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农业教育传播概述

农业教育传播概述

时间:2022-11-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从传播学理论和方法的角度来探讨农业教育过程中的规律和现象,解决农业教育信息传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立科学的农业教育传播系统,以期达到最优化的教育效果。信息的传递总是在传播者和传播对象之间进行。这是典型的因为传播过程没有共同的意义空间而导致的传播误解。

第一节 农业教育传播概述

农业起源于一万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通过耕作、畜牧,从自然界获得较多消费品,进入原始农业时期。农业一经发生,人类就需要将耕种、养殖等生产经验进行传递、推广。在我国古代,从神农氏“始教民为耒耙以兴农业……”、“始教耕稼”和后稷教民稼墙开始,以后各代逐步演变发展,形成了中国农业教育的独立领域、丰富内容和特有方法,这就是原始形态的农业教育传播。从传播学理论和方法的角度来探讨农业教育过程中的规律和现象,解决农业教育信息传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立科学的农业教育传播系统,以期达到最优化的教育效果。

一、传播的基本概念

(一)传播

据方汉奇教授考证,在我国,传播一词早在1400年前就出现了,《北史·突厥传》中有“传播中外,咸使知闻”之语。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说“小道消息的传播”、“谣言的传播”、“佛教在中国的传播”、“种子的传播”,主要是用来指某种事物的传播,但更多的是指消息、谣言等精神内容的传播。

在英语中,传播起源于拉丁语communicatio和communis,表示通信、会话、交流、交往、交通、参与、传染等等,演绎成今天的communication。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传播现象的社会科学,传播现象包括传播活动现象、传播意识现象、传播关系现象、传播规范现象等,所以传播学中的传播一开始就排除了交通和传染的意思。通信、会话、交流、沟通等大致相同的意思跟中国常用的精神内容的传递相一致。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传播最主要的含义是“精神内容的传布”。什么是精神内容,精神内容又是如何表现的?所说的话、通信的内容、唱歌等等都可以是传播过程中的精神内容,而仅仅用精神内容来概括传播过程中传递的东西并不是很确切,传播学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在探讨这个问题。信息科学的发展为传播学解决了这个问题,提出了信息这个概念。信息科学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传递的不单单是精神内容,也不单单是物质内容,而是精神内容与物质载体、意义与符号合为一体的信息。

在信息论中,信息被看作是客观世界的第三大要素而与第一大要素物质和第二大要素能量相并列。就是说,世界是由物质、能量和信息三者构成的。在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最先发现的自然是物质,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草林木、鸟兽虫鱼等等,后来人们又发现凡是物质都具有能量,太阳能、生物能、电能、原子能、水能等。于是人们说,世界是由物质和能量组成的。到信息论的时候,信息论的专家说信息也是世界的一大构成要素。刮风下雨、电闪雷鸣是自然界的天气信息,墙角的一棵枯萎的树长出新的绿芽表示一种生的信息,一种时令变化的信息,人与人关系的成立也是建立在说话、书信等交流基础上,这也是信息的流动。因此,信息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却又看不见,摸不着。世界是由物质普遍组成的,没有物质,就什么东西也不存在;没有能量,就什么事情也不发生,而要是没有信息,就什么东西也没有意义。

信息科学这样给信息下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定义: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或联系)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

有的学者把信息分为两大类:人类信息和非人类信息。也有学者把信息分为三类:物理信息、生物信息和社会信息,社会信息是除人的生物和生理信息以外的、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

人类的知识分属三大类,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传播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自始至终关注的都是人类的社会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物理信息和生物信息不是传播学考察的主要对象。

中国人民大学的郭庆光教授将社会学视角和信息科学视角加以结合,给传播概念下了一个简单定义:传播是社会信息系统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1)把握这个定义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也就是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

第一,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就是说将单个人或少数人所独有的信息化为两个人或更多人所共有的过程。社会信息在传播过程中进行交流、交换和扩散。共享意味着社会信息的传播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

第二,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传播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可能是纵向的,也可能是横向的。它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在传播过程中,传受两方说话的内容和采用的姿态、措辞,无不反映出各自的社会角色和地位。通过传播,人们既保持原来的社会关系,同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第三,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传播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信息的传递总是在传播者和传播对象之间进行。在传播过程中,传播行为的发起人——传播者总是处于主动地位,但传播对象也不是单纯的被动角色,它可以通过信息反馈来影响传播者。双向性有强弱之分,但任何一种传播,无论其参与者是个人、群体还是组织,都必然是一种通过信息的授受和反馈而展开的社会互动行为。

第四,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信息的传播要经过传播者的符号化和受传者的符号解读过程。符号化是人们在进行传播时,先要将自己要表达的意思转换成语言、声音、文字或其他的符号;而符号解读指的是信息接收者对传来的符号加以阐述、理解其意义的活动。反馈也包括传受双方必须对符号意义拥有共同的理解,否则传播过程就不能成立,或者传而不通,或者导致误解。在广义上,共通的意义空间还包括人们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比如,公元前512年波斯国王大流士与西徐亚军队作战。敌方一个使者送来一只老鼠、一只青蛙、一只鸟和若干支箭。大流士对部将说:“我们胜利了。这些箭表示敌人放下武器,老鼠和青蛙表示他们将把土地和水域送给我们,而这只鸟则表示他的军队将逃避我们胜利的军团!”当夜,西徐亚人发动突然袭击打败了波斯人。西徐亚人的指挥官说,“我的信说得很清楚。信中说,除非你们能变成鸟飞掉,变成老鼠藏在地下或变成青蛙躲进沼泽里,否则你们就无法逃避我们乱箭射死”。这是典型的因为传播过程没有共同的意义空间而导致的传播误解。

第五,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是一种系统。行为、过程、系统是人们揭示传播时的三个常用概念,他们从不同角度概括了传播的另一些重要属性。当将传播理解为“行为”的时候,是把社会传播看作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在此基础上考察人的传播行为与其他社会行为的关系;当我们把传播解释为“过程”的时候,着眼于传播的动态和运动机制,考察从信源到信宿的一系列环节和因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关系;当我们把传播看作“系统”的时候,我们是在更加综合的层面上考虑问题,不但考察具体的传播过程,而且考察各种传播过程的相互作用及其所引起的总体发展变化。

