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时间:2022-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战时共产主义”经济制度的特点是排斥市场,排斥商品货币关系。“新经济政策”成效显著,苏联经济很快摆脱困境。在斯大林赢得这场斗争后,苏联彻底抛弃“新经济政策”,开始确立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由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越来越明显,苏联、东欧各国的经济发展遇到很大阻碍。

第二节 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一、传统的经济体制

1.马克思、恩格斯对有计划发展社会生产的设想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从无产阶级革命的立场出发,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矛盾、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存在无政府状态的同时,对未来社会的经济体制做了大胆的科学设想,提出了有计划发展社会生产的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计划经济主要有以下设想:第一,计划经济的目的和作用在于把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直接联系起来,以使双方平衡和相互适应;第二,计划经济的内容,在于合理分配社会劳动时间,节约社会劳动,提高经济效益;第三,关于计划调节的方式强调由社会经济中心对基层经济单位进行直接控制。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实现这一设想必须具备以下社会客观条件:第一,实现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无产阶级利用取得的政权,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占用即公有制。第二,国家的权力并不是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尤其不能保证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这种发展离不开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和宏观调控,但这种管理和宏观调控必须建立在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尊重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和客观条件上,不能有任何的随意性。否则,只能破坏国民经济的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第三,对生产的直接管理和计划调节是在商品生产消亡的条件下实行的。这就是说,未来社会中商品交换将会消亡,从而不存在商品经济,一切经济部门将由社会经济中心直接管理。当然,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未来社会是指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共产主义社会,而不是不成熟的社会主义社会。实际上,社会主义社会仍处于商品经济阶段。

2.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实践

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在20世纪20年代初开始确立,20世纪30年代基本形成,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

(1)1918—1920年的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列宁在1918年春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四月提纲”,主张废除土地私有,不改变城市所有制,适当照顾资本权益,实行国家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监督和控制。但是,由于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使经济陷入极度困难的境地,全国被迫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一时期,以列宁为首的工农国防委员会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制度,负责集中协调军事、粮食、军队给养等。“战时共产主义”经济制度的特点是排斥市场,排斥商品货币关系。

(2)1921—1927年的“新经济政策”时期。1921年3月,俄共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了从“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过渡的决议。其主要内容有:改余粮收集制为粮食税,缴税后的粮食、原料和饲料可在市场上自由出售,实行商品自由贸易,允许农民出租土地和雇工等。“新经济政策”成效显著,苏联经济很快摆脱困境。“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重视市场调节作用,它也是处在社会主义社会历史上第一次经济改革与对外开放相结合的时期。

(3)1928—1932年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1928年,苏联围绕“新经济政策”展开的两条道路、两种抉择(是坚持发展和深化“新经济政策”,还是终止“新经济政策”,回到军事共产主义体制)的大论战和激烈斗争决定了“新经济政策”的终结和苏联以后的经济体制模式。在斯大林赢得这场斗争后,苏联彻底抛弃“新经济政策”,开始确立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一体制的基本特点是:国有化和计划的指令性。国家机关是经济管理的主体,企业只是计划执行单位,没有经营自主权,市场和市场的调节作用被彻底否定。

3.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新中国建立之初也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主观认识上的原因,二是客观原因。就主观认识上来说,我们的传统观念就是计划等同于社会主义,苏联在实行计划经济的最初二三十年间取得的巨大成就,也深深地影响了我们。从客观上看,一是我们没有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只能向苏联学习,包括借鉴计划经济体制;二是当时中国的经济结构非常不合理,几乎没有什么现代化的产业,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重点建设,大力发展工业;三是当时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使得我们不得不走这条路。

4.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历史作用及其弊端

无论是在苏联、东欧国家还是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之初都显示了强大的力量。在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近30年中,虽然走了许多弯路,社会经济效益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尽如人意,但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也起到过重要的历史作用: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集中力量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比较迅速地建立了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也突现出来。最突出的弊端就是:官僚化的决策机制缺乏效率;价格形成缺乏依据,无法反应供给关系,不能合理引导生产和消费;企业缺乏自我完善的动力,产业结构极不合理。

