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证视角下关于大学生行为的调查研究报告

实证视角下关于大学生行为的调查研究报告

时间:2022-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证视角下关于大学生行为的调查研究报告柳咏心从实证研究的视角,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考察大学生行为系统,研究其行为特征与规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本研究试将大学生行为分为政治行为、道德行为、经济行为、学习行为、职业行为、人际交往行为、其他行为七类,予以论述、研究与分析。男生相应关注率分别为51.02%、40.58%、34.09%,明显高于女生的相应比例32.49%、34.25%、26.11%。

实证视角下关于大学生行为的调查研究报告

柳咏心

从实证研究的视角,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考察大学生行为系统,研究其行为特征与规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按照行为学研究模式,大学生行为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有理性行为、非理性行为之分,有群体行为、个体行为之分,有积极行为、消极行为之分等。本研究试将大学生行为分为政治行为、道德行为、经济行为、学习行为、职业行为、人际交往行为、其他行为七类,予以论述、研究与分析。

一、抽样样本情况与研究方法

1.抽样样本情况

调查样本总量为3162人,其中专科生493人,本科生1300人,硕士研究生1 277人,博士研究生92人,所占比例分别为15.6%、41.1%、40.4%、2.9%。在性别构成上,男生1 773人,占总数的56.1%,女生1389人,占总数的43.9%。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占总数的60.5%,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占总数的39.5%。在政治面貌上,共产党员占39.8%,共青团员占56%,民主党派成员占0.6%,群众占3.6%。

2.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课题组2009年开展的专项调研所取得的数据为主要数据来源,以SPSS13软件为基本统计工具,对调查数据进行基本描述分析与对比研究。本文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大学生行为学研究》(课题编号:FIB0011298)的研究成果,由作者执笔完成,黄木生等同志给予了大力支持与帮助。基于行为的系统性与复杂性,一次调研难以涵盖大学生行为全貌,本课题组收集整理了大量有关调研报告与资料,并重点参阅了《大学生生活质量调研报告》(万素英等,人民出版社,2005)、《关注改革开放后出生的一代——华东地区大学生调研报告》(杨雄,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模式研究》(高湘萍等,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中的部分调研数据与成果,以弥补课题组问卷设计与调研数据的不足。

二、调研数据与结果

(一)关于政治行为的调研数据与结论

1.对党和政府工作满意度较高,关注国内外大事,但对社会政治活动的关注度较低

调查表明,大学生充分认可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他们认为新中国成立60年来,国家经济稳步增长(74.1%),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71.5%),国际地位明显提升(68.5%),民主法制逐渐完善(65%),文化日益繁荣(61.4%),社会和谐稳定(59.9%)。

对党和政府2008年在“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抗击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完成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抗击南方大部分地区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等方面的工作,大学生认为“非常满意”或“满意”的比例均超过98%。对“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应对拉萨‘3·14’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满意度也在95%左右。

调查显示,在社会转型阶段,大学生对经济、文化发展与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度明显上升,但对社会政治活动的关注程度较低。大学生对“全国两会选举产生国家机构和全国政协领导人”、“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等事件,关注率分别为42.9%、37.8%、30.6%,明显低于对其他重大事件的关注率(见表1)。

表1    下列事件中,您关注情况如何?(%)

img64

列联表交叉分析显示,政治面貌、性别因素影响关注率。大学生党员对“全国两会选举产生国家机构和全国政协领导人”、“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等事件的关注率分别为53.4%、51.6%、35%,明显高于非党员学生。男生相应关注率分别为51.02%、40.58%、34.09%,明显高于女生的相应比例32.49%、34.25%、26.11%。但是,不同学历层次、专业类别大学生的相应关注率没有明显差异。

2.认同党的领导与执政地位,积极要求加入党组织,但入党动机功利化倾向明显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是由党的先锋队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的。调查显示,大学生普遍拥护党的领导,79.8%的大学生同意“推进改革开放就必须坚持党的领导”。72.9%的大学生认为“共产党是当代中国不可替代的领导力量”。

党组织在大学生群体中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与影响力。大学生普遍积极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但是入党动机是“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社会作用并早日成才”的大学生占42.7%,“有利于就业,能得到好处”的占18%,11%的学生是“为他人和社会多做贡献”,只有极少部分是“信仰共产主义”,大多数人入党是为了谋求自身的发展,与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较大距离。

在回答“如果您没有入党愿望或没有想好,那么您最主要是基于什么考虑”时,42.6%的大学生表示是“身边党员干部先进性不明显,部分党员干部腐败”,以下依次是“对政治不感兴趣”、“感觉自己还不太成熟”、“对自身发展意义不大”等(见图1)。

img65

图1 如果您没有入党愿望或没有想好,那么您最主要是基于什么考虑?

