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宁波区域文化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代序)

宁波区域文化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代序)

时间:2022-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已经概括和总结出来的十二个不同的模式中,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宁波区域文化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之基、特色之源。也就是说,发掘并传承宁波区域文化精神是宁波高校成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之举,为鼓励各院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宁波区域文化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代序)

21世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纪。我国已经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正在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强国必先强教。党和政府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制定了宏伟规划——到2020年,中国教育将是惠及全民的、更高水平的、更加公平的普及教育,高等教育的入学率将达到40%,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将比目前翻一番,达到近2亿人。也就是说,我国高等教育在初步实现大众化的基础上将加快发展,让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得到更大满足,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各类人才服务国家、服务人民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显著增强。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宁波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专题研究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宁波模式,是一项很有前瞻性的重要课题。因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关民族发展大业,事关区域经济发展力量,事关青年学生发展成才,是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曾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所指出:“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只有真正把这项工作做好了,才能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代代相传、长治久安。”进行此项课题研究的意义,就是立足于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宏观背景,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以科学的教育质量观,针对宁波高等教育面临的发展特征、所处的发展阶段、获得的发展经验,对宁波高校创建的各具特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进行总结、概括和提炼,从而构建具有宁波区域文化特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模式。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宁波模式是创新的。从已经概括和总结出来的十二个不同的模式中,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宁波区域文化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之基、特色之源。改革开放的环境、务实创新的精神、大气开放的品格、主体独立的意识和浙东学术传统、“宁波商帮”精神、宁波院士文化等,都是宁波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词。也就是说,发掘并传承宁波区域文化精神是宁波高校成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之举,为鼓励各院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宁波模式是务实的。注重教育内涵发展,以人为本、讲究实效是宁波模式的根本所在。从每所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成功经验来看,求真务实是一大亮点,既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的精神,又在学校发展特征、专业行为特色、区域文化特质等方面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内容、方法和途径,体现出校本特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多模式。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宁波模式是发展的。近年来,宁波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为宁波及浙江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在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迈升台阶的过程中,宁波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得到重视和发展,不但促进了优秀人才的培养,同时维护了高校的稳定与和谐,促进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大发展。也就是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宁波模式是动态模式,它将随着宁波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不断充实与发展。

一、宁波高等教育创新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多模式探索

新中国成立以来,宁波高等教育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这是宁波高等教育动荡发展的阶段。限于时代背景,高等院校或建或撤,分分合合,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总体比较低。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2004年,这是宁波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阶段,宁波高校呈现了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发展的大好局面,高等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都得到了快速提升。第三阶段是2005年以来至今,宁波率先在全国提出了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的创举,使本地高等教育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办学水平明显提高,对经济社会的服务能力日益增强,为宁波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宁波拥有15所高等院校,在校学生13万人,毛入学率达到48%,凸显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发展速度快。特别是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宁波高等教育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加大财政投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人才引进,通过近10年的努力,基本构建了宁波高等教育的新格局,使高等教育规模与宁波城市经济发展总量和城市地位基本匹配,规模、质量、服务能力都得到了明显提升。宁波高等教育实现了从小到大的转变,宁波成为浙江省高等教育副中心。二是结构多样化。现有15所在甬高等院校中,既有中央部委属高校和省属高校,也有市属高校;既有普通高校,又有成人高校;既有公办高校,又有民营机制办学的高校,还有中外合作高校;既有综合性高校,又有行业性、单科性高校;既能培养本科生、专科生、高职生,也能培养博士生、硕士生。三是服务能力强。根据中共宁波市委、市政府关于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的战略决策,宁波高校建成了比较完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了运转顺畅的产学研结合体系,健全了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服务体系,使宁波高等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显著提高,为国家和地方实施科技创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

宁波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基于以下几条基本经验:

一是政府重视,加大经费投入。根据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高等院校大多由部委、省级政府管理。但宁波作为副省级城市,重视高等教育,加大投入,积极有为地推进高等教育发展。1999年9月,中共宁波市委、市政府召开科教兴市大会,把教育、科技的优先发展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列为市委、市政府“一号工程”,同年启动了大学园区(南区)建设工程,至2007年底园区总建筑面积达到213.6万平方米,总投入达到52.2亿元。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浙江万里学院、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等6所高校投入使用,园区图书馆、体育馆等公共配套设施先后建成。为支持宁波大学成为国内一流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宁波市政府加大了对宁波大学的投入。

