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农业教育传播的信息

农业教育传播的信息

时间:2022-11-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人类信息是复杂的,有些是难以定量来观测和计算的,并且传播的意义在信息理论里受到了漠视,它不关心传播的影响以及具体情景和个人因素。我们传播学所研究的信息主要是这个层面的。首先,农业教育传播要为接收者提供有关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的知识和信息。农业生产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也是农业教育传播的主要服务对象之一。

第一节 农业教育传播的信息

一、信息的概念

“信息”一词的产生虽早,但它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却是随着近代科学的不断发展而形成。信息科学本身是一个多元化、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物,是一门新兴的大学科,它有许多分支学科,不同学科的研究者们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从不同的角度或层次出发,对“信息”必然作出不同的理解与解释。信息理论是“二战”以后随着通讯事业的发展而兴起的,是从物理、数学及工程学的研究中发展而来的。贝尔电话试验室的数学研究员及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科学教授克劳德·香农(Claude Shannon)发明了信号传送的数学理论,并把这些研究结合为一个单一理论。斯隆基金会(Sloan Foundation)的科学计划顾问沃伦·韦弗(Warren Weaver)总结了香农理论中的主要概念,并且建议了这种理论的可能的发展方向,包括它在整个社会传播领域的应用。他们二人合著的《传播的数理理论》是信息理论的奠基之作。

在第一章绪论中我们提到郭庆光先生给信息下的定义: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或联系)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2)

我们对于信息的理解和另外两个概念——“熵”和“冗余”分不开。

“‘熵’是指一种情境的不确定性或无组织性。在信息理论中,它与一个人在组成信息时选择自由度的大小有关。”(3)一个句子的组成不是随意的,总有某种组织性,同时又带有不确定性。比如“我是学生”,我还可能是老师、学生、工人、士兵等等。这是组成此句子时的不确定性,即熵。如果传播的过程中“是”字被去掉,变成“我学生”。我们可能根据上下文预测到漏掉的字为“是”字。这种可预测性被称之为“冗余”。“冗余”就是一个“情境可预测部分的比率”(4)

信息正是“对环境中不确定性,或熵的测定”。(5)胡正荣先生认为“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也不是意识。它是事物运动的存在或表达形式。”(6)也就是说信息的功能是消除或减少不确定性,但是如果一个情境中的熵很小,那么信息量也会很小,冗余增多。传播过程中并不是信息量越大,冗余度越低越好。如果一个语言信息片段中的字词是任意排列的,此时熵为极大值,但是解码的困难也最大,无人可以理解。当信息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干扰,冗余还可以使接受者识别完整信息。总之,传输过程中如果冗余过量,传播效果就很差,冗余太少,传播就不准确,所以在语言传播及其他传播情境中,熵和冗余应视具体情况保持某种比率,以达到最优效果。

狭义的信息理论是指研究讯息的传输和接收,它最直接而明显的结果就是今天随处可见的数字通讯技术,有着实际的应用价值。而广义的信息理论被广泛地运用于行为和社会科学。信息理论与系统论、控制论一起为许多传播理论提供了好的发展背景,但是,传播学作为一门社会学科,关注的主要是与人类社会相关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人类信息是复杂的,有些是难以定量来观测和计算的,并且传播的意义在信息理论里受到了漠视,它不关心传播的影响以及具体情景和个人因素。这些是我们在借用信息理论来研究传播问题所要注意的。

我们不能给出一个新的准确的信息的定义,但是大体上说,对信息的理解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进行:

第一种,普泛意义上的消息或情况,如“信息即知识”、“即情报”、“即资料”。这些只是适用于日常生活之中的指称,并不科学性的概念。

第二种,哲学角度上的信息。主要研究信息的本质、本原等。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对此一直争论不休。其焦点主要集中在信息究竟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抑或只是其自身的问题上。

第三种,信息科学中的信息含义。也就是上面所说的美国信息学者香农应用数理统计概率论方法研究信息处理,于1948年创立的信息论。他把信息看做是消除不确定性,获得确定的消息或关于某事物的状态。同年,控制论创始人维纳提出,信息这个名称的内容就是我们对外界进行调节,并使我们的调节为外界所了解时,与外界交换来的东西。这一论断从控制角度说明信息可供“我们与外界”(即主体与客体)相互交换并借以调节使主体与客体协调一致。同样也是在1948年,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郎非创立了系统论,为研究信息系统的最佳化提供了理论依据。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的诞生为传播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学者李彬认为,传播学在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借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理论模式,把系统、信息和反馈的概念引入对传播活动的研究,试图建立关于人类传播规律的理论体系。我们传播学所研究的信息主要是这个层面的。

