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商品与商品经济

商品与商品经济

时间:2023-06-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商品是市场经济的细胞,体现并联结着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复杂的经济关系,包含着现代经济社会一切矛盾的胚芽。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比较和交换劳动的社会经济关系。这种撇开各种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抽象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所以,抽象劳动是商品生产所特有的历史范畴,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商品是市场经济的细胞,体现并联结着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复杂的经济关系,包含着现代经济社会一切矛盾的胚芽。认识、理解和把握市场经济的内涵与特征、条件与过程、发展与趋势等一系列市场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必须先从认识商品开始。

商品,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要素。没有商品,就没有商品经济。商品,我们几乎天天看、天天用,然而其中包含着的复杂关系与矛盾却不是每个人都了解、都能说清楚的。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价值,它是抽象劳动的凝结,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商品价值量的确定,必须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依据,并同劳动复杂程度和劳动生产率有密切关系。这是理解商品内在特性的两个要点。

1.商品的二因素

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它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属性。

(1)使用价值。所谓使用价值,是指物品的有用性或效用,也就是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它是由商品的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特征决定的。例如,同样是帽子,由于物理结构不同,草帽遮阳、棉帽御寒、柳条帽则用于安全保护等。使用价值在一切社会都存在,它是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本身不反映任何社会关系。使用价值是千差万别的,不同物品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同一物品又可以有多种使用价值。例如,钢铁可以用来制造菜刀、笔尖等生活资料,满足人们生活上的需要;又可以用来制造机器、钢管等生产资料,满足人们生产上的需要。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越丰富,就越能发现同一物品更多的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商品必须具备的要素。只有对人们有用的物品才有可能成为商品,对人们毫无用处的东西绝对不可能成为商品。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切有使用价值的物品都是商品。有使用价值的物品要成为商品,还必须进入交换,具备交换价值。同时具备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物品则成为商品。

(2)交换价值和价值。交换价值就是一种商品可以和其他商品相交换的属性,它首先表现为一种商品同另一种商品相交换的量的比例关系。例如,1担米和10尺布相交换,10尺布就是1担米的交换价值,或者说,1担米值10尺布;如果1担米同5双皮靴相交换,5双皮靴就是1担米的交换价值。

一种商品同另一种商品相交换,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可以有不同的交换比例。这容易使人们产生一种错觉,似乎交换价值是偶然决定的。其实不然,在商品交换价值的偶然性背后存在着必然性,商品交换价值的偶然性不过是必然性的表现。不同商品可以按一定的比例相交换,表现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质上相同,因而可以进行量的比较的东西,这个质上相同的东西是什么呢?就是所有商品都是劳动产品,都耗费了商品生产者的劳动。这种劳动是无差别的一般劳动,即人们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在商品中的凝结,就是商品的价值。各种商品的价值在质上是一样的,只有量的差别,因而可以互相比较和交换。可见,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它决定了商品交换价值的大小。

价值作为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的数量的大小只有通过商品之间的交换关系,以交换价值的形式表现出来。因而,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比较和交换劳动的社会经济关系。

(3)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其统一性表现为:使用价值和价值共存于商品体中,相互依赖不可分割。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存在于使用价值中,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就没有价值,不能成为商品。有些物品虽然具有使用价值,但由于它不是劳动产品,没有价值,因而也不是商品。有些物品既是劳动产品又有使用价值,但是不通过交换供社会消费,没有交换价值,也不属于商品。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要素,缺一不可。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矛盾的,其矛盾性表现为:使用价值和价值互相排斥,不为一主所共有。一切商品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说,是为了获得价值,而不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而不是为了获得价值。商品生产者为了取得价值,就必须向消费者让渡使用价值。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不能既占有商品的价值,又占有使用价值。因此,使用价值和价值互相排斥,通过交换过程而分离。只有通过成功的交换,生产者实现了价值,消费者获得了使用价值,才能使商品的内在矛盾得到解决。

2.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商品具有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两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另一方面是抽象劳动。

