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时间:2022-06-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实践证明,只有把市场机制同国家的宏观调控或计划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及整个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宏观经济问题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主要由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两个方面组成。宏观经济失衡大致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由于市场机制本身存在缺陷,对经济运行活动的调节存在局限性,因而离不开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宏观调控或计划指导。实践证明,只有把市场机制同国家的宏观调控或计划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及整个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宏观经济问题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主要由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两个方面组成。

一、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

(一)社会总供给及其影响因素

社会总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物质生产部门向社会提供的,供最终消费和使用的物质产品和生产性劳务的总和。社会总供给既有实物形态,也有价值形态。从实物形态看,社会总供给包括物质生产成果和非生产性的服务成果两大类,其中物质生产成果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品;从价值角度看,就是进入市场供最终消费使用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量。

供最终消费和使用的物质产品又称为最终产品;生产性劳务是指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在时间上结合在一起的特殊使用价值,它虽无实物形态,但与物质产品一样,都具有能满足人们的生产与生活需要的功能与性质。

社会总供给具有以下几大特性:一是纳入社会总供给核算口径的是整个社会的最终产品,亦即无需再加工,可直接供人们最终消费和使用的产品,要排除初级产品和中间产品,以避免重复计算;二是社会总供给包括国内生产供给与来自国外的供给两部分,国内生产供给是指国内生产总值减去不可分配的部分(如林业和畜牧业的自然增长部分),来自国外的供给一般是指海外进口总值。

社会总供给=国内生产供给+来自国外的供给       

     =国内生产总值(扣除不可分配部分)+进口总值

影响社会总供给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类。

第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及由此带来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这是影响社会总供给的最主要因素。科技进步与发展,可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活劳动与物化劳动消耗,减少自然资源耗费,可以使有限的社会资源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提供更多的服务;还可以极大地扩张供给种类,创造出更多的新产品、新材料、新能源等。

第二,资金的供应量与资金价格。资金供应增加,资金价格合理,是社会总供给不断增加的重要条件。先进的技术要对供应产生作用,必须转化为生产力,进入生产经营活动之中,而这就首先要求具备一定的资金条件;一般情况下,由一国的国民收入水平决定的个人收入水平高低决定了资金供应的量与资金价格,一国或地区收入水平高,则储蓄就多,资金供应充足,资金价格也就低,社会总供给能力就大,反之则相反。

第三,劳动力供应的数量与质量。资金必须与劳动力结合起来,才能促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继而促进总供给的增加。劳动力供应不仅是指劳动力供应的数量,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更多的是要求劳动力质量的提高。较高素质的劳动力可以不断进行技术的创新和改造,使新技术、新设备得到充分的利用,不断提高生产效率,从整个社会来看,会使总供给能力不断增强。

第四,生产要素组织状况。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必须以恰当的方式组合起来,才能得到最有效的利用,避免稀缺资源的浪费,进而提高投入产出效率,增加总供给量。企业的管理活动,如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劳动组织等均是优化生产要素组织活动的重要手段。

第五,政府的作用。一方面,政府通过创建、维护稳定的社会经济环境,能增强企业与居民的投资信心,从而促进生产发展,提高总供给水平;另一方面,政府通过产业政策的实施,可加速国内幼稚产业的成长、战略产业的发展,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使社会资源得到更合理的配置,总供给能力得到提升。

(二)社会总需求及其影响因素

社会总需求,是指在一定的货币支付能力条件下,社会对生产出来供最终消费和使用的物质产品及生产性劳务的购买力的总和。从价值角度看,就是货币支出总额。

社会总需求具有两大特点:一是社会总需求是指有效的、具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二是社会总需求是指对最终产品的需求,是扣除掉中间产品后的需求。

社会总需求由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国外需求三部分组成。投资需求是指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对投资品的需求,消费需求是指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对消费品的需求,国外需求是指海关统计的出口总值。

社会总需求=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国外需求

由于社会总需求构成的内容多,且需求受复杂心理因素的影响大,所以影响社会总需求的因素也很多,具体可包括居民收入水平、利率水平、物价水平等影响消费需求的因素,投资收益率估算、技术变化、需求状况、政府政策等影响投资需求的因素,以及众多与国际市场有关的国外需求因素。

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含义、构成与影响因素的分析,目的在于为宏观经济分析提供分析手段与理论基础。

二、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非均衡性与宏观经济失衡

(一)宏观经济失衡

由于影响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因素众多,且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因此,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数量与结构关系就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总供给与总需求的非均衡性是客观存在的。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存在着两种关系:一是数量上的变动关系,表现为总供给与总需求数量上大致相等、供给与需求数量不相一致两种方式;二是结构上的变动关系,表现为供给与需求品种大致一致、供给与需求品种不相一致两种结果。

所谓宏观经济均衡,指的是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数量相等、结构均衡。宏观经济的绝对均衡是一种特例,亦即总供给与总需求不可能绝对相等,而是指两者保持基本平衡。

宏观经济失衡,指的是社会总供求在数量上不相等,在结构上不成比例。具体表现为总供给与总需求在总量上不平衡、结构上不平衡,及总量与结构均不平衡三种情况。一般而言,总量平衡下的结构不平衡,表现出来的是某些部门发展过快,另一些部门发展缓慢,造成宏观经济局部失衡;如果总量失衡,就是宏观经济的整体失衡了。

宏观经济失衡大致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总量过剩型失衡,即各部门的供给均大于总需求的失衡。

第二,总量短缺型失衡,即各部门的供给均小于总需求的失衡。

第三,结构型失衡,即有些部门供大于求,有些部门供小于求,短缺与过剩并存型。

总量过剩型失衡意味着社会总需求绝对不足而社会总供给相对过剩,带来的严重后果是:经济发展停滞或增长缓慢;社会对劳动力需求减少,社会就业压力加大;企业产品销售困难,经济效益下降。

总量短缺型失衡意味着社会总需求过旺,持续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带来的严重后果是:使社会经济发展势头过热,导致资源的过度利用,损害经济持续增长机制并导致结构扭曲;社会总需求过旺还会带来物价水平的过度上涨,使价格信号失真,最终导致资源流向失真;长期严重的总量短缺会导致通货膨胀的出现,使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并带来其他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

