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现状调查调研报告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现状调查调研报告

时间:2022-03-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现状调查调研报告奚丽娟[1]秦莉[2]刘思远[3]一、前言1.选题背景教育部于2005年3月29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颁布了修改后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删除了原《规定》中“在校期间擅自结婚而未办理退学手续的学生,作退学处理”的规定。调查范围为全国各地高校的在校本科大学生。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现状调查调研报告_社会“心”观察:百篇上海师大学生调研报告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现状调查调研报告

奚丽娟[1]秦莉[2]刘思远[3]

一、前言

1.选题背景

教育部于2005年3月29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颁布了修改后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删除了原《规定》中“在校期间擅自结婚而未办理退学手续的学生,作退学处理”的规定。这意味着普通高校学生在校期间结婚不再需要获得学校同意,只要根据国家《婚姻法》和《婚姻登记条例》执行即可登记结婚。也就是说,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婚姻已经合法化,那么势必会对当今在校大学生的恋爱观甚至是婚姻观产生较大的影响。

此外,在选题的时候,我们小组三人就根据社会现状,发现现在的婚恋相亲类节目颇有上升趋势,比如《百里挑一》、《谁能百里挑一》、《非诚勿扰》、《相约星期六》等相亲娱乐节目以各种形式活跃于各大电视媒体,大众媒介的传播对当今大学生的影响力量也不容小觑。另外,在当今年轻人中,颇为流行的“裸婚”、“试婚”、“闪婚”等社会现象,也反映出我们当代青年人对待婚姻恋爱的种种态度和理念。

2.调查目的

此项调查目的在于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当代在校大学生对恋爱和婚姻问题的基本看法。在此基础上就大学生婚恋观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针对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3.调查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婚恋观是人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考察社会变化的重要角度之一。此调查项目可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婚恋状况,针对现状提出对策和建议,有利于中国未来社会婚姻家庭的健康发展,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因此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4.调查实施方法

调查方法:问卷法、访谈法、个案分析法及因素分析法。

调查工具:研究的主要测量工具为在恋爱相关理论指导下自编的问卷,问卷为30道题。

取样:在校大学生。

二、调研结果综述

1.基本信息概述

本次调研为自填式问卷的社会调查。问卷发放形式以网络媒介为主,个别访谈为辅。调查范围为全国各地高校的在校本科大学生。网络调查问卷共收到99份,其中有效问卷为90份,有效回答率为90.9%。

在此次调研对象中,男生所占比例为31.11%,女生则为68.89%,大部分来自大学本科三年级,生活在城市里。且70%为独生子女,月生活费用在500~1 000元左右。

2.恋爱观

当今大学生的恋爱更易受到来自各方的影响,比如周围的同学,由于大学恋爱不再归入早恋范畴,恋爱仿佛变得顺理成章,于是大学中的情侣屡见不鲜,所以很容易受到那些正在谈恋爱同学的影响,觉得自己谈一场恋爱也无可厚非。

在选择恋爱对象时,当今大学生较为理性和有主见,通常最为关注对方的性格气质和道德品质,而学历、经济状况、地域等都排在末尾几位,可见大学中的爱情保持了其一定的纯粹性。此外,一般来讲现在大学生都希望自己能找到那个感觉对的人。而且从问卷答题情况中可以看出,“没有遇到深爱的那个绝对不盲目拍拖”的比重达到76%,足以看出大学生对待恋爱还是很慎重的。

当今大学生总体来说还是体现出了男女平等,在恋爱时希望彼此两情相悦而且程度要相当。在消费问题上,大部分人也注重其中的公平,通常采用AA制或AB制,这两种消费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了大学生在交往期间,他们彼此之间的经济地位是相当的,AB制则可反映出男生的绅士风度,AA制则说明当今社会男女之间的差距缩小。

对于婚前性行为这一问题,男生大多数认为很正常,可以接受,而女生大多数则“不反对,但是取决于关系是否稳定。”换句话说,虽然在新青年眼中的社会道德的宽容度在不断提高,但是大部分女生还是有一个理智客观的考量。不过总体说来,当今大学生对于性的接受和开放程度已经不似以前那么保守。

3.婚姻观

多数大学生认为婚姻随着时间的流逝,最后靠的是责任来维系,说明在现在大学生的观念中,对婚姻有着较强的责任意识,从热恋到婚姻,起初的热情终究会归于平淡,剩下的就是两人用对彼此之间的责任来维系婚姻。从数据看来,没有人选择“结婚是为了繁衍后代”,小部分人选择了“是爱情的坟墓”、“没有爱情就分手”,可见小部分大学生对待婚姻的看法摆脱了封建时代的束缚,而且有引领新一代婚姻观的趋势。

当今大学生绝大多数人认为共同的生活理念是婚姻幸福的重要条件,其次是“爱情”,第三是“匹配的性格和生活习惯”,第四是“经济物质生活”,第五是“父母的支持和认可”。这五项均超过半数,说明在婚姻幸福的指标中,上述因素占据重要地位,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父母的支持和认可在其行列,可见婚姻不仅是个人的事情,也是两个家庭的事情。此外,“门当户对的家庭环境”已不再是婚姻幸福的重要条件之一,据数据显示排在了倒数第二位置。

对于从恋爱到结婚所需时间的问题,“起码得一年以上”所占比重最大,可见当今大学生对于选择将来的另一半还是十分慎重的。在采访个别大学生时,对于这个问题,她是这样认为的:“毕竟时间越久就越能看透一个人。真正了解和认识一个人,必须时间够长,就算是从小玩到大的朋友,你也不能说自己完全了解这个人。你如果没有真正的认识和了解一个人,那又怎么能轻易地把自己交给他,虽不能说完全了解一个人,但一年是个保障。”

