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传播与教育传播

传播与教育传播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传播的内容是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严格选定的。教育传播的四要素包括教育者、教育信息、教育媒体和受教育者。通常它包括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和教育传播。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包括面对面的直接传播和以媒体为中介的间接传播。其中每个“W”都类同于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相应要素,这些要素自然也成为研究教学过程,解决教学问题所关心和分析、思考的重要因素。

2.1.1 传播与教育传播

2.1.1.1 传播的概念和类型

1.传播的概念

传播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从远古的生物进化,到当代形形色色的社会活动,无不涉及到信息的传播和利用。那么什么是传播?其定义众说纷纭,其中得到公认并具有代表性的定义如下:

“传播是对一系列传递消息的记号所含取向的分享。”(Wilbur Schramm提出)

“传播是人与人之间为了共享信息,建立共同意识以及协调行动的关系而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摘自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词典》)

我们认为:传播是指传播者运用符号——词语、数字、图片、图表等,传递思想、感情、知识、技能等信息内容,以影响受传者的行为,或者达到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的行为或过程。

在教育领域中,教育传播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是以培养人才为目的的一种传播活动。教育传播的内容是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严格选定的。教育传播中,教育者既可以用口语和姿态作媒体,又可以用板书、模型、幻灯、电视、计算机等作媒体;既可以是面对面的传播,又可以是远距离的传播。教育传播的四要素包括教育者、教育信息、教育媒体和受教育者。其中,教学媒体是传递信息的工具,连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的通道,包括传统教育媒体和现代电子教育媒体,其作用在于延伸人体的感观功能。各种传播媒体具有各自的特性与功能,传播者应该根据信息的性质、传播的目的与对象去选择合适的传播媒体。

2.传播的类型

每个人都可一分为二,成为一个“主我”(I)与另一个“宾我”(Me)的对立统一体。平常一个人的自言自语、自我思考、自我安慰、自我剖析等,都属于人的内在传播。而人与人的传播,是指人们通过符号、信号,传递、接收与反馈信息的活动,是人们彼此交换意见、思想、感情,以达到互相了解和影响的过程。通常它包括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和教育传播。

1)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包括面对面的直接传播和以媒体为中介的间接传播。直接传播主要是以语言表达信息,或用表情、姿势来强化、补充、修正语言的不足;间接传播是以媒体为中介,如电话、电报、电视、书信等进行信息交流。

人际传播的目的:一是沟通,通过交流,不仅使自己了解别人,也能使别人了解自己,达到相互了解、建立和谐关系的目的;二是调节,在传播过程中,通过了解别人对自己的各种反应,不断调节自己的行为和生活态度,使之符合社会需要。

2)组织传播

组织传播是组织与组织之间、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传播是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没有传播就没有组织。组织传播的目的是,与其他组织达成有效的沟通,增进了解,建立良好的关系;使组织内部成员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并和睦共处,以共同的行动促进共同的利益。

3)大众传播

大众传播是传播者用专门编制的内容,通过媒体,对广大受众进行信息交流的活动。在大众传播中,传播者不是某个人,而是有组织的传播机构,如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传播的内容是经专门人员根据预定的计划编写、设计、制作的,内容涉及的范围很广泛,运用的媒体有报纸、书刊、广播、电视等,受众是广大而不确定的人群,包括各种职业、各个阶层、不同文化程度的个体。大众传播的目的,是从多方面影响受众,使之接受或认同传播者的意向。

4)教育传播

教育传播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要求,选定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传递给特定的教育对象的一种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它的目的是促进学习者的全面发展,培养社会所需的各种人才。

与其他传播活动相比,教育传播具有以下特点:

(1)明确的目的性。教育传播是以培养人才为目的的活动。

(2)内容的严格规定性。教育传播的内容是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严格规定的。

(3)受者的特定性。

(4)媒体和传播通道的多样性。在教育传播中,教育者既可以充分发挥口语和形体语言的作用,又可以用板书、模型、幻灯、电视等作媒体;既可以是面对面的交流,又可以是远距离的传播。

