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思想的转变

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思想的转变

时间:2022-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这些都不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达不成目标的借口,必须要千方百计、全力以赴地完成既定目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结束时,考核的依据就是教育过程结果的大小。这个特性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要素的判断影响很大,特别是在对施教者的考核中,使用得最多。结果导向型指导思想就是一切以达成结果为中心,所做的一切都是以达成结果为目的。这是结果导向型指导思想指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问题,过分强调结果势必会忽视教育过程。

(一)传统指导思想——结果导向型

1.定义

顾名思义,结果导向型指导思想就是站在结果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评判标准以结果为核心。这是我们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指导思想。一句话就是所有的活动都是以结果为导向,脱离了结果这一导向整个事情就成了一句空话。我们以往在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大多数都是以结果为导向,我们做教育活动之初就预先设定一个结果。在做方案时就有了这样一个目标设定,所有的工作在开展过程中都必须要以达成结果为原则。在活动开展后所有的评价标准都是以结果为导向,以结果论成败。

2.特征

结果导向型指导思想具有以下几点特征:

(1)以达成目标为原则。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无论出现什么情况,遇到什么难题,都必须要克服困难完成目标。完成目标是第一要务,其他一切工作都必须要服从这一要务。我们在政治教育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施教者能力不匹配,受教育者不配合,教育方法、载体、内容不适合,所处的社会环境不支持等等问题。但是这些都不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达不成目标的借口,必须要千方百计、全力以赴地完成既定目标。

(2)以完成结果为标准。结果导向型指导思想就是一切以结果为导向。制定目标以既定结果为要求,最终考核也要以结果为标准。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有的考核参数只有一个,结果。工作效果好不好,施教者水平能力如何,都要以结果为参照。结果达到了事先预定的目标,那么整个教育过程就圆满成功,没有达到目标整个过程就功亏一篑。

(3)以结果大小为依据。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结束时,考核的依据就是教育过程结果的大小。如果达到或者超过了预想的结果那么说明整个教育过程就是成功的,施教者的能力也是合格的,教育介体的选择也是合适的。如果教育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那整个过程就失败了,施教者的能力不合格,教育介体的选择不对路。达到或者超过预定目标就说明施教者的能力很强,如果没有达到预定目标或者差距明显就说明施教者的能力不足。这个特性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要素的判断影响很大,特别是在对施教者的考核中,使用得最多。

3.合理性

存在就是合理的。结果导向型的指导思想已经存在了很长一段时期,总的来说它是符合那一时期的环境要求的,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放在目前的情况来说,结果导向型的指导思想依然具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

(1)目的性十分明确。这是结果导向型指导思想最大的优点。它以结果为导向,时时刻刻强调整个教育活动的结果,让所有教育过程要素都能够时时以完成结果为目的而发挥作用。我们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以结果为导向,思路就比较清晰,目的十分明确,不会出现措施没有针对性或者方向偏离的错误。每一个过程要素在各自发挥功用的时候,都已达成目标为导向,所有的要素都能够同心协力,万众一心,就避免了在开展工作的过程各自为政、相互掣肘的情况,更容易达成预定目标。

(2)是压力也是动力。结果导向型的指导思想在教育活动开展之初就设定了一个目标,让所有的过程要素都为了这个目标而努力,这就给所有的过程要素一个压力,所有的要素无论怎么都必须要完成这一个目标,不叫条件,不讲理由,考核时不讲情面。同时压力也是动力,所有的过程要素在过程开展时都能够看到这一目标,有了目标就如同航行的船只有了指南针,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所有的要素一开始就知道要完成的结果,所有人在倍感压力的同时也会鼓足干劲,想方设法地去完成这一目标。这个目标就是底线,必须要跨过的底线,跨过去就是鲜花掌声,跨不过去就万劫不复。压力动力就在一念之间。

(3)总能保证有个成果。在结果导向型指导思想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无论情况多么复杂,困难多大,至少都会有一个成果,这是个底线。也就是说无论怎么样总能保证有一个成果,不管成果大还是小,至少保证整个教育过程的投入会有一个产出。这个成果有可能是60分,也有可能是99分甚至是100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至少能保证有个60分。也许这个结果并不是最好的,但是没有什么结果是最好的。这在讲求效率的社会要求下是难能可贵的,有一个60分的成果总是要比追求完美但总是差一点不能完成要好得多。我们经常说教育过程要拖底,那么这个至少60分的结果就是这个底。有了这个底其他的一切工作也就有了开展的基础和保证,不至于在干工作时还在战战兢兢的担心。

