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经济新闻发展的历程

我国经济新闻发展的历程

时间:2022-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进入21世纪后,媒体对经济新闻报道的关注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类新闻已成为新闻报道不可动摇的主体,发稿量占到总版面的60%以上。

第三节 我国经济新闻发展的历程

我国经济新闻发展的大致轨迹是从经济信息到经济新闻再到财经新闻。经济新闻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它与人类最早的“新闻”几乎同时出现。16世纪中叶,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发展,地中海贸易中心威尼斯出现了手抄“新闻书”,有偿向订户提供商业信息和政治情况。可以说,这种手抄“新闻书”便是经济新闻的雏形。我国最早刊登经济新闻的报纸可以追溯到1857年10月创刊的《香港船头货价纸》(也是中国最早的中文报纸)。19世纪著名的经济类报纸,则是1893年在上海创刊的《新闻报》,刊载的新闻中经济新闻占60%以上,所有版面主要刊登银行等各类公司的公告及公司产品广告、商情动态、国际贸易以及市场报告与分析。《新闻报》在当时被称为“柜头报”,因为上海的众多店铺都订这份报纸,供自己也供顾客阅读。此外,像《上海新报》、《申报》、《字林沪报》、《商报》、《大众报》等一批商业性报纸,重视经济报道,十分关注货币汇兑、股市行情期货交易以及内外贸易等内容。有学者指出,“从20世纪20年代末起,由于要躲避军阀统治时期险恶的政治环境和错综复杂的斗争,旧中国的一些资产阶级新闻传播业就采纳了西方客观主义新闻理念与运作方法,极力倡导新闻业的商业化道路。这便是当时商业兴旺、报纸盛行、财经报道受到传媒普遍重视的一大缘由。”(26)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的经济新闻报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一度没有全国性的专门的经济类报纸。为配合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配合恢复国民经济这一中心任务,《人民日报》于1956年7月1日改版,经济新闻占主要地位。以1956年7—8月两个月的头版头条新闻为例,总共61条,经济建设占31条,比例达50%,居各类新闻之首。有学者指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济新闻报道的行进轨迹看,由于社会经济体制的束缚,加之“重生产、轻流通”的传统文化遗存和思维定势的影响,经济意识先天不足,经济文化以社会政治为理论归宿,致使经济报道偏离“本位”,“政治化”、“社会化”,不以经济论经济,而囿于从“政治”、“社会”的角度审视经济现象。从1958年“大跃进”开始,“左”的思想严重影响我国的经济、政治生活,从而也导致了经济新闻报道的扭曲。

1956年10月,党中央决定天津《大公报》进京,作为专门的全国性经济类报纸。由于1957年以后在指导思想方面出现“左”的错误,加上计划经济体制本身的制约,因而《大公报》发挥经济类报纸的作用是很有限的。1966年5月爆发“文革”,9月《大公报》停刊。“文革”结束,重新开始了经济建设的时期。(2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经济报道的发展有学者概括为两点:一是经济报道紧密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二是突出报道国家重点建设的成就,将介绍先进人物和先进经验看做是经济宣传密切联系群众的一个重要报道方针。(28)换言之,宣传是经济报道和其他主题新闻报道共同的核心要求。

二、1978—1992年我国的经济新闻报道

1978年12月18—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毅然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错误路线,否定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左”倾错误理论,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了改革、开放、搞活的重大战略方针,实现了从封闭到开放、从墨守成规到进行各方面改革的转变,确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方针的正式确定,中国社会进入一个经济发展的新时期,经济新闻发展也翻开了新的一页。

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以《经济日报》为代表的一批专业经济媒体的出现,经济新闻报道的政治化倾向得以改观,但囿于时代的大背景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局限,当时的经济新闻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固有的报道风格。有论者将传统经济报道的内容特征概括为“五多五少”:一是指令性报道多,来自社会的报道少;二是从政府指导工作角度的报道多,从人民群众需求的角度报道少;三是生产性的报道多,流通、分配、消费领域的报道少;四是封闭式的报道多,开放式的报道少;五是单向传输多,与传播对象双向交流少。(29)应当说,这“五多五少”很好地概括了当时经济报道的特征,这也与计划经济体制下重生产、轻流通和消费,以及经济活动高度程式化、机械性的特点有关。在报道体裁上,旧有经济新闻报道沿袭了传统的消息、通讯的写作方法,语言方面,除了“具体、简练、精确、通俗”之外,还要求“借用一点文学手法、向群众学习语言”。

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的经济新闻报道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20世纪90年代初新兴经济媒体逐渐出现和成长,在这些“新经济媒体”上,经济新闻报道的手法、模式、体裁等方面开始发生有别于传统的显著变化。到90年代末,《财经》、《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中国经营报》等媒体的成功崛起,更是将这种变化发展为一种明确的经济报道发展趋势。许多论者都注意到了这种趋势并给以论述。陈力丹将其概括为四个方面的变化:第一,从以经济数字为依据,单纯报道成绩、宣扬大好形势的政治宣传,逐渐转变为主要以发现、预测问题和为群众解惑为主。第二,经济新闻对于舆论的引导,不再仅仅是灌输简单的政治意识,而往往表现为直接引发公众的经济行为。第三,知识将是新世纪经济的主要表现形态,因而经济新闻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学的含量大大增强。第四,经济新闻已经开始从主要写给干部看,转变为主要写给消费者看。(30)

进入21世纪后,媒体对经济新闻报道的关注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类新闻已成为新闻报道不可动摇的主体,发稿量占到总版面的60%以上。在我国目前公开发行的2200余种报纸中,经济类专业报纸约占40%。广播、电视开办的经济类栏目也日益群星闪烁,成为渗透性十分强劲的抢眼栏目。仅上海一地,每天出版的文字新闻即达130万字,加上广播、电视每天70万字,总计200万字的新闻报道主要是经济类,在各媒体的头版头条中,经济类新闻也已占到1/2强。(31)经济新闻报道取得长足进步,报道的广度与深度都已今非昔比,社会关注和介入的力度越来越大。深度报道逐渐代替了平面化的纯经济报道,动态性、反馈性、服务性经济新闻成为了主体。经济新闻报道不但拓展延伸了报道的内容,而且交叉渗透到科技、法律、教育、思潮等各种社会意识形态之中。经济新闻报道逐渐担当起“传播经济新理念,强化人本意识”的重任,为整个中国社会的经济现代化起到了奠基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