在中国,长期困扰经济发展的是结构性失衡情况严重。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供求脱节,改革开放初期短缺性经济下的生产盲目发展,国内供求结构性矛盾随处可见:一方面是低级产品重复建设,生产过剩情况严重存在;另一方面是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生产供给严重不足,每年需大量进口。例如,在钢材产量年年增加,尤其是小钢厂钢材库存大量增加的同时,冷轧薄板、冷轧硅钢片等高效钢材生产严重不足;在小水泥厂初级质量水泥生产大量过剩的同时,全国高标号统配水泥有严重缺口;中国作为纺织大国,纺织产量占世界领先地位,但纺织技术落后,高档纺织面料仍需大量进口。这种结构性的产业发展障碍已经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

(二)宏观经济失衡的原因

1.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总供给与总需求失衡的最主要原因。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分离,商品必须转化为货币,其价值才能实现。然而,商品生产出来以后并不能立刻完成销售,转化为货币,货币也往往不能立刻转化为商品,有些卖掉商品持有货币者并不会立刻重新买进商品,于是便发生买和卖的分离、供给和需求的分离、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分离,这就使供求失衡具备了一般可能性。

2.微观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非一致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及决策活动是按自身的利益进行的,目标是分散的,不可能与国民经济运行的整体目标完全一致,这就必然产生个体主观生产及消费活动的差异性,反映到整个社会,就是总供求的结构或数量的失衡。尤其在市场经济发展不尽成熟,市场机制建设不尽完善的情况下,个体对自身利益的直接追求,更是导致了总供求数量平衡下的结构性问题,进一步加深了经济失衡的困扰。

3.现实的货币流通量不能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相适应。纸币流通条件下,货币发行量一旦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出现总需求的扩张,严重的就会导致通货膨胀;而货币发行量一旦少于流通中的货币实际需要量,带来的就是需求不足,经济疲软。

4.市场调节的盲目性与自发性,市场信息的不完全性与滞后性,会导致国民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要实现完全平衡也是不可能的。

三、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条件及政府宏观调控

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对比关系,是国民经济中各类重大比例关系,如农轻重比例、国民收入中积累与消费比例、消费者货币收入中消费与储蓄比例、国家财政收支比例、银行信贷比例、商品进出口比例、国际收支比例等平衡与否的综合反映。

(一)封闭经济条件下的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条件

封闭经济条件指的是暂且不考虑进出口等因素,暂且排除政府与国际贸易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假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仅有企业与消费者两类主体参与的经济条件。在这种情况下,

社会总需求=投资需求+消费需求      

社会总供给=社会消费供给+社会储蓄投资供给

令Yd:社会总需求;I:社会投资需求;C:社会消费需求。

 Ys:社会总供给;C:社会消费供给;S:社会储蓄投资供给。

则社会总需求Yd=I+C

 社会总供给Ys=C+S

若要实现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就必须使Yd=Ys

即I+C=C+S,得出:I=S

结论:I=S,亦即投资需求等于储蓄投资供给,是封闭经济条件下国内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平衡的前提条件。这一平衡条件的存在,必然要求政府的宏观调控活动必须重视健全国内储蓄转化为投资的基本机制。

封闭经济条件下两类经济主体参与的平衡公式是最一般、最抽象的平衡条件。事实上,现实经济生活远比此复杂,这只是一种抽象分析的基本思路;还需注意的是,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绝对平衡也是很少见、极其偶然的,一般情况下,只要供给与需求的差率保持上下5%的差距,就可以认为社会总供求基本平衡。

(二)政府参与经济活动条件下的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条件

现实经济生活中,政府参与经济活动也是一种经常的现象,政府的财政收支是影响社会总供求平衡的重要因素。把上述两类经济主体参与的经济活动加以拓展,引入政府的财政收支活动,探讨社会供求平衡条件,即为三类经济主体参与下的平衡问题分析。

政府的财政收入(GI)的来源:主要由财政预算内收入与预算外收入两个部分组成。前者主要指国企收入与其他企业上缴的利税收入,后者主要有其他事业费收入、政府债务收入等。财政收入构成社会总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的财政支出(GP)的去向:政府固定资产、流动资金投资,文教、科研、卫生事业费开支,行政办公费用,国防费用开支及其他支出。财政支出是社会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考虑政府财政收支参与经济活动的三类经济主体条件下,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公式可以表示为:

S+C+GI=C+I+GP

分析:

1.如果两类经济主体参与的平衡条件成立,即S=I,则财政收支平衡(GI =GP)是社会总供求平衡的基本条件;

2.如果S≠I,为保持社会总供求平衡,就需要财政收支GI和GP进行反向调节:

(1)若S>I,即S+C+GI>C+I+GP,这时就需要用GP>GI,即运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财政增加开支或减少收入加以平衡;

(2)若S<I,即S+C+GI<C+I+GP,这时就需要用GI>GP,即运用紧缩性的财政政策,财政减少开支或增加收入加以平衡。

(三)开放条件下的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条件

如果在上述三类经济主体参与的条件下,再进一步加入对外开放与国际贸易活动,则出口量(X)是社会总需求的组成因素,进口总额(IM)则成为社会总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时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条件公式为:

S+C+GI+IM=C+I+GP+X

公式移项整理后得:

(X-IM)=(S+C+GI)-(C+I+GP)

这个公式的基本含义是:国际贸易的进出口差额等于国内总供求的差额。

分析:

1.如果国内供求平衡,即(S+C+GI)=(C+I+GP),则进出口贸易平衡(即X=IM)是总供求平衡的基本条件;

2.如果国内供求失衡,即(S+C+GI)≠(C+I+GP),为保持社会总供求平衡,可以利用进出口X和IM进行反向调节:

(1)若国内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即(S+C+GI)>(C+I+GP),可通过增加出口(X)或减少进口(IM)加以平衡;

(2)若国内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即(C+I+GP)>(S+C+GI),可通过减少出口(X)或增加进口(IM)加以平衡。

除此之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引导国际资本的流入和流出的措施来调节国际收支,平衡总供求。

利用国际贸易调节国内的社会总供求在短期内是有意义的,但长期借助这一手段会形成进出口依赖。我国是一个大国,本着本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需要,社会总供求平衡主要还必须立足于国内,依靠国内经济的发展,并配合以政府的经济活动。

