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理工类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理工类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时间:2022-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理工类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对人文气氛的营造尚不够浓厚。(三)校园文化建设长效机制欠缺目前,理工类高校教育形式陈旧,更新方式缓慢。理工类高校校园文化的自我封闭显然不符合开放性的现代教育要求,其存在的诸多问题也不容忽视。
理工类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_理工类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研究

一、理工类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由于功利主义的盛行,理工类高校的教育环境出现了值得警惕的倾向,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和新校区的建立被“挤出”了校园。学生除了上课外看不到教师,图书馆里找不到几本像样的人文书籍,课程内容缺乏时代感,教材陈旧,学生的要求无法满足,精神上空虚,心理疾患人群增长,情感体验中的生命价值的意义在“消退”,学生的人格被扭曲,精神失落,行为失范,私利膨胀。理工类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问题诸多,主要表现在:

(一)人文氛围欠缺

人文氛围是一所大学生存和发展的生命力所在。因此,人文氛围的营造也应该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最为深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理工类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对人文气氛的营造尚不够浓厚。一些大学生的是非、真假、善恶等分辨力相对较低,抵御各种错误文化思想渗透和侵蚀的能力较差,易接受、移植、内化不良社会文化。他们崇尚“跟着感觉走”的非理性主义文化、“潇洒走一回”的享乐主义文化、“有用即真理”的实用主义文化、“金钱万能”的拜物主义文化和“无拘无束”的无政府主义文化,进而出现政治淡漠、道德失范、精神虚无、人格分裂、价值错位、自我膨胀等问题。

(二)校园高雅文化活动欠缺

一些理工类高校把校园文化建设和意义等同于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一味强调发展娱乐文化,致使学校通俗文化流行,高雅文化欠缺。大多数学生社团的活动情趣品位不高,学生课余活动庸俗,许多大学生的文化生活仅限于唱流行歌曲、玩电脑游戏、QQ聊天等。校园文化中娱乐性内容多、启迪性内容少,科技文化建设、学术活动还没有真正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支柱,第二课堂活动绝大部分为知识型、文体型、娱乐型活动,学术型、科技型或带有科研性的社团及其活动较少。在整体规划上,并没有把校园高雅文化建设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来操作实施。

(三)校园文化建设长效机制欠缺

目前,理工类高校教育形式陈旧,更新方式缓慢。在发展校园文化上,只注重校园文化活动的娱乐性或政治性,相对忽视二者的有机结合;只注重校园文化对外的开放与接纳,相对忽视对校园文化实施宏观管理与调控;校园文化建设制度不健全,把校园文化的主体局限于大学生群体和少数几个部门,而把校园中的其他成员排斥在外;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往往处于被动状态,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各种文化活动往往靠“组织”进行推进,喊口号、唱高调、一阵风、走过场,流于形式,不仅达不到预期目的,而且增加了学生的负担。校园文化主体结构不全,使校园文化成了十足的学生文化。

(四)环境文化欠缺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孟子都十分注重环境对人的影响。“孟母三迁”的故事家喻户晓。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过“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也体现了社会环境的教育作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在其名著《民主主义与教育》中强调:“社会环境能通过个体的种种活动,塑造个人行为的智力的和感情的倾向。……社会环境无意识地、不设任何目的地发挥着教育和塑造的影响。”[3]我们常常说,大学是一个“大染缸”、“大熔炉”,甚至说是个“泡菜坛子”,都是指大学的环境对人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作用。

由于理工类院校专业特征突出,或应实验设备建设要求,大多数理工类院校建筑设计统一、色调单一,缺乏浓郁的人文气息,而新校区中绿化又比较欠缺。这些规整的硬件建设还没有形成有特色的人文景观和文化氛围。在这样的校园中学习生活,学生缺少一点归属与崇拜,多了几分迷茫与孤独。师生接触的文化越是单一、刻板、枯燥,就越缺乏抵御不良诱惑的能力。另外,学校周边环境人文气息贫瘠,书店、影院等文化设施不到位,除了网络,学生无其他途径获取前沿时尚的文化信息。学生网络文化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如下:一是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西方政治图谋和意识形态的渗透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宗旨背道而驰,容易使学生接受网络上的一些消极的信息,使原有的价值观产生动摇、倾斜。二是对大学生思维方式的影响。在网络中发表意见和选择信息、接受信息,完全跟着感觉走,这会阻碍青年学生认知和逻辑能力的发展。盲目追求刺激,毫无目的地漫游于形形色色的网上聊天室、咖啡屋、图书馆,没有什么思索、推理和思维整合的余地。另外,网络容易使学生想象力过于虚幻而背离生活实际。三是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影响。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久而久之,对周围环境的感受力和参与意识下降,导致孤僻、冷漠、不合群、缺乏责任感,因而经常独来独往,对现实生活缺乏应有的热情,漠视教师的权威,对同学漠不关心,对集体缺乏归属感。