(1)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人们生产商品,总是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例如,菜刀是铁匠用锻造工具对钢铁进行加工生产出来的;衣服是裁缝用剪刀和缝纫机对布料进行加工生产出来的。市场上各式各样的商品都是分别由不同的商品生产者、运用不同的劳动资料、按不同的操作方法、对不同的原材料进行加工的结果。生产每一种商品,其劳动的目的、方法、手段、对象和结果都是各不相同的。这种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就叫做具体劳动。每一种具体形式的劳动,都能够生产出某种特定的产品。每一种产品都能满足人们特定的需要,因而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千差万别的具体劳动,创造出各不相同的使用价值。具体劳动与特定的社会生产关系无关,它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生产各种商品的劳动,在具体形式上没有可比性,但其产品可以互相比较和交换。这表明,在各种不同的具体劳动背后,一定隐藏着某种质上相同的东西。这个质上相同的东西是什么呢?如果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就不难看出,不管铁匠锻造菜刀,还是裁缝缝制衣服都得消耗劳动力,即消耗体力和脑力。这种撇开各种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抽象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任何社会的生产劳动都要消耗劳动力,但并非这种消耗都是抽象劳动,从而形成价值。只有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为实现不同商品之间的交换,才有必要将各种具体劳动转化为同质的抽象劳动加以比较。所以,抽象劳动是商品生产所特有的历史范畴,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统一的。商品生产者在从事具体劳动的同时,也就付出了抽象劳动,它们不是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都是不可分割的,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没有具体劳动,也就没有抽象劳动,抽象劳动寓于具体劳动之中;抽象劳动又是各种具体劳动彼此联系与同化的表现,也是商品生产者借以相互联系的纽带与桥梁。

3.商品的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有两种规定性,即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价值的质的规定性,即价值属于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价值的量的规定性,即价值的大小及其变化规律。

(1)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是由什么决定的呢?价值既然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那么价值量就应该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来决定。衡量劳动量大小的自然尺度是劳动时间,因此商品的价值量也就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计量。生产一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越长,则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量就越多,价值量也就越大;反之,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如此说来,是不是一个商品生产者的生产条件越差,劳动越不熟练,越懒惰,劳动生产率越低,生产商品所花费的劳动时间越长,他生产的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呢?当然不是,因为商品价值量的确定,还涉及以何种劳动时间为依据的问题。

每一种商品的生产都是由许多生产者进行的,由于他们的生产条件有好有坏,劳动熟练程度和技术水平高低不等,因而他们生产同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也就有多有少。例如,生产1匹布,有的耗费8小时,有的耗费10小时,还有的耗费12小时。商品生产者实际耗费在某种商品上的劳动时间,叫做个别劳动时间。对于同一种商品,社会只承认同一的社会价值。所以,商品的价值量不可能由互不相同的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而只能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

什么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呢?马克思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创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1]这就表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至少要由两个标准条件决定:第一,由生产的客观标准条件,即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所决定。这是指现时某一生产部门中大多数生产者已达到的生产条件,其中最主要的是生产工具。第二,由生产的主观标准条件,即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所决定。在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由于生产者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不同,生产同种等量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是不相同的。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是他们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所花费的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客观规定,对于每个商品生产者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生产者生产单位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销售,他就可以获得较多的盈利,并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反之,如果生产者生产单位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他的商品也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其耗费的劳动就有一部分得不到补偿,从而出现亏损,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甚至可能导致破产。

(2)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商品价值量的确定,同劳动的复杂程度有密切的关系。各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根据其复杂程度不同,可区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专门训练和培养的一般劳动者都能胜任的劳动。复杂劳动则是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高级劳动者才能从事的劳动。例如,樵夫或拉人力车的劳动就是简单劳动;钟表匠或教师的劳动则属于复杂劳动。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区分的标准,主要是根据科技发展水平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程度确定的,因而这种区分具有相对性,即在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区分标准。某一时期、某个国家的复杂劳动,对另一时期、另一国家来说,可能视为简单劳动。但从一定时期、一定国家来看,这种区分又是确定的。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那么复杂程度不同的劳动所生产的各类商品的价值量又是怎样确定的呢?马克思指出:这是通过“各种劳动化为当作它们的计量单位的简单劳动的不同比例”[2]来实现的。就是说,是通过把一定量的复杂劳动化为多倍的简单劳动来实现的。少量复杂劳动等于多倍的简单劳动;少量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等于倍加的简单劳动创造的价值。因而,复杂程度不同的劳动所生产的商品,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相交换。例如:1个U盘可以同3袋精制面粉相交换。这种少量复杂劳动的产品同多量简单劳动的产品相交换的比例,不是商品生产者自行计算出来的,而是在长期反复的交换实践中自发形成的。

