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美学指导下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的主客体互动的对策

美学指导下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的主客体互动的对策

时间:2022-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和新课程改革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课堂师生互动提供了有效的机会和条件。高校思想政治课堂生成是对师生互动过程关系状态以及交往状态的一种全面概括,建立在以往传统模式下对师生互动过程中预设性以及计划性的有效补充。

一、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促进情感交融

1.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课程观。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和新课程改革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课堂师生互动提供了有效的机会和条件。一些高校思想政治教师按照新课程改革要求,表现出急于从传统教学观念中挣脱出来以更好地迎合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但是由于观念上的一些疏漏,例如在教师自身观念、学生观和课程观方面还很现实地存在诸多问题,以及对新课程改革条件下对教学理念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偏颇,使得明显有别于传统的新式课堂在践行新课程理念的时候出现了诸多问题。同样,一些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依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或者是采用一种翻新的式样去迎合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要求。这些现象都是教师在思想政治课堂师生互动环节中教师观、学生观和课程观不科学现实表现。按照当前高校思想政治课堂改革的现实背景,广大教师应当从自身做起,认真研究新课程的要求、原则,积极改革以往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以更好地促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在师生互动过程中,要努力摒弃传统的、不适合当前高校思想政治课堂教学需要的观念,要牢固树立一种“以人为本”的教师观,厘清课堂中学生与教师的地位关系,树立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学生观;按照新课程要求,有效杜绝以人为以热闹代替有效、以新奇代替创新以、“虚假的互动”“虚假的夸奖”的课程观。

2.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在师生互动中教师动的多,学生动的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当然有很多种,其中最为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课堂没有建立在一种民主与平等的基础之上,教师并没有重视到在师生互动中双方之间的互动过程首先是一种情感以及情绪上的互动,如果课堂没有建立在民主与平等的基础之上,那么师生互动就失去了必要的课堂氛围。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是师生双方感情和思想交流的过程,要较好地实现情感互动,需要教师创设宽松的课堂气氛,师生关系融洽,学生的思维就容易被激活,课堂教学效果就好,反之,如果师生不能产生平等的情感互动,学生就容易产生逆反、怕、自卑心理,也就根本谈不上有效的教学,甚至放弃学习。充满民主精神的课堂教学,应该把教师的“教”的过程变成学生“学”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要真正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实现平等对话,尤其要注意把握课堂情绪,创设积极的课堂气氛,始终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有人”。关注课堂中的生成性问题:师生互动是一个包括发生在多情景中的具有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互动体系,它是一个动态的师生关系状态和交往的过程。高校思想政治课堂生成是对师生互动过程关系状态以及交往状态的一种全面概括,建立在以往传统模式下对师生互动过程中预设性以及计划性的有效补充。

从本质上讲,真正意义上的高校思想政治课堂互动应当是一种渐进式的、多层次和多角度的非线性序列,是教师与学生在多种因素下相互作用的一种有效推进过程。生成也是有目标导向的,并不是漫无目的的自由生成;高校思想政治课堂师生互动中的生成性,就是要按照一定的目的、一定的方向进行价值观引导,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自主构建;因为只有按照一定目标、一定方向进行的引导,师生互动才是最有效的,才能从根本上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实现教师与学生在知识上的情感交流与心灵碰撞,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真正理解知识,将知识转化为自己头脑中独立的知识体系,按照互动中教师的引导与唤醒,再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对高校思想政治课堂师生互动的生成性问题要予以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课堂互动的生成性互动并不是对原有教学活动中计划性和目的性的否定,也不是忽视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价值,相反,而是在生成性条件下,将高校思想政治课堂互动过程中的动态性、有效性予以回归和还原,让高校思想政治课堂师生互动过程成为充满生机和活力、具有真实教育效果的过程。同时,高校思想政治课堂师生互动的生成过程要注意遵循一定的原则:中学政治课堂生成性师生互动应具有有效、真实、平等、开放和有序的特点,应当遵循预设与生成相统一、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性相统一、尊重文本价值取向的原则、动态性、过程性原则。