3.对主流政治理论观点表示认同的较多,但内化为自身信仰与实际行动的较少

大学生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党的基本政治理论问题与主流政治理论观点。调查数据显示,81.1%的大学生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77.2%的大学生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77.0%的大学生认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72.5%的大学生认为“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见表2)。

表2    对于以下说法,您的态度是(%)

img66

4.具有强烈的精神成长内在需求,但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政治辅导员的工作尚不能完全满足需要

调查显示,91.8%的大学生认为“做人比做事、做学问更重要”,64.1%的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可见,大学生具有明显的精神成长、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的内在需求。

有30.86%的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持积极正面的评价,其中认为教学效果非常好的学生占6.22%,认为比较好的学生占24.64%,硕士研究生认为非常好与比较好的分别占4%、18.7%,合计22.7%,远低于本科生(35.5%)、专科生(37.4%)。

本专科学生与研究生对辅导员工作的评价差异比较明显,20%以上的本专科学生对辅导员工作非常满意,而研究生的相关比例不足10%。对辅导员工作持积极正面评价的专科生、本科生分别占70.5%、64.6%,但是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相应比例仅分别为38.2%、47%(见表3),明显低于前者。分析表明,交流非常多、比较多、比较少、非常少的学生对辅导员工作非常满意的比例分别是65.6%、42.1%、16.2%、4.3%,随着交流频次的递减,非常满意指数也迅速下降。

(二)关于道德行为的调研数据与结论

1.认同主流价值观与行为规范,但存在知行背离现象

当代大学生主流积极、健康、向上,高度认同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核心的主流价值观与行为规范。调查显示,94.1%的大学生认同“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76.9%的大学生认为“个人只有在集体中才能更好地得到发展”,75.8%的大学生认为“在考虑利益问题时,应首先考虑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

表3    不同学历层次学生对辅导员工作评价的对比(%)

img67

国家、集体利益高于一切,人生就是奉献多年来是社会主义道德准则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保障国家、集体和个人合法利益”成为社会共识。当代大学生更多追求的是个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既重国家、集体利益,重奉献,也重个人利益,重索取。对“正当索取,无私奉献”的态度,回答“很赞同”、“比较赞同”的学生分别为34%、55.6%;对处理公私关系的态度,回答“先公后私”、“利己不损人”的比例分别为43.1%、42.9%。28.9%的学生表示“在国家遇到危险或困难时”可献出自己的一切,49.3%的大学生选择“尽可能帮助”。

2.高度认同诚信品质,但诚信行为尚显不足

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受到大学生的普遍认同。91.9%的大学生认同“诚信受益”。84.1%的大学生认为诚信是立身之本。67.7%的大学生认为诚信是大学生“首先应该具备的优良品德”,诚信在勤俭、善良、创新、务实、自强、自信、敬业、奉献、勇敢等18个选项中位列第一。

大学生对身边同学诚信度的评价,认为很好的占9%,认为较好的占42%,认为一般的占38%,认为较差的占11%。在自我诚信度方面,79%的大学生选择了“言出必践,决不食言”,显示了大学生很注重自己的诚信度;在社会诚信度方面,回答“在社会交往中人们是否言行一致”的问题时,61%的同学认为“很多人不是”,35.9%的同学认为“大部分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中诚信的缺失。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需要诚信品质与诚信行为,大学生也高度认同诚信的价值和意义。但是当真正遇到考验诚信程度的实践活动时,又往往面临更直接、更现实的利益,是否选择诚信成为一种困境。如调查显示,80.2%的学生反对“从网上下载别人的文章,简单拼凑作业,或在作业、论文、实验中使用他人的观点、论述或数据而不加注释”行为。但是,在回答“完成作业或撰写论文有否抄袭、拼凑的经历时”,认为“很多”的占8%,“较多”的占44%,“较少”的占40%,“没有”的占8%。

3.乐于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但公共道德有待进一步提升

近十年来,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行动已经成为大学生服务社会、锤炼自我的有效载体。82.6%的学生参加过志愿服务活动,其中约20%“经常参加”。在回答是否参与诸如无偿献血、捐献骨髓、扶贫帮困等活动时,大学生明确表示“愿意参与,也参加过”的占35.8%,“愿意参与,但尚未参加过”的占43%,二者合计为78.8%,“没考虑过和视情况而定”的占16.9%,“不太愿参加”的占4.3%。

当代大学生崇尚良好的社会公德,文明素质较高。在回答“您如果在公共汽车上见到老弱病残的乘客会怎么样”,75.6%的学生会“主动让座”,22.2%的学生选择“看情况再让座”,仅有1.4%的学生“装作没看见”,0.8%的学生“不让座”;在食堂打饭时,主动排队的学生为86.4%。但是,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相当一部分学生难以“独善其身”,这与当今社会尚普遍缺乏公共意识紧密相关。63%的学生“偶尔有过”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乱扔杂物的行为,4.6%的学生“有过多次”;30%的学生在大街上“偶尔闯红灯”,3.1%的学生“经常闯红灯”。

与“不愿多管闲事”相符合的是,大部分大学生厌恶不文明行为,但对他人的不文明行为往往持“与己无关”的态度,缺乏社会道德责任意识。在一项“你对同学中的‘国骂’现象持何态度?”的调研中,49.4%的同学认为“应该杜绝,不够文明”,而47.3%的同学认为“属于个人的事情”;在回答“您看到有人在公共场合扔果皮纸屑时会怎样”时,32.9%的同学会“捡起扔进垃圾箱”,而39.8%的同学认为“与己无关”,19.2%的同学“装作没看见”,“进行劝阻”的仅为8.1%。

