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群体行为分析

群体行为分析

时间:2022-07-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8.2 群体行为分析8.2.1 群体行为及其特征群体行为是指群体在受到内外刺激的作用下,通过成员间互动沟通作出的反应,这种反应应该是与组织目标相联系的。每个群体都会有自己的规范,即群体规范,群体规范是群体所确立的,对其所有成员起着约束作用的行为准则或行为标准。因而,群体的规范一旦形成,就会成为群体成员的行为准则,自觉地或被迫地来遵守它。

8.2 群体行为分析

8.2.1 群体行为及其特征

群体行为是指群体在受到内外刺激的作用下,通过成员间互动沟通作出的反应,这种反应应该是与组织目标相联系的。群体行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下式所示:

群体行为=f(M,T,O,L,…,E)

其中:M代表成员的态度、知识、技能和能力等;T代表群体所担负的主要任务的各种特征;O代表群体的层次结构和功能;L代表群体领导人的能力和特征;E代表群体与其他群体和外界的关系。

群体行为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群体压力与从众性。当一个人在群体中与多数人的意见相左时,就会感受到一种无形的精神压力,即群体压力。群体从众性特指成员受到群体压力,在知觉、判断、行为上与群体中多数成员趋于一致的倾向。

第二,相近相悦性。群体成员空间相近,彼此间更加相互接纳,但不绝对是这样。

第三,相似相辅性。个性相似者易发生人际关系,但在组建群体时,更要追求差异协同,即相辅互补。

8.2.2 群体规范

1)群体规范的概念

大家都知道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同居一室的成员不能大声喧哗。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大家都在遵守规范。

每个群体都会有自己的规范,即群体规范,群体规范是群体所确立的,对其所有成员起着约束作用的行为准则或行为标准。它可以是成文的,如法律、规章、制度等,也可以是不成文的,如风俗、舆论、文化等,无论成文的还是非成文的群体规范都是真实存在的。

为什么属于某个群体的个体往往会尽力做到符合其所在群体的规范?因为不符合其规范的代价也许是受到群体成员的排斥、嘲弄或“冷处理”。而人类的天性是不愿意成为被嘲弄的对象,也不愿意被别人遗忘或忽视。

2)群体规范的形成

美国心理学家谢里夫(M.Sherif,1905)用“暗室光点”实验证明了群体规范的形成过程。实验在暗室内进行,一个被试者坐在暗室里,面前的一段距离内出现一个光点,光点出现几分钟后就熄灭。然后让被试者判断光点移动了没有,向哪个方向移动,移动了多远,但实际上光点根本没有移动。这是心理学中典型的视错觉实验,大家都感到光点似乎移动了。这样的实验反复进行了多次,结果被试者都很快建立了各自的反应模式,即建立了个人的反应标准。有的认为光点向上移动,有的认为向下移动,还有的认为向左或向右移动等。随后,谢里夫又多次让所有被试者同时在暗室里观看光点,过一段时间后,所有被试者的反应标准逐次趋于一致,最后形成了共同的反应标准,这就是群体规范的形成。这一实验说明,群体的规范取代了个人的反应标准或模式,而这种规范的形成显然是受了模仿、暗示等心理机能的影响。

实验继续进行,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当谢里夫又把这些人分开单独实验,结果所有被试者都没有回到自己原来的反应模式上,仍然一致地保持着群体的反应标准。这说明已经形成的群体规范具有一种无形的压力,约束着人们的行为,甚至这种约束力并没有被人们所意识到。因而,群体的规范一旦形成,就会成为群体成员的行为准则,自觉地或被迫地来遵守它。[2]

8.2.3 群体凝聚力

1)群体凝聚力的概念

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成员维持在群体内的合力。也可以表述为,成员对群体的向心力或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它可以指群体成员受到相互的吸引并且愿意成为群体中的一员的强烈程度,[3]是一种使群体成员对某些人比对另一些人感到更亲近更有好感的情感,它可以被认为是群体的确定性特征。

