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用经济规律解读经济现象

用经济规律解读经济现象

时间:2022-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济日报》对西部大开发的报道,则基本上跳出了这一窠臼,取而代之的是以理性的目光冷静地按照经济规律来解读经济政策和经济现象,注重按照事实发展脉络直线跟踪、顺序跟进。我们国家开展的每一项经济改革措施,如国企改革、西部大开发等都是没有经验可以借鉴的,在试验的过程中会不断地遇到新问题,及时地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是经济工作的一个重点,也是新闻媒体进行经济报道的一项重要任务。

第一节 用经济规律解读经济现象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按一定的规律发展变化的,规律就是指事物内部具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经济规律是指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和趋势,可依据其在一定经济条件下存在时间的长短而划分为共有经济规律和特有经济规律。共有经济规律又有在一切社会经济形态中都起作用的经济规律和只在几个社会经济形态中起作用的经济规律之分,前者表现为各个社会经济形态发展过程中经济现象的某些共同的本质联系,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后者表现为几个社会经济形态中存在的某种经济现象共同的本质联系,例如,在商品生产条件下,必然存在供求规律、竞争规律和作为商品生产基本规律的价值规律。特有经济规律也可划分为在某一社会经济形态中起作用的特有经济规律和在某一社会形态的一定阶段起作用的特有经济规律。例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但市场的调节作用不是万能的,它自身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弱点和缺陷,所以需要国家进行宏观调控,把“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结合起来,保持其健康、有序的发展。

在愈来愈发达的信息时代,经济与人民生活关系日益紧密,受众看报纸不仅要看到自己能切身感受到的经济现象,而且希望能够通过看报得到媒介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专业的、权威的、指点迷津式的报道和分析,真正获得对自己的经济活动有切实指导意义的、有价值的信息。也就是说,经济新闻报道者必须对经济规律有所把握,再以新闻的方式对经济现象背后所蕴含的深刻的经济规律加以解读,向读者传播那些经过再加工后,具有高附加值的信息。这就要求经济新闻报道要在遵循新闻规律的前提下,确立按经济规律办事的原则,全面反映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提供完整而真实的经济信息。

一、摆脱政策宣传的模式,对经济发展过程起客观记录作用

政策宣传是在决策部门制定某一政策过程中或者决策完成后,为了更好地推行新的政策,利用大众传媒从各个层面对其进行内容和意义上的宣传。经济新闻虽然也含有宣传新的经济政策的任务,但其最终的目的是通过发现和报道经济生活领域的新现象、新趋势和新问题,指导经济工作,对经济决策起参考作用。两者有着不同的目标追求,所以要采取不同的价值取向。政策宣传一般是事后(决策后)所进行的报道,而经济新闻由于经济活动的连续性决定了它所涉及的内容大部分是正在发生的、尚处于发展阶段的新闻事实,新闻的时效性要求又决定了不能等到新闻事实结束或者告一段落后再进行报道,所以经济新闻更要注意对经济发展过程的客观记录,采用观察性报道,这样才能对经济发展过程起客观记录的作用。

在这方面《经济日报》1999年末到2000年关于西部大开发的系列报道已经给新闻传媒作了很好的示范。1999年6月,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嗅觉敏感的新闻媒体马上感觉到这一战略目标的重大意义,纷纷集中力量精心策划报道,为西部大开发摇旗呐喊。2000年3月,九届人大三次会议正式启动了西部大开发计划,拉开了开发西部的序幕,随着中央有关西部大开发的一系列政策相继出台,有关西部的经济报道也不断推向深入。从一定意义上说,西部大开发这一决策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国家意志,而非单纯的市场取向。因此,在西部大开发的实施过程中,国家的政策优惠和财政上的转移支付将是重要的手段,也就是说,具体的行政措施将是媒体关注和报道的重点。从宣传的策略上来说,详尽地报道西部大开发决策出台的经过,深入集中阐述这一战略决策的意义,在舆论上形成集中优势,然后具体报道国家优惠政策的内容,再到报道西部大开发的具体做法和取得的巨大成果,这是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新闻的固有报道模式。《经济日报》对西部大开发的报道,则基本上跳出了这一窠臼,取而代之的是以理性的目光冷静地按照经济规律来解读经济政策和经济现象,注重按照事实发展脉络直线跟踪、顺序跟进。针对新闻事实发展结局不明朗的特点,经济新闻采集者没有按照某个人或某个部门的主观臆断对此下结论,而只是根据现有事实和经济学原理进行客观的记录和科学的预测,并且对事实的发展过程保持密切的关注,使报道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和连续性,对经济发展起了客观记录的作用,又给读者完整而全面的信息。

