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际关系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正确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正确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时间:2022-09-15 人际关系 版权反馈
【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并不排斥计划的作用,只有把计划与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计划与市场的优势互补,才能更好地发展社会生产力。)这就否定了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表现、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内在属性的传统观念,走出了计划和市场相互排斥对立的认识误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并不排斥计划的作用,只有把计划与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计划与市场的优势互补,才能更好地发展社会生产力。

8.2.1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计划和市场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两种调节手段。计划对经济活动的调节主要是通过政府自觉地运用计划指标、经济杠杆和经济政策作用于经济活动来实现。市场对经济活动的调节主要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市场机制作用于经济活动来实现。计划调节手段和市场调节手段从不同层面反映了经济规律的作用过程,是政府和市场在经济活动中发挥作用的具体表现,其实质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现代市场经济,在不同的范围内运行对两种调节手段的客观要求。

从计划和市场各自的含义来说,它们既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也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它们本身不具有特定社会经济制度的属性,而是调节国民经济运行的两种方法或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注:《邓小平文选》,1版,第3卷,373页。)这就否定了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表现、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内在属性的传统观念,走出了计划和市场相互排斥对立的认识误区。

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经济是在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下进行的。西方国家几乎都把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奉为圭臬,笃信自由竞争能够“自动推动社会发展”,强调“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以后,经济周期性地震荡,危机频繁地爆发,终于在20世纪30年代酿成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由此,国家从市场经济的“守夜人”逐渐转变为经济发展的干预者,开始运用计划手段来调节经济。政府干预和计划手段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减轻了生产无政府状态下经济危机所造成的破坏。但是,国家为实现计划调节建立的宏观调控体系,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基本性质;国家对经济运行的干预,也未能从根本上克服市场机制的缺陷。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干预

罗斯福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必须有真正的共同利益——不仅是这个伟大国家的各个部门之间的,而且也是各个经济单位之间和这些单位中各个团体之间的共同利益,大家都必须一齐动手来制定补救计划,这种计划必须以各种地位不同的人们所享受的共同生活为基础。”(注:转引自[美]劳文:《计划时代》,114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按照这一思路,罗斯福在20世纪30年代初尝试以“新政”为标志的计划试验。

法国政府于1946年设立计划总署,并于1947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日本政府从1955年开始制定长期计划,其中最著名、影响最大的是“国民所得倍增计划(1961—1970)”;韩国从1962年开始制定和实施五年计划,持续30年经济高速发展,使其跻身新型工业化国家行列。

我国原有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市场对经济活动的调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个环节主要依靠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来安排。建国初期,在国际上面临经济禁运、封锁和军事威胁,国内用于建设的资金、物资严重匮乏的条件下,这种计划调节手段对国民经济的恢复和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人力,保证重点建设,合理分配资源,建立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以及稳妥地渡过经济困难时期,迅速地摆脱极端贫困的状态,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联系日益复杂,只采用指令性的计划调节方式,排斥市场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很难把数以百万计的企业投入产出以及流通活动合理、紧密、及时地衔接起来,已经愈来愈不适应日趋复杂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只有1473亿美元,到2007年达到32801亿美元。2000年,我国GDP超过意大利,位于世界第六位。2005年,我国GDP超过英国和法国,位于世界第四位。2007年,我国GDP仍位于世界第四位,但已是位于世界第三位的德国的99.5%,比2005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

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大幅提高,人均国民总收入(GNI)水平也大幅提升。1978年我国人均GNI只有190美元,2001年突破1000美元,2007年又迈上新的台阶,达到2360美元,比1978年增长了11倍。城乡居民存款余额大幅度增加,1978年只有210.6亿元,2008全年末城乡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221503亿元。

