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道德素质养成的基本方法

道德素质养成的基本方法

时间:2022-08-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学习的方法文明,理智,高尚,总是同知识、文化联系在一起的;不明事理、粗俗、野蛮,总是与愚昧无知、不学无术相联系的。“反身内省”的修养方法是历代思想家所推崇的基本方法。(四)“存心养性”的方法“存心养性”是孟子提出来的。道德修养的关键在于保存与扩充人性中所本有的善端,而不使它丧失。

(一)学习的方法

文明,理智,高尚,总是同知识、文化联系在一起的;不明事理、粗俗、野蛮,总是与愚昧无知、不学无术相联系的。古希腊人有句名言:“知识即美德。”知识的获得有两条途径,一条是总结自己亲身实践的经验,得出来的知识叫“直接知识”,毛泽东称之为“真知”。这种知识的获得是十分有限的,因为个人的人生、能力,实践的深度和广度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什么事情都去“亲口尝一尝”。另一条是学习,向书本学,向古人学,向外国学,向先进学,学习得来的知识叫“间接知识”。通过学习,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扩展自己的美德。

关于学习,儒家有许多精辟的见解。孔子作为中国最早的教育大师,他十分强调人的学习。他虽然在理论上承认有“生而知之者”,但同时又承认有“学而知之者”,就连他自己也是“学而知之者”。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他的一生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一生。他不仅主张向书本学习,而且主张向实践学习,向其他人学习,指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无常师”。

孟子是“性善论”者,他认为人的“仁、义、礼、智”是先天就有的“良能”,可以不通过学习就存在,但这个“良能”能不能在自身保存并发挥出来,就看你学习和修养的功夫了。他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荀子从“性恶论”出发,更加强调后天的学习,通过学习,改掉自己先天的弱点。他说:“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曰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孔孟以后的历代大儒,包括汉代的董仲舒、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朱熹、明代的王阳明等,都是十分重视学习的。学习是获得知识的最主要的途径,也是使自己提高修养层次的最主要的方法之一。

(二)“反身内省”的方法

这一方法是由孔子提出来的,提法有:“克己”、“自讼”、“内省”等。这一方法旨在发挥人的自觉性、自律性、主动性,在自己的内心深处用人生标准对自己进行衡量、检查、反省,主动找出自己的坏思想、坏念头、坏行为、坏毛病,并主动加以批评和克制。

孔子认为,一个人道德的完善完全靠自己的努力才能达到,他对颜渊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基于这样的认识,他主张一个人在道德修养上应该严格要求自己,而不能苛求别人,“躬自厚而薄责小人”,“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依此孔子提出了“反身内省”的修养方法,他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论语·里仁》)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反身内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同的过错,一旦发现了,就应该不怕改,“过则无惮改”。知过而不改,那就更错了,“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孔子提出“吾日三省吾身”,曾子解释说,每天要反省自己的三件事:“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孟子叫“自反”,他说:“友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也,必无礼也,此物岂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孟子·离娄下》)如果别人对我蛮横无理,那么君子一定要自我反省,看自己是不是有做错的地方,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先做自我批评。

“反身内省”的修养方法是历代思想家所推崇的基本方法。明代理学家王阳明在他的《传习录》中说:“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会一有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地方,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方能扫除廓清。”这是对“省察克治”思想的进一步发挥,几乎达到了苛求的地步!

(三)“慎独”的方法

《礼记·中庸》曰:“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是谨慎小心,“独”是单独、独处,意思是当自己没有被人监视、监督、管理时,即人家对你的言行听不见、看不见时,也要谨慎小心,严格要求自己,不放肆、不越轨、不纵欲。这实际上是“反身内省”方法的延伸,旨在发挥人的自律性、自觉性,严于律己。这是一种比内省更深的修养功夫,道德的高度自觉性的表现,需要有良好的思想基础和意志品质,同时也是一种很高的道德境界。