(二)传播的类型

传播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几乎在人类社会形成的同时就产生了人类传播。作为社会个体的人每天都处于不断的信息交换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任何信息交流都属于传播的范畴。据调查,人们日常生活中80%以上的行为与传播有关。

美国著名传播学者、传播学的集大成者威尔伯·施拉姆认为,一个人不管是谁,他的传播联系格式大致如下(2)

(1)大量的内部交流——同自己谈话、思索、回忆、决定、臆想。

(2)同亲近的人交流——家属、朋友、邻居。

(3)在工作单位内部的交流。

(4)为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环境所需的“维持性”交流——同商业和服务行业人员;同大夫、牙科医师、律师;同理发师、加油站工人、出租汽车司机;同政府职员,例如收税人员、汽车管理部门、警察和消防队(幸而很难得)。

(5)同业务上和社会上只有一面之交的人交流。

(6)同主要是通过书籍和大众媒介了解到的人物交流(在大部分情况下是向他们了解情况)。

(7)最后还有从大众媒介中的没有出处的消息、参考书籍以及人们日常接触的文化的各种暗示中获得大量知识。

当然,每个人的传播联系方式因人而异。有些人喜欢同朋友和邻居交往;有些人则喜欢深居简出;有些人由于长期以来阅历较广而善于与人交往;有些人喜读长篇巨著;还有些人只不过看看电视。

传播活动的普遍性决定了传播类型的多样性。对于传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站在不同的角度,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型。传播学界一般只提到五种按范围大小划分的传播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人内传播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指的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是主我(I)和客我(me)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这一传播过程中,传播信息的主体和接收信息的客体是同一个人。一切发生于人体内部的信息交流,如“感觉、理解、思维、意识、情绪”等都是人的内向交流,在这种交流过程中,I和me进行自由沟通以达到自我的内部平衡调节,通过这种思维活动进行正常的信息编码,保证人类其他传播活动的正常进行。人是社会的一分子,对自然和社会都有一个渐进的认识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不断的思考和摸索;当个人与群体、与社会发生冲突时也需要进行思考和反省;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了解他人和自己,并不断发展和完善自我。因此,人离不开人内传播这种形式。

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在社会生活中,人际传播是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播现象。二人谈话、书信往来、打电话、通过因特网互送电子信件等等,都是人际传播的范畴。人们通过面对面的人际传播,可以满足认识自我和互相认知的需要,满足情感沟通的需要,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并且通过与他人的交流来使自己的言行获得他人承认,从而满足支配他人或被他们支配的欲望。

人以群体的形式进行活动,是人的社会性的体现。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群体之中,是群体传播的参与者。群体与成员、成员与成员间的传播互动即群体传播。岩原勉认为:“群体传播就是将共同目标和协作意愿加以连接和实现的过程”。(3)在群体信息传播和互动过程中形成制约成员个人的态度和行为的群体意识。群体意识的核心内容是群体规范。在群体传播中,群体规范的主要作用是排除偏离性的意见,将群体内的意见分歧和争论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以保证群体决策和群体活动的效率。在群体传播内部,传播活动经常是在“一对多”或“多对一”、“少数对多数”或“多数对少数”的场合下进行的,因此,无论是传播者还是受众都会感受到某种程度的群体压力。在面临群体压力的情况下,个人和少数意见一般会对多数意见采取服从态度。

组织传播指的是组织所从事的信息活动。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组织内的传播,有关组织目标、任务、方针、政策信息自上而下的下行传播,下级部门向上级部门或部下向上司汇报情况的上行传播,同级部门或成员之间交流信息的横向传播。二是组织外传播,组织与其外部环境进行信息互动的过程,包括信息输入与信息输出。

大众传播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得知,大众传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受众是社会上分布广泛、数量众多、成分复杂、流动隐匿的一般大众,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进行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传递的信息具有大量复制、传播速度快的特点,是高度社会化的传播活动。大众传播既有传递信息、引导舆论、教育大众、提供娱乐的基本功能,也有“麻醉”受众,使他们过度沉溺于媒介提供的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中,从而失去社会性动力的负面功能。

(三)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必须要有相对独立的研究对象。传播学作为一门边缘学科,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它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宽泛,与多种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更有必要明确规定自己的对象。最早为传播学确定研究对象的可以说是美国的传播学的四大先驱之一的拉斯韦尔。他在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明确提出研究传播行为过程的五个基本要素,谁传播,传播什么,通过什么渠道传播,向谁传播,传播的效果怎样。后来就慢慢形成了传播学研究的五个领域,及传播学研究的基本对象范围: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对象分析、效果分析。但是,传播学的研究对象究竟是什么?我国学者对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也有自己的看法。

前面我们引用郭庆光教授对传播概念的阐述,传播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他认为,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学科,通过对该系统及其各部分的结构、功能、过程以及互动关系的考察、探索、发现和克服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科学方法,找到社会信息系统良性循环的机制,由此来推动社会的健全发展。

具体来说,传播学的研究分属三个层面:一是从自然科学的层面,研究社会信息及其传播的技术性问题,如当下许多有关互联网的书籍都是从技术性角度探讨这一新兴的传播方式;二是从社会科学的层面,揭示社会信息及其传播的规律性问题,如美国的大多数传播研究所;三是从人文科学的层面,思考社会信息及其传播的价值性问题,如欧洲的传播研究对传播意义的追寻。总之,社会信息系统的技术、规律和意义都属于传播学的研究范围。

二、农业教育传播

分析了传播的基本概念、传播的类型和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但是要探讨农业教育传播,我们还有必要先分析一下农业教育这个概念。

(一)农业教育

1.农业教育的概念解析

农业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的服务对象是占全国人口80%的农民和国民经济中最大的基础产业——农业,具有面广量大、情况复杂,又面对在经济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办大教育的国情和农业区域性强的特点。

对于农业教育的理解目前尚无一个统一的看法,大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农业教育是指农业产业教育。《世界教育词典》(1989年)的定义:农业教育有农业专业教育和农业一般教育之分。前者为职业教育,培养农业自我经营者或农业技术人员;后者为普通教育,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进行的必要教育,包括中小学农业教育、农业职业教育、农业教师的培训、农业开发培训、农村家政教育、非正规农业培训等。广义的农业教育是指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农业知识和技能,从而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的活动。既包括各个层次的、全日制的正规农业教育,也包括各种业余农业教育、农民技术培训等。另外,由于发达国家的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里的农业教育也把农业科研和推广包括在内。