1999年11月29日《经济日报》头版头条刊出《西部大开发,四川怎么办》,以权威的视角对西部经济最强的省份作出了分析,为其他西部省区的决策提供参考。2000年年初,《经济日报》“产经透视”专版又以整版篇幅集中报道《西部大开发,商机有多大》,在向读者传递来自几十个部委的最新政策信息的同时,又向读者解读了政策。接着又推出介绍西部各省新做法的《西部开发新亮点》,再到提出西部开发过程中的问题《西部开发热,还需冷思考》、《少走弯路跑得快》等,整个报道既完整地记录了西部大开发政策从出台到贯彻的客观过程,又遵循了新闻规律,对这一过程中的新现象和新问题进行了及时的报道。

二、反映成就还要发现问题,对经济发展起预警作用

有些人认为经济新闻揭露问题会阻碍经济的发展,这是受计划经济条件下经济新闻“报喜不报忧”的影响。其实发现并报道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应该是经济新闻的重要任务。(1)这是因为:(1)发现问题的经济新闻报道符合宏观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领域进行的一系列改革都是人类前所未有的伟大的尝试,没有一个国家的经验可以提供现成的借鉴,邓小平同志把我国的经济改革形象地比作“摸着石头过河”。我们国家开展的每一项经济改革措施,如国企改革、西部大开发等都是没有经验可以借鉴的,在试验的过程中会不断地遇到新问题,及时地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是经济工作的一个重点,也是新闻媒体进行经济报道的一项重要任务。(2)发现问题的报道和报告成绩的报道都能产生正确的舆论导向,促进经济发展。报道成绩有利于鼓舞人民群众的干劲;发现问题并对其进行客观的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某些潜在的问题,如果媒体不进行充分的报道,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3)发现问题的经济新闻报道是媒体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的具体体现。新闻要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经济新闻也担负着同样的责任,有必要对经济领域中直接影响经济改革进程、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种种问题进行报道。

2000年各领域的降价风潮一波高过一波,已经成为经济生活中相当普遍的现象,由此引出的看法和做法各不相同甚至截然相反,《经济日报》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事件,于2000年7月31日开始,推出了“如何看待价格战”的系列报道,在不到20天的时间里刊发了15组报道(加上未列入系列的“价格战:国外怎么打”),报道声势浩大,影响深远。报道以《价格战预示着什么》简洁明确地导入了论题,以《波澜起伏且战且进——近年中国市场“价格战”备忘录》回顾了从1993年开始我国市场价格战所经历的三个阶段,将价格战的探讨置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接着,由先刊登一组厂商的说法:《我们为什么不要“价格战”——TCL集团总裁李东生访谈录》、《价格战也是实力战——长虹集团负责人访谈录》和熊猫电子集团副总经理周振宇《我对价格战有三点看法》,后刊登一组“读者评说价格战”:《价格战是一种表象》、《降价是必然的》、《竞争使企业优胜劣汰》,展开论题,并刊发一篇《编辑部评说价格》,将编辑部的种种分歧公之于众,这篇报道“疑义相与析”,成为这场讨论中的一个生动环节。随着一篇《彩电价格升级战》的报道的刊发,讨论关注的视野也由以北京为主、以行业为主,拓展到成都、南京、武汉等大城市里彩电价格战的情况。国际专版刊发了一个整版的“价格战:国外怎么打”的专题,体现了《经济日报》全国乃至全球的视野。随着《降价牌越打越明白——近日彩电新一轮价格评述》的刊发,关于价格的争论也越来越明晰,到收篇之作《价格战:怎么看怎么办》刊发时,本组报道也从发现问题中得出了一些共识,比如,降价不等于价格战,价格战不一定是坏事,是优胜劣汰的过程等,判断这种经济现象合理与否,关键要看价格竞争是否有序,同时要鼓励有序竞争,规范无序竞争。这组报道牵出了许多的“看点”,宏观方面,涉及买方市场逐步形成的趋势、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问题;中观层面,涉及行业中流通体制变革带来的利润分配、家电行业生产和销售体系之间的关系;微观层面,则有各大知名厂商之间颇具戏剧性的争夺,这些均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预警作用。

三、既描述经济现象又反映经济规律,对经济活动起指导作用

经济发展具有自己独特的规律,经济新闻采集者要充分地认识这些规律,并且能够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规律来指导经济实践活动。这就要求经济新闻报道中要作出相应的调整:从比较多地注意报道一个个企业,转向更多地从全局的高度关注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从报道规模数量型发展转向支持质量效益型发展;从单一型经济报道转向综合考察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关注人本身结合起来;从比较多地在中国国民经济范畴内关注、报道经济,转向在经济全球化已成趋势、科技进步越来越深刻地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和一国综合国力的背景下关注、报道经济等。一句话,就是要求在经济新闻中能够客观、全面、准确地反映经济规律,正确运用经济规律解读经济现象。

