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农业教育传播的符号

农业教育传播的符号

时间:2022-11-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中,符号更是不可或缺,涉农信息符号是农业教育传播活动的最基本要素,它包括声音、语言、文字、图像等等,这些符号携带一定的信息并成为农业教育传播的载体和工具。“语言的传播功能主要体现在共时方面,文字的传播功能则主要体现在历时方面。”在传播活动中,非语言符号的比重也很大,在某些传播过程中甚至超过语言符号。

第二节 农业教育传播的符号

一、符号的定义

社会信息是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体。符号是传播的基本要素,是信息的外在形式和物质载体,人类只有通过符号这一介质才能相互沟通信息。一切传播过程都离不开符号,包括内心的思考过程。我们在思考之前,头脑中首先要有感知到的事物的形象以及关于此事物的认知和理解,而这些都是以符号的形式存在于我们的脑海中的语言符号或者是非语言符号。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我们在感知某个事物时总是倾向于直接将之感知为一个整体。比如我们看到一个人,并不是单独感知到他的头、手臂、腿等,而是直接就感知为一个人的整体形象。也就是说,在这个人内传播过程的一开始,信息的录入就是以图像符号的形式。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中,符号更是不可或缺,涉农信息符号是农业教育传播活动的最基本要素,它包括声音、语言、文字、图像等等,这些符号携带一定的信息并成为农业教育传播的载体和工具。

我们首先来看什么是符号。目前还没有关于符号的公认的定义。不同的研究者对符号这一概念的阐释并不一致。

当代符号学的奠基人查尔斯·桑德斯·皮尔斯(Charles Saunders Peirce)把符号学定义为“符号、客体和意义之间的关系”,“符号代表客体或解释者头脑中的所指事物”。(16)

在多年从事符号与价值研究的哲学家查尔斯-莫里斯看来,“符号是一种诱导人作出反应准备的刺激因素”。(17)

苏珊·朗格则对“符号”和“语符”做出了区分,使符号的内涵明显小于莫里斯的“符号”。她认为符号是“用以标明某事物的存在的一种刺激”,“与实际指称的物体密切对应”。而语符则“不是物体的代表者,而是物体概念的载体”,“允许人在某事物不在眼前时对其进行思考”。(18)

上面列举的是符号学研究领域里面三位非常著名的专家对于符号的理解。可以看出,他们根据自己研究的角度和层次的不同对符号进行不同的阐释。我国学者李彬在他的《传播学引论》里面从传播学研究的角度出发,给符号下了一个通俗明了的定义:

“符号就是负载或传递信息的基元,表现为有意义的代码及代码系统,如声音、图形、姿态、表情等。”(19)

不同的定义代表着不同的研究方向或研究思路,然而彼此并不是互相排斥的。在《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词典》里面,约翰-菲斯克给符号归纳了三个基本特征:“它必须有某种物质形式、它必须指自身之外的某种东西、它必须被人们作为某种符号使用与承认。”(20)这些规定从三个不同的角度,使我们对于传播学中经常使用的符号有了更准确的理解。我们头脑中混沌的感觉和知觉不能称之为符号;与其他事物没有相关性的东西不是符号;没有被人们使用,没有进入传播过程的事物也不是符号。

符号现象是丰富多彩的,研究者们为了将纷纭复杂的符号世界加以整理,提出了许多种分类方法。例如,有人将符号分为信号和象征符,信号具有物理性质,它与所代表的事物有自然的一一对应的关系,它可以是自然界的符号也可能是人工符号。而象征符则具有人类语义性质,必须是人工符号、是人类社会的创造物(因而象征符与其代表的对象之间的关系不是固定的),要靠传统和学习来继承。象征符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根据其作用机制的不同,象征符又可以分为“示现型象征符”、“论述型象征符”、“认知型象征符”和“价值型象征符”等等。美国符号学创始人皮尔斯对不同种类的符号的特征、功能进行了更详细的分析,将符号划分为10大类66种。

我们要考察的是人类社会的符号,由于语言符号是人类最基本的符号体系,因此,本文倾向于将符号大体上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做法。