《大学》中同样也谈到了这样的道理,“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之,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为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四书集注》)是说道德修养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一个人内心如何,会在外表上表露出来;一个人做了坏事,想掩盖是掩盖不了的,不能自欺欺人。有的人想掩盖自己的缺点而专门显示自己的优点,但在别人看来,就像看透他的肺肝一样,对他的缺点一目了然。

(四)“存心养性”的方法

“存心养性”是孟子提出来的。孟子认为人性本来是善的,人生来就存着“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又叫“四端”,即“仁、义、礼、智”,这都是人本来就有的。他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故有之。”道德修养的关键在于保存与扩充人性中所本有的善端,而不使它丧失。为不使“善端”丧失,孟子提出了“存心养性”的修养学说。要实现“存心养性”,孟子提出得三步走。

第一步,“求其放心”。“放心”,是说在外界事物的引诱下,人性中固有的“善端”跑掉了,即人的本心,善心被外界事物勾引走了,失掉了。也就是说,人本来好好的,经不起引诱变坏了。“求”,就是寻找,找回。“求其放心”,就是把跑掉的“善端”重新找回来,恢复自己本来的善的面目。

第二步,“养心”。把跑掉的善心找回来还不够,还必须得“养”住,不能再让它跑掉了。因为外界的事物会不断地对你产生引诱,找回来了还有可能再次被引诱出去,再次跑掉,所以得“养心”。

第三步,“养浩然之气”。养住已有的“善端”,还不是目的,目的是把原来的“善端”扩而充之,在自己身上发扬光大,成为自己现实的道德品质。

这种方法与“学习”、“内省”、“慎独”是一致的。实现“存心养性”的“三步走”,每一步都离不开学习;“省”出自己的缺点和错误相当于发现自己“放”跑了的“心”,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等于找回了自己失掉的“善端”;在独处时也能严格要求自己,就是无论什么情况下都防止外界恶的引诱,防止“善端”的丧失。因此,“存心养性”的修养方法是一种更深的修养功夫,达到的是更高的境界。

(五)“力行”的方法

力行,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说的社会实践、道德实践。学习与力行这两种方法反映着思想与行为、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古人讲是“知”与“行”的关系。多数思想家在论述知行关系时,更看中于行。孔子主张“君子耻于言过其行”,“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长治》),把道德实践作为评判一个人的道德言论能否真正实现的标准。荀子继承了孔子关于“行”的思想,提出“行高于学(知)”,他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荀子·儒效》)闻之,见之,知之都属于学的范围,学的目的在于行,不然的话,“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荀子·儒效》)。“敦”是敦厚、厚实,多,知而不行,知识再多也没用,仍然困惑。

宋明理学围绕知与行的关系,还展开了长期的争论。一个是知与行谁先谁后的问题,一个是知与行孰轻孰重的问题。程颐曰:“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这种观点最具有代表性。从意识的反作用角度认识,这种观点是正确的。道德行为总是受到道德意识的支配,总是先有对道德观念、道德准则的认识和掌握,才可能有自觉的道德行为。但是从重要性而言,行为更为重要。道德素质修养不能只停留在认识上、口头上,而最终必须落实在行动上,在人生实践中得到锻炼。正如毛泽东所说:“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

(六)“积善”的方法

这是荀子提出来的。他在《劝学篇》中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里讲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而且包括善的思想、善的行为、善的成果的积累。高尚的道德人格和道德品质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形成的,需要一个长期的刻苦顽强的坚持和积累的过程。佛、道、基督等几乎所有宗教都宣扬善恶福祸报应,不管各自的理论出发点是多么荒谬,但它们都主张在有生之年要尽可能弃恶从善,积德行善,造就现世之圆满人生,这一点无疑具有普遍的积极意义,可以说,反映了人生之共同的规律。这些宗教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总有它自身的妙处。无产阶级的一生,也应该是积德行善的一生。正如毛泽东所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那才是最难的啊!”

人生有限,宇宙无穷,人的自我修养是没有止境的。只要我们坚定正确的修养目标,躬行践履,持之以恒,不断进取,就一定会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一个受社会欢迎的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