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思考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思考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很多高校校园精神的提出仅是按照或参考了教育部文件精神而忽视了自身长期发展形成的特色。

改革开放以来,人的个体价值得到充分重视与发展,人的自主性、差异性日渐增强,社会群体出现了多元化、多层次、多维性、多变性等特征,大学生处在思想观念未成型的发育期但又渴望自主的特点尤其如此。那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校园文化育人效果,势必要考虑如何统一人的思想行为,如何形成这样一种文化。我们根据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工作理念、环境营造、活动开展三方面联系最为紧密的特点,提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是培育特色校园精神,建设优良校园环境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从而营造大学生成长的环境氛围,构建大学生成长的精神家园和提供大学生成长的平台。

一、培育富有特色的校园精神,构建大学生成长的精神家园

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灵魂,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学校群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是其共同的价值认同、价值取向、行为方式,是学校师生员工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为达到既定的育人目标和办学理念,在长期的教与学、工作、生活等多方面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为广大师生员工所认同的一种群体意识。培育富有特色的校园精神有助于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使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及作用得到更大发挥;有助于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且校园精神的诸多内容如学校目标、校园理念、学风、教风、校风等都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它有助于提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要以培育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学校个性特色的校园精神为核心内容,尤其应注重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来强化校园精神的培育,构筑大学生成长的精神家园,体现一所学校的真正魅力,催人奋发进取、开拓创新,形成无形的巨大推动力。

(一)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培育特色校园精神的基本要求

从我国高校所彰显的校园精神现状我们看到,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特色校园精神的培育力度有待加强。力度的增加不仅仅指学校教育管理部门需要加大人力、物力投入,还需要其他部门人员、教师、学生,甚至校园清洁工人等每一分子的加入,目的在于构筑一个大学生成长的精神家园。那么,如何培育特色校园精神呢?现今我国高校分类分等、大小不一,不可能寻找到一个适合每一所高校的校园精神培育方案,因此,校园精神培育的关键还在于各高校自身,其基本要求有以下几点:

首先,找准目标,明确方向。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难就难在自身定位、目标确立、找准自身发展方向上。很多高校校园精神的提出仅是按照或参考了教育部文件精神而忽视了自身长期发展形成的特色。校园精神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一种精神文化,因此,校园精神的培育要符合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和育人目标,并把普遍要求与自身特色相结合。具体来说,要明确时代育人目标、自身办学目标、学生培育目标,坚持正确的建设指导理念,找准学校的发展方向。

校园精神的培育和加强一定要以正确的理念作指导,除了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之外,还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校园精神培育,要强调时代性、思想性和育人特色,因此,校园精神的建设指导理念要符合时代精神,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办学理念的确立会直接影响学校办学宗旨、育人目标的确立和治校理念的实施,学校管理和教学活动的开展,是校园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特色校园精神的培育,可先在办学理念上加强,即长期坚持一贯的科学办学理念,不可朝令夕改或偏离目标。办学理念的确立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贯彻“四有”育人目标,在此前提下,结合专业特色以及时代发展需要,确立本校的办学目标,并通过校风、校训、课堂内外教学实践活动、校园环境、制度建设等进行综合体现。

其次,挖掘吸收,各项跟进。

培育特色校园精神还需要深入挖掘学校传统资源,吸收各种文化资源力量和建设理论,用我所能用,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同时,还要跟进校园文化各个组成部分如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载体、校园文化制度、校园文化组织、校园文化活动等方面的建设,以增强建设力量,形成建设氛围。“不仅如此,校风、校训、领导作风、教风、学风以及学校制度法规、保障措施等各项亦要跟进,以形成校园精神氛围,努力为学生营造成长的精神家园。

校园精神的培育离不开学校传统的积淀。优良的学校传统本身就是校园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要结合办学实践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充分挖掘学校的传统教育资源,合理吸收。比如,利用校史陈列馆对师生员工特别是入校新生进行爱校教育和作为接待来访宾朋的重要内容来宣传校园精神特色。还可利用征集校徽、校歌、校园路名等活动的开展,发动师生挖掘校园精神,增加其爱校热情,强化他们的学校精神特色。另外,文化资源不仅有民族传统资源还有国外文化传统资源,我们同样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大网下“取其精华”,用我所能用,不断调整、充实、丰富和发展自身的校园精神内涵。就算不吸取利于西方的文化思想,也要对其进行比较性研究,只有知己知彼才能保持自身特色,不被西方不良文化所侵蚀,强化自身免疫力并结合实际调整自我发展思路与方向,促进校园精神的长远流传,校园文化的长远发展和营造积极、和谐的精神家园。