二、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21)

语言符号是指“伴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形成的,人们在长期的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以语音和字形为物质外壳,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的符号系统”。(22)

语言符号有以下一些特点:

(1)词语创造的随意性。词语的意义不是词语固有的,而是使用这些词语的人赋予他们的;只有当人们将词语与特定的指说对象(实物和抽象概念)联系起来的时候,词语才有意义。

(2)语言的开放性。语言是在人类社会的时间活动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每种语言的词汇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人们可以根据现有的词语和造句规则造出无限数量的新事物、新意义。

(3)语言的概括性。语言是一种概念思维的手段,客观事物的运动与存在是一个连续不断的、时空占有的过程,而语言却不能描述其全部的情况,而只能概括其过程。普通语义学的分析研究告诉我们,语言是静态的,而实际却是动态的;语言是有限的,而实际却是无限的;语言是抽象的,而实际却是具体的。我国古代的哲学家早就提出了“言不尽意”的问题。我们在传播过程中需要注意这些“语言的陷阱”。

语言符号包括语言和文字两种类型也就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口头语言是一切传播符号的基础,文字要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上才能有意义,就连我们思考的时候也要运用语言来进行人内传播。“语言的传播功能主要体现在共时方面,文字的传播功能则主要体现在历时方面。”(23)

非语言符号

从字面意思上来理解,非语言符号就是人类符号中除了语言符号的其他所有传播符号,包括不以人工创制的自然语言为语言符号,而以其他视觉、听觉等符号为信息载体的符号,比如:拥抱、握手、咬下嘴唇、烽火、旗帜、声调、音量、文字的大小、字体的选择等等。在传播活动中,非语言符号的比重也很大,在某些传播过程中甚至超过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是“一种不见诸文字、无人知晓但大家都理解的微妙代码”。(24)(埃德华·萨丕尔)非语言符号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首先是语言符号的伴生符。比如,声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响亮程度、文字的大小、字体的选择、字迹的潦草与工整等等,这些又被称之为“副语言”。这些“副语言”是语言的伴生物,同时也传达自己的意义。较低的音调、慢的语速可能传达的是宁静、忧伤或庄重、肃穆;反之,高昂的声调、较快的语速、响亮的发音传达的就是激动、奋发或欢快、喜悦。文字的笔迹刚劲或是秀美、浑圆或是枯瘦、工整或是潦草,这些不仅能反映出写字人的个性等信息,而且还可以看出写字人当时的心情。

第二类非语言符号是“体语”,即体态符号,如一些姿势、表情、动作、神态以及类语言符号等等。体语是人们在交谈时重要的补充,它丰富了语言的含义,甚至有时我们只有靠体语才能准确理解语言的含义或者有时体语可以单独使用。同样是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就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政策回答记者提问,我们从网上下载的音频就不如视频的效果好。因为除了语言之外,李肇星外长的表情、手势、眼神都可以传达出丰富的含义,而我们只用耳朵来听,就乏味逊色一些。

第三类非语言符号是物化的视觉性非语言符号,如烽烟、三角形停车牌、信号灯,还有一些有丰富象征含义的符号如五星红旗上的五颗星。

另外还有一些诉诸我们的听觉的非语言符号,如火车的鸣笛、学校上下课的铃声、雷鸣般的战鼓、紧急集合的哨声、冲锋陷阵的号角等等。音乐也是一种非语言符号,贝多芬的交响乐淋漓尽致地演绎了人类的内心世界,我国的传统曲目《梁祝》也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在某种意义上说,音乐在表现人类情感尤其是潜意识活动方面比语言更加富有表现力。