二、农业教育传播的信息

(一)农业教育传播的信息分类

首先,农业教育传播要为接收者提供有关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的知识和信息。农业生产知识包括苗情、农业结构、生产措施、病虫情况等等。农业生产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也是农业教育传播的主要服务对象之一。农业经营信息包括“对农业的生产、分配、流通等经济活动的决策信息和实施决策采取的组织信息。”“农业管理是对农业生产过程(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生产的要素(劳动力、劳动资料、劳动对象)进行决策、计划、组织、调节,农业管理信息包括农业管理模式、服务方式及新的服务理念等。”(7)

其次,农业教育传播要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科技素养,为他们提供科技信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然而没有科学技术的传播也不行。正如英国哲学家培根所言,“知识就是力量”,然而知识力量的发挥还要看知识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深度与广度。为了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科技素养,传播科技信息,我国政府组织了种类众多的培训项目,民间组织也有提供科技培训的服务。总的来说,“农业科技信息主要包括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等实用技术信息。”(8)具体来说,农业科技信息包括关于农业生产资料的信息,如化肥、农药以及农用机械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等;土壤分析诊断信息,包括当地土壤的物理化学特性、土壤的生态环境、分析诊断的方法等,以及相对应的正确的施肥计划;气象信息,包括当地的气候特征、灾害性天气发生状况,以及相应的农业生产应该采取的措施等等;栽培管理技术,当前本地主要使用的栽培方式方法以及各种新的栽培技术及其发展方向;病虫害知识,指当地主要农作物当前主要病虫害的种类、发生规律、预测、预报及防治方法。

再次,农业教育传播要让农业生产者学会将生产活动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懂得如何去搜集相关的市场经济信息,比如学会了解市场上销售的各种品种的特性、价格等信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再以行政手段统一种植计划与收购计划,农民要根据市场信息进行经营和管理,独立做出生产和销售决策。农民不仅要从微观角度了解各个农产品市场,还要从宏观角度了解市场;不仅要了解国内市场,也要了解国际市场。提供市场信息服务将日益成为国家支持农业的重要手段。

最后,农业教育传播应该在提高接收者科技素养、引导农民致富的同时,提高其整体素质,如文明健康生活习惯的培养、文化修养与审美趣味的提高、法律意识的增强等等。农业教育传播为的是提高农业人口的整体素质,塑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农业人。随着传统落后生产方式的逐渐消退,那种不识字照样是农田里好把式、文化修养与生产经验严重脱节的现象也将慢慢改变。现在,农业教育的落脚点不仅应放在教会人们科技知识,更应该关注并造就人们追求高尚生活品质的能力和心态。这些方面经常被忽视,一提到培训基本上就是单纯的科技培训。本章想着重谈一下被谈及较少的几个方面。那么要改变我国农业人口素质的现状,农业教育传播应该提供哪些方面的信息?

首先我们来看什么是人口素质。人口素质是许多个学科共同研究的对象,是指人口质量的某一个方面,比如健康状况、科技素养、文化教育等方面。现代西方学者对人口素质的讨论最著名的当数从经济学角度对人口质量进行探讨的人力资本理论,人口质量就是人力资本,舒尔茨的“人口质量经济学”早已成为人口经济学中的一门显学,揭示了人口质量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中国人口学者认为,“人口素质”是一个具有多义性的概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和界定,在不同的学科视野里可能有着不同的规定。“人口素质”的内涵和外延的基础理论问题是70年代初中国人口学复兴以来众多学者关注的一大热点,至今仍然是见仁见智,还未有定论。我们这里也无意探讨人口素质的准确定义,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较高的人口素质和人口质量,一般总是具有较为合理的结构和组合,同时也会产生较强的社会功能和较为积极的影响力。从人口素质的外延来看,主要有“三要素”和“二要素”之争。传统的“三要素”论认为,人口素质包括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这三个方面,并认为身体素质是人口质量的自然条件和基础,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是人口质量的中心。另一种也产生过影响的“二要素”论则认为,人口素质包括生理潜能和心理潜能。就人口素质的内在结构来看,包括了身体素质、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或简称心理素质。人口素质实际上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要涉及到人口性别年龄构成、健康状况、社会关系、教育水平、社会心理、传统习俗、社会活力等等。

