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关系的反思

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关系的反思

时间:2022-1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7]正是在这部著作中,他对存在、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其次,卢卡奇认为,“自然存在”是“社会存在”的基础。同样地,目的性也构成了社会存在与自然存在之间的根本差别。卢卡奇的社会存在本体论及他对存在、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关系的探讨是有其积极意义的。这无疑是卢卡奇在存在问题研究史上做出的卓越贡献。在《社会存在本体论》中,他甚至没有把自然存在与自然存在物、社会存在与社会存在物的概

第二节 卢卡奇对存在、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关系的反思

在某种意义上,正是海德格尔、哈特曼、萨特等人关于存在问题的研究启发了卢卡奇,使他走上了本体论探索的道路。与海德格尔不同,卢卡奇对本体论的思考融入了马克思哲学的因素,特别是马克思的《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因素,从而其关注的重点更多地落到“存在”、“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概念的关系上。在卢卡奇看来,他的社会存在本体论的使命是双重的。一方面,它要纠哈特曼本体论之弊,因为哈特曼没有在自然(存在)本体论的基础上发挥出社会存在本体论;另一方面,它也要纠海德格尔、萨特之弊,因为他们只讲社会存在本体论,而完全抽去了作为社会存在本体论的基础的自然(存在)本体论。他坚持认为,只有在与自然存在的关系中,社会存在的含义才能真正地被把握。《社会存在本体论》是卢卡奇晚年未完成的巨著。[17]正是在这部著作中,他对存在、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首先,卢卡奇认为,存在可以划分为三大类型,即“无机自然”(anorganische Natur)、“有机自然”(organische Natur)和“社会”(Gesellschaft)。他指出:“我们的考察首先要确定社会存在的本质和特征。然而,仅仅为了能够更明智地论述这样一个问题,就不应该忽视一般的存在问题,确切些说,不应该忽视这三大存在类型(无机自然、有机自然、社会)之间的联系和差别。如果没有把握这种联系及其动力,也就不能阐述真正的社会存在本体论问题,更不用说按照这种存在的性质相应地解决这类问题了。”[18]为什么卢卡奇要把存在划分为三大类型呢?因为在他看来,人的诞生、成长乃至生命的终结,都与人从属于有机界这一事实相关联,而人的生命的新陈代谢又是离不开无机界的,所以这三大存在类型具有“共存性”(Koexistenz),亦即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交错、相互影响的。为了论述的简便,卢卡奇也经常把“无机自然”和“有机自然”合称为“自然存在”(naturliche Sein);把“社会”称为“社会存在”(gesellschaftliche Sein)。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他的“存在”概念是由“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一起构成的。

其次,卢卡奇认为,“自然存在”是“社会存在”的基础。卢卡奇强调:“只有把存在的基本属性始终理解为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本质性的环节,而且——按照与其存在的类型相适应的、特定的历史性——把这些属性置于批判性考察的中心,才能真正地回归到存在本身。”[19]也就是说,存在本身的秘密深藏于不同存在类型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以,与海德格尔不同,卢卡奇主张运用历史学的、发生学的方法来探讨存在问题。在他看来,自然科学研究的成果早就表明,地球上最早存在的是无机物;而由无机物组成的无机自然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才产生有机物,从而形成有机自然;而有机自然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才产生人,并形成与人相关的社会存在。虽然人在其社会生活中获得了某种超无机界和超生物学界的生存方式,但这并不等于人已经割断了与无机界和有机界的联系。在某种意义上,人永远是自然存在物;同样地,虽然人可以通过对自己的周围世界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不断地把社会存在方面的规定性覆盖到自己的自然属性上去,但这种自然属性在人身上是不会消失的。所以,相对于整个社会存在来说,人们只能说“自然限制的退却”(ein Zurueckweichen der Naturschranken),不能说“自然限制的消失”(einem Verschwindenlassen der Naturschranken)。[20]正是从这种历史学的、发生学的视角出发,卢卡奇指出:“人作为生物学意义上的生物,其肉体的再生产始终是每一种社会存在的本体论基础。”[21]扩而言之,不管人类社会发展到什么样的历史阶段,自然存在始终是社会存在的基础。所以卢卡奇坚持:“社会存在本体论只能建立在自然本体论(Naturontologie)之上。”[22]

再次,卢卡奇认为,社会存在的本质特征是“目的性”(Teleologie)。在社会存在中,人的实践,尤其是劳动始终占据着基础的、核心的位置,而正是“劳动把目的性和因果性(Kausalitaet)的二元基础作为统一的、相互之间的关系引入到存在中,而在劳动产生之前,自然界只有因果过程。……这样一来,改造现实的目的性设定这一模式,就成了人的每一个社会实践的本体论基础。然而,自然界的情形则相反,它只有单纯的因果关联、因果过程等等,没有任何类型的目的性关联、目的性过程等等。”[23]正是目的性构成了社会存在的基本特征,而它的其他特征,如价值性、历史性等也都可以从目的性中引申出来。按照卢卡奇的看法,在社会存在所包含的所有的社会存在物中,“实践”(Praxis),尤其是作为“第一实践”的“劳动”(Arbeit)始终起着基础的、核心的作用,而意识、观念等虽然也是社会存在物,却是在人们的实践过程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同样地,目的性也构成了社会存在与自然存在之间的根本差别。在自然界中,由于只有因果性而没有目的性,所以它至多只能达到“无声的合类性”(stumme Gattungsmaessigkeit),而在社会中,人们不仅能够自觉地意识到自己的“类本质”,并且能够用有声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

卢卡奇的社会存在本体论及他对存在、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关系的探讨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一方面,他的探索没有停留在存在概念上,而是通过类型理论的引入,把存在分为自然存在(无机自然、有机自然)和社会存在两大类,从而以自己的方式提出并解答了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另一方面,他特别重视社会存在,并把它视为自己的本体论思想的核心部分。这样一来,他就把当代本体论研究与马克思的思想资源融合起来了。这无疑是卢卡奇在存在问题研究史上做出的卓越贡献。

然而,卢卡奇的探索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首先,他对自己所探索的存在、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等概念的内涵都没有明确的界定。他喋喋不休地重复着各种见解,却缺乏明晰的、简洁的表述。在《社会存在本体论》中,他甚至没有把自然存在与自然存在物、社会存在与社会存在物的概念严格地区分开来。比如,他说人们只能追猎一只存在的兔子,只能采集存在的草莓等。但他忘了,“一只存在的兔子”并不等于兔子的存在;“存在的草莓”也不等于“草莓的存在”。在讨论存在这类高度抽象的概念时,怎么能把它与具体的存在物简单地等同起来呢?这至少表明,卢卡奇没有深入地探讨并领悟海德格尔的“本体论差异”的学说,也表明他的思想的根基仍然是传统唯物主义所主张的朴素实在论的观点。其次,他运用历史学的、发生学的方法来反思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从而突出了自然存在的基础作用,反而把社会存在的根本性作用弱化了。再次,他不是把社会存在本体论作为他全部思考的基础,反而强调社会存在本体论的基础仍然是自然(存在)本体论,这就退回到传统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去了。

存在、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这一如此重大的课题竟在卢卡奇的手中轻轻地滑过去了。大山分娩,生出来的却是老鼠。然而,值得庆幸的是,卢卡奇把当代哲学关于存在问题的思考接上了马克思思想的源头活水,这就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启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