三、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在农业教育传播中的应用

(一)语言符号在农业教育传播中的应用

语言是传达信息最基本最常用的手段,同时也可能是传播者想要把信息传达给受众的基本障碍,而且它可能成为传播中难以克服的障碍。因为信息在传播过程中,要经过编码和解码的过程,某种含义通过传者编码成为语言符号,再经过接收者解码才能重新还原成含义。由于传播者与接收者在语言环境、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在这个过程中完全的还原几乎是不可能的。考虑到这一点,农业教育传播应该避免运用专门术语,力求使用平常的、通俗的语言,这样才能与受众沟通,尤其是传播科技信息的时候更要注意。科技传播不可避免地含有一些科学术语,以及具有高密度科学知识的、学术性科学性强的科学内容,这些使科技传播的信息具有浓厚的学术气息。科技信息符号的这个特点使得农业教育的传播者与接收者,尤其是文化程度不高的接收者之间在理解上形成偏离、隔阂,甚至是错误。我们知道在传播的过程中传播的双方对于符号存在着“编码”和“解码”的过程,传播的双方都是具有能动性的主体,传者通过选择加工信息力图影响受众。而受众在接收信息时,也要按照自己的主观需求、情绪、知识背景等去做选择性注意、理解和记忆。而这一切并非是完全按照传者的意图进行的。在我国的科技教育传播中,传播者经过一定的职业训练,相对来说往往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丰富的知识储备,而作为被教育者的农业生产者则不尽然。他们还只是具有低科技素养的群体。这样的差距就决定了传播双方在对于信息理解上的偏差,影响传播的效果。

就拿现在的种子、农药、化肥、除草剂、营养激素等农用产品的说明书来说吧。这些说明书的用语完全没有考虑到农民的使用习惯,里面有很多如公升、毫升这样的度量,农民经常换算不过来,还有一些产品外观上很相似,比如到底是除草剂还是杀虫剂,颜色和形状上都差不多,看说明又看不懂,请教专门的科技人员又不方便,只好自己摸索。有的隔10天喷1次药,有的隔20天、30天,不知道究竟应该喷多少;给果树施化肥,有的农民就在树旁挖个坑,倒进去一大瓢化肥,足有七、八两,结果树根被烧死;还有的农民配药搞不懂比例,兑水量太少的话,自己也要中毒甚至死亡。如此等等,其实说到底,就是没有考虑农民的实际,不能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

在语言方面,除了意义的精确易懂以外,受众还要求语言的感情色彩十分贴切,否则也会导致理解上的障碍。因为信息的隐含层面是非常微妙的,语词的感情色彩能影响信息的指向。字句本身,无论在技能培训或是在抒情诗里,都或多或少传达了感觉和情绪,它们能引起受众的心理反应。意义与情感对于语言这种“符号”而言,还存在着“编码”和“解码”的程序问题。对从事农业教育传播的工作者而言,了解接收者的语言环境和文化背景是非常必要的。不同语言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受众,理解同一信息时,也会产生解码的障碍。文化背景和主观认知的不同,使受众对信息的理解与传播者的预期有很大出入。

相比之下,创刊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直隶高等农业学堂的《北直农话报》半月刊的白话农学传播语言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之处。《北直农话报》半月刊以中西融通,谋兴农强国,以通俗浅显的语言传播科学技术,是我国清末科技期刊最为成功的发行传播范例之一。(25)《北直农话报》科技传播语言非常富有特色,这是它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首先,大量使用口语、俗语以及方言,如“吸住咧”,“风哩,云哩,水哩……”,“大大地下些本钱”,“改良改良”,“学学这个法子”,“要求着一天比一天好才是呢”,“试先说说”,“分别分别”,“细细说明就是了”,“明明白白地说说罢”,“你说是不是呢”,“照这样看起来”,“如大家不嫌絮烦,就再为大家说一说罢”,“大家听着,觉说的这个话儿必以为离奇”等。另外,还有“成日介”、“成年介”、“比方比方”、“刻下”(现在),“干系”、“样数”、“凑合”、“妙法儿”等河北方言的运用。并掺杂一些俗语——1906年第8期范卿《畜产学:繁殖改良法》一文论及遗传时,即以民间俗语做解释:“将门出将子,又说是粪堆上不长灵芝草,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又说什么侄女随姑,外甥随舅,这都是遗传力的讲究,不过是习而不察就完了。”在述及植物叶面与温度的关系时,认为“植物平日生长到成熟,皆因着叶的吸收和蒸发的力量,所以保护植物叶也属重要的”。然后,用俗话使这一理论更为通俗化——“俗话说‘一处有病,全身为之不良’,叶与植物的关系,也与俗话一样的道理,叶的吸收和蒸发作用一失,植物的全身遂至伤败。”1906年第6期中的《森林学:调和气候》一文说到夏天时,太阳晒不进林子,就凉快,冬天时,林地上的热放散不出去,就比林外暖和时,有:“那位老哥说咧,人又不是鸟儿,谁能常在树林子里住着呢?唉!你听差了。我说的这话,却不是这么样,还有一段细微的道理呢!我再说一说,你再听一听罢。”在述及森林里冬暖夏凉后,又说“森林有这么大的利益,吾甚望阅报的诸君,细细地将这利益和那乡间的老百姓们说说,使他们费点资本,买些树秧子栽栽,不负做《农话报》的苦心哩”。(26)这些口语、乡间俗话,再加上一些方言,让人感觉非常亲切实在,就像在拉家常,闲聊天,不带有任何说教色彩,却又融入了科学道理,这种语言的传播力自然很强。其次,为了佐证有关观点,也使表达更准确,扩大读者的知识面,《北直农话报》也常用注释手法。再次,善于运用修辞与趣味性的表达。如:论及“种子发芽”,即喻作“婴儿脱胎”;论及种子学上的“胚乳”,就比喻“这胚乳就是预先贮藏的营养,和那慈母以乳食赤子是一样的道理”。(27)比喻等诸多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所传播的信息非常形象生动。

