浙江因水而名、因水而美、因水而兴。近年来,浙江省委、省政府坚持治污必先治水,一张蓝图绘到底,做出了“五水共治”的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浙江迈入科学治水的新征程。浙江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提出的重要论述和总体部署,不断创新治水思路和举措。每年召开“五水共治”领导小组工作会议,不断强化认识,部署全年重点工作。
浙江科学治水的探索与实践_2016 浙江省新型城市化实践报告

浙江省“五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浙江因水而名、因水而美、因水而兴。自古以来,在大禹治水伟大精神的引领下,浙江治水代有建树,写就了一部与水相依、与水抗争、与水和谐的灿烂历史,推动着浙江文明进步。进入新世纪,特别是习近平同志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时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新理念,做出一系列战略部署,绘就了浙江发展的宏伟蓝图。近年来,浙江省委、省政府坚持治污必先治水,一张蓝图绘到底,做出了“五水共治”的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浙江迈入科学治水的新征程。

一、“五水共治”是“两山”理论在浙江实践的深化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从资源小省一跃成为经济大省,同时也较早地遇到了“成长的烦恼”,由于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面临严峻挑战,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提出并启动生态省建设方略。2005年8月,习近平同志到安吉天荒坪镇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从2004年起,浙江在全省开展以八大水系和11个省级环境保护重点监管区为重点的“811”环境污染整治三年行动,通过对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企业的整治,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解决突出的水环境问题。之后,又相继开展了“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811”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行动。通过3轮“811”生态环保行动和一系列重大治水工程建设,为浙江践行“两山”理论奠定了坚实基础。

浙江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提出的重要论述和总体部署,不断创新治水思路和举措。针对2013年初以来浙江多地环保局长被“邀请”下河游泳,2013年6月,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在浦江县提出要通过治水的倒逼,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淘汰落后产能,以治水治出转型升级,治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青山绿水。为此,浙江重点抓浦阳江水环境综合治理,推动全省清理河道和清洁农村行动,建立“河长制”等河道保洁长效管理机制。10月上旬,“菲特”强台风正面袭击浙江,引发余姚等地严重的洪涝灾害。11月,浙江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以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五水共治”为突破口倒逼转型升级,将之作为推进浙江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关键之策,作为再创浙江发展新优势,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重大战略决策。随后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向全省发出了“五水共治”总动员令,要求以“重整山河”的雄心和壮士断腕的决心,打响铁腕治水攻坚战,进一步治出转型升级的新成效,治出面向未来的新优势,治出浙江发展的好局面,治出我们自信、自觉、自强的精气神,以抓治水促转型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指出:从经济角度看,治水就是抓投资促转型;从政治高度看,治水就是抓深化改革惠民生;从文化的深度看,治水就是抓现代文明树新风;从社会的维度看,治水就是抓社会的平安促和谐;从生态的尺度看,治水就是抓绿色发展优环境,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开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境界。

二、浙江省“五水共治”的主要做法

围绕“五水共治”的决策部署,按照统筹兼顾,把握轻重缓急,分步实施的要求,浙江省委、省政府明确了“五水共治、治污先行”的路线图;制定了“五水共治”的总体目标及时间表,即以治污水为突破口带动全局,三年(2014—2016年)要解决突出问题,明显见效,五年(2014—2018年)要基本解决问题,全面改观,七年(2014—2020年)要基本不出问题,实现质变;落实了“清三河、两覆盖、两转型”等工作重点;同时建立起规划科学、项目落实、资金到位、质量监理、人才科技、工作考核、政策法规、组织领导八大保障机制,做到规划能指导、项目能跟上、资金能配套、监理能到位、考核能引导、科技能支撑、规章能约束、指挥能统一。

