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信息时代上海大学生阅读状况调查

信息时代上海大学生阅读状况调查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信息时代上海大学生阅读状况调查俞锦莉[1]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民族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可见,上网已经成为上海大学生的最大兴趣。
信息时代上海大学生阅读状况调查_社会“心”观察:百篇上海师大学生调研报告

信息时代上海大学生阅读状况调查

俞锦莉[1]

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民族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近年来,随着数字信息技术在新闻出版行业的广泛应用,人们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工具,通过网络阅读,就可以高效快速地获得各种信息。这极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阅读习惯、阅读方式,挤压着传统纸媒阅读物(纸质阅读)的生存空间。就全国范围而言,上海的新媒体技术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而大学又是文化传承的最重要阵地,网络技术也相对普及,因而对上海大学生阅读状况的调查将有助于研究网络阅读这一新型阅读方式对国民阅读习惯变化的影响。

本次调查从2008年4月开始至2009年4月结束,历时近一年,我们采用实地问卷调查、采访的方式,进入上海的各大高校实地考察,包括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政法学院、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上海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电力学院和上海立信会计学院,随机抽取1 000名学生作为调查样本,回收有效问卷834份,包括在校本专科生及研究生。调查报告通过对了解大学生的阅读现状,进而对阅读功能及阅读成本重新作了认识,笔者还采访了一些出版界人士,参考他们的专业的见解,并在报告中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拙见。

一、上网成为上海在校大学生最大的业余爱好

本次调查显示,上网是大学生业余爱好的首选,在设计的选项中,共有519位(占62.26%)学生选择了此项。其次选择的是读书,占26.26%,看电视占18.46%居第三,听音乐广播有16.79%的学生选择;接下去是做体育运动(3.72%)、文艺活动(2.64%)和其他(占1.8%)。其中,无论是男女生的选择还是本科生与研究生的选择对比,都不存在太大的差异。可见,上网已经成为上海大学生的最大兴趣。在读书、看电视这两项爱好上,女生的比例明显要高于男生,女生的比例分别为28.48%、20%,而男生的比例则分别为12.5%、8.9%。选择听音乐广播作为爱好的男女生比例为18%、14.3%,两者较为接近,可见上网、读书以及看电视是大学生们共同热爱的业余活动。而在体育锻炼上则男生明显高于女生,男生为12.5%,女生为3.34%。

二、网络阅读已成为上海大学生们获取讯息的主要途径

回答将网络阅读作为自己获取讯息的主要途径的学生比例为52.16%,纸质阅读的比例为47.36%,其他各类媒体只占0.4%,网络与纸质阅读两者相差并不悬殊,超过半数的学生选择了网络,可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由于能够在网络上方便地获取讯息、网络话费便宜以及时效性好等优势,网络阅读似乎大有逐步取代传统纸质阅读方式的趋势。加之网络读物形式的多样性,使阅读的概念发生了改变,传统的纸质图书阅读受到其挑战,网络阅读已上升成为大学生的主要阅读方式,这似乎已经成为业界不得不公认的事实。

img266

图1 学生喜欢的阅读载体

三、纸质阅读尚未被网络阅读取代

img267

图2 学生看中的纸质媒体的优势

1.上海学生仍然偏爱纸质阅读

虽然上海大学生将网络作为获取讯息的主要媒体,但调查却发现,在大学生的心目中,纸质媒体仍然占据了最重要的地位——高达71.58%的学生喜欢纸质阅读载体,如图1所示。再看学生看重的纸质媒体的优势,如图2所示:千百年来的文字文明传承习惯与书籍特有的阅读舒适感,调动读者更多感官作深层思考的特点,使得受高等教育的学子并不愿意舍弃它。另外,纸质出版物经过书籍编辑地精心加工,内容质量远超鱼龙混杂、垃圾信息堆砌的网络媒体,使得有理性分辨力的大学生仍然愿意选择其来阅读。

2.上海大学生纸质阅读时间超过网络阅读时间

如表1所示:大学生的纸质阅读时间仍然超过新兴的网络阅读时间。本科生每天用于阅读的时间为2.53小时,研究生由于学习状态不同于本科生,规定课程相对于本科生少,且研究性学习更加需要阅读,因此其阅读时间是本科生的1.8倍。其中,纸质阅读时间是本科生的2.4倍。调查还发现: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男生还是女生,纸质阅读的时间都高于网络阅读。这使得我们一直担心的年轻一代将丧失阅读习惯的传言不攻自破。2009年3月北京市统计局向社会公布的《北京市居民时间利用情况调查报告》中结果显示:北京市民阅读书刊时间22分钟,少于上互联网时间32分钟。上海大学生的结果恰恰与之相反,上海与北京同属发达城市,而大学生是整个城市的高学历人群,由此反映出学历越高的人群,用于纸质阅读的时间越多。但是,从表中也可看出:只有理科学生的统计结果不同,他们的网络阅读时间略多于纸质阅读时间。另外,文科学生的阅读时间远远高于理科学生,这也与两类媒体的特性相符,由于纸质媒体更加适合长时间阅读,因此更多的文科学生选择纸质阅读。