(二)非语言符号

前面在谈到戴尔的“经验之塔”时,我们知道图像是属于观察经验,位于“经验之塔”的中部,比起抽象的视觉符号以及语言符号来说,图像经验要生动具体得多。在农业教育传播中,图像是简明形象的传达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能将复杂的道理变得简明浅显,使传播活动变得具体、生动。仍以《北直农话报》为例,它里面大量的运用图表等非语言符号。《北直农话报》在每期的封面及文中都绘有图画,如植物、昆虫、种子胚等等,图文并茂地表达复杂的科学问题,既简明又形象。“如1906年第7期封面上绘有逼真的蒲公英,雨生的《博物学》论及柿子的种子胚、胚乳、种皮时,就有“竖切种子为两片的图”和“放大的胚”2幅图,并用甲、乙、丙、丁、戊、己、庚等注释种子各层名称;1906年第8期秀含的《病虫学:多足纲》一文所绘的昆虫构造图,将步行昆虫从触角到尾节,编为“一至十九号”,一一注释,又分成口部、眼部、触角部等甲、乙、丙几大部分,还将头部,腮部局部放大再行细部注释,可谓一清二楚,从而突显了图示的独特语言功能;……1906年第6期子丹的《农产制造:酿造室的修盖法》既有美国压榨机、发酵鼓形桶的图示和各构件的符号说明,也有榨出果液平均成分中水分、糖分、酸类,橡皮质(胶质)、蛋白质、灰分的数据列表。”(28)

在农业教育传播的面对面实践培训中,体语等非语言符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播学家研究表明,人们在面对面的谈话中,65%的信息都是通过非语言符号传播的。可见,体语在面对面交流中的重要作用。与日常的人类交流传播一样,在面对面教育活动中,非语言传播随时随地都在进行。教育者通过手势、动作进行现场示范,与受教育者进行眼神的交流,及时捕捉接收者的反馈信息。在传播活动中语言传播之外构成的区域,就是非语言传播,涉及到各种静态和动态的包含特定意义的信息载体。其中,静态非语言符号包括:人的外貌、空间距离、情绪控制、气味、色彩、环境布置和服装饰物等;动态非语言符号包括:目光、表情、手势、上下肢体行动过程等。除了这两类之外,还有有声的非语言如喊叫、笑、音响等。

面对面农业教育传播中的体语的重要性,首先表现在体语与语言表达的密切关系。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最初的语言(声音)起源于富有表现力的动作姿势,它仅仅是姿势的伴随物,在声音慢慢分离以后,它们仍然保留了姿势的意义,语言的含义仍是姿势、动作等行为的含义。所以,面对面农业教育传播的受众有时能够根据你说话的口形、手势等姿势,判断出你所说的大概意思、立场、态度、心情,从而与语言表达互为补充或起强调作用。

