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农业教育传播受众的组成

农业教育传播受众的组成

时间:2022-11-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我国学校农业教育传播包括农业高等教育传播、农业中初等职业教育传播、农村义务教育传播。首先,农业高等教育传播的受众包括目前农业高等教育的在校学生、函授生、电大生、在职继续教育生等等。不过,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少。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教育部部长周济说,教育部、财政部组成的督导组对开始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

第一节 农业教育传播受众的组成

上面分析了农业教育传播的四种受众,由于我国农民和农民家庭受教育机会不多,受教育水平较低,所以在本章里,我们采用另一种分类方法对农业教育传播受众进行分类,以达到清楚分析这些受众的目的。

根据我国农业教育的发展,到20世纪末,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以高等农业教育为龙头,中、初等农业职业教育为网络,农村管理干部培训和农民岗位培训为重点,高等农业教育、农业职业教育、农业成人教育三个层次合理布局、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三农”教育体系。可以看出,我国的农业教育传播主要包括学校农业教育传播、农业推广传播、农民技术教育、大众农业传播。因此,农业教育传播的受众又可以分为:学校农业教育传播的受众、农业推广传播的受众、农民技术教育的受众和大众传播的涉农受众。下面我们就按照这种分类对各种农业教育传播受众进行逐一分析。

一、学校农业教育传播的受众及现状

(一)学校农业教育的受众组成

目前,我国学校农业教育传播包括农业高等教育传播、农业中初等职业教育传播、农村义务教育传播。因此,学校农业教育传播的受众也就是教育这些受众。

首先,农业高等教育传播的受众包括目前农业高等教育的在校学生(本、专科、研究生)、函授生、电大生、在职继续教育生等等。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据教育部200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截至2001年,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在校生达37万余人,其中研究生1.3万人,本专科学生在校生35万余人。(2)近几年由于高校各种学历层次的招生普遍扩大,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大。另外,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就业压力的增大,以及与农业相关领域的快速发展,又出现了报考高等农业院校的热潮。据中国农业大学招生办主任卢兆彤介绍,自从2002年以来,该校在北京的本科录取分数线一直在一本线上40分左右,平均分在线上70—80分。而且农业院校成为众多城市考生的首选,像中国农大就有2/3的考生来自城镇。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转变,农业已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差事,观光农业、花卉、观赏农业在城市内的需求也很大,在城市就业的机会看好。北京农学院教务处长范双喜教授认为,农业院校招生形势良好,正是得益于政府政策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与传统农业转型相适应,农业类专业不断更新。如今,翻开高考招生目录,传统的种植类、饲养类、兽医类专业已被植物生产、动物科学、园艺、农业工程所取代。这些新型专业并不恪守传统农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路子,在都市农业中开辟出广阔的就业前景。因此,近年学农的毕业生就业出路好,反过来又促进招生,提高了生源质量。目前,农业发展多为生产、管理、经营一条龙方式,投身农业类专业,要求考生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成为相关领域的“全才”。(3)其他农业院校也有这样的情况,这也是近几年农业高等教育传播受众出现的一些新特点。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从小到大,到2000年高等农业院校已经达到58所,占全国高等院校总数的5.68%,高等农业院校在校学生数已经达到60多万人。特别在近三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高等农业教育也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轨道。虽然如此,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的需求相比,高等农业教育在诸多方面也都面临着很大的压力。

第二,农业中、初等职业教育传播的受众。农业中、初等职业教育传播的受众包括中等农业学校(农业中专)、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农业职业高中、农场职业中学等的在校学生。据统计,到2001年,全国农业中专在校生达37万人,全国农村县镇职业中学或职业教育中心在校生达201万人。(4)但是,总的来说,农业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仍不能满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尤其是近几年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对农业中等职业教育形成很大的冲击。因此,教育部2005年2月28日发出通知《教育部关于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其中提到,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相对缓慢,是整个教育中的薄弱环节。2004年,全国普通高中招生820万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550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在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总数中的比例仅占40%,有些地方不足30%。一些地方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把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片面理解为就是发展普通高中,在经费投入、资源配置等方面忽视乃至削弱中等职业教育。必须看到,在我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条件下,如果不加快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必将影响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目标的实现,制约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和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不能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要。为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一思想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优化高中阶段教育结构,努力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今后一个时期,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力争2005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人数在2004年的基础上增加100万,达到650万,经过几年的努力,到2007年,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规模大体相当,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健康持续发展。普通高中教育总体上要把握发展节奏,控制发展规模,把工作重心放到提高质量上。

