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

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

时间:2022-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摘要的写作方法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第一,正确选取摘要类型。试验研究和单一专题的学术论文,如基础性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论文应撰写这类摘要。在学术论文摘要写作中,对于摘要结构四要素即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应给以准确而完整的体现。除证明论文的发表周期外,更重要的是基于保护作者知识产权的考虑。在同等情况下,属基金项目的学术论文优先刊用的概率大。

1)形式规范

形式规范因学术期刊的不同而不同。 通常经济类学术期刊的组成部分有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和单位、邮编、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注释等。

[摘要]。 一般300~400字。 从摘要中大体能够判断出一篇学术论文的原创程度。 摘要要能叫人眼睛发亮、一见钟情。 国际标准规定:摘要是“对原文献内容准确、扼要而不附加解释或评论的简要陈述。”摘要的内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等主要信息。 虽然摘要简短,但由于它有助于读者决定对学术论文的哪部分更感兴趣。 摘要虽然简明扼要,但其写作更显严格。 摘要的写作方法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

第一,正确选取摘要类型。 学术论文摘要主要有报道性摘要、指示性摘要和报道指示性摘要。 报道性摘要要求提供论文中全部创新内容和尽可能多的信息,特别强调突出新发现、新见解。 试验研究和单一专题的学术论文,如基础性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论文应撰写这类摘要。 指示性摘要要求指明研究考察的对象和论述了哪些问题,而不着重研究结果,其作用是说明性的而不是实质性的。 它适用于主题过多、内容庞杂的文献,如综述类论文。 报道指示性摘要是融上述两种摘要特点于一体的一种摘要类型,它要求报道主要信息,揭示其余部分,详略有致、主次分明,便于灵活运用。

第二,完整的结构要素。 在学术论文摘要写作中,对于摘要结构四要素即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应给以准确而完整的体现。 只给出研究结果和结论,缺少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或者只有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缺少研究目的和结论等结构要素残缺的摘要都严重影响了摘要作用的发挥。

第三,避免评论论文内容。 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对摘要的界定中都明确要求摘要“不加解释或评论”,因此,摘要中要切忌出现“奠定了理论基础”,“找到了可靠的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等评价性语言。

第四,避免解释文题。 解释文题相当于简单重复文题已有的信息,忽视了对摘要结构四要素即目的、方法、结构、结论的表述,使摘要形同虚设,失去了本来应有的作用(沈玲,2000)。

[关键词]。 一般3~5个。 一个新观点的提出,往往需要新词语来表达。 从关键词的时尚性、创新性上也能够判断出该篇学术论文的学术含量。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具体内容作者可以不管,待论文决定采用后可由编者具体填写。 但是,这一“框架”要写进论文里。

[收稿日期]。 除证明论文的发表周期外,更重要的是基于保护作者知识产权的考虑。 现在,所有来稿经初选过关后、正式刊出前都要回改。因此,有些学术期刊还要注明“回改日期”。

[基金项目]。 一般只列省部级以上课题名称、批号。 在同等情况下,属基金项目的学术论文优先刊用的概率大。 它不仅对作者论文采用有利,而且还对学术期刊评价有利。

[作者简介]。 包括姓名、出生年份、性别、籍贯、工作单位、学位、职称,有的学术期刊还要标注作者研究方向、E-mail等。 统计表明,一流学术期刊的作者队伍明显具有“四化”的趋向:名校化、高学历化、高职称化和年轻化。

[正文]。 主要包括引言、文献评论、概念框架、方法和程序、发现、结论。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为学术论文中所使用的资料来源提供证明,它包括解释、定义或证明问题中使用过的原始资料,学术论文中使用过的原始资料以及在研究论文的框架设计、研究方法和程序部分中使用过的所有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不仅应列示参考的中外主要著作,还应列示参考的主要论文,外文著作、论文应由原文列出;列示的文献包括著作、论文等理论资料,也应包括统计、工作报告等事实材料,还包括没有正式出版和发表的资料。 应在段中或段末设序号,并在文末注明。 文末的序号与文中序号一一对应。 在经济学学术研究中,文中引用的文献的标注方法可以采用顺序编码制,也可以采用著者-出版年制。

参考文献表按顺序编码制组织时,各篇文献要按正文部分标注的序号依次列出;也可以按著者-出版年制组织,即各篇文献首先按文种集中,可分为中文、日文、西文、俄文、其他文种5部分,然后按著者字顺和出版年排列。中文文献可以按汉语拼音字顺排列,也可以按笔画笔顺排列。

参考文献的类型标识为:专著[M]、论文集[C]、报纸[N]、期刊[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里析出文章[A],对于数据库、计算机程序、电子公告建议分别采用[DB]、[CP]、[EB]。 这里以刊物和著作标注为例来说明参考文献的格式规范,示例分别如下所示:

顺序编码制:

[1] Lipton M. Why Poor People Stay Poor: Urban Bias in World Development [M]. 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7.

[2]刘霞辉,张平,张晓晶.改革年代的经济增长与结构变迁[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

[3]陈锡文.工业化、城镇化要为解决“三农”问题做出更大贡献[J].经济研究, 2011(10):8-10.