(一)抓顶层设计、责任落实

在组织领导方面,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人大、政协监督支持,形成四套班子齐上阵、各级各部门共同抓的组织领导格局和责任落实机制。成立由省委书记、省长任组长、6位副省级领导任副组长、31家成员单位组成的省“五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副省长兼任治水办主任,从省级26个单位抽调工作人员组成办公室,实行集中办公、实体运作。各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均建立“五水共治”工作机构,党政一把手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党委或政府分管领导担任治水办主任,并抽调工作人员集中办公,对辖区内“五水共治”工作实行统一领导、指挥和管理,进行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协调、统一标准、统一考核。在规划部署方面,围绕“五水共治”三步走的总体目标,省级层面分别制定出台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的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具体的工作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和分阶段、分步骤所要解决的问题。各市、县(市、区)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提出各自的治水目标,形成完整的治水目标指标体系,确保治水工作布局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整体联动,逐级深化、逐级推进、层层落实。在作战指挥方面,省级治水机构和各地全面建立了“五水共治”作战指挥室,绘制作战图,集中指挥、挂图作战,还建立了“五水共治”信息平台,通过网络系统,实时监控、实时指挥。每年召开“五水共治”领导小组工作会议,不断强化认识,部署全年重点工作。

(二)抓治污先行、重点突破

把治污水作为“五水共治”的大拇指,从解决公众反映强烈的黑河、臭河、垃圾河的感官污染为突破口,到全面提升水质齐头并进,基本形成从重点流域到平原河网、江河湖海并治的格局。一是重点领域攻坚。以“清三河”为重点,深入开展平原河网治理。2014年至今,全省消灭全部6500公里垃圾河,基本完成5100多公里的黑臭河治理。同时,以提升水质为核心,全面实施“劣Ⅴ类水质断面削减三年行动计划”,在“清三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区域水环境质量。二是重点行业整治。加快工业和农业“两转型”,以治促转、以转强治。以铅蓄电池、电镀、制革、造纸、印染、化工等行业为重点,强力推进重污染行业整治,目前,6大行业累计整治企业5740家;2015年,22个特色小行业治理企业9805家。全省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关闭养殖场8292个,年存栏50头以上养殖场全面完成整治,嘉兴市生猪存栏量由300万头削减到50万头。三是重点设施建设。围绕“两覆盖”要求,即力争加快实现城镇截污管网和农村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基本覆盖,着力推进重点治水设施建设。2014年以来,全省累计建成近70个镇的污水处理设施,完成51个城镇污水处理厂一级A提标改造项目,新增城镇污水管网6679.7公里,实现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全省完成污水治理终端站点9.51万个,累计完成村内主管敷设2679.8万米,受益农户超443万。四是重点流域治理。制定实施全省八大重点水系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以省级领导担任河长的钱塘江、运河、苕溪、曹娥江、瓯江、飞云江为重点,全力推进大江大河整治。以浦阳江水环境综合治理为示范,强力推进重点污染河段整治,浦阳江水质基本消除劣Ⅴ类。加强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全省主要入太湖河流水质均达到Ⅲ类以上。五是重点海域整治。坚持陆海统筹,深入实施杭州湾、乐清湾区域污染综合整治方案,开展象山港、三门湾和台州湾区域污染整治,切实加强滩涂围垦区水环境保护。

(三)抓项目建设、统筹共治

以“十百千万治水大行动”为载体,防洪水,重点是抓好强库、固堤、扩排工程建设,强化流域统筹、疏堵并举,制服洪水之虎。2014年以来,全省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主体完成258座,已完工1413公里海塘河堤加固。排涝水,重点是抓好强库堤、疏通道、攻强排,打通断头河,开辟新河道,着力消除易淹易涝片区。目前,全省建设雨水管网已完成3375.9公里,提标改造管网已完成2401.9公里,雨污分流改造管网已完成2945.3公里;清淤排水管网已完成43958公里,增加应急设备已完成34.95万立方米/小时,全省防汛排涝能力有效提升。保供水,重点是抓好开源、引调、提升工程建设,保障饮水之源,提升饮水质量。全省已完成新建供水管网5292.9公里,改造供水管网3404.2公里,新建水厂增加供水能力已开工建设142.4万吨/日,改造水厂提升供水能力已开工建设138.1万吨/日,新增改善灌溉面积169.25万亩。全省累计创建合格、规范饮用水源保护区570个,法定水源创建比例达100%。抓节水,重点是抓好改装器具、减少漏损、再生利用和雨水收集利用,合理利用水资源。全省建设屋顶集雨等雨水收集系统任务已完成12585处;改造节水器具已完成30.12万套,新增高效节水面积60.65万亩;全省节水型社会建设27个试点已全部通过中期评估。