(三)关于经济行为的调研数据与结论

1.高度关注国际金融危机,普遍认可党和政府应对危机的战略决策

调查表明,83.9%的学生关注国际金融危机事件,仅有2.4%的学生表示“不关注”。分别有19.6%、52.8%的学生对党和政府成功应对危机的信心“非常大”或“比较大”,仅有1.5%的学生“没有信心”。对于党和政府“扩大内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方面的工作,38.7%的学生表示非常满意,52.5%的学生表示满意,表示不满意的仅为8.8%。

2.大学生经济来源单一,部分大学生经济压力较大

调查表明,85.4%的大学生主要经济来源是家庭资助,6.1%的学生主要依靠银行贷款,3.7%的学生主要通过勤工俭学维持开支,2.4%的学生主要通过助学金,另外2.4%的学生主要依靠其他方式维持大学开支。

大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相对集中于中间阶层,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形分布状态。认为自己的家庭经济状况在当地“很好”、“较好”的分别为1.7%、21.2%,认为“中等”的为56.8%,“较差”、“很差”的分别为16.7%、3.6%。学生家庭经济状况通常会直接影响学生的生活质量,部分大学生经济压力较大,12.1%的学生表示“几乎无力支付学费、生活窘迫”,14.2%的学生表示“还要靠一些奖学金和贷款才能维持”。86.8%的大学生认为“贫困的经历也是一种人生财富”。

3.大部分学生消费水平不高,消费的不平衡性、多样性比较突出

调查表明,大学生每月的平均消费支出(不含学费、住宿费)在301元~500元的占48.7%,有10.5%的学生平均每月消费支出201元~300元,少数学生在200元及以下,可见大部分学生消费水平不高。

每月的平均消费支出在501元~1000元的占35.3%,另有3.9%的学生每月支出在1 000元以上。可见,消费的不平衡状况比较突出。分析表明,学历层次越高,平均消费支出水平越高,如每月平均消费支出在500元以上的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比例分别为31.1%、35.8%、42.%、73.8%。不同生源地学生间每月平均消费支出也存在一定差异,71.5%的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每月平均消费支出在500元以下,而城市学生的相应比例为46.1%。

学生消费领域主要包括基本生活消费、学习消费、网络与通讯费用、人际交往费用等。调查表明,分别有97.4%、80.1%、43.6%、42.4%、28.6%、6.1%的同学每月消费支出的主要项目是餐饮,生活用品,网络和通讯、通信,学习用品和考试、考证培训,娱乐和人际交往,交通费用。消费支出既高度集中于餐饮消费,也呈现了多样化特征(见图2)。

img68

图2 大学生消费支出的主要项目

4.理财能力一般,小部分学生购买了股票证券

在一项“您认为自己的理财能力如何”时,27.8%的学生认为“较差,花钱无计划”,53.2%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理财能力一般,只有19%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理财能力较强。约有34.3%的同学每月经常感到手中的钱正好花完,约有42.4%的同学感到手中的钱不够花。这也反映了大学生理财能力一般。

随着证券市场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这个浪潮当中。大学生对“如何看待大学生购买股票证券”的问题较为宽容,持无所谓态度的占57.8%,27.3%的学生表示赞成,14.9%的学生表示反对。但是大多数学生经济尚不独立,仅有7.6%的大学生购买了股票证券,研究生、城市学生比例略高。23%的博士研究生购买了股票证券。

(四)关于学习行为的调研数据与结论

1.大部分大学生对所学专业感兴趣,专业兴趣明显影响学习绩效

调查表明,19%的学生对所学专业非常感兴趣,49.1%的学生比较感兴趣,25.4%的学生兴趣一般,6.5%的学生不太感兴趣甚至完全没兴趣。43.8%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35.6%的大学生表示一般,20.6%的学生表示不太满意或者非常不满意。

交叉分析表明,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学生对自己学习状况满意程度的评价。对专业非常感兴趣的学生对学习状况表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的分别为13.3%、59%;对专业兴趣一般的学生相应比例分别为3.0%、17.9%。同时,44.8%的对专业不太感兴趣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不太满意;33.3%的对专业完全没兴趣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非常不满意(见表4)。

表4    不同专业兴趣的学生对自己学习状况的满意程度(%)

img69

2.大部分学生压力沉重,其中学习与科研问题是博士研究生重要的压力源

调查表明,51.7%的学生觉得大学期间压力很大或较大,觉得没有压力的为2.4%,压力较轻的为7.7%,两者合计仅为10.1%。尤其以博士研究生压力感最为明显,20%的博士研究生压力很大,45%的博士研究生压力较大(见表5),两项合计高达65%。

表5    不同学历层次学生在大学期间压力感的对比(%)

img70

分析表明,学习与科研问题是仅次于就业与自身前途问题的大学生的第二大压力源。尤其是博士研究生群体,36.6%的学生感到学习与科研问题是最大的压力,而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的相应比例是9.6%、17.6%、16.5%(见表6)。