二是抢抓机遇,规划建设高校。宁波高等教育的发展,善于捕捉改革发展的良好机遇,积极抓住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大好时机,开创宁波高等教育发展新局面。1996年,在原宁波大学、宁波师范学院、浙江水产学院宁波分院的基础上组建了新的宁波大学。1999年,根据党和政府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重大决定,宁波乘势而上,发挥自身优势,一方面按照中央部署扩大招生规模,同时规划建设了一批高职院校,如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等。宁波各高等院校也抓住高等教育的发展契机,不断提升办学层次。宁波大学在省内率先创办国有民办的科学技术学院,并在2007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宁波大红鹰学院于2008年升格为民办本科院校。

三是创新管理,出台支持政策。2005年,中共宁波市委、市政府召开科教大会,明确提出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的发展战略,通过优化结构、提升内涵、强化服务,使高等教育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协调。市委、市政府先后印发《关于加快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能力的若干意见》、《关于“十一五”时期完善高等教育发展体制推进服务型教育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服务型教育体系建设加快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出台人才引进、专业学科建设等政策措施,搭建各类平台,促进高校发展。

四是探索模式,创新体制机制。近几年来,宁波在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过程中,不断推进办学体制创新,积极探索走办有特色高校的发展路子,如采用国际引进模式,建成了国内第一家具有独立校舍、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采用名城名校合作办学模式,与浙江大学合作创办了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通过国有改制,公办高校实行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建立了浙江万里学院;与中科院合作,由中科院托管、与北仑区合作共建了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这些院校体制各异,特色明显,前景广阔,大大丰富了宁波高校发展的内涵,激发了高校的活力。

在宁波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各高校都注重从本校实际出发,探索创新教育模式,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得宁波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精彩纷呈的格局。

二、影响宁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域文化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要讲究实效性,就必须具有针对性,发挥主体性,做到与时俱进,因地制宜。近几年来,宁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做到与时俱进、因地制宜,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宁波区域特色。

宁波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又两次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自古以来就是文化繁荣、学术兴盛、人才辈出之地,特别是明清之际以王阳明黄宗羲为代表的浙东学术传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宁波是东南沿海的重要港口,自河姆渡时期以来,就有强烈的海洋意识和经商传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近代以来,“宁波商帮”更是名闻天下。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宁波的高等教育事业也得到快速发展。宁波高等院校的成立或“升格”都是在改革开放时期,是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成长发展起来的。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在这样的区域环境中,宁波高校成为传承、弘扬和发展区域文化精神的重要枢纽,区域文化精神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贵的宝藏。

那么,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阈,区域文化精神具体表现为哪些文化形态呢?又有哪些区域文化精神成为宁波高校办学的理念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我认为,从宁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来看,特别是从宁波高教园区、宁波大学、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纺织服装学院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做法来看,浙东学术传统、“宁波商帮”精神(含红帮精神)、宁波院士文化是宁波区域文化精神中对高校影响最深的文化形态。

一是浙东学术传统。当前,学界对于浙东学术的论述主要有两个侧重点,一是宋代陈亮的永康学派、叶适的永嘉学派、吕祖谦的金华学派和“甬上四先生”的四明学派等,二是明清时期王阳明、黄宗羲、万斯同、全祖望、章学诚等的浙东学派。无论是宋代还是明清时期的浙东学派,都以强调事功和经世致用为其特色。浙东学术传统是在浙东地域经济文化特殊环境下的产物,优越的地理位置促使宁波早自宋代起商品经济就比较发达,到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已颇具规模,商贸繁荣、经济发达、人文荟萃,发达的手工业和商品贸易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可以这样说,是发达的商品经济为知识分子提出“经世致用”思想观念奠定了社会基础,浙东学术传统中“经世致用”的观念和“工商为本”的观念不但深刻地反映了宁波地域文化特征,也成为影响后世的重要文化传统。