关于择偶标准,排在前三的依次是“品质”、“能力”、“样貌”,显然品质是现在大学生最为看重的因素。而排在末尾三位的依次是“亲友意见”、“身体素质”、“婚史”,值得注意的是婚史占到了10%的比重,可见当今大学生对于自己的另一半并不介意其有过婚史,在婚姻观念方面较之以前开放程度提高了。

超过半数大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大学生在校期间能够结婚的合法化,但是不会选择在大学结婚。也就是说,虽然法律的门槛降低了,但是大学生对于婚姻还是能有一个理智的考量。在访谈过程中,采访对象有着这样的见解。22岁结婚还太早了。如果在大学找到真爱,那么法律的允许就为其感情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在是否介意结婚对象有过性行为这一问题上,男生和女生的回答还是有所不同的。绝大多数男生介意自己的结婚对象有过性行为,而女生则多数不介意,说明在这个问题上,女生看待这一问题的宽容度要大于男生。

针对当下社会十分流行或热议的一些社会现象,当代大学生也有其自身的看法。首先,法律及政策的出台显然对于大学生有着一定影响,从婚姻法新的司法解释出台,大学生认为对男女双方都施加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值得注意的是却有接近20%的人认为会“引起矛盾,将更慎重考虑结婚”。也就说从法律层次来说,对当今大学生的婚姻观也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虽然社会的道德宽容度在不断提高,某些与传统伦理道德不相符的现象频频发生,但是大学生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却不似我们印象中的那么新潮。接近一半的大学生反对“试婚”,而对“毕婚”不赞成者和无所谓者所占比重相同,对于“裸婚”60%的大学生则表示要看情况而定。换句话说,当今大学生对于社会上比较流行的那些婚姻恋爱方式还是比较趋向于传统伦理道德,对待婚姻也比较慎重,不会因当下流行而盲目追随。

三、当代大学生婚恋观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存在的问题

(1)恋爱动机复杂化多样化。据调查发现,一半的大学生认为大学恋爱是“因寂寞空虚等寻找感情寄托”,32.22%是因为“一方强烈追求,半推半就”,25.56%是为了积累恋爱经验。可见,当今大学生在恋爱时比较注重恋爱过程的情感投入和体验,容易造成“不是去喜欢一个人,而是找一个人去喜欢”的局面,纯粹是为了寻找一种感情寄托,所以“毕业说分手”的情侣屡见不鲜。这种恋爱方式是缺乏责任感的一种行为。

(2)恋爱中的盲目从众心理。数据显示,大学阶段谈恋爱最有可能的原因,排在第三的是“他人的影响”,可见当今大学中的很多恋爱会受到周遭的影响。大学生中不乏对周围同学间浪漫的恋爱而感到羡慕和向往,所以会产生想尝试恋爱的感觉。在这种恋爱群体氛围的影响下,会比较容易投身于恋爱队伍中去,以至于会出现盲目结交、刻意寻求异性朋友等现象。

(3)择偶选择中对外貌的重视程度。调查结果显示,不论是选择男(女)朋友,抑或是选择婚姻中的另一半,外貌都位列第三,可见大学生在择偶中对外貌这一因素的重视程度。若在择偶中过度看重对方的外貌身形,会比较容易以貌取人。

(4)对于婚姻的茫然性。在在校大学生中,很多人会对未来的婚姻产生茫然,17.78%的大学生在恋爱时没有考虑过与对方结婚,认为这种情感很难讲,要顺其自然。虽然所占比重不多,但是在回答“期望自己什么时候结婚”这一问题时,“没想好,看情况而定”所占比重也逼近于第一位,紧随其后。可见,多数大学生对于婚姻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考量,对这个问题处于迷茫混沌状态。

(5)警惕道德宽容性和包容度的提高。当今社会对于婚前性行为等涉及两性观念的宽容度在提高,社会道德底线对于这一问题也在不断下降,有“见怪不怪”的趋向。在调查中,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看法普遍比较宽容。所以,虽然社会包容度在扩大,但是我们也不应该松懈或以此为借口,要有责任意识。

2.建议及对策

(1)学校进行宣传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大学阶段,针对学生对爱情婚姻的好奇感和神秘心理,学校可利用课堂教育或邀请恋爱、婚姻方面的专家来校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专题讲座、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组织同学们就婚恋问题展开专题讨论等,同时,借助各种形式开展相关的教育或者宣传活动,积极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引导大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婚姻和恋爱,增强大学生婚恋中的道德责任感。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大学生在对待婚恋问题时,容易产生各类心理问题或障碍,所以积极开展相关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显得尤为重要,应当为学生提供恋爱婚姻方面的咨询机会和条件,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时疏导大学生恋爱中的一些不良倾向和有害心理,倡导健康文明的恋爱方式和行为。

(3)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的性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理智地看待和对待性。当今社会已不把“性”当做一件隐晦难言的事情来看待,社会的包容度在不断提升。因此,学校不必因这个“敏感”话题而感到无所适从,应该主动积极地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性,从而能够理智地看待这一问题,可对大学生进行性知识教育,结合性道德和性法规等内容,使得大学生既不会“谈性色变”,也不会因社会宽容度的提高而做出不理智的行为。

(4)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倡导校园文明行为。校园文化活动能够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使活动在其中的每个成员都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心理、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等方面与现实文化活动产生认同,从而实现对个人心灵和性格的塑造。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能够很好地满足在校大学生的情感需求,能够消除大学生的孤独感,是培养大学生健康情操,强化道德责任感的良好方式。

【注释】

[1]奚丽娟、秦莉、刘思远,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09级思想政治专业学生。

[2]奚丽娟、秦莉、刘思远,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09级思想政治专业学生。

[3]奚丽娟、秦莉、刘思远,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09级思想政治专业学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