(3)劳动生产率和价值量的关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是固定的,它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能力或效率,可以有两种表示方法:一是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二是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受多种因素制约,如劳动者的平均技术熟练程度、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及其应用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分工协作、劳动组织、生产管理等)形式、生产资料的质量和效能、自然条件的优劣等,这些因素的可变性决定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

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商品价值量发生相应的变化。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关系看,部门劳动生产率越高,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商品就越多,从而凝结在单位商品中的劳动量就越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也就越少;反之,部门劳动生产率越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从而凝结在单位商品中的劳动量就越多。所以,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而与体现在该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但是,无论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怎样变化,它在同一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总量总是不变的。商品价值量的变动,还同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如果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不变,而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发生变化,则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其原因在于,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是取决于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而是取决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因此,仅仅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发生变化,绝不可能引起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变化,但它在同一时间内所创造的社会价值总量会发生变化。

商品经济是商品的生产与交换关系的总和。它是自然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市场经济的基础。

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是社会分工。它是商品经济产生的基础。因为社会分工,才提出了进行交换的要求,也才有了进行交换的可能。社会分工的特征表现为每一个劳动者只从事某种局部的、单方面的劳动,只生产某些甚至某种单一的产品。而人们的需要或需求则是多方面的。为了满足多方面的需求,生产者便必然要相互用自己生产的产品去交换自己不生产而又需要的产品。这种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是商品经济。第二是所有权不同。它是商品经济产生的前提。因为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才发生了交换行为。可见,商品经济最初既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又是私有制的产物。在私有制条件下,产品交换的双方是独立的利益主体,互相交换产品也就是交换各自的劳动,双方实际上是经济利益的对应面。这就决定了双方的交换不能是“不等式”的,而只能是“等式”的,即商品经济中的等价交换原则。劳动产品的交换既然是等价的商品交换,那么生产者的生产过程就成为以直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过程。

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偶然的交换;当发生了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时,商品交换逐渐扩大;后来发生了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从而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商品生产的产生使商品交换经常化,进而产生了货币,出现并形成了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是在自然经济的缝隙中生长的,主要产生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只是到了资本主义社会,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商品之间的交换主要由市场调配,这时的商品经济才取代自然经济成为市场经济,并成为一种普遍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是以一定的经济条件为前提的。这些经济条件主要有:

1.社会分工

人们为了获取不同的物质资料,就要从事各种不同质的有用的具体劳动。这种不同质的有用的具体劳动一旦各自独立,发展成为一个由属、种、亚种、变种分类的多支体系,就表现为社会分工。在社会分工体系中,每个生产者固定地从事某一具体劳动,劳动具有单一性和独立性;各自不同的具体劳动,创造出各自不同的产品。同时,每个生产者的需求又是多样化的。为了满足生产者各自的需要,彼此之间用自己的产品交换对方的产品,由此就产生了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各自劳动产品的必要性。

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于不同的所有者

不同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所有者不能无偿地占有对方的产品,彼此要取得对方的产品必须通过等价交换,即把各自的产品作为商品来交换。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经济中,生产产品的劳动是私人劳动,生产的产品是私人劳动的产品。这种独立的互不依赖的私人劳动的产品,是作为商品互相对立的。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经济中,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于不同的所有者,是由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各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的性质决定的。各种不同的所有制形式是各种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不同经济实体,它们之间也必须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发生商品交换关系,实现各自的经济利益。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主要经济条件,决定了劳动产品必然成为不同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其劳动的物质承担者,决定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必然成为不同生产者之间经济交往关系的实现形式。

商品经济的运行,总是以市场为载体的。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

所谓市场,从字义上解释,市就是交易,场就是场所,人们通常习惯于把商品交易的场所称为市场。经济学意义上的市场,是指整个商品流通领域或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它是同商品、货币、价值、价格等相联系的经济范畴,是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列宁指出:“哪里有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哪里就有市场。”[3]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越发达,市场的规模和范围也就越大,作用与意义也就越重要。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社会分工比较简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始终处于自然经济的缝隙之中,因而市场的空间范围极其狭窄,经济容量也非常有限,市场十分原始,完整的市场体系远未形成,是一种处于萌芽期的、不成熟的市场。

