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农业教育传播者的群体构成与特征

农业教育传播者的群体构成与特征

时间:2022-11-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政府是农业教育的投资主体,也是农业教育传播政策制定者。大众媒介作为农业教育传播者有其自身的优势。他的教育思想与实践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一笔不小的财富,其中农业教育观是张之洞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不仅为改变当时中国农业愚昧落后的面貌培养出了一批人才,而且也为当代我国农业教育的发展、革新提供了前车之鉴。张之洞通过一系列实践发现要振兴农业,首先要发展农业教育。

第二节 农业教育传播者的群体构成与特征

一、农业教育传播者的群体构成

大体上来说,农业教育传播的传播主体包括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及学校、大众媒体以及各种经济组织等民间实体。他们之间以及与公众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形成一个传播的互动网络。

政府是农业教育的投资主体,也是农业教育传播政策制定者。政府部门,尤其是农业部门是农业培训工作的组织协调者,对培训机构进行考核、管理和认定,建立和管理统一的农业培训师资队伍,对培训师资进行评估和培训。社会制度决定传播制度,社会大环境决定传播小环境。农业教育传播的传播者也要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并制定实施了一系列解决“三农问题”的措施和计划,不解决“三农”问题,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就不可能高速度、可持续地发展。《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近年来,国家在农业教育方面的投入不断提高。2006年7月14日,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协调小组副组长、农业部科教司副司长陈凤秀在农业部、中国科协等14部门在京举行的“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启动仪式上透露,今年国家将投资1亿元进村办班开展新型农民的免费培训。这笔资金将采取政府招标培训机构,农民免费享受教育的方式进行。在这种大好形势下,农业教育传播实施者的工作就容易开展。

科研、教育、推广单位的传播者,具体来说包括各农业大学、农业院校里培养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的教师,各农业职业学校、农业中专等中等学校培养初级农业生产技术人员的教师,也包括对政府农业干部、广大农业生产者进行各类农业培训的工作人员等等。在我国,科研、教育、推广各单位目前还在很大程度上是各自为政,有自己独立的体制,按照各自的职能参与农业科研、教育、推广等工作。仅靠部分高等院校的自觉参与,无法承担农村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任务;没有广大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参与,科技推广就没有源头活水,就很难提高农业科技的含量。如果能将他们整合,以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农业院校、农业科研机构为依托,以各类培训体系和地、县、乡、村各级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为基础,企业与民间科技服务组织为补充,就能使农业教育培训体系上下贯通。

大众媒介作为农业教育传播者有其自身的优势。首先,大众媒介面对的是最广泛的受众,而且没有什么人为的中间环节,只要信道畅通信息可通过媒介直接到达受众那里,对于生活在乡村中的人们来说是最方便的信息来源。其次,媒介熟悉面对公众的传播语言,比起科研单位更加懂得传播的技巧。他们可以将信息转换为容易被受众接受的形式,有时还可以掺入自己的理解,引导受众。最后,大众媒介是现代社会的一个传播关系“集结点”,当媒体参与农业教育传播的时候,它同样可以把这种关系优势带到农业教育传播领域,可以使自己成为农业教育传播的“集结点”,面向公众的农业信息的“汇聚点”,成为传播农业信息的最重要来源之一。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相对于我国的农业和众多的农业人口来说,我国的农业、农民类媒体太少。除了CCTV- 7、《农民日报》以及各省级的农民报外,很少有别的服务于农业、农民的媒体。综合性媒体涉及农业生产、农业科技信息和市场信息等的报道也很少。而且,总的来说对农民、农业的服务意识不强,不能满足他们的生产、生活和文化信息需求。复旦大学李良荣教授在2002年10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媒介传播”学术研讨会上讲到农村受众信息匮乏时说:“原因之一是当前我国传媒业的目标受众都是都市人群,针对农民进行的信息传播在量上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但更重要的,大众传媒在对农村进行传播时没有真正考虑他们的信息需求”。