理工类高校校园文化的自我封闭显然不符合开放性的现代教育要求,其存在的诸多问题也不容忽视。

二、理工类高校营造校园文化的三个层次

在21世纪,校园文化愈来愈成为高校扩大影响力的重要手段。一所学校影响力越大,知名度越高,其生活空间就越大,生命力也就越强。校园文化具有层次性,包括物质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和精神文化层面三部分。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与灵魂,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基础与外在标志,制度文化是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中介。

所以理工类高校营造校园文化应包含三个层次。

(一)校园物质文化的营造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校园物质文化是学校内物质范围的文化层,校园物质文化是指学校的校舍建筑、文化设施、科研设施、校园环境、校园绿化和美化等,主要包括各种教学、科研、生产和生活资料以及校园环境。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外在标志,是群体价值观的物质载体。校园环境文化,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硬件部分和物化表现形式。需要明确的是,校园物质文化绝不是校园中各种实物的简单组合,而应该给人以美的感受与熏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我们的教育应当使每堵墙都说活。”正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景观布置,一草一木,一水一石都要给人以美的感受与熏陶,因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目的不仅在于为学生提供优越的教学环境,而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和影响,要发挥文化景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的陶冶功能,最终达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环境育人效果。美国斯坦福大学第一任校长乔丹在他的开学献词中说:“长长的连廊和庄重的列柱也将是对学生教育的一部分。四方院中每块石头都能教导人们要知道体面和诚实。”这就是说,学校的每一个橱窗、每一面墙壁、每一株绿色花草树木都是帮助学生成长的好教材。物质文化环境是校园文化发展的外在标志,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可以造就人、培养人、改造人。校园的人文景观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优美的校园景观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使人形成积极向上的审美心理。

1.理工类高校在校园物质文化方面建设的不足之处

一方面,新校区、大学城由于建设历史时间短,先天的不足使其不具备太多的文化积淀,在高校的快速扩展过程中,许多院校的设计者和建设者为了追求速度与规模,未能深入了解地域特色,挖掘文化内涵,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多呈现出徒有形式美但缺少文化感的弊端。

另一方面,理工类高校以理工科为主,大多都以严谨务实为办学的精神追求,在校园环境以及文化资源建设的投入上都偏向理工学科。比如,在学校的建筑设计与规划上以严谨的风格为主,缺乏人文精神理念与优美的气息;校园环境更是简单、低调,校园建筑尤其是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公寓经常雷同,少有变化,缺乏标志性建筑。学生园区在建设之初只考虑了园区的吃住功能,而忽略了园区整体文化环境的设计;校园的建筑物缺乏文化内涵,既没有体现其功能的个性,也没有体现整体的协调性;校区没有进行功能分区和动静分区,给人的印象更多的是建筑楼集合,不能体现校区厚重的文化气息;学校文化活动场地较少,供学生交流探讨和运动的场地则更少。

因此,理工类高校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方面应当更加注重人文气息,以弥补理工类高校自身人文底蕴的不足。

2.理工类高校校园物质文化建设途径

校园物质文化属于校园文化的硬件,是校园文化的表层部分,是实现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的载体与手段,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必要的物质基础和前提。理工类高校在校园物质文化方面建设应包括:

(1)校园建筑文化

建筑是文化的沉淀,歌德说“建筑是无声的音乐”,谢林也曾经说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大学内的校舍建筑无论是古朴庄重的建筑风格,还是现代律动的设计思想,都透露着规划设计者的审美理想和审美品位。“建筑是一种艺术”,它作为景观影响人们的视觉感受和情绪,作为实用设施直接影响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在那些有较长办学历史的学校,建筑更是凝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传达出比较深厚的人文精神。如美国东部的常春藤联盟,爬满古老校墙的常春藤象征着这些古老大学长盛不衰的精神、传统和办学水平;北京大学的红楼,其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就是“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北大办学理念的象征,成为北大人引以为豪的景观,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北大学子。