2.农业教育与农村教育、农民教育

前面我们刚刚论述了农业教育的概念和内涵,但在当前农业科学研究领域,农业教育、农村教育和农民都没有特别权威的概念和范畴,他们是相互交叉,又各有所长。在对农业教育传播这一领域研究的过程中,有必要对这三个特别相近的概念进行辨析。

(1)农业教育与农村教育

一般把发生在农村、以农村人口为对象并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教育称之农村教育。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农村教育是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出现农村与城市二元社会、农民处于不利条件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旨在使农村人口获取知识与劳动技能、现代公民意识与创业能力的教育。

农村教育是在农村地区对各个年龄段农村人口实施的包括农村学校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与社会教育(社区教育等)在内的各级各类教育与各种形式教育的总称。

关于农村教育概念的外延,有各种不同的说法,较有权威性的说法有两例:一是《国际教育百科全书》:“农村教育”这一述语通常和发展联系在一起,即教育计划旨在帮助人们改造他们的生活标准,使他们能自力更生,有创造性。所以,对“农村教育”下的定义是为农村人口设计的机构与学习设施。提供学习设施可以由国家正规的学校体制,或者学习设施可以按非正规的条件加以组织。(4)

二是日本学者提供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秘书处提出的定义。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秘书处对“农村教育”所提出的定义是指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包括有文凭的全日制正规学习和短期非正规的成人扫盲学习以及技能培训。按照这一定义,日本的农村教育主要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在农村地区兴办的各类和各等学校教育,由文部省管辖。第二类是农村地区的非正规教育(在日本通常称为“社会教育”),亦由文部省管辖。第三类是由农、林、渔业部兴办的农业技术推广教育。(5)

农村教育是多层次的,涉及面向农村人口的各级各类教育与各种形式教育。不仅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而且随着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也有主要以农村青年为对象的高等教育。农村教育是多类型的,除了面广量大的基础教育,还有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村成人教育。农村教育是多形式的。除了正式教育、正规教育,还有大量的非正规教育与非正式教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展中国家农村教育国际研讨会工作报告》指出:“人类进步中的重大问题集中反映在世界上的这些地区(指农村),如高婴儿死亡率,缺乏受教育机会,缺乏识字教育,预估寿命短,保健、环卫、饮用水设施不足,以及住房标准低下。按平均估算,农村人口能得到城市人口一半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和安全饮用水,以及四分之一的卫生设施。……有文化的人口在工业国占98%,在发展中国家占60%,而最不发达国家则只有37%。……小学生退学率在最不发达国家高达60%,在发展中国家则为39%,而在工业国却只有11%。”

因此,把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作为农村教育的目标人口,是为了强调它是发生在城乡二元社会的农村、为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促使农村人口向现代文明转变的教育。在普及了基础教育之后的发达国家,农村教育主要以农业教育(尤其是农业科技)为主要范畴。(6)

2005年11月10日,教育部发布《中国全民教育国家报告》。报告称,争取到2007年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享受到免费教科书和住宿生活补助,力争到2010年在全国农村地区全部实行免费义务教育,2015年在全国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因此,本研究所定义的农业教育传播既包括有目的地增进人的农业知识和技能,从而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活动的农业教育,也包括发生在农村、以农村人口为对象并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农村教育。农业教育传播涵盖一切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一切教育范围,合理分配资源,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

(2)农业教育与农民教育

农民教育与前二者相比,范围应该说要小一些,起码从教育对象的范围来讲是这样。它主要是指对农村中的成年农民进行的教育,因此,基本等同于农业成人教育,或者农村成人教育,当然,它既包括扫盲教育,也包括职业技术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范畴上主要归属于非正规教育。

3.农业教育的特点

由于农业产业本身的特点和要求,农业教育具有下面四个方面的基本特点:

(1)农业教育专业多样性

由于自然资源条件的区域性差异,导致各地区农业生产主导产品的差异,从而产生了农业生产区域化分工,同时也引发了农业生产专业化,不同的专业化生产有不同的技术需求。从大农业的内涵上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需要具有不同专业技术的人力资源。从农业生产各环节来看,如种植业的农资生产、种子生产、大田生产、病虫害防治、贮藏运销、深度加工及农业管理等,均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也需要不同专业知识和技术。这些都要求不同的农业技术教育,即农业技术教育必须分专业进行。有什么样的专业化分工,就需要什么样的专业技术教育。农业教育专业结构如何与农业产业对人力资源需求的专业结构相互协调,成为农业教育与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

(2)农业教育的层次多样性

随着农业产业化和社会化的发展,农业科研、农业教育和农业产业逐渐融合到一起,形成不少集农科教于一体的实体,况且,从一个国家或地区来看,涉及农业的岗位或农业产业内部都出现了岗位的层次化。大致可分为农业管理、农业教育、农业技术研究、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生产等不同性质的工作。相应地产生了农业教师、农业科研人员、农业管理干部、农业技术员、农业企业经理、农民等不同的岗位。不同岗位对人力资源有不同要求,不同层次的人力资源需要不同层次的农业教育来培养,从而产生了农业教育的层次多样性,如农业高等教育、农业中等教育、农业成人教育、农民技术教育,农科研究生、本科、专科、专业证书、职业培训、专项技术培训等。各种层次的农业教育的发展规模与速度随农业生产规模、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农业生产的科技进步、农业产业化水平等的不同而不同。

(3)农业教育本土性

“现代农业由‘资源依靠型’向‘科技依靠型’转变。随着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农业科技一方面强化了地方特色,农产品的区域性和科学研究的地域性更加明显,另一方面,农业科技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同自然、社会、技术、经济等学科领域相渗透、交融,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理论体系和工程技术。农业产业化需要过硬的科技成果作为支撑,如果科技成果‘缺钙’,那么农业必然‘软骨’。”(崔凯,2000)根据这种趋势,农业产业化发展导致农业生产区域化分工,区域性农业生产必须与区域性的农业资源(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相结合,要求农业科技与农业教育(主要是农业技术教育)区域化、本土化。如果没有农业教育的通畅“转化”,即使有充足的“钙”,农业也会“软骨”。所以,西部农业的技术人才来源于西部的农业教育,西部农业教育主要服务于西部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