各种经济组织他们也会参与农民教育传播。他们的动机与政府以及大众媒介都不同。作为经济实体,他们要通过教育传播过程来培育更多的消费者。随着科学技术在大农业生产中越来越多地应用,各种经济组织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越来越具有“科技化”的特征,这样的产品和服务在进入农村时会面临许多新的问题。例如,农业生产者是否有相应的知识来理解和接受它,是否能知道如何使用和操作它,是否已经意识到自己需要这种新产品等等。新产品要想在市场上取得成功,首先就需要利用一些可能的传播途径来开发和“唤醒”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并让消费者认可和接纳这种新产品,让他们学会使用和享用这种新技术和新产品。在山东半岛地区的果农当中,这种经济组织的宣传教育起了重要作用。另外,这些经济组织还通过一些农业教育传播活动来了解农业生产的知识进展和动向,获得用于生产决策的背景信息和竞争性情报。经济组织的教育传播虽然有其合理性和灵活的作用,但是也应该看到经济组织是以盈利为首要目的的,当新产品遇到问题时,他们很有可能会把损失转嫁到农业生产者身上,农民则无处转嫁祸水,只能吞下苦果。这对于农民主动接触科技信息的积极性来说是很大的打击。因此,规范经济组织的商业行为,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自律意识,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

二、不同类别和层次的农业教育传播者现状与特征分析

下面我们来按照农业教育传播的不同类别和层次,系统详细地分析一下农业教育传播的几类传播主体。农业教育传播者按照其性质可以分为普通农业教育传播者、其他农业教育传播者,按照层次又可以分为高等农业教育传播者、中等农业教育传播者和初等农业教育传播者。

(一)普通农业教育传播者

历史上,我国曾有过一些优秀的农业教育传播者,他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经验值得我们反思借鉴。晚清政坛上一位极为活跃且影响颇大的朝廷重臣张之洞就是其中一位。他的教育思想与实践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一笔不小的财富,其中农业教育观是张之洞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不仅为改变当时中国农业愚昧落后的面貌培养出了一批人才,而且也为当代我国农业教育的发展、革新提供了前车之鉴。当时正处于中华民族日渐衰微的晚清时节,列强欺凌盘剥,工商业枯萎不振,农业成为中国的主要财政来源。张之洞通过一系列实践发现要振兴农业,首先要发展农业教育。他先后倡导和创办了一批农务学堂,如湖北省官立蚕业学堂、湖北农务学堂、湖北农业教员讲习所以及汉阳府、施南府、安陆府等地的官立中等农务学堂等。张之洞等人对各种农业学堂的种类、学习年限、课程设置等作出了详尽的规定,如农务学堂分为初等、中等和高等三级,初等农务学堂学生入学年龄为13岁以上,招收对象是普通初等小学的毕业生,初等和中等农务学堂的学习年限均为3年,高等阶段为4年,学习内容随着学堂级别增高而不断递增和加深等等。

如今我们的农业教育体系,基本上还是分为高、中、初三个等次。高等农业教育含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教育;中等农业教育以普通农业中专为中心,各类农业中专协调发展,包括普通农业中专院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职业高中等;初等农业教育主要是职前学历教育,含农业职业中学、初中“3+ 1”办学模式。

1.高等农业教育传播者

高等农业教育是有关农业及相关行业的一种专业性的教育形式,它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农业高等院校是高等农业教育的主体。

