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济新闻的特点

经济新闻的特点

时间:2022-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这条重大新闻做出的及时、深入的组合报道,受到听众的充分肯定。“天下财经”正是以在经济报道方面及时、准确、权威、专业的特点彰显其实用性,一贯为听众所称道,同时获得第18届中国新闻奖新闻名专栏奖。只有能够帮助受众进行经济决策的经济新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新闻。

第二节 经济新闻的特点

媒体要想为公众提供经济信息和经济选择服务,它的从业人员必须首先了解什么是经济新闻,只有这样才能深刻地认识自己的工作对象,才能在这个领域内作出成就。经济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决定了经济新闻有它独有的特点,经济新闻作为新闻的一个分支,它也是以传递信息为主,其所传递的信息除具备新闻的真实性、时新性等共性特征外,还具备鲜明的个性特征:经济新闻不仅包括经济活动本身的信息,而且还包括能够表征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的信息,这些特点使它区别于其他类别的新闻。

一、信息的实用性

传递信息是新闻的基本职能,传递经济信息则是经济新闻的基本职能。信息消除了人们认知上的不确定性,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信息是资源和财富已是不争的事实,信息的获得与利用成为企业、个人进行决策的依据。因此信息畅通的地区往往是经济发达的地区,信息闭塞的地区往往是经济落后的地区。

我们所处的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信息“爆炸”。“你看到我的时候,我在报纸上;你看不到我的时候,我在路上。”因公殉职的《海南日报》记者甘远志这句话,道出了现代人像车轮一样的工作状态。作家余秋雨在博客上撰文指出,在网络阅读日趋流行的今天,周围已是信息“爆炸”,信息不是欠缺,而是成为灾难。因此在传媒十分发达的今天,无论置身何处,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上的资讯每天都像潮水般向我们涌来。对于个人来说,接受什么信息、阅读什么报刊成了每天面对的一道难题。这就需要经济新闻报道的编辑、记者想读者之所想,忧读者之所忧,积极主动地对信息进行筛选、过滤,让读者分享到实用、有效的信息。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萨缪尔森认为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他们分配给不同的人。这个定义实际上也界定了经济活动的两大目标,即生产资源是有限的,经济活动必须追求合理地配置资源,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人类生产出来的产品,必须以合理的方式分配出去,最大程度地挖掘商品服务于人类生活的功能。在传统的不太发达的社会里,人类的经济活动偏于一方,生产出的产品也在本地狭小的圈子里交换。在简单的市场行为面前,生产者很容易摸清消费者的需要,从而减少了生产的盲目性。但在市场经济时代,资源、货币、商品和信息都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实现全球共享。在全球庞大的市场中,买卖双方相隔万里,生产要素的流动纵横交错,复杂的市场给人类经济生活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全球市场的崛起向人们提出了新的挑战:谁能以最快的时间获得最有价值的市场信息,谁就能够适应日益增强的国际竞争。在这样的背景下,经济新闻报道必然要担负起神圣的任务,那就是提供大量实用的经济信息,给予人们的经济活动以更多的指导,减小经济活动的盲目性,以便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

所谓实用的信息,顾名思义是指能实现预期目的,对受众有用、有益、有效果、有兴趣的消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在对种种经济信息的获得与利用的基础上形成的,企业生产的有序性与社会生产的无序性使经济信息的传递显得尤为重要,市场经济实际上就是一种信息经济,市场调节就是信息调节,谁先掌握了信息,谁就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经济信息在为促进经济技术协作、沟通各供销渠道、指点致富门路、为决策提供资料信息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例如,2006年3月26日,国家宣布汽油和柴油的零售价上涨,《楚天都市报》3月27日“经济生活”版刊出《油价上涨,牵动各方神经》的整版报道,分别解析了公交车“难”在一年多“烧”3000万元、的士“忧”在一天多花12元、买家“精”在目光转向小排量;同时针对柴油短缺的现状,还刊发了70家大型加油站将力保供应的信息。这组报道的成功就在于记者认识到了,经济领域的任何变化不管是商品价格还是经济政策,都是和每个公民的利益相关的。因此,它没有局限于单纯油价上涨的动态信息报道,而是积极地向读者提供全面的信息来帮助读者进行判断。又如,2007年5月30日凌晨,财政部公布上调证券交易印花税,由于对报道新闻突发事件提前有应对预案,中央电视台“天下财经”栏目当天早晨得知上调印花税这一重大新闻后,值班人员立即行动起来,调整节目内容,在编辑处理文字消息的同时,以最快的速度电话采访了经济专家,不仅在第一时间播报了消息,而且采制播出了经济专家对这条消息的分析解读。对这条重大新闻做出的及时、深入的组合报道,受到听众的充分肯定。“天下财经”正是以在经济报道方面及时、准确、权威、专业的特点彰显其实用性,一贯为听众所称道,同时获得第18届中国新闻奖新闻名专栏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企业和个人都需要作经济决策,而复杂的经济决策需要有效信息的帮助。因此,受众对经济报道的基本诉求在于有用——能帮助受众进行经济决策。在现实经济环境下经济决策更为复杂:我国的经济体制处于转型期,经济改革正向宽领域、深层次推进;我国加入WTO后,全方位地参与经济全球化,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紧密关联,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进行经济决策,难度、风险更大。因此人们需要通过经济新闻报道,增强决策的理性,把握经济形势和市场机会,从中获取与他们利益相关的经济信息,增加信息的确定性和对称性以调整、优化决策,从而增加福利、增加收益。经济学家格里高利·曼昆认为:“学习经济学有助你了解你所生活的世界,可使你更精明地参与经济活动和经济决策。”(23)阅读经济报道更应该如此。只有能够帮助受众进行经济决策的经济新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新闻。

