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孤独感现状调查的实证研究

大学生孤独感现状调查的实证研究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大学生孤独感现状分析1. 大学生孤独感的总体情况本研究的调查数据显示,西部地区地方属大学生孤独感平均得分为42.02±8.00,略高于国内正常人的平均水平。这也表明大学生的孤独感均值得分略高于国内常模水平,与本次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从本次研究调查的结果来看,处于中等程度或严重孤独状态的大学生占61.37%,其中,孤独感得分超过60分的大学生占0.52%。
大学生孤独感现状调查的实证研究_青少年孤独感略论

孤独感是人类普遍存在的负性情绪体验,现已经成为现代人的通病,是影响现代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近二三十年来,国内外对孤独与孤独感的研究发展较快,并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表明,有孤独体验的大学生较为普遍,部分大学生其孤独表现比较严重,已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与思考。Cutrona等人(1982)研究结果显示,刚进入大学两个星期的大学新生中,有75%的大学生受到孤独的困扰,超过40%的大学生存在中等或严重的孤独感。骆光林等人(1999)调查发现,有83.9%的大学生经常或偶尔感到“孤独”。孟晋(2002)对533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有17.1%的大学生处于高于一般人的社交孤立状态,28.7%的大学生处于高于一般人的情绪孤立状态,而处于严重社交孤立、情绪孤立状态的大学生分别占3.9%和13.3%,同样体验到高于一般人的社交孤独和情绪孤独的大学生分别占7.3%和13.5%。韦耀阳(2009)调查发现,有25.4%的学生经常感到寂寞和孤独。可以说,孤独已经成为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虽然说,适当的孤独可以为大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原始动力,但是如果长期处于较为严重的孤独状态,就有可能导致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严重者甚至会导致孤独症、网络成瘾、药物成瘾、自杀等疾病或不良行为。

大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正由青少年向成人过渡,表现出较为强烈的情感与社会需求。埃里克森认为,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的关键期主要在18~25岁,在这一发展阶段人格特质的发展任务主要在于“体验爱情的实现和融入社会,建立和维持与他人满意的人际关系,从中获得激励、自信和归属感。”如果不能很好地通过这一关键期,大学生个体就会产生孤独感,难以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研究大学生的孤独感,不仅有助于进一步充实孤独感研究的理论,也有助于学校、家庭、社会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也可以为预防大学生的孤独感产生和干预提供实证支撑。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西部地区5所省属高校,对5所高校从大一到大四的700名本科生发放问卷,回收问卷659份,有效问卷585份,有效率为83.6%。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UCLA孤独量表(1988修订版)。该量表测量个体的一般孤独感,共有20个条目,采用1~4级计分方式,总分越高表明孤独感也越高。在大学生的测试当中,a系数为0.94。国内学者王登峰于1995年对其进行修订,并证明在我国大学生中进行测试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同时,采用自编大学生基本情况问卷调查表,主要包括大学生所学学科、年级、性别、家庭成员、家庭经济情况等。

(三)数据收集与分析

以班级、寝室为单位进行测试,施测时间大约30分钟。主要由教师或培训后的学生作为主试,所有试卷当场回收。所调查数据全部规范录入,并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二、结果分析

(一)大学生的基本情况分析

本研究的调查结果显示:男生334人,占57.0%,女生251人,占43.0%。理科学生166人,占28.4%;工科学生167人,占28.5%;文科(不含艺体生)学生148人,占25.3%;艺体学生104人,占17.8%。独生子女271人,占46.3%;非独生子女314人,占53.7%。大学一年级学生231人,占39.5%;二年级学生131人,占22.4%;三年级学生134人,占22.9%;大四学生89人,占15.2%。城市学生98人,占16.8%;城镇学生126人,占21.5%;农村学生361人,占61.7%。