到了资本主义社会,随着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狭小的地方市场联结成统一的国内市场,并且逐步形成了超越国界的世界市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的市场具有无所不包的性质,进入市场的商品数量、品种、范围与日俱增。不仅一切物质产品都纳入了市场之中,而且科学、文教活动、艺术、体育活动等都以商品形式进入了市场流通。市场交换工具和各种交换机构(商业、金融业)获得巨大发展,形成了一个无处不在、无处不包的多样化的、完整的市场体系。

市场的产生和发展表明,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市场发育的基础,而市场的发育状况则是商品经济发展阶段的标志。简单商品经济所产生的市场,是内容单一、规模狭小的地方性市场;建立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商品经济基础上的市场,已经是内容比较丰富,空间范围扩展到全国乃至向国外延伸的市场;现代商品经济的市场,则是无所不包的、覆盖和牵动各国的世界市场。发达的市场既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又是发达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现时社会主义经济既然是商品经济,因而作为商品流通与交换载体的市场不仅不能取消,而且必须发展。不仅要发展商品市场,还要建立生产要素市场,培育各类市场全面发展和彼此密切相联系的市场体系。我国的市场由于种种原因,长时期内先天不足而后天失调。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商品市场和某些生产要素市场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总的来说市场发育还不完善。加速培育和建立商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已成为现阶段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促使一切经济行为与活动和市场发生联系,并且受市场机制的广泛调节,由此形成了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经济概念。它们之间的联系性集中体现在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等范畴上。不存在没有商品的市场,也不存在没有市场的商品。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的本质内容,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发达形式。

就市场机制而言,价格波动与竞争的力量既是商品经济的内在机制,也是市场经济的内在机制。商品经济的运行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税收、利率等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的,而市场经济就是依靠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的经济形式。显然,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有着共同的本质与机制。

就市场体系而言,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的内容日趋丰富,不仅有琳琅满目的商品市场,而且出现了资金、技术、房地产、劳动力、信息等生产要素市场,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市场体系。市场体系的形成既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体现,两者有着共同的内在要求。当然,市场机制、市场体系等范畴和市场经济是有区别的。前者属于经济运行的机制或手段,后者属于经济运行的体制或模式。但不能否认这些范畴都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内涵,并且在总体上体现着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正像商品经济必然包含着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一样。所以,我们必须看到这些范畴的交叉联系性,它们既同商品经济相联系,又和市场经济相联系。

确认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范畴,并不意味着市场经济等于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指的是经济形态和人们的经济关系,市场经济指的是运行机制及资源的配置方式。商品经济是相对于自然经济而言的,讲的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交换行为是否具有商品性,或者说是否具有等价补偿的关系。它强调人们之间的劳动交换必须通过商品交换来实现,体现人与人之间的经济联系。至于市场经济,则是相对于计划经济而言的,讲的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社会如何把有限的资源配置到最需要的部门,产生相对最佳效益。市场供求变动引起价格变动,哪种产品价高利大,资源就往哪里流,这就是市场调节。如果是依靠行政命令、指标分解,实行政府配置资源,就是计划调节。与之相适应,如果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就是市场经济;如果是以指令性计划分配为主就是计划经济。这里说的是资源配置的方式,属于运行机制的范畴。

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或者说,市场经济是发达商品经济的体现形式。商品经济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已经产生,并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获得较大发展。但是,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由于自然经济居于统治地位,严重阻碍着市场的扩大和完善,既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市场,也没有统一的市场价格,市场结构也比较单一。因此,这种经济称做简单商品经济,不能认为是市场经济。随着社会生产的高度发展,自然经济瓦解,商品经济发展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促使社会经济联系日趋频繁,市场的范围急剧扩大,市场机制也日臻完善,从而使市场发育成内涵丰富的大系统。只有使市场发展到如此完备的商品经济,才能称得上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联系和区别表明,市场经济就是商品经济,而商品经济则不一定就是市场经济。只有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形成完善的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才会形成市场经济,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国的商品经济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尚未达到发达商品经济阶段,因而还不能称之为完备的市场经济,而只是市场经济的初期阶段或初始状态。