最后,加大宣传力度,实现全民参与。

培育特色校园精神离不开学校的宣传,离不开全体师生员工的努力。虽说校园精神是学校师生员工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综合反映,来源于师生,可它并非是个人的,而是群体的、积极向上的、自觉的意识,这就需要学校像对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样,经常地有组织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员工对校园精神的认知度和贯彻执行力度,动员上至校长、书记等领导下至宿管人员、清洁工等基层员工来宣传校园精神,可以通过开展“校园精神宣传日”“校园文化建设日”或一系列的专题活动,教育、引导师生员工形成明确的精神理念,自觉地维护校园精神,抵制、克服那些消极、不良的思想行为。

(二)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特色校园精神培育的育人效果

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来看,培育特色校园精神不仅要加强师生文化素质,还要加强其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均属于精神建设范畴,但是,现实中不少教师只注重传授知识,重视学风建设,追求学习成绩,而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很容易给学生造成一种重视文化素质的“硬”建设,忽视思想道德的“软”建设印象。衡量校园精神建设是否有成效甚至校园文化建设是否有成效的关键是看其育人效果,是否彰显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培养富有特色的校园精神必须注重其育人性,彰显出育人效果,要能够培育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能为和谐社会构建出力的“四有”人才。

首先,校园精神要深入人心,并在学生言行中得以体现。

从衡量校园精神效果对象上来说,其广义对象是全体校园人的言行,狭义对象是受教育者—— 学生的言行,现实中,我们所讲的育人效果主要针对的是学生。因此,校园精神育人效果的第一个层次是使这种精神理念能够深入到上至学校领导下至基层员工的心中,能够体现在学生的言行中。

校园精神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要深入人心,是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一样遵循内化与外化辩证统一规律的。要强化其育人效果,校园精神教育实施者就要积极推进内化过程,使校园精神理念深入其心,再配合合理引导,促进受教育者的知、情、信、意、行诸心理要素均衡发展,最终,外化于行为。简单来说,校园精神育人效果的第一层次是深入学生的内心里,体现在其言行之中。

其次,学生能辨清现实中的是非曲直,坚持校园精神信仰。

一所高校校园精神的成功培育就说明该校大学生成长的精神家园已成功构建。这个精神家园包含有爱国爱校精神、民主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团结精神、勤奋精神、拼搏精神、朴实精神等等,所以,身处其中的大学生如果已顺利接受教育熏陶,势必会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能够辨清现实中的是非曲直,在各种思想潮流中把握正确的方向,抵制各种腐朽、落后或反动的思想观念,坚持已有的校园精神信仰。

育人效果的衡量不仅仅是其思想行为,更深入的是看能否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的思想观念面前保持冷静思考,分清黑白,并坚持已有的校园精神信仰。因此,校园精神育人效果的第二个层次是学生能够辨别是非曲直,对自身有客观合理的认识,不艳羡别人而厌弃自己,坚持已有的校园精神信仰。

最后,学生素质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能为社会服务并影响他人。

校园精神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因此,校园精神育人效果的第三个层次是培养的学生能够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为社会服务,并且能够影响身边的人,教育帮助他们,使其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献一分力。

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的人才是“四有”人才,应包含有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心理素质、沟通交往素质、科技创新素质和组织实践素质。上文我们已提到校园精神包含有爱国爱校精神、民主精神、科学精神、民主精神、创新精神、团结精神、勤奋精神、拼搏精神、朴实精神等,身处其中顺利接受教育熏陶的学生势必能符合大学生素质要求。而且,校园精神的成功培育与校园文化其他组成部分的建设步伐是一致的,它们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势必能造就具备综合素质的大学生。因此,强化校园精神育人效果的第三层次是培养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优秀人才,并影响带动周围的人为国家服务。

二、建设优良校园环境,营造大学生成长的良好氛围

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要求,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势必要探讨校园环境的建设。校园环境建设目标是通过学校的绿化、美化,加强自然、人文环境建设,体现出学校的特质和办学特色,从而益于师生学习和生活。而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要求校园这一专门育人场所的各种设施和环境本身包含丰富的教育信息和教育价值,蕴含特定的文化内涵,将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有机地融合,为大学生的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