目前,我国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文盲半文盲贫困人口占一定比重,一些地区尤其是边远贫困地区新生婴儿出生缺陷发生率还较高,提高出生人口的素质,是十分艰巨的任务。农业教育传播的信息选择应该满足提高人口素质诸方面的需要。

1.身体素质是人口质量的自然条件和基础

人口的身体身体素质可由一组人的人体运动能力、发育状况、疾病状况、死亡率、呆残低能人口比例、出生预期寿命等反映出来。

我国农业人口身体素质状况令人担忧。从最表面的现象说起,许多农村人才三十多岁,看上去却像四十多岁;而许多城里人四十多岁,看上去像是三十多岁。也就是说,如果从相貌上来判断人的年轻与否,农村人与城市人可以相差十几岁,城里人明显比农村人显得更年轻。农村人与城市人年龄与面貌上差别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呢?应该说,二者遗传基因并没有多大变化和差别,相差的主要是生活条件和医疗保健营养,其中尤以营养保健最为重要。虽然现在城市里的营养、保健知识的普及力度还不够,但是要比农村高得多。在农村,很少有人懂得营养保健之类的知识,订阅健康类期刊,更少有农民会去咨询营养师。影响身体素质的另一重要因素就是各种遗传疾病。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表明:我国每年出生约1500万新生儿,据不完全统计,严重出生缺陷占1.3%,也就是每年将有20万缺陷孩子出生。我国人口中有20—25%的人患有各种遗传病,其中单基因病占5—7%,多基因病占15—20%,染色体病占0.5—1%。我国人群中没有遗传病的人也可能是致病基因携带者,据估计平均每个人携带有5—6个有害基因,并且会按一定的方式传递。随着工业的进展,许多化学物品不断投入我们生活环境中,其中有部分可诱发基因突变,通过突变增加了我们的遗传负荷。另外,在一些偏远农村,至今仍有近亲结婚的现象。

2.智力因素和身体因素一样是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基础和前提

智力低下是影响人口素质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人口约有1—2%智商小于70的智力低下者,轻中度智力低下者约500—1800万人,白痴就有100—200万人。而在农村,智力低下的发病率要明显高于城市。1988年,我国科委将全国儿童智力低下流行学调查列为国家七五重点攻关项目,这是一次有关智力低下儿童现状的大规模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全国智力低下总患病率为1.2%(城市人口按30%、农村人口按70%加权),城市为0.70%,农村为1.41%。农业教育传播者应该加大传播优生优育知识的力度,以提高人口素质。

3.科学文化素质是人口素质的中心

反映人口文化素质的一般指标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在校大学生占总人口的比重,人口文化水平构成,文盲率,科研率,科研人员比重,中等专业技术人员比重,技工的技术等级构成,社会管理水平和生产管理水平以及劳动者的创造性能力等。

我国农民数量众多,有3.28亿农民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农民是农业科技的吸纳者和最终使用者,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不高,严重制约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战略性结构调整的进程。

国家统计局对6.7万户农民跟踪调查显示,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与收入水平呈正相关。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通过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增强他们吸纳和应用农业科技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水平,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多年来,农业部全面实施绿色证书工程,为了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民技术骨干队伍,积极组织实施了“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大力发展农村远程教育、广泛组织开展了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值得欣慰的是,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结果表明:我国人口素质已有进一步提高。这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的粗文盲率(15岁及以上文盲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72%,比1990年普查的15.88%下降了9.16个百分点。同时与1990年普查相比,平均每10万人中具有的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变化较大,具有大学以上程度的由1422人上升为3611人,增长了154%;具有高中程度的由8039人上升为11146人,增长了39%;具有初中程度的由23344人上升为33961人,增长了45%;具有小学程度的由37057人下降为35701人,下降了4%。我国人口的文化素质提高速度非常快,这一变化趋势反映了近年来我国落实扫除青壮年文盲,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等措施所取得的成果。然而,我们仍然要面对提高人口素质任务的艰巨性,提高人口素质是一项根本性的、长期的、复杂的战略任务,能使人的体魄强健、文化修养良好,而且道德高尚、追求知识、勤劳勇敢,因此从幼儿到老年、从生理到心理、从自然物质基础到家庭社会环境,都要全方位地持续不懈地提高人口素质。