二是“宁波商帮”精神。“宁波商帮”是全国十大商帮之一,也是“进入”现代社会的商帮。1984年,邓小平同志曾发出过“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的号召。我们考察明清以来直到现代的“宁波商帮”发展史,可以看到“宁波商帮”不但开创了中国工商业的许多第一,而且在上海和香港两个商业城市的崛起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中共宁波市委书记巴音朝鲁对“宁波帮”精神进行了高度概括和提炼,总结为以下五点:一是树高不忘根的赤子情怀;二是不甘居人后的开拓精神;三是大海容百川的开明思想;四是至实而无妄的诚信品德;五是励业重义理的互助风格。近年来,宁波大学等院校在传承弘扬“宁波帮”精神方面作了许多积极的探索。

“红帮”是“宁波商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宁波“红帮”创业者不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服饰知识、精湛的缝纫技艺以及与时俱进的创造精神,而且能够放眼世界、胸怀天下并最终形成名扬海内外的“红帮”精神,即振兴民族工业的志气,报效祖国的爱国热情,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勤奋敬业、诚信重诺的儒商风范,情系桑梓、惠泽乡里的赤子情怀等。这一精神成为“红帮”创业成功的强大内驱力。浙江纺织服装学院将弘扬传承“红帮”精神作为学校的文化特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

三是宁波院士文化。宁波是著名的院士之乡,截至2009年底,宁波籍院士的总数为94名,稳居全国各城市第一位。宁波籍院士遍及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各个学部,是我国科技事业的一支劲旅,有不少院士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声誉。他们是我国科学家的杰出代表,他们的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充分展现了宁波人民的本色和风范。甬籍院士桑梓情深,思乡心切,深深热爱着家乡。近年来,宁波籍院士杨福家兼任宁波诺丁汉大学校长,洪国藩院士兼任宁波大学医学院院长,章梓雄院士曾兼任宁波大学工学院院长。宁波院士文化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宁波重教兴学、重视学术、报效祖国的传统。

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感受浙东学术传统、宁波商帮精神和宁波院士文化,关键是其内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成为各高校形成自身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精髓,这也是“诚信、务实、开放、创新”的宁波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动体现。

三、多模式探索宁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共性是指按照中央要求,遵循教育规律,服务学生成长;个性是指体现区域特色、院校特色、专业特色。宁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严格按照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精神,依照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开展工作,并结合宁波特点和院校特点,进行了创新和实践,在探索的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多模式。那么,近几年宁波高等教育大发展的过程中,宁波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凸显了哪些特点,体现了哪些优势呢?

一是坚持学生为本,凸显个性发展。重视学生发展,特别是培养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使命。宁波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实践中,紧紧抓住“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主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如宁波大学提出“把成才的选择权交给学生”,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权,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该校于2007年底成立了阳明学院,以“阳明”为学院命名,直接表明了学校旨在传承并弘扬浙东学术精神,特别是王阳明学说的精髓,以培养创新型人才。宁波大学本科一年级学生要在阳明学院进行一年通识教育,再在学科大类的基础上选择专业。又如浙江万里学院以学生发展为根本要务,以发展作为评价和衡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事务工作的基本依据,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

宁波籍院士是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典范,他们为广大大学生树立了光辉的学习榜样。很多高校邀请院士举办演讲会,向学生讲述做人做事做学问的体会,获得生动有效巨大的反响。在宁波高教园区建设中,专门设计了院士雕塑园,铸造了童第周、路甬祥等86位宁波籍和3位在宁波工作的两院院士的青铜雕塑。这些青铜雕塑都是以与真人一比一的标准铸造而成,栩栩如生。院士雕塑园的建成,彰显出宁波的人杰地灵,以激发在此学习的莘莘学子的读书热情。

二是坚持道德教育,培养诚信意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包括世界观教育、人生观教育、价值观教育、政治观教育、道德观教育等内容。在宁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结合时代的要求和大学生思想的实际,做到了与本校文化传统相结合,与本行业本专业相结合,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这里所说的“诚信”概念是广义的,包括对国家的忠诚、对朋友的信义、对契约的遵守、对岗位的敬业等。宁波人民具有爱国爱乡、诚信待人的传统。早期“宁波帮”在上海的创业与立足,就是以诚信为做人的根本,至今流传了叶澄衷将英商遗留在船上的包裹交还失主,朱葆三在上海滩享有“一诺千金”美誉等故事。到香港创业的“宁波帮”也坚持诚信立业,包玉刚以诚信待人取得了非凡的事业,赵安中宁可断了财路也不失去信义等。可以这么说,诚信教育是道德观教育的重要核心之一,诚信是当今社会转型期特别需要弘扬的一种品格和精神。宁波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利用多种载体,创新多种方法,不断拓展内涵,使诚信教育成为宁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亮点。