心理学家多伊奇曾提出一个计算群体凝聚力的公式:

群体凝聚力=成员之间相互选择的数量/成员之间可能相互选择的数量

影响凝聚力的因素有:第一,成员间相处的时间;第二,加入群体的难度;第三,外在的威胁;第四,群体的地位;第五,群体规模的大小;第六,目标达成情况的好坏;第七,信息是否有效沟通;第八,领导的要求与压力;第九,成员目标与群体、组织目标的符合程度。

2)凝聚力与生产率的关系

群体凝聚力的高低影响了群体内成员的士气、满意度等,这就会对生产率产生重要影响。但是否凝聚力越高生产效率也越高呢?答案是否定的,凝聚力的高低不是影响生产率的唯一因素,生产率的大小还取决于领导方式、管理模式、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的一致性等诸多因素,因此群体凝聚力与生产率的关系是复杂的。群体凝聚力与生产效率之间并不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凝聚力高,可能提高生产效率,也可能降低生产效率。如当群体的目标与组织目标不一致甚至出现相悖时,那么凝聚力越高,生产率却越低;反之,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则二者成正相关,如图8-1所示。

社会心理学家沙赫特通过实验研究了群体凝聚力对生产效率的影响情况。沙赫特在有严格控制条件的情况下,检验了群体凝聚力和对群体成员的诱导对于生产率的影响。实验中的自变量是凝聚力和诱导,因变量是生产率。设1个对照组、4个实验组,分别给予4种不同的条件,即高、低凝聚力和积极、消极的诱导4种不同的结合。

这个实验表明:

①无论凝聚力高低,积极诱导都提高了生产率,而且凝聚力高的群体生产率更高;消极的诱导明显地降低了生产率,而且凝聚力最高的群体生产率最低。

②凝聚力高的群体,若群体规范规定的生产标准很低,则会降低生产率。

img26

图8-1 群体凝聚力与生产率的关系

③对群体的教育和引导是关键的一环,不能只靠加强成员间的感情联系来提高群体的凝聚力。因此,管理者必须在提高群体凝聚力的同时,提高群体生产指标的规范水平,加强对群体成员的思想教育和指导,克服群体中的消极因素,以使群体的凝聚力真正成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因素。[4]

由上述实验可以得到以下两个结论:第一,群体凝聚力与生产率的关系很复杂;第二,诱导是比群体凝聚力更为重要的影响生产率的因素。

8.2.4 群体压力

1)群体压力的概念

群体压力(Group Pressure),是群体对其成员的一种影响力。当群体成员的思想或行为与群体意见或规范发生冲突时,成员为了保持与群体的关系或者为了不偏离群体而需要遵守群体意见或规范时,所感受到的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它使成员倾向于作出为群体所接受的或认可的反应。[5]群体压力,它既不是群体由上而下明文规定的,也不是群体强制地改变个人的思想和行为,而是群体通过大多数成员的意见从而形成一种压力去影响个人的行为。尽管群体压力不具有强制性,但是它对个体却产生了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当个体的意见与行为与群体不一致甚至是相反的时候,个体心中会有一种恐惧感,他们害怕受到群体的冷落、排挤甚至于偏离群体,这时个体就会违背个人的意愿而做出完全相反的行为,这就是群体压力。所以,当群体中的一个人不想处于孤立无助的局面时,他就会屈服于这种群体压力,顺从大多数人的意见即所谓的从众。

2)群体压力的产生

上面提到了,当个体的思想或行为与群体大多数人不一致时,个体往往会屈服于群体压力与群体保持一致,那么这种群体压力是怎样形成的呢?