著者-出版年制:

[1]陈锡文.2011.工业化、城镇化要为解决“三农”问题做出更大贡献[J].经济研究, (10):8-10.

[2]刘霞辉,张平,张晓晶.2008.改革年代的经济增长与结构变迁[M].上海:格致出版社.

[3]Lipton M.1977.Why Poor People Stay Poor:Urban Biasin World Development[M]. 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此外,要注意著作方式相同的责任者不超过3个时,全部照录。 超过3个时,只著录前3个责任者,其后加“,等”或与之相应的词。 YELLANDRL,JONESSC,EASTONKS,etal.

顺序编码制。 顺序编码制是按文中引用的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

①引用单篇文献,相关示例如下:

……埃比尼泽·霍华德从空间角度分析城乡关系的平衡,其“田园城市”的理念不仅体现了自然之美,清洁水、清新空气、田野等和城市的相融,更体现了社会机遇的平等与充分就业,以及替代城乡分离的城市繁荣和乡村发展互动,体现了城乡生产力合理分布与城乡空间的有序平衡[9]

②同一处引用多篇文献时,只需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内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 如遇连续序号,可标注起讫序号。 示例如下:

刘易斯[29,38]提出……

库兹涅茨对收入分配差距的研究[18-19]

③多次引用同一著者的同一文献时,在正文中标注首次引用的文献序号,并在序号的“[]”外著录引用页码。 相关示例如下所示:

人力资本积累和劳动力质量的提升能够较好的解释收入差距,“改进穷人的福利之关键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而是提高人口质量,提高知识水平”[1]40,“土地本身并不是使人贫穷的主要因素,而人的能力和素质却是决定贫富的关键,旨在提高人口质量的投资能够极大地促进经济繁荣和增加穷人福利”[2]44

参考文献:

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吴珠华等,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40.

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吴珠华等,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44.

著者-出版年制。 著者出版年编码制具有以下4种标注方式。

①引用单篇文献时,正文引用的文献采用著者-出版年制,各篇文献的标注内容由著者姓氏与出版年构成,并置于“( )”内。 倘若只标注著者姓氏无法识别该人名时,可标注著者姓名,例如中国人著者、朝鲜人著者、日本人用汉字姓名的著者等。 集体著者著述的文献可标注机关团体名称。 倘若正文中已提及著者姓名,则在其后的“()”内只需著录出版年。 相关示例如下所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相继实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稳定家庭承包制的基础上,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大力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李燕琼,2007),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

新制度经济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North(1990)认为,人们通常论及的投资增加、劳动投入量扩大、技术进步等因素,并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它们乃是增长”,一种能够提供适当个人刺激的有效制度,才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参考文献:

李燕琼.2007.我国传统农业现代化的困境与路径突破[J].经济学家,(5):61-66.

North D C. 1990. Institutions,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②在正文中引用多著者文献时,对中国著者应标注第一著者的姓名,其后附“等”字,姓氏与“等”之间留适当空隙;对欧美著者只需标注第一个著者的姓,其后附“etal”,相关示例如下所示:

农业现代化是把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的过程,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来为农业提供生产的技术手段和物质手段,用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提供农业生产的组织管理手段,把封闭、自给自足的、停滞的农业转变为开放的、市场化的、不断增长的农业(张培刚等,2001)……

一个可持续的经济发展路径应该是以人类发展视角出发,这样环境与经济才会呈现协调发展(Costantinietal,2008),……

参考文献:

张培刚,张建华.2009.发展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Costantini V,Monni S. 2008. Environment,Human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J].Ecological Economics,64(4):867-880.

③在参考文献表中著录同一著者在同一年出版的多篇文献时,出版年后应用小写字母a, b区别。 相关示例如下所示: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质是在经济的长期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动力持续且保持稳定,经济发展速度较高且保持稳定,经济发展效益良好且保持稳定,经济运行抗冲击能力强且波动幅度小(白永秀,2011b)。 其中,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内容,那么基于这个层面而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依托就是实现由城乡分割到城乡融合、由工业偏向到工农并重、由“被动城市化”到“主动城市化”(白永秀,2011a)。

参考文献:

白永秀.2011a.关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几个问题[J].中国流通经济,(4):38-42.

白永秀.2011b.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视角[J].当代财经,(11):13-19.

④多次引用同一著者的同一文献,在正文中标注著者与出版年,并在“()”外以角标的形式著录引文页码。

人力资本积累和劳动力质量的提升能够较好的解释收入差距,“改进穷人的福利之关键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而是提高人口质量,提高知识水平”(舒尔茨,1990)40,“土地本身并不是使人贫穷的主要因素,而人的能力和素质却是决定贫富的关键,旨在提高人口质量的投资能够极大地促进经济繁荣和增加穷人福利”(舒尔茨,1990)44

参考文献:

舒尔茨.1990.论人力资本投资[M].吴珠华等,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舒尔茨.1990.论人力资本投资[M].吴珠华等,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注释]。 一定要把注释和参考文献分开。 “注释”指作者进一步解释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注释安排在当页页脚,“随页脚注”。 用带圈数字表示序号,如注①、注②等,注释的序号与文中序号一一对应。 所引资料来自刊物需注明:作者、篇名、发表的刊物号、出版年号、期号;所引来自著作需注明:作者、著作名、出版单位和出版年号、页号。 注释既能反映论文作者的研究是否严肃认真,论文中提出的观点是否有理有据,也是为了表明对前人所作工作的承认和尊重,从而避免引起知识产权纠纷的需要。 论文中对于直接引用的文字、数据或事实资料等加以注释;虽然未直接引用,而是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的观点,也应注释其出处;需要补充说明而又不便于在正文中说明的其他问题也应加注说明。

此外,要有中文译英系列要件。 包括:题目、姓名、工作单位、邮编、国籍,摘要、关键词等。

关于表、图。 表有表名,上标;图有图名,下标。 不论表、图,都要注明资料来源。

目前看来,好多学者一是不懂形式规范,二是轻视形式规范。 在全方位竞争的今天,形式规范变得日益重要,形式规范往往能够产生“形式幻觉”,有“美化”学术论文的主观效应。

2)内容规范

如果学术论文的形式规范是基础,那么内容规范就是核心。 学术论文通常可由“三段式”组成,每一段式3点,共9点。

(1)找切入点

首先,研究问题的导入,即引言的写作。 引言是根据学术论文的问题和目标来陈述和推理学术论文所含有的思想和文字。 引言常常用叙事的格式,要陈述学术论文所指向的问题则采用概括的形式。 引言的目的是为读者领会和理解学术论文做准备,从而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问题和目标,包括对写作方法和写作程序的总的考察,也涵盖其他内容,例如,对研究的领域、制度或政策调整等类似问题阐述。

另外,针对特定的目的或读者,引言还包括一个简洁的文献述评(并非独立的文献述评或文献综述),然后根据文献述评得出的结论(往往是所研究领域当前研究的不足)来创新性地设计所要研究的问题。 对于学术论文的文献评论,是对近年来国内外前人研究进展、主要观点的概括和总结。 文献综述不仅可以避免重复研究,而且有助于研究者“站在别人的肩膀上往上爬”。 文献综述一定是对前沿思想的高度概括、提炼、整理、整合,注意不能对所有的学术观点进行简单堆积。 学术论文的文献综述篇幅较少,无需如学位论文或研究报告一样,需要详尽的参考文献,要注意做到脉络清晰、凝练性强、信息量大。 然后,基于文献综述,进行简单评议,找出研究不足。 最后,根据研究不足,找出本文的切入点或创新点,对本文的研究进行定位,为下面的研究做下铺垫。

(2)基本论证

首先,设计概念框架。 概念框架是研究者对研究问题清晰逻辑思路的体现,其有效设计有助于研究者清晰地理解所要研究的问题。 概念框架与问题描述,目标陈述和文献述评具有互补性。 经济研究中的概念框架是对问题及所有与问题相关的假设的概念分析。 经济学的学术论文一般都是基于“理性经济人”的假定。 其次,在一定假定下,构建本文的框架,陈述本文的观点。 最后,通过科学求证、实证检验观点的正确性。 在论证过程中,要结合运用各种经济学研究方法,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归纳分析和演绎分析、比较研究和案例研究等。

(3)结论与政策建议

首先,要对全文研究的结论进行简要说明。 其次,根据研究问题及其所得结论,提出具有一定篇幅的、合理的、与研究主题相契合的政策建议。 最后,总结本文的研究不足,并指出所研究问题需要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学术论文结论的写法

结论不是结果,结果是在一定阶段事物发展的最后状态,而结论是从前提推论出来的判断。 结果是结论的前提和基础,而结论是结果的归宿和发展,因此结果不能代替结论。学术论文结论是对正文中研究过程所得的现象及实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逻辑推理而得出的总判断、总评价,是研究结果必然的逻辑发展。 以研究结果代替结论,不知道结论应写哪些内容,把正文中各段小结组合起来形成结论或对结论迂回说明,简单重复研究结果,丧失了结论存在的价值。 正确结论的写作应是将研究过程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一般到本质的深化过程,是根据研究结果通过判断、推理而形成的,并要与引言相呼应,还要与正文其他部分相联系,不作无根据的或不合逻辑的推理和判断。 结论的内容应着重反映研究结果的理论价值、实用价值及其适用范围,并可提出建议或展望,也可指出有待进一步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和今后研究的设想。

在结论中一般应阐述: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及所揭示的原理和规律;在实际应用上的意义和作用;与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有哪些异同,做了哪些修正、补充和发展;本研究的遗留问题及建议和展望。 另外,学术论文结论的语言要注意用语严谨、精炼、准确、逻辑性强,有根据,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辞,不能用“大概”“或许”“可能是”等词语,使用这些词语会令读者对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科学性产生疑虑。 结论应条理分明,内容较多的论文,其结论可以按研究结果的重要性依次排列,分项编号逐条例出。

资料来源:沈玲.学术论文摘要和结论的写作方法[J].现代情报,2000(6):59-6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