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与时俱进宣传爱国主义

与时俱进宣传爱国主义

时间:2022-05-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列宁)。爱国主义的具体内涵应追随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有新的界定。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列宁)。爱国主义的具体内涵应追随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有新的界定。我国古人所倡导的爱国主义主要是忠君报国思想和行为,其中不乏狭隘的民族主义,还曾助长穷兵黩武之风,以致中华境内烽火狼烟,战乱连年。历史上,一些国家的统治者也曾打着爱国主义的旗号,号召国民侵略中国和其他弱小国家。这一切都说明,爱国主义如果不经过理性而科学的界定,停留在感性的层面上,将是危险的。

每个国家和民族的人们心中都有一种源自恋土恋乡和自爱自尊之情的感性的爱国主义种子,如果不以理性的方式加以引导和培育,朴素自发的爱国情感就难以上升为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当今中国,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着什么样的任务和挑战?如何应对方能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党和国家领导人早已注意到了对全民族,尤其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就反复强调这一长期的任务,政府的有关部门也采取了一系列行动,比如1993年秋开始的“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展播”、1995年的“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纪念活动、1999年的“庆祝建国五十周年”和2001年的“庆祝建党八十周年”等全国范围内的大型活动。这些“事件型”的爱国主义教育举措无疑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正像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所说的,爱国主义教育要贯穿国民教育的始终,更艰巨也更光荣的任务在于平常状态下对民众进行日积月累的爱国主义教育。

本文拟从三方面论述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与时俱进界定新时期的爱国主义;与时俱进认识爱国主义教育的新环境;与时俱进实施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

一、与时俱进界定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笔者认为,要准确有效地界定爱国主义就必须重新认识“国家”的概念。任何一个国家都是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精神/文化资源三者的集合体。倡导爱国主义精神,具体到可操作的层面,就是要提倡以理想的方式热爱祖国的国土,热爱自己的同胞,热爱并实践祖国的文化精神。这在当今中国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从对中小学生进行的爱国主义教育开始,就应当灌注一种对国土的理性的热爱。传统意义上的国人对家园故土的眷恋之情只停留在感性的水平上,如果不与时俱进就难以符合新时代的要求。比如说,农民认为土地是自己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顾水土流失而拒绝退耕还林,那么这种对土地的占有式和掠夺式的“热爱”就是以国家的生态环境恶化为代价,不能说是真正的爱国。在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要义的时代,爱国土首先意味着要有强烈的环保意识。节假日外出到风景点旅游观光的游客常有自觉或不自觉的破坏环境卫生的行为,这也违背了“热爱国土”的理性原则,虽然他们欣赏和热爱祖国美好风光的“感情”可嘉。凡此种种,大众传媒、学校、政府部门都应注意舆论导向

第二,热爱同胞是爱国主义最起码的内核之一,但在行动中往往被国人忽略。目前的形势对倡导热爱同胞十分有利,因为包括国内外华人在内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已经形成,人民的爱国热情空前高涨。从媒体的舆论导向来看,目前中国人已经达成这样一种共识:爱国不分先后,也不分人在国内国外,不论在什么地方都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报效祖国,参与国家建设,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在1998年的“全民抗洪救灾”中,国内外同胞万众一心参与救助灾区人民,体现了对自己同胞“血浓于水”的感情。值得指出的是,这种感情只有通过政府与媒体的善加引导和凝聚,才能升华为理性的、有组织的行动。这次成功的经验值得记取。随着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国门的进一步开放,类似的场合和事例还会有很多。要总结成功的宣传教育经验,以图做得更好,就需要界定“热爱同胞”的内涵。不分贫富,不论地位,不拘民族,不划地区,在任何情况下都首先给予自己同胞的权益以应有的保护,“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不论以何种形式),是对同胞的理性的爱。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都应首先保护本国公民和侨民的利益。在这点上,发达国家的许多做法值得借鉴。中国历来重视“对外形象”,中国人看重自己国家在外国人心目中的形象甚于看重与“自己人”的实际关系。如果同胞不能互相善待,只是注重“做好了给外国人看”,这样的形象塑造是不应该提倡的。如果我们不正视如何减少同胞之间的“内耗”,何谓“爱国”?