(4)农业教育需求的限制性

目前,我国农业的主要经营方式有:集体经营、承包经营、双层经营、股份制经营、租赁经营、劳动者个体经营和私人雇工经营等。不同农业经营方式,通过劳动生产率影响劳动者(或农业实体)的收入水平,从而限制其对农业教育的支付能力;不同农业经营方式也限制了农业劳动者追求知识和技术的积极性。农业经营方式从“接受教育积极性”和“教育支付能力”两方面限制了农业产业部门对农业教育的需求。

4.国外发达国家农业教育现状

随着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农业市场化、农业企业化、农业国际化已成为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当今世界的一些农业生产水平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荷兰、丹麦等国家的农业教育水平都比较高。美国是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人稀地广的国家,美国农业院校的教育、科研、推广三结合的体制,对推动农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日本属于人多地少的国家,又是一个教育立国的国家,实践已经证明,日本的农业教育对其农业教育的发展也起到了良性的促进作用;荷兰、丹麦属于欧洲国家,国土面积较小,是实现农业教育与农业发展互动的典型案例。下面着重介绍这几个发达国家的农业教育。

美国

美国农业的高度现代化固然有其自然资源条件的优势及政府的重视等因素,但美国长期重视农业的教育、研究和推广,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科研、推广三结合制度,这是美国农业生产迅速提高和长期保持强劲发展势头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自从1862年和1890年由美国国会通过的两个“莫里尔赠地学院法”(Morrill Land- Grant College ACT of 1862),建立起了68所用政府赠予土地建立的农学院,即赠地学院(Land Grant College)。这些学院在19世纪得到了较大发展,农业系科逐渐齐全,主要有农学、畜牧、园艺、农业化学、土壤学、昆虫学等,有的学院还设有一个试验站、一个推广系和一至几个试验农场,学校一般拥有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和数量可观的学生队伍。为了对不同地域的农业生产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有必要结合各地生产中的具体情况从事科学实验。因此,1877年美国第一个农业试验站在康涅狄格州应运而生,随后其他州纷纷效法,共建立了12个试验站。国会于1887年3月3日通过了“哈奇法”(Hatch Act of 1887),规定联邦政府从出售公有土地的收入中每年向各州提供1.5万美元以支持农业试验站工作。

在赠地学院和农业试验站建立后不久人们逐渐发现,单靠大学教育和实验研究,很难将新技术卓有成效地推广到广大农民中去,还必须建立完备的成人教育和农业推广服务体系。因而在20世纪初,各种程度不同、内容各异的农民短期培训班和函授教育蓬勃发展起来。1914年美国国会通过“史密斯—利弗农业推广法”(Smith- lever Agricultural Extension of 1914),在政策和经费上给农业推广工作以巨大支持,使推广工作得以较快发展。

在美国,除了各州农学院、实验站和推广站外,还有一个由美国农业部(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农业研究局领导的研究体系。州农业试验站系统主要从事与各州有关的应用与开发研究,农业部领导的研究机构则主要从事基础理论研究。总之,到20世纪20年代初美国已经建立起了一个相当完整而庞大的农业教育、研究与推广体系。现在,美国的农业教育主要是农业教育、科研、推广三结合体制,通过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体系来执行,该体系由农学院、农业试验站和合作推广站三个系统组成。州农学院均设有董事会,聘请政府官员、农业企业家及农业专家参加,以便保持学院与社会的沟通。农学院中有1/3—1/2的教师参加试验站的研究课题,而试验站也有约60%的专业研究员兼任农学院的教学工作。搞推广是农学院教授的一项重要职责。发展到今天,在许多州立大学都对技术推广有了新的规定,即每个系、每个教职员工都承担有技术推广的责任。为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美国的农业院校不断进行改革,使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生产实践,在教学中还非常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近些年来,美国农业院校不断进行着一系列的改革,从科目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到对学生的管理等方面。在教学内容上,特别强调与社会、市场紧密结合,为农业部门提供急需人才。在教学方法上,特别重视实验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各学院的实验室一般都拥有相当数量的先进仪器设备供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几乎每一门专业课都安排了相当分量的试验,试验课题所占学分几乎与理论课相当,因此学生动手能力很强。另外,还鼓励学生与研究生和教授就某一课题进行实验和研究,锻炼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而且,大多农学院附近都有大的试验农场,这便于学校进行实践性教学,以及学生的课外实习。美国的大多数农学院还注重向全民进行农业知识教育,尤其重视农民教育,组织各种农民培训班,4H俱乐部、未来农民协会等,不断提高农民的素质。美国现在的农业从业人员有300多万人,占全国从业人员的2.6%,但如果把产前、产后的从业人员加在一起,约有2000万人左右,占全国就业人员的20%,因此美国农业教育的对象很广。为了普及农业知识,近年来美国在多个州开展了从幼儿园和小学开始进行的农业知识教育活动,要让所有的人都了解食物是怎样来的,而且要懂得珍惜和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因为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同时美国也重视中等农业教育,既在一些普通中学设置农业课,也有独立设置的农业中学。另外,还在社区大学和职业技术大学中开设农科,为中学毕业而不能进入大学的学生提供职前训练的机会。美国很重视对全民进行教育,通过举办各种短期培训班对农村的成年男子进行教育,教他们新的农业科技知识,推广新良种,农场管理,环境保护,农产品的市场运营等,以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效率。家政服务是对农村妇女开展的教育活动,其主要目标是通过家庭示范和家务咨询等活动帮助农村妇女学习有关家务料理、饮食营养与健康、服装衣着、环境美化及子女教育等方面的知识,以改变农民家庭生活条件,提高其生活质量。4H俱乐部是美国通过组织9—21岁的农村青少年学习农业知识来培养他们对从事农业生产的兴趣。4H指的是Head,Heart,Hand,Health四个单词的缩写,即教育青年如何运用知识技术,维持身心健康,进行人际交往和选择职业等,后来教育对象扩展到非农村青少年。通过4H俱乐部的学习和锻炼,许多青少年的领导能力、表达能力、合作和参与精神以及动手能力等都有明显提高。未来农民协会(Future Farmers Association),是一个遍布美国城市郊区和农村高中的学生组织,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学习各种农业知识,从事各种农业实践活动,提高劳动技能、管理和领导能力,为将来成为高素质的农民打下基础。

日本

日本高度现代化农业发展水平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日本的农业教育。日本的农业教育体系有如下特点:

(1)建立了合理完善的农业教育机构

二战后日本的农业教育在战前的基础上又得到了飞速发展,逐步形成了适合本国农业发展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农业教育体系。日本正规农业教育分为大学本科(含硕士、博士的培养)、农业大学(相当我国的农业专科学校和中专学校)、农业高等学校(相当于我国的农业职业中学)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的农业教育体系分工明确,到1997年日本56所大学农学部、15所短期大学农学科在校生包括研究生、本科生在内共计77500人。

除了正规的农业教育机构,日本在普通中小学中也进行有关农业知识的普及和传播,培养青少年从小了解农业、热爱农业。初中、高中的农业知识课是选修课,主要教授农村生活、农业的特点、农业科技及农业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环境保护等。另外,中小学生还经常被组织起来到都市农园去参观,增进农艺知识,强化课堂所学。日本从明治维新以来就重视农民教育,通过举办农民夜校、农民补习学校、农民讲习所及各种农民培训班,对农民进行文化科技教育。针对近几年来青年农民不安心务农的情况,政府又建了50多个农大学校,相当于短期大学,学制两年,招收高中毕业生,是高等农业教育的重要补充。在农村还建有4000多个青年俱乐部,对青年农民进行教育。日本还特别重视对农家妇女进行专门教育和培训。另外,还注重对农民进行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这对农村经济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2)在大力发展农业教育的同时,也在不断完善农业科研和农业推广体系

日本很早就重视农业科学研究,1870年建立了北海道七重劝业试验地,1893年成立了第一个国立农业试验场,经过百余年的发展,逐步建立了一套较完整的农业科研体制。以国立、公立农业科研机构为主,同各大学和私营企业组成三大系统。国立科研机构面向全国,进行基础理论和技术开发研究;公立科研机构根据都府县的地方特点,开展农业技术研究,并完成一部分国家委托的研究项目;私营科研机构着重进行工艺改革实际应用的研究;大学侧重基础理论研究。日本农业科研人员少而精干,研究手段较先进,经费充足。研究课题紧密结合生产的需要,走在生产的前面,取得显著成果。同时日本还很重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在全国形成了一套全面的技术推广管理体系,中央、农林水产省设立普及部,领导全国的技术推广工作,还在全国设七个地方农政局,负责都道府县的推广工作和业务指导。在地方,各都道府县的农林部都设有专业技术员和农业改良普及所,负责农业技术的普及和技术指导,把农业科研成果和新技术加以推广,迅速成为生产力。日本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76%。

(3)农业教育的内容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并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不论是正规农业教育机构,还是各种短期培训班,都非常注重教育内容与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这是同日本长期以来崇尚实业教育的传统分不开的。日本农业教育的内容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及时调整、充实、更新,为农业生产培养所需的各种人才、提供先进的科技成果。日本最早的农业教育内容是从欧美农业发达国家引进的,重在培养掌握西方农业生产技术的生产者和技术管理人员。后来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更加注意农业教育与本国国情的结合,在加强基础教育的同时,教育内容也逐渐向专业化、综合化方向发展。

由于在实践中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很多学校增开了生产环境学龄前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研究人与环境如何和谐共处的课题。随着兼业农户的增多,农业院校除了开设基础课与专业课之外,还开设情报处理、艺术、文学等课程,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毕业后的适应性,特别适应兼业农业劳动者的需要。

明治维新后不久,日本政府就倡导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的实业教育体制。主要表现在注重实用知识的传授,而且强调实践,注重技能及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不仅培养了大批实用人才,而且科技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也较快。因而实践性成为日本农业院校教学方法的一大特色。日本农业院校的实践教学是严格规定在教学大纲中的。例如,农业大学校的专业实习和农场实习占专业课时的70%。各学校一般都有现代化生产设施比较齐全的农场供学生实习。如香川县饭山高等学校有1300多个温室,还有相当规模的各类养殖场及果园,生产任务繁重,但没有专职农工,主要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参与生产实践的全过程。这样以来,学生经过课堂的学习和实践的磨练,既学到了理论知识,又掌握了实际技能,毕业后能很快适应自己的角色,有的担负技术指导工作,有的从事农业生产。因为他们具备一定的技术和经营管理能力,所以能获得比一般农家更高的经济效益。

荷兰

荷兰于1876年创立了第一所农业学校——瓦赫宁根国立农业学校。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荷兰农业教育体系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1)农业教育、科研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立足点,并且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

荷兰各农业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及科研项目的选题都以市场为导向,尽量满足市场的需求,做到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除了正规的学历教育,还有各种短期培训班,办学体制灵活,适合不同学生的需求。荷兰的农业科研机构,无论是在农业大学内的,还是独立开设的,它们的研究内容也与市场紧密结合,力求不断解决农业生产中出现的或将要出现的问题。荷兰农业教育还非常重视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鼓励学生至少学习两门外语,而且学校还与世界各国的相关机构达成协议,互相安排学生学习、实习和就业,互派教师讲学。

(2)教学方式灵活,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荷兰农业教育的教学方式以启发式为主,学生在课堂上经常提问,也可以上讲台独立讲解分析。教材根据学生自己需要购买,没有统一要求,学生也可通过网络查询信息和最新资料。学校还特别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开设的课程到研究课题的选择,都以为社会培养实用人才为目的。学生经常在“实践操作及授课大厅”内上课和实践操作,展览教学实践成果,并向全社会开放,如园艺专业学生教人们鲜花和枝叶如何和谐搭配。学生都要有一年的实习期,他们被安排到国内外的农村、工厂、科研单位等与他们所学知识对口的地方,参加生产实践,参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3)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有机结合,共同服务于农业生产

在荷兰,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服务被看成是农业发展的三个不可缺少的支柱。通过建立和不断完善农业教育、科研和咨询体系来加强农业。荷兰的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部门都属于农渔部领导。为了加强三者的联系,农渔部有一位副部长专门负责协调教学、科研和推广工作。不同单位领导还采取相互兼职的形式,共同研究工作,协调三者的关系。另外,三者之间还联合制定科研计划。基础研究的科研计划,由农业大学和科研部门根据农业生产需要提出,由国家农业委员会批准;应用研究课题的选择,因为研究经费一半来自农民,所以农民和推广部门可直接参与研究和制定。而且科技成果出来后,学校和科研单位还主动为推广部门传播科技、培训农民。这样以来,荷兰的农业教育、研究和推广体系就成了一个互相推动的三角形,能够使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丹麦