5)网络传播

若以媒体分类,现代传播又可分为书刊传播、电话传播、电报传播、广播传播、电视传播和网络传播等。网络传播是以计算机网络为物质载体进行传递或交流信息的行为和过程,是一种新的传播方式。

网络传播既是对传统传播的一种继承,又具有以下的特征:

(1)传播的数字化。网络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高速数据传递系统,只传递0和1的数字编码。

(2)传播的互动性。网络公众通过BBS论坛、QQ聊天室和网络调查等方式实现即时的信息交流、情感沟通。

(3)传播的快捷性。网络传播省略了传统媒体的印刷、制作、运输、发行等中间环节,发布的信息能在瞬间传递给受众,而且网络传播的内容可以方便地实现刷新,在内容上具有极强的时效性。

(4)信息的大容量。互联网络实现了在线资源共享,任何资料库内的信息资源只要联网,都能成为公众的共享资源。

(5)检索的便利性。利用搜索引擎或新闻站点等多种检索方式,可以快速地获得自己所需的信息。

(6)媒体的综合性。网络综合了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传播方式,将文字、声音、图像综合为一体,为公众提供全方位的信息。

(7)信息的再生性。网络中传播的信息可以复制或打印成为个人信息。

(8)传播的开放性。网络的开放性体现在传播对象的平等性和传播范围的广阔性。

(9)传播的选择性。网络传播的网站众多,内容丰富且分工精细,网民的选择范围极为宽广,每位网民都可以自由选择适合的个性化网站。

2.1.1.2 典型传播模式

作为人类传播活动中的一个分支,教育传播也必然遵循人类传播活动的一般规律。对人类历史上著名的传播模式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和认识教育传播的过程。利用传播理论的概念、传播过程的要素等来解释教学的过程,并提出适合教学传播过程的理论模式,可以为教育传播学奠定理论基础。

传播学者研究传播过程,都毫不例外地把传播过程分解成若干个要素,然后以—定方式去研究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这样就构成了多种多样的研究传播过程的模式。其中有代表性的模式有:

1.拉斯韦尔模式

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提出了一个用文字形式阐述的线性传播过程模式,简称为“5W”模式,如图2-1所示。

img2

图2-1 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

从拉斯韦尔的传播模式的5个传播要素,我们得到传播研究的五大内容。

(1)控制分析:研究“谁”,也就是传播者,进而探讨传播行为的原动力。

(2)内容分析:研究“说什么”以及怎样说的问题。

(3)媒体分析:研究传播通道,除了研究媒体的性能外,还要探讨媒体与传播对象的关系。

(4)受众分析:研究庞大而又复杂的受传者,了解其一般的和个别的兴趣与需要。

(5)效果分析:研究受传者对接收信息所产生的意见、态度与行为的改变等。

拉斯威尔传播模式在大众传播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这一模式过于简单,具有以下明显的缺陷:

首先,它忽略了“反馈”的要素,它是一种单向的而不是双向的模式,由于他的模式的影响,过去的传播研究忽略了反馈过程的研究;其次,这个模式没有重视“为什么”或动机的研究问题。在动机方面,有两种值得重视的动机:一是受众为何使用传播媒体;二是传播者和传播组织为什么去传播。

在此基础上布雷多克提出了“7W”模式。其中每个“W”都类同于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相应要素,这些要素自然也成为研究教学过程,解决教学问题所关心和分析、思考的重要因素。这“7W”所指如表2-1所示。

表2-1  “7W”模式

img3

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揭示了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传播过程,我们研究教学的效果可以从这些传播要素来着手,比如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技能、态度、知识结构、文化背景等,都会对传播效果产生影响。此外,传播渠道和传播信息本身等要素也会影响到整个传播的过程。

