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素质培养的科学内涵

大学生素质培养的科学内涵

时间:2022-1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素质培养的时代要求全面推进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革命。素质教育同样把教育工作的重点放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上,这两种教育观所达到的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第五章 素质篇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量极度扩张,社会分工更为细化。社会竞争突出地表现为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竞争的核心表现为人的综合素质的高低。当代的大学生,是21世纪国家建设的栋梁,其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进程,关系到我们的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培养思想高尚、文化深厚、专业精深,身体心理健康的大学生,是时代与民族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与庄严使命。

第一节 素质培养的时代要求

全面推进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革命。一般说来,大学生的素质主要是由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素质、智能素质、创新创造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等五个方面所构成。其中,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是核心,智能素质和创新创造素质是灵魂,身体和心理素质是基础。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相互依赖,相互融合于一个统一体中。

一、大学生素质培养的科学内涵

(一)素质的含义

素质一词,目前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种解释认为,素质是个人先天具有的生理特征,包括神经系统、感觉、运动器官、大脑的特点等,这些特点是通过遗传获得的,所以也叫做遗传素质。这种遗传素质对人的能力形成和发展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另一种解释认为,素质是指人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生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人的思想、知识、能力、体格、品质等要素。我们认为,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以及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学习、努力和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

(二)素质教育的含义

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对素质教育的含义、宗旨、任务作了全面的阐述。

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从根本上说具有一致性。全面发展教育就是要促进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充分自由、主动活泼地发展,就是要促进学生的才能和兴趣、特长和谐统一的发展。同时包括学生的道德水平、审美情操、创新思维的发展。素质教育同样把教育工作的重点放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上,这两种教育观所达到的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素质教育是对全面发展教育的完善。

二、素质教育思想的历史演进

(一)西方素质教育的思考及实践

在西方文明史上,人们很早就开始了对人的全面培养、全面教育的思考及实践,历史上曾有“自由教育”、“博雅教育”、“人文教育”、“通才教育”、“科学人文教育”等不同的教育术语或称谓,表达着使人整体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的教育思想。特别需要指出的是,19世纪出现的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思想,为后来社会主义教育思想与实践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也是我们今天全面推进的素质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理论基础。

(二)中国素质教育的历史渊源

我国古代也有注重提高人的多方面基本素质的教育。早在西周时期就时兴“六艺”之教:礼、乐、射、御、书、术,体现着对人的素质的全面培养。孔子致力于“君子”的培养,就是要培养品德高尚、精通“六艺”、“文质彬彬”的德才兼备的人才。继孔子后,孟子荀子董仲舒、韩愈、朱熹王阳明等许多教育家,都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素质教育思想财富。但同时又因受历史或阶级的局限,特别是隋代开始的科举考试制度的负面影响,极大地压抑了读书人的潜能,影响了个体素质的全面提高。这与我们现代所提倡的素质教育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在近现代,伴随着国运的兴衰,思想家和教育家们对人的素质培养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著名学者蔡元培强调国民教育应以“养成共和国健全人格”为根本目的,主张“五育”并举,全面实施军国民教育、实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提倡发展个性与崇尚自然。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提倡“生活教育”理论,主张“教学做合一”,反对教师“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和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强调培养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幼儿教育专家陈鹤琴首倡“活教育”理论,将教育目的划分为依次递进的三个层次,即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最终归结为“做现代中国人”。而“现代中国人”必须具备五个条件:一要有健全的身体,以寓道德学问;二要有建设的能力,恢复文化科学事业;三要有创造的能力,重新唤起被旧制度束缚了的中国人的创造能力;四要能够合作,牺牲个体之小我,以成全民族之大我;五要有服务心,肯为社会造福。这些思想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是屡见不鲜的,但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时代,由于政治、经济、战争等社会因素的影响,这些思想不仅很少能在教育实践中实现,有的甚至因此遭受通缉而流亡海外。

