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济新闻采访的一般程序

经济新闻采访的一般程序

时间:2022-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经济新闻采访的一般程序一次完整的新闻采访活动,是由明确报道思想、确立采访选题、作好采访准备、采集新闻素材等环节所组成的。只有扎扎实实做好这几个环节的工作,新闻采访活动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当然经济新闻采访也不例外。经济新闻记者总是为特定的媒体服务的,只有明确所服务新闻媒体的报道思想,采访时才能有的放矢,写出的新闻报道才会更符合新闻媒体的要求。

第一节 经济新闻采访的一般程序

一次完整的新闻采访活动,是由明确报道思想、确立采访选题、作好采访准备、采集新闻素材等环节所组成的。只有扎扎实实做好这几个环节的工作,新闻采访活动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当然经济新闻采访也不例外。但是面对纷繁芜杂的客观世界,每一次经济新闻的采访由于采访对象、任务、条件等的变化,采访活动实际上都是独特的、不可再现的,因此,我们不应拘泥于这些程序的限制。

一、明确报道思想

我们这里所说的报道思想,是指由新闻媒体制订的、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或长期的报道规划。它是新闻媒体给予记者的工作指南,包括报道目的、报道内容、报道范围、报道重点等。报道目的,是指新闻媒体对记者报道活动所要达到结果的要求,它要求记者围绕这些要求,有意识、有组织地去搜集新闻材料;报道内容,是媒体对记者报道中要呈现的主要事实,以及想通过这些事实引起的某些思考,包括对题材、主题、事件、人物等方面的要求;报道范围,是新闻媒体对记者报道的地域、行业所提出的要求;报道重点,是新闻媒体对记者所报道内容和报道范围中的侧重点的要求。

报道思想的确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其报道思想是根据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工作重心以及媒体的具体定位而制订的,贯穿于新闻传播实践的整个流程之中。经济新闻记者总是为特定的媒体服务的,只有明确所服务新闻媒体的报道思想,采访时才能有的放矢,写出的新闻报道才会更符合新闻媒体的要求。

(一)明确报道思想的作用

明确报道思想,记者在进行一项具体的经济新闻采访时,就能明白应该采访什么、不应该采访什么、应该怎样采访、不应该怎样采访等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于经济新闻采访来说,明确报道思想的作用在于:

1.有利于记者把握当前宏观政策环境,为采访活动导航

现代新闻传媒在客观上大多是从属或依附于一定的阶级、政党或集团,要为其政治、经济利益服务的。我国的经济新闻传播活动是在党和政府的直接领导之下的社会性活动,其报道思想,一般都是根据党和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制订的、与新闻传播活动有关的一系列宏观管理方针、政策来确立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党和政府对国内新闻传播环境的总体而科学的认识。

1998年3月朱镕基当选总理后,向中外记者宣布“五大改革”,第一个就是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由于农业连年丰收,粮食供过于求,这却成了既“愉快”又“沉重”的负担。2000年4月中旬,为推进金融改革和整顿以及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维护农村稳定和发展问题,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到江苏考察,4月18日在扬州,他专门就落实和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问题作了讲话:现在一些地方国有粮食企业不能完全敞开收购农民的余粮,导致粮价下跌,农民增产不增收甚至减收,这种情况值得注意。在当前粮食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国有粮食企业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的余粮,是稳定粮价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保证。他还说到,放开粮食收购市场的前提,是国有粮食企业真正做到敞开收购农民的余粮,只有“敞开”才能“放开”。他对扬州市坚持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给予了热情褒奖:“扬州的粮食工作做得是很好的……”朱总理在扬州对粮食收购调查之深、评价之高,使《新华日报》意识到,坚持按保护价收购农民余粮,是“一头连着千家万户农民利益,一头牵着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心”的重大政策,报道好扬州市的典型,对全省、全国都有重大指导意义,这无疑是一个“顶天立地”的重大新闻主题。(3)正是因为明确了这样一个报道主题与思想,记者以朱镕基总理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的讲话精神为指导,以扬州市坚持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为基本事实,迅速采写出《农民卖粮不用愁粮站一年收到头》这篇重头报道,最终获得了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2.有利于记者按图索骥,发现采访线索

《新闻学大辞典》认为“新闻线索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简要信息”。一般而言,新闻线索可以称为采访线索或者报道线索,是指为新闻采访报道提供有待证实、扩展和深化的信息,或者说是将要成为新闻报道的事实所发出的信号,它给新闻记者提示新闻采访的方向。新闻线索大多是经过新闻热线、新闻报料人转述甚至道听途说的,因此新闻线索只是一种新闻报道的可能状态,它不等于新闻事实本身,但它却是记者进行采访活动的“引子”与“向导”,呈现出简约性、梗概性和不可靠性等特点。