在清华校园内,新兴的现代化建筑比比皆是,但他们也特别注意保存清华园内古朴的传统。如清华园、古月堂、清华学堂及著名的朱自清荷塘等。他们还建造了与清华有关的名人雕塑等。人们进入这样的环境,便会油然产生无尽的遐想。

建筑是校园物质环境的主体和骨架,决定了校园主要空间形态的形象特征。校园建筑的本身应蕴含许多科学的、人文的、艺术的精神,成为传播人类文明、提高学生文化修养的生动教科书。理工类高校在建筑规划和设计过程中,要注重与现有校园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的融合与协调,体现和谐性,精心设计每一栋建筑,使其既与周边环境协调统一,又同时具有独特的建筑形式;要认真装饰建筑内部环境,以高雅、庄严、艺术气息浓厚的装饰设计体现教育建筑的庄严感和神圣感,全面提升建筑的品位和层次。让学生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不断被建筑文化的魅力所熏陶和感染,从而实现校园建筑的育人功能。

(2)校园花园文化

校园里那些春兰秋菊、冬梅夏莲、苍松翠竹,都绝非可有可无,它们不仅美化着校园,也在更深的层次上,在点点滴滴中表现出育人的功能,具有人文教育内涵。如松的挺拔和菊的傲霜,激发学生要做意志顽强的人,使他们知晓即使是身处逆境也要不屈不挠;竹的虚心,教育学生要养成谦逊人格,须知三人行必有我师;莲的出淤泥而不染,激励着学生要保持高洁持重的人格。理工类高校可以发动师生绿化、美化校园,通过栽树、种花、铺草坪,扩大绿化面积,减少尘土,让师生用自己的智慧、双手和汗水把校园装扮成绿树成荫、宁静幽雅的花园,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亲自体验绿色环境带来的舒心怡人。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与每位学生的辛勤劳动相连,既会加深他们热爱学校,热爱校园环境的感情,又会使他们得到美的熏陶。

(3)雕塑文化

雕塑艺术不仅能够美化校园,更能通过艺术品本身匠心独运地构思启发学生的原创思维,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如在办公楼、教学楼、图书馆、学生宿舍楼前合理和谐的搭配具有艺术美的雕塑。校园雕塑艺术要有个性和特点,要与学校办学风格相符合,因为雕塑艺术是一个时代精神和文化状态的体现,它表达着学校时代的变迁、学风学貌以及办学的精神理念。理工类高校在校园内应设计学校的象征物,建造古今名人伟人雕像、纪念碑、艺术雕刻等,但不可贪大求全,认为雕塑越多越好。比如,为了迅速提高学校文化氛围,新成立的武汉某学院斥资600万元,欲在校区内竖立起130尊世界文化名人雕像,[4]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雕塑艺术贵在精而非多。校园内雕塑可以是人物塑像,也可以是象形雕塑,甚至还可以是抽象雕塑。人物塑像主要以历史伟人、著名教育工作者、知名学者、英雄模范及学校培养的杰出人士等为主,如北京师范大学的吴贻芳塑像、河北师范大学的孔子行教塑像、安徽师范大学的陶行知塑像、华东师范大学的蔡元培塑像。象形雕塑主要以能够表现学校师生人文素养及追求目标的雕塑为主,如深圳大学校园内建有中国古代举行日晷的雕塑,刻以仿青铜古篆十二时辰,白色大理石盘面,中间有3根指针,取名为“时光”,花岗岩基座后面刻着“如学须刚与恒,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它警示学生,光阴似箭,岁月如梭,时光去而不复归,应该珍惜宝贵时间,争取利用好生命中的每一分钟。优美的雕塑艺术,会激发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