上述各种供求平衡条件的理论分析,目的是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总供求平衡确定一个理想的目标,从而为宏观经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双重经济职能

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政府对经济实施适度调控的运行方式。政府具有双重经济职能:一是作为社会经济管理者,具有社会经济管理、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职能,以确保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二是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公有制是主体,仍然有相当部分的国有资产,政府的重要经济职能之一就是行使公有制代表的职能,亦即行使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与营运职能,确保国有资产不受损害和增殖。政府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职能,主要是指国家要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统筹规划,制定方针政策,发布信息,协调利益关系,提供服务和进行检查监督。

二、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但市场调节本身客观上存在盲目性与自发性,具有自身无法克服的局限性和缺陷,从而导致市场经济运行失衡。为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稳定运行,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职能。

所谓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指的是以政府为主体,以宏观经济政策为主要手段,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预测、计划、干预和调节,以保证国民经济均衡发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政府实施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是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生产目的的需要。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占据基础地位,但单纯地依靠市场调节,通过市场竞争所达到的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目标不一定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完全吻合。为了将市场的自发调节纳入整个经济有计划引导的发展轨道,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需求,需要政府自觉地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其次,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保证社会总供求基本平衡的需要。社会化大生产要求按比例分配社会生产要素,保证社会各个部门和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顺利进行,国民经济协调发展。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克服企业生产的个别性、自发性,需要有合理的产业布局与宏观经济政策的引导。同时,由于社会诸多因素的干扰和经济运行的复杂性,人们对客观经济规律认识的局限性,社会总供求在总量、结构上的失衡也总是难以避免的,因而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

最后,是顺利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中国正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改革必然涉及各方面利益关系的调整。为了协调多元化、多层次的经济主体的利益关系,克服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局部利益主义、部门垄断等不正当行为,推进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也必须依靠强有力的政府宏观调控手段。

一、宏观调控的双重任务

中共十五大提出中国今后十几年的宏观调控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其中包括了我国政府宏观调控所担负的双重任务:一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二是促进经济结构优化。这双重任务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也是由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宏观调控目标是坚持结构优化基础上的总量平衡。

二、宏观调控的目标

宏观调控目标是指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控方面所要达到的国民经济运行状态的预定目的,它是由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促进社会公平、国际收支平衡等若干个具体目标构成的目标体系。

(一)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具体是指经济的稳定增长,即经济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这是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已经证实,经济落后要挨打,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但是如果经济增长速度过快,超过了国民经济的承受能力,同样会造成经济生活的紧张与紊乱,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最终增长速度必将被迫降下来。只有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才能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使人民生活水平稳定提高。

(二)物价稳定

物价稳定具体是指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物价总水平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各种商品价格变动的平均水平,一般用零售物价总指数来衡量。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社会商品总供给与总需求的不一致性,决定了总供求所决定的物价总水平的波动性。物价总水平的绝对稳定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也是不现实的。物价的基本稳定是指物价水平保持在经济顺利运行所允许而居民又能承受的范围内,这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为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处理好积累与消费之间、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进口与出口之间,以及财政、信贷等各方面的关系,严格控制货币发行量。

(三)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有两层含义,首先是指有劳动能力并有意工作的人有就业的机会;其次,更深层次的含义是指正在工作、就业的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在现有岗位上能得以充分发挥,做到人尽其才。宏观经济调控必须把增加就业岗位和改善创业环境作为重要职责,积极拓宽就业渠道,采取各种措施促使一国人力资源得以充分利用,这是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社会经济、政治稳定的重要基础。

(四)促进社会公平

市场经济贯彻效率优先的原则,这在客观上会拉大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市场经济本身无法解决社会公平问题。政府宏观调控一方面要消除传统体制所造成的收入分配中的平均主义的弊端,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另一方面,要防止市场竞争造成个人收入差距过大,要采取积极的政策缩小过于悬殊的收入差距。政府的财税政策、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完善与实施,均为政府促进社会公平的宏观经济政策。

(五)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国际收支的对比状况。国际收支平衡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资本流出与流入的平衡,二是进口与出口之间的平衡。国际收支状况对于国内的货币循环、资金循环和社会总供求都有直接的影响。国际收支状况具体表现为收大于支的顺差、支大于收的逆差及国际收支大致平衡三种情况。一国国际收支出现过大的顺差或逆差,都不利本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国际收支的宏观调控目标,应当是基本平衡,略有节余,即收略大于支。

三、宏观调控的基本手段

为实现上述宏观调控目标,政府需借助于一定的具体调控手段。一般而言,政府宏观调控手段包括以下几类。

(一)经济计划手段

经济计划手段是指通过政府制订各阶段的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为今后的发展指明道路。市场经济并不排斥政府宏观调控计划,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对本国经济同样具有程度不同、形式不同的计划管理。我国政府的宏观经济计划调控的主要功能是从总体上引导、保持社会总供求平衡,实现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在全社会范围内对资源配置进行调控;动员和集中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重点投资,建设重大项目,合理调整产业结构;通过收入分配的宏观调节,保持社会公平分配和提高经济效率。政府宏观计划调控的这些功能有效地弥补了市场功能之不足。

(二)经济政策手段

经济政策手段是指政府在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利用经济杠杆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宏观调控。经济杠杆主要包括价格杠杆、税收杠杆、信贷杠杆、工资杠杆等。政府常用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主要有产业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几种。

1.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是政府为实现一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而对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干预的各种政策的总和。政府产业政策实施的目的是通过政府对经济活动的自觉干预,以实现经济振兴与赶超、结构调整与转换,保持经济领先地位、维持经济增长势头。

产业政策一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政策目标。即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趋势及某些特定的目的而确定的发展目标。二是政策手段。即为了实现政策目标从实际出发所采取的各种措施。这两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目标不合理或不科学,会导致政策失误,将经济引入歧途;缺少有效的政策手段,目标也难以实现。

产业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重要作用在于引导并保证本国战略产业的发展、幼稚产业的成长、衰退产业的撤让,维护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并通过结构合理化促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升级。体现在国际层面上,是为了增强和维持本国经济整体在国际竞争中的有利地位,实质上体现的是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在一个开放的经济环境中,产业政策是市场竞争的产物,反映一种赶超的思想。