1978年,我国外汇储备只有16亿美元(来源于联合国数据库),2006年底达到10663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全球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1979—2007年,我国外汇储备共增加15267亿美元,年均增加526亿美元。尤其是2000—2007年,共增加13627亿美元,年均增加1947亿美元。2008年末国家外汇储备达19460亿美元。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围绕着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从渐进到突破不断深化,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多元的竞争主体业已形成,宏观调控体系逐步完善,市场已成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市场机制在大多数经济领域起着调节作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计划调节手段在经济运行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使整个国民经济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改革开放的20多年,是建国后我们国家经济发展最快、综合国力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得最快、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中国最终毕竟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那就是将社会主义和市场机制巧妙地结合起来。从1978年中国开始进行改革以来,正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战略使这个大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中国简直就是一个宇宙,而中国近年来改革和开放取得的成就就是一个最典型的宇宙之谜。

——杨·帕韦列斯库

([罗]杨·帕韦列斯库:《中国的改革与开放》,载[罗]《晨报》,19940930)

资本主义由排斥计划到接受计划、社会主义由排斥市场到接受市场的历史实践证明,无论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都可以运用计划和市场这两种经济手段调节国民经济运行,在不同的国家和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判断社会经济制度的标志,也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一切应该以社会资源配置是否合理和社会生产力是否得到更快更好发展为准则

8.2.2 正确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成为调节经济运行的基础性机制,并不排斥计划的作用。相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只有将计划和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按照它们各自的功能和发挥作用的领域,使之优势互补,相辅相成,才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在经济运行中把计划与市场结合起来,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之上的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共同趋势。从资本主义有计划和社会主义有市场的现实来看,计划与市场作为两种调节手段,都不是万能的,它们具有各自的长处和发挥作用的优势领域,也有自己的局限和不足,如何把计划和市场两种调节手段的长处有机结合起来,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和实践课题。而全面认识计划与市场各自具有的特点,是运用好两种调节手段和实现两者有机结合的基本前提。

我国从1953年开始已制定并实施了九个五年计划和各类专项计划及长远规划,并通过年度计划及各种调节手段的配合,力求使中长期计划得以具体付诸实现。目前,我国正在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计划手段的运用,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计划作为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主要是国家通过制定和组织实施经济发展战略和社会经济发展计划,指导和调控社会经济的发展,自觉地实现社会总劳动按比例的分配。计划调节经济活动的长处主要表现在:(1)国家从经济运行的长远和全局出发,对经济总量进行控制,以保持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平衡,保证国民经济的协调运行;(2)国家通过经济预测,规定国民经济发展目标,制定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对生产力布局进行调整,促进经济结构优化,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国民经济整体竞争力;(3)国家通过调节社会收入分配,规范经济主体行为,促进公平竞争,保证社会公正,推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但是,由于受到信息条件和利益关系的制约,计划对微观经济活动的调节往往缺乏效力。计划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1)计划难以准确把握种类繁多、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难以从消费品需求推算出生产品需求进而推算出资源需求,对及时调节个量资源配置力所不及,容易产生供给与需求之间的脱节;(2)计划难以协调微观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难以消除整体经济利益与企业经济利益的冲突,微观经济主体的利益容易受到损害,结果导致企业因缺乏足够的动力而技术进步缓慢和生产效率低下。因此,在市场经济运行中,计划发挥作用的优势是在宏观经济领域,对经济总量、经济结构和宏观经济运行的调控更为有效。

市场之所以会出现失灵现象,是因为没有人对市场负责。资源配置的决定是由成千上万不同的企业做出的,从而造成了重复生产和无效率。

政府的显著特征——拥有全体的社会成员和强制力——使政府在纠正市场失灵方面具有某些明显优势。

——斯蒂格利茨

([美]斯蒂格利茨:《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64、74页,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

市场对经济活动的调节是按照市场价格波动显示的产品稀缺度,引导各个微观经济主体将资本从市场价格低的部门转移到市场价格高的部门,自发地形成社会资源的配置。市场调节经济活动的长处主要表现在:(1)调节资源在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合理分配,引导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按照市场需要优化生产要素组合,把社会资源配置到效率较高的环节中去;(2)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迫使企业不断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节约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实行优胜劣汰,给微观经济主体以压力和动力,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增强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和开拓进取的活力。