5.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衰落

由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越来越明显,苏联、东欧各国的经济发展遇到很大阻碍。从20世纪50—60年代开始,陆续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这些改革都是在计划经济体制框架内的小修小补,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种传统体制,因此,改革成效并不是很显著,尤其是苏联,70年代后经济体制改革一直困难重重。在戈尔巴乔夫上台后,他试图以政治改革推动经济改革,但是经济状况毫无起色,苏共中央的领导力量却大大削弱,无政府主义泛滥,民族分裂主义情绪滋长,进而引发国家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和意识形态的全面危机,最终导致苏共垮台和苏联解体。自此,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在这些国家就彻底消失了。中国虽然没有如此巨变,但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也已开始了。

二、苏联、东欧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

(一)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

1.赫鲁晓夫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

苏联的经济改革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的赫鲁晓夫时期,他的经济体制改革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振兴农业。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点:①提高农业的战略地位;②在苏联的东部地区大量开垦荒地;③增加农业投资;④采取了一系列物质刺激措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⑤改革农业生产计划管理制度。国家既能通过采购指标将农庄的生产纳入计划轨道,农庄在生产的安排上又有了一定的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二,对工业全面改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苏联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科学技术得到长足进步,社会分工也日益复杂,客观经济的发展同旧体制的矛盾明显地暴露出来。赫鲁晓夫执政后,主张通过权力下放、精简中央管理机构和人员、用地区管理原则代替部门管理原则等办法,消除旧体制中国民经济管理权限过于集中,国家计划统得过细过死,机构臃肿,条块分割,官僚主义严重,办事效率低等弊病。

2.勃列日涅夫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

勃列日涅夫的经济发展战略可以概述为:一方面重点发展重工业,达到一个能与美国匹敌的军备规模;另一方面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勃列日涅夫时期的经济发展战略,最明显的变化是改变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手段,即经济从粗放经营转向集约经营。改革的总目标是解决企业缺乏自主权,行政干预过多,忽视经济效益原则等问题。通过改革,使经济机制能灵活运转,提高生产效率,扭转经济增长速度日益下降的局面。例如,缩减中央下达给企业的计划指标,扩大企业在劳资方面的自主权等。1965年开始的改革,到了70年代后期已成了强弩之末,其势头和效果已大大减弱。苏联的经济依然在旧体制的轨道上运行,并且日趋恶化,经济增长速度逐年下降,这一切成为其后安德罗波夫、戈尔巴乔夫急切要求改革的决定性动因。

3.安德罗波夫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

安德罗波夫执政时间虽短,但他的改革思想和主张鲜明而坚定。他不仅强调了改革的迫切性,而且主张在根本性问题上进行改革的探索。他曾提出要在理论上把占有方式和经营方式区别开来,认为当今苏联的经济体制,是20世纪30年代形成的,已经不能适应生产组织日益复杂、科学技术飞速进步的现实要求,因此必须作根本性的改革。安德罗波夫执政时期,苏联的农业正连年歉收,为了扭转这种困难局面,苏联继续推行集约化方针,增加农业投资,增强农业的物质技术基础。与此同时,特别重视改善农业的管理制度,普遍建立了农工联合公司,并颁布了各种工作条例。调整农业生产关系的另一个重大措施,就是积极推行农业集体承包制。由于农业上采取了上述一系列政策,1983年苏联的农业生产有了明显好转。

4.戈尔巴乔夫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经济改革战略和改革

戈尔巴乔夫所发动和领导的经济改革,被称为根本改革,意思是需要改革的不是经济管理机制的某些部分,而是需要根本改革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具有全面性。当时,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把经济的基本环节——企业(联合公司)作为根本改革经济体制的出发点。从设计改革方案的角度来讲,改革是自下而上进行的。首先确定企业的经济地位,扩大企业的权力,为企业创造最好的经济环境,在此基础上从根本改变经济管理的所有上级环节的活动。也就是说,微观经济领域的改革是基础,宏观经济领域再进行配套改革。