2.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国家为了实现一定的宏观调控目标,通过综合运用各种财政调节手段,对社会经济总量和结构进行调节的有关措施和相应的规定。财政政策由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两部分组成。

财政收入由财政预算内收入和财政预算外收入两部分组成。财政预算内收入主要由国家的各种税收收入和国有企业收入两部分组成,另外还包括一些债务收入、其他收入。财政预算外收入内容较多,主要有各种附加收入、零星杂项收入等。

财政支出主要是政府的各种预算拨款,如政府购买、公共工程建设和转移支付(政府对某些地区、阶层、人士进行的津贴和补助等)。

国家财政政策的实质就是通过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变化调节社会总需求变动,维护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促进国民经济稳定运行。财政政策具体可分为三种类型:平衡性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

平衡性的财政政策就是贯彻量入为出的财政收支原则,财政既没有大量的节余又不存在较大的赤字,财政收支基本平衡,对总需求不产生扩张或紧缩的影响。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是通过扩大财政支出规模,来刺激社会总需求。政府可以在经济发展不景气、需求疲软时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是通过压缩财政支出来减少或消灭财政赤字,改变财政收支状况,达到抑制或减少社会总需求,最终消除需求膨胀的效应。政府可以在经济高涨、通货膨胀时期实施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根据上述分析,财政政策对经济发展具有内在稳定器的作用,政府应恰当地运用财政政策工具,实施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以调节宏观经济活动。财政政策工具有以下主要内容。

(1)税收工具。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强制力无偿地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中征收的一种贡赋。税收政策可以通过价格、产量、收入等方面的变化,渗透到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政府可以通过减税(或免税)的方法减少财政收入,刺激需求;通过增加税种、提高税率的方法增加财政收入,减少需求,从而起到了调节社会总供求平衡关系的作用。在社会经济发生疲软或过热等不正常情况时,政府可采取不同的税收调节政策。

(2)国债工具。国债包括国家在国内外发行的公债、国库券和国外借款。国家通过发行国债、国库券等措施,可将居民尚未使用的消费基金转化为积累基金,用于生产以增加供给,起到调节国民收入使用结构、调节资金供求和货币流通、保证国内重点建设等目的。

(3)预算工具。预算是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对未来一定时期收入和支出的预计方案,通过预算可起到收支控制、经济调节和管理的目的。它从两方面对宏观经济活动进行调控:一是供求总规模调节。当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时,可减少国家预算支出;反之则增加国家预算支出。二是国民经济比例关系调节。预算支出结构的变动可以调节国民经济的重大比例关系,国家通过预算增加或减少某个部门的资金供应,就能促进或限制该部门的发展。

(4)财政投资工具。财政投资是由国家财政安排的预算内投资,主要用于国家重点建设和其他大中型项目建设,财政投资数量大,作用力强,是调整国民经济结构的强有力手段,能有效促进经济增长。

(5)财政补贴工具。财政补贴是指国家以财政支出的形式,直接对企业或居民进行的补助,它是国家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而进行的国民收入再分配。从财政补贴与供求平衡的关系看,可以把它看成是一种赋税,它的作用与前面所述的税收的作用正好相反,这里不再多述。

3.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国家为了实现一定的宏观调控目标,通过银行系统,特别是中央银行系统,调节全国货币供应量和需求量及其相互关系的各种措施和相应规定。它由信贷政策、利率政策、现金管理政策等构成。

国家货币政策的实质就是国家依据货币供应量和社会总供求量变动的内在联系,通过对货币供求量的调整,以维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促进经济稳定运行。

货币政策具体可分为三种类型:均衡性货币政策、扩张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

均衡性货币政策就是保持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发展对货币的需求量的大体平衡,以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

扩张性货币政策就是通过降低利率、扩大信贷规模等措施,增加货币供应量,以刺激社会总需求增长。政府可以在经济发展不景气、需求疲软时实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紧缩性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利率、紧缩信贷规模等措施,减少货币供应量,以抑制社会总需求增长。政府可以在经济高涨、通货膨胀时期实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根据上述分析,货币政策同样对经济发展具有内在稳定器的作用,政府恰当地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实施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可以对宏观经济活动起有效的调节作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银行运用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有三种。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指的是以银行法的形式规定的、商业银行必须经常性地保留的、供支付提取存款用的准备金在存款中应占的最低比率。中央银行通过改变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数量或比率,能有效地控制派生存款的数量,从而调节货币供应量的变化,起到调节总供求的目的。具体操作过程是:当经济处于衰退时期,中央银行可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减少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交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相应的放款量可增加,派生存款也随之增加,结果是市场上货币供应量增加,利息率下降,从而刺激投资与消费,为经济的复苏与繁荣创造条件;在经济高涨、通货膨胀情况下,中央银行则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其作用过程与经济衰退时期的情况则正好相反。

(2)再贴现率。再贴现率又称中央银行贴现率,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所持有的各种合格票据贴现的利息率,也可以理解为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具体操作过程是:在经济衰退时,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并放宽贴现条件,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利率的下降会增加其向中央银行借款,从而增加市场货币供应量,结果就是银行存贷款利息降低,投资需求、消费需求相应增加,从而扩大社会总需求,为经济走向复苏和繁荣创造条件;在经济高涨、通货膨胀时,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和贴现条件,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利率的上升会减少其向中央银行的借款,从而减少市场货币供应量,结果就是银行存贷款利息提高,投资需求、消费需求相应减少,从而社会总需求减少。

(3)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交易量和价格都公开显示的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以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活动。具体操作过程如下:在经济衰退时,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政府债券,可以增加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这一方面扩大了投资资金的来源,另一方面市场货币量的增加会带来利息率的下降,进行刺激投资与消费,为经济走向繁荣和复苏创造条件;在经济高涨、通货膨胀时,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这将减少市场货币供应量,具体操作过程与经济衰退时的情况正好相反。