我们平常所谈的文化素质基本上指的科技素养,各类培训也注重的是科技素养的培训,实际上农民他们不仅需要科技来提高他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而且还有他们的精神需求。如果没有适合他们的文化娱乐信息,那么一些粗糙、低劣、恶俗的作品便会趁虚而入,这对农民的价值观和文化品位都是不利的影响。构建和谐社会,不仅要缩小不同社会群体经济方面的差距,还要缩小包括精神文化在内的社会发展方面的差距。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快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当前,我国文化发展不平衡问题还非常突出,广大农村文化生活还相对贫乏。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国家要加大投入,加快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扩大基层公共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供给外,更重要的要靠发挥基层群众自身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民营文艺表演团体来自于民间,成长于民间,服务于民间,是基层演出市场的主力军,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和国有院团互相补充,在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总之,人口素质是由人的体力素质、智力素质、文化素质、科技素质等多方面构成的,其中体力和智力素质又是科技文化素质的前提条件,科技文化素质则是国民综合素质的基础素质。中国科教兴国的战略部署,即科教兴国的基础前提是全民族的科学教育文化素质的大提高,尤其是农民科学教育文化素质的提高,这就有赖于体力、智力、道德等基本素质的提高。基于上面的分析,未来世界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国民综合素质的竞争。要保持经济持续的发展,就必须全面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对于我们目前来说,重点就在于发展和完善农业教育传播体系。农业教育传播者应该在对农业人口进行科技教育培训的同时,为他们提供有关营养保健、优生优育、文化娱乐等有关文明健康生活的信息,改变农业人口信息匮乏的局面。

(二)农业教育传播的信息特性

科学性:农业教育传播的信息是教育信息的一种,具有教育信息的基本特征。农业教育传播的信息必须是经过实践检验证明的,被人们长时间的历史实践所确认的,具有科学性的信息。何谓农业教育传播信息的科学性?它是指农业教育传播的内容要符合科学事实的客观规律性。具体说来,首先,它不仅要传播科技成果,而且要说明其科学原理与意义。其次,农业教育传播的信息在表述、分析、提炼、概括上都要有充分的科学根据,都必须符合科学的原理,要经得起科学的分析和实践的检验。科学讲究精确,农业教育传播的信息也必须准确,所涉及的术语、数据等,都应有严格的质与量的规定,科学原理要表述得绝对准确。如果农业教育传播的信息不准确,缺乏科学依据,其产生的不良后果有时会非常严重,因为农业生产者可能会按传播者所说的办法去做,比如如果有关农药的配兑、使用方法和使用频率的信息不准确,很可能给农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有时甚至会危及使用者的生命。

目的性:农业教育传播总是有一定的教育对象和教育目标,农业教育传播所传递的信息也就必定带有明确的目的性,要为特定的对象——农业学习者、农业生产者及农业相关从业人员服务。农业教育传播信息的范围是十分广阔的,农业科学基础理论上的重大突破;重大的新理论的提出、证实或否定;某项技术的重大突破或进展,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等等。但是,并非所有具有科学性的信息都可以成为农业教育传播活动的信息,需要根据具体的传播目的和对象受众来进行选择,也就是具有目的性。在这一点上,农业远程教育传播应与大众媒体中散见的农业信息传播区分开来。

地域性:农业生产过程总是围绕着农作物来进行,农作物循环往复地生长繁育衰老,这是生物自然的再生产过程。考察农业教育传播信息的特性,我们首先要认识农业的生产对象——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认识农业生产的自然规律。长期的物种进化、自然以及人为选择,形成了不同物种所固有的特性,其生长发育所需的自然环境也就存在巨大的差别,受气候、地理等条件影响非常大。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光、热、水、土、气候等条件,这使得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适宜生长的农作物种类,不同的农作物生长周期和耕作周期,形成各具特色的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农业生产必然具有地域性,并形成不同地区农业生产者的不同生活习性、文化特征。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由于处于不同的纬度和相差悬殊的海拔高度,气候条件千差万别,使得不同地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农业结构,必然要求不同地区的农业教育传播要密切地同当地的农业生产实际相结合,立足当地的风土人情、文化特征,传播富有地域性的农业教育信息。