在中国,市场经济理论是一门刚刚建立起来的崭新学科,但从世界范围考察,市场经济学已是一门比较成熟的科学。

综观世界,市场经济是近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形式。围绕这一主流所进行的研究和理论著述十分丰富,既有西方经济学家的丰硕成果,也有马克思主义学者的精辟论述,这些论述共同丰富了市场经济学的理论宝库。

市场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是对市场经济活动及其发展的理论总结。

历史告诉我们,市场经济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其本质是通过市场运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简言之,市场经济就是由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不论社会制度如何,市场经济的这种本质规定是没有多大差异的。

所谓市场配置资源,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指市场的作用,即通过价值规律和与之相关的价格、供求和竞争等机制,对社会经济资源的流动起导向和调节作用;其二,指资源的利用,即根据市场原则,各种经济资源包括资金、劳动力和物质资源等获得最有效的利用,优化组合而获得最好的效益。两者有机结合,构成市场经济的本质内容。

资源配置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中有三种方式:一是自然配置,这是一种古老的、低级的配置方式,发生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环境中,资金、劳动力、土地和其他物资资源在封闭与隔绝的条件下为满足个人的需要而结合起来;二是市场配置,这是近现代世界经济的主流形式,凡是实行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地方,都通行着市场配置资源的原则;三是传统“计划”配置,这是一种统制经济,依靠指令对资源实行调拨配置。在这三种资源配置方式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当今唯有市场配置方式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市场配置资源是通过价值规律作用实现的。价值规律又是通过价格、供求和竞争机制发生作用的。任何一种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都表现为具体的商品形式,或为一般商品,如资金、技术、信息等;或为特殊商品,如劳动力、土地等。当这些资源——商品进入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资源的流动会随着效益的变化而变化。每一种变化,无疑是资源的最佳配置和效益的最大取向。因此,市场经济又可称为按照价值规律由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形式。

市场经济学的基本任务是由市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决定的,其基本任务主要是:

1.阐明市场配置资源的基本规律

社会经济的发展同自然界的物质运动一样,是依一定规律有序可循的,任何一种运动与变化,也都是有条件的。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人的生存与发展动机和能动力推动,虽然人的动机和能动力的差别会导致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结果,但并不能因此就认为其发展是无序的、无规律可循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资源如何配置、遵循什么原则、如何取得最大效益、如何避免风险等,虽不能说有一个统一的公式,但存在条件的最佳组合、内在联系和制约,以及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等问题。这就是市场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律,阐明这些规律是市场经济学的首要任务。

2.阐明人们市场经济活动的方向与准则

市场经济学是一门经济理论学科,但又不是一门纯理论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应用性及软科学性,它应当成为人们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行动指南。市场经济学的任务就是要阐明如何驾驭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即说明其操作性。比如,市场经济学中的价值规律,这是最一般的又是贯穿于经济活动各个方面的规律。人们不仅要认识它,而且还要善于利用它。人们欲获得社会经济活动的最佳效益,最重要的就是要懂得适应和运用各种经济规律,以规范自身的行为。

3.阐明市场经济的运作及其过程

市场经济学既是理论学科,又是应用学科,因此在理论说明上,不仅有定性与规范分析,而且有定量与实证分析。这些分析是为了说明市场经济是如何运行的,其过程的演进需要什么样的条件,怎样才能使正常的经济行为和活动不致中断。经济学是讲究核算的。不然,何以区别盈利和亏损、利大和利小呢?从这种要求出发,市场经济学在分析各种经济活动时应有一些最基本的数量分析和曲线、公式与图示,用以说明市场经济过程中各种要素之间的此消彼长、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这种知识不像会计学、统计学和数学学科所要求的那样公式化,应用这些方面的知识是为了说明市场经济理论及其操作方法。

4.阐明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前景

市场经济学的理论有其自身的完整性与科学性,它的完整性在于它是人们关于市场经济理论的汇总与结晶,它的科学性在于它是人们关于市场经济认识的正确经验与结论。当然,市场经济学还是一门发展的科学。市场经济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整个市场经济学也在不断发展、充实和创新。市场经济没有完结,继续发展市场经济学也应是本学科的重要任务。