(二)大学生孤独感现状分析

1. 大学生孤独感的总体情况

本研究的调查数据显示,西部地区地方属大学生孤独感平均得分为42.02±8.00,略高于国内正常人的平均水平(国内常模为40.1±9.5)。陈海燕、赵叶珠(2009)对192名大学生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各个维度的孤独感平均分为41.474;李小艳(2010)对24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显示,孤独感总平均分为40.81;张利钧、肖海雁等人(2103)的调查结果也显示,孤独感的总平均分为42.61%。这也表明大学生的孤独感均值得分略高于国内常模水平,与本次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

从本次研究调查的结果来看,处于中等程度或严重孤独状态的大学生占61.37%,其中,孤独感得分超过60分的大学生占0.52%。高彩云、孟祥燕、田晓光(2010)的研究表明,大学生处于中等程度及以上孤独状态的大学生占71.3%,其中严重孤独者占2.1%。魏双锋(2012)的研究也发现,大学生处于中等程度及以上孤独状态的大学生占66.29%,其中严重孤独者占0.89%。可见,大学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孤独感,而且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感到了因孤独所带来的痛苦与困扰。

(三)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下大学生孤独感的比较

1.不同性别大学生孤独感比较

从表1中可知,男女大学生被试人数分别为334、251,男性大学生的孤独感均值分为42.38,女性大学生的孤独感均值分为41.53,男生略高于女生。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男女大学生的孤独感差异没有达到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水平(t=1.284,p=0.200)。实际上,这与张利钧(t=0.368,p=0.713)、刘婕(t=-0.90,p=0.982)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表1 不同性别大学生孤独感比较(MSD±)

2.不同年级大学生孤独感比较

从表2中可知,在年级变量上,大学四年级大学生的孤独感均值分为45.08,高于其他各年级。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大学生孤独感在年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f=12.325,p<0.001)。

表2 不同年级大学生孤独感比较(MSD±)

3.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孤独感比较

从表3中可知,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孤独感均值分为42.26,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孤独感均值分为41.81。可以看出,独生子女的孤独感得分要高于非独生子女。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孤独感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t=0.682,p=0.496)。

表3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孤独感比较(MSD±)

4.不同学科专业的大学生孤独感比较

从表4中可知,工科专业的大学生孤独感均值分为43.22,高于理科、文科、艺体专业的大学生。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大学生孤独感在学科专业上没有显著性差异(f=1.859,p=0.135)。

表4 不同学科的大学生孤独感比较(MSD±)

5.不同经济收入家庭的大学生孤独感比较

从表5中可知,家庭经济条件很好和很差的大学生孤独感均值分较高,分别为43.55、42.29。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孤独感在人均收入差别上没有显著性差异(f=0.631,p=0.595)。

表5 不同经济收入家庭的大学生孤独感比较(MSD±)

6.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孤独感比较

从表6中可知,来自城镇家庭的大学生孤独感均值分为44.62,显著高于来自城市、农村的大学生。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大学生孤独感在生源地上达到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f=8.747,p<0.001)。

表6 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孤独感比较(MSD±)

三、讨 论

(一)大学生孤独感的基本特点

调查研究的结果显示,有61.37%的大学生处于中等程度或严重孤独状态,表明孤独感已经成为大学生较为普遍的心理问题。这与魏双锋、张利钧、骆光林等人的研究结果比较一致。对于大学生而言,远离父母、脱离伙伴逐步走向成熟,开始独立生活、学习,在全新的环境当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孤独感,这是正常的、也是不可缺少的。正如埃里克森(E.H.Erikson)所述,18~25岁阶段上主要面临亲密对孤独感的冲突,如果不能顺利通过,就会产生孤独感。可见,大学生的孤独感很有可能是其年龄特征的特定产物,是大学生成年早期不可避免的、也是必不可少的。