时效性:农业发展迅速,农业教育传播的内容应该及时调整。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重塑了农村经济组织的微观基础,农户成了独立的生产经营者,而且经营内容从种养业为主扩展到三大产业并举。此时,农业和农民不仅需要指导高产、优质生产的技术人才,更需要能够指导高产、高效的市场观念的经营人才。农业教育传播应该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培养急需的各层次人才。比如加入WTO以后,我们就需要抓紧培育一些懂得WTO农业规则的各类急需人才。以高等农业教育为例,长期以来,高等农业人才教育专业结构“以粮为纲”、生产格局以种养为主,专业知识较多地局限于生产环节。生产技术专业的学生不懂经营管理,经营管理的学生又不懂生产技术,培养出来的人才与农业需求很难吻合。高等农业教育担负着农业人才培养的重任,应该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优先发展社会需求的学科专业、特色学科专业,以适应我国农业跨越式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通俗性:农业教育传播的接收者状况决定了传播内容的通俗性。农业教育传播接收者很大一部分生活在农村,接收者的知识水平决定了农业传播的内容不能太深奥艰涩,应该力求通俗朴实、直观简约。

另外,农作物生长的周期性决定了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很强,对时间的要求比较严格。在具体的农业教育工作中,应该根据不同的时令选择适当的农业信息。而且,对农业生产者的培训最好不要选在农忙时节,这样不仅影响农业生产,农民的学习积极性也不高。

三、农业教育传播中的信息匮乏

与以前相比,农业生产者对于信息的获取要容易得多了,但是随着农村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的变革,信息的流动仍然满足不了农业生产者的需求,我国的农业教育传播中存在着信息匮乏的现象。

(一)科技、市场等实用信息的匮乏

就农业生产中急需的科技和市场信息来说,有关农业生产、农业科技和市场信息对农民的生产、生活非常重要。2001年山东省农科院科技情报研究所综合分析了8地(市)12个单位的农业信息需求得出,农业信息用户对各种信息的选择频率以科技信息最高,平均66.5%,市场信息次之,平均36.6%(9)。但是农业实用信息供应的现状不能让人满意。

目前,农业信息市场的基本模式包括四种,其一,咨询型信息市场,即以一定数量的专家或专业组织为信息源,随时接受用户的电话、书面或当面的信息咨询;其二,实物展示型信息市场,即以众多的产品样本的实际展示来提供关于这些产品的一系列信息,如各种农博会;其三,固定型信息市场,即设立固定的信息经营机构和交易场所,进行长期的信息交易活动;其四,虚拟型信息市场,即建立在因特网上的各种信息交易站点。在这四种专业信息市场中,实物展示型和固定型信息市场主要针对的是农业企业、农业科研机构等用户,而虚拟型信息市场由于其使用成本较高,农户很少采用。只有咨询型信息市场使用成本较低,信息来源及时、准确而受到农户的欢迎,但由于这种信息市场运营成本高,而难以持续经营。(10)

农村获得信息的渠道不畅,广大农村的大众媒体覆盖率也较低。由于没有财力支付,很少有农民自己订阅报纸。虽然在诸媒体中电视媒体在农村的普及率相对较高,但据统计,现在农村仍有1.6亿左右的农民没有彩色电视机,而且一方面农民使用电视机的目的主要是娱乐消遣,获取信息或表达自身的作用并没有发挥,使农村的信息渠道不畅,不能及时全面地获取有关生产、生活的信息;另一方面,相对于我国的农业和众多的农业人口来说,农业、农民类媒体很少。可以说,在诸类媒体中,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专题定位的媒体最少。除了CCTV - 7、《农民日报》以及各省级的农民报外,很少有别的服务于农业、农民的媒体。各电视台所开设的科技频道大都为了商业目的,用大段的时间来播放娱乐类和时尚类的节目。综合性媒体涉及农业生产、农业科技信息和市场信息等的报道很少。总的来说,对农民、农业的服务意识不强,不能满足他们的生产、生活和文化信息需求。比如,我们经常看到有关调整种植结构、发展优质农业的宣传报道,但是很少有媒体提供如何调整种植结构、怎样发展优质农业的具体信息,媒体在引导农民合理调整农业结构,提供必要的市场信息方面应做的还有很多。

那些为数不多的科技类节目也并不能如我们期望的那样进入寻常百姓家。据莱阳农学院传播学院农业传播研究中心于2006年1月所作的调查,大部分农户能收到中央电视台第七套(少儿·军事·农业频道)的节目,但是只有一小部分人收看第七套节目。数据如下面两个图表所示(11)

(1)您家能收到中央电视台第七套(少儿·军事·农业频道)的节目吗?

(2)您看过中央电视台第七套的农业节目吗?

此次调查问卷的发放大部分是在山东省,那里的农村电视普及率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节目的收视情况尚且如此,何况西北贫困地区呢?

