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生择业观、创业观调查研究报告

研究生择业观、创业观调查研究报告

时间:2022-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研究因条件所限,所选样本仅限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全体研究生。研究生在本科或读研期间选修过创业课程的只占16.7%,44%的研究生所在学校没有开设此类

研究生择业观、创业观调查研究报告

——以武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为例

张 琦 朱 炜

为全面了解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形势下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研究生的就业动向,对毕业研究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探索如何在高等教育中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择业观、培养他们的创新和创业精神,武汉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组织本课题组对经济与管理学院全体在校研究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一、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695份,问卷有效回收率69.5%。男生占45.8%,女生占54.2%,样本选取2009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占31.7%,2008届硕士研究生占60.1%,2008年在校博士研究生(含三个年级)占8.2%。

(一)文献资料法

通过对文献进行搜集、查阅、整理、分析,阅览图书馆藏资料和中国期刊网,获取国内外有关择业观、创业观和创业教育研究方面的文献,了解研究现状,总结发展规律,为择业观教育和创业观教育实践建言献策。

(二)调查研究法

在理论的指导下,通过问卷分析、个别访谈和座谈会的形式搜集研究生对择业、创业问题的倾向和观点,对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从而掌握研究生从事创业实践的第一手资料,作出科学的分析和判断,并针对这些现实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方案。本研究因条件所限,所选样本仅限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全体研究生。问卷主要包括对2008年就业形势的判断,影响择业的主要因素,对工作地域、行业、薪水和发展前景等的预期,对创业的认知与态度等。

二、调查结果

(一)择业理想目标

1.目前的就业形势。研究生对目前的就业形势相对保持了比较乐观的态度,有51.9%的研究生认为所学专业在求职时是比较有优势的。

2.择业地域。2007级硕士毕业生中有51.4%的同学愿意去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作,愿意去北京和上海的则分别占37.3%和44.5%;而2008级研究生新生中有52.6%的研究生愿意去上海,45.2%愿意去北京,40.9%愿意去珠江三角洲地区。博士毕业生中则有49.1%愿意去北京和上海,愿意去广东地区的仅有26.3%。

3.工作单位的性质。有62.4%的硕士研究生在工作单位性质上选择了银行等金融机构,40%的硕士毕业生选择了国有企业,35%选择国家机关,而往年非常受毕业生追捧的外企被2007级硕士毕业生选择的只有33.6%,说明了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研究生对工作稳定性的偏好。在被调查的硕士生中,仅有26.3%选择了去高校或科研院所,这也说明硕士扩招以后,硕士研究生选留高校或者进入科研院所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难度增大,在博士留校竞争尚且十分激烈的情况下,大部分硕士生对此不抱希望。因此,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类型应由以前单一的科研型为主逐渐过渡为科研型、应用型并重的培养方式。

4.薪水待遇。有46.7%的硕士生期望第一份工作年薪达到7万至8万元,比较务实。

(二)择业基本认知与心理动机

1.择业价值取向。84.3%的研究生在求职时最看重的是个人发展空间,其次是薪酬待遇,择业务实而长远。

2.招聘基本因素。85.9%的研究生把个人综合素质作为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方面,仅有33.9%的研究生把专业方向作为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因素,这与用人单位招聘时的甄选条件也基本吻合。

3.择业主要因素。64.9%的硕士生把个人兴趣爱好作为择业时的主要考虑因素,而有68.4%的博士生则选择了工作环境,这说明随着年龄的增大,受到家庭等具体问题的约束,博士生的求职选择比硕士生更加倾向于解决现实问题,而硕士生则比博士生表现出更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

4.首次签约年限与专业对口情况。72.1%的研究生希望第一份工作的签约年限是2至3年,以给自己更大的选择空间,他们认为2至3年能够达到稳定性与灵活性的平衡,因为工作2至3年是个新的起点,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如果跳槽也许有更大的发展机会。对于专业与求职岗位是否对口的矛盾,48.2%的研究生表示可以为了工作放弃所学专业,他们认可专业知识只是基本素质的观点。

(三)对就业指导工作的期望

1.对就业指导部门工作的要求。80.9%的研究生希望就业指导部门能够及时、有针对性地发布就业信息,52.5%的研究生还希望学校或学院相关部门开展职业导航等职业规划活动。这说明校院两级就业指导部门在做好就业信息搜集和发布等日常工作的同时,要针对研究生的个性特点结合市场需要开拓性地开展一系列职业规划指导和求职技能培训活动,以满足他们在求职方面的需求。