1995年4月,美国纽约大学经济学家爱德华·沃尔夫为纽约20世纪基金会撰写报告,援引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统计数字指出,占美国全部总数1%的最富有家庭拥有美国全部财富的比例:70年代中期是20%,1989年激增到39%,1992年更增加到42%。美国的贫富差距扩大。在谈到亚斯密认为市场经济中那只“无形的手”给“社会带来好处”时,沃尔夫认为:“竞争那只无形的手不是友善的手,不是仁慈的手”,“其他工业化国家的政府作出更大的努力来减轻‘那只手的打击’,因此按照比例,它们的贫困程度不那么严重,过分富裕也少了些。”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络中心.西方市场经济的机会平等.2002-12-04

但是,由于企业是在自身利益驱动下对市场信号作出反应的,因而市场的作用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功能缺陷。市场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1)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容易造成经济总量的失衡。单个分散的市场主体只是从微观局部利益出发,对市场信号作出反应,实现供求总量平衡和经济结构调整需要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往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更难以避免资源的浪费。(2)市场规律的作用会引起贫富差距的扩大,甚至出现两极分化,难以实现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容易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增长。(3)市场对于解决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等问题显得无能为力,如果听任市场的自发作用,反而可能对生态环境和外部经济带来害处。因此,市场发挥作用的优势是在微观经济领域,对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能够进行有效的调节。

根据计划和市场各自具有的适应范围、长处和短处,针对不同时期、不同领域和不同地区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段和方法,充分发挥计划和市场的长处,实现两种调节手段的优势互补,扬长避短,就能够更好地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也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政府从社会的整体利益出发,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我国西部地区面积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4%;2002年末人口3.67亿,占全国的28.8%;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19886亿元,占全国的17%。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教育科技和社会发展、扶贫开发等方面的投资力度;着力改善投资环境,引导外资和国内资本参与西部开发;以市场为导向发展西部特色经济,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提高西部经济竞争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新气象。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水利枢纽、交通干线等基础设施重大项目陆续开工。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风沙源治理、退牧还草等生态建设重点工程全面启动。“油路到县、送电到乡、广播电视到村”等农村基础设施重要工程进展顺利。按照有关规划,在未来5年到10年内,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将取得突破性进展,科技教育有较大发展,有特色的地方经济初步形成。到21世纪中叶,将建成一个经济繁荣、社会进行、生活安定、民族团结山川美的新的西部地区。

实现计划与市场的优势互补,要求从计划与市场的内在统一上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作为经济手段,计划和市场的作用都是覆盖全社会的,调节经济活动的目标都是为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的范围和目标的一致性,决定了计划与市场对经济活动的调节作用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交叉渗透和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整个经济运行都是围绕着市场展开的,计划的制订、实现和检验要以市场为基础;另一方面,市场机制又是受国家宏观调控的,计划要引导市场、培育市场和调控市场,市场必须接受计划对其导向、校正、补充和规范。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政府将进一步采用市场经济手段而不是计划经济手段调节经济。一般来说,凡是能够由市场来解决的问题,政府就不再进行干预,政府干预的范围应限于市场机制失灵的领域。具体地说,计划经济手段主要是拟订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制定产业政策和价格政策,监测和调节国民经济运行,搞好经济总量平衡,优化重大经济结构,安排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等,而行政审批职能和微观管理事务将明显收缩。

本章小结

市场经济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但其本身并不具有社会基本制度的属性,能够与不同社会性质的经济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结合,它既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又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具体国情的特殊性。

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手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只有将计划和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按照它们各自的功能和发挥作用的领域,使之优势互补,相辅相成,才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阅读书目

1.邓小平.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见:邓小平文选.2版.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邓小平.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见:邓小平文选.1版.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邓小平.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见:邓小平文选.1版.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见:邓小平文选.1版.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见: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6.江泽民.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7.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分析与思考

1.在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时,为什么我们一方面要形成抽象意义上的市场经济体制性范畴,另一方面又强调市场经济体制必然要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联系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际,谈谈应该怎样全面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如何理解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为什么说计划与市场两种调节手段相结合,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3.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学者甲:以前支援西部地区主要是给钱、给物或援建几个项目,现在应改变思想,不仅“输血”,更要“造血”。

