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然经济与现代商品经济比较,商品经济的产生与发展

自然经济与现代商品经济比较,商品经济的产生与发展

时间:2022-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奴隶社会,分工逐渐发展,出现了奴隶主庄园、手工业者和自由农民。自然经济与现代商品经济比较具有如下特征:首先,自然经济是封闭型经济。在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初期,出现了三次社会大分工。仅有社会分工,并不能决定交换产品的形式必须采取商品经济形式。2)商品经济是开放型经济商品经济以商品生产为目的,注重生产过程中的分工与协

人类社会在生产活动中,必然要发生劳动联系和劳动交换,随着社会生产和分工协作关系的发展,人们之间的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式和劳动交换方式从自然经济过渡到了商品经济。

2.1.1 自然经济和社会分工的产生

自然经济,即自给自足经济,是指为满足生产者家庭或经济单位的直接消费而不是为了交换的经济形式。 自然经济在原始社会就已产生,由于成年与未成年的区别及性别差异,早在原始社会氏族部落内部就出现了按年龄和性别的分工,也出现了由于地理差异而产生的分工,因此,各部落之间劳动产品不同,成年人、老人与孩子、妇女分别从事不同的劳动,这是一种简单的分工,是自然分工。 与自然分工相适应的是自然经济。

自然经济在人类社会的时间相当长,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表现形式不同。 原始社会时期,在氏族共同体内部实行简单的劳动协作,采集野果或者捕获野生动物,产品在内部进行平均分配,虽然随着人类对于自然界认识水平的提升,劳动生产率提高,也有一部分人从事简单的农业和畜牧业,但这些生产都仅仅是满足内部需要。 在奴隶社会,分工逐渐发展,出现了奴隶主庄园、手工业者和自由农民。 奴隶在奴隶主的指挥下劳动,奴隶主庄园生产的目的仍然是满足庄园主生活的需要,个体农民具有典型的自给自足的性质,手工业者虽然是为市场生产,但产量所占比重很小。 到了封建社会,封建地主依靠土地私有向农民收取地租,主要是为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个体农民和手工业者虽然技术日益进步,但就全部社会而言,依然是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农业和手工业结合的家庭经济是主要的经济形式。

自然经济是社会发展初级阶段生产力低下的产物。 自然经济与现代商品经济比较具有如下特征:首先,自然经济是封闭型经济。 自然经济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相适应,经济活动局限于狭小的范围,从氏族部落共同体、农民家庭、奴隶主庄园或封建地主庄园,都是一个自成体系的封闭式的经济单位,经济活动主要局限于自然经济单位内部,生产规模小,生产工具简单,生产技术落后,劳动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然环境的恶劣状况。 当然这些封闭的状态与地理环境及交通条件有很大关系。 所以自然经济以自然分工为基础,社会分工极不发达,手工业和农业结合是其重要特点,而且生产封闭性也决定了生产者是孤陋寡闻、因循守旧和不思进取的,技术的传播与发展必然受到阻碍。 其次,自然经济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 自然经济中的劳动产品是以直接满足生产者本人和本单位内部直接生活需要为目的,没有或很少有多余产品用于交换,即使是奴隶主或者地主也是如此,生产总是在简单再生产水平上反复维持,生产规模的扩大十分缓慢,因而也是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的经济形式。 再次,作为落后的经济形式,经济中的劳动交换和经济联系是直接的,无须经过流通过程,劳动产品自然就成为经济单位的共同产品,从而成为社会产品,各种劳动也自然成为社会劳动。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部落内部人口快速增长,产品逐渐增加,除满足成员需要外,开始有了剩余,部落之间相互接触引发产品交换,许多产品开始成为商品。 许多生产部落开始根据本单位所处的气候和地理环境从事相应的产品生产,这些部落就逐渐演变为社会生产当中的生产部门。 这样,生产分工超越了一个经济单位内部,社会分工由此产生。