从我国高校校园环境建设的实际发展状况看,近几年来,各高校逐渐重视校园环境建设,利用优美的轴线构图和几何式布局来组织“大学城”、新老校区环境建设,但不少高校忽视了总体规划,造成建筑杂乱、新旧不一、施工不断,甚至影响了教学工作的进展。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来看,各高校应注重总体规划,实现对校园内的各类校舍、道路、服务设施、运动场地、景点、绿化等环境要素的布局和建设,做出总体构思,进行系统的规划设计,并有计划地进行,不仅要合理安排建设顺序,也要有合适的地理空间和位置安排,从而营造出良好的建设氛围,使其有益于大学生的成长,进而实现建设初衷,达到预定的效果。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各项建设应合乎学校实际发展需要

近些年,很多高校掀起了购置、建设新校区或翻修老校区的“浪潮”。我们对这种做法表示理解,但是,我们也看到不少高校所进行的一项又一项建设,确实美化了校园,但却并非学校实际发展所需要。学校建设不应追求华美与装饰的作用而要注重内涵,体现出各自学校的文化特征,根据学校实际发展需要来建设。各项单体建筑不仅涉及校园建设的完整性、科学性,还涉及投资效益、使用效益和社会效益。它要适应学校特定发展的需要,客观上为师生员工创造一个适合学习、工作、生活的良好环境。校园内的各种校舍及其他建筑物都是百年大计,要慎重规划建设,避免不应有的浪费,而这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朴实、节约教育的最真实素材。

(二)学校建设均应体现出学校特色并标准一致,具有一贯性

校园环境既然要体现学校特质和办学特色,就要在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设施环境具体规划建设上体现出学校特色文化内涵,立足于学校实际,注重自我特色的体现,将时代特色、民族特色和专业特色融入各个物质设施和场景中。如师范学院建陶行知塑像,医学院建李时珍塑像,文学院建鲁迅塑像,理工院校建祖冲之塑像等。

各项建设还应设立统一的标准为整体规划服务,使学校的长期建设实践具有一贯性。比如校园环境的建设要遵循实用有效和审美价值相统一的原则,和谐规范与个性特色相统一的原则,尊重学校历史建筑设施与合理利用相统一的原则等。

(三)校园环境建设应与校园文化整体规划相一致,保持整体性

大学自其产生之时起就与文化之间有着深刻的联系,因而在文化传承和社会进步上的作用有别于其他机构,文化就是大学的灵魂。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先生曾经说过:“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因此,大学在进行环境建设的时候,一定要与校园文化建设整体规划相一致。这不仅是因为文化的重要作用,还因为校园环境本身就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持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性,才能形成建设合力,营造好的建设氛围,实现既定目标。

(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大学生成长提供广阔的平台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的动态展现,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补充、延伸和深化。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看,其形象直观的表达形式,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寓于各种具体可感的情境之中,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大作用,益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其社会实践能力,完善其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推动校园精神培育并促进师生对社会的了解,它在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可以说,校园文化活动为大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了广阔的交往平台,其目标就在于培育一种动态氛围,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社会进步的建设人才。

(五)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基本要求

分析目前的校园文化活动实际开展状况,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形式内容突破少,缺乏创新;二是活动领域上人文社科类较多,娱乐性活动内容多,科学技术、专业知识类较少,而且多数活动侧重能力、情趣、爱好的培养,对大学生个性的挖掘与弘扬少;三是竞赛热,合作协调冷;四是官方组织热,民间自发冷;五是参与面不够广,这由活动内容没有吸引力,或宣传不够,或学生对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等原因造成;六是活动指导性不够,这由学生活动教师参与不够、实际开展情况与计划或预料中出入大、相关领导实践经验不足等造成。另外还有一些学校不够重视而缺乏统一规范和贯彻力度,活动育人效果达不到,对外辐射性不强,难以形成常规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等等。因此,各高校亟须加强开展多样并富有教育意义的校园文化活动,以此强化校园文化活动的全面育人效果,真正为大学生们提供一个广阔的成长平台,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育人效果。