丹麦是一个在世界上工农业都高度发达的国家,其中较高的国民素质起了关键性作用。在丹麦,100%的人都受过不同程度的教育,全国几乎没有文盲。尽管农民只占丹麦总人口的一小部分,但丹麦高度重视农业教育,特别是农民教育,以此作为提高农业生产率的重要手段。丹麦农业教育有如下特点:

(1)建立了完整的农业教育、科研、试验和咨询服务体系

丹麦国内建有不同层次的农业院校,既有中专、大专、农业技术学校、农业大学,也有各种业余农业学校,主要负责农民的教育和继续教育。食品与农业渔业部负责农业的应用研究和试验。农业研究联合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密切注视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最新发展,检查农业和加工业的研究活动,促进对农业和加工业未来发展有重大意义的开发性项目。丹麦还建立了面向千家万户的农业咨询服务体系,由政府部门、合作社和私人机构三部分组成。地方咨询中心遍布全国,农民组织承担了政府的许多职能,如农业科技推广,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农民教育和培训等,能有效保证农民从研究部门获得最新的科学和经营管理技术。丹麦的农业教育、科研和咨询服务既分工明确,又密切联系。

(2)重实用及弹性教学,一般分为基础教育、技术教育、管理教育和高级管理教育四个阶段

丹麦农业教育的最大特色就是注重实用及弹性教学。学生在接受了九年基础教育之后,一部分经考核进入农业学校,经过第一个阶段基础教育和第二阶段的技术教育,考试合格者,发给技术证书,成为技术农民,具备在农场工作的资格。第三阶段管理教育考试合格者,发给绿色证书(The Green Certificate)。完成第四个阶段高级管理教育学习的学生,发给学士学位毕业证书(The Green Diploma)。丹麦的这种农业教育模式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所需的不同层次的人才。

(3)特别重视对农民的教育和继续教育,普遍推行“绿色证书”制度

丹麦对青年农民的教育时间及课程安排是由丹麦农场青年组织、丹麦农民联合会、丹麦家庭与农民协会及23所农业院校密切协作而制定的,其目的在于培养出既能从事生产劳动,又懂经营管理的农民。青年农民接受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既可以在学校学习,也可以同有经验的农民一起工作实习,或者到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的农场去学习、工作。农民教育分为基础教育、对技术熟练农民的教育及对农场管理人员的教育等,每种模式有不同的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达到规定的程度后,可获得绿色证书。

5.我国农业教育发展现状

经过建国后多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农业教育有了长足的进步,初步形成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的农业教育结构体系框架,基本可以分为两大体系六个分支,详见下图(7)

img3

图表 1-1

我国的农业教育初步形成了农业学历教育与农业非学历教育两类农业教育体系。学历教育有高等农业教育、中等农业教育、初等农业教育。高等农业教育含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教育。中等农业教育含普通农业中专院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职业高中、农民中专,基本形成以普通农业中专为中心,各类农业中专协调发展的农业中等教育网络。初等农业教育含农业职业中学、初中“3+ 1”办学模式,主要是职前学历教育。

除普通农业教育外,利用教育资源,广泛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农业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高等农业成人教育通过农业大学、农干院、农业专科学校等开展成人函授、自学考试、夜大、专业证书等学历教育。中等农业成人教育通过普通农业中专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民中专、农业职业高中等开展了农民技术员、农民技师资格证书教育以及对农业技术员、乡(镇)村干部的岗位资格证书教育和继续教育。初等农业成人教育主要是开展了农业技术推广教育和农民绿色证书教育。农业技术推广教育是县、乡农民技术推广部门对农业成人培训的一种重要形式,长期以来有相当数量的农民不同程度地接受过这种培训。1990年创办的绿色证书教育使农民技术教育更加规范化,受到普遍欢迎并深入人心。在“十五”期间,培训绿色证书获证农民约500万人,跨世纪青年农民约500万人,每个农业劳动者都要接受一次以上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培训(县)处级以上农业管理干部1万人,县乡农业管理干部30万人,高级农业专业技术人员1万人,其他农业专业技术人员500万人。培养农业中等职业技术人才100万人,其中,农业中专培养约50万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培养约50万人;培养高等农业职业技术人才10万人。培养本专科生约20万人;培养应用型研究生1.5万人,其中硕士研究生约1.45万人,博士生约500人。

(二)农业教育传播

经过以上分析,从传播学原理的角度去解释和探讨农业教育的现象和一般规律,我们为农业教育传播下一个基本定义。所谓农业教育传播,即由农业教育传播者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选定合适的涉农信息,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传递给特定的农业教育受众的一种活动,是农业教育者和涉农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

这里的涉农信息是广义的涉农信息,是农业教育受众需求的涉农信息,既包括一般地促使农村人口获取知识与劳动技能、现代公民意识与创业能力的教育所需要的文化教育知识,也包括一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农业知识和技能,从而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的活动所需要的涉农信息,例如,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农业的政策法规、农业市场信息等,还有农民的新经验新做法等。

农业教育传播是人类传播活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它既有人类的一般传播活动的共性,还有着自己的个性。

1.农业教育传播与大众传播

农业教育传播与大众传播两者都是人的传播活动,以信息的双向传递为核心。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以下几点:

(1)大众传播的目的主要是传达消息、提供娱乐、宣传教育。农业教育传播的目的是培养农业产业领域内高素质的人员,满足农业产业、农村发展的要求。

(2)大众传播的传者主要是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站受过高等专业知识教育的编辑、记者和影视片的编制者。农业教育传播的传者主要是农业院校的教师、教育管理人员、教材编制者,还包括农业科技人员、农业推广人员、政府农业管理人员等。

(3)大众传播的对象,主要是以成年人为主体的一般大众,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且具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农业教育传播的对象主要是广大农村受众,他们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接受文化知识的素质较低,经济实力较差。

(4)大众传播中的信息选择有很大的随意性。一条信息可以在一个城市、一个省、一个国家甚至在整个世界传播。农业教育传播的信息选择有严格的规定性、专业性、地域性,譬如种植业的操作信息不可能传递给渔业的受众,南方水稻方面的信息也不能传递给北方的农业教育受众。

(5)大众传播的反馈过程迂回缓慢,具有更多的单项传播特点。农业教育传播能够较快地收到反馈信息,具有更多的双向性交流特点。譬如,现在的科技三下乡活动中,有的教授在某个地区讲课冷冷清清,而有的讲授的会议室则是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