市场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应由完成市场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来选择。任务确定之后,完成任务的方法可以是多方面的。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认识和分析问题的根本方法。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经济时,始终贯穿着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贡献了世界著名的科学著作——《资本论》。市场经济经历了几百年,对市场经济的研究如果从亚当·斯密算起,已有二百多年历史。今天,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开展市场经济的研究,需要站得更高,研究得更透彻。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为统率,贯穿于全部研究过程之中。

2.理论分析与历史论证相结合

市场经济的规律性,存在于市场经济活动中。这种内在的联系通过纷繁复杂的现象表现出来,有时还可能被一些非本质表象所掩盖或扭曲。因此,要了解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必须撇开那些纷繁复杂的具体现象,用抽象思维方法进行合乎逻辑的理论分析和论证才能真正说明事物的本质。换言之,要从现实经济生活过程中梳理、总结、概括与升华一系列概念、范畴、理论以说明事物自身的内容、本质、趋势的思维与研究方法,如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等。抽象思维方法是理论研究的高级方法,既要有艰苦的脑力思考,又要有一定的理论修养,没有这两方面的条件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前者是脑力劳动的付出问题,后者是在实践中的学习和提高问题。为了求得真理,理论上的分析与论证往往还需要回到历史与现实中经受检验与证明。因此,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真实的系统的历史论证、具体事例的剖析,也是经济学家们常用的方法。把理论分析和历史论证结合起来,更能准确地把握和说明研究的对象,完成科学研究的任务。

3.数据与实证相结合

经济学家从事市场经济研究的历史非常悠久且涉猎广泛,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其中,值得学习和运用的研究方法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例如,经济学家们普遍采用数量分析法说明经济现象中一个因素量的变化引起其他因素量的变化关系。又如,引入数学模型对全部的理论分析和数据资料进行验证。再如,经济分析常采用的图表法,既直观又明晰。所有这些方法,用来研究和表述市场经济,都是非常有益处的。我们在市场经济学的研究中,既要继承与借鉴科学研究的有效方法,又要根据社会发展的新情况,依据新的知识,采用新的方法,利用新的手段,如计算机、社会调查等进行研究。

4.静态研究与动态研究相结合

市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密切结合。从一个时期和一个阶段来说,对具体经济问题的研究不论是对过去的历史,还是对当时的现实来说,都是有时间及空间规定的,是静态的。这样才能深入考察与分析问题的方方面面、内部各种因素及结构,以及内外部条件的制衡状态和数量关系等。但是,市场经济各种力量的均衡是暂时的,时刻在变化着,不断地从均衡变成不均衡,从稳定变成不稳定。正是这种静态的相对性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发展是经常的、绝对的。因此,人们不能用僵化的、形而上学的观点来研究市场经济,必须用动态的观点,即发展的观点来研究市场经济,说明发展的方向和趋势,说明静态下的数量关系是怎样、会变成怎样一种动态数量关系。这样,才能说明社会经济发展的真实情况。

市场经济学研究的方法可以有多种选择,上述方法是经常普遍采用的方法。

构建、实施与完善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也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伟大实践与成就。市场经济学在中国还是一个很年轻的学科,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伟大贡献与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中国化的具体形式。科学认识并把握这一理论的重大意义在于:

众所周知,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未来社会主义社会,是没有商品、没有货币、没有市场的自由、平等、公正的发达社会,实现了物质资料生产的社会化、生产资料的公有化、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计划化以及个人生活消费品的按劳分配。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第一个使用“市场经济”概念的是列宁。在苏维埃俄国实施“新经济政策”时,他一再强调只有通过商品交换、允许自由竞争,才能保持无产阶级与农民的联盟,才能恢复和发展生产,战胜敌人,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但是由于认识和实践的局限,他并没有认识到不仅在“过渡时期”,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都必然存在并且必须发展商品经济。直到逝世之前,他仍然坚持认为,社会主义的资源配置应当建立在计划的基础之上。列宁逝世后,在苏联党内和理论界,对社会主义是否允许保留商品货币关系,是否存在市场经济,曾发生过长达二三十年的争论。这个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最终由1952年斯大林发表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作了“结论”。斯大林一方面正确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整个历史时期都必须保留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承认价值规律的一定调节作用;但另一方面,斯大林却认为只有消费资料的生产是商品生产,而生产资料只在形式上是商品,实质上不是商品。他还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社会资源配置和调节社会生产的主要手段是计划;社会主义可以保留市场,但市场不能成为经济调节的主要形式。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家都认为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私有制后,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和社会经济的运行方式也相应地由市场调节转变为由计划调节。经典理论家的这种观点,对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和实践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以致在当时几十年的时间内,人们习惯地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