2.对择业诚信的观点。35.1%的研究生对就业协议违约现象持同意态度,他们认为可以给自己更好的选择;也有34.2%的研究生认为应该对这种行为设定具体的条件进行限制。

(四)对创业的基本态度

1.对创业概念的认知。54.7%的研究生认为创业就是开办生产创新产品的企业,但是也有47.5%选择了开小餐饮、书店、服饰店都是创业,这说明创业观念在更新,同时也说明研究生对于创业的确切含义概念还比较模糊。

2.对创业的意愿。86.5%的研究生表示暂时不会创业,但会为以后的创业积累条件;58.1%的研究生表示现在不愿进行创业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资金和技术支持,也有45%认为自身缺乏开拓和协调能力,还有39.1%认为市场环境不成熟,不适合创业。

3.对创业的态度。69.2%的研究生对在校期间进行创业尝试的同学持支持态度,认为对走入社会很有帮助。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8.3%)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创业浪费学习时间,得不偿失。

4.对创业的了解。65.8%的研究生对政府制定的大学生创业规定或优惠政策是一般了解或听说而已,只有7.5%的研究生很关注、很了解该类政策,这说明政府鼓励创业政策的校内宣传力度还远远不够。

5.对创业的掌握。50.6%的研究生认为如果选择创业,他们将会把重点放在咨询等服务业。这说明大部分研究生认为资金投入少、货币和实物成本相对较低、能够与所学专业结合的咨询业是他们创业的突破口。这与经管类专业的特点也是吻合的。

(五)对创业教育的具体建议

1.接受过的创业教育。研究生在本科或读研期间选修过创业课程的只占16.7%,44%的研究生所在学校没有开设此类课程,40%的研究生是学校开设了创业课程但是自己没有选修过。58.6%的研究生认为高校有必要开展和普及创业教育,但也有19.7%的研究生认为针对少数学生开展就可以了。这说明我国高等教育中开设创业教育的课程还不够。

2.对创业教育内容的期待。65.3%的研究生最希望获得创业的基本常识、方式和技巧,64.2%的研究生则希望通过创业教育课程获得创业者需要具备的能力和素质。这说明研究生尚缺乏对创业最基本的了解和掌握。

3.对创业课程师资的期待。74.5%的研究生认为高校创业课程主讲老师最好是有实践经验的客座讲师或创业人士。

4.对创业课程形式的期待。81.4%的研究生认为最重要的创业教育方法是创业模拟训练,57.7%的研究生认为是个案分析,这说明实践操作的培养方式最受关注。

5.对创业教育形式的期待。62.9%的研究生认为开展创业计划大赛最能锻炼研究生的创业能力;在为研究生创造和提供更好的创业环境方面,69.9%的研究生认为学校应为学生提供到企业进行创业实习的机会。

6.创业教育重点。62%的研究生认为学校对研究生进行创业教育的重点应放在提高研究生的商业交际能力方面。

三、研究生择业观、创业观的现状及其分析

从以上数据来看,当前研究生择业观的核心是好的,表现在研究生择业自主意识日益增强,职业风险意识、流动意识不断提高,高层次的追求逐步显现。但是,消极方面也非常突出,如社会集体价值观念淡漠、功利主义倾向较为严重、奉献意识淡化、期望值不断提高、诚信意识不断降低,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矛盾心理冲突。而对于创业的认知和态度,大部分研究生仍处于初识阶段,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创业教育,甚至缺乏对创业的基本认识和了解。

(一)择业的主要动机与价值取向

从问卷的结果来看,研究生择业时的动机反映了明显的个人主义、实用主义倾向,工作地域上首选珠三角、上海、北京等发达城市,而选择普通城镇、乡镇农村和西部欠发达地区仅占17.6%,这与我国东部沿海人才竞争激烈、中西部和基层人才紧缺的现状是矛盾的。

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和当年(2008年)经济形势处于低迷的背景下,大多数毕业生仍旧把工作与收入的稳定性放在择业考虑因素的前列,因此银行业成为经管类研究生求职的首选,其次值得注意的是前些年的外企热逐渐理性,选择国企的研究生比外企高出6.4个百分点。虽然党政机关比例靠后,但是作为经济与管理类专业毕业的研究生,这个比例较往年有所增加。很多博士毕业生也开始报考各地方选调生,这到底是有利于人才、科技下乡支持基层和农村建设,还是人才高消费?尚待实践证实。