2.1.2 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条件

商品经济是直接以市场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不是从来就有的,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发展为商品经济的产生创造了一般的前提条件,生产资料及劳动产品分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或经济利益主体则决定了商品经济得以长期存在。

社会分工,即各种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的行业或部门。 在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初期,出现了三次社会大分工。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畜牧业和农业分离,这种分离引起了部落之间彼此交换的需要,在此基础上,私有制出现,奴隶制社会随之产生,个人之间的交换取代了部落之间的交换,频繁的交换进一步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之前,交换只是偶然现象。 随着金属冶炼技术的出现,铁器既使农业耕作技术日益进步,也使手工业日益发展,第二次社会大分工随之出现,即专门从事工具制造的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使交换范围扩大,人们的经济增强,使可供交换的产品越来越多,于是就出现了专门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 交换的日益频繁和交换地区的不断扩大,需要有一些人专门从事商品买卖,于是商人出现并与专事农业和手工业的群体分离,这就是第三次社会大分工。 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发展,使得生产者之间和经济单位之间,在生产和生活上必须相互依存,彼此产生对于对方产品的需求,为商品经济的产生创造了前提。

仅有社会分工,并不能决定交换产品的形式必须采取商品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物质利益主体。 这个决定性条件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是伴随着私有制的产生而出现的。 原始社会的漫长历史期间,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很少有剩余产品,随着分工的发展,剩余产品增多,氏族共有的私有产品逐渐被氏族首领占有,金属工具的使用使单个家庭作为生产单位成为可能,这就促使了私有制的产生。 私有制下,从事不同产品生产的不同财产权利主体利用自己所有或占有的生产资料劳动,当然拥有劳动成果的占有及支配权。 由于生产资料占有的数量不同,劳动能力大小各异,决定了获得物质产品数量不一,从而产生经济主体之间利益的差别。 为了维护各自的经济利益,经济主体之间需要通过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劳动产品交换,产品就这样成为商品。 没有私有制,就不会存在商品经济。

经典语录

“商品交换是在共同体的尽头,在它们与别的共同体或其成员接触的地方开始的。 但是物一旦对外成为商品,由于反作用,它们在共同体内部也称为商品。”

——马克思

2.1.3 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

商品经济是较为发达的与社会劳动相联系的经济形式,具有与自然经济不同的特征。

1)商品经济本质上是交换经济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和消费资料的全部或大部分都要通过市场获得。 商品生产者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标,经济利益通过市场来实现。

2)商品经济是开放型经济

商品经济以商品生产为目的,注重生产过程中的分工与协作,人与人之间、生产单位之间必须发展紧密的合作关系,合作的范围也逐步扩大。 另外,生产者为了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必须不断地引进新技术,吸引人才,提高劳动效率。 竞争的压力和追逐利润的动力不断激发商品生产者的进取精神,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所以,商品经济是不以地域和经济单位为界限的开放式经济。

3)商品经济中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式是间接的

劳动者的劳动不具有直接社会劳动性质,人们之间的经济联系也是间接的,都是通过商品交换而实现。

经典语录

“使用物品成为商品,只是因为它们是彼此独立进行的私人劳动的产品。”

——马克思

4)商品经济以扩大再生产为特征,不具有特定的社会性质

商品经济与较为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相联系,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制度相结合,形成资本主义经济,如果不与特定的社会制度相结合,就是简单商品经济。

知识拓展

关于商品经济产生的一般原因

马克思、恩格斯根据他们所处的历史条件,主要研究私有制商品经济。 他们指出私有制商品经济主要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社会分工;二是生产资料私有制。 他们预见未来,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会被消除。 斯大林根据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品是因为存在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两种公有制形式。 按照斯大林的解释,全民所有制内部不存在商品经济关系。

改革开放后,中国理论界对此进行了探索,在肯定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的基本前提的基础上,形成了从不同角度解释商品经济存在原因的观点。 有学者从多层次复杂产权关系的角度解释,有学者从分配的角度解释,比较多的学者从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独立的经济利益的角度进行解释。

(资料来源:吴树青,等.政治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70⁃7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