比如,以往在报道某地优势的时候往往比较注重报道某地的资源优势,事实上市场优势是按投入与产出比衡量的,固有优势并不等于市场优势。对于西部大开发,新闻学家艾丰就指出:“西部的土地、资源在一定情况下均可以成为资本存在的状态,但这些资本只有和其他资本组合起来,才有赢利的可能。”所以经济新闻客观地宣传西部优势,重点应该促使“固有优势”与“其他资本组合”形成“一定情况”,这一点在《经济日报》“东人西行记”系列报道中有很好的尝试。再比如,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经营的好坏不再以生产多少为依据,而是以市场销量多少为依据,没有销路的生产只能是浪费,只有对市场经济规律有了如此的把握,我们才能摒弃计划经济体制下以行政命令为依据,以完成任务为目标的“一刀切”报道模式,摒弃从一个或几个典型中概括一般规律,用以指导“面”上的工作的报道思路,而代之以一厂一策,分类指导,这才是对市场经济认识的深化。

1998年6月,有消息说武汉有关部门为使名牌企业形成规模,欲将健民集团和红桃K集团合并,并作为资产重组的正面典型进行宣传。有人建议《经济参考报》对此报道,但该报认为这种拉郎配式的重组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可能要好心办坏事。后来这两家企业在重组时果然出了问题。《经济参考报》头版头条以《百年老店拒搭重组大船,红桃K兼并健民计划搁浅》为题发了消息,并配发评论,强调资产重组必须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在当时引起了强烈反响。

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市场被狭义地理解为商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市场贯穿设计、生产、储运、销售等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一种产品始于生产,终于消费。任何产品最终都要落实到消费的问题上。市场是整个经济运转链条中最敏感、最活跃、最丰富多彩的环节,是经济状况的晴雨表。市场的每一个新变化,都牵动着千千万万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心。因此经济新闻采写应以市场为着眼点和出发点,到市场中去选取报道角度,从而增强了新闻的针对性和吸引力,(2)对经济工作的促进也大。下面请看2000年7月6日《浙江日报》刊发的一篇报道:

买一只浙江生产的灯泡美国能源部补贴三美元

本报讯眼下,在美国的市场上,产自中国东阳横店的“得邦照明”成了市场“宠儿”:美国消费者每买一只“得邦灯泡”,便能得到美国能源部3美元的补贴;每买一只“得邦镇流器”,则可获得10美元补贴。高额的能源补贴,令“得邦照明”产品在美国十分抢手。2000年6月28日,横店得邦电子有限公司又收到了来自美国加州照明公司一份包括15万只电子节能灯泡和5.8万只电子镇流器的大订单。

1997年才筹建的横店得邦电子有限公司,起步之初便主动与国际市场接轨,注重高科技、高起点。他们通过国际市场调查发现,西方发达国家都在开展“绿色照明”的推广工作,美国政府更是通过由政府提供节能补贴的方式来鼓励消费者采用高效节能的灯具和控制器件等高新技术产品替代原有的照明系统,以达到高效、经济和保护环境的目的。于是,他们迅速引入国际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着重开发、生产绿色照明产品——新型电子镇流器和高效电子节能灯。为了抢占科技制高点,拓展国际市场,公司引进国内外高级专业人才,在杭州和美国分别设立了技术研究中心,并积极筹建上海横店集团照明技术研究中心。短短两年间,依托人才、技术优势,公司自行开发研制出30多种规格的新型电子镇流器和50多种规格的高效电子节能灯,并很快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1998年10月,美国能源部进行节能灯产品招投标,得邦电子有限公司以其明显的质量、价格优势,力挫群雄,一举中标,并于去年8月获得美国能源部“能源之星”等产品标识使用权。作为美国能源部的推荐产品,“得邦”绿色照明产品由此开始大量进入美国各大州的大型超市和政府采购机构。现在,得邦公司共有30多种产品通过了北美、欧洲、日本和我国各专业协会的认证。去年底,该公司又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同时获得中国国家进出口企业认证机构认可委员会认可,从而使“得邦照明”声名远扬,公司95%以上产品出口到北美、东南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记者徐晓恩严红枫通讯员董组)

作者重视市场的灵敏反应,眼睛盯着市场,在中国的节能灯普遍因价廉而档次低、质量差,受到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抵制的背景下,选取“得邦照明”注重高科技,产品成为国际市场上的“宠儿”的事实,既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企业的风采,又为我国加入WTO后增强出口产品竞争力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对政府运用经济手段实施能源政策也很有参考价值,报道因此获第11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二等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