2.香农韦弗(Shannon-Weaver)的传播模式

香农韦弗在研究电报通信时提出了一个传播模式。这一模式最初是单向直线式,后来他们改进了这一模式,增添了反馈系统,如图2-2所示。这一模式被引入解释人类传播过程,并获得了广泛的认可。

img4

图2-2 香农韦弗传播模式

该模型把传播过程分为7个基本要素:信息源、编码、信道、解码、信息接收者、噪声和反馈。这是一个带有反馈的双向传播模式。该模式对传播过程的解释是这样的:传播的过程是从信息源选出准备传播出去的信息,然后把这一信息经编码器转换为符号与信号,信号通过一定的信道传送出去。在接收端,接收到信号之后,经译码器转换成符号并解释为信息的意义,最后为信宿所接收利用。受传者收到信息后,在生理、心理上产生反应,并通过各种形式给传播者反馈信息。另外,在传播过程中存在干扰信号,干扰信号可以影响到信源、编码、信道、译码、信宿等部分,这里为了简化,只集中表示为对信道的干扰。

香农韦弗传播模式,虽然是从特殊的电报通信中发展起来的,但它能用来解释人类的一般传播过程,成为其他许多传播模式的基础。它考虑到了“信息”与“信号”之间的转换关系,同时还分析了传播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障碍因素——噪声的问题。现代教育技术采用香农韦弗的传播模式,主要在于选择、制作适合表达和传播教育信息的现代教育媒体,及时分析来自各种渠道的反馈信息,以取得教育的最优化

3.海曼弗朗克传播模式

德国的鲍尔—海曼与赫尔马—弗朗克提出了一个课堂教学系统的六维空间结构模式。

整个六维坐标系表示出影响课堂教学的六大因素,它们是:

B——教学系统怎样施教?

L——用什么教材施教?

M——用什么教学媒体施教?

P——对谁施教?

S——在什么情况下(环境)施教?

Z——为什么(目的)施教?

这一模式明确指出了教学过程的六大要素,这些要素相互关联、互相制约构成教学传播过程。教学过程要同时重视这六大要素和处理好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这一模式简单明了,清晰地表明了教学系统有6个重要变量,适当控制这六大要素才能优化教学过程。但这一模式过于简单,未能表示出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因果关系

2.1.1.3 教育传播理论

在教育传播中,当教育信息通过教育媒体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进行传递时,产生了动态的过程,这就是教育传播的过程。所谓教育传播过程,是指教育者借助教育媒体向受教育者传递与交换教育信息的过程。在现代科学研究方法论中,用模式方法分析问题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它可以排除事物次要的、非本质的部分,抽出主要的、有特色的部分进行研究,使事物的重要因素、关系、状态、过程突出地显露出来,使问题简化,便于较好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教育传播模式是再现教育传播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形式。教育传播系统各要素的不同组合与联系,构成了不同的教育传播系统结构。在教育传播实践中,人们总结出了一些非常有效的教育传播系统结构,这种结构用文字或图表等形式表达出来,就成为一种教育传播的模式。教育传播模式是对教育传播现象的概括和简明表述,是教育传播过程的各要素的构成方式与关系的简化形式,它反映了教育传播现象的主要的、本质的特征。

1.教育传播要素

在教育传播中,构成传播系统的要素包括教育者、教育信息、受教育者、媒体和通道4个要素构成教育传播系统。

1)教育者

教育者是教育传播系统中具备教育教学活动能力的要素,是系统中教育信息的组织者、传播者和控制者,如学校中的教师、社团中的指导者、学生家长等。学校中直接面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教师是最重要的教育者。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发送教育信息,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这一名称并不局限于上讲台的教师,还应包括教育管理者和教材编制者等,而且在特定条件下,教学机器也可以成为教师,即“电子教师”。在教育传播活动中,教师起着“把关人”的作用,传播什么内容,利用什么媒体,都是由教师决定的。因此,教师必须能实现教育传播系统的整体目标,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诸方面都得到和谐发展。而要完成这一重任,教师必须做好设计、组织、传递、评价等工作。