农业在我们国家、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战略基础地位,农业、农村急需一大批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专门人才。我国农业高等院校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人才,就在“十五”期间农业院校培养本专科生约20万人;培养应用型研究生1.5万人,其中硕士研究生约1.45万人,博士生约500人。然而在人才培养方面,我国农业高等教育面向农村的培养机制尚未形成。2003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7%,2004年达到了19%,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已经来临。但是,高等农业院校的学生规模还不到全国高等教育总规模的10%,高等农业教育的规模与农业人口的状况极不相称。这有多方面的原因:宏观上来看,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使教育资源基本上都是为城市服务的,包括本该与农村联系紧密的农业高等教育。其次,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重塑了农村经济组织的微观基础,农户成了独立的生产经营者,而且经营内容从种养业为主扩展到三大产业并举。此时,农业和农民不仅需要指导高产、优质生产的技术人才,更需要能够指导高产、高效的市场观念的经营人才。而长期以来,高等农业人才教育专业结构“以粮为纲”、生产格局以种养为主,专业知识较多地局限于生产环节。生产技术专业的学生不懂经营管理,经营管理的学生又不懂生产技术。最后,农业高等院校偏重理论、脱离实际,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与市场需求很难吻合。理论上来说,农业高等院校大学应该具有培养优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提供社会服务三项功能。目前我国的农业高等教育偏重科学研究,对于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重视不够。科学技术研究方面存在着与上面所谈的人才培养相似的毛病,在科学研究中只管成果、忽视转化。上面提到的张之洞先生特别提倡教学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干精神,规定各级各类农务学堂必须设置实际操作课,要配备实习器具,且要有专门的实习场所,如高等农务学堂当备“肥料制造场,农业实验物、各种实验室、农具室”,“农科大学当置农场、苗圃、果园及附属演习林,使得练习实业,并置家畜病院,使实究兽医学术”。(6)

就高等教育的具体实施者教师来说,他们所承担的任务也是三个方面:教学,科研,技术推广。应该说高校师资整体素质在国家教委的师资培训网络中通过单科进修、助教进修班、访问学者、在职攻研、岗前培训等形式得到提高,其中,农业高校师资队伍的素质也得到进一步加强。1995年我国农业院校专任教师只有1.5万人,到了1997年就发展到了2.5万人。有研究生学历的由1978年的9.8%提高到1997年的30%。教师的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都有了改善,逐渐趋于合理。1977年教授人数只有246人,到了1996年就已经增加到2001人,增长了8.1倍多;副教授人数增长了14.9倍。到1999年,高等农业院校已有博士点154个、硕士点646个、博士后流动站21个、国家重点学科23个、部级重点学科26个、国家重点开放实验室3个、部级重点开放实验室44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5个,并且有8个农业院校通过了“211工程”预审。(7)

但是总的来说,我国农业院校的数量与庞大的农业人口不成比例,培养出来的人才也有很多并非从事农业。另外,农业高校教师的整体素质还有待于提高,尤其是青年教师对国家各项农业政策、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尤其是对农业教育的重要性,并没有深刻的认识,受高工资、优待遇的诱惑,背趋农业者大有人在。虽然人才自由流动是好事,但是这影响了高等农业院校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对所教学生的思想观、人生观、价值观也会产生影响。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在谈到中国乡村教育时说,乡村教育走错了路,它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造房子不造林,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教人分利不生利,教农夫的子弟变成书呆子。高等农业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农业院校毕业的学生从事农业相关工作的比例并不高,农字类院校改名跳出农门的故事也正在一遍遍上演。实际上,中国传统教育中对教师人品十分重视,张之洞也十分重视教师的品行。对于作为农业教育传播的具体实施者教师,张之洞深知师资队伍对于农业教育的重要性,极为关注农务学堂的师资建设问题,他要求教师忠于职守,热爱本职工作,倾心教学,要求教师以身作则,以自己良好的行为规范来为学生树立活生生的榜样。

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高等农林院校联系实际、主动服务“三农”的意识逐渐增强,比如,河北农业大学长期坚持不懈地面向农村经济主战场,通过人才培养、技术推广、农业综合技术承包和建立服务机构等途径,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湖南农业大学通过实施“现代农业新技术示范推广工程”,依托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体系,把农业科技辐射到广大乡村;2006年7月27日中国农业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启动“十一五”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行动,包括科技兴村、教授入村、研究生服务农村、选派大学生“村干部”、农村能人培训、农村信息服务、政策咨询服务七大行动,计划5年累计选派100名教授进村支农(他们的考核不再以论文为指标,而是更注重他们在农村推广的技术成果和给农民创造的效益),在北京、河北、内蒙古、山东、河南等地重点建设10个典型示范村基地,辐射带动一批村镇发展;开展百名教授入村行动,每年至少为1000个农户提供服务,推广新技术100项以上;每年组织1000名大学生进入100个村,开展服务新农村建设社会实践专项行动;开展农村能人培训行动,计划培训农村基层管理干部1万人次、进城务工农民5万人次、农业技术人员10万人次等。许多理工大学和综合性大学也发挥学科优势,积极拓展为“三农”服务的渠道,支持乡镇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的更新换代。我们愿意看到更多的农业高等院校真正发挥其人力、智力优势,服务农业、农村和农民。