新闻线索的特点还告诉我们,对待新闻线索,既要积极主动,决不轻易放过,同时又要认真仔细,决不可轻信上当。2003年6月初的一天,《中国证券报》的一位记者在浏览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公告时得知这样一条线索:6月9日上午,这家法院将开庭审理安徽蚌埠建设物资有限公司起诉华鑫证券公司财产所有权纠纷一案。这位记者此刻联想起以前在浏览法院开庭公告时,蚌埠建设物资有限公司已在上海的法院多次起诉该证券公司。一家企业为什么在很短的时间内多次将一家证券公司告到法院?记者由此判断这起官司里面肯定隐藏有内幕的新闻事件,于是决定去上海市二中院旁听庭审。谁知这一去,经过认真旁听、阅读有关资料和采访相关人员,居然揭开了上市公司——啤酒花董事长艾克拉木失踪的秘密,更揭开了一个内部人操纵股票价格的惊天黑幕。由此可见,正是记者有了积极主动的报道思想,才不轻易放过任何一条可以成为新闻线索的信号,从而发现新闻线索;当然仅凭新闻线索是无法写出吸引受众的新闻来的,获得新闻线索后需要通过进一步的采访深入挖掘,才能得到更有价值的新闻事实。有些新闻线索所传递出来的信息是不确定的,还需要记者作进一步的核实,否则就会炮制出虚假新闻,特别是经济新闻给社会和受众带来的损失不可估量。

新闻线索的来源,可以来自记者本人的观察、访问、思考,但只有明确了报道思想,才能以一种职业的新闻敏感对新闻线索做出自己的选择。改革开放30年的今天,农村要实现新的提升和发展,必然面临着从单一强调经济建设向注重农村社会建设的重大转变。2007年,山东诸城市重整农村组织资源,建立了以服务代替管理的农村社区。这一新事物一诞生,就引起了《大众日报》领导与采编人员的高度关注,认为诸城农村社区的出现,是中国农村发展到新阶段的必然产物,是新时期农村社会建设的一项重大突破,是统筹城乡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新农村建设的创新实践。因此在第一时间由报社领导带队,组织精干人员进行了采访报道。其后,又4次深入诸城,对该题材进行反复调研和总结提炼,《跟城里人一样享受政府公共服务诸城农民迈进3公里社区服务圈》(《大众日报》2007年9月15日)敏锐地把握住这一全国首创之举,简明、清晰地提炼出新闻事实及其深远意义,将这一创新性工作推向全国,引起了党政机关、社科理论界的极大关注。

大部分采访线索源于他人的主动提供,或从其他新闻媒体的报道中引出新的线索等。报道思想对记者应该采访的范围作了大致的规定,采访就会有的放矢,记者会按照报道思想的规定去寻找或判断可以进行深入采访的新闻线索。2002年,人民网“强国论坛”和新华网“发展论坛”上都贴出了一篇1.8万字的帖子《深圳,你被谁抛弃》,该文在网民中引起强烈反应。《南方都市报》的编辑、记者也注意到这一网络话题是一条符合当时报道思想的可用的新闻线索。借着不久后深圳市市长在市委会议上正面回应《深圳,你被谁抛弃》的契机,《南方都市报》在统一刊发会议通稿的第二天,以7个版的篇幅刊登了题为《深圳,你被抛弃了吗?》的专题报道。接着,又根据读者来信反映的情况,推出了第二轮报道《深圳人诉说十大期盼》。随着报道的继续深入,时任《南方都市报》主编的程益中有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设法促成帖子作者与于幼军市长见面,将讨论本身和文章作者追踪两条线索重新融合,达到高潮。”经过记者多次联系,2003年1月19日,深圳市市长于幼军终于与帖子的原创者“我为伊狂”正式对话。记者获得新闻线索的方式、途径还有很多,其中的关键在于记者自己要积极主动,在实际工作中逐渐培养起敏锐的新闻嗅觉,眼观四面,耳听八方,这样才能在辽阔的生活海洋里,源源不断地获得新闻线索。

3.可以指导记者思考新闻主题,事半功倍

报道思想不等于新闻主题,报道思想是采访之前对将要采访的内容的设想、对将要采用的采访方式的策划;而新闻主题则是在通过采访掌握新闻事实的真实情况的基础上,对报道切入点和报道角度等问题深入思考的结果。报道思想可以为新闻主题的提炼提供帮助。报道思想反映的是新闻媒体从宏观角度对当前社会发展变化的一些认识,而任何新闻主题的提炼,都应该与时代同步。记者在明确报道思想的同时,要对采访的内容有一个预先思考。这些预先思考对采访活动是极为有用的,记者带着思考去采访,其对采访内容的把握就会更加敏感,利于提炼更深刻、更有意义的新闻主题。