虽然金融行业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仍是研究生选择最多的行业。值得注意的是,国企在调查中超过外企6.4%,这说明:一是国企改革后,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二是研究生在求职过程中开始关注收入和发展的稳定性,而不是像前几年那样以进入外企、薪酬待遇高为主要目标;三是有些处于大型垄断地位如能源、通信、交通等行业的国企利用天然的竞争优势、垄断利润和超额工资吸引了不少人才,而同样急需人才的民营企业仅占10.2%,可见研究生的择业观念仍比较保守,民营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如何吸引更多的人才也是关键因素。

(二)研究生对创业的认知不够深入与全面

问卷中可以反映,研究生总体上对创业的认知度较低,有相当比例的同学(47.5%)认同“开小餐饮、书店、服饰店都是创业”。研究生对创业认知的层次还比较低,从这种创业动机来看,主要是一些启动资金少、技术含量低、雇佣人手少的微利项目,这些项目门槛低、竞争激烈,淘汰率高,创业者各方面条件也不成熟,失败率非常高。更主要的是,对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经济的发展也起不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对于创业的确切含义,美国创业学研究与教学代表人物杰弗里·A·蒂蒙斯教授认为:“创业是一种思考、推理和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是机会驱动、注重方式和与领导相平衡。创业导致价值的产生、增加、实现和更新,不只是为所有者,也为所有者和利益相关者。”[1]中国学者郁义鸿等人认为,创业是一个发现和捕获机会,并由此创造出新颖的产品、服务,实现其潜在价值的过程。[2]因此,本文所探讨的创业主要是指通过发现和识别商机,通过创新组织各种资源创造出新的产品或服务,以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从动机上来讲,应该是超脱于生存压力之上为了实现个人价值而进行的创新型、技术型创业。

从目前研究生创业实践来看,创业项目科技含量不高。只有部分研究所创业项目涉及软件设计生物医药、光纤制造、现代物流等高科技领域,有很大比例研究生的创业项目要么不切实际、缺乏可操作性,要么仅仅局限于校园周边的餐饮、书店、服饰店,创业层次比较低,除能勉强就业外,对国民经济发展难以产生根本性的变革作用。

(三)研究生普遍缺乏创业精神与创业意识

培养大量具有高学历的创业者进行创业实践对于一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来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创业是经济发展的源动力,它能催生大量新企业,创建和领导全新行业,改变经济结构,创造新的经济推动器和增长点;其次,创业是增加就业最有效的方式,大量的小企业能够创造更多的新工作;再次,创业能够加快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的转化。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仍以制造业为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尤其是高新技术产品较少。加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跨越式发展,是实行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选择。但是目前我国科技产业化速度与先进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全国每年有专利技术7万多项,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3万多项,但转化为商品并形成规模效益的仅占10%~15%,而发达国家则达到60%,科研成果难以转化成现实生产力。

在被调查的研究生中,86.5%的研究生表示暂时不会创业,但会为以后的创业积累经验;58.1%的研究生表示现在不愿进行创业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资金和技术支持,也有45%认为自身缺乏开拓和协调能力,还有39.1%认为市场环境不成熟,不适合创业。

69.2%的研究生对在校期间进行创业尝试的同学持支持态度,认为对走入社会很有帮助。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8.3%)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在校谈创业浪费学习时间,得不偿失。

可见,由于长期的“学而优则仕”、“士农工商”的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压力的影响,研究生普遍把进入工作岗位和薪资稳定的国企或外企、考取国家公务员作为首选,而基本没有考虑毕业即创业,这说明他们的创业精神与创业意识淡薄,不愿意承受创业带来的风险和挑战。当然,造成这种局面不仅仅是研究生自身的原因,也与我国传统思想文化、整体社会舆论、高校教育改革滞后和现实生存压力息息相关。

(四)缺乏最基本的、必要的创业教育

如前所述,研究生在本科或读研期间选修过创业课程的只占16.7%,44%的研究生所在学校没有开设此类课程,40%的研究生是学校开设了创业课程但是自己没有选修过。58.6%的研究生认为高校有必要开展和普及创业教育,但也有19.7%的研究生认为针对少数学生开展就可以了。

这说明我国高等教育中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范围和深度还远远不够。“创新能力不是书本中看到的,关键要从实践中锻炼。高校要多开展一些活动,营造环境,把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贯穿在教育的各个环节”[3]

从发达国家来看,创业教育已有20多年的历史,已经形成了相当完备的体系,涵盖了从中学、大学本科直到研究生的系统教育,创业学已经在许多管理学院成为工商管理硕士的主修或辅修专业,也有商学院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培养该方向的博士。