(4)克服思维困惑。结果导向型指导思想有助于我们克服思维困惑。我们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经常对交付给自己的任务产生困惑和畏惧,害怕自己干不了,最后可能会放弃。如果我们运用结果导向型指导思想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他要求以结果为导向,必须要做出个结果来,倒逼我们去努力完成工作。其他的都不要考虑,先把结果做出来再说。这样反而省去了一些瞻前顾后的想法,不再左顾右盼而是认定结果一往无前,眼里只有一个目标,做事情也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完成结果,往往更加容易客服思维困惑,开始行动。不轻言放弃,努力达成目标,走出第一步。

(5)直切问题核心。结果导向型指导思想就是一切以达成结果为中心,所做的一切都是以达成结果为目的。在这样理念的指导下,所有的事情都变得直截了当。凡是对结果达成有益的事情就做,对结果达成不利的事情就不做;对达到结果促进作用大的事情先做,对达到结果存进作用小的事情后做。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紧紧盯着结果导向,直冲要害,做事情只要能够分清主次,就能够做到事半功倍,不会胡子眉毛一把抓,找不到着力点,找不准切入点,摸不清关键点。谁的问题就由谁来负责,是哪里的问题就解决哪里,不避重就轻,不搞迂回战术,直截了当。这反而提高了办事效率,能够做到遇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方向不偏移。

(二)结果导向型思想的弊端

硬币有正反,凡事有利弊。结果导向型既然有合理之处,当然也就有弊端,随着社会环境的发展与变化愈发明显,结果导向型思想带来的弊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第一,注重结果忽视过程。这是结果导向型指导思想指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问题,过分强调结果势必会忽视教育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开始之前,制定方案者会根据教育工作的整体目标制定行动策略和计划,到过程结束时对照原定结果进行总结,根据奖惩制度进行兑现。乍看起来还真像那么一回事,但是仔细一思量却不尽然。其恰恰忽略了过程这一最重要的细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是在各过程要素的相互作用下持续发展的过程,没有过程就不能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教育工作的结果,就不能真实准确评价各个过程要素。只重结果轻视过程就会忽略过程作用,不能及时发现过程中的有益经验和教训,不能对未来工作有所补益。

第二,与目前机制不适应。结果导向型指导思想强调结果至上,在考核过程中只问结果不问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整体的、系统的过程,每一个阶段的任务都是环环相扣的,如果上一个阶段的任务没有处理好,势必会影响到下面的工作。但是在结果导向型的考核里面,只会对这一阶段是否完成结果目标进行考核,而不会因为上个阶段的任务没有完成考核结果有任何改变。但是目前的大多数的考核手段都是阶段性的全面考核机制,会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就与结果导向型的指导思想不相匹配。可以说结果导向型的指导思想在现有的情况下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需要,大大落后于社会的要求,必须要有新的指导思想来替换结果导向型指导思想,否则就会对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不利。

第三,导致投机取巧。结果导向型指导思想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唯结果论。考核也严格按照预定结果进行。预定结果内有的内容在考核时必须要具备,预定结果内没有的内容不管它重不重要,不管它有用与否都不做考核。这就会使一些实施者在整个教育的过程中,比照预定结果做事情。结果内容中涵盖的事情积极主动地去完成,结果内容中没有涉及但是也很重要的工作就不管不顾。表面上考核结果很优秀,甚至完全符合既定结果设定,但是深究起来就会发现很多工作没有完成。这种投机取巧的做法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但是后果往往更加严重。

第四,不利于因材施教。结果导向型指导思想只注重既定结果是否完成,而不会考察过程是否合乎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者们也只是盯着单一的结果目标,而忽视了充满各种变数的过程。在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受教育者们自身的情况各异,他们对施教者进行干预行为的接受程度也就不尽相同,对待他们要因材施教,根据个体的特殊性采用不同的载体进行干预才能更加有效。但是在结果导向型的指导思想下,这些过程内的细节就可能被忽视掉了,而且有可能忽视掉这些细节,依然可以达成预定结果目标,但是对于单个的受教育者个体来说,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政治社会化的过程就不是特别成功的。这并不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最佳选择。