在微观经济领域,苏联确定企业是改革的出发点,一方面因为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企业活动的好坏,决定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效率,决定着社会政治气氛;另一方面也是吸取了历史上改革的教训。这一时期,尤其突出的是给予企业更多的、必要的经营管理权。例如,企业有权自行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企业有权自主地选择经济联系的伙伴,以及产品供销的方式和渠道;企业拥有基本建设决策权,有权自行确定、批准靠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进行的基建工程项目;企业有权确定职工劳动报酬的形式和制度,等等。

在宏观经济领域,取消了指令性计划制度,全面调整价格体系。物资供应体系将改革集中分配制度,实行生产资料批发贸易制度,建立批发市场,逐步使生产资料的70%~80%进入市场,达到供需平衡的目的。改革发展科学技术管理体制,实行科学技术和生产的一体化,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的科研潜力。改革金融信贷体制,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资金的无偿循环。

(二)东欧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

20世纪50—80年代,东欧国家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变革经历了一个来自苏联和西方国家干扰以及内部摸索和斗争的曲折过程。这些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特点是力图在保持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模式的前提下,谋求向市场经济靠拢,在一定程度上摆脱苏联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影响,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东欧国家社会主义时期,经济体制改革进行得较彻底的国家仅包括1950年后的南斯拉夫、1968年后的匈牙利和1982年后的波兰,其他国家也进行过一些修修补补的变革,但只是着眼于完善中央计划经济体制。

1.南斯拉夫的经济体制改革

南斯拉夫经济体制的改革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集中化时期,从建国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这一时期经济体制以苏联式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为特点。第二阶段为行政管理社会主义时期,从1950—1965年,这一时期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引进了自治与分权因素,强调企业的独立性,发挥市场和经济杠杆的作用,但仍保留中央若干关键性的经济决策权,特别是对投资和企业收入分配的决定权。第三阶段从1965—1974年,这一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是将扩大再生产的决策权交给了企业,国家放弃了投资决策权,国家经济职能进一步削弱,市场成了经济的主要调节器。第四阶段为“契约经济”时期,从1974年到20世纪80年代末,经济体制沿契约化方向发展。这一时期经济体制的特点是以联合劳动为基础,对自治制度进行重新构造,联合劳动组织成为技术上、商业上独立的生产单位。自治协议与社会契约成为经济的主要调节器,自治协议与社会契约被认为不仅可以替代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而且可以有效遏制市场的自发作用,从而代替市场的部分功能。

2.匈牙利的经济体制改革

早在1966年5月,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中央委员会就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议,主张把国民经济按计划发展的中央政府管理同商品关系和市场的积极作用有机地联系起来。1968年后,匈牙利正式实行新经济机制,其基本特点是既有国家调节,中央计划起主导作用,又基本上取消了指令性计划,企业可以在国家用直接和间接方法限定范围的市场上自主行动,享有较大的经营自主权,也被称为“国家调节和企业自我调节型”体制。新间接机制在实行初期对于促进经济协调、稳定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但很难说一劳永逸解决了所有问题。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是由市场选择,而是由行政当局选择。由于改革未能触及纵向的隶属关系,改革退却的可能性增加了。这种可能性在20世纪70年代初成为现实,被视为改革的最大威胁的“重新集中化”出现了,形成间接的行政控制,这种间接的宏观控制不外乎是以财政条件上的讨价还价取代了实物计划任务和物资分配上的讨价还价。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停滞之后,在1984年,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通过了继续发展经济管理机制的决议,决心把改革继续下去。20世纪80年代末期,匈牙利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取向性日益突出,匈牙利开始实行企业破产法,并推进银行改革和税制改革,但是经济体制改革并未完成。