一项研究显示,在美国被调查的大学中,有37.6%的大学在本科教育中开设创业学课程,有23.7%的大学在研究生教育中开设创业学课程,而有38.7%的大学同时在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中开设至少一门创业学课程。甚至许多中学也开设了创业学课程。

事实上,创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才刚刚起步。1998年,清华大学在国内管理学院中率先为MBA开设了“创新与创业管理方向”,其中包括“创业管理”等8门课程;同年,团中央开始组织全国性的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2002年4月23日,教育部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召开了创业教育试点工作座谈会,确定了包括武汉大学在内的八所重点高校在全国率先进行试点工作,这标志着我国的创业教育进入了政府引导的多元发展阶段。各试点院校开始了各具特色的创业教育探索。

(五)我国高等院校的创业教育内容和形式亟待变革与更新

我国教育界尤其是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者对创业学的研究和教育还有差距。创业教育内容局限于创业相关基本知识,而在培养研究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方面欠缺;教育形式单一,一般是以课堂教育辅以创业计划大赛,难以激起其他普通研究生的创业兴趣;创业理论研究不够系统、课程分散,校园内外缺乏引导研究生创业的舆论氛围,更谈不上形成以创业为主题的社会普遍价值观念。

四、大力推进择业观教育和创业观教育改革,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实现人生理想

随着硕士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尤其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渗透的背景下,研究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研究生的择业观和创业教育被高校管理者所研究和重视,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还仅仅停留在提供事务性服务阶段(如传递就业信息、举办求职技巧讲座等),择业观和创业观教育还处于萌芽阶段,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都不够,许多研究生对于创业的具体内容和价值意义认识尚未统一,作为高校教育者,有义务继续改革教育方式和内容,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一)提高高校管理者对择业、创业观念的认识,分层次、分专业实施择业观和创业教育

许多高校管理者认为择业观、创业观教育只是就业指导的一项内容,就业指导工作还局限于求职技巧、心理解压、形势政策分析等方面,而忽视了对毕业生择业价值观的引导,尤其是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还没有形成教育体系,各种创业讲座、创业计划大赛等基本的层面既不能深入全面地传授系统知识,受益面也仅仅限于少数精英型学生而不能覆盖大部分研究生。

创业教育的受众应该定位于全体研究生。针对问卷所反映的现状,我们应该分层次进行教育,即采用普及型创业教育培养全体研究生的创业意识与创业精神,着眼于提升研究生整体的创业理念和营造氛围;采用专业型创业教育培养有创业能力和条件的同学,以培养未来成功的企业家为目标,对他们的创业实践进行知识、资金和各种资源的扶持,在校内外树立优秀创业者的典范,以形成示范效应。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07级市场营销专业硕士生吴斌同学领导的团队在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大赛金奖后创办了武汉锐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现在公司已经正常运转,这就是宣传创业教育的典型成功案例。

武汉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文、法、理、工、农、医不同专业的研究生在知识储备、思维方式、性格特点等方面风格迥异,他们的教育基础和目标定位也不相同,因此创业教育必须建立在专业教育基础上,对经管专业的研究生应该多传授一些行业制度、法律法规、经营管理类的知识,对于理工专业的研究生,就可以多讲解一些处于科学技术应用前沿的行业和产品介绍,再通过创业计划大赛等模拟实践活动促进各学科研究生的融合,促进创业团队的形成。

(二)建设专业化的师资队伍

调查显示,有74.5%的研究生认为高校创业课程主讲老师最好是有实践经验的客座讲师或创业人士。创业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课程,这也决定其师资队伍应该由多部门专家组成。“根据国内外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和我们的实践探索,教授创业教育的专家应来自经济管理、工程技术、政府经济部门、企业、创业园、投资公司等领域,他们构成了创业教育专家体系的六个基本要素”。[4]可见,传统的以理论研究为主的教学对于创业教育很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应该由经济管理类专家、工程技术类专家、政府经济部门的专家、成功的企业家、孵化器的管理专家、创业投资家六个方面组成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创业教育收到实效。

在操作层面上,可以从两方面建设上述师资队伍。一是选拔和培养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年轻教师或者辅导员到国外或发达地区进行系统的创业知识培训,或者到企业兼职锻炼,积累他们的实践经验;二是聘请社会专家、企业家为学校特聘教师,为研究生直接介绍创业的宝贵经验。