3.互动方式有效性的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课堂互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互动方式有效性,切实从提高互动有效性出发,探索建立课堂师生互动的方式。当前高校对思想政治课堂师生互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大,在新式高校思想政治课堂互动中,互动活动比较多,然而在数量上的互动最大化并不意味着同样在互动质量上也会呈现出最大化;高校对思想政治课堂互动高度重视是件好事,但是在互动活动过程中出现的低效率甚至是无效也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以下面的事例进行说明:当教师在进行一些需要教师本人进行简单讲解就可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的一些具体概念时,有的教师也会在课堂上花费很多的时间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讨论;从实际教学效率和实际教学效果来看,这种做法不但浪费了大量的、宝贵的课堂时间和课堂资源,而且课堂效率也难以保证。因此,在进行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师生互动过程中,一定要从高效性和有效性入手,在互动的过程中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同时还要努力追求互动目标的明确性、互动内容的深刻性以及互动行为的合理性、互动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师生互动方式有效性的改进,还需要高度重视学生参与的程度,在互动过程中应当注重每一位学生的积极参与;现实是,当前在高校思想政治课堂互动中,很难做到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进去;通常来讲,高校思想政治课堂师生互动的顺利进行是得益于一部分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有效带动,但是在互动中,受学生个体原因、性格原因、知识原因等,会出现羞怯心理、惧怕心理等而不愿去参与互动教学。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要本着为学生负责、本着提高师生互动有效性的原则出发,从更多方面对这部分学生施加鼓励和推动。对于任何一堂课来说,存在一个学生消极反应的情形都是失败的,至少是不成功的。为了达到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应该发动每一位学生都投入到教学互动中来,以提高课堂师生互动的有效性。

二、精心进行教学情境设计,促进有效互动

1.创设有效学习情境。对于高校思想政治课堂来讲,学习情境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学习情境对学生的学习所发挥的作用可以比喻为一位默默无闻的教师。即使是同一个人,由于学校情境不同,其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也是不同的,在不同的学习情境中会做出不同的反应。比如,在活跃轻松的学习情境中,人的思维就会相对比较活跃,心情也就会更加愉悦,表现出比较开朗和活泼的一面,在这样的情境中也就表现出愿意与人交流的一面;相反,如果在相对比较压抑或者是专制的环境中,人就会表现出比较低沉的一面,不愿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抵触情绪比较大。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课堂互动中必须要高度重视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有效的学习情境必须要建立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之上,让学生在一种积极主动的环境中情不自禁地投入到师生互动中来;高校思想政治师生互动实践中,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努力在课堂上构建一种有利于学生亲身体验和移情的学生情境,通过这种学生情境的创设,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价值。当前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对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提出了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相结合的新要求。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课堂师生互动中将丰富的学习情境引入,能够引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对知识研究的情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教学过程是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自身积极向上情感的体验过程。

在学习情境创设方面,教师可以引入到学生都非常感兴趣的社会案例,比如,涉及到一些公共危机事件的形成、处理、社会影响以及在公共危机事件中作为大学生应当采取何种角色防止事态扩大等等,开展有效的师生互动。“公共危机事件是指直接或间接关系到公共利益并具有突发性、灾难性的社会事件,如突发的灾难事件、突发灾情、安全事故以及卫生事故等。这些事件往往带有爆发突然性、责任承担性以及时间紧迫性等特点,容易引起社会公众的普遍恐慌。为此,权威、准确、及时的公共危机事件传播以及后续传播处理显得尤为重要。传播者应反思公共危机事件的传播源头、传播路径以及受众群体的特性,寻找有效应对、化解策略。”[1]