(二)如何明确报道思想

记者在采访活动中报道思想的真正确立,是一个主观认识加上客观实践的能动过程。主观上,记者要仔细领会相关部门对报道内容和报道方式的政策和指示,结合自己对当前社会发展状况的一些判断,为自己的采访活动确立方向;客观上,记者也应在采访实践中深化对这些指示的认识,注入自己对所采访现象的独特思考,以深入理解报道思想,为自己的采访报道活动注入特色和深度。

长三角一体化是中央继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之后实施的我国振兴区域经济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过去,由于管理体制的弊病,长三角地区的市场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无形的市场壁垒仍然横亘在三地之间,相当程度上制约着两省一市的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2007年12月5日,江苏、浙江、上海三省市工商部门宣布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并公布了在长三角地区统一实施的市场准入政策。此举标志着三地工商部门率先打破了行政区划的限制,推动了区域大市场的形成。三省市工商部门在长三角地区建立和实行统一的工商行政管理制度,意味着长三角区域内的经营者都将得到同等的待遇,真正意义上的长三角地区统一大市场开始逐步形成。《经济日报》记者黄平、叶建华长期身处长三角地区,对两省一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及遇到的现实困境有着较多的了解,对报道思想了然于心,紧紧抓住三地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这一主题,进行深入采访,待三方在会上达成最终协议,即以《长三角市场一体化工程正式启动》为题,在第一时间发出消息。稿件在当天发回编辑部之后,编辑处理及时,迅速安排版面,于次日在《经济日报》企业版的头条位置刊出。消息发表后,在多达200万户的长三角地区的企业群中产生了较大反响,早就盼望拆掉行政区划“篱笆墙”的企业纷纷表示受到很大鼓舞。据工商部门反映,稿件刊发后,全国有30多家纸质媒体及网络媒体予以转载,被评为经济日报社社级“星稿奖”。

明确报道思想要避免“单侧面报道思想”。这一提法最先见于著名记者艾丰的《新闻采访方法论》,“所谓‘单侧面的报道思想’,虽然找不到代表性的理论观点、理论著作,但它确实‘约定俗成’地起着作用,甚至是支配作用。这种报道思想,简言之,即只取我需的那个侧面,不顾及事物本身的多侧面。”按照有关部门制定的宣传重点和当前的宣传政策要求去采写新闻,这对于新闻记者来说,无疑是正确的。有人因此称之为“规定动作”。如何完成好规定动作,做到和“自选动作”(媒体根据需要自己确定的报道重点)的有机结合,要求记者在采访中不能单纯地和片面地理解“宣传重点”,要对“宣传重点”进行深刻的、全面的理解和立体化的思考,更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合于本地实际的报道和报道策划。要在采访中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面对复杂的事物多问几个为什么,下笔写作时多想想新闻见报后受众的看法。

二、确定采访选题

所谓采访选题,简单而言就是指新闻采访的“题目”,即新闻采访活动的具体对象,它涉及采访什么以及从哪个角度进行采访的问题。(4)世界万物每天都发生着变化,可能被发现和报道的新闻事件同样层出不穷,而我们每次具体的采访活动只能就新闻事件或者人物的有限部分进行采访,不可能穷尽新闻事实的方方面面。众所周知,经济新闻事实极其复杂,每个新闻事实都与其他新闻事实乃至形形色色的社会、生活或文化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它们之间相互交织、彼此作用,每个记者在进行采访活动时,总是只能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去采访新闻事件的一个或者几个相关的侧面。因此确定好采访选题,就是帮助记者明确具体的采访对象,正确把握具体的采访活动的特定角度。

在经济新闻的实际采访工作中,采访选题的确定要遵循以下三大原则:

(一)讲究客观事实和主观认识的统一性

记者确立采访选题在理论上应该树立唯物辩证法的概念,这是新闻采访认知路径的正确起点。采访选题应该来自于客观、真实的现实生活,来自于客观存在的新闻事实。也就是说必须尊重客观事实,从事实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采访新闻事件。先有客观存在的新闻事实,然后才可以确定采访选题。现在随着新闻媒体逐渐市场化,新闻竞争的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媒体为了推出独家新闻,就必须通过精心策划报道选题,毋庸置疑,精心策划、确定的采访选题及其报道所产生的传播效果,是那些仅仅涉及一个部门的工作或者某些政策性的解释、领导有关指示解读之类的“应景性新闻”所不可同日而语的。但是如果记者不讲究客观事实与主观认识的统一性,一味闭门造车,为制造轰动效应而编造选题,就会陷入假新闻之困,使媒体丧失公信力,受众蒙受损失。