(4)校舍内部文化

校舍内部陈设,包括室内外墙壁,走廊墙壁的利用,橱窗、名人挂像、警示牌的布置,教师办公室的装饰与布置,各专用教室的合理位置和内部陈设等。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于校舍内部的陈设布置曾说过:“我们的教育应当使每一堵墙都会说话。”也就是校舍内部的陈设要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方法进行,通过情理交融、润物无声的渗透式教育,使学生乐于接受,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因此,校舍内部的陈设应做到精、准、统,即橱窗的内容,名人挂像的选择等应精选、简洁;校舍内部物品摆放、悬挂的位置要准确、醒目;校舍内部的陈设应与校园的布局和谐、统一、规范、协调。

(5)校园景观文化

校园景观的规划和设计是提升校园物质文化层次的点睛之笔,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优美的校园景观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校园景观的规划设计涵盖了校园的山、水、园、林、路等,强调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统一,承载着学校的历史和人文价值。有意义的校园景观透露出的浓厚的文化气息和人文关怀,往往会反映出教育者的价值取向、人生态度和审美情趣,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影响其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以及生活态度。例如清华大学为了纪念曾经在该校任教的著名史学家、教育家吴晗,为他兴建了一座纪念亭,邓小平为之题写“晗亭”二字,吴晗的精神通过这一载体传达给学生,激发清华学子的进取心和上进心。中山大学为怀念孙中山先生,建了中山纪念馆和雕塑,以激发学生为追求真知、兴我中华而努力拼搏。

(6)学生公寓文化

高等院校学生公寓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交流、休息的重要场所,是学生一天中所呆时间最长的地方,他们在这里休息、娱乐、交流、养精蓄锐,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每天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当大学生们置身于别致温馨、干净整洁的公寓楼,如此清新典雅、和谐舒适的休息场所是何等地令人心旷神怡。

校园物质文化的每一个实体,以及各实体之间的结构关系,应反映出该校的教育理念、办学宗旨、精神价值和审美意识等。完整的校园物质文化为师生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提供活动场所,使师生员工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善中受到启迪和教育,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二)校园制度文化的营造

俗话说,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校园中的规章制度,是规范师生的行为准则。学校也是一个小社会,在校园内,人的行为既受价值观、道德观的影响,还受到成文规章的约束。良好的规章制度不仅有利于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生活秩序、工作秩序,而且有利于师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树立与此行为习惯相适应的良好的价值标准和道德标准。制度文化是校园精神的反映,对学校教育目标和教育功能的实现起着保证作用。

1.校园制度文化的特征

(1)共性与个性统一

高等学校的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为了加强对学校的领导和管理,党和国家制定了大量的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这是校园制度文化的核心内容和灵魂,它规定了校园制度文化的特质和共性。由于各高等学校在办学规模、专业设置、培养人才的层次上各不相同,学校间的实际情况差异较大,作为校园制度文化的基础——学校制度各具特色,表现出校园制度文化的鲜明个性。尽管如此,校园制度文化的规定性决定了学校制度必须服从于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校园制度文化必须服务于培养跨世纪人才这一共同目标。培养人才的共性和体现学校自身特点的个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是统一的。因此,校园制度文化的本质也是统一的。

(2)强制性与自觉性统一

校园制度是一种规范,具有很强的约束力和一定的强制性。校园师生都毫无例外地必须遵循这些规范。这种强制性的要求过程是一个统一行动的过程,是强制性向自觉性过渡的一种渐进。校园制度文化本身就是外在制度向个体内化的一种动态过程。校园制度文化的强制性并非终极目标,校园制度文化的自觉性才是我们追求的结果。强制性仅是达到高度自觉性的一种手段,没有强制性很难实现我们所希望的自觉性,校园制度文化的辩证统一过程即是它产生文化效应的过程。

(3)稳定性和变动性统一

校园制度文化随着学校制度的颁布、贯彻、执行即开始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校园文化现象。师生的制度心理、制度意识、制度观念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保持着相对的稳定。由此而形成的制度文化传统成为学校的无形财富并影响一代又一代师生的精神风貌。在对校园制度的反复宣传、反复训练中所培养的习惯和制度意识成为建设校园制度文化的良好心理环境。然而,校园制度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并不是绝对不变的,制度文化是社会文化环境的产物,校园制度文化受制于社会物质经济基础的影响。当教育的外部条件发生了新的变化时,校园制度就会及时修订,校园制度文化也随之在继承优秀的基础上补充新的内容。