造成这种状况有多方面的原因。复旦大学李良荣教授在讲到农村受众信息匮乏时说:“原因之一是当前我国传媒业的目标受众都是都市人群,针对农民进行的信息传播在量上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但更重要的,大众传媒在对农村进行传播时没有真正考虑他们的信息需求”。(12)

img18

图表(3-1)

img19

图表(3-2)

另一方面,一定社会经济地位的群体对信息的需求、兴趣与信息量三者互为关联,相互促进。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群体对于信息的兴趣也就越浓,对信息的欲求与动机也越强烈,利用各种媒介获取有关知识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对于农业生产者这样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群体而言,则会形成一个负面循环效应。与城里人相比,农民群体更习惯从以血缘亲情和熟人之间建立的人际关系网中获得信息,普遍把电视当做娱乐工具,对其新闻消息表现出一种消极的态度。

再者,农村教育资源不足,农民及其子女的文化素质较低,认知能力差,这也是造成农业教育传播障碍的重要原因。由于我国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我国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薄弱,教育资源不足,尽管义务教育的普及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与城市还有较大的差距。而且受“读书无用论”及“读书致贫论”的影响,农村学生的辍学率和流失率也高。教育落后使农村居民的整体文化素质不高,对信息的认知解读能力较差。知识的鸿沟越来越大,形成恶性循环,农业教育传播改变信息匮乏现状的任务艰巨而长久。

虽然各级政府部门以及一些经济实体和一些自发的教育组织一直都在做农业教育传播。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有些地方政府为了搞政绩,只管推广甚至强行摊派,一些相对较好的种植养殖项目一旦取得了收益,地方政府就想要把该项目做大,往往就会“一刀切”,不能因地制宜。这必将损害农户的利益以及接触科技信息的积极性。在《桂村科技》中,作者将推广组织与桂村农户种植甘蔗的边际成本进行了比较:“以亩计,种植甘蔗推广组织的边际成本为机耕费50元,其中县政府25元,糖厂25元。农户的边际成本为620元,其中蔗种150元,肥料、初肥170元,追肥170元,农药100元,砍蔗人工费30元。”(13)虽然组织科技推广和教育的组织也投入了资金和人力,但是农民的边际成本最高,风险最大。当科技的运用产生了边际效益,组织可以与农民分享,甚至比农民分享的收益更多,但是如果失败了,推广组织便会通过各种手段(如降低收购价等)来将损失转嫁到农户头上,而农户则无处转嫁,风险全部由农户来承担。这样农民失去了财物,同时也失去了对科技信息的信任。农民接触信息的积极性受到打击,对于本来就处于信息匮乏状态中的农业生产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二)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信息匮乏

乡村文化群体是我国最大的一个文化群体,对于他们的漠视和错误的认识,会给我国人民整体文化素养的提高带来很大的障碍。文化建设在促进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农业教育传播中的科技信息的匮乏会阻碍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影响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然而,文化精神和传统美德的缺乏与丧失则使农业教育传播没有人情味,无法移风易俗达到建设新农村、提倡文明新风尚的目标。

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推进重点文化工程建设,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文化活动,积极培育农村文化市场,广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改善,农村文化建设呈现较好的发展局面。同时也要看到,农村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主要问题是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现有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文化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不足,文化活动相对贫乏,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这种状况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改变。2005年11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提出了七项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对于改善农村文化信息匮乏指出了几个明确的方向。

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有一条是“积极发展农村电影放映”。继续实施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2131”工程,加大专项资金投入,重点做好配送电影流动放映车和电影拷贝工作,丰富农村电影片源。加强农村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和农村科教影片的放映。采取定点、流动、录像放映等多种形式,积极探索农村电影放映的新方法新模式,到2010年基本实现全国农村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加强农村影院的更新改造,增加农村电影固定放映点。推广电影数字放映技术,在农村逐步实现由胶片放映向数字放映的转变。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人对于乡村电影应该都不陌生。那时,乡下物质和精神生活都还相对匮乏,没有什么娱乐,每逢放电影,便成了村里的头等大事。孩子就像过节一样兴高采烈,早早地搬出小板凳占好位子,大人们收工也比平常要早一些。由这些电影故事情节和人物引起的遐想,可以使人们愉悦的心情持续好些天。在播放故事片之前往往还会播放一些科教片,这是那个时代的一种特殊的科技教育与文化娱乐的方式。那时候电视机很少,电视节目更少,基本上城市里面流行什么电影,农村里面也能接触得到。虽然从整体上说,那时的文化信息是匮乏的,不像今天这样丰富。但是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基本上是相通的,没有太大的差别。在那个年代度过童年的人往往怀有某种乡村电影情结,对乡村电影抱有深深的怀恋,仿佛那缀满星星的深蓝色天际为背景的银幕才是最璀璨夺目的,那时的乡村有一种温馨恬美和纯净朴实。