二、信息的专业性

经济新闻报道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报道。在对经济领域发生的事实进行报道时,往往要涉及一些专业性的经济知识,因为在经济现象的前后,往往是一系列的经济政策问题和经济理论问题,因此有人把经济新闻的专业性这一特征概括为“浓郁的经济味”。

经济知识是人们在长期的经济活动中总结出来的认识和经验,是经济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经济知识的追逐、获取与利用已成为国家、企业、个人致富的金钥匙,传播经济专业知识是经济新闻报道义不容辞的责任,一个新闻记者经济专业知识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其经济新闻报道的真实、准确和科学性,可以说一个新闻记者不掌握经济专业知识和理论,就不具备分析掌握经济事实的思维武器。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新闻报道中涌现出了资本经营、资产重组、破产兼并、股份制、国有资产消失等令人眼花缭乱的名词术语。1997年《经济日报》刊发的、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系列报道类一等奖的《资本经营系列报道》,就对“资本运营”这一经济学术语的内涵及三大特性进行了具体的阐释。

当然经济新闻报道中如果不能将经济知识与新闻的特点有机地融合,只是机械地照搬名词和术语,势必空洞抽象、枯燥肤浅;或将新闻报道写成艰深难读的经济理论文章,必然会使外行看不懂,内行看不起。在《资本运营系列报道》中,记者艾丰除了运用严谨丰富的经济理论知识解释资本运营的内涵,揭示这种经济现象的发展趋势和意义外,更注重用通俗化的语言,将复杂的经济现象和经济学名词术语化解成普通读者也能读懂并乐于读的新闻报道。正因为如此,艾丰被誉为学者型记者,他总能以经济学家的丰富知识,新闻记者的敏锐目光来透视社会经济生活中正在发生的重大经济现象,预见经济建设的发展趋势,这也正是经济新闻报道的记者要追求和努力的方向。

三、信息的引导性

市场经济是信息经济。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下,政府、企业和个人都需要作出经济决策,而复杂的经济决策需要有效信息的帮助,经济新闻通过对经济政策的解读和对经济活动中出现的经济问题的分析,来为受众提供这种有效信息,实际上就是经济新闻引导性的体现。

在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今天,国家的经济政策不断出台。经济政策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是政府调控经济的有利手段,政策的变化与调整直接影响着市场的变化和人们的生产与生活。经济政策是一种资源,对其进行深刻的认识和合理的利用,成为个人、企业乃至一个地区赢得竞争优势的基本依据所在。

一项经济政策的出台,我们不仅要宣传、解释它的内涵,更重要的是引导受众去认识它、了解它的意义,对新的经济现象与经济问题,应多作深层的扫描,以满足新闻受众理性思考的新需求。经济新闻记者必须把视角从表层的报道生产进度、产品质量、产值利润的狭窄圈子里解脱出来,构建以深层次报道为主导的经济宣传新格局。2004年2月27日《民营经济报》A2版刊登的《贷款难度加大,融资成本提升》一文,告知读者2004年我国将实行比前几年“较紧”的金融政策,企业贷款将较前几年难,尤其是中央银行所列出的例如钢铁、公路、水泥、城建、汽车、房地产等行业,因此这些行业必然会作出相应的经济决策,以使其企业行为符合国家的金融政策,在新的形势下得以继续生存和发展。