4.汇率政策。

汇率是指两国不同货币之间的比价。随着国内经济的日益开放,汇率越来越多地成为宏观调控的有效手段。政府可以根据国际市场的变化,调整汇率的升降,以引起国际收支、国际贸易的变化,进而影响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关系。开放经济条件下,政府汇率政策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调节进出口贸易、调节资金的流入与流出及对国内物价水平的调节等方面。汇率下跌,意味着本国货币对外贬值,一则可以降低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价格,提升本国产品国际竞争力;二则会增加资金流入,减少资金流出;三则会使各类进口商品价格上升,进而带动国内产品价格的上涨。汇率上升,意味着本国货币对外升值,其作用则正好与上述情况相反。

5.其他经济政策。

此外,还有价格政策、个人收入分配政策等其他宏观调控政策,与上述产业、财政、信贷、汇率政策等一起,共同构成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手段。

(三)行政手段

行政手段对宏观经济活动的调控主要是指依靠行政机构采用强制性的命令、指示、规定和下达带有指令性的任务或某些具体限制等行政方式。简单地说就是利用行政命令的方式来控制和管理经济。市场经济条件下,之所以仍然需要借助一定的行政手段管理经济活动,原因有二。

第一,国民经济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影响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及总供求平衡的不只经济部门的活动,还包括非常规因素及行政部门的干预,所以为保证国家重点建设,行政手段对经济的调节必不可少。

第二,目前我国各类市场发育尚不尽完善,如资金市场、要素市场不健全,市场供求也还缺乏对价格变动的有效反映,所以国家还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行政手段干预市场活动。

政府利用行政手段进行宏观经济活动调节,必须持谨慎态度,因为行政手段往往伴随有消极影响,行政手段使用的范围与对象应侧重于市场失灵的领域,应在促进市场的形成、克服市场的不完全性方面发挥作用。

(四)法律手段

法律手段对宏观经济活动的调控主要是指政府通过经济立法、司法等措施实行宏观调控和维持市场经济秩序。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法制经济。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一方面,国家通过经济立法,制定各种必要的经济法规,规定企业行为的基本准则和政府行为的规范,调整各方面的经济关系,保证各种经济政策、经济措施、经济合同等的贯彻执行,以促进社会生产和流通的有序进行。另一方面,政府还可通过经济司法,审理各种经济案件,制止和纠正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消极现象,打击和惩办各种经济犯罪活动。

在中国今后的宏观经济活动中,规范、明确的立法手段将越来越多地取代行政手段,成为中国宏观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

一、传统的宏观调控模式

(一)传统宏观调控模式及其缺陷

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政府对宏观(包括微观)经济运行进行直接的控制和干预。这种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否定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否定和忽视市场经济原则;宏观经济和企业经济的决策权全由国家统一掌握;经济运行的调控主要靠计划,而计划基本上是单一的指令性计划;企业缺乏独立的经济利益和权利;经济决策的实施主要靠行政手段,经济组织结构基本与行政管理层次合为一体;等等。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经济基础极其薄弱,这种严格的计划调控模式在集中起人力、财力、物力等优势资源实施赶超战略,保证重点建设,建立起本国相对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等方面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实践也已充分证明,这种模式压抑了经济发展的生机和活力,不利于宏观经济的平衡,尤其是不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和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崇尚市场的力量,反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认为市场竞争、市场价格是优化资源配置的最有效手段,完全竞争的市场力量可以自动实现经济的均衡增长,任何形式的政府干预都会破坏市场机制的作用。然而这种纯粹状态从来也没有实现过。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后期,随着垄断的出现,市场条件发生了变化,20世纪2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更是宣告了古典经济学自由市场论的失灵,以凯恩斯主义为基础的政府管制、调控理论应运而生,认为市场机制是进行资源有效配置的基本手段,但由于市场的不完全性以及市场机制本身的缺陷,易于导致通货膨胀和分配不公,国家有必要对经济活动进行调控,这一以政府为基础的国家干预政策盛行于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20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经济“滞胀”,说明国家干预在弥补市场缺陷方面并非万能,政府有限调控论由此而生:它既反对纯粹的自由市场经济论,也反对国家对经济的过多干预、直接干预,现代市场经济论由此产生。

现代市场经济强调政府对经济活动干预的领域与实施的措施应以不损害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为基本原则,以创造市场机制正常运行的条件和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为目的,凡是市场机制能实现有效调节的,政府就不要干预,只有市场机制不能有效调节的,政府才应出手干预,而且这种干预还应尽量利用市场机制的作用。现代市场经济理论重视与强调国家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适度干预与调节,充分发挥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国家计划则发挥导向作用,反对纯粹的自由市场经济。

中国目前正在大力建设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现代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现代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发达形态。它是以现代工业文明为基础的高度社会化、现代化、规范化和国际化的市场经济,在构成现代市场经济基本特征的四个因素中,规范化的市场主体与现代化的市场体系构成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而灵活有效的宏观调控系统则与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一起,构成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条件。灵活有效的宏观调控系统强调政府应承担起反对垄断和不公平竞争,维护市场的功能;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和提供有关信息,对企业和个人的微观行为和决策予以指导和诱导,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承担公共部门和公共事业的资源配置,克服市场失灵;调控社会分配和经济总量,提供社会保障,创造稳定的社会条件;等等。

二、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宏观间接调控模式

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宏观调控模式,是一种既能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又能充分发挥国家计划的导向和宏观调控力度作用的运行机制。与这样的一套运行机制相适应,宏观调控的主体是国家,国家对企业的调控,应通过市场这一中介进行,实行间接调控,建立起政府对经济的宏观间接调控模式。

所谓宏观间接调控模式,指的是国家通过一系列的宏观经济政策调节市场的变化,市场再输出反映国家意图的市场信号,企业则根据市场信号来调节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如图12-1所示)

图12-1 政府宏观间接调控模式示意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间接调控模式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是建立在市场机制基础上的政府宏观调控。它不同于传统计划体制下的政府对经济活动的直接管理,政府对经济活动的调控首先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重视与强调市场的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第二,以总量调控为主。从调控对象看,政府宏观经济调控以总量调控为主,通过宏观调控逐步纠正总供给与总需求失衡的情况,并不是对单个商品品种与数量进行调节。

第三,以价值调控为主。从调控方式看,政府宏观调控目标以社会商品供求价值总量平衡为主,而非对具体商品供求实物量平衡的调节。

第四,调控面覆盖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从调控范围看,政府宏观调控通过对市场的调节而对整个微观经济活动施加影响,继而对全社会各经济主体的活动进行间接调控。