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独特贡献,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伟大创举。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是对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不能兼容这一樊篱的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明确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这就彻底结束了人们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否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问题上的犹疑,解除了抽象争论姓“社”姓“资”的束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建立扫清了思想障碍。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是对传统经济理论的革命。在对商品、商品交换的含义界定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为,一切企业的交换都是商品交换,生产资源等一切生产要素都是商品,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本手段。在对所有制和分配制度的主张上,随着以市场取向为主要内容的改革的深化,所有制结构由单一的公有制变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允许并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就动摇了传统经济理论的基础;传统经济理论以按劳分配为社会主义唯一的分配原则,改革使社会主义分配原则转换成了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并且允许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传统经济理论轻视消费者利益,改革则把消费者视如“上帝”,市场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投票权”。最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克服了把社会主义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观点,推动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是,这一理论没有明确什么是资源配置和经济调节的基本手段和补充手段,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则明确了改革的取向是市场,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果说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明确了社会主义同商品经济的关系,那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则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的关系。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为彻底挣脱旧体制的束缚,为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指明了方向,廓清了道路。

如果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那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则为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与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和体制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国有企业缺乏活力,经济效益低;二是经济结构与布局问题比较多,加工工业的重复建设屡禁不止,产业结构调整步履维艰;三是政府管理经济职能的转变和宏观经济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四是市场体系特别是生产要素市场不健全,市场机制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些情况说明,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矛盾都与企业、产品、劳动力等不能完全进入市场,市场机制难以充分发挥作用有直接关系。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必须加快市场取向的改革步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将极大地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模式。围绕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各项改革事业必将得到进一步发展。第一,将会推动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管理与经营机制的转换,更快地使企业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增强它们的活力,提高它们的经营素质。第二,将会大大加快我国市场体系的培育,特别是劳动力与金融市场的建立,加快价格改革的步伐,从而极大地推进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发展。第三,将会大大推动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第四,将会进一步加快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有利于更多更好地借鉴和利用国外资金、资源、技术和管理经验,改善并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与良性发展。我国经济的开放度已有较大提高,特别是我国“入世”之后,在生产和贸易的许多方面进一步与国际市场接轨。在不太长的时期内,我国对外开放的领域将会进一步扩大,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第五,对加快经济发展,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步伐也都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市场竞争原则必然会激发企业不断采用新技术和设备更新,主动追求技术进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必然会驱使企业不断地积累资金,扩大生产规模,以增强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必然会迫使企业按照市场的需要开发新产品,开拓和占领新市场,以实现收益最大化。这些又都必然会推动企业乃至于整个社会经济不断地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并且保证在结构比较合理、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使国民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

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制度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市场经济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法制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客观上要求相应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通过民主化和法制化来保障市场经济运行规制的实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要建立新的市场秩序,要规范政府与企业关系的法律制度和监督体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反对垄断,反对不正当的竞争和种种侵权行为,以保护各种形式的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必须制定和完善种种调节市场当事人利益关系的法规与制度。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必然会大大加快我国民主和法制建设的进程,从而促进依法治国。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在这方面的意义不可低估。

“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国策。“两制”是指内地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而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仍保留资本主义制度。但作为一国,不同的资源配置形式之间是难于进行经济的广泛自由交流的。内地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后,海峡两岸在不同社会制度下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运行机制,这就为不同社会制度下区域间的经济联系提供了重要的条件,提供了经济联系的国际“通用语言”,有助于逐步形成真正、统一的国内市场。内地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在这种体制下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必然会进一步增强对中国台湾回归祖国的吸引力。

应当指出,建立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积极投身到这一历史性的变革中,科学探索、认真研究这一伟大历史变革过程所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总结实践中产生的新经验,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并用这一理论来动员群众、武装群众,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商品经济的繁荣,是每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光荣使命。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8

[3]列宁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8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