对于这样的事件,教师可以事先搜集已经发生的案例,在征求学生对危机事件处理策略的基础上,再给予正确地指导,指出公共事件下大学生应当采取的正确政治态度、思想情感、行为活动等,以有效提升教学实效。

2.创设民主平等、和谐自由的教学情境。通过文章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师生互动存在问题以及存在问题原因的分析可以看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课堂师生互动中依然比较欠缺一种民主与平等的教学情境,很多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教师置于整个课堂的中心,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得到很好的尊重,导致学生在师生互动中消极、抵触。教学情境的民主平等、和谐自由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安全感和自尊感,能够为学生开启智力之门、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提供必要的条件。作为独立的个体,尽管中学生在心理和生理上具有一定的不成熟性,但是他们在人格与尊严上同样有着很高的要求,期望在课堂上与教师有一种平等的互动机会。教学的实质是教学相长,思想政治教师在实施师生互动的时候,一定要积极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自由的教学情境,主动放弃师道尊严的传统教学观念,从教师自身做起,树立起一种与学生平等相处的教学情境,积极为学生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健康愉悦的集体心理氛围。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师要敢于挑战自身在互动中一些未知的知识领域,能够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表达的观点认真地聆听,让学生有恃无恐地表达自己对知识的观点和看法。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创设一种轻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情境,加以语言的指导、商量的语气、真诚的表情、客观的评价、适当的鼓励让学生去充分地表达。只有创设了民主平等、和谐自由的教学情境,学生才敢于并且乐于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

3.创设多姿多彩的课堂活动情境。多姿多彩的课堂活动情境同样在高校思想政治课堂师生互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课堂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在自身心灵的深处形成一种优质的、愉悦的、丰富的生活经验积淀,对开发学生智力、提升学生人格、树立团结合作意识、启发思维宽度具有直观重要的意义。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课堂师生互动中,教师要根据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内同的特点、按照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采取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以创设出多姿多彩的课堂活动情境。课堂活动情境的创设要坚持以下原则和标准:要突出思想政治教材的动态性,从增强学生切身感受出发,让学生在课堂教学实践这种最基本的过程中唤醒原有知识的积累与现实情感的积淀,在活动情境中发现自身原有知识存在的缺点,不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进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辨能力。以高校教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例:当教师在讲解到关于价值观的相关知识时,可以引导学生自身对价值的理解,用自身的行为和行动进行现场表演,或者是通过让学生举出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活生生的案例,并对这些案例进行分析。通过这样,能够满足学生在进行自我实践、自我反省中接受道德的洗礼,培养自身对价值观的评价标准,提高对价值观的评判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针对当前国家正在实施的节能减排,以此为主题创设相应的课堂活动情境,对大学生“加强节能环保知识教育,将节能减排的知识、政策、法律和法规等内容列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和活动中,普及环境学、生态学、水文学、气象学等基础知识,真正让节能环保进校园、进课堂;大力宣传节能常识和方法,营造节能减排的舆论氛围,在全体学生中强化节约意识,提高节能减排的自觉性;通过国家和社会层面已经开展的宣传发动、教育培训、业务指导、技术推广、经验交流等一系列资源节约活动,交流节能减排新举措,全面树立节能减排意识。”[2]

4.创设广泛的交往情境。根据构建主义相关观点,学生的知识构建有其自身的因素,但最为重要的因素是通过与周围社会环境进行相互作用,通过这个相互作用的过程而形成的。高校学生的成长离不开特定的文化背景、离不开特定的社会交往背景。高校学校实际上就是一个有高校学生、高校教师所组成的微观社会,只不过这个微观社会的社会主体相对比较简单。在这个微观社会中,学生作为社会化的初始阶段,自身的成长、成才与教学也密不可分。在传统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人际交往往往呈现出一种单纯的授课与听课、管理与服从的关系,所有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都完全服务于考试;学生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以及对自身精神的感悟比较欠缺。高校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广泛的交往情境,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这个过程转变为师生情感交流、相依相悦的交往平台,只有在这样的交往环境下,通过社会化的交往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体验和感悟到人际交往的要领,在交往情境中更好地学会公平竞争、友好合作,推动学生顺利实现社会化,为今后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努力创设课堂互动的条件