2007年10月14日,《中国经营报》发表《整体上市狂飚30家央企整体起跑》的报道,开篇即提到“在刚刚过去的9月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下称国资委)秘密出炉了早在其计划内的30家‘整体上市’的央企名单,并随即召集了这些企业的高级财务人员,为之进行有关‘整体上市’的系统培训”。报道中多次提及“一位接近国资委的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并在报道中点出了一些企业的名称,多家媒体转载了这篇报道。“30家央企整体上市”的消息一度成为证券市场的头号新闻,消息一经蔓延,央企整体上市的题材在股市被热炒到了一个新的高潮,大盘蓝筹股成为推高股指的重要动力。10月15日,央企上市公司再度领涨,长江电力(600900.SH)、中国联通(600050.SH)、宝钢股份(600010.SH)、中石化(600028.SH)、中核科技(000777.SZ)纷纷涨停。10月16日,文章中提及的五矿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五矿发展(600058.SH)发布公告,澄清媒体对其整体上市的报道,明确表示公司2007年内无整体上市计划。10月17日,国务院国资委新闻发言人的一纸名为《国资委发言人谈中央企业整体上市工作的有关情况》的说明,将30家中央企业整体上市名单的传言击碎。同日中证网等多家媒体刊发《国资委否认“2010年前30家央企整体上市名单”》的报道,国资委改革局副局长贾小梁向记者证实:市场上流传的名单中的内容与国资委掌握的实际情况并不符合,“名单中所说到的企业也并不是我们所确定的企业,这很可能是某些机构的炒作行为。国资委内部正在严查此事”。10月18日,《第一财经日报》刊发的《30家央企整体上市名单谣传始末》提到,自2006年始国资委一直在推动央企整体上市,但是确实从来没有拿出过具体名单,申银万国策略分析师安昀告诉本报记者,市场很有可能是根据此前公布的34户A级央企作出的推测。由此可见,作为对投资人发布信息、对证券市场起监控作用的专业财经媒体据此发表报道,传播不实信息实属不应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媒体的公信力。新闻媒体的卖点是新闻真实,媒体出售的商品应该是真实,而与此同时媒体的竞争点是速度和时效,要求记者在第一时间报道,媒体对记者、编辑投入减少,意味着很多新闻没有经过认真的核实程序,真实性成了新闻时效的第一个牺牲品。《媒体伦理学》一书中说:“报纸刊登事实是其文章获得众所公认的一个标准。事实上,无论什么道德准则,对于报人,在任何条件下都要陈述事实。品格高尚的编辑特别将此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或墓志铭。”(5)

(二)注意新闻价值和新闻政策的统一性

确定采访选题的时候,还应该讲究新闻价值。新闻价值也是识别新闻事实的主要依据。美国的新闻学者梅尔文·门彻认为新闻价值主要是以下7个因素构成:及时性、冲击性、显赫性、接近性、冲突性、异常性、当下性。(6)这种代表西方新闻学的观点,与我国的新闻传播实践有些出入。我国新闻学界对新闻价值的构成说法虽不统一,但大部分学者认为新闻价值主要由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和趣味性等因素构成。选题的质量和新闻价值的大小是互为关联的,因此记者应该根据构成新闻价值的几大要素,尽可能选择那些新闻价值相对突出的新闻事实作为自己的采访选题;或者在相对而言新闻价值比较小的新闻事实中,另外寻找角度,从中挖掘出蕴涵着新闻“富矿资源”的采访选题。

新闻价值是确定采访选题的一个主要标准,记者及其所服务的媒体在注重事实所包含的新闻价值的基础上,还必须注意研究新闻政策,使选题实现新闻价值和新闻政策的统一。无论中国还是其他国家,新闻传媒机构都是和一定的阶级、集团或政党相互联系着的,其传播行为相应体现着一定的阶级、集团或政党的意志,并且为实现其政治目的和经济利益服务。尽管世界许多国家的政治体制不同,但在对新闻媒体的管理、控制上都会通过制订新闻政策,对新闻传播内容作出相关的规定、措施。虽然我国至今尚未正式颁布《新闻法》,但相关新闻的政策规定、原则条文还是不少。例如,《出版管理条例》、《报纸管理暂行规定》、《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印刷业管理条例》、《关于禁止有偿新闻的若干规定》、《期刊管理暂行规定》、《新闻出版保密规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相关新闻的规定等,以及1996年《江泽民同志视察人民日报的讲话》等,均可以划为我国目前的新闻政策范围。