2.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的意义

(1)制度是大学精神与办学理念的外在表现

建设民主、科学、平等的制度文化,是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标志。大学必须充分发挥制度文化在思想和行为养成中的育人功能,在民主平等的环境下,倡导依法办事、按规则办事,增强广大师生的制度意识。制度文化一旦变成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接受的一种内心结构,变成一种内在要求后,它就会自然地变成一种精神文化层次,变成一种非强制性的教育影响。

(2)规章制度是思想品德和行为举止的规范化要求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即要强调宣传教育,也要认真加强制度建设。在现代社会,制度完善、公正本身就体现着一种文明,遵纪守规也已成为现代人的基本素养。学校规章制度就像一个无形的模具,对校园中的每个成员产生统一的约束作用,以规范性支配着每个成员的行为,使生活在这个群体中的成员不断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方式。学校规章制度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证,所以,要非常重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学校制订各项规章制度,要求每个师生员工在工作学习中遵照执行,学校所形成的良好校风以及氛围才能得到有力的保证。建立、健全、完善科学合理、规范的校园制度文化,是学校科学管理、严肃纪律、约束与规范大学生行为,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管理机制。

3.校园制度文化建设途径

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校园群体中的成员来自四面八方,构成极为复杂,思想、性格、情趣、道德水平也表现得千差万别。校园制度文化是校园师生员工活动的准则,是指校园人在交往的过程中缔结的社会关系以及用于调控这些关系的规范体系。它包括大学里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教学、科研、管理、生产和生活模式,群体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时尚习俗、交际、交往方式等。高校校园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中,介于表层的物质文化和深层的精神文化之间的一个层面,有着极其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健全的规章制度是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深入的保证。校园文化的制度建设应坚持文化的正确方向,明确规范的文化内容,突出鲜明的文化特色,力求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例如,南开大学的创始人张伯苓先生在南开大学校门内穿衣镜上写的箴言:“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头要正,肩平,胸要宽,背要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在。”严禁吸烟、喝酒、赌博等,一套严格的规矩使南开人至今保持着良好的人格形象。哈佛大学要求一年级大学生住校,就是为了便于管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的规范。因此,健全校园制度是高校实现价值目标的保障,关系到高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一所学校不仅要有优越的环境,良好的精神文化传统,还需要有科学的规章制度,否则,学校纪律涣散,管理混乱,非常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理工类高校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可通过以下途径:

(1)建立科学有效的高校校园规章制度

建立科学有效的高校校园规章制度,首先,高校要站在广大师生员工的立场上制定和实行各项规章制度与管理条例,所制定和实行的各种规章制度应当维护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维护学校的正常秩序和整体利益,同时,要符合教育发展规律,不违背国家公布实施的法律法规。

其次,要高度重视并发挥文化在管理中的作用。善于将文化融入管理制度之中,使校园制度人性化,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重视教育管理的人文意蕴,努力做到“合情合理”。用人性化的规章制度激励、凝聚和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发挥他们在学习、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再次,高校校园规章制度要满足科学性的要求。规章制度的科学性主要指规章制度期望的目标积极健康,内容明确清晰,要求具体而容易被师生理解接受,操作简洁方便等。

(2)建立引导激励机制

一种制度安排如果能激发人的积极性,就是好的制度安排;相反,一种制度安排如果不仅不能激发人的积极性,反而打击了有积极性的人,这种制度安排必定是不恰当的制度安排。在高校校园规章制度建设过程中,要制定出一套有利于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的行为规范,通过这些行为规范,充分调动师生参与各项活动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从学校层面来说,要制定好规范各项工作正常运行的制度,比如:教学、科研、学生等管理工作制度;要制定好创造和谐工作环境的管理制度,比如:校务公开制度,民主管理制度,师生与管理者对话制度等。从教师层面来说,要制定相关的激励制度,比如职务晋升、奖金发放、职称评定、选优奖励规定等。从学生层面来说,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恰当运用激励机制,引导学生正确积极主动的参与各项校园文化活动,激发他们在学业上的进取精神和事业上不懈追求的意识,促进积极、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