(三)指导思想的转变——“过程—结果”导向型

1.定义

从名称中我们可以看出来“过程—结果”导向型指导思想,是在结果导向型思想的基础上改进而来。就是在注重结果导向的同时也要重视过程的重要性,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开始到结束全面地重视起来。这样的指导思想不仅具备了结果导向型的特性和优点,也具有了补益性的特征。

2.转变路径

从“结果导向型”指导思想向“过程—结果”导向型思想的转变是大势所趋,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的必然。在很长的一段时期人们只注重教育的结果而忽视了过程,经过一段时间后才发现弊端,在光鲜亮丽的结果背后却是过程的千疮百孔,于是人们又开始重视过程而不再那么注重结果,到最后过程中的漏洞有所补救但是又出现了结果不尽如人意的现象。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探索,才找到了“过程—结果”导向型指导思想,才从指导思想的迷茫中走出来。

3.理论准备

我们都知道量变是基础,质变是跨越。但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却没有及时地把这一理论应用起来,结果只重视结果,也就是一直盯着教育工作的质变的发生,却往往忽视了量变的积累,没有正确认识量变引起质变。在走了一些弯路,经过失败、挫折,人们终于认清了这一朴素而又正确的真理,从此走上了正确的道路。

4.社会基础

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学生的素质教育更加令人关注。如何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成为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就是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教育、干预,而往往在大学四年时间并不一定能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这要在他们心中埋上一颗正确属性的种子,他们在以后的道路中就能够继续影响他们的行为轨迹。可能我们在大学四年看不到思想政治教育结果,但是可以通过过程的管控对教育的成果进行预测。

(四)“过程—结果”导向型指导思想的优势

第一,既重视过程又重视结果。从名称中就可以看出,这个指导思想是过程、结果双重点的指导思想。结果很重要,过程也很重要。没有过程,结果就不能称其为完整的终结;没有结果,过程也不能得到价值体现。既重视过程又重视结果,就会让实施者在教育过程中关注过程的每一个细节的同时又不迷失在细节之中,让他们在关注结果的时候又能兼顾细节的把控,做到从始至终的控制,使得每一个过程要素都能得到重视,教育结果才能获得最大化。

第二,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上文已经提到了这一点,新的社会背景,新的社会要求,新的考核机制以及新的社会基础都在呼唤着新的指导思想的出现。在新形势下“过程—结果”导向型指导思想是最能够激发教育过程要素潜能的思想指南。

第三,鼓励教育过程中的创新。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重要支撑。社会需要不断地创新,同样教育更需要不断地创新,也只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走在前列。而这一新的指导思想的产生正好符合创新的要义。他就是在不断进行的教育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是所有教育过程中的实施者集体创新的成果,这一成果也必将能够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四,符合考核的客观性。“过程—结果”型指导思想是与目前教育工作中采用的考核机制相匹配的。既考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又考核工作的结果。让所有的过程要素,特别是施教者在整个过程中的表现会更加直观化,对他们的评价更加客观化,对其他要素的功能作用更加具体化,有助于实现考核的客观性,借助考核有利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推进,对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更加有力。

(五)指导思想改变对教育过程的影响

指导思想是一项工作的灵魂,是一面旗帜,是一把指南针。正确的指导思想能够引导工作顺利进行,而错误的思想则能带着工作走向歧路。“过程—结果”导向型指导思想就是这样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它引导教育工作的实施者和参与者们注重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更加注重发挥所有教育过程要素的主体性,让每一个要素都能起到最大的功用。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施教者能够更加注重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通过采取不同的教育载体差别对待做到辨症施治。被教育者能够在教育过程中受到重视,并且在反馈中具有更大的影响力。而教育介体和环体也能够受到应有的重视,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手段来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在考核中,考核结果更加客观公正,特别是施教者的作用不再因为结果的好坏做决定性的评判,而是要根据过程中的运行情况进行整体、全面的评估,更加注重过程中多要素的分析,也更加注重公平。投机取巧的少了,真抓实干的多了,激发了施教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就有了更大的保证,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也更加顺畅和富有成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