1.高校思想政治课堂互动中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基础。在高校思想政治课堂师生互动过程中,要想让学生真正参与到互动过程、提高课堂互动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学习新的知识打好各方面的基础,做好必要的知识铺垫,因此,教师做好对学生基础全面的了解是十分有必要的。如果教师不能对学生的各方面基础做到心中有数,即使在课堂互动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很好地激发,那么互动的效果和互动的质量也难以保证,进而影响到学生继续互动的积极性,其自尊心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挫败,学生潜能的培养与发挥也就无从谈起。为了实现师生互动效果的理想化,提高师生互动的质量和效率,教师需要在课前对学生的各方面基础做好充分的调研,通过大量的工作对不同层次学生知识的掌握基础、学生的性格脾气等基础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对于一些学习基础差并且不愿意参与到师生互动的学生来讲,一旦他们出现了对以往知识的遗忘现象,还要带领学生及时地进行复习。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提问也要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使学生找到问题的切入口,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易。问题太易提不起学生的兴趣,问题太难会使学生失去信心,无法保持经久不息的探索心理,从而使提问失去价值。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即学生的“已知区”。在“已知区”和“最近发展区”的结合点即知识的“增长点”上来建立互动课堂,这样有助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对新知识的同化,使认知结构得到补充和完善。

2.高校思想政治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成功动机。高校生由于处在心理和生理向成熟转变的特殊年龄阶段,有着很强的自尊心和很强的成功愿望,希望在学习过程中获取更大的成就,希望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高校生自身存在的这种成功动机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完成自己希望去完成的事情,通过完成学习任务、克服学习困难过程中获得成功,达到自己的理想目标。心理学研究已经证明,成就动机与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密切联系。所谓的动机,是指在激励人们行为过程中能够使人们焕发出内在的动因和力量;引起动机的因素主要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但是人们的需要以及人们内驱力是激发动机的关键因素。在高校思想政治课堂师生互动过程中,应当让学生能够及时地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己的努力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在互动中得以更加充分的运用,这样,激发学生进一步努力去更好地参与到互动过程中。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在激发学生成功动机过程中要善于根据不同层次、不同性格的学生予以提供相应的创设机会,实现最大面积的学生进行互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紧紧抓住学生希望成功的心理特征,善于表扬、激励学生,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对于互动过程中学生的不良表现,教师也要采取宽严适度的原则,以维护学生的成功动机和自尊心。对于相对比较内向的学生,可以试图让他们就一些比较的话题进行互动;对于性格外向、知识基础比较扎实的学生,可以让他们进行充分的表达;对一些急于发言的学生,及时提醒他们,考虑问题再仔细些,研究问题再深入些,效果会更好。通过这样安排,使学生有一种成功的愉悦感,从而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带着适度的“成功率意识”参与到互动课堂中。

3.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在课堂师生互动过程中要善于科学评价。按照高校思想政治课表的新要求,高校思想政治课堂过程性评价要对学生理解思想政治相关概念、理论思想等过程评价,关注高校思想政治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过程中的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表现出来的合作态度、表达以及交流意识与探索意识予以高度关注。以高校思想政治课堂互动中的小组学习为例:为了增强小组学习的效果,提高小组学习的合作意识,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进行有意识的强化,可以通过强化小组合作学习的集体荣誉感等手段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通过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对比来激发小组学习的积极性等。同时,在进行小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小组成员进行彼此互评与自评的方式,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在激发学生小组学习过程中,要善于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小组进行研究讨论或进行其他活动中,教师需要对小组的合作学习的热情是否高涨、讨论是否积极、思维是否活跃、气氛是否融洽、主体是否鲜明等都要予以恰当的观察并给予客观的评价;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对整个班级不同小组情况进行巡视,去了解整个班级不同小组合作学习是否处在一定的广度上,合作学习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等;对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教师也要予以公正的评价。总之,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评价时,应当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通过奖励使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有价值是能得到认可的,激发学生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发挥学生的潜能。