与诚信教育相联系的是爱国主义教育和爱心教育。当代“宁波帮”人士在海外创业成功后,最大的心愿就是回报祖国、回馈家乡。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宁波帮”人士回乡探亲,大力支持家乡建设,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其中最典型的案例莫过于“世界船王”包玉刚先生捐资创办宁波大学,此后一大批“宁波帮”人士共同支持宁波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宁波帮”爱国爱乡的精神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宁大学生。

宁波是一座爱心城市,不但早期创业成功“宁波帮”人士投身社会事业回馈家乡父老,而且当今宁波人民热情关心他人蔚然成风,涌现了全宁波人民关爱罗南英和“顺其自然”热心捐助的典型案例。天一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结合行业特点,开展爱心教育,也取得良好的成效,形成了这些院校共同的思想政治教育特色。

三是坚持实践教育,培养务实作风。经世致用、求真务实是宁波文化精神特质,也是浙东学术传统的精髓所在。宁波人注重实际、讲求实效,注重学习别人的经验但不盲从,注重书本知识又能突破本本主义的束缚。随着高等教育理念的更新,实践教育也受到了普遍的关注。

宁波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经世致用、服务社会的意识,为学生的健康成长积极搭建实践平台。如宁波工程学院构建了系统的实践教育体系,把社会实践、实习与课堂教学密切联系起来,把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有效渠道。这里所讲的社会适应能力,包括在社会环境中的生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专业能力等。能力的提升不是孤立的,而是与思想观念的成熟相联系的。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务实的作风。又如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在学生党员教育中引入实践环节,通过学生党员挂牌,直接参与各类社会活动,使得学生党员明确自身的责任,并提升为党员的自豪感。这样的做法,比简单的理论灌输更富有成效。再如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把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都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效。

四是坚持创业教育,培养开拓精神。宁波是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城市,也是一个具有创业传统的城市。不但明清以来直到近代的“宁波帮”在海内外创就许多可圈可点的非凡业绩,而且改革开放以来宁波人勇于创业,站在改革开放的风口浪尖,崛起了令世人瞩目的“新宁波帮”。宁波高校十分重视传承宁波的创业文化传统,将其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并在实践中形成自身的特色。近年来,宁波大学、浙江万里学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宁波工程学院、宁波大红鹰学院等,都在创业教育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特别是大红鹰学院,结合自身体制的优势和学科专业的特色,在创业教育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又如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以“成功教育”为理念,将创业教育做实做深,大大提升了学生追求成功的信心、挑战自我的勇气、适应社会的能力。

五是坚持文化熏陶,形成开放氛围。宁波区域文化传统孕育并造就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宁波模式。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宁波各高校都在凸显文化特色、强化文化熏陶上进行了探索与创新,使得校园文化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如宁波大学重视传承浙东学术传统与“宁波帮”文化,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将浙大的校园文化与宁波区域文化结合起来,浙江纺织服装学院重视发掘并传承“红帮”文化,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重视进行“宁波帮”文化教育等。宁波高校从宁波区域文化传统中汲取丰富的养分,努力营造大气开放的文化氛围,使学生的胸怀和视野更加开阔。

在宁波建设国际化港口城市的进程中,宁波高校在传承区域文化传统的同时,又注重增加国际化教育的特色。宁波诺丁汉大学作为我国第一所中外合作大学,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实践,初步形成了国际化环境下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

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宁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以区域文化传统为特色,坚持学生发展为本,重视道德教育、实践教育、创业教育,把培养能适应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作为根本任务,这是取得实效的关键。

四、继续推动宁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在新的历史阶段,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思考宁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模式、创特色、出亮点、出实效的问题,我们如何进一步传承、弘扬和实践宁波文化精神?如何培养适应宁波和浙江发展需要的人才?如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自觉意识?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和省市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学习领会时代和环境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挖掘提炼宁波区域文化精神的文化效应,总结概括提炼出所在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与亮点,将其发扬光大,坚持下去。