体语可以补充和加强语言意义,增强传播效果,但是,也可以否定和颠覆语言信息,如一个人毫无肯定的表情中,露出鄙夷的神色,而口头上却说“同意”,这显然是一种敷衍。有时受众可以根据传播者的姿态动作、微笑、点头等判定是否夹杂着表演痕迹,弄清楚他们的真实意思,从而判断其所传播信息的真实性。这就涉及到体语同语言表达之间关系的另一方面——互斥性,这种情况下体语不再与语言互为补充,而是违反语言,甚至颠覆语言表达出来的意思,正是所谓“口是心非”。从受众角度来说,可以通过体语来判断出某转播者所言说的并非此而是彼,判断真假。比如说在参加一些经济组织为了推销商品而进行的面对面培训和宣传活动时,有些精明的受众就可以同时捕捉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分清哪些是有用的信息、哪些带有夸张的成分,甚至哪些是虚假信息。从传播者角度来说,这种互斥性将使传播效果不佳,甚至可能产生反面效应。比如一个医生如果自己也在抽烟却对别人说“吸烟有害”,无论如何是劝服不了别人的。如果农业教育传播者的体语和语言表达产生了互斥,不仅抵消或否定语言表达的意思,而且可能会造成信息混乱,堵塞观众的信息接收通道,分散或影响观众的注意力,影响传播效果。

非语言符号还会对传播者的整体形象产生影响,使受众对传播者所传递信息的权威性、准确性判断产生影响,从而影响传播效果,这在第八章农业教育传播效果中将会论及。

【注释】

(1)连绵不断的山脉为游人提供了绝美的图景,却给当地的农业生产和乡村教育带来了不便。图片来源:本文作者拍摄于2006年6月底。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1版,第4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美]沃纳-塞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1版,第50页,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4)[美]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1版,第88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5)[美]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1版,第87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6)胡正荣:《传播学总论》,1版,第86页,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1997。

(7)赵晓春主编:《农业传播学》,1版,第120页,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北京,2005。

(8)赵晓春主编:《农业传播学》,1版,第120页,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北京,2005。

(9)高春新、曾燕:《全国农业信息需求调研结果与信息资源建设重点分析》载《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1年4月。

(10)盛晏:《信息经济学视角下农户对信息需求的困境》,载《科技和产业》第6卷第3期,2006年3月。

(11)图表来源:莱阳农学院传播学院农业传播研究中心。

(12)李良荣: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媒介传播”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2002年10月。

(13)秦红增:《桂村科技——科技下乡中的乡村社会研究》,1版,第90页,民族出版社,2005。

(14)图表来源:莱阳农学院传播学院农业传播研究中心。

(15)秦红增:《桂村科技——科技下乡中的乡村社会研究》,1版,第172页,民族出版社,2005。

(16)[美]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1版,第11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17)[美]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1版,第114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18)[美]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1版,第120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19)李彬:《传播学引论》,2版,第105页,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20)李彬:《传播学引论》,2版,第278页,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21)关于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部分参考胡正荣先生的《传播学总论》和李彬先生的《传播学引论》。

(22)胡正荣:《传播学总论》,1版,第109页,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

(23)李彬:《传播学引论》,2版,第109页,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24)李彬:《传播学引论》,2版,第117页,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25)宇文高峰、姚远:《北直农话报》的刊物特色及其社会作用,《编辑学报》,2004.16。

(26)转引自姚远、黄金祥、颜帅、陈浩元,《〈北直农话报〉的白话科技传播语言研究》,《编辑学报》2005 年6月第17卷第3期。

(27)转引自姚远、黄金祥、颜帅、陈浩元,《〈北直农话报〉的白话科技传播语言研究》,《编辑学报》2005 年6月第17卷第3期。

(28)姚远、黄金祥、颜帅、陈浩元,《〈北直农话报〉的白话科技传播语言研究》,《编辑学报》2005年6月第17卷第3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