2.中等农业教育传播者

高等农业院校为许多农业院校及农业单位输送了不少高精尖的人才以及师资力量,但我们不同意高等农业教育是整个农业教育体系的龙头的说法,我国农业教育传播的眼光不应只往上看,只盯着培养高精尖人才的高等教育。我国农业教育的难点实际上在农村,农村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低下,信息闭塞,这已经成为制约农业整体提升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我省文盲人口(指15岁及15岁以上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口)360.12万人,占总人口的14.34%,每10万人中具有高中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仅为12528人(全国为14757人),农村劳动力中,初中以下文化水平的占90%,而文盲、半文盲就占全部劳动力的20%,农村劳动力的低素质直接影响其对农业科技的吸收和应用。要全面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素质,还要靠广大初、中等农业教育传播者的努力。高等农业教育只是层次比较高的农业教育,它还要建立在比较好的农业教育基础之上。我国农村有那么多的科技素养比较低的农业生产者和剩余劳动力,如果他们的素质不得到提高,那么农业教育这条巨龙单靠高精尖的高等农业教育是飞舞不起来的。

我国目前的中等农业教育传播者包括农业中专院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职业高中、农民中专,基本形成以普通农业中专为中心,各类农业中专协调发展的农业中等教育网络。

(1)农业中专

农业中专是农业中等职业教育的骨干,也是我国农业教育传播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直接为县、乡、村培养农业专业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素质,为当地农业经济做贡献,在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中起着重要的带头作用,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之一。大力发展农业中专教育可以带动农业初级职业教育和推动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为广大农村青少年成才开辟广阔的道路,并缓解初中毕业即走向社会寻求就业的压力。如前面提到的,现在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低下,现有的农业教育远远不能满足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和加快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要求。我们的出路就是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尤其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

我国农业中专教育自1978以来经历了恢复、调整、改革、建设、发展之路,主动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发展需要,面向三农服务,大力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培养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到1999年为止共输送毕业生85万人,为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农业中专学校的数量也从1978年的302所增长到1997年的365所。在校生由1978年的8.7万人发展到1997年的45万人,增长了4.2倍;农业中专学校平均规模由1978年的287人发展到1997年的1232人,增长了3.3倍;1978年招生规模为4.6万人,到1997年增加到16.5万人,增长了2.6倍;教师与学生的比例由1978年的1∶8.3发展到1997年的1∶17。(8)

但是近几年来,由于社会和学校自身的一些原因,比如社会上对职业教育的歧视、高校扩招的冲击、中专学校自身的教育、教学、管理及基本条件等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等,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受阻,农业中专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制约,出现办学滑坡的现象。学校数量由1997年的365所减少到2001年的293所,在校生数由1998年的51万减少到2001年的43万,招生数由1998年的14万减少到2001年的10万,农业中专进入低潮期,发展遇到了困难,随着许多人对农业中专产生了误解,也有人对它的存在价值提出了质疑。