2)教育信息

信息是教育传播系统的主要要素之一,是指以物理形式出现的教育信息。教育传播过程是一个信息交流的过程,整个过程包含了教育信息的获取、传递、交换、加工、储存和输出。在教育信息传播过程中,主要的信息是教学目标信息、预测学生信息、教师传送信息、实践教学信息、家庭教育信息、大众传媒信息、人际交往信息、学生接受信息和学生反馈信息等。

信息是抽象的,当它被某种符号表征出来才是具体的。表征教育信息的符号可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两大类。语言符号包括自然语言(如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和人工语言(如专业符号语言、计算机程序语言等),具有抽象性、有限性等特征;非语言符号包括动作性符号、音响符号、图像符号、目视符号等,具有形象性、普遍性、重要性、多维性、整体性等特征。在教育传播过程中,语言符号擅长于描述事实与知识,而非语言符号则擅长于表达态度和感情。合理运用各类传播符号,组成各种类型的教育、教学传播活动,是提高教育传播效率的有效措施。

3)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施教的对象,一般来说就是接收教育信息的学生。在教育传播过程中,作为受者的学生,他首先要接收传播信号,如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认真听取教师的课堂讲授;然后,要对所接收的信息进行加工与储存,即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为语言符号或非语言符号,再将这些符号和已有的经验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得到符号的信息本义。但在教育传播系统运行过程中,学生对教育信息的接收并不是机械的、被动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是主动地接受教育信息,甚至是有选择地去接收与理解教育信息。

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学生的行为可概括为目标性行为、主动性行为和选择性行为。目标性行为是学生区别于一般大众传播中的受者的重要特征,具体表现为:学生接受教育信息要按培养目标规定,学生的传播行为是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的。学生的主动性行为是指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这是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保证。学生的选择性行为包括选择性接受、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出现这种行为的原因是,学生接受传播之前,已经有了自己本身的一定经历、兴趣爱好,并且对事情、观念有一定看法,当遇到不同于自己看法的传播时,往往会误解、曲解这种传播内容。

4)媒体和通道

在教育传播通道中,教育传播媒体是必不可少的要素。教育传播媒体就是载有教育、教学信息的物体,是连接教育者与学习者双方的中介物,是人们用来传递和取得教育、教学信息的工具。各种教育、教学材料,如标本、直观教具、教科书、教学指导书、教学幻灯片、电影片、录音带、录像带、计算机课件等等,都属于教育传播媒体。承载教育信息的所有物质形式都必须是能为师生双方的感官所能感受到,这样才能沟通教育者与受教者之间的信息联系。

教育传播通道是教育信息传递的途径,教育信息只有经过一定的通道,才能完成传递任务,达到教育传播的目的。按传递的信号形式来分,通道包括图像通道、声音通道和文字通道。所谓教育传播通道,就是教育信息传递的途径。它的组成要素有各种教育媒体、教学环境、人的感觉器官、处理和传播信息的方式。通道也包括由一方传送到另一方所建立的联系方式。师生间面对面地进行教学是一种口耳相传的古老的联系方式。目前,除了印刷技术、光学影像技术外,通信技术、多媒体网络技术已为教育传播系统广泛采用,成为师生间重要的联系方式。

2.教育传播过程

教育传播过程是一个由教育者借助教育媒体向受教育者传递与交换教育信息的过程。通过信息的控制,这些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可分为6个阶段:确定教育传播信息;选择教育传播媒体;通道传送;接收与解释;评价与反馈;调整再传送(如图2-3所示)。

img5

图2-3 教育传播过程的6阶段

1)确定教育传播信息

教育传播过程的第一步是确定传送的教育信息。传送什么信息,要依据教育目的和课程的教学培养目标来定。一般来说,课程的文字教材是按照教学大纲编写的,通常都体现了要传送的教育信息。因此,在这一传播阶段,教育者要认真钻研文字教材,对每章节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将内容分解为若干个知识点,并确定学习者对每个知识点要达到的学习水平。