1.大学生孤独感在性别上的差异

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孤独感在性别上差异不明显,这一结果与陈海燕、骆光林、刘婕的研究结果一致。但也有国内学者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孤独感在性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例如,孟晋(2002)研究结果为“男大学生的孤独感显著高于女生”;邓丽芳、徐谦、郑日昌(2006)研究结果则显示为“大学生的总体孤独感是女生显著高于男生”。虽然说,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孤独感在性别上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但可以看出“男生略高于女生”。这有可能由于整个社会对男性的要求比较高,男生压力要高于女生,而且部分男生喜欢独来独往,或者沉迷于网络游戏,缺乏与同学、同伴的交流沟通,这些都可能是导致“男大学生的孤独感要高于女生”的原因。

2.大学生孤独感在年级上的差异

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孤独感在年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而且大四学生的孤独感显著高于其他年级的大学生,大一学生的孤独感水平最低。大学新生进入高校一般比较积极活跃,能够主动参与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社团活动,同时全新的大学环境、学习比较轻松、压力比较小,并且经常与父母、亲人、朋友联系、沟通,因此,大一学生的孤独感水平较低。而到了大学四年级,许多大学生面临考研和就业、创业的人生抉择时期,并付出了许多的时间与精力,而这些很多时候都需要自己独自面对和完成,自然而言与同学、老师的交流较少,因此,大四时期学生体验到的孤独感最强烈。这可能是大四学生孤独感高于其他年级的原因。

3.大学生孤独感在独生子女与否上的差异

调查结果表明,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孤独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孤独感之间差异不大。这一结果与毛艳霞(2011)的研究结果一致。在大多数人的眼中,独生子女更容易体验到孤独感,原因就在于在独生子女成长的环境中,没有兄弟姐妹的陪伴、沟通、交流,更容易出现人际交往障碍。但有可能事实并非如此,即使没有兄弟姐妹,也可能有同学、朋友、伙伴的相伴成长,最主要还是看生长的环境的社会支持以及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因此,孤独感的强烈与否并不与其是否是独生子女之间存在显著相关。

4.大学生孤独感在学科专业上的差异

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孤独感在学科专业上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但是工科学生的孤独感水平最高,而文科、艺体学生的孤独感水平较低。在现实生活当中,大多数文科、艺体学生比工科专业学生更注重人际交往、沟通,参与社交活动的时间与机会也更多,这也大大降低了文科、艺体专业学生的孤独感水平。另外,工科专业学生的课业负担较重、学习压力也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他们人际交往的机会,这也增大了工科专业学生的孤独感产生的条件。

5.大学生孤独感在家庭经济条件上的差异

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孤独感在人均收入差别上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但是,家庭经济条件很好和很差的大学生孤独感均值分较高。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同学,比较追求时尚、时髦,在许多方面好像高高在上、高人一等,其他同学也不愿意进入他们的人际圈,久而久之他们与其他同学交流的机会就减少了。同样,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大学生比较自卑,与他人交际不自信,他们多数人不愿向同学吐真言,常常把烦恼、痛苦、不快等埋藏心底,长时间下去,其孤独感也会越来越强烈。这些都有可能是家庭经济条件很好和很差的大学生孤独感水平较高的原因。

6.大学生孤独感在生源地上的差异

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孤独感在生源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来自城镇家庭的大学生孤独感显著高于来自城市、农村的大学生,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孤独感水平最低。这一研究结果与许多研究结果截然相反。在传统观念中,许多人也认为农村大学生体验到的孤独感更强烈,其原因在于大学一般在较好的城市,大学的环境比较城市化,来自城市、城镇的大学生更容易适应大学环境。事实如此吗?国内学者毛艳霞认为,个体能否体验到孤独感主要是由个体与周围的人际关系、自身的主观感觉和对孤独的不同理解共同决定的,环境的因素不是孤独的决定因素。实际上,许多农村大学生在初中、高中已经离开家庭,远离父母,有了独立生活的经历,适应能力也比较强,能够较快适应大学环境,这也是农村大学生的孤独感水平较低的原因。