表6    不同学历层次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压力源(%)

img71

3.注重课堂学习,最喜欢的教育活动形式及提高自身能力最主要的方式是社会实践

调查显示,61.8%的大学生参加课堂学习是为了系统学习专业知识,51.3%的学生是为了“打下扎实的理论功底”。而不愿参加课堂学习的主要原因分别是:教师讲课水平太差(52.6%),所讲内容陈旧、过时(46.5%),对本专业的课程没有兴趣(32.8%),忙于英语过级(15.2%),忙于考研(9.5%),忙于打工挣钱(5.8%),忙于第二课堂活动(4.9%)等。

在回答“您最喜欢下列哪种教育活动形式”时,47.43%的学生表示是“社会实践”,远远高于第二位的专家讲座(16.67%)等其他教育活动形式。96.6%的学生参加过社会实践活动,其主要目的在于奉献社会、开阔视野、增长才干、磨练意志、结交朋友等。

同时,社会实践也是大学生提高自身能力的最主要方式。77.27%的学生选择“参加社会实践”为提高自身能力的主要方式,其他方式依次是:课堂学习(62.10%),参加各种社团活动(40.86%),上网(38.13%),兼职(34.47%),听讲座(28.92%),参加学术科技竞赛(13.31%)等(见图3)。

img72

图3 您主要通过哪些方式提高自身能力

(五)关于职业行为的调研数据与结论

1.就业压力普遍存在,部分学生缺乏自信,缺乏职业规划

追求理想职业是大学生求学与成才最直接、最现实的目标,但就业难、压力大也是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现实。55.4%的学生认为目前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很大,认为就业压力较大的学生占36.9%,两项合计值为92.3%,认为就业压力一般、较小、没有压力的分别占6.6%、0.7%、0.4%。表6显示,58.4%的大学生觉得就业与自身前途问题是大学期间最大的压力。

部分学生对自己毕业后的前途缺乏足够的自信,缺乏职业规划,“校漂族”、“傍老族”等边缘群体大量出现。调查表明,56.4%的学生表示对前途充满信心或比较有信心,同时有27.1%的学生表示说不清,16.5%的学生表示信心不足或没有信心。交叉分析表明,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的信心差异不大;但是男生信心高于女生,其中充满信心、比较有信心的比例分别高出10.4%、6%。对“校漂族”等边缘群体,24%的大学生认为这是逃避竞争和社会责任的行为,25.9%的大学生认为这是个人的生活选择,11.5%的大学生认为这是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

2.注重工资收入、工作地点与个人发展机会,但就业能力有欠缺

大学生对于工作条件及待遇有较高的期望值。影响就业意向的因素排在前三位的是工资收入、工作地点和个人发展机会。分别有46.3%、23.4%的大学生将“工作条件好,能发挥才干”,“经济收入高,待遇好”作为选择职业的主要标准,将工作的稳定性、职业的社会地位作为选择职业的主要标准的分别占6.1%、3.3%,而单纯性的国家需要对个人选择的影响已经微乎其微。

在地域选择上,分别有35.9%、32.6%的大学生将“沿海开放城市”、“直辖市”作为就业地域目标。对于“您认为有人不愿意去西部和基层就业的原因”的问题,分别有42.8%、31.3%的学生认为是“工作和生活条件不好,待遇低,环境差”,“担心自己未来的发展前途”。

除人才供求关系外,毕业生就业能力有所欠缺,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46.4%),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业形势日益严峻(45.8%),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过高(43.1%),高等院校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脱离社会需求(39.9%)等问题是造成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在“择业时最苦恼的事是什么”问题的选择上,首位选择的是“自身知识能力不适应社会需求”(34.3%)。

3.就业信息获取渠道较多,就业意向差异较大

在获取就业信息的有效渠道上,有60.3%、50.9%、50.3%、27.2%的学生分别选择“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网站”、“新闻媒体”、“校园招聘会”、“亲朋好友介绍”。这是传递就业信息的四个主渠道。

大学生期待的就业单位性质总体分布较为均衡,但不同层次大学生就业选择差异较大。调研表明,大学生期望的就业单位中,选择外资企业、事业单位国营企业、政府机关、自主创业的都约为15%~20%,总体分布较为均衡。但不同层次大学生就业选择差异较大,约60%的专科生期望到企业尤其是外企、国企工作,20%的人希望自主创业;而超过60%的博士研究生希望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工作,选择自我创业的为7.83%(见表7)。

表7    您期望的就业单位是(%)

img73

(六)关于人际交往行为的调研数据与结论

1.高校师生关系疏远,学生与老师、辅导员的人际沟通十分欠缺

高校师生关系不容乐观,调查显示,70.4%的学生与老师关系疏远,5.3%的学生与个别老师关系僵硬,只有8.3%的大学生表示与老师的关系密切,另有16%的学生表示与老师的关系一般。

在师生人际沟通上,7.1%的学生从不和老师交流,40.5%的学生很少和老师交流,45.2%的学生偶尔与老师交流,只有7.2%的学生经常和老师交流(见图4)。这一方面说明当代大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增强,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师生人际关系的缺失。