三、俄罗斯的经济体制改革

1.俄罗斯的经济体制改革

1991年6月12日,叶利钦当选俄罗斯总统后,提出其首要工作任务就是要大力推进俄罗斯的经济体制改革。7月20日,叶利钦发布了关于国家机关非党化的第一号总统令。10月,以盖达尔为首的总统经济工作小组提出“休克疗法”的经济体制改革方案。10月28日,叶利钦在俄罗斯第五次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了以全面放开物价和大规模私有化为中心内容的向自由市场经济过渡的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放开价格,实行对外贸易自由化。自1992年1月2日起,除面包、牛奶、石油、煤炭等关系国计民生的生产资料和居民生活必需品由政府规定最高限价外,其余产品(90%的消费品和80%的生产资料)的价格完全放开,采取市场定价原则。在货币信贷方面实行紧缩政策,控制货币发行和信贷投放。为缓解国内市场供应紧张关系,抑制物价的过快上涨,则放开了外贸权。

(2)大力推行私有化,培育私有者阶层。对原国有企业实行大规模私有化是俄罗斯叶利钦政府经济体制改革的另一项重大措施。1991年7月3日发布的《俄罗斯联邦国有和市属企业私有化法》标志着俄罗斯私有化进程的开始。1991年12月26日,叶利钦发布了关于土地改革的命令,提出了逐步实施土地私有化的计划;12月29日,叶利钦又签署了关于加快国有企业和市属企业私有化的命令。1992年6月1日,俄罗斯最高苏维埃批准了俄罗斯政府制定的《1992年俄罗斯联邦国有和市属企业私有化纲要》,为1992年私有化进程规定了以下目标:①培育私有者阶层,以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②通过企业私有化,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③把私有化过程中收集的资金用于居民的社会保险和发展社会基础设施建设;④促进俄罗斯国内金融形势的稳定;⑤建立平等、公平的竞争环境,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⑥吸引外资;⑦为1993—1994年的大规模私有化积累经验和完善组织结构。

进入1996年以后,俄罗斯政府对私有化政策作了一些调整,放慢私有化步伐,加强对私有化进程的检查和监督,具有重要国防和经济意义的企业仍保持其国有企业性质。

2.对俄罗斯经济体制改革的评价

1)改革取得的成绩

第一,人们的商品意识和市场观念大大加强,理解和支持改革的人越来越多。

第二,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结构被打破,非公有经济成分迅速增长。

第三,市场价格扭曲现象得到纠正,国内、国际市场价格基本平衡。改革前,俄罗斯国内市场价格严重扭曲,农副产品价格普遍偏低,甚至出现面包比面粉便宜、面粉比小麦便宜、小麦比饲料便宜的怪现象。这种价格体系多年来一直靠政府巨额补贴来维系着。定价机制放开后,国内市场价格迅速与国际市场价格接轨。

2)改革中的主要失误

无论是在国际社会,还是在俄罗斯国内,普遍认为俄罗斯经济体制改革在策略选择和具体推进措施方面都有严重失误,如选择激进式改革策略是欠妥的。实践证明,激进式改革只有在社会、政治形势比较稳定,已经营造出企业自由竞争的基本环境,以及比较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条件下才能取得成功。而在1992年初,俄罗斯基本上不具备上述条件。

第一,当时苏联刚刚解体,俄罗斯内部政权斗争日趋激烈,总统和议会势不两立,国内各派政治势力异常活跃,政局不稳,社会形势十分复杂。在这种形势下政府显得软弱无力,缺乏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没能制订出一套完整的、科学的经济体制改革战略,政策多具有随意性。再加上此前俄罗斯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经济结构严重畸形,市场发育水平极低。在这种形势下采取激进式的经济改革策略,势必会使社会陷入动荡不定、经济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第二,俄罗斯的私有化只注重迅速和大规模转变所有制形式,而企业经营机制未发生实质性转变,未培育出能创造效益的私有者阶层。成千上万的企业一夜之间变成了各种股份公司,企业领导人摇身一变成了公司经理并拥有相当多的股份,从原国有资产管理者变成了现实资产所有者。私有化券和个人股份可以自由买卖更助长了这种势头,使国有资产更加集中在少数“寡头”手中,造成大量国有资产非正常流失。

第三,在改革总体战略的设计、各项主要任务完成的时序安排、各项政策出台时机的选择等方面也有许多欠妥之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