对于经济新闻采访来说,还应关注信息公开的相关政策。2007年1月17日国务院第165次常务会议通过《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另外,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已建立的新闻发言人制度,也是落实公民知情权、保证信息公开的一大举措。

(三)把握社会需求与传媒定位的统一性

新闻传播机构的服务对象是广大受众。满足社会各个不同层面受众的信息需求,自然是新闻传播首要功能的实际体现,也是新闻采访选题确定的关键依据。但是受众对信息的渴求是无止境的,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受众对经济信息的需求更为迫切,新闻媒体的服务相对而言却是有限的,即便技术发展到今天的网络时代,谁也不敢保证所有的新闻传媒能够满足各个层次社会大众对信息方方面面的需求。所以,记者在确定采访选题时,不仅要考虑社会大众的需求,还应该注意把握好自身服务的新闻传媒机构的性质、定位。进入分众传播时代后,这个观念也是经济新闻记者必须确立的。新闻传媒的传播定位,主要关系到传媒为谁服务、从哪方面服务的问题,也就是关系到传媒受众群界定的问题。这直接影响着传媒的宗旨、编辑方针、内容选择、表现手法等一系列如何办好传媒的根本性问题。正是因为拥有着相对明确却又不尽相同(或构成上、或分布上、或需求上)的主要受众群,都市报的经济新闻选题与新财经媒体的选题显示出彼此间的差异和各自的个性,从而在激烈竞争的传播市场上求得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因此,满足社会各个层次受众的需求和注重媒体自身的传播定位,是当前记者和传媒确定采访选题必须把握好的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

记者在采访中要发现和判别新闻事实,以此找到新闻选题,记者要以新闻价值为依据,必须具备新闻敏感,否则就会对新闻事实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新闻敏感,又叫“新闻嗅觉”(“新闻鼻”)、“新闻眼光”(“新闻眼”)、“第六感官”。美国《芝加哥论坛报》的伯顿·拉斯科在20世纪20年代曾给新闻敏感作过一个界定:“新闻敏感实际上是一种判断什么重要、什么关键、什么充满活力和生机、人们对什么感兴趣的感觉。”(7)伯顿·拉斯科这个定义很生动贴切,但不够严谨。换一个比较严谨的说法就是:新闻敏感是指新闻工作者发现、判断新近发生的事实是否具有新闻价值的能力。

新闻敏感来源于记者高度的责任感,对形势、政策的透彻了解,知识和经验的积累。2001年5月下旬,《人民日报》驻安徽记者站的记者蔡小伟在安徽凤阳县采访时听说凤阳县正在开展刹官僚风、吃喝风、走读风的活动。因为蔡小伟对国内形势十分了解,也认真掌握了党的方针和政策:江泽民在十五届五中全会上作了关于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讲话。2001年是建党80周年。加强党的建设,实践“三个代表”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正是由于对形势和政策的透彻了解,蔡小伟马上意识到这是一则反映党的基层干部贯彻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狠抓作风建设的好新闻。于是,蔡小伟写了一篇消息《县委书记刹“三风”》,在《人民日报》2001年6月7日一版头条刊登,引起了较大的反响。(8)

总之,确定新闻采访选题的过程也就是发现、提炼新闻线索的过程。在新闻界有“新闻发现比新闻写作更重要”之说,说明了确定新闻采访选题的重要性。如何确定采访选题,不同的记者,不同的媒体,有不同的做法。尽管现在有新闻热线、新闻报料等途径可以帮助采访选题的确定,但编辑、记者在选题确定时还是应该注意掌握一定的原则和方法。

三、做好采访准备

采访准备是记者为更好地采集新闻材料而进行的前期活动,是新闻采访活动的一个基础环节。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2003年“两会”期间与一位冒失的年轻记者的简单对话,给没做好采访准备的记者上了一课。“吴老,您怎么看待去年的证券市场?去年一直处于下跌,您认为这是正常的吗?”“我有一本关于这方面的书,如果你看了以后,觉得对这本书有什么意见,可以再讨论,好不好?”从这个活生生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专业性较强的经济新闻,做好采访准备对完成采访显得多么重要。