在学生与辅导员的人际沟通上,40.6%的学生与辅导员交流、谈心“非常少”,42%的学生“比较少”,仅有15.2%、2.2%的学生“比较多”、“非常多”(见图5)。分析表明,专科生、本科生相对研究生而言,与辅导员交流、谈心次数多一些。博士、硕士研究生跟辅导员交流谈心非常少或比较少的比例分别达到95.8%、90.9%,而交流谈心非常多或比较多的仅为4.2%、9.1%,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缺失。

img74

图4 大学生与老师的交流状况

img75

图5 您经常跟辅导员交流或者谈心吗

2.亲子关系正常,多数大学生主动与父母沟通

97.4%的大学生的亲子关系比较正常,其中45.2%的大学生与父母“关系亲密,无话不说”,52.2%的学生尊重父母,但与父母“保持一定距离”。另外有2.3%的学生与父母关系疏远,0.3%的学生与父母关系紧张(见图6)。

img76

图6 亲子关系状况

认为父母对待自己的态度非常严厉、比较严厉、一般、不太严厉、不严厉的分别占0.96%、27.28%、42.02%、24.16%、5.58%,可见家庭对孩子的态度较为中性、温和,持极端态度的极少。对家庭中与大学生本人的有关事项,56.3%是由家人共同协商决定的,30.9%是由大学生自己决定的,12.8%是由父母决定的。民主协商、尊重孩子意愿是主流。

调查表明,除1.56%的学生从不主动与父母聊天,11.09%的大学生很少主动与父母聊天外,33.27%的学生会偶尔主动与父母聊天,54.08%的学生更是会经常主动与父母聊天(见图7)。父母教育程度越高,亲子沟通状况越好。父母婚姻关系越美满,亲子沟通状况也越好。

3.同学关系总体融洽,气氛和谐(以室友关系为例)

以室友关系为例,36.4%的同学认为寝室关系非常和谐,认为比较和谐的占48.9%,两项合计达到85.3%,说明绝大多数寝室氛围是和谐的。另外,认为寝室关系一般的占12.9%,比较紧张的占1.3%,非常紧张的占0.5%。

img77

图7 您主动与父母聊天吗

66%的大学生与寝室同学的整体关系融洽,29.8%的同学认为和室友的关系一般,0.9%的大学生认为和室友的关系疏远,认为与室友的关系僵硬或是个别僵硬的大学生占3.3%。

4.朋友关系平等、独立,普遍拥有知心朋友

90%以上的大学生反映他们拥有一定数量的朋友,其中交友数量很多、较多、一般的比例分别为21.6%、39.4%、33.1%。朋友很少、没有朋友的分别为5.4%、0.5%。大学生所交的朋友中,绝大多数是与他们具有相同文化程度的人。72.8%的大学生与朋友交往形成了平等、独立的互动模式。

78.6%的大学生有几个关系亲密的知心朋友,有较多知心朋友的学生占14.1%,只有3.5%的学生反映没有知心朋友。(另有3.8%的学生未做选择)

5.三成大学生有过恋爱经历,大部分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持宽容态度

大学生生理与心理趋于成熟,43%的大学生会主动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人。有调查表明,23.3%的大学生正处于恋爱中,而33.1%的大学生曾经谈过恋爱,其中文科学生谈过恋爱的比例为37.1%,理科、工科分别为28.1%、28.3%。

大学生的恋爱动机主要是:追求美好的爱情(35.7%),选择人生的伴侣(21.7%),满足心理、生理的需要(16.3%),打发无聊的时光(14.9%),缓解紧张的学习压力(6.1%),随大流不落伍(5.3%)(见图8)。

大部分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持宽容和认可态度。对于婚前性行为的看法是:双方愿意就可以(56%),基于爱情就可以(19.7%),应受道德的谴责(24.3%)(见图9)。对大学生男女同居现象,也有42.8%的学生表示“双方愿意就可以”。

img78

图8 大学生的恋爱动机

img79

图9 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

6.网上交友普遍,虚拟人际关系成为人际交往的重要形式

传统的人际沟通主要是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参加活动、写信等方式进行。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交友成为大学生的一种新的人际沟通方式,虚拟人际关系使世界成为地球村。大学生网上交友的现象普遍,14.2%的大学生网友“很多”,38.2%的大学生网友“较多”,43.8%的大学生有“几个”网友,2.9%的大学生“只有一个网友”。

对于“网恋”,大学生的态度基本上是理智、清醒的。81.7%的大学生认为“不真实,不能取代其他的恋爱方式”,认为网恋“和其他恋爱方式一样”的占15.7%,认为“优于其他方式”的占2.6%(见图10)。在回答“您是否经历过网恋”问题时,70.9%的同学明确回答“没有”,回答“有”的占20%。对于与网友见面,48.4%的学生表示“从来没有”与网友见面,“很少”见面的占24%,“偶尔”见面的占17.3%,“经常”见面的占10.3%(见图11)。