如今,现代文明如潮水般涌入乡村,使那里也换了天地。各种媒体的触角都已伸进了乡村世界。走在大街上,到处是近期将要上映的电影海报,国际的、国内的大片、猛片、巨片,彩色喷绘,妖艳夺目。有电影宣传车呼啸而过,喇叭里放着撼动耳膜的流行音乐。很少再有放映队到村里去放映了。家家户户都有了电视,各种影碟、书籍也到处可见。看电影再也不是什么稀奇事了。但是乡村的文化生活真的就丰富多彩了呢,人们对文化信息的追求是否就得到满足了呢?

表面上看,大量的文化信息涌入乡村,也可以说是丰富多姿,电影、电视、各种光碟、还有书籍、报刊杂志。在农村普及率最高的要数电视媒介了,电视的形象性对于观看者的文化水平没有什么要求,再加上除了第一次购买的费用,电视的观看费用比较低,电视就成为广大农民接触文化信息的主要途径,成为他们忙完一天农活之后最好的消遣。莱阳农学院传播学院农业传播研究中心于2006 年1月做了一次调查,发放问卷20000份,收回问卷14000份,以下是其中几个问题的统计数据表(14)

问:“您在闲暇时间主要从事以下哪些活动?”

问:“主要选择以下哪种类型的节目?”

从以下两图我们可以看出,电视在农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位置,尤其是在农民娱乐消遣文化生活中的位置。在多项选择的情况下,13600份有效问卷中,有11478份问卷选择在空余时间看电视;在电视节目的选择上,有7584份选择娱乐类节目。均高出其他选项。那么,农民到底从电视上接触的是什么样的文化娱乐内容呢?调查发现农民看电视的时间主要是集中在晚上20点到22点,这个时候很多台都是在播放电视连续剧。也就是说各种电视连续剧和故事片占据了农民的娱乐消遣时间。在众多的电视连续剧中,反映乡村生活和农民生活状态的片子有多少呢?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各种商战片、言情片、古装片、警匪片充斥荧屏,它们与乡村生活并不相关,优秀的节目也不多,有很多甚至宣扬拜金主义或封建迷信和官本位思想,这些只能破坏乡村纯朴的民风、麻痹人的思想。但是,由于可选择的节目并不多,再加上农民自身文化素质并不高,于是这些片子成为农民们文化消遣的主要对象。去年的春节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和第八套节目几乎同时在黄金时段播出了两部反映农村农民题材的电视剧。一部是《别拿豆包不当干粮》,讲的是先富起来的乡村经济能人当上村长带领全村人劳动致富并创造农村新风尚的故事;另一部是《都市乡下人》,讲的是农村人进城创业的不易和艰辛。两部片子生活气息很浓,十分贴近农民的生活,在幽默轻松、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中蕴含了广大农民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以及传统美德和新农村的新风尚。这样的作品紧紧扣住了我们时代的脉搏。而这样的反映农业、农村、农民的优秀文化作品毕竟还是少数。

img20

图表(3-3)

img21

图表(3-4)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还提出要着力发展农村特色文化,加强对农村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系统发掘、整理和保护。每到传统节日,乡村还是保留很多传统的文化习俗:从三十晚上到正月十五,多少年不变地安排日程和食谱,如山东很多地方初一早上要吃包有红枣的饺子,吃到红枣者被认为在这一年当中会走红运;初二,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初三,大家就开始串门走亲戚;正月十五,城里有赏灯会、猜灯谜,有些乡村也会请来唱戏班或舞狮队、舞龙队。在这期间还会祭祀很多神灵,农民对于祭祀非常虔诚。虽然,他们拜的神很乱很杂,谈不上什么信仰,但他们靠天吃饭,有着对风调雨顺的企望和对自然朴素的崇敬,于是通过祭祀、立规矩等向上天祈求吉祥如意,他们是真心实意。除了最为隆重的春节,接下来还有二月二、端午节、清明节、七夕、重阳节、冬至等等,每一个节日都有自己的规矩,甚至有规定好的食物。农民对与这些规矩要比城里人重视得多。另外,乡村中如果有红白喜事,规矩就更多更繁琐了。可以说生活方式几千年来变化不大的乡村是我们传统文化保存最好的地方。2006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青年歌手大奖赛上,原生态的歌手们朴素无华的表演却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他们保留着来自乡村、来自不同的民族最本真和最原汁原味的东西,这些最能让人感动,感动于他们所带给我们的恢宏的文化感受。