新闻记者的采访活动可以分为一般新闻事件采访和突发新闻事件采访。经济新闻采访中以一般新闻事件的采访如会议、活动、人物专访等居多,通常时效性要求不像突发性事件那样强,常常是可以预先知晓的,记者在采访之前对将要采访的内容有一个透彻的了解,有助于记者熟悉要采访的领域,找出采访重点,形成独特的采访思路;新闻采访总离不开和形形色色的采访对象打交道,经济新闻采访更是常常需要采访经济职能部门的领导、专家和学者,记者在采访准备中通过各种途径熟悉采访对象,不仅要对其兴趣、爱好、生活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更重要的是要对其工作管理、研究的领域相当熟悉,这是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形成有效交流的前提,因为很少有哪个工作繁忙的管理者或学者愿意把宝贵的时间花在对记者进行“ABC”的知识扫盲上,美国记者威廉·曼彻斯特曾讲过采访之前充分了解采访对象的重要性:“对美国总统这样的人提出一个他早已回答过多次的问题,这是莫大的侮辱……你的问话应该是他前所未闻的,应该显示出你对他的生涯了如指掌。这样他就可能尊敬你,有兴趣跟你交换意见,举行会谈。”(9)因此做好采访准备,有助于记者熟悉采访对象、取得交谈资格。

按我国新闻界的通常说法,采访准备一般可分为平时准备和临时准备两种。平时准备,即记者在日常生活中的积累;临时准备,即记者为具体的采访任务所作的准备。

经济新闻采访的平时准备主要包括经济政策、经济理论和经济知识的准备。从这个意义上讲,记者每天的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为自己的采访作准备。记者要对党和政府的经济政策有相当的了解,保持较高的理论觉悟和政策敏感。

在确定了具体的采访选题后,记者就要围绕选题作准备,这被称作是采访前的临时准备。这种准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要搞清与采访内容相关的政策法规,其次要熟悉采访对象。在采访具体的某事、某地、某机构或某人时,记者可以通过上图书馆或上网,事先查找、翻阅相关资料或报道,摸清该地的历史地理和政治、经济概况,该机构的组织架构和各下属部门的具体职能,某人的业务专长、得意之作、社会评价等,这在实际采访中常常会成为打开被访者话匣子的敲门砖。名记者郭梅尼在1986年采访九十岁高龄的茅以升时,事先看了5本他写的和写他的书以及有关资料,又先找他的秘书、家属等作外围采访,再根据这些材料,进行了认真思考,提出了采访时的重点问题。因为她事先作了充分准备,在短短的一个半小时的限定采访时间内便抓住了要害,最终写出了新闻名篇《人生当架几座桥》。此外经济新闻的深度报道在采访时还要特别注意找到并分析以往新闻媒体的相关报道。即在采访之前,最好抽时间翻翻从前的报刊,利用Google、百度等网络搜索引擎,寻找一下以往是否有过类似的或是关于同一选题或被访者的报道。如果已有相似报道了,就要注意查漏补缺,分析已报道的新闻事件和报道的技巧,寻找报道的不足及可挖掘的主题,在已有报道的基础上进行突破与创新。

最后要制订出可行的采访计划。在制订计划之前,记者最好先问自己两个问题:一是采访究竟要达到什么结果,你想从采访对象那里得到什么:是某个新闻事件发生与否的确切答案,还是他对该事件的描述或是他对该事件的看法?这个问题解决采访的针对性,你想要的东西应该是只有该采访对象才能提供。二是如何才能达到这个结果,你怎样才能获得所需的东西:如何接近采访对象、该向采访对象提什么问题等。这个问题解决采访的可行性。考虑清楚这两个问题之后,就可以着手制订采访计划了。典型的采访计划包括以下一些内容:采访对象(采访地点和人物、采访的重点、采访顺序等)、采访方式(个别访问或是开座谈会、电话采访或是现场采访)、问题纲要(要提哪些问题、哪些是重点问题、提问顺序)、应对措施(如果采访对象临时不能接受采访,有无其他采访对象可替换)。提问纲要是采访计划中最重要的部分,要准备尽可能多的问题,以应不时之需;同时也要把问题作适当分类,如引导性问题或关键性问题、开放性问题或闭合性问题等,它们在采访中的作用都是不同的。提问顺序也很关键,通常来说,要先问采访对象愿意回答的问题(如成就),再问他不想说的内容。不要一开始就抓着敏感问题不放,否则会引起采访对象的不快,拒绝回答任何问题。

四、采集新闻材料

新闻采访的根本任务是了解新闻事实,新闻事实的形态、性质、来源、要素等内容都可以在新闻材料中得到反映。因此,采集反映新闻事实的各种材料,就成了新闻采访的直接任务,也是新闻采访活动中的核心环节。