第三,热爱自己国家的文化就意味着“弘扬中华文化,人人有责”。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发达国家的文化影响借助强势经济长驱直入,在青少年中可谓“深入人心”。中小学生熟悉美国大片,对外国影星的生前死后都饶有兴趣,却可能不知道雷锋是谁,也说不上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许多年轻人唱国外流行歌曲劲头十足,却对中国的“红色经典”一无所知。20世纪80年代还有歌星唱道:“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现在呢?改革开放后出生的一代是吃“麦当劳”和“肯德基”长大,穿“阿迪达斯”等外国品牌习以为常的青少年。令人心忧的文化现象还有很多,但还鲜有人将之提高到中国的“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的高度加以论述。在许多国际专家惊呼现代科技抹杀文化国界的时候,我们有必要反省自己对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的身份地位是否有忧患意识。更重要的是,中华文化在其根本载体,中国人的心目中还有多少地位。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直面现实。

总之,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都有“爱国”的情感资源,因此宣传教育者不仅要教导人们爱国,更要注意启动这种内心的资源,引导人们理性地爱国。

二、与时俱进认识爱国主义教育的新环境

首先,我们是在市场经济的时代倡导爱国主义精神。尽管每个人心中都有爱国情感,但市场经济的驱动力不可避免地促使相当多的社会个体和机构追逐一人、一时、一地、一团体的利益,甚至不惜损害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利益。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短期行为”。针对这种倾向,有必要在社会各部门的管理层面上和个人层面上深化爱国主义教育,郑重提醒人们注意:爱自己的国家,不仅要爱她的现在,还要爱她的未来,目光长远,胸怀大局,个人利益、团体利益、局部利益必须无条件服从国家发展的大局和百年大计。在这点上,三峡库区移民的安置及媒体的相关宣传报道提供了很好的正面示范。即使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美国,当年的肯尼迪总统也曾号召年轻人“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什么,当问你能为自己的国家做什么”,并在美国年轻人中激起强烈反响。市场经济的倾向之一就是无形中鼓励个体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这与传统意义上的爱国奉献和自我牺牲精神背道而驰。然而,在目前的中国,面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形势,一定程度的牺牲奉献仍然是社会条件对公民的期望之一。如何解决这对矛盾冲突?过去的那种行政强制手段已经行不通了,有效而合乎时代节拍的做法就是利用大众传媒无处不在的优势,“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采取树立典型、宣传模范的方式,让社会上的普通人向来自他们当中的优秀分子和先进人物看齐。古人云,见贤思齐,相信具有相当思想觉悟的中国百姓有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在英雄模范的高尚精神感召下,在良好的舆论氛围感染下,将会选择爱国奉献的价值取向,并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其次,发展市场经济就意味着中国社会必须融入世界经济的大潮,直面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国际格局。市场的开放性和流动性决定了企业单位在很大程度上有经济行为的自主权,可以用各种合法手段谋取商业利益的最大化。在一定条件下,这种运作方式与爱国的要求发生矛盾。当自己的企业赢利与国家利益受损直接相关时该怎么办?答案似乎很简单,也只有一个,那就是维护国家利益,祖国高于一切。但是,实际操作会复杂得多,因为爱国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是道德范畴,而规范经济行为等其他社会行为的主要是法律。有些事情“法律管不到,道德管不了”,处于灰色地带。这就要求当事人和企业有较强的道德意识和自律能力,不钻空子,而是自觉主动地将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这同样需要长期的宣传、教育和培养。企业管理者和员工都必须明白,爱国不仅仅表现在把民族品牌做大做强,“进军海外”,更在于处处传播中国人的诚信形象,也在于永不做损害国家经济利益的买卖。