第三,农村义务教育的受众。按照《义务教育法》规定,农村义务教育包括两个阶段教育,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前者相当于小学六年制教育,后者相当于初中三年制教育,两者加起来即通常讲的九年制义务教育。随着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不断提高,全国2001年达到了99.1%,城市高于农村接近1个百分点。然而由于学龄前儿童基数庞大,全国应上学而未入学的儿童达到114万人,城市只有13万,而农村高达101万人。据调查数据显示,农村中学生是城市中学生的4倍,而享受到的国家中学教育经费仅占38%。2006年中央发布一号文件要求着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对其中的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2007年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这是继农业税费改革以后对农村的又一大支持型政策。不过,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少。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教育部部长周济说,教育部、财政部组成的督导组对开始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新机制的15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进行检查时,发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上节有介绍)。这些问题表明,解决农村义务教育问题还有很多路要走。

(二)现状

从总体上来说,这部分受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接受系统教育。学校教育的特点就是有一定的组织性和纪律性,要按照事先规定的章程来接受教育。这种教育学习资源集中、教师集中,教育目标清晰、明确、全面,可以形成一种特殊的氛围,对学生的行为、信念、理想造成很大的影响。但是,我国现阶段的学校教育是适应工业化时代的产物,存在着很多的缺陷和不足,大大约束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已经不能适应信息化时代对学生的高标准要求。主要表现在:

1.学校教育封闭,与社会需求脱节

在现行的教育制度中,学校教育往往是与社会脱节的,与生产或企业部门也是不联系的。因此,学校有“象牙塔”之称,学生进入学校,如同进入脱离社会的封闭场所。学校自成体系,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环境。虽然教育家杜威和陶行知曾分别提出“学校即社会”、“社会即学校”,但事实上只折射了社会极有限的方面,真实的社会远比学校复杂得多。在此教育制度下,人的一生也截然分成在校学习阶段和毕业后的工作阶段。而在信息化的社会里,面对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世界,学校应打破其封闭的体系,与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实行开放,包括学校的教育观念、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开放。同时学校的开放应向学生的“可能世界”开放,而不仅仅是对学生“现实世界”的开放。

2.学校教育机制不灵活

现行的学校教育总是单方面地预先规划好学生学习活动的进程,然后学生便按预先设置好的进程走,一切为了升学和考试,没有变化和超越。学校将学生看成是创造升学率的机器,填鸭式的教学,要学生被动麻木地接受,抹煞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近些年有关我国学生高分低能的报道没少出现,有关我国学生在国际竞赛上频频获奖而实际能力比外国学生差的消息也不绝于耳,教育已经严重背离了它的初衷。事实上,学生是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动机和意愿的人,也是有情感、思想与个性的人。每个人的特质都不尽相同,如除了爱好和特长不一外,其生物钟也不一样。所以,强求学生整齐划一,接受校方认为的“真理”,把现成的知识灌进学生的肚子里,只要求死记硬背,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地影响了人才的质量。因此,在信息化的社会里,学校教育应该把“单调的预设变成有机的创造”,把机械的培养模式变成有机的、生动的模式。从积极关注学生个体成长出发,把学生的发展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的原则,使大多数人都有机会发展自己的长处,敢于用自己的方式思考和生活,才能释放他们该有的能量。

3.学校教育注重“教”,不注重“育”

学校教育向来以教学作为工作的重心,同样,教师也以教书作为重点。学校教育通常把一切都当成知识来教,而忽略了其他方面。如学校在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只教关于道德的知识,而对于道德情感的体验、道德意志的训练和道德习惯的养成等方面却没有重视,致使很多学生在讲起理论时可以滔滔不绝,但在具体的道德情景中却缺乏起码的道德感。在信息化的社会里,学生可以从多种渠道获得知识和信息。因此,学校教育应把工作的重点放到“育人”上面。学校应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舒适愉快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通过学校的环境来感染人,通过教师的人格魅力来熏陶人,通过学校开展的活动来塑造人。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中减少信息化社会里经常困扰人们的种种问题,减少新的实践方式给人带来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适应等方面的问题。另外,学校也要加强学生的人际沟通与交往,包括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以及校内与校外学生的人际交往,以便消除信息化、网络化的实践方式所带来的种种不利影响。

