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于中学教师轮岗制的调查报告

关于中学教师轮岗制的调查报告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中学教师轮岗制的调查报告孙若妍[1]一、调查的基本情况1.选题背景中学教师轮岗制,作为解决现有教育不公平问题的众多手段之一,已经在许多地区实施推行。我们选定教师轮岗制作为调查主题,探究教师轮岗制的前因后果。这反映了各地区对于教师轮岗制的落实并不到位。对教师来说,这种轮岗制带来的是一定程度上整体教师水平的提升。
关于中学教师轮岗制的调查报告_社会“心”观察:百篇上海师大学生调研报告

关于中学教师轮岗制的调查报告

孙若妍[1]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1.选题背景

中学教师轮岗制(以下简称教师轮岗制),作为解决现有教育不公平问题的众多手段之一,已经在许多地区实施推行。但不同的地区具体实施政策不尽相同,因此带来的结果、口碑也可能大相径庭;同时,由于现行教师轮岗制暴露出来一系列问题,针对教师轮岗制引发的讨论也越发热烈,一时间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教师轮岗制将何去何从?教育公平问题是否将因教师轮岗制的推行得到明显改善?我们选定教师轮岗制作为调查主题,探究教师轮岗制的前因后果。

2.调查方法与调查情况

为了兼顾扩大样本容量和深入调查了解,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既能够保证一定的样本容量,也可以减小个别极端样本对调查的影响。在问卷发放上,我们采用网络发放虚拟问卷和实际发放纸质问卷相结合的形式,在“问卷星”网站上共回收有效问卷38份,在实际发放中回收有效问卷82份,合计回收有效问卷120份,保证了一定的样本容量。

二、问卷数据分析

(一)已实施教师轮岗制地区的现状分析

1.教师差距小,教学质量好——教师轮岗制的实行地域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在来自已实施教师轮岗制地区的受访者中,来自教育发达地区或教育较发达地区者占大多数;以2010年开始实行中学教师轮岗制的江苏省为例,首批实行的地区有南京市、无锡市、苏州市、常州市、铜山县、如皋市、灌南县、洪泽县、盐城市盐都区、扬州市邗江区、丹阳市、靖江市、泗阳县。坐拥城乡差距较小、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优势的江苏省,首先在省内推行教师轮岗制的地区仍是相对发展较好,教育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从上面这些情况可以看出,现行的教师轮岗制没有企图“一口吃个大胖子”,搞全面平均主义,而是先在教学情况较好的地区进行试点、分批进行实验,“摸着石头过河”是对在这些地域推行教师轮岗制的最适描述。

2.设想美好,执行堪忧——教师轮岗制的实行现状

尽管教师轮岗制可能有种种优势,但如果不落到实处,都不过是镜花水月而已;但不幸的是,调查结果正好吻合了我们的担忧。在“教师轮岗制在您所在地区的实行情况如何”一题的调查情况显示,没有受访者选择“在整个地区能够切实有效地实行”的选项,而选择“大部分地区阳奉阴违,钻政策的空子”的受访者最多,约占四成;此外,还有23.08%的受访者认为本地区的教师轮岗制“无法实行,反对呼声太高,只是一纸空文”。这反映了各地区对于教师轮岗制的落实并不到位。而监管机制缺乏、政策制定空泛模糊,都可能是让教师轮岗制沦为“画饼”的罪魁祸首。

(二)走向均衡,还是加剧分化——教师轮岗制的利与弊

1.均衡的理想——教师轮岗制的优势和可能优势

目前在部分地区和学校实行(或者即将实行)的教师轮岗制度,从受访者的角度看来,一定程度上可以看成是一种“教育均衡”的举措。72.5%的被调查者认为实行教师轮岗制对学校来说能够平衡师资资源,缩小不同层次学校间的教学质量差距。同时,71.7%的人认为还可以一定程度上缓和优质教师资源向重点学校、示范学校流动带来的“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两极分化。对教师来说,这种轮岗制带来的是一定程度上整体教师水平的提升。不仅让优秀教师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利于培养后备教师人才(32.5%的人如是认为),还能够让青年教师获得更多的锻炼机会,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具有33.3%的支持率)。与此同时,有20.8%的被调查者认为这种举措相当于为教师换一个新环境,利于激发教师活力,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对学生来说,这种举措也会带来一定程度上可观的促进作用,不仅让学生在轮换的新鲜教学环境中提高对知识的新鲜感和兴趣度,也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途径,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由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在公众的眼中,教师轮岗制的推行,将为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面带来可观的优势和进步。