一是要以人为本,体现主体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全面发展为目标,这一目标是由人的全面发展所决定的。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人的本质的丰富性和完整性的实现,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其中,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它决定着大学生发展的方向,并对其他素质起促进和提升作用。

在人的主体性发展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主体性发展过程中的规范引导功能,使大学生个性发展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具有主体的自觉。大学生主体自觉的意义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他们积极从事社会实践活动,努力使自我的行为与社会期望、社会评价相统一,并在其中发现自我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二是在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自觉、主动的选择中,进行人格的整合,促进自我的完善并实现自我超越。

在引导大学生主体性发展中,还要坚持引导大学生精神成人与职业成长的统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同时还要引导大学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岗位就业能力。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存在两种倾向:一是过于强调理想信念教育,忽视学生走上社会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二是只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忽视对学生思想与道德的关注,不重视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浙东学术传统“经世致用”的思想,对我们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极大的启示作用。“经世致用”,就是经邦济世,就是指关心社会、参与政治,以企求达到天下治平的一种观念。具体而言,其蕴含以下含义:一是从人生价值上看,以积极入世为基本要求;二是从处世态度上看,以经邦济世为奋斗目标;三是从学术功夫上看,以明道达用为最高要求;四是从道德情怀上看,以舍己奉公为理想境界。也就是说,“经世致用”思想较好地体现了精神成人和职业成长的有机统一。

二是要有的放矢,具有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要具有针对性,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的思想认识和行为的现实状况,在充分了解学生思想实际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有的放矢,使整个教育过程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实际,切实解决学生存在的思想认识和行为选择问题,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生面临的生活世界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就要求我们直面学生的生活世界,关注他们的现实问题,从他们的生活世界出发去指导他们寻求人生的意义,帮助解决他们的具体困难。

三是要因地制宜,体现差异性。思想政治教育既要遵循规律性,也要体现创造性。在不同的区域,因为受到独特的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经济水平等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因环境和对象的不同,就要在内容和方法上体现出自身的特色。此外,不同的院校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类型,如综合性高校与行业性高校、教育研究型大学与高职高专学校、建校几十年的高校与新建高校,都有不同的环境和条件,都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提出不同的要求。宁波高校在过去几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体现了时代发展的变化,体现了宁波经济社会和高教事业快速发展的变化,体现了区域文化的精神,也体现了所在高校的结构、类型、层次、历史的特征,探索了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好地服务培养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密切结合起来。宁波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体现本校特色的同时,还需要在体现区域特色上下功夫。要更好地在宁波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中寻求精神元素,体现时代性;也要在浙东文化传统中寻求精神元素,体现传承性。也就是说,宁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具有区域特色,要借助宁波城市发展这个大平台,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拓展到城市中来。

我认为,宁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一要结合学校特色,研究宁波区域文化,特别重视研究浙东学术传统、“宁波商帮”精神、宁波院士文化,也要重视研究宁波精神,研究宁波在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精神元素,并把这种精神元素与学校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二要充分运用宁波城市的教育与实践基地。宁波的文体场馆要成为大学生的教育和活动场所,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要成为大学生的实践场所。宁波高校的大学生有三分之二毕业后留在宁波工作,他们在大学时期就与城市社会生活紧密结合,有利于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四是要广采博纳,体现开放性。宁波自河姆渡文化开始,就有一种“海洋精神”,面向海洋,胸襟开阔。在学术发展史上,宁波因地处偏隅,受封建大一统文化影响较弱,各种学术流派活跃,能广采博纳各种学术思想,体现了开放性。如今,宁波要建设国际化港口城市,更要有一种国际视野和开放精神。

在国际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思想多元化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宁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要立足全国,放眼全球,不断汲取积极进步向上的精神文化元素,不断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使之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宁波高校之间也要相互学习和交流,彼此借鉴成功的做法。

我衷心希望,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宁波模式”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各高校能加大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为大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环境,也为推进宁波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内涵发展、适度超前发展作出贡献。

中共宁波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

img2

2010年5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