(3)加强对校园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

目前,不少理工类高校在贯彻、落实校园管理制度时不够得力,有章不依、执法不严。理工类高校要发挥校园规章制度的效能作用,就必须维护它的严肃性,制度一经公布,就必须执行,做到有章必依、违章必纠、令行禁止、赏罚分明、秉公办事、不循私情。学校要在学校领导和行政职能部门的宏观指导下,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制定和完善合理的制度和规范,建立严格的监督检查和评估体系,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能得到真正的贯彻和落实。学校领导、教师要以身作则、自觉带头遵守校规校纪,加强对校园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

(三)校园精神文化的营造

清华大学前校长刘达在纪念清华80周年校庆时说到:“如果有人问我,你最留恋清华的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最留恋的就是清华的精神。一种百折不挠、追求真理的精神,一种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精神,一种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5]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灵魂与核心。它既是深层的群体意识,又是群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是校园群体共同的价值认同、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良好的校园精神能催人奋发进取、开拓创新,是一种无形的推动力。正如林语堂所说:“文章有味,大学亦有味。味各不同,皆由历史沿袭风气之所造成,浸润熏陶其中者,逐染其中气味……”可以说,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所要营造的最高目标,它主要表现在大学的传统、办学理念和校风等方面。

1.理工类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1)校风建设

校风是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努力,在长期教育管理中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精神状态和作风,它体现了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沉淀下来的精神,具有两个层次的涵义:第一层是指一般的良好风气,第二层是指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独特风气。优良的校风是无声的命令,又是有形的榜样;优良的校风是一面旗帜,激励教师为人师表,辛勤育人,也鞭策学生勤奋学习,积极向上,对师生员工有巨大的激励作用;优良的校风具有深刻强制性的感染力,使不符合环境气氛要求的心理和行为时刻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

优良的校风不是一朝一日就能建立起来的,因此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加以培养。首先,应端正办学思想,端正教育思想,认真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开齐课程,上足课时,全面推进人文素质教育。其次,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教育活动、学习活动。在学校经常开展各种有意义的典礼和文化教育活动,对校风的形成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这样的活动可以对校风进行培育和强化。如开展学校艺术节、校庆活动、节日联欢、讲演会、报告会、专题讲座等,还可以开展关于校徽、校旗、校运会会旗图案设计比赛等。再次,培养爱校意识,发扬学校自身所具备的优良传统。

(2)教风建设

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的特点、作风和风格,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要抓好校风建设首先必须抓好教风建设,因为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是人才的摇篮,而教师是人才的培养者。良好教风包括:敬业爱生,甘为人梯;严谨治教,忠实认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活泼开朗,仪表堂堂;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教风反映教师集体的精神风貌与工作风貌,同时,教师的思想作风、治学态度还会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风气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道德修养水平也会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培养优良教风,一是加强师德建设,“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广大教师要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以德育人,以自己的道德追求、道德情感、道德形象去引导和教育学生。一个有着良好职业道德的教师可以教会学生许多东西,让学生体会到做人与做学问的真谛。二是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之产生学习的动力。

(3)学风建设

学风是指学生集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学生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学风不仅受校风、教风的影响和制约,还对校风、教风的形成起促进作用。优良的学风像优良的校风、教风一样,是一种无形的动力,能够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和不良习惯的修正。尊师重教、博学笃志、科学求实、文明儒雅的优良学风对学生品德的完善、学业的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培养优良学风,首先,应对学生加强学习目的教育,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学生只有真正认识到学习是为了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有用之才,才能具有持久的动力,才能勇于克服各种困难,勤奋学习;其次,注重养成教育,学校要注意学风养成教育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加强日常行为规范的学习和训练,要严格要求学生从一点一滴做起,持之以恒,反复强化,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班风建设

良好的班风是促进良好学风和校风形成的有利条件,培养良好的班风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确立班训、班规,让学生在班训中要求自己,在班规中规范自己;二是加强师德修养,学校无大事,事事有育人,教师无小节,处处皆育人,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要先要做到;三是尊重热爱学生,爱是师生交往中的粘合剂,要和学生平等交流,平等沟通。