可是,我们的乡村民间文化艺术传统有多少已经被湮没,传统文化精神有多少已经丧失,农民们的文化生活依然贫乏。保留在乡村的传统文化只有被现代媒介,尤其是大众媒体重新演绎和放大时,才会被更多人所认识和认同。我们一提到某个地方的风俗,想到的便是拍摄于某地的电影电视片,或是报纸、杂志上的描写。真正的乡村文化往往只有那些土生土长的人才能体会,而这些人又大多不具备将之发扬光大所需的现代化途径。最明显的例子便是那些正在面临销声匿迹的传统民间艺术,他们在强势媒体的轰击下,显得那么势单力薄、风雨飘摇。这种无法被了解、无法传达自身,在我看来是一种更加无奈的信息匮乏。

针对这种情况,对于媒体来说,应该把农村题材纳入电影和电视剧制作、各类书刊和音像制品出版计划,保证农村题材文艺作品在出品总量中占一定比例。宣传文化领域的有关专项资金要加大对农村题材重点选题的资助力度,每年推出一批反映当代农村生活、农民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购买适合农村需要的优秀剧本版权,免费供给基层艺术团体使用、改编并为农民群众演出。对于各种农民培训来说,如果把一些优秀的文化精神和传统美德以及一些文明生活的小知识融入科技教育和培训中来,那么我们就可以从内与外、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来塑造新型农民,重塑健康和积极向上的民风。这对于科技教育也是一种促进。或许是因为对于“德”的推崇,古人在这方面做得比我们现在要好。《齐民要术·杂说》中记述了农民一年十二个月的生活内容,如正月初一,“全家给家长敬椒酒庆寿,一片欢欣和乐气象”;三月是“周济贫困人家的日子”,首先周济亲族,然后“由亲及邻”;四月“蚕熟缫丝,便用蚕蛹招待宾客”;九月新谷入仓,天气转凉,就要“存问九族孤寡老病不能自存者,分厚彻重,以救其寒”。十二月,“请召宗族婚姻宾旅,讲好和礼,以笃恩纪”。(15)这样的农民教育自然会营造和谐而富有人情味的社会风气。我们要创建和谐社会,这方面信息的匮乏也是一大障碍。

(三)关于营养保健等文明生活方式的信息匮乏

前面说过,体力和智力素质是人口素质的基础,营养保健类的知识对于人的体力与智力素质都很重要。然而在农村,大部分农民的饮食习惯就像他们的耕作方式一样古老而原始,缺乏对膳食知识最基本的了解,在“吃”上喜好依着个人或家庭的嗜好,而不管食品的营养和均衡。根据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提供的一项农村“吃饭问题”的调查数据显示:农民营养状况比较失衡,甚至有六成农民“不会吃饭”,饮食营养常识一片空白。经统计分析,有57%的村民几乎没有饮食营养方面的基本常识,绝大部分村民在饮食上过于盲目,烹制菜肴使用油、糖过多,对“高油脂、高脂肪、高糖类”这早已被营养学专家认为与健康格格不入的“三高”食物特别喜好;91%的受调查村民承认不懂“营养”,认为有必要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并表示愿意改变目前这种不合理的饮食结构。调查还发现,“三高”食物在农村大受追捧的同时,农民对蛋白质尤其是优质蛋白质明显摄入不足。另外,过去农村餐桌上常见的对健康十分有益的食品,如薯类、玉米、黑大豆等粗粮,眼下却在逐渐从农村的饭桌上消失。农村生活水平提高后,农民在饮食上越来越倾向于选择肉类及高脂肪、精致或甜度过高的食物,而高纤维食物却摄取太少,忽视身边的农家天然食品,饮食结构逐渐失调。在农村,脑血管类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而且患病农民有年轻化的趋势。因此农业教育传播者在传播的过程中,应当利用多种媒介采取多种形式,来提供这方面的信息,改变农民的饮食保健观念,让农民们除了学会口感美味以外,更要学会如何吃得更科学、更健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