2)选择教育传播媒体

选择教育传播媒体去呈现要传送的信息,实质就是编码的过程。某种信息该用何种符号和信号的媒体去呈现或传送,是—个复杂的问题,要用一套理论与方法去指导。一般来说,一是选择的媒体能准确地呈现信息内容;二是选用的媒体符合学习者的经验与知识水平,容易被接受和理解;三是选用的媒体容易取得,需付出的代价较少,却能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依据这些原则,教育者应在分析教育信息和教育对象的基础上,首先在现有的媒体中去选择合适的,其次是去购置,最后是自行设计和编制新的教育传播媒体。

3)通道传送

在通道传送阶段,教育传播通道通过教育媒体传送出信号,也称施教阶段。在这里首先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信号要传递多远,多大范围。如课堂教学传播,教学对象是几十至几百人,范围是在几十至几百米之间;至于远距离教育传播,则要将信号传到几百甚至几千公里之外,受教育的对象可以有千千万万之多。因此,要根据信号的传送要求,选好传送通道,保证信号的传送质量。二是信息内容的先后传送顺序问题。在任何课堂教学传播中,每一节课,从开始至结束,教师何时口语传播、何时利用幻灯媒体、何时利用电视媒体,要遵循课程的教学结构;在远距离教学传播过程中,无论用广播、电视媒体,还是寄发印刷媒体,也有一个学习的先后顺序。因此,在通道传送前,教育者必须做好每一次传送的结构设计,在通道传送时,有步骤地按照教学结构方案去传送信号。通道传送应尽量减少各种干扰,确保传送信号的质量。

4)接收与解释

在这一阶段,受教育者接收信号并将它解释为信息意义,也就是信息译码阶段。受教育者首先通过视、听、触等感觉器官接收传来的信号,信号对感官的刺激通过神经系统传至中枢神经,通过分析将它转换为相应的符号。然后,受教育者依据自身的知识与经验,将符号解释为信息意义,并将它储存在大脑中。

5)评价与反馈

受教育者接收信号解释信息之后,增加了知识,提高了能力,能否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要进行评价。评价的方式很多,可以观察学生的行为变化,也可以通过课堂提问、课堂作业,以及阶段性的考试等。评价的结果是教育传播过程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反馈信息。

6)调整再传送

通过掌握的反馈信息与预定的教学目标比较,发现教育传播过程中的不足,再次调整教育信息、教育媒体和教育传送通道,进行再次传播。如在课堂提问时发现问题,即时调整传播;在课后作业、考试中发现问题,可进行集体或个别辅导;在远距离教学的作业中发现问题,可以补发辅导资料,或者可能时集中进行面对面的辅导等。

3.教育传播的基本方式

根据教育传播中传者与受传者的关系,可将教育传播分为以下方式。

1)自学传播

自学传播是指没有专职教师当面传授的一种教育传播方式。自学者自定学习目标,从四周可能的环境中寻找合适的教师替身。常见的是选择自学的教材,即根据学习要求选购相应的书籍、录音带、录像带和CAI课件等学习材料,自定步调学习。

自学传播与自我传播是两个概念。前者是教育传播的一种方式,传者不是本人,而是学习材料,比如自学者看的书,即起传者的作用;自我传播则是集传者与受传者于一身,是主我和宾我的信息交流。

2)个别传播

教育传播最早的时候即采取这种方式,是传播者与受传者单独面授知识和经验的一种教育传播方式。尽管这种教育传播方式相当古老,但因为它的效果显著而沿用至今。现在则可以通过传播手段进行,例如在语言实验室中教师利用主控台设备与隔音座上的学生单独通话讲授。目前,国外开展的电话教学也可纳入这一范围。个别传播与人际传播比较,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传播者与受传者都是不同的个体,并能即时得到反馈等等。两者最大的不同点在于,个别教育传播具有明确的目标,例如讲清一个原理、教会一种方法或技术等等,教育信息流的流向倾斜于受传者,而且这个传播过程隶属更大的一个教育传播系统范围(例如学校教育传播系统),它的目标是那个大系统目标的一部分;而人际传播则可能具有各种不同的目标,例如朋友之间的交谈可以是各有所思、各有所求。