我们认为应该对农业中专的发展前景和未来需求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尽管农业中专面临着种种挑战,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农业高新技术的快速崛起使农业科学技术日益成为大科学体系,促使农业呈现高科技特色,这些对农业科技人才和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提高农村科技人员、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仍是农业中专教育的主要任务,这就为农业中专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因为要提高农村基层科技人才和农业生产者的素质,提高他们对农业科技成果的吸收和应用能力,培养出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人才,就必须大力加强需求量最大的中等农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把发展农业教育传播的重点放在中等农业职业教育上,这对发展农业生产、加快农业现代化、产业化进程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要使农业中专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要,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必须掌握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最新科技成果和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及时更新知识。但是从目前我国农业中专教师的现状来看,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不令人满意。教师数量不多而且素质不全面。有的老师具有师范教育的背景,但是不具备农业专业知识,有的老师具有农业专业知识理论,但是又没接受过系统师范教育,都难以适应农业中专教育发展的要求。再加上农业中专学校本来经费就不足,教师的待遇不高,原来的师资力量也难以稳定,人才外流的现象很严重。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农业中专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我们认为要提高农业中专教师素质,就要像张之洞先生那样注重全面素质的提高。首先,具备热爱农业教育事业,献身于农业教育事业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教师职业的思想基础,也是搞好农业教育的前提条件。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巨大,只有教师在自己的本职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热爱农业教育事业,学生才会受到感染。这就要求教师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要成为学生的表率,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不能迟到、早退,做到准时上课、下课。另外,学校以及社会应该给农业中专的老师们多些支持和理解,重视农业中等职业教育,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其次,要提高农业中专教师的教育能力素质和专业素养。最后,还应该注意提高教师的身心素质,如前所述,张之洞先生在选择教师出国留学进修时就选择那些“年轻体健、文理通明、有志于实业之端正子弟”。这是经常为我们忽视的,教师的工作很繁重,压力也很大,做好工作必须付出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因此,作为教师应该懂得自我调节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具有健全的心灵和健康的体魄,胜任工作。

(2)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创办于1980年12月,当时是由原国家农委、农业部等10个单位联合创立,并由农业部直接管理。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自成立以后,迅速发展壮大,到1988年正式列入国家及地方承认中等专业教育事业计划。目前,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共拥有38所省级学校、309所地级分校、2273所县级分校、2万多个乡(镇)级教学班,形成了从中央到省、地、县、乡五级办学的农村教学网络,办学规模90多万人,专兼职办学人员5.3万人。(9)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注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手段,超越时空,多媒体、多功能、多形式地向农民开展中专学历教育、专业证书教育、初等农业技术教育。据统计,中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自成立以来,共招收注册中专学员300万人,已毕业116万人,结业学员130余万人,开展实用技术培训2000万人次。

3.初等农业教育传播者

初等农业教育含农业职业中学、初中“3+ 1”办学模式等,主要是职前学历教育。农业职业初中、农村中学本身就办在乡村,算是农村的科学、文化、教育中心,对于开发和充分利用农村的各种文化、教育、信息资源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可以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农村人口整体素质的现实需要,依据农村教育的具体特性来使农村中学、职业中学的课程、教材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建立以普通教育与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相结合,以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为主、能够满足学习者多方面多层次需要的学习内容体系,培养农业人口实用知识、创业精神、实践能力,提高农业人口的全面素质。

然而初等农业教育的现状与上面谈到的中等农业教育的状况差不多,并不理想,师资力量更是捉襟见肘。由于社会上对于职业中学的歧视,大多数的高校毕业生不愿意到农村职业中学去教书。教育主管部门也认识不到职业中学对于整个农业教育体系甚至我们国家整个农业的重要性,在教师编制上只优先考虑普通、重点高中,甚至出现将大量在普通中学表现不佳的教师调入职业中学的现象。这使得初等农业教育师资从数量上到质量上都差强人意。在结构上,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使学校的专业设置和师资结构不搭配,部分专业供过于求,而有些专业则明显不足;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也不合理,高级职称人数以及中年骨干教师人数比例偏低。

农村中学一般都设在农村或者乡镇,那里的学生基本上都来自农村。在农村中学的课程设置中,应该适当加入一些农业方面的知识,比如在地理、历史、生物、化学等课程里介绍关于农业生产与发展的知识,或者定期开展农业知识科普讲座,并通过学生向他们的家长传播农业知识。上海市郊区的一所农村中学结合学校所处农村的特点,在课程设置中渗透生态农业发展的知识,并开展以生态农业为主题的环境教育科普系列活动,充分利用生命科学课程主阵地,向学生介绍生态学、生态农业的知识,成立如“环境科学爱好者协会”、“环境科学学习研究会”、“绿色卫士”、“生态农业研究小组”等社团,开展环境保护和生态农业研究,利用周末和假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环保活动、走向社会参加实践,进行调查,并在调查的基础上形成学生的研究和探索,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和解决问题,并将结果及时反馈到社会中去,在农村家庭中加以宣传,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另外还采取讲座、宣传画廊、黑板报、广播、横幅标语等形式向学生宣传介绍环境保护和生态农业知识。(10)