img80

图10 大学生对网恋的态度

92.7%的学生有QQ号,其中有一个QQ号的占54.4%,有两三个QQ号的占32.6%,5.7%的学生有更多的QQ号。“网络聊天”是大学生网络交往行为的主要方式,主要目的是和朋友联系(73%),聊天的主要内容是交流生活感受(50.4%)、一些轻松的无所谓的话题(37.6%)、交流学习(11%)、时事新闻(4.3%)等。可见,大学生在网络上的沟通与交流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现实生活感受的一种反映,主要还是为了交流感受、放松心情、缓解心理压力。

img81

图11 大学生与网友见面的情况

(七)关于其他行为的调研数据与结论

1.业余活动

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课余时间活动内容主要包括(见图12):看电影、听音乐(54.57%),上网(47.56%),体育活动(47.31%),阅读书籍、报纸、杂志(46.96%),自习(45.35%),睡觉(18.85%),逛商场、购物(16.39%),兼职(15.05%),旅游(5.65%),去KTV、酒吧等娱乐场所(1.35%),其他(0.91%)。

体育活动,上网,看电影、听音乐是大学生首选的业余活动方式。调查显示,在回答“课余时间您经常做的事情是什么”(请选3项)问题时,36.75%、32.95%的学生第一项分别选择“体育活动”、“看电影、听音乐”。这两种业余活动方式远远高于其他活动方式:自习(12.7%),阅读书籍、报纸、杂志(9.15%),上网(5.42%),兼职(1.08%),睡觉(0.98%)等。选择旅游,去KTV、酒吧等娱乐场所,逛商场、购物的学生极少。

img82

图12 大学生课余时间活动方式

分析表明,不同性别、不同城乡背景、不同消费水平的大学生在业余活动方式选择方面有较明显的差异:

男生比女生更倾向于体育活动(分别为49.0%、21.4%),女生比男生更倾向于看电影、听音乐(分别为42.2%、25.6%),自习(分别为16.3%、9.9%)。

来自农村的学生比来自城市的学生更倾向于体育活动(分别为40.7%、31.1%),来自城市的学生比来自农村的学生更倾向于看电影、听音乐(分别为37.2%、29.9%)。

消费支出水平低的学生(以201元~300元为例)比消费支出水平高(以1 000元以上为例)的学生更倾向于体育活动(分别为42.8%、34.6%),自习(分别为17.1%、9.3%),阅读书籍、报纸、杂志(分别为11.3%、4.7%),而消费支出水平高(以1 000元以上为例)的学生比消费支出水平低的学生(以201元~300元为例)更倾向于看电影、听音乐(分别为40.2%、25.3%),上网(分别为8.4%、2.1%)。

2.网络行为

网络是大学生学习知识、交流思想和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网络行为并不是独立于政治、道德、经济、学习、职业、人际交往行为之外的另一种行为类别,而是便于研究需要,交织渗透于上述行为之中,与网络有关的多类行为的集合体。

调查表明,在回答“您日常获取社会信息的最主要渠道是什么”的问题时,65.5%的学生选择的是网络,远远高于其他渠道:报纸、杂志(20.4%)、同伴、朋友(7.1%)、电视(3.8%)、广播(2.2%)、老师(0.7%)、其他(0.3%)。

值得注意的是,选择“网络”的研究生高达85%以上,而本科生、专科生相应比例为58.2%、39.9%。约有一半的专科生日常获取社会信息的主要渠道是报纸、杂志(34.4%),同伴、朋友(14%)等传统渠道,超过1/3的本科生也是如此。

在上网时间上,83%的学生平均每天上网4小时以内(见图13)。分析表明,平均每天上网1小时以内的本专科生分别为56.6%、45.1%,而研究生不到10%,平均每天上网4小时以上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分别为31.1%、36.9%,而本专科生分别为7.4%、4.9%。可见,不同学历层次的大学生上网时间差异很大。

大学生上网第一目的是了解新闻(64%),上网主要目的三项累加结果依次是学习、查阅资料(85.59%),了解新闻(72.41%),观看影视作品(49.14%),聊天、交友(38.57%),收发邮件(26.27%),玩游戏(14.00%),参与网上讨论(10.75%),进行电子商务活动(2.41%),其他(0.84%)。

绝大部分学生都能遵循网络道德与规范,文明上网。对利用网络发布不健康、不负责任的信息,94.7%的学生明确表示反对;85%的学生反对长时间在网上聊天、游戏等。93.7%的学生“从来没有”用非法手段进入或者攻击过他人的网站,77.8%的学生对现在语音聊天室存在的骂人现象“非常反感”。但是,极少数大学生在网上的言行随意放纵,网络不文明行为确实存在,甚至存在网络违法犯罪的现象。

img83

图13 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

对于“网络购物”,46.5%的大学生表示“完全不接受”,45.7%的大学生表示“部分接受”,“完全接受”的大学生占7.8%(见图14)。仅有2.5%的大学生经常进行网络购物,86.5%的大学生从来没有进行过网上购物。

3.体育活动

当代大学生体育锻炼时间明显偏少。60%以上的学生几乎没有锻炼或每周锻炼时间在2小时以内,具体分布状况是:10.6%的学生几乎没有锻炼,16.8%的学生锻炼时间少于1小时,33.5%的学生每周用于体育活动的时间在1~2小时。