第五,调控手段具有多样性。政府宏观调控以计划、经济、行政、法律等多种手段相结合,共同发挥作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健全与完善,政府调控手段转向以经济、法律手段为主。

第六,调控过程具有动态性。政府宏观调控措施应根据市场情况的变化适度、适时进行调整,及时解决调控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保证国民经济运行方向与宏观调控目标基本保持一致。

三、政府职能定位

(一)政府失灵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作用十分重要,但政府的作用绝不是万能的。一方面,政府调节经济运行的长处在于宏观经济调控而非微观企业经济活动经营与管理;另一方面,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同样需付出各类成本代价,片面扩大政府的作用,会导致“政府失灵”:由于许多行动的结果是难以预料的,政府在为实现其目标而努力时,往往也会犯错误,政策制定者们对计划的影响因素的控制能力有限,政策的制定者们往往具有为特殊利益集团谋利的动力。凡此种种情况,概括地说就是政府政策也可能失灵。

我国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将政府的领导、管理经济的职能等同于政府机关直接经营管理企业,政企不分,官办企业,国有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相混淆,企业一直以来只是政府行政机构的附属物,直接导致企业缺乏活力与创新精神,生产经营积极性不高,生产效率低下,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二)科学定位政府职能

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宏观间接调控模式必须科学定位政府职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具有社会经济管理者和国有资产所有权主体的双重功能。

政府在市场经济中有以下三方面具体职能:国有资产所有者、社会事务管理者、宏观经济调控主体。

科学定位政府职能,应认真、明确区分政府的上述三种职能: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公有制是主体,仍然有相当部分的国有资产,政府的重要经济职能之一就是行使公有制代表的职能,亦即行使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与营运职能,确保国有资产不受损害和增值,政府应通过科学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作为社会事务的管理者,政府应建立和完善市场规则、法律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作为宏观经济调控主体,政府应当统筹规划,制订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政府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职能,主要是指国家要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统筹规划,制定方针政策,发布信息,协调利益关系,提供服务和进行检查监督。

(三)政府职能的转变

从传统计划经济到现代市场经济,要求政府经济职能实现以下三方面的转变。

第一,政府对微观企业活动的管理从传统的直接计划管理转向以市场为中介的宏观间接管理为主。在传统的计划管理体制下,政府往往通过下达经济指标、规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内容与范围等方式对企业活动进行直接干预;宏观间接管理则是政府主要运用经济杠杆,通过市场机制引导企业活动按照宏观经济发展目标安排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凡是市场机制能够实现自我调节的,政府就不再干预。

第二,政府经济管理职能从传统的对企业具体经营活动的微观管理为主转向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宏观调控为主。现代市场经济下,市场是经济活动的中心,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政府经济管理的职能主要是制定和执行宏观调控政策,着力点在于调控宏观经济活动总量。

第三,政府对经济活动管理的方法从传统的行政命令、盖章审批,更多地转向搞好规划、协调、监督和服务。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活动内容是治理好宏观经济环境,完善市场各项竞争、交易规则,为企业的经营活动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服务,要实现从行政命令性功能向服务性功能的重要转变。

一、政府管制的基本内涵

政府管制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狭义的管制概念来源于英文Regulation或Regulatory Constrain,解释为具有法律地位的、相对独立的政府管制者(管制机构),以治理“市场失灵”为己任,依照一定的法规,对被管制者(主要是企业)的市场进入和退出、价格、数量、质量、投资、财务会计等,进行限制性的行政管理与监督行为。

日本的一些学者为区别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行政管理,通常更愿意将管制称为“规制”:“通常意义上的规制,是指依据一定的规则对构成特定社会的个人和构成特定经济的经济主体的活动进行限制的行为。”[1]“管制”和“规制”两个术语在学术界使用较多见,而在政府层面上,一般较多用的是“监管”,专指监管机构根据一定规则对被监管者相关行为进行的限制。

西方发达国家崇尚自由竞争,反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亚当·斯密的自由竞争论思想流传很广,认为市场竞争会自发保护公众的利益,每一个人的行为都好像受到一只“看不见的手”的引导,去做那些对大家都有好处的事情,所以,就促进独立性和经济福利而言,西方理论界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均认同,最好的政府政策就是自由放任。以后出现的管制经济理论被用来设计为公共利益服务与解决市场失灵,政府的作用主要限定在自然垄断领域:市场竞争的内在刺激机制能促使企业努力提高企业内部的运作、管理效率,保证分配效率,并进而促进整个产业的经济效率,然而自然垄断产业具有显著的成本弱增性特点,由一家或极少数家企业提供特定的产品或服务能使成本极小化,但由于企业实行垄断经营,垄断企业就会本能地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这就使以追求社会整体经济效率,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为导向的政府管制成为必要。我们可以从抑制企业制订垄断价格,维护社会的分配效率;防止破坏性竞争,保证社会生产效率的供应稳定;制止垄断企业不正当的竞争行为;解决自然垄断产业的外部性问题等多个方面认识由于自然垄断性问题而产生的对政府管制的需求。政府通常以进入管制与价格管制作为主要的管制方式手段。

广义的管制理论是基于政府公共机构的全部作为展开的,其内涵包括政府对经济活动的扶持与限制两个方面。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公共机构并不仅是单纯地限制经济主体的活动,而是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参与和干预经济生活,例如,政府为了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充分就业和公正分配,会更多地以财政金融政策为主要手段参与和干预经济;同时,在市场经济中,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市场同样不能充分保证公共产品的供应,政府必须以提供这类产品与服务的形式介入和干预经济,现代政府越来越多地参与了对产业的保护、扶持、引导及合理化转换等。所以,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为不仅仅是简单的公共机构对经济主体活动的“限制行为”,更多地应是把它看成是广义的“国家干预”。[2]从这一角度去理解,管制就是产业政策层面上的政府或社会公共部门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而对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进行的各种形式的干预措施。这里的“干预”等同于广义的管制,即一定的主体依据一定的规则对构成特定社会的个人和构成特定经济的市场主体的活动进行限制或鼓励的行为,它通常包括所说的市场管制与宏观调控,具体包括产业规划、引导、促进、调整、保护、扶持、限制等多方面的内容。