社会心理学家阿希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直致力于从众问题的研究。1956年,阿希报告了一个有关群体压力的经典实验“线段实验”,考察了影响从众的各种因素。他原先假定,聪明人在可以顺利看到事情真相时不会从众。但事实证明问题不这么简单,聪明的人也会说“白谎”,表面上保持与群体或他人的一致。

阿希将被试组成7人小组,请他们参加所谓的知觉判断实验。实验的真正目的是考察群体压力对从众行为的影响。7名被试中,只有编号为第七的被试为真被试,其他均为实验助手。被试与其他群体成员都围着桌子坐下后,实验者依次呈现50套两张一组的卡片。两张卡片中,一张画有一条标准直线,另一张画有三条直线,其中一条与标准线一样长。被试的任务是在每呈现一套卡片时,判断三条编号依次为A、B、C的三条比较线中,哪一条和标准线一样长,如图8-2所示。

img27

图8-2 阿希实验使用的卡片

实验开始后,前两次比较平静无事,群体的每一个成员都选用同一条比较线。作为第七号(第七个进行判断)的真被试开始觉得知觉判断很容易、很快。在第三组比较时,实验助手们开始按照实验安排故意作出错误的判断。被试者听着这些判断,困惑越来越大。因为他要等到第七个才能说自己的看法,先必须听前6个人的判断。结果,他面临一个是相信自己的判断,还是跟随大家一起做错误判断的两难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数十名自己独自判断时正确率超过99%的被试,跟随大家一起作出错误判断的总比率占全部反应的37%。75%的被试至少有一次屈从了群体压力,作了从众的判断。[6]

8.2.5 群体的作用和功能

群体是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个人通过一定的关系组成的有机整体,它产生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那么群体到底具有什么样的作用和功能呢?

1)群体对组织的作用

①首先,承担、执行和完成组织所赋予的基本任务,以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②其次,协助组织整合个体力量,并提高其合力。

③最后,协助组织协调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

2)群体对个体的作用

一是表现在对群体成员心理的影响上;二是表现在对个体行为的改变上。

对个体心理的影响体现在:群体可以满足员工的安全、归属、尊重、理解、审美、自我实现、超越性等心理需要,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改变员工的心理与行为。

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助长作用和社会抑制作用

所谓社会助长作用是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时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时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7]。社会抑制作用指的也是个人对别人的意识,但包括的是别人在场时与别人一起活动时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降低。

(2)社会标准化倾向

社会标准化倾向是指在群体规范的制约和影响下,群体成员行为的差异性变小,趋向于相似或相同的行为表现、意见和看法。

(3)社会顾虑化倾向

所谓社会顾虑化倾向,指个人在人群面前表现不自然,有顾虑,其行为表现异常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8]。如有的同学在公众面前不能自然讲话等。

(4)基于群体压力的从众行为倾向

当个体发现自己的行为或意见与群体不一致的时候,通常会感到心理紧张,促使其与群体趋于一致。这种群体成员企求和群体中的多数人行为相一致的现象,称为社会从众行为倾向[9]

(5)社会懒惰行为倾向

社会惰性行为倾向指群体成员在完成一个共同目标的过程中,努力程度和平均贡献率随着群体成员增加而减少的一种倾向。

★知识卡片——旁观者效应

旁观者效应也称为责任分散效应,是指对某一件事情来说,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作出积极的反应。但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因为前者独立承担责任,后者期望别人多承担点儿责任。“责任分散”的实质就是人多不负责,责任不落实。

kitty Genovese案例一直被视为“旁观者效应”的经典案例——Genovese小姐于1964年在纽约的一个公园被一人用刀捅死。根据报纸报道,这个过程长达30分钟。在引起一位邻居的注意后,杀人犯逃离现场,10分钟后重回现场并继续捅Genovese小姐直到她死亡。报纸报道38位目击者目击了凶杀过程,但是没有一个人出来阻止或者打电话报警。媒体一致谴责纽约人冷漠。根据2007年《美国心理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kitty Genovese一案被媒体夸张报道了。当时没有38位目击者,在案发过程中警方也至少接到过一次报警电话,而很多邻居只是听到有声音,实际上并没有看到案发过程。该文作者认为这个案子之所以一直以来被作为“旁观者效应”的经典案例,是因为对学心理学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案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