分析表明,女生体育活动时间更少,72.2%的女生几乎没有锻炼或每周锻炼时间在2小时以内;硕士研究生几乎没有锻炼的比例高于其他学生,比例为16.8%;来自农村的学生有44.1%的人每周体育活动在2小时以上,高于来自城市的学生的比例(32.4%)。

img84

图14 大学生对“网络购物”的态度

63.2%的大学生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表示“很满意”或“比较满意”,表示“不太满意”或“很不满意”的占11.8%(见表8)。农村大学生对身体健康状况很满意的比例(24.2%)高于其他生源大学生。直辖市与省会城市生源大学生的相应比例为16.1%。

64.1%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表示“很满意”或“比较满意”,表示“不太满意”或“很不满意”的占9.9%(见表8)。农村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状况很满意的比例(17%)低于其他生源大学生。直辖市与省会城市生源大学生的相应比例为23.3%。

表8    对自己目前健康状况满意程度(%)

img85

4.抽烟、喝酒,星座、血型网上算命等情况

抽烟的男生、女生比例分别是29.4%、9.5%。经常喝酒的学生占2.3%,有时喝酒的占65.3%,32.4%的学生从不喝酒。

星座、血型网上算命成为部分大学生的时尚。认为星座、血型对人的行为与命运有影响的大学生占3.5%,认为有些道理、不可不信、不可全信的占31.1%。分析表明,女生比男生、城市生源比农村生源学生更相信星座、血型对人的行为与命运的影响。

三、分析与思考

(一)新中国成立60年的卓越成就与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丰功伟绩奠定了大学生形成积极、健康、进取、文明的行为主流的基石

大学生形成积极、健康、进取、文明的行为特征得益于国家政局稳定,得益于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建设,得益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各项事业发展的卓越成就。近年来,我国处于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的时期,处于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的时期,处于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的时期,也处于广大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当代大学生生活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亲身感受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提高、人民生活的日益改善和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享受着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享受着和谐社会建设的巨大成果。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卓越成就与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丰功伟绩赢得了广大学生的充分肯定,也极大地激发了大学生的自信心与内在潜能,奠定了大学生形成积极、健康、进取、文明的行为主流的基石。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是大学生形成积极、健康、进取、文明的行为主流的重要基础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多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2004年中央颁发《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5年年初又召开了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这“一个文件、一个会议”标志着我国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入新的创新发展时期: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进一步拓展;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校园网络、学生社团、文明创建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高校精神品牌的示范辐射作用进一步凸显,培育先进典型成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切入点;师德师风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得到较好的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进一步创新,以人为本和“三贴近”原则得到有效贯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政治素质、专业素质、职业素养稳步提高;为大学生办实事的力度进一步加大,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形成有机结合。近年来,党和政府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高举旗帜,凝聚人心,是大学生形成积极、健康、进取、文明的行为主流的重要基础。

(三)社会发展过程中凸显的新问题是导致部分大学生行为失责、失范、失当的主要原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社会的变革与转型极大地增强了大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了他们奋发向上、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潜能。但是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本质是利益驱动,与利己是密切相关的,容易诱发强烈的趋利心理和道德边缘化现象,容易诱发人们的短期行为和功利行为;社会转型阶段发展尚不充分、均衡,容易导致部分社会人群的心理失落与心理失衡,新的相关政策、制度和措施尚不完善容易导致社会发展局部失序、失控,“陌生人社会”、“归属感丧失”等现象都可能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特别是当前我国处于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并存的发展阶段,新的社会问题不断显现,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极易给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模式带来冲击,也构成了部分大学生行为失责、失范、失当的主要原因。

(四)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行为方式之间的交流与碰撞是引起大学生行为复杂、矛盾、多元的重要因素

全球化浪潮带来了世界政治和文化格局的变化,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扩大,各个国家、民族在制度体制上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在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中,东西方的差别隐性化。同时,发达国家的价值观、文化精神、行为方式“合理流入”,大肆扩张。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使得这种交流和碰撞更直接、更快捷、更突出。大学生求新求异、开放包容、可塑性强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更容易受到外来影响。而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在很多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大学生往往容易以发达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完善程度、社会发展程度、文化意识形态和行为模式为标准来比量我国,这种思想、文化、制度与行为模式上的交汇、碰撞和比较对传统的思想认识、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造成了不小的冲击,是引起大学生行为复杂、矛盾、多元的重要因素。

(五)高等教育改革深化过程中尚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影响着大学生的行为方式

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包括研究生教育规模迅速扩张,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到2 907万人,位居世界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23.3%,实现了大众化向精英化的历史性跨越,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但是教育规模扩张后,优质教育资源满足不了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需求的矛盾十分突出。高校办学经费不足,教育资源“稀释”,优质服务不够,工作中存在不少“硬伤”。经费问题、学生就业问题、高水平师资问题、教学质量问题、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问题、校园设施更新问题、服务能力与服务水平包括学风建设等问题成为影响高校可持续发展与学生切身利益的问题。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既折射出中国社会特定转型时期的时代烙印,也折射出学院管理与服务的校园烙印。