2.农业教育传播与教育传播

教育传播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选定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传送给特定的教育对象的一种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8)

农业教育传播是教育传播的一个特殊领域,都是教育信息的传递,都是以培养人才为目的,教育过程的最优化就是为了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以下几点:

(1)教育传播的传者主要是学校里有编制的教师,有着稳定的待遇,师资队伍比较稳定。农业教育传播的传者既包括学校编制的教师,也包括农业科技人员、农业推广人员、政府农业管理人员等,还包括有着成功经验的农民,即农业教育传播中的意见领袖。

(2)教育传播的对象主要是面向成长的年轻一代。农业教育传播的对象既包括农村中成长的年轻一代,也包括农村的广大受众,包括涉及农业产业领域中需求涉农信息的一切人员。

(3)教育传播研究的重点是课堂教学传播,研究学校教育中教育信息的流动,农业教育传播由于它的研究对象是面向广大农村受众,课堂教学传播和课堂外教学传播在农业教育传播研究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3.农业教育传播与农业推广

农业推广是一项旨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农村教育与咨询工作。农业推广人员通过沟通及其相关方式组织与教育农村居民,使其增进知识,提高技能,改变观念与态度,从而改变行为,并获得自我组织与决策能力来解决其面临的问题,最终实现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村产业、繁荣农村社会的目标。当代世界农业推广模式可归纳为五大类型:自上而下的传递服务模式、自上而下兼由外而内的合同约束模式、自上而下兼由内而外的意识启蒙模式、由下而上参与的问题解决模式、由下而上的问题解决兼由外而内的商业合同约束模式。早期的农业推广是为促进农业生产的目标而产生和发展的,然而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农业推广工作都包含了社区发展、农村教育、农家生活咨询及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等内容。而且,农业、农民和农村三位一体,当农业推广工作针对农民和农业进行指导时,其内容自然无法排除包含农家生活和农村发展所需要的各种知识、技能和信息。农业推广对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和科技进步水平,从而推动农村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如果把农业教育传播分为课堂教学传播和课堂外教学传播的话,农业推广应该与课堂外教学传播的含义等同,农业推广从属于农业教育传播。

4.农业教育传播的特点

从农业教育传播与大众传播、教育传播以及农业推广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到,农业教育传播的基本特点大致有以下几个:

(1)传播目的明确性。农业教育传播是以培养人才为目的一种传播活动,涉农信息的传递追求最佳的传播效果,是培养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村发展需要的人才。

(2)农业教育传播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同以前的农业推广、农业常规教育信息单向传递不同的是,农业教育传播是涉农信息在农业教育传播者和农业教育受众之间的传递。在传播过程中,农业教育传播者拥有大量的涉农信息而处于主动地位,但农业教育受众并不总是处于被动地位,还经常通过信息反馈来影响传播者。

(3)涉农信息传递的专业性特点明显。涉农信息中的一般文化知识是面向文化水平低的受众,大农业需要的农、林、牧、副、渔业的信息更是有着各自的受众,种植业的信息不可能传递给渔业的受众。

(4)农业教育传播者的素质要求较高。农业教育传播中的传播者不仅要具有大农业中相关的专业知识,为了达到预期的教育传播效果,还要熟悉教育学、传播学的一般规律,熟悉所面对受众的特点,并且能够在传播过程中熟练运用现代媒介技术。

(5)受众层次参差不齐。农业教育传播面向的是农业产业中涉农信息的需求者,既有文化水平较低的广大农村受众,也有要求继续教育农业科技人员、农业政府管理人员、农业经营人员、农业管理人员、农业高科技人才。

(6)媒体和通道的多样性。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传播者既可以用语言和身体语言亲身传播,也可以用板书、模型、幻灯、电视等媒体,还可以通过广播电视、网络进行远距离的传播。

(三)农业教育传播的类型分析

农业教育传播是人类社会传播的一种特殊形式。人类社会传播常见的按范围大小划分的几种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的基本特征我们在前面已经介绍过。下面,我们着重分析一下农业教育传播中的这几种传播类型。

1.人内传播

在农业教育传播中,人内传播主要表现在受众接受涉农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当代农业教育传播的受众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群体,到1995年底,其中乡村人口为8.594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0.96%,但全国15岁(含15)以上的年龄人口中仍有将近2亿人为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农民家庭平均每100个劳动力中有近15人为文盲或半文盲,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占78%。(9)在我国劳动力中,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培训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的占0.13%,而没有接受过培训的高达76.4%。(10)受众的文化素质显然很大程度阻碍他们接受并处理涉农信息。例如,在我国古代,广大农民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目不识丁,他们不能从农书中获得科学知识,于是,农民就以短小、明了、实际而见长的农谚进行自身教育,即农民的人内传播,“一年之计莫如种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田不冬耕不收、马无夜草不肥”等。农业出版社1980年出版的《中国农谚》上、下册,共收入农谚三万余条、近百万字,全面展示了中国农谚的丰富内容,令人叹为观止。农业教育传播受众工作在生产第一线,他们有着丰富生产经验,通过符合他们需求的涉农信息,可以提升自己的素质。因此,农业教育传播离不开人内传播这种传播形式。而世界上各个国家农业发展的实践也证明,低素质的农业教育传播受众是阻碍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

2.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在农业教育传播中,人际传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古代农业教育的示范教育就是典型的人际传播。古代许许多多有成就的农业科学家都是通过示范的方法进行农业教育的。明代的徐光启在当教师时,不仅教学生读书,还教学生种地。他重视科学实验,在上海、天津都有他的实验田。对种植水稻、棉花、甘著、芜著都亲自进行试验。他通过试验把山东芜著移植到江南,把福建的田薯移植到上海,后又移植到天津。通过这种试验示范的方法,徐光启向学生和家长传授种植的科学知识。清代的杨双山,为了让关中农民自觉养蚕,在自家庄前屋后栽了一百多棵桑树,亲自实验,然后开始养蚕,向农民示范蚕茧的抽丝、纺织等。由于示范成功,使当地养蚕的人逐渐多了起来,以后使得关中、陕南,甚至陕北很多地方都不同规模地有了养蚕业。现代农业教育传播中的人际传播包括农村文化基础教育、农业初等职业技术教育、农业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农业高等教育、农民继续教育、农民培训等课堂教学传播,还包括农业推广人员面对面的推广科技信息,农业科技人员送科技知识下乡等活动。由于农业处于生产第一线,所以,推广科技信息和科技人员送科技知识下乡等课堂外教学传播在农业教育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受众可以获得最新的农业生产科学技术知识,在生产中的疑难问题还可以及时得到解决。