作为农业学校教育的学生,他们还有一些“特有”的不足和困境。如我们在上节介绍的师资水平、教学条件相对城镇有差距,教学质量差距大;专业设置不尽合理,内容适用性差等。另外,农校就业难也是困扰学生的另一个大问题。

由于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和机械化水平较低,再加上农村的各种政策和法制环境较差,所以,历年来,从事和农业相关的行业并不被人看好,这也形成了农业院校素来是考生志愿填报的“冷门”。这几年,随着总体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农林类毕业生的就业也越来越困难,这是不容回避的事实。在有的地方,毕业生毕业两三年了还没落实工作单位,有些人尽管上班报到了,单位却无力支付工资,只好外出打工,这种现象被一些毕业生称为“在职失业”。实际上我国现有农业科技人员47.7万人,每万名农业人员中仅有5名科技人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与我国农业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一方面是农业生产第一线急需科技人才,另一方面是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这种矛盾现象说明农类毕业生就业潜力很大,也说明目前的农业发展和农林毕业生就业中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某农业大学负责同志对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归纳为以下几点:①现行的农业生产方式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注重的还是传统的生产手段,吸纳科技人才的能力弱。②农民的科技素质不高,对生产中的科技投入认识不够,风险意识极差,再好的科研成果,大部分农民如果看不到活生生的例子,就不会相信。③国家农业系统编制有限,人员趋于饱和,农业院校毕业生都想让国家来养活是不现实的。农村生活条件、工作条件相对艰苦,不少毕业生一心想跳出农门,这也给他们的就业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④一些农业院校专业设置不够合理,教学内容陈旧,所学知识与生产实际结合不紧密,就业以后不能马上派上用场。这也是引起单位不愿接收毕业生的原因。(5)我们认为这位负责人分析得很有道理。据有关专家分析,解决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关键在于深入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建立一批产供销一条龙、农业贸易一体化的农业经济实体。具有规模效益的大型农业企业对农业科技人才的需求程度和吸纳能力,是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小农产”所无法比拟的,这些农业企业可望成为农业科技人才的聚集地。农村城镇和乡镇的企业也需要大量人才,农类毕业生应充分挖掘乡镇企业的就业潜力。另外,农村基层自办实业,也是农类毕业生一条广阔的道路。

二、农业推广传播的受众

我国农业推广主要通过下面几种形式:通过项目实施开展农业技术推广、通过农民培训开展农业技术推广、通过科技下乡活动开展农业技术推广、通过信息服务开展农业技术推广等。所以,农业推广传播的受众就包括这几种推广接触到的受众,理论上每一个农民都是农业推广的对象,但实际中由于各种原因,却有很多农民根本没接受过农业推广的服务。我们将在第二节详细分析其中的情况。

三、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的受众

农民职业技术教育是指我国政府为把农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而开展的农民职业技术教育事业。现阶段的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已从单一的实用技术培训发展到普及推广培训、技术资格培训、中专学历教育3个层次,并且打破了部门界限,形成了多部门配合、多渠道培训的新局面。广播电视、录音录像、网络等现代教育手段也在农民技术教育工作中得到初步运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农业部关于实施“绿色证书工程”意见的通知,我国的农民技术教育主要通过三种教育培训方式,培养造就三支队伍:一是通过实用技术培训,向农民普及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培养一支掌握致富技术的劳动者队伍;二是通过实施“绿色证书工程”,对具有初、高中文化程度的农民进行岗位培训,培养一支能够起示范带头作用的农民技术骨干队伍;三是通过开展农民中等学历教育,培养一支能够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乡、村基层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队伍。其中,效果最显著的就是“绿色证书工程”,“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等等。据报道,到2002年7月,全国已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994个县(市)组织开展了绿色证书培训工作,有1300多万农民参加了培训,600多万农民获得了绿色证书。(6)农民技术教育对于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大众传播的涉农受众

这部分受众包括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和网站等大众传播媒体覆盖的受众群,有农民、为农服务的相关人员、制定农业政策的相关人员。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我们将在第三节对他们进行详细分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