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国博士生招生和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博士生招生和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时间:2022-06-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我国博士生招生和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博士生招生中存在的问题博士生招生是提高博士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招生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招生单位研究生培养和博士生的实际能力[1]。以上三个原因导致了当前我国博士生招考工作的生源质量不尽如人意。目前博士生招生中存在的问题是博士生人才培养问题的主要根源之一。

一、我国博士生招生和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博士生招生中存在的问题

博士生招生是提高博士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招生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招生单位研究生培养和博士生的实际能力[1]。我国博士生招生有自己的特点,比如招生单位的自主性比较强,在博士生招生上享有较大的自主权,招生时间、考试方式、科目设置、考试内容、阅卷、面试、录取等一般都由招生单位确定;博士生导师的作用比较关键,博士生培养实行导师制,在招生的时候必须充分尊重导师的意见[2]。就现有情况来看,这一模式有它的内在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近年来在博士生培养中的探索和创新,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系列需要认真加以解决的问题。

1.生源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证

我国近年来相当一部分博士生为了暂时逃避就业压力报考和就读博士,对他们来说很难谈得上是对学术和科研有浓厚的兴趣,更不用说有突出的科研潜力。这就造成这部分学生不理解,甚至曲解博士生的培养理念和目标,在博士阶段学习过程中不能够主动有效地参与到科研实践中去,只是敷衍了事,没有弄清楚博士的定位是为了培养高端的有创新能力的理论和科研人才。

还有一个很突出的现象就是,由于博士毕业之后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对博士的需求不太旺盛,加上即便进入科研岗位,待遇偏低,使得部分有优秀科研素质和学术潜力的学生望而却步,做出了其他的选择。

另外在优秀生源不足的情况下,招生单位往往将博士生的招生规模作为衡量科研能力和实力的标志之一,盲目攀比,有时候滥竽充数,根本谈不上“宁缺毋滥”。以上三个原因导致了当前我国博士生招考工作的生源质量不尽如人意。

2.笔试内容单一,质量不高

现行的博士招生考试中,很多笔试内容单一,考核的大多是条条框框的基础知识,有些考题几年都没有变化,考题的设置不科学,不利于全面考察考生的综合能力。而这种考试内容非常适合于那些通过死记硬背对付考试的学生,有些考生连续多年地报考同一学校、同一专业,对考题的类型和内容了然与胸,相当熟悉,经过长期反复的准备,很容易取得高分。而有些具备良好综合素质和科研潜力的考生,却由于不善于死记硬背,虽然屡次参加考试,但最终仍然难逃落选的命运。

3.面试结果不够客观

现在有不少学校意识到笔试考核内容的局限性,将面试成绩作为主要参考。但由于其客观性得不到有效的保证,也受到诸多非议。比如面试时间一般很短,在这样的短时间内导师们很难全面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有时候只能凭第一印象打分;面试给分标准很难统一,主观随意性大,缺乏对考官的约束和监督,容易出现徇私舞弊的现象。

目前博士生招生中存在的问题是博士生人才培养问题的主要根源之一。没有良好的博士生入学选拔,就不可能保证博士生生源质量,而没有好的生源,就很难培养出好的博士。必须清醒地看到,比起相对稀缺的本科生教育资源来说,博士教育资源就更显得稀缺了,这就要求必须将博士教育资源应用在最合格最优秀的博士候选人身上,那么选拔合格的博士候选人就成为关键环节了。在博士生选拔和遴选上多下工夫是值得的,也是必要的,否则很难想象可以培养高质量的博士、提高博士培养的效能。

(二)博士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目前我国博士生采用的入学考试制度,使得淘汰机制前置,入学后不再有规定的淘汰率,只要学习成绩达到规定要求就准予毕业。博士培养环节中缺乏竞争性,不能完全体现创新型人才、研究型人才培养的特征,制约了大学科研和教学水平的提高[3]。虽然在博士生培养环节上,也设置了开题报告和中期考核的程序,但是激励机制和淘汰机制几乎付之阙如,起不到考核和督促的作用。学生们也是敷衍塞责,没有真正重视考核的作用,开题报告和中期考核变成走过场的形式化的程序,与国外“宽进严出”的教育体制相比,我国博士生教育缺少严格有效的考核机制,已是不争的现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