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村中学仍然是以追求升学率为唯一目标,应试教育成为教育的全部目的和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应试性、城市化、离农化比较严重,关于农村发展和做人的诸多知识基本被漠视。大多数农村中学的教育不是面对全体学生,而是面对少数尖子生;不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而是偏重于智育。这种智育,又并非是智力的开发,而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偏重于与高考相关知识的传授。这样培养出来的农村青年“种田不如老子,喂猪不如嫂子”,而真正能够考上大学的只占很小一部分,这些人一旦“鲤鱼跳农门”,进了为城市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高等学府,走向了城市或发达地区,就再也不肯回农村甚至不愿搞与农业相关的产业。贫困地区农村这种现象更加严重。如何能将人才留住,如何能让古老的农业再恢复往日在中国人心目中神圣的地位?“耕读传家”的传统生活方式难道只能存留在我们的田园诗般的回忆和想象中?

(二)各类农业培训的传播者

长期以来,我国的农村技术员缺乏,上面派下来的技术员又经常是走过场,远水解不了近渴,农业科技人员与广大农民之间出现断层现象。为了应对农业的发展和变化,改变这种断层现象,我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培训工程,如农业干部培训工程、“绿色证书”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丰收计划”、“菜篮子工程”等。

1.农业干部培训

农业部直属的正局级事业单位——中央农业干部教育培训中心(农业部农垦管理干部学院/中共农业部党校)(以下简称培训中心)组织实施《“十一五”农业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提高农业领导干部素质和本领,开展农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近年来,培训的主要内容有:部系统干部的培训;部系统党员、党务工作者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部系统有关单位的专项业务培训,相关业务调查研究;地、县级党委、政府分管农业和农村工作领导干部的培训;地方农业系统领导干部、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农垦系统党政领导干部、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培训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培训规模逐年扩大,2005年突破1万人次;还依托各地农业院校建有16所分院,形成覆盖全国的农业干部教育培训网络。培训中心现有在岗职工140人,内设公务员党员培训部、地方干部培训部、农垦干部培训部、产业发展培训部(农业法律服务中心、职业教育中心)、财会经济培训部、对外培训交流部六个培训部门。农业部、国家发改委等部委官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院校教授,中科院、农科院等科研院所专家和中心教师组成了500多名教师的教师队伍,适应现代培训、教学、科研、咨询、服务。

加快高水平农业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建设,推动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可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思想政治保证、人才和智力支持。

在农业干部培训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村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他们是受教育者,是培训的对象,但是他们与广大农民、农业生产者直接接触,他们又可以成为农业教育传播者。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这既为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也对农村基层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从目前来看,村干部培训工作是个薄弱环节,这里有许多客观原因,诸如经费问题、时间问题等,但更多的是因为我们没有像对县市区、乡镇主要领导干部那样同等重视。村干部工作在最基层,直接面对群众、面对矛盾,他们发展经济、富裕农民、维护稳定的任务很重,加强教育培训是提高村干部素质和能力的迫切需要。就整体情况说,农村干部的文化程度偏低、思想观念陈旧、市场意识、竞争意识不强,科技知识、法律知识匮乏,尤其是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本领不高,能力不强,与当前农村发展的需要,与建设小康目标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乡村区划的调整,行政村规模增大,情况更加复杂,对农村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和领导能力要求更高。

