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济建设思想的创新

经济建设思想的创新

时间:2022-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加上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提法的转变得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这些历史性变化,使中国具备了支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条件。[8]适应这些新的形势,就必然要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06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明确提出,要扎实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第三节 经济建设思想的创新

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为推动国民经济实现科学发展,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综合考虑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意义的有关经济发展的新思想。

一、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

“好”与“快”,是对经济发展质量与速度的一种通俗的说法,“好”讲的是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好,“快”讲的是发展的速度快。如何处理“好”与“快”的关系,是中国经济建设中一直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新中国成立后,久经战乱的中国用三年左右时间完成了国民经济恢复任务。1956年,随着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国家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其间,“一五”计划的提前完成,在为大规模建设奠定基础的同时,更是大大增强了中国进一步快速发展经济的信心。

然而,此时经济建设中“左”的错误逐渐严重起来,“快”超越了“好”,成为中央乃至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奋力追求的目标。“赶英超美”的设想、“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虽然反映了党和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国家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但其缺点是忽视客观的经济规律。在过度关注速度的前提下,实际工作中往往出现以“多、快”挤掉甚至于牺牲掉“好、省”的结果。1958年,在总路线提出后,“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被轻率地发动起来,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的错误严重泛滥开来。经济建设出现“左”的错误,原因固然十分复杂,但不切实际的争速度,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尽管社会主义建设遭到严重挫折,但还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与国民经济体系在这个时期初步建立。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建设中的错误主要是“左”的错误,[7]开始强调经济发展既要提高速度,又要注重质量和效益。但在2006年以前,党和政府的报告中一直使用的是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提法。随着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加上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提法的转变得以实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体制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商品普遍短缺的局面早已不复存在,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经济总量由改革开放之初的世界第10位上升到2006年的第4位。经济社会发展的这些历史性变化,使中国具备了支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条件。与此同时,在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仍面临着粗放型增长、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等突出的矛盾和问题,继续轻视发展质量、一味追求高速度的发展方式明显将难以为继。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提出后,党中央更加重视科学发展与速度效益的关系,强调实现科学发展,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既要保持适度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更要正确处理好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8]适应这些新的形势,就必然要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006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明确提出,要扎实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这一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在谈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会方面,突出强调了“六个必须”,其中第一条就是必须深刻认识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接着他对“又好又快”进行了阐释:又好又快发展是有机统一的整体,既要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防止大起大落,更要求坚持好中求快,注重优化结构,努力提高质量和效益。[9]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在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战略部署时,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布局的高度,全面阐述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问题,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奋斗目标、指导思想、发展理念、发展方式。

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不仅是两个字的简单对调。胡锦涛在会见参加党的十七大江苏代表团时对此进行了阐述:“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并且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进行丰富和充实。我们开始强调要加速发展,后来进一步提出要实现又快又好发展,去年底又把‘又快又好’调整为‘又好又快’。这个重要调整,强调的是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10]

从“快”字当头到“好”字当头,经历了一个实践深化、认识提高的历史过程,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我国新阶段经济发展特征的科学把握,对科学发展观本质要求的认识的深化。“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二、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在发展方式上具有重国际市场、轻国内需求,重低成本优势、轻自主创新能力,重物质投入、轻资源环境的粗放型特征。显然,这样的发展方式不够注重结构的优化、效益的增加、过程的可持续和成果的共享,难以实现质与量、快与好、物与人、人与自然的统一,不利于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

改变单纯追求速度、外延式、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思想早已出现并不断发展。在国民经济新的调整时期,1980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提出要寻找一条新路,“这种路子,速度可能不那么合理,但经济效益会好,社会财富会增加得多,人民得到的实惠也会多”。[11]这可以说是尝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开端。1993年1月1日,江泽民在新年献词中针对当时存在的经济过热现象,进一步提出要处理好速度、结构和效益的关系,强调发展速度要建立在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增进效益的基础上,保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向前发展。1995年9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建议》,其中提出了“两个根本性转变”:一是在经济体制上,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是在发展模式上,从过去那种片面追求产值速度、盲目扩大投资规模的粗放经营,转到注重结构优化、科技进步、改善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集约经营的轨道上来。

此后,中国采取了以加速信息化为重点调整产业结构、广泛采用先进技术装备社会生产各部门、大力发展教育科技、建立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等重大举措,力求实现集约型增长。经过多年努力,转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取得了初步的效果,但还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仍然过大,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个艰难的过程,但党中央、国务院促转变的决心和信心从没有改变。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为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促进转变的思想不断发展完善,措施也更加鲜明。

2002年党的十六大在部署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任务时,提出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这其实已经涵盖了有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容。2006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批准的“十一五”规划首次出现8个约束性指标,来考核“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效果。这8个指标,既包括“十五”未实现的能源和环保指标,还覆盖了人口控制、养老保险、农村医疗等民生领域,以往最被看重的经济增长等则列入预期指标。约束性指标的出现,给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做出了硬性规定,也使各级政府树立新的政绩观有了具体内容,折射出党中央、国务院求真务实的精神,更折射出中国促转变的决心和信心。

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谈到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时,改变了过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提法,正式用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法。胡锦涛说,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新进展。10月,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

按照十七大的阐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在需求结构转变方面,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二是在产业结构方面,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三是在要素投入结构方面,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光是词汇的变化,后者在涵盖前者全部内容的同时,还对经济发展理念、目的、战略、途径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经济发展理念的新变化、经济发展道路的新拓展以及对于国际环境认识的新提升。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在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冲击,全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过程中,中央始终突出强调以下三个观点。一是国际金融危机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凸显出来,国际金融危机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二是国际金融危机表明,世界经济增长模式调整势在必行,必须见事早、行动快,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三是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客观上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难得机遇。中央作出的重大判断表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会因为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停止,而是必须加快推进。

2009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着重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要真正把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统一起来,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2010年2月,中央专门举办了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胡锦涛在研讨班上进一步强调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重点部署了八个方面加快转变的任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人们思想的共识、经济建设的主线,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建设领域形成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新的思想,并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等一系列新的政策措施。不再仅仅关注经济发展数量上的扩张,而是更加注重实现经济的科学发展,这成为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新的思想坐标和动力之源。

【注释】

[1] 郑剑:《机遇期意识(思想纵横)》,《人民日报》2011年5月9日。

[2] 概括来说,世界上关于发展的理论经历了发展等于经济增长、发展等于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发展等于以人为中心和社会综合发展、发展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等阶段。

[3] 樊如钧:《抓住新机遇 增创新优势 开拓新局面 努力实现加快发展 争先发展协调发展》,《人民日报》2003年4月16日。

[4]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395—397页。

[5]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465页。

[6]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850页。

[7] 《陈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1—282页。

[8]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850、818页。

[9]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806页。

[10] 樊如钧、孙承斌:《热烈的讨论 真情的交流》,《人民日报》 2007年10月17日。

[11] 《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54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