如果按新闻材料来源粗略划分,新闻材料可以被分为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两大类。直接材料来源于记者本人,是指记者不经任何中间环节和他人转述,直接从新闻事件的发生现场采集而来的材料。若是记者未能直接进入新闻事件发生现场,而是搜集了他人对新闻事件的转述和其他相关材料,这些材料就是间接材料。所以记者应尽量采集直接材料,这是对采集新闻材料来源上的要求。在对新闻材料的处理上,应注意对材料的理性加工。首先应注意核实材料的真实性,即找到材料的源头。直接材料应找到新闻事件的当事人或发生现场;间接材料要注意查找原著原文,或找到持有直接材料的权威人士。否则就可能出炉假新闻。从多方寻求证实、访问不同的人、根据不同的采访对象的说法来核实同一材料,也是核实材料真实性的一个好方法。此外还应注意鉴别材料的全面性。事物是多侧面的,也是广泛联系的。仅注意从一个方面搜集材料,就可能以偏概全,难以反映新闻事实的全貌;也可能犯单因论的错误,将事件的发生归结于某一原因,而忽视了其他原因甚至真正原因。

记者在采集新闻材料的过程中,应根据不同采访任务的要求、采访对象的实际情况,灵活应用各种方法。经济新闻采访中,记者常用的采集新闻材料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访问法、文献法、网络采访法、目标调查法、问卷法等几种,观察法和访问法本书中有专节论述,这里着重介绍文献法、网络采访法、目标调查法和问卷法等几种方法。

1.文献法

文献法可以突破访问法、观察法的时空限制,通过查找文献获得超越时空障碍的新闻材料。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大大便利了记者利用文献法采集新闻材料的条件。记者可以在由超文本(Hyper Text)、超媒体(Hyper Media)、技术结合超链接(Hyper Link)等链接技术构建的网络文献中漫游;同时,记者通过HTML符号的描述,就可以实现文字、表格、声音、图像、动画等多媒体文献的检索。

阅读并整理文献,是采集经济新闻材料的一种重要方法。经济新闻采访要想获得全面丰富的新闻材料,除了现时态的材料,还有历时性的背景材料;除了点上的材料,还有整体的全局的材料,因此就有必要采用文献法,帮助记者获得具有一定时空障碍的事实材料。经济新闻采访中涉及比较多需要考察经济发展历史演变的选题,也需要文献法来获取新闻素材进行对比研究;同时,那些涉及现实经济问题、事实的报道,也需要借助文献法来了解那些记者无法亲自接触但又非常有用的重要材料和数据,以弥补同时态采访的不足。1999年9月29日《人民铁道报》刊发的《中国地铁列车通过天安门广场》,记者充分利用文献采访的方法从而获取大量的背景材料。为写这篇消息,记者采访前进行了认真的准备,通过查找文献,甚至专门购买并阅读了大部头的城市地铁专业理论著作,积累了大量的相关信息,正因为有背景材料与现场材料的巧妙组合,不仅增加了报道的知识性和趣味性,而且实现了信息的增值。

当然记者在应用文献法的时候,要时刻注意用怀疑的眼光审视所看到的相关文献。文献法固然重要,但是决不能代替实地采访和观察,而只能作为后两者的补充。

2.网络采访法

因特网以信息海量、传播的即时性和交互性等特点而被誉为是第四大媒体。网络采访法就是利用因特网这一特殊工具进行采访或为采访服务。

对于新闻记者来说,利用因特网可以了解最新信息;而对于经济新闻记者来说,利用因特网,可以拓展信息来源,获取非常多的新闻线索。网络空间中的电子公告牌系统是“民间记者”发布信息的场所,传统新闻业的新闻是自上而下地向受众传播;网络里的新闻都是自上而下传播的。在新闻组里,任何人都可以报道任何事情,虽然不排除有的报道是虚假的,甚至错误的,但记者可以凭自己的新闻敏感和理论水平去伪存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新闻线索。更为重要的是因特网中的各个新闻组、讨论组,涵盖了各个层面的话题,参与讨论的人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从而使新闻组、讨论组体现出一种平等的交流关系,成为民众畅所欲言、表达舆论的阵地。经济新闻记者通过访问新闻组、讨论组这样特殊的空间,可以倾听到受众的呼声,把握时代的脉搏,从而确定采访选题,与其他的采访方法相结合,写出有时代特色的经济新闻报道来。

另外,经济新闻记者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进行采访,对于记者来说,网络最大的贡献就是提供了电子邮件这个采访工具。经济新闻在评判经济问题、分析经济走势时,经常需要访问一些知名学者、经济专家,有时由于地域和时间的限制,或采访者不愿意接受面对面的讨论等原因,这时记者就可以通过电子邮件采访来获取信息或观点。当然用电子邮件访问也有许多局限性,例如,缺乏面对面主客体交流的互动性,由于电子邮件是一种非同期传播,因而记者无法控制采访者回答的速度,同时还不排除得不到对方回答的可能性。