经济新闻的引导性还体现为对经济活动中出现的经济问题的分析,提供一种建设性的意见和观点,从而推进制度的创新。1993年1月18日广东电视台播出的《教授下海》专题片,通过张小云教授夫妇在市场经济的大浪搏击中,将市场、竞争、效益的意识取代以前单纯做学问,在改革的历史方位中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的现身说法,提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教授们的科研成果如何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将科研成果推向市场,这不仅是知识分子个人的事情,更是一个社会问题,使报道在冷静的分析和清醒的思考中实现追求社会进步的目标。

四、信息的服务性

经济新闻通过报道内容的实用性和贴近性,实现对经济生活政策性、观念性的指导与受众满足的“双赢政策”,这正是经济新闻服务性的体现。我国经济界知名人士阮荣观指出:“市场经济是利益经济——讲究经济利益,讲究投入产出化。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集体企业、私营企业都要讲究经济效益、追求利润,这就要求我们的新闻报道要增强服务性、实用性。这种服务包括经济信息政策导向、思想理论、科学技术、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内容。”(24)可见强化服务意识,是时代让经济新闻作出的必然选择。

由于认识水平、信息来源和习惯视角的局限,人们在经济工作和经济活动中,有许多情况和问题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因而带来了工作上的被动和生活上的不便。强调经济新闻的服务性,实际上就是强调传媒应利用自身信息、人才方面的优势,从成为“生产者的助手、经济者的参谋、消费者的知音”这一报道视角出发,通过新闻报道提供及时有效和针对性强的信息,为经济活动的决策者提供有导向价值的教育信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经济决策。

经济新闻的服务性,首先体现在收集和发布经济信息上。经济信息的内容非常广泛,人们的经济活动、经济关系、自然经济现象和与之相关的方面都属于经济信息或可能转变为经济信息。如市场行情、物资供求状况、生产状况属经济信息;政府的经济政策、经济法规、经济决策、经济学家的经济观点也属于经济信息;自然资源状况、科研成果、管理方法、竞争策略是经济信息;天气预报、交通状况、人口分布、山水特征乃至民族风情等也都是潜在的经济信息。经济新闻及时、准确、平衡地传递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受众发现其中蕴藏的巨大商机,或作出正确的经济决策。

2001年2月间,《随州日报》的3名记者深入曾都区调查发现,2000年秋,曾都区政府为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调整大田种经济作物菜豌豆达到15.2万亩。由于科学种植,菜豌豆长势良好,产量可达8万吨,成熟期和销售期在2001年4月中旬至5月上旬一个月内。这么多的菜豌豆要在短短一个月内销出,又没有保鲜技术,怎么办?农民心急如焚,区政府领导也十分担忧。信息迅速反馈到编辑部,引起了编采人员的思考:曾都区第一次大面积调整农业种植结构,这么多的农户参与,如果菜豌豆销不出去,不但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会动摇农民对调整的信心。《随州日报》总编辑认为,作为地方党报应该贴近实际、贴近群众,急农民之所急,发挥服务功能,加强舆论宣传,为菜豌豆销售寻找市场,帮农民分忧解难,于是精心策划和部署了一组菜豌豆销售的系列报道,2001年4月7日到5月7日,8名记者、编辑参与,共采编稿件26篇(幅),如《菜豌豆销往哪里》、《曾都区开辟豌豆销售绿色通道》、《露水豌豆摘不得》、《12位农民作东16个城市应约万店召开曾都豌豆全国订货会》、《菜豌豆潇洒走上海》等,约2.8万余字。通过报道传递的信息,上海、北京、哈尔滨等全国近20个大城市的销售商先后来到曾都订购菜豌豆,使8万吨菜豌豆在一个月之内全部顺利销出。2001年5—8月,湖北随州市曾都区农民不断投书或电告《随州日报》:“感谢党报牵线搭桥,传递信息,为农民解决了大难题。”曾都区政府领导也专门撰写文章,称赞“《随州日报》刊登的菜豌豆系列报道动手早,问题抓得准,为秋季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这组报道还向政府决策者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在指导农民进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时,切勿盲目行事。在宏观上要科学把握,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在微观上,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加强服务。