4.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在课堂互动过程中要善于利用各种资源。高校思想政治课程除了具有一定的理论性之外,还表现出较强的时政性,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紧紧抓住经济、社会、政治等发展的步伐,充分运用现代便捷的信息工具,提高各种资源的利用效果,实现师生课堂互动的高效化。受经济社会和信息资源飞速发展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材始终处于一种滞后的状态,这就需要教师运用现代化的各种资源手段随时收集、补充新的信息资源,这个过程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必需内容之一。例如,在高校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信息资源能够有效地实现教材的承上启下,通过正反信息的对比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信息资源还可以起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烘托课堂气氛、调解学生情绪的作用。在信息爆发的时代,如果在高校思想政治课堂上没有一定数量的信息加入,不能将书本理论知识与时事知识相结合,是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难以得到学生的欢迎与认可的,课堂互动的效果也就难以保证,教学质量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课堂互动过程中,进行创造性的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积极利用时事政治信息资源、教师与学生身边的热点事件等资源、家庭资源、网络以及媒体资源等;善于利用各种资源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兴趣、丰富课堂师生互动内容。

5.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在课堂互动过程教师要及时予以反馈,不断提高互动的效果。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进行及时的反馈,能够有效地引导和激励学生;而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师生互动中建立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反馈评价体系,注重评价的激励功能,以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学习与互动过程,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高校思想政治应当在强调参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的基础上积极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在反馈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由学生做出评价,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另外,教师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对学生评议状况进行综合分析的同时,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当然评价时,要以正面、积极为主。诚如爱因斯坦所言:“发现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的意义重大。”苏姆林斯基也说过:“要使你的学生看出和感到有不理解的东西,使他们面临着问题,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就是成功了一半。”成功的互动的课堂需要学生具备敢想、敢问、乐于交流的心理品质。为此,教师要首先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鼓励学生不要仅仅满足于教师对事物现象的解释,不要轻易相信教材上的结论。事实上,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产生一种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时,这种状态会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达到质的飞跃。作为社会科学的政治学科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发展性,观点是可以发展的,说法是可以变化的,理论是可以完善的。教师应该允许学生对已有结论怀有疑问,并鼓励学生解决问题,深化认识、扩展。

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与手段。高校思想政治课堂互动中,必须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互动学习的主人,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最大限度地帮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具有创新意识的人,因此,高校思想政治课堂互动,需要积极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与手段使思想政治课堂真正实现多方位的互动,思想政治课堂必须要积极借鉴和利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实现师生互动过程改变传统教学结构。当前,一些教学实践也足以证明了现代化的的信息教育手段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二者的结合能够有效激发课堂活力。从一定意义上讲,高校思想政治课堂互动方式转变的实质就在于师生关系的转变,通过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能够有效促进师生在互动过程中地位平等,实现二者之间的民主与和谐。现代信息技术的信息传递具有快速、隐蔽、灵活等特点,可以丰富传统的师生互动方式,使师生之间增加更广泛、更民主、更有针对性的交流。利用网络,让学生看到了一个广阔的世界,提供了各种信息,不仅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也有利于增加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增强思想政治学科的说服力。如利用网络学习自然界是客观的、我国的政党制度等内容,由于有大量的感性材料,有助于变抽象为具体,变说教为情景交融的事实。思想政治课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从而使选用的素材也必须有时代特色,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在快速变化的信息里获得适合课程学习的最新资源。

【注释】

[1]董康成.公共危机事件传播特性与化解途径[J].新闻战线.2015(3).

[2]王健.切实提升高校节能减排能力[J].经济日报2011年6月13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