学者乙:西部有自然资源,但缺乏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东部的情况则是人才相对较多,自然资源相对缺乏,这说明我国资源配置尚未达到最优状态。

学者丙:西部地区的发展不能走传统工业化路子,要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很好地结合起来,注意保护好西部地区原已脆弱的生态环境,做到持续发展。

学者丁:政府应制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运用国家计划手段,采取各种措施,缩小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使区域经济能够保持协调发展。

请回答:

(1)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角度分析学者甲和学者乙的观点。

(2)根据学者丙和学者丁的观点,分析宏观调控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作用。

(3)在西部大开发中应该如何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4.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

改革以来,我国大幅度减少指令性计划,总体上实行指导性计划。目前,已全部取消了农业生产领域的指令性计划,工业指令性计划产品也由1980年的120种减少到目前的12种,仅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4.1%。

材料2

材料3

30年来,我国的GDP总量翻了近4番,占世界的比重也大幅提升。我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当年各国GDP增量与世界GDP增量之比)也大幅提升。1978年,我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为2.3%,与美国相差35个百分点,与日本相差15.9个百分点,与欧元区相差13.6个百分点。到2006年,我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已上升到14.5%,仅次于美国(22.8%)居第2位,比欧元区高1.4个百分点,比日本高6.7个百分点。与主要发展中国家相比更是遥遥领先。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材料4

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只有1473亿美元,到2007年达到32801亿美元。2000年,我国GDP超过意大利,位于世界第六位。是美国GDP的12.3%,是日本GDP的25.7%,是德国GDP的63.1%,是英国GDP的83.1%,是法国GDP的90.2%。2005年,我国GDP超过英国和法国,位于世界第四位,是美国GDP的18.1%,比2000年提高5.8个百分点;是日本GDP的49.3%,接近一半,比2000年提高了近一倍;是德国GDP的80.5%,比2000年提高17.4个百分点。2007年,我国GDP仍位于世界第四位,但已是位于世界第三位的德国的99.5%,比2005年提高19个百分点。

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大幅提高,人均国民总收入(GNI)水平也大幅提升。1978年我国人均GNI只有190美元,2001年突破1000美元,2007年又迈上新的台阶,达到2360美元,比1978年增长了11倍多。人均GNI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的差距逐渐缩小,1978年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0.1%,2001年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9.2%,比1978年提高了9.1个百分点。2007年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9.7%,比1978年提高了19.6个百分点,在世界银行209个国家和地区的排序中,居世界的位次由1997年的145位提升到2007年的132位。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材料5

《中华人民共和国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向世人展示了2008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众多方面的成就: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00670亿元,比上年增长9.0%。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2291亿元,比上年增长25.5%。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488亿元,比上年增长21.6%。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561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8%。其中,货物出口14285亿美元,增长17.2%;货物进口11331亿美元。

——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924亿美元,增长23.6%。年末国家外汇储备19460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4178亿美元。

——普通高等教育招生607.7万人,在校生2021.0万人,全年在学研究生128.3万人。

——年末全国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98204万户,比上年末增加6909万户。其中固定电话年末用户3408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64123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74.3部/百人。互联网上网人数3.0亿人,其中宽带上网人数2.7亿人。

——年末居民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2.1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5.7%。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21.7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6.3%。

请回答:

(1)根据材料,说明我国经济运行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2)结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谈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的意义。

5.分析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刘国光认为:当前,国内有一种错误的认识在广为流传,那就是把“计划”一词完全贬义化。有些人主张什么都应该市场化,根本不需要计划,不需要宏观调控,政府只要充当“守夜人”就可以了。这种过度摒弃计划的泛市场化观念,很不正常,也是错误的。

计划经济不能完全解决微观效率和企业激励问题。经过对中外经验的反复思考和研究,逐渐看到了市场经济的作用,形成市场取向改革的信念。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是历史的必由之路。

但在“皈依”市场取向改革信念的同时,不能迷信市场。应当重视价值规律,但不要认为价值规律本身就能把一切事情管好,并把一切事情交给市场去管。

请回答:

为什么说计划与市场两种调节手段相结合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