2.绿色证书培训

1989年,农业部借鉴国外经验,在总结北京大兴等县对农民实行技术许可证制度经验的基础上,开展了农民技术资格证书(简称“绿色证书”)的试点工作,对劳动者进行岗位培训,想要培训一支农民技术骨干队伍。自1992年起,农业部颁发了农业、畜牧、水产三大类12个岗位达标规范,每个岗位专业知识应学习300学时,3—5门课程,达到规范要求的,可以获得由农业部颁发的“绿色证书”,取得证书的农民,可获得项目承包、贷款、录用村干部和农民技术员的优先权。1994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农业部的《关于实施“绿色证书工程”的意见》,要求各地政府把这项工作作为科教兴农的一项重大措施,结合实际情况,认真实施。经过多年来的发展,这项工程已经成为一项由农业部牵头,各级人民政府直接领导,有组织、有计划对农民进行岗位系统培训的教育工程。为了进一步完善“绿色证书”制度,根据《职业教育法》和国务院有关规定,农业部制定了《“绿色证书”制度管理办法》,并以农业部令颁布实施,“农业证书”工程由试点阶段转向全面实施阶段。实践证明,“绿色证书”培训有利于促进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11)

3.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增强我国产业竞争力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缺乏转移就业的职业技能,难以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难以在城镇实现稳定就业,难以提升从业的岗位层次。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4] 1号)对做好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2003- 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对培训工作做出了具体部署。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部署,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农业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建设部从2004年起,共同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简称为“阳光工程”)。

该培训工程的计划是2004- 2005年,重点支持粮食主产区、劳动力主要输出地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开展短期职业技能培训,探索培训工作机制,为大规模开展培训奠定基础。培训农村劳动力500万人,年培训250万人;2006-2010年,在全国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制,加大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培训农村劳动力3000万人,年培训600万人;2010年以后,按照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把农村劳动力培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层次,使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总体上与我国现代化发展水平相适应。

培训工程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以订单培训的形式,面向社会招标确定项目实施单位。培训单位根据用工需求,制定培训计划,安排培训课程,组织开展培训和就业服务工作,这样使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做到有的放矢。

4.进村办班培训新型农民

“阳光工程”主要是针对外出务工农民开展培训,继阳光工程之后,进村办班是针对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的培训工作,是“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开展与阳光工程、绿色证书培训、科技入户等项目一起完整地构建了农民培训网络。进村办班,将按照“根据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的培训思路,选择市场前景好、效益高的主导产业,围绕“一村一品”开展生产技术要领和经营管理知识的培训,以解决农民在生产和经营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培训工作将尊重农民意愿,按照农民喜好和农时来安排培训形式和培训时间。

这些由政府从上到下组织的各类培训,都是从上往下靠行政力量来执行的培训,其缺点是有时政府所搞的培训与实际需要不符,有的地方的培训主办方甚至只是走过场,或是强制农民参加与他们并不相关的培训。这种靠行政力量来开展培训的缺点,有时却可以由直接与农民实际挂钩的科研单位以及某些经济组织来弥补。

(三)涉农经济组织

如前面所述,各种经济组织他们也会参与农民教育传播。作为经济实体,他们要通过教育传播过程来培育更多的消费者。随着科学技术在大农业生产中越来越多的应用,各种经济组织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越来越具有“科技化”的特征,这样的产品和服务在进入农村时会面临许多新的问题。新产品要想在市场上取得成功,首先就需要利用一些可能的传播途径来开发和“唤醒”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并让消费者认可和接纳这种新产品,让他们学会使用和享用这种新技术和新产品。另外,这些经济组织还通过一些农业教育传播活动来了解农业生产的知识进展和动向,获得用于生产决策的背景信息和竞争性情报。有些农业用品经营者不但利用办培训班的机会向农民宣传新的科技产品和农用品,而且还聚集了人气。一位农资专卖店的老板根据当地是果品生产大县、果农有1万多户的情况,出资组织各种果树技术培训活动,让果农们免费来听讲座学技术。在丰富了果农的知识的同时,他的农资专卖店生意也火爆起来,营业额比以前增加了四五倍。经济组织的教育传播虽然有其合理性并且比较灵活,但是也应该看到经济组织是以盈利为首要目的的,当新产品遇到问题时,他们很有可能会把损失转嫁到农业生产者身上,这对于农民主动接触科技信息的积极性来说是很大的打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