虽说产业政策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才在世界各国广泛使用的概念,但事实上产业政策的实践伴随着最古老的产业——农牧业的出现和国家的诞生就已存在了,例如中国封建统治者对农牧业发展的鼓励与扶持,对商业发展的压制,直接体现了国家对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产业政策一般以各个产业为直接对象,保护和扶持某些产业,调整和整顿产业组织,其目的是改善资源配置,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增强国际竞争力,改善与保护生态环境等。为了实现这些经济性的或社会性的目标,产业政策要求政府对每个产业和企业的生产活动、交易活动进行积极或消极的干预,直接或间接地介入市场的形成和市场机制。”[3]随着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政策的作用日益受到世界其他国家的重视。

概括地说,狭义的管制只是政府经济作为的一个部分,即政府产业政策中对产业主体及其行为的限制政策,而广义的管制则是指包括规制与扶持两方面内容的公共机构的经济作为。

二、政府管制的分类

对于管制的分类问题,除了上述最普遍的依据管制内涵界定进行的广义与狭义管制的区分外,可以依管制内容不同,将政府管制分为经济性管制、社会性管制和辅助性管制三类。

经济性管制。市场不完全理论是经济性管制出现的前提。不完全理论认为,在许多行业中,都存在着阻碍进入的障碍,只要这些障碍存在,垄断利润就不会由于竞争而消失,与这些进入障碍伴随而来的就是垄断及由此带来的超额利润、低效率。垄断的“问题”引发了两类不同形式的经济管制的需要:一是公用事业管制,一般用来控制自然垄断的行为;二是反垄断管制,用来防止出现非法垄断行为。经济性管制主要涉及产业行为的市场方面,如对费率、服务的质量和数量、竞争行为等的控制。

社会性管制。社会性管制的作用主要在于纠正不完全或不健康的产品生产与销售行为,以及防止生产过程中产生有害的副产品。这项工作一般由政府职能部门或独立的社会机构完成。

辅助性管制。辅助性管制仅指与执行各类社会福利计划(如社会保险、公费医疗、药品、食品标签)有关的管制措施,如对健康护理业(医师、医院、家庭护士及药房等)的控制。[4]

在西方经济学文献中,20世纪70年代以前,经济学对管制的理论和经验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于考察对公用事业(电力、管道)、通信、交通与金融等特殊产业的价格与进入的控制,以探讨在规模报酬递增情况下的定价与费率结构问题。美国环境保护委员会1970年建立后,管制的重心开始转向环境、质量、产品安全及工作场所安全。对管制(尤其是狭义管制)的研究也就逐渐从经济性角度的探讨更多地转入了社会性管制及其他辅助性管制。

三、政府管制的领域与作用

传统的政府管制理论重在研究政府对市场失灵的纠正,例如削弱垄断性定价、减少环境污染、促进产品质量或作业场所安全等,目的是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市场经济并不排斥政府的作用,“管制通常是对经济事件或市场失灵感应的特殊回应”[5]。但是管制绝不能凌驾于市场经济之上,而是对市场机制的一种有力的补充:自然垄断产业、公共产品领域基于其产品(服务)成本的弱增性、网络经济性、巨大的规模经济性、成本沉淀性,不适宜过多地强化竞争而成为政府作用的重要领域,而对于一般竞争性产品或产业领域,政府的作用则表现得更为复杂。

(一)垄断行为与政府管制

垄断使垄断者获得好处,却使整个社会福利蒙受损失,由于纯福利损失的存在,垄断注定不能满足最优经济结构要求——即帕累托最优效率。垄断问题的出现是一种市场失灵,对市场失灵的纠正引发了政府经济管制的必要性研究,出现了两类不同形式的针对垄断的管制:一是专门指向控制自然垄断行为的政府公用事业管制;二是用来消除任何可能出现的非法垄断影响的反垄断管制。反垄断政策主要用来防止因垄断形成的竞争限制,通过禁止卡特尔、监管并购行为、监督滥用市场权力来阻止市场统治企业普遍存在的限制竞争倾向。政府反垄断政策实施的目的是为了建立一种竞争秩序,从根本上说,政府反垄断政策制度的目标应是维护社会福利最大化,最大限度地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二)过度竞争与政府管制

日本著名的产业经济学家小宫隆太郎在其所著的《日本的产业政策》一书的序言部分写道:“所谓‘过度竞争’,用最简单的话来说,是指下述这样一种状态:在集中度低的产业中,尽管许多企业的利润率很低或陷于赤字状态,但生产要素(主要是劳动力)和企业却不能顺利地从该产业中退出,使用权低或负的利润率长期继续。”

由政府进行适当的政策性介入,是解决过度竞争问题的一种重要方式。针对过度竞争及由此导致的多数企业经营困难、市场秩序混乱等问题,政府规制新企业的进入,或者引导部分在位企业的退出,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福利水平。政府为了进行有效的规制,必须收集、了解企业技术水平变化的程度、消费者偏好的变化等,产业内企业最优企业数的评价也是需要有足够信息加以支持的。虽说政府对过度竞争政策性介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更应认识到,竞争并非万能,完全依靠自由竞争的作用,也会产生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况且在市场机能存在缺陷时,市场无法自我解决过度进入、过度竞争问题,政府的产业管制政策就成为必不可少的了。

(三)不正当竞争与政府管制

不正当竞争专指在现实生活中带有欺骗性的、不公正的或有害的竞争行为。不正当竞争表现在:弄虚作假、假冒名牌、以次充好、缺斤少两、强买强卖、互相串谋、欺行霸市,强迫交换过程中的对方接受不合理的交易条件,编造和散布有损于竞争者商业信誉、产品信誉的不真实消息,甚至结帮成伙,在市场上为非作歹,恫吓竞争者或直接干涉竞争者的行为,扰乱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

不正当竞争行为扰乱了市场,破坏了正常的竞争秩序,最终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为培育一个健康完善的市场,需政府、企业、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起作用:政府部门应强化监督与控制;企业应完善自我约束机制,规范自身竞争行为;充分发挥新闻媒体、消费者协会及其他民间机构的社会性职能。目前中国企业自身素质不高,自我行为约束能力不强,企业的非理性竞争行为短期内难以根除;社会性监督机构由于发展时间不长,力量欠强、影响力也不够大。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管制作用不容低估。政府通过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如工商、财税、物价、卫生、质检、公安等部门的作用,可以对企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实施全方位的控制与制裁。