(四)抓严格执法、水岸同治

各地按照“一河一策”的要求,实施水岸同治,严格执法监管,细化排污、治污各环节管理,不给垃圾、污水留死角。一是严格监管执法。坚持环保行政执法与公众监督、舆论监督、司法监督相结合,加强环保与公检法联动,对环境违法实行“零容忍”,始终保持执法监管高压态势。2015年,我省行政处罚案件、移送公安案件数、行政拘留和刑事拘留人数以及新环保法配套制度案件数据均位居全国前列。二是推进排污口排查封堵。各地在全面开展排污口排查的基础上,实施排污口封堵行动,减少污水直排入河。杭州拱墅区率先提出“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零直排”,积极建设打造“污水零直排区”。三是推进垃圾分类与综合利用。按照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处置的要求,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和综合利用。金华市按照“会烂的”、“不会烂的”进行分类,实现垃圾日产日清,设立红黑榜,以村日查、乡镇月查和县市年度考等措施,激励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四是实施一体化河道保洁制度。全省全面建立健全了政府主导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河道保洁机制,各地积极探索推行水、岸一体化保洁的第三运营模式,嘉兴等地实行水岸一体化的保洁制度,“一把扫帚扫到底”,很好地防止了水、岸交叉污染。五是建立健全基层治水网络。衢州市提出《衢州市基层治水体系建设指导意见》,规范乡镇、村一级治水体系建设,确保基层压力传导到位、责任落实到人。嘉兴海盐县探索实施行政村水质监测、排名、公示,以水论英雄,对水质考核排名靠前、水质改善明显的村(社区)进行奖励,激发了各村(社区)的治水动力和责任意识。全省推广海盐县经验,不断夯实基层治水网络。

(五)抓多元投入、科技支撑

在资金投入方面,建立了政府、市场、公众多元化的投资体系。积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五水共治”项目投资,拓展多元筹资机制,各地大力探索PPP运行模式,加快推行治水设施第三方运维,加速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进程,实现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双赢”。在科技支撑方面,全省加快建设县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预警系统,积极推进河道监控信息系统和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加强专业技术力量的支持,省里成立216名专家组成的“五水共治”技术服务团,汇编了治水技术支撑单位、适用技术,建立专家“派工单”制度和“点对点”服务制度,组织治水专家到基层挂职服务。

(六)抓制度保障、长效运行

注重以严格的制度、严密的法治推进水环境整治,确保治水常态长效。一是切实加强立法支撑。全省已有水污染防治条例、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管理办法、综合治水工作规定等全省性的地方性法规、规章,以及杭州苕溪、宁波余姚江、绍兴鉴湖、曹娥江、温瑞塘河等区域流域水污染防治的地方性法规。二是全面推行“河长制”。全省实现省、市、县、乡镇四级河长全覆盖,很多地方还延伸到了村一级,全省现有6名省级河长,199名市级河长,2688名县级河长,16417名乡镇级河长;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关于全面实施“河长制”进一步加强水环境治理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落实“河长制”完善“清三河”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河长“管、治、保”职责。三是实施交接断面水质考核。按照《浙江省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保护管理考核办法》要求强化出水水质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生态省建设考核、与市县政府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项目审批等挂钩。四是推行流域联合治水。探索建立跨区域“五水共治”联动协作机制,出台《关于加强跨行政区域联合治水的指导意见》,按照“共治共赢、属地负责、预防为主”的原则,组织各地加快建立健全联合会商、联合通报、联合监测、联合执法、联合督查等机制,探索跨区域联合治水模式。五是创新治水政策机制。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实现省级生态环保财力转移支付全覆盖,重点支持水系源头地区。从2015年起,在重点生态功能区实施生态环境财政奖惩制度,在各县市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财政收费制度。