经济新闻的服务性,还体现为经济新闻以释疑解惑的姿态,积极参与经济生活,开启民智,关注中国改革开放的整体走向。1991年国家金融包袱越背越重,产业结构日趋畸形,广大国企职工生活水平也有所下降。国企为什么活不好,为什么国企竞争不过外企、乡镇企业,是当时公众普遍关心和议论的话题。1991年8月15日《经济日报》刊发的詹国抠撰写的经济述评《少数企业“死”不了,多数企业“活”不好》,准确地把握了这种社会情绪,向公众提供了大量可供参考的信息,且以自己对问题的解释和结论为公众开拓了思考的方向。

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市场的成熟,过去被西方新闻学家认为不能登大雅之堂的“服务性新闻”在都市报大行其道,红红火火地迎来了其发展的春天。通过服务性经济新闻贴近市民生活,具体回答市民关心的问题,让受众把阅读经济新闻作为一种享用。换句话说,服务性经济新闻对于读者来说具有实实在在的使用价值,可以适时地满足都市经济生活的需求。例如,《楚天都市报》自创刊起就把做好“服务性经济新闻报道”作为一个重心来抓,以服务为目的设置的专栏,为满足都市经济生活的需要树立了良好的典范。其早期的“经济生活”版“帮你打听”、“提个醒”、“市民备忘”等栏目提供的是静态的信息服务,“风雨同行”栏目则通过为市民跑腿、解难体现出动态的服务功能。改版后的《楚天都市报》经济新闻报道更是以服务为其宗旨,服务目的的强化、服务功能的实现,使其经济新闻报道赢得了社会的信赖和读者的认可。2006年第1期凭证式国债发售前,针对市民偏爱3年期国债的现状,推出《专家表示:投资5年期国债一样划算》(2006年2月23日),以购买1万元本期5年国债为例,如果购买1万元本期5年国债,到期后有利息1745元。如先买3年期国债,到期后再转存2年的定期存款,则共有收益1374元,前者比后者要多出371元。通过具体换算消除了购买者的认识误区。针对3G牌照发放的时间尚未确定,不少消费者购买手机迟疑的现象,《传闻称3G不来莫买手机?业内人士:没必要挂钩》(2006年3月13日)一文,通过对3G含义和功能的介绍,提醒消费者3G手机开发出的很多新功能对多数消费者来说,一时并不一定用得上,它只是给用户提供了更多选择,使消费者理性抉择。

用人性化的表达方式来写作,也是提高经济新闻服务性的一大表现。如《武汉晚报》的气象报道,没有一般机械式地报道气温,而是立足老百姓对天气的全方位关注,着力于提醒市民多穿衣、防着凉、防高温、慎出行等。对于一些读者参与性较强的活动的报道,写稿时有意识地交代清楚活动所在地、交通乘车线路及时间等,突出服务功能。这些都是服务人性化的具体体现。

经济新闻报道要求服务性强首先是与经济新闻自身的特点相联系的。大量的经济新闻是抽象的,很难用直接的形象来表达。经济是社会大系统中一个系统化的整体,由变动着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进程、状态和指标构成。变动产生新闻,如人们无法实在地看到利息率下降、股市上升、国民经济状况,只能通过图表、曲线、比喻、举例说明等方式来报道。其次,各种经济新闻之间存在着密切而无形的联系。这种情况通常是以经济体系中的一个单一变量为基础,从而解释这一变量,并将其外延涵盖到可能受其影响的其他变量和进程上。这样经济新闻在判断方面就带有相当的冒险性,因为它要提供很多的变化关系,告诉受众将发生什么,由于什么而发生,或可能出现什么问题。所以,经济新闻在没有被经济实践证实之前,会有多种观点、倾向和表现形式,也有相当多的经济新闻在事后会被发现是不准确的。例如今天我们报道的几年甚至10年后的经济投入预算,或所带来的改变值时,会因社会经济的变化而变化,因而预测和预言在市场经济中显示出其重要性。这种趋势提醒我们,经济新闻承担的社会责任也会更大。再次,经济新闻带有较大的提示作用。这类新闻不同于其他方面的新闻,一旦受众接受了,就会带来一定的行动,特别是财经新闻,接受它们的目的就是为了确定自己采取何种行动。经济新闻的内容要求有严谨的关系结构,否则无法说服人。

五、信息的前瞻性

经济新闻不仅应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经济事件或经济现象,还要让读者知道将要发生某些经济现象和变化,对经济事件或经济现象进行科学的预测,提出前瞻性建议,从而更好地引导经济活动;或者在采写经济事件和经济现象时,力求探索事物发展过程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以帮助人们了解和认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前景,这就是经济新闻前瞻性的体现。经济新闻的前瞻性实际上是其引导性和服务性的延伸。