第三,现在倡导爱国主义,面临中国社会一部分人已经先富起来,社会不平等正在加剧的情况。据报道,20%的富足者掌握着55%的社会财富。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开宗明义、旗帜鲜明地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将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向共同富裕的进程。社会平等是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之一,这点为国际“发展学”界的专家学者所公认。今日所谓平等,不等于过去的平均主义,而是更多地强调合法权益的平等、机会的平等、人格的平等、尊严的平等。如果与上文所说的“热爱同胞”联系起来,就要求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为扶助社会弱势群体尽力,尤其是帮助下岗职工再就业,帮助温饱线下的农民脱贫。国内外、境内外媒体对某些新富的“暴发户”行径有过不同程度的报道和批评,值得我们关注。正如邓小平同志在20世纪80年代就指出的,我们所热爱的应当是社会主义中国。“社会主义”这个定语是不能少的。社会主义的祖国应该始终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给每个成员以光和热,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的人际关系只是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不论以何种形式炫耀自己的财富或者“斗富”,都是不足取的。“富者为大”的价值观念是错误的。先富起来的,有义务向尚未富足的个人和地区伸出援助之手,这才是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行动体现。换句话说,爱国主义的“爱同胞”这一方面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就是要在全社会倡导一种和谐、和睦、平等、友爱的人际关系。这也符合十六大的精神。

总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在社会不平等程度有所加大的情况下,爱国主义可操作的新内涵应该包括爱国土、爱同胞、爱中华文化。当然,追求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早日实现涵盖这几个方面,是应当始终坚持的。

三、与时俱进实施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

针对新的历史条件下爱国主义的新特点,结合新的国际国内形势,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运作必须与时俱进。以下几点对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和宣传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第一,着眼于人民之间的联系。针对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程度提高,技术进步加快所带来的人际关系的疏远和人情的淡漠,爱国主义教育可以成为增强人民之间联系的纽带。“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共有的国土,同胞的血缘,共同的文化,都成为我们热爱我们共同的国家的理由,并激励我们努力建设国家。动员人民参与国家建设不外乎是这样一个传播过程:启动精神/文化资源,从而调动人力资源,最后实现对物质资源的最优化利用,实现经济发展。当然,经济的优化发展又反过来使最广大的人民受益。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社会发展程度的衡量指标之一在于文化是否空前繁荣。繁荣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联系和凝聚全中国人民,乃至海外华夏儿女的有利因素。

第二,突出各族人民对祖国大家庭重大事务的参与。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很多,比如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和2002年上海“申博”成功,通过大众传播媒介的报道、评论和渲染,全国人民都分享了同一份喜悦。在庆祝胜利的时刻,每一个中国人都比平时更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是祖国的一分子,也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傲。这种情感一旦升华为理性的信念,就可以化为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

第三,注重包括所有少数民族在内的全中华民族的一体性和多彩性。全国媒体对不久前召开的党的十六大的宣传,以及对十六大精神在全国人民中引起的反响的相关报道,都体现了这一爱国主义教育原则。通过媒体,我们听到不同民族的党代表和群众代表发出一个共同的声音:团结努力,共同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民族凝聚力空前增强;与此同时,各民族各地区的特色又得到充分的体现。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国在社会整合与民族团结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虽然历史上有过各种起伏与离合,“大中华”的精神依然健在,历久弥坚,各民族求同存异,分享着祖国的繁荣,也分担着建设祖国的重任。

第四,突出社会主义祖国对一切爱国力量的包容。从80年代浩浩荡荡的“出国潮”到世纪之交同样浩浩荡荡的“海归”潮,许多中华学子乃至海外华人的祖国观念都发生了与时俱进的转变。从学业有成后滞留海外,不归祖国,到为了更好地回国服务而出国学习,这些现象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前进中的社会主义祖国的感召力。大众传媒的宣传口径也从批评留学人员逾期不归,到呼吁海外的所有中华学子以力所能及的各种方式服务于祖国建设,体现了祖国母亲宽广的胸怀。同时,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也是不可忽视的爱国力量,对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有重要作用。所以,爱国主义教育不能忽略关于这些地区的文化和人情的宣传,而应该致力于促进大陆和境外同胞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团结。

最后,也是最重要和最关键的,是要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与时俱进”的方针统领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充分重视爱国主义精神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可操作性,让宣传工作像涓涓细流一样在人们心头不断流淌,务求人人做到爱国土,爱同胞,爱祖国的文化。全民“知我中华,爱我中华,强我中华”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本文原刊发于《中国记者》2003年第3期,并获得该刊当年度优秀论文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