3)课堂传播

课堂传播是当前学校普遍采用的教育传播方式,学生的学习主要依据课本和教师的语言讲解,即主要通过语言和文字符号进行。这种传播方式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能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充分考虑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学生能快速、有效地掌握知识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但由于过分强调整齐划一,容易忽视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特性,不利于发挥学生的全部潜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发挥他们的个性才能。

若将课堂传播与组织传播比较,则它是一种不完备的组织传播形式。因为组织传播是组织内的成员与成员、本组织与其他组织间的信息互动,它包括过程、信息、网络、相互依赖和环境五个因素。也就是说,在一个组织中,信息传递方向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加上横向传递,构成一个信息流动网络,成员之间形成相互依赖的关系,同时与组织之外的环境也存在信息互动关系。课堂传播中虽然也有教育信息的沟通过程,但是一般说来,其沟通程度较差,学生很少有发言的机会。至于传播的网络、相互依赖和环境等因素,则更不完备。目前,在课堂上,一般总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就是说自上而下的信息灌输是大量的,而学生提问、争辩则是极少的,至于学生之间横向交流在课堂上常常是被制止的,这样就造成学生过多地依赖教师,处于被动的地位。

4)远程传播

远程传播是非面对面的传播活动,例如函授、电视教学、网络教学等等。这种教育传播方式随着广播、电视、录像、卫星广播、计算机和网络等现代通信传播和控制手段的推广而逐步得到普及,但还需要适当的辅导与之相配合。

如果将远程传播和大众传播加以比较的话,除了前者具有严格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组织形式之外,两者十分接近,甚至无法分清。比如大众传播中的教学节目、科普常识的广播等等,虽然未将受众严密地组织起来,也不进行考试,但作为系列教学节目,常常可为在校学生或自学者提供十分有用的教学信息。在开展远程教育传播方面,特别是在举办电大、广播学校、网络学院等方面,我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美国教育传播和技术协会(AECT)执行主任林·古布塞博士指出:“在诸如教学设计、计算机辅助教学和交互式系统这样的专业领域里,美国有许多东西可供借鉴,而中国则在利用广播和电视进行公共教育方面有不少地方值得美国学习。”

4.教育传播的基本原理

教育传播的最终目的,是要取得良好的教育传播效果。教育传播效果是指在一定的教育传播过程完成之后,受教育者在知识、能力和行为等方面所发生的变化。研究发现,教育传播要取得好的效果,须遵循一些原理或规律,其中利用媒体进行传播的几个主要原理为:

1)共同经验原理

教育传播是一种信息传递与交换的活动,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必须建立在双方共同经验范围内。一方面,对学生缺乏直接经验的事物,要利用直观的教育媒体帮助学生获得间接的经验;另一方面,教育媒体的选择与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经验。

2)抽象层次原理

抽象层次高的符号,能简明地表达更多的具体意义。但抽象层次越高,理解便越难,引起误会的机会也越大。所以,在教育传播中,各种信息符号的抽象程度必须掌握在学生能明白的范围内,并且要在这范围内的各抽象层次上下移动。

3)重复作用原理

重复作用是将一个概念在不同的场合或用不同的方式去重复呈现。它有两层含义:一是将一个概念在不同的场合重复呈现,如在几个不同的场合下接触某个外语生词,以达到长时记忆;二是将一个概念用不同的方式去重复呈现,如同时或先后用文字、声音、图像去呈现某一概念,以加深理解。

4)信息来源原理

有权威、有信誉的人说的话,容易为对方所接受。资料来源直接影响传播的效果。因此,在教育传播中,作为教育信息主要来源之一的教师,应树立学生认可的形象与权威。所用的教材与教学软件,其内容来源应该正确、真实、可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