所谓经济新闻的前瞻性,就是要求经济新闻从社会的经济发展变化现实出发,对正在萌芽、发展和将要萌芽、发展的经济事件进行实事求是、兴利除弊的超前性报道,能够对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尚未被人们普遍注意的新经验、新做法起到积极的、带有指导性的推广作用;对于一些消极的、违反客观规律的做法,起到引导人们去批判、借鉴、纠正、改进的作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发展及国际间经济竞争的不断加剧,社会经济生活呈现出了极其复杂的状况,一些新事物、新问题、新矛盾的不断出现需要我们去研究、去探索。因此,对经济发展有指导作用、有利于总结先进经验、避免经济失误的预测性经济新闻和超前性经济报道显得越来越重要。经济新闻的前瞻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记者面对新闻事实时能够基于现实世界的经验以及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对事物发生、存在的可能性作出预测。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一些新的政策出台、一些新的事物的出现,都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经过反复不断地社会实践才能有定论,如果等到有了结果才进行报道,则会失去事件本身的意义,也降低了新闻价值。当新生事物刚露出嫩绿的新芽,当某种有全局意义的动向刚露头,当改革的某些举措刚起步,并逐步形成趋势时,只有以记者的新闻敏感性和非凡的洞察力,紧紧地抓住这些新事物、新动向、新趋势,客观地进行预见性的超前性报道,才能引发人们对这些新事物、新问题的研究兴趣,达到兴利除弊的舆论导向作用。

第二,站在全局的高度去分析阐述新闻事实,揭示新闻事件蕴含的深远的理论意义。

古人有“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之言。任何一个事物,就事论事往往不能深刻认识它,只有站在某个高度去鸟瞰,进行宏观分析,其理论意义才能显现出来。回顾改革开放30年来众多经济新闻报道名篇的采写经过不难发现,它们的突出特点就是,无论是对事实的选择,还是思想的提炼,或是对改革实践的合理性的论证,一切都充满了高度的理性思考。党的十五大召开前夕,《人民日报》在一版《展示新成就迎接十五大》专栏中推出了“学习篇”,连续刊登了6篇记者述评:《最大的国情》、《根本的任务》、《无悔的选择》、《基本的国策》、《多样的形式》、《跨世纪的时刻》。这组报道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1997年5月29日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为指针,联系改革开放的新进展,有针对性地阐述了党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任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抓住跨世纪的历史机遇这些重大的、基本的理论观点,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这组报道所阐述的理论观点,并不都是新的,但是面对当时社会上出现的对改革开放的非议,在党的十五大召开前夕,联系实际,旗帜鲜明、系统地重申党关于改革开放的基本理论、基本方针,帮助人们从理论上坚定深化改革的信心,明确改革的方向,为改革开放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经济日报》1987年推出的《关广梅现象》的报道,尽管30多年过去了,但编辑、记者那种超前的思维、缜密的理论思考,仍然可以看到经济新闻报道信息的前瞻性其魅力所在。

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姓“资”姓“社”的争论正酣,凭借改革初期在本溪市蔬菜公司搞承包经营的突出事迹,1986年就被评为全国十大新闻人物的改革超前者——关广梅,由于争议很大没有当选十三大代表。“关广梅为什么选不上十三大代表?”这个问题成为群众关心和新闻界关注的热门话题。《经济日报》的领导对这个现象极为重视,立即派记者前往本溪深入采访。记者在调查中对各种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剖析,从中了解到关广梅只要认准的事,多大的压力都敢顶,什么样的钉子都敢碰,再大的困难也会想办法去克服。因此,她的一些做法引起强烈争议。拥护她的人哭着说:“解放这么多年,我家里从来没吃饱过,但是从她租赁以后,富裕了。”反对的人给她提了10条意见,提得相当尖锐,说这些做法都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面对这样一个极有争议的人物和有争议的现象,《经济日报》记者以其扎实的理论根底、超乎寻常的胆略和预见力,采写了4篇3000字以上的综述,连续4天在《经济日报》头版头条刊登,后来又发了一系列反响性文章,将这一敏感问题的精神实质呈现给读者,澄清了理论上的误区。他们所具有的超前思维和为新事物鼓与呼的勇气,不仅读者称赞,新闻界也为其叫好,甚至在国际上都引起了很大震动,几天内就收到近2000封读者对报道进行赞扬的来信。在报道结束的最后一天,外电也出现了很多报道,如美联社发来通稿,美国的、东南亚的一些报纸,有的转载,有的发评论,有的发社论。这组报道正是因为信息的前瞻性至今让“新闻人”钦佩。