记者毕竟不是经济学家,即使是经济学家,也是学有专长,而记者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采写,而且涉及的领域广泛,又经常变化,因此,作为一名好的经济记者,知道去哪里找自己需要的资料,知道上哪里找合适的人采访,是采集新闻材料时最重要的能力。伯克利新闻学院的经济新闻报道课程非常重视这一能力的培养。针对经济新闻很少有突发性新闻的“现场”,经济新闻记者需要依靠网络去搜寻信息,得到新闻线索,撰写新闻稿件。但是一个记者如果只知道通过Google.com查找信息,无疑已经先输一筹,因此应学会查找网站的窍门。如同华尔街的投资人和经济分析师每天都要阅读上市公司的各种文件掌握投资信息一样,阅读这些文件也应该是经济新闻记者查找新闻材料的必备工作,阅读和评判公司的财务报告和文件同时也是经济新闻记者报道的基本技能。证交会要求上市公司提交的各种文件被经济新闻记者当作最好的“报道伙伴”,因此记者要熟悉哪些网站可以获取上市公司提交证交会的所有文件。

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信息体,也是记者收集相关背景材料和同一选题相关报道的理想工具,记者需要找到一种有效的方法,进入一个庞大的文献资料库,由此可以获得自己想要的有用的材料,为丰富报道内容、确定报道角度提供方便。

3.目标调查法

经济新闻报道与一般的新闻报道的区别在于它不以报道时效性强的动态消息为主,而是以深度报道、调查性报道见长。调查性报道,作为现代新闻的一种特色、有效的报道形式与方法,一般调查目标明确,致力于揭示对受众有重要意义的事实真相,调查行动由媒体和记者独立完成,调查与收集材料是记者的原创行为,一般通过对一系列个案的详细调查、深入挖掘,力求找出一个完整的事实链,将个案作为“点”扩大到“面”上,进一步展示“面”的状态。深度报道的前身是解释性新闻,它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它是一种运用背景材料来分析一个新闻事件发生的原因、意义、影响或显示其发展方向的新闻报道方式,顺应我国改革开放的形式。深度报道从20世纪50年代在中国新闻界迅速崛起,一度成为经济新闻的主要报道方式。这些报道立足于用记者调查所得的事实来构建报道,即经过记者现场核实、取证的材料。因此经济新闻采访常常采用目标调查法。

1998年9月22日《中国乡镇企业报》刊登的《农村市场:农民富裕是前提》就是记者深入调查后为农村市场把脉开方的新闻精品,我国有9亿农村人口,农村市场蕴藏着巨大的消费潜力,开发培养农村市场,将会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近几年,城市市场在“过剩经济”的压力下,学者、商界与厂家越来越多地把目光转向农村市场,加快了开拓农村市场的步子,但尚未见到令人鼓舞的成绩。记者通过深入到农村调查发现农村市场流通不畅,流通结构不完善,一盘散沙,该进的进不来,该出的出不去;农村市场结构单一,服务体系虚缺,从而提出必须在方便农民买东西的同时,帮助农民把小生产与大市场沟通起来,盘活农村经济,帮助农民致富,这样才能算是真正抓住了农村的商机,使农村市场活跃起来、成熟起来,同时提出农村市场的开拓是我们走向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深入的调查采访,记者是不可能获取如此丰富的感性材料的,也就不可能得出这个深刻的思考。

4.问卷法

所谓问卷法(Questionnaire),即记者利用设计好的书面问卷来统计调查数据的方法,用来调查采访对象对某新闻事实的认知或态度,在经济新闻采访中用得特别多。采访活动中的问卷发放,可通过个别发送、电话调查、邮寄问卷、网络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这四种方式各有优缺点:个别发送问卷时,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可以互动,记者还可访问到不识字的采访对象,但是,这种方法成本比邮寄问卷和电话调查高,记者的谈话技巧也会对问卷结果有影响;电话调查较为经济方便,其匿名性也使采访对象易于回答敏感问题,但对谈话时间和问题都有限制,时间不宜太长,问题选项不可太多;邮寄问卷覆盖面广,经济方便,采访对象也很少受调查者的影响,但邮寄问卷的回复率通常较低,采访对象也可能随意填写;网络问卷是现在常见的一种问卷形式,成本相对最低,而且可超越国境进行调查,但采访对象的群体有限,只适合调查有条件上网的网民。

问卷法最重要的一步是设计合适的问卷,问卷用语的歧义和问题顺序的排列都可能影响问卷调查的结果。一般而言,记者在问卷设计中需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使用明确的词句,不要问“今年过得怎么样”,而要问“今年的可支配收入有多少”;二是设用中立性问题,避免引导式问题,尽量避免在问题中暗示采访对象回答的方向;三是对敏感性问题要谨慎处理,如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在问卷中最好不要出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