首先,根据育人目标规范活动的开展。

任何活动的开展都需要确立一个目标和主题思想,并围绕这一目标主题来组织开展活动,确定活动的内容、方式及相关细节问题。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要根据育人目标而规范、设计活动的开展,不仅要规范活动的具体目标、流程,还要规范活动的内容及相关细节。

具体目标规划要与学校的育人理念相适应。要综合校园精神及校园文化活动的特色进行考虑,不能随波逐流、一味追求时尚或应付了事,甚至不做考虑。具体组织开展上,各校可以制定一个校园文化活动组织流程的基本模式,这个模式主要是供组织者预防自己因为种种原因漏掉一些活动的细节,而导致活动开展得不够理想,甚至影响活动的正常举行,使活动开展有章可循,对活动细节做到周全考虑,从而保证每次活动的质量。另外,育人目标的实现不是一两个活动能解决的,其各级分目标也不是几个活动能包容的,这就需要根据这个总体育人目标制定出一系列的主题活动规划,分时、分地、分阶段进行,从而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平台作用,完善其功能,发挥培养作用,构筑出大学生成长的广阔平台。

其次,强化活动的实际效果和广泛参与性。

任何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都有其目标,自然期望实际效果的展现。而且,这个实际效果不是针对某一小部分人的,其对象是大部分人甚至是全体学生,所以,除了强化校园文化活动的实际效果,还要强调其广泛参与性,也只有学生广泛参与才可能形成很强的实际效果。因此,各高校应努力开展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高质量的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学生,使其广泛参与其中,凝聚力量,取得活动开展的效果,达到育人目的。

实现实际效果和广泛参与性不仅需要精心设计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使其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欣赏口味,还需要掌握灵活有效的方法,采取合适的活动途径与开展方式。这就需要选好活动切入点,切实了解师生的心理需求,将其与时代要求相结合,找好契合点,使活动既能得到师生热情的支持,又能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然后,在选择活动途径、方式和方法上做一些深入调查,了解师生的喜好,使他们乐于参加活动,而合适的方法、途径和举办方式也会提高活动效果。只有如此,才能举办出高质量的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参与率和实际效果,为大学生的成长真正提供广阔的平台。

最后,通过活动弥补课堂教育的不足,培育精英学生。

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发展,在教育理念上呈现了全面素质教育化,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方式也就随着转变,由专业划分过窄、知识分割过细,转向强调综合性和全面素质教育。这就要求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要丰富多彩、多样化开展,亦为培育学生的全面素质服务。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何时候都需要精英人才,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不等于忽视专业素质的发展,课堂专深知识总量的相对减少需要被称为“第二课堂”的校园文化活动来弥补,借此强化精英学生的培育。我们也相信大多数学生由爱好、兴趣决定其是否参与一项校园文化活动,使校园文化活动在客观上成为发展自己爱好特长,进行精英教育的有效途径。比如,不少高校举办的“艺术节”、科学技术创新活动、摄影爱好者协会、马克思主义读书会、天文爱好者协会等。但不可否认的是,高校很多活动的开展只凭学生的爱好和热情,他们没有更高水平和更宽视角的引导,就局限了发展空间。对此,各校要加强资深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开阔其研究眼界,深化其爱好,弥补课堂教育的不足。如此,校园文化活动也就真正发挥了学生发展平台的作用,使大学生的知识能力得以充分提高,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英人才。

(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校园文化活动的育人效果

近年来,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之所以能够蓬勃开展,就在于它能够贴近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其成长成才,越来越好地发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因此,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就要强化校园文化活动的吸引力和育人效果,体现其实效,真正为大学生的成长提供广阔平台。

首先,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培育学生的求知欲和人际交往能力。

优秀校园文化活动具有激发功能和互动功能,能够在活动中培育学生的求知欲和人际交往能力。比如,社团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及个性发展的不同要求组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化其兴趣爱好,增强其自我提高的内在动力和求知探索的热情。而参与到社团的活动中就需要人际互动、交往、交流,这就有助于培育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因此,校园文化活动的吸引力和教育效果得以强化的第一层标准是通过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学生的求知欲和人际交往能力能够增强。