表1 大学生阅读时间统计

img268

四、阅读功能的再认识

1.阅读的主要目的正是娱乐

我们将网络视为一个媒体平台,调查大学生“上网阅读哪些内容”时发现:占前三位的分别是下载收听音乐(71.34%)、聊天交友(65.7%)、收看视频图像(55.4%)(如图3所示)。由此可见,学生利用网络这一媒体最大的功能,无疑是消遣娱乐。

有些学者发现学生主要将网络阅读作为消遣工具的倾向时,就评论道:这样的网络阅读,其结构颇不合理,漫无目的,随意性很大,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效率也不高。这对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人文素质的培养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损害。然而对于这一说法,笔者却不敢苟同。先请看大学生对于传统的纸质书籍的阅读目的,他们给我们的答案是一致的(见表2),2005年《对上海大学生购买及阅读图书倾向的调查》中购书目的:

img269

图3 学生上网阅读的内容

表2 大学生购买纸质书籍的目的

img270

调查数据表明:消遣娱乐一项占66%,学习考试参考一项占39%。这说明上海大学生购书阅读的目的除了应付学习考试外,更注重消遣与娱乐。

无论是传统纸质媒体,抑或是新媒体,学生利用它们的主要功能都是“消遣娱乐”,其次才是学习。其实,我国读书人自古便有“三上”读书,即马上、枕上、厕上。正如复旦大学出版社社长贺圣遂先生曾接受笔者采访时所言:在任何年代,学生将阅读作为消遣都不稀奇,我们读书的时候哪一个没有捧着小说茶饭不思的时候?一定要学生拿起书就得做学问吗?这难道就是大家期望的正常现象?

读书,为什么不能把它当成消遣呢?阅读,应该成为一种快乐的习惯。网络也同样如此,学生将其作为消遣工具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我们也应该用一种平和的心态看待它。世界上每天发生着五彩缤纷的事件,我们在随意浏览中获取信息,认识世界最新形势,及时融入现实社会,不是最基本的要求吗?我们在茶余饭后,读读那些文学作品,感受普通人群的悲与喜,不是最好的丰富人生阅历的方式吗?在这样的阅读中,我们尽可以放松身心,忘记功利,不必绞尽脑汁地思考,高兴时思索一番,不高兴时什么也不去想,由着自己的性子来,相信在这般轻松随意的阅读中,同样必定会潜移默化学生的心智,提升心灵的修养。

2.对网络阅读即“浅阅读”的质疑

在我国的一些主流媒体甚至学界,似乎都喜欢拿网络阅读为“浅阅读”来“说事儿”。新华社2008年4月24日发表通讯《世界读书日:透视部分大学生“浅阅读”》。记者通过对大学生的调查采访发现大学生倾向于购买“流行、时尚、省时、省力的快餐读物”。认为“浅阅读是与大学精神背道而驰”,“快餐式”的阅读会使大学生的见解与思考力,像手中的读物一样走向轻浅。复旦大学历史学教授赵立行说:“‘浅阅读’的人多起来,与大学精神的要义是背道而驰的。大学精神的核心,是提升思考力,增强社会责任感,而学子们热衷‘浅阅读’,最终会丢弃深邃的思考、开阔的视野和心系国运的责任感。”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张新颖认为:近年来,一些大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已呈现弱化的趋势,阅读的娱乐化和实用主义,最终会泯灭全民族的文化感受力。

学者们强调对于社会的责任感无可厚非,然就对于“浅阅读”的态度是否有些杞人忧天了呢?本次调查显示,见图4:平时偏爱上网利用搜索引擎及网上数据库(例如中国期刊网、万方数字化期刊等)查找学术资料的学生达到79.38%及47.72%。大学生更愿意选择网络媒体去查找阅读学术资料,因为查找途径的便捷,时间的节省等优点在吸引着他们,你能说这也是网络的罪过?网络能够拓宽学术的视野。在很短的时间内,我们就可以对一个学术问题有一个全面初步的了解。我们可以在电脑中建立一个专题研究的文件夹,将所需的资料归类,随时可以将其打开阅读使用。这样的享受纸质阅读可以提供给您吗?

