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重点大学应当造就什么样的人才

重点大学应当造就什么样的人才

时间:2022-07-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重点大学应当造就什么样的人才从11世纪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诞生以来,世界高等教育已经历了一千年的发展历史。据说,世界总共有一万多所大学,三分之一在美国,如果列出世界100所最好的大学,60%的在美国,进而再排出最顶尖的50所大学,其中80%在美国。所以,美国是世界上第一教育大国,是世界高等教育强国,这就是美国迄今仍然保持科技大国、经济大国和军事大国的最根本原因。

重点大学应当造就什么样的人才

从11世纪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诞生以来,世界高等教育已经历了一千年的发展历史。据说,世界总共有一万多所大学,三分之一在美国,如果列出世界100所最好的大学,60%的在美国,进而再排出最顶尖的50所大学,其中80%在美国。所以,美国是世界上第一教育大国,是世界高等教育强国,这就是美国迄今仍然保持科技大国、经济大国和军事大国的最根本原因。

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上,教育对于创造人们需要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曾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即使在今天,它仍然是各国政府和民众所倍加关注的重点,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迄今还没有任何东西能像大学那样经久不衰地对人们有着强大的吸引力。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最根本的原因是,大学是培养人才的,而人才是人类文明继承与发展的需要,是发展学科技术的需要,是使经济持续繁荣的需要,是治理与管理国家的需要。总之,人才就像是贯穿《三国演义》全书的主线,真可谓是:得人才者得天下,失人才者失天下。

人才从哪里来呢?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与大学的作用有关,与基础教育提供“优质原材料”更是密切相关;与研究型的大学有关,与教学型的大学也有关;与学术性的大学有关,与职业教育也有关。总之,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是多形式、多层次和多规格的,因而培养人才的大学也必须是多形式、多层次和多规格的,两者的关系是相互制约与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任何大一统的大学办学模式,或者说各个大学都争办综合大学、争建博士点、争建研究型大学和争创一流大学的指导思想都是错误的,既违背了经济对人才需要的规律,也违背了教育本身的规律,这是至今仍未被我国高等教育界人士所认识的最大误区。

本文无意全面阐述各类大学在培养人才上的任务与目标,仅仅只就重点大学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谈一谈个人的肤浅看法,以就教于教育界的同仁。

不久前,我看到了旅美教育学学者黄全愈先生的一篇文章,提出了“一流的学生从哪里来”的问题,我颇有同感。(1)实际上,一流的学生关系到一流的人才,这是每一所致力于创办一流大学的办学者务必要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问题。

重点大学究竟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是一个似乎明白但又不甚了了的问题。培养什么样人才,这应该是教育方针回答的问题。可是,我国的教育方针是什么,重点大学的教育方针又是什么,我敢说当今我国高等教育界没有几个人能够准确而又具体地回答出来。

在十多年以前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规定的我国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这个方针是以立法的形式明确提出来的,应该是正式的、权威的提法。但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个方针是从毛泽东于1957年提出的教育方针演绎而来的。其实,教育法公布的教育方针并没有任何新意,不仅内容空泛而且仍然保留着一些“左”的痕迹。

实事求是地说,我国的教育方针在绝大多数时间里,都只是一句政治口号而已,因为没有具体的指向和内涵,所以没有任何可操作性。同时,一个国家的教育方针并不能代替各类和各级学校的教育方针。特别是作为培养人才的最后接力棒的大学,应当根据本校在国家教育中的地位、性质和特色,制定自己具体的教育方针,规定本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和规格。

遗憾的是,我国各大学并没有制定自己学校的教育方针,甚至有许多教师和学生也不知道国家的教育方针是什么。有一所重点大学计算机系的大学生,到了大三他还不知道学校要把自己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他以为自己悟性太低,于是他问了很多同学,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够答得出来。像这样的情况实在很多,无论是大学的领导者、教师或学生,对于培养目标的理解都是空洞的。大学是特殊产品——人才的生产者,如果不知道自己生产产品的规格,或者不给自己生产的产品制定规格,那就意味着他们是在盲目生产。

偶尔,我也看到有某些重点大学提出了自己的培养目标,如“培养创新型的领导者”;“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未来领导者”;“培养中国最优秀的本科生”;“培养合格者和优秀者”;“培养科学技术专门人才、大学教师和应用型人才”……应该说,这些提法不仅较之于国家的教育方针提出的培养目标明确、具体,而且也更接近于重点大学本身应该承担的职责。虽然这些提法尚有不全面和不具体之处,但是毕竟摆脱了大而空的培养目标,向着大学个性化的方向前进了一步。