(5)制订具有特色的校训

校训是一所学校办学宗旨的概括。好的校训,深入人心,成为全校师生共同遵守的格言,久而久之,它就会成为一所学校独特的办学风格和精神传统。世界著名大学斯坦福大学的校训是“让自由之风吹拂”,美国哈佛大学的校训是“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与真理为友”,耶鲁大学的是“真理和光明”,都体现了大学这种崇尚学术,崇尚真理,追求卓越的精神。北京大学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复旦大学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上海交通大学的“饮水思源、爱国荣校”,中国海洋大学的新校训是“海纳百川,取则行远”,山东大学的新校训是“气有浩然,学无止境”,南京大学的新校训是“诚朴雄伟,励学敦行”,青岛大学的新校训是“明德求真,守正出奇,博学笃志”等。这些校训是大学精神文化的具体体现,是大学长期办学经验的积累,是一个大学区别于另一个大学的显著特点之一。可见,大学精神的形成很大程度上要靠校训去引导、凝聚和涵养。

校训和校歌可以反映一所大学的文化背景、办学传统和育人理念。在理工类高校中可以紧密围绕校训,凝练学校的文化精神,并以此来引领学生、教育学生。校训和校歌有如下优势:

第一,学生通过校训、校歌了解校史、理解专业,从而对学校产生向心力,有利于学校凝聚力量,进一步推动科技文化教育工作。

第二,学生通过诵读校训,传唱校歌来传承学校历史,传承学校文化,有利于学校形成具有感染力的舆论环境,有利于学生在优良的环境中弘扬精神,洗涤灵魂。

第三,学生对校训、校歌的学习,同时也是对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的人文精神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养成勤奋、严谨、求实、卓越的学风,为人文素质教育顺利开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6)学校人际关系

根据有关心理学的理论,人际关系指的是“在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人们在共同活动中彼此为寻求满足各种需要而建立起来的相互间的心理关系。主要表现在人们心理上的距离远近、个人对他人的心理倾向及相应行为等”。[6]学校人际关系是指学校领导者、管理者、教职员工及其家属、学生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形成的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建立仁爱和谐、公平竞争、团结协作、共同发展的良好学校人际关系,有助于调动教职工及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避免和化解各种矛盾与冲突,有助于建设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

(7)谱写有意义的校歌

一首有意义的校歌,可以展示一所学校的精神风貌,营造学校的团队精神。例如20世纪40年代国难当头,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歌:“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檄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正如冯友兰所言,这首校歌“始叹南迁流离之苦辛,中颂师生不屈之壮志,终寄最后胜利之期望”,扼要勾画出当时西南联大师生的经历、志趣和情怀。一首有意义有价值的校歌应该反映学校的办学方针、校训、校风,同时包含时代气息。理工类高校谱写校歌要体现人文教化功能,要助人立志,要勉人振作,用优美的语言写出能引起共鸣的思想情感。让学生每唱一次校歌,就能从中获得鼓舞和指引,于无形中提高其人文素质。

2.理工类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1)要坚持正确的方向,肩负起社会历史责任

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要以天下兴亡为己任,以造就能够攀登科学文化高峰的科学家、造就能够治国兴邦的政治家、强国富民的实业家和建设祖国的高素质人才为己任,使大学精神始终体现出社会的历史责任。

(2)要发挥自身优势,反映个性特征

个性是大学精神最主要的特点之一。每所大学在成立时的历史背景及其使命、历史发展过程、专业特色、学科优势、学校所在地区、师生员工素质等各方面都有其与众不同的特点。大学精神要反映出学校的个性,在培育的过程中就必须要让全体师生员工对其有深刻的认识,有科学的概括、提炼和表达的方法,才能够真正地融入师生员工的心中。

(3)要循序渐进,注意点滴积累

大学精神的培育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大学历史在发展进程中的点滴积累,需要逐渐完善,而不是靠一些短期行为或一些轰动效应所能够速成的。上至大学校长,下至普通教职员工,对待大学精神的培育均不能有急功近利的思想。

(4)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大学精神的培育必须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吸收新内容,充实新内涵,才能历久弥新,永葆其独特的魅力和强劲的竞争力。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历史、时代赋予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的光荣使命,我们要从全局着眼,从细微之处入手,持之以恒,积细流而成江河,积跬步而至千里,为培育出文化浓郁、个性鲜明的大学精神而进行一代代的传承与接力。

从学校精神、办学理念,到校风、教风、学风,再到班风、宿舍风气等,都能体现高校在办学过程中积累的人文底蕴,对学生人文精神培养都发挥着雨润万物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