img271

图4 大学生查找资料的途径

网络带给学术的难道就仅仅是“浅阅读”吗?网络阅读并非不能够用于研究问题,做深层思考。阅读的深度已不再重要,注意力决定一切。人类经历了口述、手写、印刷和数字四个传播过程。现今,我们阅读的大环境已经改变,海量资讯与兴趣分化同时展开。深与浅不再是问题,重要的是在资讯的漩涡中学会自救、冲浪然后享受。没有什么是不可以浅阅读的。既不存在认知障碍、也对记忆力要求不高。从中世纪的美文作家弥尔顿到现代主义晦涩难解的庞德,从国学传统到红楼梦新解,从中华老字号的品牌到新奢侈主义的流时尚行,从信使之函到博客日志的更新,从家乡小镇到全球机场,浅阅读是信息轰鸣世界里横跨东西的一场全球阅览式。

其实我们年轻一代也正在认真地浅阅读。搜索引擎所改变的生活方式使“定制”浅阅读成为可能,它要求你用“关键词”进行思考和检索,在定制关键词后,你的阅读视界才能被打开。于是,“定制”成为阅读的新法则,在定制的同时,“碎片化”的信息迷宫形成,事物的整体风貌被打破,而细节先于整体出现了,通过阅读提取信息之海变成了由点到线再到面的过程。这更接近于国际的通信方式惯例,先有精确定制的人名和街道,然后有区和城市,省份和国家,而在此之前,人们的习惯思维是相反的。

五、阅读经济成本的若干发现

1.上海大学生纸质阅读花费增长

调查显示,学生平均每月用于购买书籍(包括杂志、报纸等)费用是50.17元,研究生则更高,达每月75元。2005年《对上海大学生购买及阅读图书倾向的调查》中,77%的学生在半年内购买费用在50~200元之间,平均每月花费在8.34~33.34元之间。将两次调查的数据试做对比,不难发现,上海大学生用于纸质阅读的花费在这几年中有所增长。

2.学生不自觉地在网络阅读上花费超过纸质阅读

img272

图5 大学生看重网络阅读的优势

在问及“更看重网络阅读的哪些优势”问题时,如图5所示,位居首位的是“获取资讯便利”,占73.98%,排第二位的是因为“花费便宜”,占58.39%。我们有理由相信,学生往往认为上网阅读花费的经济成本更低。但是,事实上现状是:学生每月花费在网络上的费用远超纸质阅读。拿一位家住上海的上海师范大学的学生为例:每月在学校宿舍的上网费用为包月15元,并且仅限校园网;家中的宽带包月费用为120元,两者加起来为135元,是每月用于购买纸质载体的50.17元的2.7倍。如果加上手机上网的话,一般流量在50M以内,费用在20元左右,那么网络阅读的成本将会更加高。但是,由于采用“包月”的互联网支付形式,造成了学生“上网越久,成本越低”的概念,因此认为上网阅读的成本比起纸质阅读成本低。然而,事实上学生所支付的网络阅读成本更高。

3.大学生对网络在线阅读收费持理性态度

img273

图6 大学生未购买在线阅读的原因

调查显示:仅有19.06%的学生尝试过在线阅读收费,80.94%的学生还尚未购买过。看来网络阅读内容的在线收费盈利模式还尚未被大多数学生所接受。在这80.94%的学生中(见图6),33.81%的学生表示“坚决不接受付费购买在线阅读”。华东师范大学的茅同学如是说:“我已经付过宽带费了,再要我付费阅读网上的内容,我才不干呢!”在调查采访中,这样的观点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坚决不接受的学生大多是因为不愿意二次付费,这就好比进入一个旅游胜地,游客已经支付了一定的门票费,到了里头却又得支付小景点的费用,心里难免不好受了。然而,当我们知道如果想看到您梦寐以求的景点,这是不得不接受的事实时,时间一长成为习惯,也就再没有人有非议了。网络信息内容提供商要建立长久稳固的赢利模式,除了依靠广告收入,必须要建立付费模式。所幸的是在这80.94%的学生中(见图9),还有65.78%的学生表示,之所以尚未尝试,只是因为网上没有自己喜欢阅读的内容。也就是说,如果有感兴趣的读物,他们也愿意支付一定的费用。这为广大在线读物内容提供商敲了一记警钟。他们忽略了大学生这一庞大人群的网络阅读市场,在内容服务上并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要知道,从此次调查来看,仅上海地区就有53.24%的学生,即一半以上的上海大学生的市场潜力能够开发。

【注释】

[1]俞锦莉,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2008级编辑出版专业研究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