(四)对外开放下的政府管制

对外开放引出产业的安全问题。所谓产业安全,是指在国际经济交往与竞争中,本国资本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国内重要经济部门(产业)的控制,本国各个层次的经济利益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经济利益分配的充分,以及政府产业政策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贯彻的彻底。从根本上看,一个国家维护产业安全的能力最终取决于该国对本国国民经济重要产业的控制能力及该产业本身抵御外部威胁的能力(即本国产业竞争力)。[6]

产业安全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对外开放与外资、外企的进入所带来的。利用外资是否构成产业安全威胁,关键是要看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中,外资经济所占份额及其垄断程度,另外也要看幼稚产业和其他一些对国内就业影响较大的行业中,外来产品和外资企业产品的市场份额。维护一国经济安全的根本途径在于本国经济、本国企业的强盛,这是最终制胜之道。然而在一个开放的宏观环境下,面对巨大的内外产业梯度差,本土企业的强盛与外资的进入无法展开速度上的比拼,这是一个客观的事实,政府产业政策应加强对本国产业链中薄弱环节的修补,对幼稚产业加大扶持力度,为本土产业发展营造一个较为宽松、优惠的政策环境;更为重要的是,政策可以通过各种优惠措施,对外资投向进行地区性、产业性引导,尽可能减少其对本国重要产业的冲击,对外资企业在使用东道国原材料、承担出口业务、增加经营战略中的当地化成分等业绩提出要求;在WTO允许的口径下,通过制定必要的法律、法令、法规,对外资企业的进入地区、业务内容实施监管:美国在1975年曾专门成立了外国投资办公室,负责调查外资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主要是对能源、自然资源、农业、环境、房地产、就业、国际收支和贸易等方面的影响,并向国会提交分析报告,以此制定相应的管制政策;在外商投资期限问题上,世界许多国家也都有要求,如菲律宾政府规定外商投资期限一般为30年,智利一般为10年,但允许视具体情况延长;在技术转让问题上,新加坡规定外资企业必须传授生产与管理技术,而且对过时的技术领域的外商投资一般不予批准;在雇用限制问题上,巴西一般要求本国雇员占企业雇员的2/3以上,与此相应的工资额也要占2/3以上。凡此种种,世界各国都有维护本国产业安全的具体措施,中国需要很好地借鉴。

思考与练习

一、名词解释

社会总供给 社会总需求 宏观经济均衡 政府宏观经济调控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狭义与广义的政府管制

二、单项选择题

1.宏观经济总量的平衡是指( )。

A.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平衡

B.一个地区范围内的市场供需平衡

C.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

D.全国工业部门的生产和需要的平衡

2.国家调控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主要是( )。

A.既包括总量平衡,又包括结构平衡

B.既包括货币流量平衡,又包括实物流量平衡

C.既包括积累基金平衡,包括消费基金平衡

D.既包括商品供求总量平衡,又包括货币供求总量平衡

3.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经济调节方式应该( )。

A.以间接调节为主 B.以直接调节为主

C.始终以调控总供给为主  D.始终以调控总需求为主

4.一般而言,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A.抑制投资需求的不断增长 B.刺激社会总需求的增长

C.控制通货膨胀的进一步加剧 D.防止物价上涨得太快

5.用于纠正不完全或不健康的产品生产与销售行为,以及防止生产过程中产生有害的副产品的管制称为( )。

A.经济性管制 B.社会性管制 C.行政性管制 D.辅助性管制

三、多项选择题

1.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具体职能包括( )。

A.政府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具有的职能

B.政府作为社会事务管理者具有的职能

C.政府作为宏观经济调控主体具有的职能

D.政府作为国有企业管理者具有的职能

E.政府作为经济政策的制定者具有的职能

2.我国实行宏观调节所运用的经济杠杆主要有( )。

A.价格 B.税收

C.利率 D.工资

E.财政补贴

3.财政政策调节宏观经济活动的手段主要包括( )。

A.财政补贴 B.国家税收

C.国家预算 D.国家债务

E.信贷政策

4.货币政策调节宏观经济活动的手段主要包括( )。

A.国家预算 B.公开市场业务

C.利率手段 D.再贴现手段

E.存款准备金手段

5.当经济过热,社会总需求过旺,总支出过多时,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所应选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 )。

A.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B.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C.均衡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D.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E.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四、判断题

1.我国对经济活动进行宏观调节的方式主要是直接调节。  ( )

2.充分就业是指劳动力资源利用的生理界限和每个愿意工作的人都百分之百地可以找到工作。  ( )

3.社会化大生产客观上要求国家实行宏观经济调控。  ( )

4.社会总需求由三部分构成,即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净出口需求。 ( )

5.宏观经济失衡就是指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在数量上不相等。  ( )

6.国际收支平衡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资本流出与流入的平衡,二是进口与出口之间的平衡。  ( )

7.紧缩性财政政策会使财政收入减少,财政支出增加,从而使社会需求受到控制。  ( )

8.政府职能的转变就是指政府对经济运行的管理从传统的直接计划管理转向以市场为中介的宏观间接管理。  ( )

9.总供给是一个国家所有商店的全部商品数量。  ( )

10.政府管制就是指政府对自然垄断产业的控制与管理。  ( )

五、简答题

1.分析宏观经济失衡的原因。

2.试述社会总供给的构成及影响因素。

3.试述社会总需求的构成及影响因素。

4.试述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职能。

5.试述政府宏观间接调控模式及其基本特点。

6.试述财政政策工具与货币政策工具的种类及其分别在经济过热、经济疲软时期如何对经济发展起调节作用。

7.试述政府管制的领域。

[1]〔日〕植草益:《微观规制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版,第1页。

[2]同①,第2页。

[3]〔日〕长谷川启之:《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中国计划出版社1995年版,第205页。

[4]Heffron F A:The Administrative Regulatory Process,New York:Longman,1983.

[5]丹尼尔·F.史普博:《管制与市场》,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5页。

[6]杨公朴、夏大慰:《产业经济学教程》,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0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