(三)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从调查问卷的结果来看,大部分研究生对于创业教育内容只期待获得创业的基本常识、方式和技巧,认为自己缺乏需要具备的能力和素质。这说明研究生尚缺乏对创业最基本的了解和掌握。因此,目前把创业教育的职责仅局限于政工干部队伍是远远不够的,仅靠一两次讲座或者一两门课程的教学也不可能实现教育目的,学校应该构建完整的创业专业课程结构,在全校范围内各个学科开设通开必修课和选修课。

在构建创业课程上,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一些经验。以创业教育课程排名第一的百森商学院为例[5],其杰出教师代表杰弗里·A.蒂蒙斯教授认为,高校的创业学课程不同于以解决生存压力为目的的就业培训课程,也不是“企业家速成班”,而是应该着眼于为未来几代人设定“创业遗传代码”,以造就最具革命性的创业一代,其核心是提供实在的创业教学过程、设计系统化的课程体系。[6]他创立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包括“创业者”、“战略与商业机会”、“资源需求与商业计划”、“创业企业融资”、“快速成长”五个方面,分别从创业者个性品质、创业意识、创业基本知识、融资方法、发展规律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和培养。我们也可以借鉴国外已有的研究成果,从培养高素质创业人才的目的出发,完善中国特色创业学课程体系。

(四)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创业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首先需要通过各种形式锻炼研究生的动脑和动手能力,而不仅仅是掌握几门相关的学科知识。除了上述系统的创业课程教学外,还要积极开拓第二课堂,通过举办高校、省市和国家级创业计划大赛培养研究生创业的主动性,通过对研究生创业大赛获胜者的资助帮助研究生将其中的好项目迅速产业化,产生经济效应,树立创业典型,形成示范效应。

其次,要扩大创业案例研究数据库,通过案例教学对理论研究进行延伸和具体化。对创业过程中的典型问题进行剖析和总结,提高研究生在管理创业企业过程中的预判能力、防范风险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深他们对创业知识理论的理解。

再次,头脑风暴也是一种高水平、高收益的教学方式。通过邀请成功的创业者、孵化器的管理专家等与研究生一起参与创业项目的设计与探讨,增强研究生对创业过程中实际问题的深刻认识,提高创业项目的可行性和操作性,使研究生对创业有一个真实立体的把握,避免创业的盲目性,提高创业项目的成功率。

最后,创业实践是检验一切创业知识和创业理论的唯一方法。应鼓励研究生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去敏锐捕捉商机,制定创业计划,与不同学科同学结成创业团队,投入相对较少的资金,进行初步的创业尝试。只有通过创业实践,才能将创业教育中所学知识、技能和方法都加以应用和检验,使自己的能力、经验和素质得到质的跨越,为毕业后进行更高层次的创业奠定基础。

(五)完善社会配套系统的支持

创业教育也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高校的力量是不可能完全实现其目标的,还需要全社会的配套系统支持。

政府在引导研究生创业方面应该起到倡导和支持的重要作用。尽管政府一再出台相关政策倡导大学生、研究生创业,但由于我国目前资本市场尚未完善,创业板市场没有建立,创投基金难以进行市场化运作,缺乏退出机制,致使创业项目融资困难。要想运营一个创新型项目,仅靠自身储蓄或小额银行贷款是不够的,需要大额的创投基金进行前期投入,这是制约创业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因此,加快推出创业板的步伐,为创业企业提供一个市场化的融资渠道是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

加强校企合作是各地正在积极探索的办学模式。一方面,企业家通过参与高等教育培养人才,可以提前锁定优秀的研究生毕业后加入公司;另一方面,资助一些具有潜质的在校研究生创业项目本身也是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进行长期股权投资的一种形式,有利于其自身对市场的探索。对于研究生而言,企业在此创业阶段的介入和帮助对他们的示范意义不言而喻。

【注释】

[1]H.H.Stevensonand J.C.Jarillo.A Paradigm of Entrepreneurship:Entrepreneurial Management[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V.11,17-27,1990.

[2]参见郁义鸿,李志能,Robert D.Hisrish.创业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9.

[3]参见丁三青.中国需要真正的创业教育——基于“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的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7,28(5):89.

[4]参见王永友.创业教育实践体系的基本框架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1):54.

[5]参见南开大学商学院与美国百森商学院在天津举办的“中美创业研究与教育国际研讨会”,2006年4月10日至14日。

[6]See Jeffy.A.Timmons.New Venture Creation.Irwin McGraw Hill,199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