(七)抓跟踪督查、考核问责

突出责任传导,抓好工作落实。一是建立健全督查考核体系。制定《浙江省“五水共治”工作考核办法(试行)》和《全省“五水共治”工作督导方案》,建立月通报、季督查、年考核机制,层层传导压力,严格责任倒逼。二是综合运用民主、行政、社会和媒体监督。省委、省政府组建30个督查组,对全省各县(市、区)先后开展了五轮专项督查;省人大、省政协分别在全省组织开展“五水共治”专项审议和专项监督、强化民主监督;浙江日报、浙江卫视等主流媒体开设专栏,加强“五水共治”工作舆论监督;省治水办加强跟踪督办和整改反馈。三是运用好考核指挥棒。省委、省政府设立“五水共治”大禹鼎,每年对“五水共治”工作先进市、县(市、区)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授予一批治水先进市、县(市、区)治水“大禹鼎”,并对一批治水不力的干部进行了问责处理。

(八)抓社会行动、全民参与

突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大力推动全民治水,构建群策群力、共建共享的行动体系。一是强化舆论宣传。在省内各大媒体,包括报纸、电视、网站和微信、微博等载体,开设治水专题栏目,以文字、视频、图片、访谈等多种形式宣传报道治水工作,营造治水舆论氛围。同时,通过浙江卫视“今日聚焦”栏目、浙江日报“治水拆违大查访”专栏,重点聚焦水环境治理,进行公开曝光和整改回访,形成强大舆论攻势。二是抓好志愿服务。坚持公众志愿参与和专家技术指导相结合。出台《全省“五水共治”志愿服务的指导意见》,依托工青妇和民间组织,建设治水志愿者队伍,社会各界纷纷组建治水队、护水队、宣传队、市民监督团、义工服务队,广泛开展干部带头、群众投劳、村企结对等多种形式开展公益活动。三是搭建创建平台。把治水与开展生态县市创建、环保模范城市创建、绿色细胞创建以及美丽人居环境创建行动紧密结合起来,发动群众自己动手改造身边的环境。各地纷纷以村规民约、门前“三包”责任书等形式,加强道德规范和制度约束,引导广大公众形成亲水、爱水、惜水、护水的高度自觉。

三、“五水共治”取得了浙江科学治水的崭新成果

经过近两年的推进,全省上下形成贯彻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战略决策的高度自觉,绿色发展观、绿色政绩观深入人心,浙江“五水共治”美好的蓝图正逐步转变为现实,开启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实践的新篇章。

一是治出了改善环境的新成效。通过治水,全省基本清除“黑、臭、脏”等感观污染,城乡环境得到很大改观,最直观的感受是垃圾河、黑臭河变成了景观河、风景河,“昔日臭水塘,今日莲花香”的沿岸村庄比比皆是。

二是治出了转型升级的新局面。“五水共治”充分发挥出系统性的倒逼机制,通过环保加压,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消化过剩产能,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同时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腾出空间。

三是治出了全民共享的“生态红利”。浙江通过 “五水共治”等有力举措,推动环境持续优化,带动了整个区域的发展水平明显提升,绿水青山的红利溢出效应日益明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全省各流域沿线的村民最有体会。

四是治出了政府自信的精气神。在“五水共治”中,各级领导、干部身先士卒,模范带头,党员走在前列,“五水共治”让老百姓看到了干部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敢于担当的勇气、求真务实的作风。“五水共治”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赢得了社会广泛参与和支持,治水治出了地方党委政府自信、自觉、自强的精气神。

五是治出了百姓点赞的好口碑。据省统计局调查统计,2014年、2015年,全省社会公众对治水的支持度均达到96%以上,“五水共治”赢得了百姓的普遍赞誉。建德市原先臭气熏天的莲花溪变清澈开起了水上运动会,老百姓纷纷点赞,说“村里的小伙子找媳妇都容易了”;海盐县的河道边苍蝇、蚊子少了,散步、健身的地方多了,老百姓说“河水变干净,住在这里心情也好了。”

六是治出了社会文明的新风尚。通过“五水共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在浙江牢固树立;“污水变清水、臭河变风景;猪棚换大棚、养猪变养生”等现象在浙江比比皆是,看着家门口的河流干净了,环境优美了,臭气消失了,对家乡的热爱更加强烈了,幸福感倍增;广大干部、企业和老百姓的环境意识、生产生活习惯、生态自觉催生勃发。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正在浙江大地逐步形成,“山水浙江、诗画江南”的美景正日渐呈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