(二)大学生孤独感产生的原因

大学生产生孤独感的原因较为复杂,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一)客观原因

1.学校引导不力、指导不够和辅导不到位

从高中跨入大学校门,大学生面临全新的环境,面对着学习、生活、情感、人际等方面的问题,学校需要从入学教育开始,坚持四年不间断的引导,帮助大学生适应大学生活,指导大学生的学习,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然而,现在的大学校园,师生之间很少往来,辅导员工作不到位,学校的许多工作不细致、不认真,流于形式较多,对大学生帮助不大,引导作用不明显。正是由于学校的引导不力、指导不够、辅导不到位,部分大学生找不到方向、目标,致使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导致大学生容易产生孤独感。

2.家庭与社会环境的影响

大学生远离家庭,许多父母忙于生计,忽略了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易造成大学生的孤独感的产生。同样,孩子与父母之间也存在代沟,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孩子在一些比较关键的问题或选择上,就可能得不到父母的理解、支持进而产生孤独感。此外,一些不良的家庭问题,如单亲家庭、隔代家庭、不恰当的家庭教养方式,也可能会诱发大学生孤独感的产生。另外,社会环境也是大学生产生孤独感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部门、单位、组织没有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办事,如青少年上网问题、对烟酒以及药品的管理问题等,这些也是大学生产生孤独感的重要原因。

(二)主观原因

1.对全新环境的不适应所带来的孤独

进入大学,就意味着独立生活的开始。在家里很多孩子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由于缺乏独自生活的经验,面对全新的大学环境,部分大学生出现一系列的生活困扰。同样,在学习上大学生的学习方式更自由,部分学生对自主性学习方式不适应,学习效果不理想,学习开始出现压力,对学习失去信心。另外,部分大学生不知道如何合理安排自由的时间,没有家长、老师的照顾,感到空虚、寂寞。面对这些适应问题,许多大学生束手无策,内心的苦闷和孤独油然而生。

2.人际关系不和谐引发的孤独

大学生进入大学以后,面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生活习惯的同学、老师,如何与他们和谐相处尤为重要。部分大学生渴望友情、希望被他人理解、尊重,但是却不能打开心结,造成彼此之间信任感不高,和谐的人际关系难以维持,导致部分大学生陷入苦闷、烦恼之中。同样,由于陷入现实人际交往问题,许多大学生开始转向虚拟世界,热衷于网络聊天、QQ视频、微博、手机短信、飞信等。长此以往,过度依赖现代信息技术、高科技现代化的通讯方式,必将减少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导致彼此之间信任感、亲密感的降低,从而产生孤独感。

3.心理发展的不成熟所导致的苦闷、孤独

就大学生的年龄来看,虽然生理发展已经成熟,但心里尚没有真正成熟,且在心理上具有主观性、依赖性、片面性等特点。正值青春年少的大学生,由于缺乏社会阅历、个体社会化程度不高,社会上的诸多问题、诸多矛盾无法理解、无法认可,容易造成理想与现实的对立与矛盾,于是在心理上就会产生落差而难以平衡。正是由于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不成熟,对社会理解度不够,部分大学生就可能会感受到冷落、寂寞,部分学生也可能会自我封闭起来,对他人疏远、隔离,出现人际交往障碍,进而出现孤独感。

四、结 论

本研究对西部地区省属高校700名在校本科学生的孤独感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

第一,大学生普遍存在孤独感体验,处于中等程度或严重孤独状态的大学生占61.37%,其中,有严重孤独感的大学生占0.52%。

第二,大学生孤独感在性别、家庭经济条件、学科专业、是否是独生子女上差异不明显,而大学生孤独感在年级、生源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当然,本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本次抽样调查的样本仅限于西部地区省属高校的在校本科生;其次,使用的量表是外国人设计的,虽具有较高的信效度,但也可能存在文化上的差异;第三,本次研究的结果与其他研究的结果也不尽一致,有待进一步的检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