对于重点大学历来存在争议,实际上这是在争取重点上平均主义思想的一种表现。鉴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历史不是太长,教育资源有限,为了建设几所真正的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把少数几所基础较好的大学列为国家重点是完全必要的。但是,这种重点大学绝对不能太多,充其量不能超过十所。同时,这类大学也必须通过竞争形成,既不能搞平均主义,也不能抱着金饭碗不放。环顾世界一流水平大学形成的经验,它们都不是自封的,是靠先进的办学理念,通过教学和科学研究长期的积累而建成的。

现代大学的功能定位是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对于重点大学来说,当然也应当承担这三项任务,只是对其要求更高而已。从这三项任务来看,虽然教学与科学研究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但是从根本上来说,培养人才的任务又是重中之重,因为离开了这一点大学也就不复存在了。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美国卡内基教育促进基金会于1998年4月,发表了《重建美国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的报告,提出了改革本科教育的对策。(3)这就说明,大学本科是人才的原种场,它既要为研究生教育提供优质的“原材料”,又要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产品”。在这个报告的影响下,美国的几所顶尖的研究型大学,率先掀起了本科教学改革的尝试。近一两年来,我国的一些重点大学也开始重视本科教学,这的确是值得称道的大好事。

对于研究型大学(或重点大学)来说,有本科生和研究生,我们的管理工作重心应该放在哪里呢?我以为应当放在本科教育上,因为对于研究生来说他们是继续向前走的问题,而本科生是指导他们学会走路的问题。那么,重点大学究竟应当怎样加强本科教学呢?这个问题涉及重点大学的培养目标,也就是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问题。根据我的理解,重点大学在国家的教育和科学研究中肩负着提高的任务,而普通大学担负着高等教育的普及任务。这个问题应该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绝大多数的重点大学都违背了自己的办学宗旨。比如说,近几年的大学扩招,教育主管部门就犯了冒进和瞎指挥的错误。不是说大学不能扩招,但不能以“大跃进”的速度扩招,不能以指令计划让重点大学分担扩招任务。在这一方面,只有中国科技大学顶住了扩招的压力,连续8年坚持每年只招1860人(被称为科大的恒数),而其他重点大学都受到经济利益的诱惑而陷入扩招的泥潭中,从而丧失了重点大学的个性和独立性。

什么是重点大学呢?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必须加以澄清,211工程所列的100所大学不算重点,教育部所公布的985工程名单(34所)也不能算重点,教育部直属的72所大学更不能算重点。我所理解的重点就是在15~20年内,最有希望建成世界一流水平的不超过10所的重点大学,任何把重点大学扩大化或者庸俗化,都会导致极其有害的后果。

根据我多年的思考,准备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少数重点大学,它的培养目标可以归纳为“三型人才”,即“理论型、研究型和领袖型”的人才。所谓理论型的人才,是指那些专门致力于纯数学、理论物理、弦论、宇宙学、量子化学、生命科学等学科的研究,他们研究的目的是回答“这是为什么”,而不是解决“这有什么用途。这方面的人才没有不行,但多了也不行,例如哥德巴赫猜想、庞加莱猜想等。我记得20世纪80年代初数学大师苏步青先生就说过,搞哥德巴赫猜想有那么几个人就行了,多了就没有必要;所谓研究型的人才,是指那些专门从事理论与新技术方面原创性的探索工作,它应当是包括各个专业和各行业的研究;所谓领袖型的人才,这是为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个层次培养领导者的任务,并不仅仅是指国家最高领导人。

提出一个高标准的培养目标并不困难,但是要实现这个目标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作为一所重点大学,怎样才能培养与自己使命相符的杰出的人才呢?我认为主要是抓好四项工作:

第一,要制定有明确针对性的教育方针。必须指出,教育方针与教育工作的方针是不同的,前者是回答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而后者是回答教育工作为什么服务的问题。当然,这两者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因为培养的人也有一个为什么服务的问题,但它们是各有侧重的。什么是有针对性的教育方针呢?我认为就是要从我国传统文化与现实情况出发,考虑到我国国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特点和弱点,要有针对性地对他们施教。从整体上说,我国绝大多数的青少年勤奋好学、诚实谦虚、吃苦耐劳。但是,他们也有严重的弱点,例如重书本知识轻视实践、重视理论轻视技术、重视分数忽视能力、善于模仿而缺乏创造性以及重视个人作用而缺乏团队精神,等等。这正如陶行知先生(1891—1946)在70多年以前所指出的:“中国人有两种病。一种是‘软手软脚病’,一种是‘笨头笨脑病’。害‘软手软脚病’的人,便是读书人,他的头脑一定靠不住,是呆头呆脑的。”(4)钱穆先生(1895—1990)也一针见血地提出:“中国创办教育,自前清同治初元迄今80年,始终不脱两大病:一曰实利主义,一曰模仿主义。实利之病,在乎眼光短浅,不从本源处下手。模仿之病,则在依样画葫芦,不能对症下药。”(5)对于大学顽固地坚持专门化教育,则是典型的实用主义所驱使。对此,钱穆先生亦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他说:“夫学术本无界划,智识贵能会通……而今日大学教育之智识传授,则只望人成为专家,而不望人为通人。”

为了全面实施通才教育,针对中国青少年素质上的弱点,经过我长期的观察与思考,提出了一个优化我国人才素质的教育方针,它的完整表述是:“教育必须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服务,坚持德、智、技、群、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富有创造性的多功能性的人才。”与过去的教育方针相比,增加了“技育”与“群育”,这是针对我国青少年普遍不重视实验技术和缺乏团队精神而提出的。我认为这个教育方针在全面塑造国民优良素质上是一个突破,是重点大学培养“理论型、研究型和领袖型”人才的重要保证。

第二,充分发挥重点大学独立自主招生的权力,按照“三型”人才的要求切实把好招生质量关。在没有取消统一高考的情况下,应当允许少数重点大学独立自主招生,目前只给其5%的自主权是不可取的。有人戏称这是“拖着一条高考尾巴的自主招生”(6),每年仅仅少数大学进行几百名自主招生的改革试点,不但试点的效果有限,而且必然导致大学间和考生间的不公平。说到底,现在大学即便是重点大学也没有高考招生自主权,只有各级教育领导部门和计算机掌握着生杀予夺的大权,前者分配招生指标和划定录取分数线,而后者只是机械地按照分数线和学生的志愿抛档案。

2006年轰动全国的李洋高考移民事件,颇能说明招生自主权的重要。李洋考得了897分(满分是900分),不仅在海南即便是在全国也是拔尖的,他的第一志愿是清华大学。然而,他不仅不能如愿以偿,而且还被以“高考移民”取消进入一类重点本科的资格,只能读二类本科。可是,他却因祸得福,被香港城市大学录取,并且获得了包括学费、生活费在内的44万港元的高额奖学金。那么,香港城市大学与清华大学的区别在哪里呢?根本区别就在于大学的自主权,前者拥有完全的独立自主权,而后者就没有这种权力。试问:如果一所重点大学没有招生的自主权,不能决定每年招生的数量,不能决定录取谁与不录取谁,那么它怎么能够选拔优秀的学生,又怎样能够培养杰出的人才呢?

中国科技大学(简称科大)仅仅建校48年,并不是什么百年老校,可是它培养出来的杰出人才是国内任何一所大学无法与之相比的。例如,2005年美国评出了100名35岁以下世界级的杰出创造发明人才,其中有35名华裔科学家,而15名是中国科技大学的毕业生。据统计,迄今科大已经培养40名院士,与同时期毕业生之比为千分之一。那么,科大为什么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呢?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科大十分重视学生的选拔和对他们的兴趣与悟性的发现和培养。用他们的经验来说,尊重学生的兴趣是从招生开始的,每年他们都要派出由有经验的教师组成的招生团队,不是机械地按分数高低录取,而是把招生当做对学生咨询的过程,使每个学生做到:“我选择,我喜欢。”(7)

第三,设计与制定科学的教学模式。有的学者认为:“教学模式包括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动态的教学方法。”(8)其实,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应当是动态的,只有不断地变化,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人们都知道哈佛大学在培养人才方面一直享有世界领袖地位的美名,其原因就在于近140年来,历任校长都未停止过对教学制度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学模式的设计与改革,中心目的是要全面开发学生的智力,特别是创造性的能力。

人才的培养就像冶炼钢材一样,优质的原材料只能在最佳条件的高炉中冶炼出来。同样的道理,杰出的人才是在先进科学的教学模式中培养出来的,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模式就造就什么样的人才。什么是教学模式呢?一般来说,教学模式是指课堂教学的标准范式。提到教学模式,我们不能不回顾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所首创的分班教学和“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虽然这种模式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是300多年以来,一成不变地维持这种模式,就显得不符合新时代的需要了。特别是在我国,无论是中小学或大学,现在仍然完全按照“三中心”的模式进行教学,从而压抑了大学生的个性,窒息了他们的创造性。