2.分化的现实——教师轮岗制的弊端和可能弊端

由问卷可以看出,目前最令大众担忧的教师轮岗制的劣势就在于“不利于教师的稳定,难以让教师静心教学,甚至可能使优秀教师另谋出路”(60.8%)和“容易使相对较弱的学校的师资‘只流出、不流入’,进一步拉大两极分化程度”(47.5%)这两方面,而这两方面恰恰指向了是教学水平更加“两极分化”的不良后果。同时,大众对于轮岗制的担忧还不仅仅止于此。同样,有47.5%的人认为轮岗制的实行容易使各个学校放松对于教师的培养,坐等教师轮岗,不利于教学水平的提升。另有45%的被调查者认为,对教师来说,这种政策的执行容易成为学校排斥“不听话”老师的手段,不利于教师的正常教学。

然而政策的潜在影响和实际最终影响者——学生们同样被认为会受到一定影响。“同学需要时间和新的老师磨合,给同学的学习带来困难”(24.2%)、“相关制度不完善,教师只是被动参与者,没有有效地调动其主观能动性”(18.3%)等担忧都可能对学生的学习造成较大的威胁。

综上所述,要想更完美执行教师轮岗制度,这些被人们想到或者目前还没有人发现的担忧都应该由有关政策制定部门和执行部门避免和改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带来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和共同提高。

(三)来自教师的声音——对教师轮岗制的担忧与期望

在75份教师受访问卷中,大部分受访者向我们表示了对于教师轮岗制实行的一些担忧。在未实施地区(以安徽亳州为例),36岁以上教师绝大多数表示了对教师轮岗制的不支持:多数教师担心轮岗制不利于教师的稳定,难以让教师静心教学;也有很多教师担心学校放松对教师的培养,不利于教学水平的提升;一些教师表示了对待遇问题、评价体系问题的担忧。更多的教师希望轮岗机会能够平等,并向我们表达了对轮岗之后的适应问题的关切。不过,从另一方面,教师对于轮岗制的实行一定程度上还是支持的。受访者们认为,轮岗制的实行可以带动老教师的教学创新和新教师的水平提升,是教师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有效方式。

同时我们了解到,受访者们普遍认为,对于轮岗的教师来说,由于制度不完善、环境不稳定所带来的影响是应该有一定的福利和奖励制度来弥补的,比如优先评优、破格提升等。

三、教师轮岗制何去何从——思考、浅析与建议

(一)教师轮岗制产生的根本原因

1.教育不公平产生的历史原因

中国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之后,国内呈现的是“一穷二白”局面,改革开放之后,党中央为了尽快扭转这种局面,在教育方面实施“重点学校”“精英型教育”的政策,而在经济方面则是“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策略。从一个方面来说,这样的政策确实使我国教育、经济在之后的几十年内飞速发展;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偏向于“马太效应”发展则为今天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经济发展不平衡埋下了伏笔。

2.教师轮岗制应运而生

正是因为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和上述社会心理,为了平衡教育资源,努力实现教育公平,教师轮岗制应运而生。其实教师轮岗制并非我国首创,早在20世纪,日本、韩国等国家就开始尝试了教师的交流制度,截至现在,已经积累了成熟的经验和完善的制度。

但是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我国和其他国家情况并非完全一样,如和日本相比,我国城乡二元化严重,经济发展不平衡,偏远地区和大城市的生活质量、福利待遇、劳动强度都不能相提并论,所以任何制度都要根据中国国情,摸索出属于中国特色的体系。

(二)浅析产生教师轮岗制弊端的原因

教师轮岗制作为一种非帕累托改进的过程,在实施过程中必定会触及各方面的利益,如果政策考虑不周或者执行力不足,都会使得政策失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产生反作用。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社会各方担忧的教师轮岗制可能产生的弊端及其背后的原因。

1.政策的制定考虑不周,实施过程缺少人文关怀

(1)轮换人员的选定。一种情况是过于随意,由于政策对于交换对象定义不清,导致有些学校只是走形式,把教得不好或者不受学生、家长欢迎的教师交换走,甚至把轮岗制当做排挤他人的手段,以权谋私,影响恶劣。另外一种是确定轮换人选时没有考虑教师的自身情况与个人意愿,导致教师“被交换”,教师家、业两地,生活成本增大,不能全身心投入新的教学环境中,出现“软抵抗”(教学不热情,投入精力不足)的情况,使得受援学校对于交流教师采取“谨慎欢迎”的态度。另外,人员选定标准不透明也使得很多人产生不满情绪。

(2)轮换教师的待遇与福利。教师的工资一般由两部分构成,即财政拨付的工资和结构工资,前者对于各个学校来说差别不大,但是对于后者,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相差甚远,有时甚至会差十倍以上。而对于学校所给予的福利,普通学校和重点学校也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另外有一点就是教师的子女,如果教师在重点学校任职,那么他的子女就能拥有就读重点学校的绿色通道,但是如果轮换的话(特别是人事关系随之转移后),这种便利可能会被取消。