第三,面对全新的新闻事件,记者能通过多侧面、多角度,立体地分析、观察客观事物,写出具有指导性的新闻,给迷惑中的受众提供指导。

在改革的进程中,各种各样的经济现象扑朔迷离地展现。为了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作好经济决策,受众渴望新闻媒体对这些繁杂的经济现象做出分析与解释,希望经济报道帮助他们释疑解惑,在把握经济形势和市场机会的基础上调整和优化自身的决策,获取应有的经济利益。这就要求经济新闻报道在报道最新的经济事实、经济关系、经济现象的基础上,必须对事件的未来发展、经济走势、市场趋向做出展望与预测,提出应对性的建议,以帮助人们在心理和行为上做出选择的准备。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改进经济新闻报道,满足受众的深层阅读需求,更好地帮助读者解读经济现象,已经成了国内众多经济类报纸努力探索的问题。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把国有企业改革同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结合起来。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党的十五大刚闭幕,《经济日报》了解到青岛海尔集团就是走兼并扩张之路发展起来的,于是派出由4位部主任、1位驻当地记者站站长组成的调研小组去海尔集团做专题调研,在海尔集团各位老总如数家珍般地捧出他们的成功经验之后,调研小组领队高路很轻松地提出一个问题:“你们考虑过扩张的风险没有?”按照常理,在兼并扩张热、大集团热方兴未艾之际,谈论防范兼并扩张的风险问题,多少有点不合时宜。但记者研读过企业购并方面的经济学论著,对于市场经济成熟国家的企业来说,这几乎是个常识性问题。经过深入采访,记者了解到在海尔集团的扩张之路上,也曾遇到过两次不小的麻烦,它们的聪明在于,及时调整了策略,使教训转化成了经验。记者成功采写的《扩张风险的防范》(“海尔扩张之路”深度报道),(25)正是因为记者前瞻的意识,使这篇报道成为国内最先谈论企业兼并扩张的风险,以及防范措施的新闻稿之一。

经济新闻作为关于经济领域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不仅反映人的经济活动、服务并指导人的经济生活,在经济生活中不仅担负着传输信息的职能,还肩负着为人民群众的生活提供咨询、解释的服务功能和监督、调控国家经济发展的指导功能。如果说常态的经济新闻报道主要是传递一般的经济信息的话,前瞻性的经济报道传递的则是一种观点性的信息,其前瞻性新闻价值的体现往往在于新闻写作者做出的价值判断以及这种价值判断对受众的直接影响。一个好的经济新闻记者应该运用其独特的新闻敏感及对新闻事实的价值判断,为受众提供事实性信息和分析性信息,发掘信息背后隐藏的更深层次的价值,从而帮助受众拓宽对信息的理解和把握。正是在此意义上,媒介经济学家才说“在记者能够直接或间接影响对经济看法的地方,他们更加成为经济的一部分,而且更加成为广泛的政治游戏中重要的、间接的游戏者。他们不只是观察员和记者,他们能够影响他们试图报道的经济”。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任何事物都有多个角度、多个侧面,在采写经济报道时,应不断变换思考问题的角度,不懈地向新的方面、新的领域探索和挖掘,这样才会有独具匠心的发现。《经济日报》曾以较大篇幅在《开封何时能“开封”》的版头下,连续9次推出“开封”的报道,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这得益于它们敢于冲破思想禁区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敢于多侧面、多角度、立体地分析、观察客观事物,冲破思想禁区,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封”报道的目的,是呼唤所有还没“开封”的地方尽快“开封”,呼唤所有部分“开封”了但尚有一部分未“开封”的地方完全“开封”,尽快摆脱封闭状态,从各种束缚中挣脱出来。

《中国经济时报》提出了“对读者负责,对历史负责”的办报方针,将“努力为中国和世界读者提供前瞻性的权威信息”作为奋斗目标;《中国经济导报》提出要为“中外读者提供具有权威性、指导性、前瞻性、实用性的信息,力争成为联系国家宏观调控部门与微观经济主体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越来越多的经济媒体认识到,在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面前,我们不仅需要像传统新闻从业人员那样,告诉读者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更多时候,我们还需要告诉读者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件?它所带来或可能带来的影响是什么?在媒体竞争趋于白热化的今天,增强经济新闻的前瞻性,积极为读者提供对于新闻事实的价值判断和预测,已成为当前经济类媒体间竞争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成为当今经济新闻在完成服务性转向过程中的必然选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