因此,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第一步是要注重对学生需求、兴趣、爱好的调查了解,尽力调动每个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第二步就是内容设计必须符合学生口味而又高于其现有知识水平,并注意活动方式的设计,以此调动其求知欲;第三步就是强调参与的互动性,尽力使每个人得到表达自我的机会,强化交往欲望、提高交往能力;第四步就是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便在下次活动中进一步提高。只要精心安排校园文化活动,循序渐进,学生的求知欲和人际交往能力定会得到提高。

其次,以活动为手段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衡量一种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准就是看其能否实现从认知到行为的转化,实践不仅是促进这一过程的手段,还是这一过程的阶段性检验标准。因为,人的认知是由认知—实践—认知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通过实践的检验,人会加深认识,提高理论知识,进行总结升华,形成新的认知,然后再将认知付诸实践去检验其合理性。因此,校园文化活动的教育效果应以实践为手段进行检验,并以实践为手段对其实践动手能力进行强化。

再次,使学生在富有吸引力的活动中,调节心情,改善知识结构和提高自身素质。

大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心理动因是复杂多样的。有的是为了增进交往、多结朋友而参加;有的是为了打发时间,调剂生活而参加;有的是为了松弛神经、调节心情而参加;有的是为了增长见识、提高能力而参加;等等。众多原因中,起主导作用的动因大致是通过活动舒缓情绪、增进见识、提高自身修养和改善知识结构。因此,校园文化育人效果的第三层衡量标准就是学校要通过富有吸引力的活动,调节学生心情,完善其知识结构并提高其素质。

这就要求校园文化活动要营造一种使参与其中的学生浑然忘我的氛围,并随着活动的进行而调节自我、提高自我。比如,辩论比赛会让他们集中精力思考,反复思考自己的观点,使语言逻辑性更强并丰富观点的论据;体育比赛会让他们调节系统神经去关注正要发生的赛场状况,不仅使其忘记自身烦恼、紧张之事,还可以借由运动调节神经;社团活动会使他们在与人交流中不断比较,努力提高自身知识素质来维护自我观点或了解自身不足,改进自我现状。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发挥自身功能,定能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拓展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素养,深化素质教育,实现教育效果。

最后,以活动为载体,使学校育人理念深入学生心中,形成思想观念。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中最活跃的动态因素,是极为重要的建设形式和载体,校园精神不仅是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诞生、升华出来的,还要依靠校园文化活动体现自己并发扬、光大。因此,校园文化活动育人效果衡量的最高标准是高校能否将学校育人精神、理念蕴涵在校园文化活动中,以活动为载体,将育人理念深入学生心中,并形成学生的思想观念。

将学校育人理念输入学生心中,形成学生的思想观念,关键是使校园文化活动充分体现出学校特色,蕴涵学校育人理念,还要将这种特色活动长期、持续开展下来。从理论上讲,各高校的历史文化传统、办学宗旨、专业设置各有不同,必然会形成不同的文化活动或使同样的活动展现出不同特点,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总结,找出其中的特色并明确贯彻下去。蕴涵学校育人理念的活动应体现本校特点,有校园文化特色,并能使师生积极参与其中,通过活动在师生中广泛宣传学校的育人理念,从而达到育人效果。各高校要善于结合传统节庆日、重大纪念日及开学和毕业典礼等重大活动,充分利用有利时机,开展具有本校特色的主题教育和宣传活动,创造出特色文化活动,形成品牌,并将特色文化活动固定化、规模化、常规化,使其成为常规活动。要做到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使学校育人理念在有形无形中深入学生脑海,并在反复的实践活动中深化、酝酿,最终化为自身思想观念,反过来体现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至此,校园文化活动的育人效果得以完全实现,学校也就成功地为大学生的成长提供了交往、锻炼、发展的广阔平台。

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将高校师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形式与“德智体美劳”的大学生基本素质要求结合在一起,并融合、渗透到现实的校园日常教学和可视可听可触的课外生活之中。它的表面意义在于改变了部分大学生无所事事的课余生活状态,极大丰富了在校大学生的课外生活,校园内外散发着青春的气息,营造出积极向上和朝气蓬勃的校园文化活动氛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应急反应能力,培养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接受最为生动和直接的挫折教育和成功教育。最深层次的意义就在于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大学生在这个成长的广阔平台下充分地吸收先进文化精髓和接受先进文化洗礼,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软实力”的同时,试图再次转化为“硬实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与核心竞争力,为将来的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更为广阔的空间,最终成为人类社会未来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之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