(3)教师轮换过后的地位。教师轮换过后由于对新环境、新同事不熟悉,很容易产生“客人”的心理,没有归属感,对于自身定位不明确,从而对于一些事情不能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提供自己的经验进而大大削弱了轮换教师所应起的作用。

(4)轮换教师缺少有效的评价和反馈体系。教师轮换任教期满后,缺少行之有效且公平、公正的评价和反馈来证明自己的教学成果,这样带来的后果就是,教育部门无法客观评价轮岗教师的绩效,无法确定统一具有公信力的标准来对教师进行鼓励(如奖金的发放、职称的评定、相关荣誉称号的颁发)。这一方面会削弱教师的工作热情;另一方面也是缺乏对于轮岗教师工作的监督,极易使轮岗教师产生“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消极心理。

2.相关法律体系不完善

(1)教师和学校的聘任关系不利于轮岗制的推行。《教师法》第17条规定,“教师的聘任应当遵循双方地位平等的原则,由学校和教师签订聘任合同,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同时,《教育法》第28条也规定,学校有“按照章程自主管理”、“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实施奖励或者处分”等方面的权利。也就是教师和学校之间是聘任关系,学校有权对于教师进行全面管理,包括轮岗教师的确定,工资和奖金的发放,轮换时间的确定。这种关系大大阻碍了教师的真正流动。

(2)教师轮岗过程中的补贴和待遇缺乏保障。由于相关法律的空缺,教师在轮岗之前所被允诺的奖金、补贴,或者是评职称优先考虑等没有保障,有时会被校方拖延,迟迟得不到兑现,使得教师有受骗之感,对于轮岗制度产生抵触情绪。

(三)对于教师轮岗制的建议

宏观角度来看,如果要根本上解决教师轮岗制存在的弊端以及社会上对于其的担忧,还是需要政府确保经济保障,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资金、人才等的政策倾斜,减少贫富差距与地区发展不平衡,为教师轮岗制的实行提供良好的环境。但是就现阶段教师轮岗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我们可以有以下办法应对。

1.加大政策倾斜,提供经济保障

政府教育部门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特别是对于教育不发达地区,争取使各学校教育硬件资源没有过大差距,统一城乡教师工资、医疗保险、退休养老等方面的标准,对于轮岗老师另外给予补贴和相应福利等。另外还可以出台政策,准备从事教育的优秀毕业生必须要在轮换地区工作3年以上,且轮换过后会有相应优惠政策,如应聘学校降低录用门槛,优先考虑等。

2.建立健全评价反馈体系

建立受援学校教师、学生、校长立体式全方位的评价体系,对于轮岗教师的课堂教案、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评价。另外,还可以由教育部门主办,举行城乡统一考试,把受援学校学生成绩划入教师评价体系中,并作为重要依据。疏通交流渠道,确保教师和校方能够双向交流,保证教师的合理诉求能被考虑。建立轮岗档案,作为后续教师轮岗及职称评定等的重要依据。建立社会监督体系,保证全过程和关键资料的透明和公开。明确教师在受援学校期间的主要工作和责任,如担任相关学科的教学、积极参加研讨活动、总结反馈轮岗心得、完成业务指导任务等。

3.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针对轮岗教师为“单位人”而不是“社会人”的情况,我们认为,可以采用下面两个方法:

(1)借鉴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经验,改革人事制度,把教师身份转化为公务员,使得教育部门有权力统一管理,统一调度。教育行政部门承担教师聘任、管理(包括日常人事管理、教育教学管理)、调动、考核的责任,拥有最后的人事决定权、定职定级权和工资福利待遇的发放权,形成政府部门对于教育的宏观调控。

(2)用近似“支教”的方式,在教师轮岗期间,保留教师的原来人事关系,工资、福利、医疗保险等和原先相同,消除轮岗教师对于轮岗的担忧。

同时出台相关法律制度,对于轮换教师应有的待遇、福利、津贴等提供法律保障,防止学校出现拖延,模糊定义的情况。提高政策的执行力。

四、结语

科教兴国”是我国强国、富国的必经之路;而作为培养明日栋梁的教育,更应该是国家和民族最为重视的问题;而在要求教育高速发展的同时,教育公平问题和它带来的矛盾也日益尖锐起来,中学教师轮岗制,作为解决教育资源分配均衡的办法,无疑是国家宏观的一种调控手段;然而,在已经实行的地区,暴露出了不小的问题;在即将实行的地区,又引起了热烈的争论。所有人都在翘首以盼:教师轮岗制到底能不能解决教育公平问题?如果不能,有什么其他办法?如果能,还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够到位?可以预期的是,这样的大讨论将伴随教师轮岗制的推广而愈演愈烈。我们应该相信,实践出真知,也应当相信,时间终将证明一切。总之,要得到教育的公平,光靠笔头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更多的实践,才能给更完善、更成熟的教师轮岗制打上分数。

【注释】

[1]孙若妍,上海师范大学金融学院2010级保险专业学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