通过长期的研究,我曾经设计了实施创造教育的教学模式,可以把它简化为“SSR模式”。(9)第一个S是Study independently的缩写,代表自学或是独立学习;第二个S是Seminar的缩写,代表课堂讨论;R是Research的缩写,代表科学研究。如果用中文来表示,它们的意思是自学、课堂讨论与科学研究三结合的模式。我设计的“SSR模式”,目的是把教与学的功能定格为“教授方法(教人以渔)——学会创造”,希望以它代替“传授知识(授人以鱼)——接受知识”的“三中心”的旧教学模式,以培养创造性的杰出人才。

为什么“SSR模式”是一种创造性的教学模式呢?这是因为:第一,国内外的实践证明它们都是有效的学习与研究方法,仅就自学而言,许多著名的大学者、大科学家无不是通过自学而获得成功的;第二,它们都是体现了“从学习者出发”的学习原则,有利于调动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三,它们既符合人的认识规律也符合教学的规律,而且与培养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有直接关系。

“SSR模式”具有充分的代表性和可操作性,每所大学特别是重点大学都是可以实施的。但是,我既没有看到有响应者实施这个教学模式,也没有看到有谁提出了更先进的创造性教学模式。这说明教学领域里的改革是有阻力的,实施创造教育更是困难重重。难怪,钱学森先生去年对我国大学教育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他说:“现在中国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新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的人才。”(10)钱学森先生是功勋卓著的科学大师,他的重要建言是非常重要的,我国教育部门和大学领导者应当认真学习他的讲话精神,要尽快地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设计和制定符合时代精神需要的教学模式,着力培养创造性的杰出人才。

第四,营造培养创造性人才的人文环境。环境对于事物的发生与发展十分重要,如阳光、空气、水分和土壤是一切非人类生命物(动物和植物)存在的必要环境,没有这些条件它们就不能生存。我常常喜欢用火炉与柴的关系说明环境与人才成长的关系,人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如果是一个熊熊燃烧的火炉,即使把湿柴放进去,它也会立刻燃烧起来;相反,即使把干柴火放进一个奄奄一息的火炉,它是怎么也不会燃烧起来的。与此同理,虽然有些表现不是太佳的学生,但一旦他们置身于催人奋进的学习环境中,他们也会受到感染而振奋起来;相反,即使表现很好的学生,一旦被不健康的环境所包围,那他们也会因缺乏抵抗力而逐步地变得颓废起来。

对于重点大学来说,我们应当营造什么样的人文环境呢?根据国外著名大学的成功经验,一个优良的人文环境应当是独立、民主、自由和开放的环境,让包括教师和学生在内的所有人的思想、智慧和精神都有充分发挥的机会。这种环境是无形的课堂,是一种“不教而教”的隐性课程,往往是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力量。

可是,我国历来有一种惯性思维,即“见物不见人”,它的意思是只看到事物,看不到人,常常比喻只强调物质条件的作用,而忽略人的精神作用。这种思维方法,表现在各个方面,但在我国大学的发展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一提到建设一流大学,就是搞大学合并,搞大而全;大量增加投资;纷纷拓展校园,新建高楼大厦;拼命地招揽教师,想方设法争取研究生学位点……但是,很少人去研究办学的理念、大学精神和人文环境等这些办学的软件。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不少重点大学在办学的硬件上并不比国外那些研究型大学差,而差距最大的是教师的水平和独立、民主、自由、开放的人文环境。这是我国大学在培养人才问题上的最大软肋,如果不下大力气进行改革,我国重点大学是难于肩负起培养“理论型、研究型和领袖型”的杰出人才的。

【注释】

(1)黄全愈.一流的学生从哪里来[N].南方周末,2006-05-1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实用要览[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43.

(3)顾建民.美研究型大学重建本科教育[N].科学时报,2002-11-01.

(4)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2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 605.

(5)钱穆著.文化与教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6.

(6)张英等.自主招生——托着一条高考的尾巴[N].南方周末,2006-05-25.

(7)李陈续.真知在兴趣中形成[N].光明日报,2006-06-04.

(8)胿依凡.关于大学人才培养问题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6(3):30-34.

(9)刘道玉.关于大学创造教育模式的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00(12):42-46.

(10)光明日报,2005-08-2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