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斯大林说的太对了!

斯大林说的太对了!

时间:2022-0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28—1932年,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施行。一句话就可以概括第一个五年计划:用最短的时间让苏联实现工业化。1933年,斯大林宣布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而且,苏联的的确确成为了一个工业大国。根据苏联人自己的数据,第一个五年计划后,苏联的工业产值在全球应该仅次于美国。既然饥荒和贫穷都不考虑,从斯大林的角度看,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成功的,所以,马上启动第二、第三个五年计划。
五年计划_最冷和最热的俄罗

“市场经济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自发地调节供需和价格,所以大部分经济学者就认为,健康的国家经济,就是尽量少地干预这只手的工作,它是最公平公正的调节器。不过,对一个有严重控制欲而且骄傲自大的人来说,这只看不见的手肯定比不上自己这只看得见的手来得可靠,来得有效率。

俄国从古时在欧洲就是比较落后的国家,在经济发展尤其是工业生产上处于很低的水平;农业的耕作方式也依然停留在古代,有头牛估计就算机械化了。苏联立国后就面临内战和外国干涉,而后又被左邻右舍孤立,对外贸易活动非常低迷,让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

进入30年代,西边的德国及东边的日本这两个曾经的大敌都在擦拭盔甲,磨砺宝剑,对苏联的表情都不算太亲切,而英法美三国显然对苏联更没有好感。斯大林经营自己的地位很果断,经营国家的地位也很铁腕,他知道,只有国家变强大,才能在这个危机四伏的环境中站稳脚跟:“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50或100年。必须在十年内赶上这个差距。我们必须要做到这一点,否则我们会被摧毁!”

1927年,国家计划委员会提交了一份计划,由此诞生了我们最熟悉不过的地球上第一个“五年计划”。1928—1932年,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施行。

一句话就可以概括第一个五年计划:用最短的时间让苏联实现工业化。都知道苏联是老牌的农业大国,要工业化,最需突破的瓶颈就是大量的资金。兴建工厂、投资设备、购买原料、聘请工程师、组织工人生产,钱从哪里来啊?不是农业大国吗?销售农产品啊。

既然摆明了就是压榨农业催发工业,农民就倒霉了。政府收购农民的粮食,价格是很低的。谷贱伤农啊,我不卖不行啊?不行!斯大林最大的天才就是能通过各种表象看到本质,社会主义国家的农民本来应该老实巴交的,国家让干嘛就干嘛,如今居然敢压着粮食不卖,说明什么?说明农民队伍里有祸乱国家的坏分子。

因为之前的新经济政策,有些勤劳精明的农民慢慢攒下了不少家底,成为农村里的富农。斯大林就认为,这些富农是农村政策中最不安稳的因素,如今抗拒卖粮,他们肯定是领头的,对这些富农,一定要没收财产并放逐。而剩下不是富农的农民呢?大家把牲口、工具、所有家当交出来,组织成集体农庄,国家统一安排耕作,收获后,国家该拿的拿走,剩下的农民每人分一点儿吧。

这个国家的特点就是,基层办事,只对领导负责,不会拿“群众当亲人”。领导说要处理富农,谁处理得多谁有功,富农又没有国家标准,说你是富农,哪怕你家里天天喝粥,也要把煮粥那点儿米糠交出来,全家走人!而将自家的私有财产归入集体,大部分农民都不愿意。为了抗拒集体农庄,苏联的农民不惜杀掉自己的牲口,破坏自家的农具,烧掉自家的粮仓来抗议。这些反抗能有什么用呢?斯大林同志说了,谁抵触集体农庄,谁就是最大的敌人,对待敌人,什么手段都是可以的。

农民这么不情不愿地种地,每天汗滴和着泪滴一起下土,别指望庄稼能茁壮成长了。斯大林团队的工作效率真不是盖的,从1928年到1934年,整个苏联大地谷物的总收成下降了8%,可是,国家的收购量却增加了150%!也就是说,明明收成锐减,国家拿去的反而更多,显然,国家收走的,都是老百姓嘴里的。

1932—1933年,苏联70年历史上最大的饥荒,解体前,关于这次饥荒,苏联人讳莫如深。大家都有经验,关于大饥荒或者饿死人这种话题,很多资料能销毁尽量销毁,基本可以说,关于饿死人的数量,简直是宇宙之谜。而苏联政府在饥荒的前两年继续向国外销售粮食,也算是作风硬朗了。

这次饥荒还有个特点,那就是受灾最严重的都是苏联的粮食主要产区,最惨的是乌克兰。乌克兰如今自由独立了,什么都敢说了,他家满怀委屈抛出官方数据,说是当年,仅在乌克兰饿死的人数就超过1000万,而且,乌克兰人还咬定,这次饥荒,是斯大林的阴谋,想以此灭绝乌克兰的种族。看乌克兰这个咬牙切齿的控诉表情,俄罗斯真该庆幸跟他们分家了,再挤在一个屋檐下,后果不堪设想。

1933年,斯大林宣布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而且,苏联的的确确成为了一个工业大国。根据苏联人自己的数据,第一个五年计划后,苏联的工业产值在全球应该仅次于美国。尤其是投资最大的重工业,大约超过1500家工厂拔地而起,荒野上,一座座新兴的工业城市陆续出现,大型的工业部门从无到有发展起来。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资本主义世界正好遭遇了1929年全球经济危机,而这片萧条中,苏联经济却是个亮点。在美国找不到工作了,苏联人挥舞着钞票邀请大家共襄盛举,于是西方大量的资金、技术、设备、人才都趁这段时间进入苏联,直接提升了苏联的工业水平,也可以说,体现了全球经济危机下,社会主义国家巨大的优势。

苏联的工业化神速发展,但它是跛脚不平衡的工业化,重工业创造了奇迹,人民日常生活相关的消费品就奇缺,食物需要定量配给,即使没有饿死的,生活得也异常贫穷窘迫。

既然饥荒和贫穷都不考虑,从斯大林的角度看,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成功的,所以,马上启动第二、第三个五年计划。大家都知道,1929年全球经济危机到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时期,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是不太景气的,而苏联这辆大车,开足马力向前冲,不能不说是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用一个经典笑话来纪念五年计划这段光辉岁月吧:

某天,一个好几天没有吃饭的人在河边捉到了一条鱼,兴奋地跑回家去,招呼自己的妻子说:“快!快拿一个锅来!我们炸着吃!”妻子说:“可是我们没有锅。”那人说:“那就找堆柴火,我们烤着吃!”妻子说:“可是我们没有柴火。”那人急了:“那找两把叉子来,生吃!”妻子又说:“我们连叉子都没有。”那人很失望地回到河边,极其不情愿地把鱼放回了河里。鱼儿快活地游了一圈后,大喊一声:“斯大林万岁!”(这笑话虽然经典,编得却不严密,要什么刀叉啊,用手撕着吃不就完了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