3.群体传播

德国社会学家L·威瑟依据组织性强弱将群体分为组织群体和非组织群体。由于农村家庭是农村居民以婚姻关系为基础,以血缘关系(包括收养关系)为纽带而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自然形成的群体,所以,这里把家庭传播看做是群体传播。农村家庭是农村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是农村社会的细胞。它承担着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家庭教育等功能,因此,农村家庭内的信息传播是涉农信息群体传播的一种重要传播形式。群体传播是将共同目标和协作意愿加以连接和实现的过程。由于农村家庭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组成的社会共同体,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和关心事项,成员之间的协作意愿比较统一,群体感情和群体归属感较强。因此,群体传播过程比较流畅,在其过程中形成的群体意识能够较好地约束成员个人的态度和行为,从而能够比较顺利地实现农业教育传播效果。

4.组织传播

广义上的组织是任何有若干不同功能的要素按照一定的原理或秩序相组合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如细胞组织、肌肉组织、人体组织等。狭义的组织指的是“人们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各自承担不同的角色分工,在统一的意志之下从事协作行为的持续性体系”。(11)农业教育传播中最小的组织为行政村,然后是乡(镇)政府、县(县级市)、市、省的农业负责部门、农业院校,再至全国农业部、教育部,大至包括全国农村受众和各级政府负责农业的部门组成农业教育传播组织。组织内传播现在主要是农业学历教育体系和农业非学历教育体系,包括各级农村初等、中等学校,各类农业专科院校等;其次是国家乃至各省、市、县的农业政策和法规的下行传播,通过书面媒体、会议、电话、公共媒体等。组织外的传播是各组织根据本地农业发展的目标要求从外部广泛收集和处理信息,并且有计划、有目的地把相关的农业政策、农业法规等涉农信息传递给广大受众。

5.大众传播

在人类社会传播中,大众传播是最重要的一种传播类型,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农业教育传播也要广泛使用大众传播,进行涉农信息的传递。现阶段我国农业正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换,农业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广播在全国已经全面普及。在发达地区的农村,广播甚至已经处在淘汰的边缘,而电视机这一媒体正越来越广泛地走进我国农村的家家户户。农业教育传播要充分利用这一现代媒体教育大众的功能,传递适合的涉农信息,不要让这一先进媒体只充当受众的娱乐工具。例如,我国通过举办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对农民实施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覆盖全国,形成五级办学体系,它利用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开展跨越时空的开放式教育,容量大、成本低、见效快,使农民少离乡、少离岗、少离家、就地培养、就地使用,办学形式灵活,规格多样化。1995年中央电视台第七套农业节目开播,由农业部与中央电视台合办,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负责节目制作。每天播出农业节目6小时,这是我国农业教育电视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在全国各级电视台的电视节目中,现在有5套面向农村、农业、农民的电视节目:中央电视台第七套少儿军事农业频道、吉林电视台乡村频道、山东电视台农村科普频道、山东临沂电视台农村科普频道、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此外,其它省市县的电视台也有农村电视节目的播放。其中,省级电视台开办有对农电视专栏的就超过半数。其中,许多电视栏目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成为深受观众喜爱的栏目。如CCTV1的《科技苑》、《致富经》,山东电视台的《乡村季风》,湖南电视台的《乡村发现》,吉林电视台的《乡村四季》等。这些栏目,以其独到的选题内容,朴实的风格,精湛的艺术手法,精良的制作手段,形成了明确的栏目宗旨和定位,并且带动了其它农业教育电视栏目的成长与发展。这些电视节目为宣传当地的农业政策,普及农业科学知识,为广大农村脱贫致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2)

农业教育传播还分为课堂教学传播和课堂外教学传播。课堂教学传播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正规学校教育,包括初等农业职业学校、中等农业职业学校、农业继续教育、广播电视大学、函授、夜校等在学校内进行的学校教育。课堂外教学传播则包括中级和高等农业学校举办的现场培训班等农业推广活动,包括一切在学校外进行的涉农信息的传递活动。

三、农业教育传播的研究对象

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所包含的学科有几千种,仅自然科学就有2400多种。农业教育传播是综合运用农业、教育学、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作用于农业教育传播现象的综合性学科。它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

人类在地球上出现后,在二、三百万年内,一直过着渔猎采集生活。大约在公元前七、八千年,开始进入农业社会。农业的出现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第一次大变革,从此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生产活动。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也与日俱增。农业是最古老、最基础的生产部门,有了农业的发展,才可能有其他部门的发展。农业根本上以可更新资源为基础,具有巨大的革新潜力和发展前途。有了农业现代化,整个社会现代化才有可能。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特别重视农业的发展。

传播学作为一门学科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传播学的鼻祖施拉姆综合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语言学等学科的研究发展,对信息传播进行了深入研究,创立了传播学。传播学发展到今天,出现了不少分支,如大众传播学、经济传播学、政治传播学、教育传播学等。

教育学是一门源远流长的科学。它发展到现在,已形成许多分支,如普通教育学、教学论、高等教育学、比较教育学、职业教育学等,并与其他学科交叉,形成了教育心理学、教育经济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统计学、教育人类学等。

农业教育传播是综合运用教育学和传播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和揭示农业领域内涉农信息传递的过程和规律,以期达到最优的教育效果。

因此,农业教育传播研究的对象是农业教育传播现象及其规律性。通过对农业教育传播现象和问题的研究,通过对农业教育传播系统及其各部分的结构、功能、过程以及互动关系的考察、探索,发现克服农业教育传播中存在的问题的科学方法,找到农业教育传播系统良性循环的机制,由此来解决当前“三农”问题,推动农业的健全发展。它的对象是整个农业教育传播系统和涉农信息传递的全过程。主要包括农业教育传播过程和系统、农业教育传播者、涉农信息、农业教育传播通道、农业教育传播受众、农业教育传播效果、农业教育传播环境等几个方面。

具体来说,农业教育传播的研究分属两个层面:一是从自然科学的层面,研究涉农信息及其传播的技术性问题,如有着悠久历史的农业科技推广、常规农业教育等;二是从社会科学的层面,揭示涉农信息及其传播的规律性问题,为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