(六)大学生群体自身的发展与变化是影响大学生行为模式的内因

当代大学生群体是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一代,是在互联网中冲浪的一代,是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一代,是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的一代,是面临上学缴费、就业困难等现实问题的一代,是维权意识、平等意识比较强烈的一代……这种成长环境、成长经历是他们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形成的内在因素。他们接受新事物的意识和能力强,思维独立,具有批判精神,有强烈的平等意识、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维权意识。他们视野较开阔,兴趣较广泛。他们相信事实,习惯以耳濡目染的事实为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的依据,大道理、灌输很难打动他们。同时,很多学生存在自我中心主义,主体意识较强,合作精神较差,缺乏坚强、毅力与抗挫折能力,心理素质不过硬。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存在畏难情绪;生活追求享受,缺乏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意识,自理能力较弱。他们在人际交往上习惯于一种实用功利、相互交换的“平面交际”,追求付出后的及时回报。他们观察问题、处理问题时,“更多地采用生产力的标准,而不是意识形态的标准;更多地采用具体利益的标准,而不是抽象的政治标准;更多地采用市场经济标准,而不是传统道德标准;更多地采用批判的标准,而不是建设的标准;更多地采用与‘国际接轨’的标准,而不是‘中国特色’的标准”[1]。上述这些变化是影响他们自身行为模式的内因。

四、建议与对策

(一)从战略高度建立健全大学生优先发展的机制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充满智慧,充满活力,富有责任感与使命感,富有生命力与创造力的“希望号”,是几年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脊梁与生力军。当代大学生的行为能力也代表了未来若干年中国的发展能力、发展高度、发展水平。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机遇极大,挑战极大。因此,在中央16号文件的基础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应系统规划,制定促进大学生和优秀青年发展的国家战略,建立健全大学生优先发展的机制,培养、激励真正的青年才俊脱颖而出。

(二)坚持实践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实践是人生的必修课。坚持实践育人,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是符合教育规律、符合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符合当代大学生思想实际的一件大事。社会实践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知行合一,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具有重大意义。要积极通过科技创新、挂职锻炼、社会服务、社会调查、勤工俭学、生产实习、青年志愿者活动等方式引导大学生求实、务实,深入社会、体验社会、融入社会、引领社会,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奉献才智、明确责任、体现价值、经受磨练、完善自我。学校应该在组织领导、完善制度、强化措施、创建环境等方面进一步努力,尤其是要加强社会实践制度规范化建设,把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教育整体计划,制定长远规划和相应配套文件,加强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加强社会实践激励机制建设,巩固和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地方各级政府要创造条件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事业单位要把接纳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共同创建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良好环境。

(三)突出重点,着力破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若干难题

一是要爱生如子,积极帮助大学生就业、创业。励精图治,培育学生优势资本,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加强学校与市场的接轨,适时调整专业设置,调配教学内容,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开拓就业市场,推进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系统建设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有效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就业知识技能指导、就业观指导;加强学生创业指导,要有意识地加强和培育学生的创业精神,建立大学生创业基地与激励机制,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二是要加大投入,完善大学生资助体系。加大力度,全面实施校内“奖、贷、助、补、减”五方面的资助政策措施。同时积极引导社会广泛参与,逐步形成多元化资助、激励、保障体系。探索引导学生通过创业、勤工俭学等方式开展自助、助人。

三是要适应需求,构建师生沟通平台、学习指导平台、行为训练平台、心理服务平台等组织机构,满足大学生学习、实践、人际交往、生活等多方面的成长需求。突出专业化建设,集中学校资源,引入社会资源,机制灵活,多向互动,真正为满足学生需求而办,实事办实,好事办好。

四是进一步加强其他校园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切实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着力加强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信息系统的建设,建立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性能优良的以校园网络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强后勤社会化改革,真正建立起科学的后勤管理体制和高效的运行机制,为学生成长提供良好的后勤保障和服务。

(四)强根固本,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坚持强根固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政治上、思想上、道德上、行为上的共同进步。一是深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要加强多媒体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整体推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要加强社会实践环节探讨,探讨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教学机制。二是坚持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大社会事件,开展旗帜鲜明的主题教育和学习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引导学生客观分析和正确认识各种社会问题。三是提倡引导式、交流式、启发式、帮助式的教育模式,所有教师都必须树立教书、育人并重的理念,突出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作用和地位,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主体能力、塑造学生主体人格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促使学生将教育内容内化为自身的思想品德结构。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倡导校园文明行为

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有独特的魅力与育人功能,也是大学生组织、合作、竞争、学习、文体等诸多行为能力展示的“窗口”。校园文化还能舒缓学生压力,增强学生人际沟通,满足学生情感需求,培养健康情操。校园文化活动包罗万象,要有品位、有内涵,培育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校园精神,积极倡导校园文明行为。

◎参考文献

1.万素英,等.大学生生活质量调研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湖北省教育厅思政处.湖北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研究[M].武汉:内部资料,2007.

3.高湘萍,等.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模式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4.杨雄.关注改革开放后出生的一代——华东地区大学生调研报告[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注释】

[1]创造性地开展大学生思政工作——访中共山东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田建国[J].中国教育报,2006-09-15(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