(三)我党对素质教育的实践性探索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在不同历史时期和阶段始终如一地高度重视共和国的教育事业,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在理论与实践上为推进我国的素质教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对教育的论述影响着我国教育发展的主流教育思想,是党和国家制定教育方针与教育发展战略决策的理论基础。素质教育思想,是他们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历史任务和不同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与完善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毛泽东同志非常注意对人才的培养,在人才素质的标准和接班人的培养规格问题上,始终坚持“德才兼备”、“又红又专”,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党面临着领导民族革命斗争的艰巨任务,毛泽东同志敏锐地认识到要取得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当务之急是要培养大批领导者和管理人才。因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中国共产党是在一个几万万人的大民族中领导伟大革命斗争的党,没有多数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是不能完成其领导任务的。”“我们已经培养了不少的人才,军事、政治、文化、党务等各方面都有了我们的骨干,这是党的光荣,也是全民族的光荣。但是,现在仅有的人才还不足以支撑斗争的大厦,还必须广泛的培养人才。”毛泽东同志在这里所说的“德”,主要是指人才的思想道德品质素质,“应是能坚决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服从党的纪律,和群众有密切的联系,有独立的工作能力,积极肯干,不谋私利”。这里所指的“才”,显然指的是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军事指挥能力,有较高的战略战术和科学文化知识水平等等。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由于我国工作重心的转移,阶级斗争尽管在一定范围内还存在,但它已经不是国内的主要矛盾,我们熟悉的知识领域已基本过时了,已远远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发展的需要,我们所面临的任务要求我们从头学起。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毛泽东同志向全党发出号召:“严重的经济建设任务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熟悉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悉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我们必须克服困难,我们必须学会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我们必须向一切内行的人们学经济工作,拜他们做老师,恭恭敬敬的学,老老实实的学。不懂就是不懂,不要装懂。”他果断地要求处于革命战争时期的人才向国内经济建设转变,成为国内经济建设和管理的内行。因此,从毛泽东同志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德与才的统一,红与专的统一,无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在建设时期,都是一个合格人才所不可或缺的素质,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人才培养上的本质要求。

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人才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人才培养的“四有”素质标准。“现在我们要特别注意建设物质文明。与此同时,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之后,又多次强调“四有”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的重要性。

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中央,积极贯彻落实邓小平的科技教育理论,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这一理论。1993年2月,中共中央发布了《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了在新的形势下教育工作的任务,并强调要加快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科技体制改革需要的教育体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纲要》针对当前人才教育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还强调要重视因材施教和人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现代化大生产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1999年6月15日,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指出“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他说:“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他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90周年大会上对青年学生提出了“五个成为”的要求和希望,即希望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成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成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成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五个成为”实质上就是要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实施素质教育的现实意义

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的呼唤,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迎接国际竞争的迫

切需要

我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我们正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实现现代化这一宏伟目标的实践当中,我们面临着资金、技术和物质资源不足的问题,而最大的问题是劳动者素质和人才问题。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发展中国家,如何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的优势,是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所在。国民素质的提高必须依靠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优先发展教育,而且必须实施素质教育,惟其如此,才能实现发展教育的根本任务,提高民族素质。正如《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所指出的:“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这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条必由之路。”

(二)实施素质教育是迎接科技挑战的需要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是:发展速度加快,新领域突破增多;学科高度分化而又高度综合;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大大缩短;知识信息传播超越时空。当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职业的广泛流动性。所有这些都对人的素质的培养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要求

“素质教育”最初是针对中小学存在的“偏离了受教育者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需要,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等倾向而提出来的,但高等教育中“偏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影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的现象同样不同程度地存在,在“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强的功利主义倾向,过弱的人文素养”等方面,比之基础教育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因此,在高等教育中实行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必然。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知识的总量已达到了3~5年翻一番的程度,知识更新的周期更是越来越短,那种“上一次大学,管用一辈子”的思想观念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社会对科学技术的极大重视和对物质利益的强烈追求,使得科学教育备受青睐,而人文教育则受到冷落,这种急功近利的弊端已经开始显现:大学生盲目迷恋高新科技教育,忽视了人文思想与精神的培育。

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正处于嬗变过程中,对大学生加强素质教育,特别是在当前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整合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使大学生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文化环境的熏陶、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锻炼,以及人文精神的感染,升华人格,提高境界,振奋精神,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成为“四有”人才,为在学校学好专业以及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节 大学生素质培养的基本内容与途径

大学生素质是建立在自然特质的基础上,通过社会环境影响、教育学习以及社会实践而形成的稳定的属性。简单地说,它是大学生在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心状况等方面对客观世界的适应和改造的综合能力。从教育思想上讲,它是一种新的教育观念。它一方面强调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又强调充分发挥学生个人特长,促进个性的充分发展。大学生素质内涵十分丰富,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它进行教育和培养。

一、政治素质

从广义上说,思想政治素质就是指人们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之上,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的内在相对稳定的品质。或者说,思想政治素质是指人们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之上,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而形成和树立起来的对共产主义的信念,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具体包括对共产主义信念的坚定程度、理解能力、辩证分析问题能力、对党中央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贯彻能力以及道德品质修养和提高能力。

(一)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理想和信念是人的心灵世界的核心,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远大的理想、崇高的信念能点燃人生的激情,激发人们的才智,激励人们奋发向上。古今中外,凡是为人类进步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人,无不具有远大的理想、崇高的信念。青年时期,是播种理想、确立信念的黄金时期,是规划未来、设计人生的关键阶段。确立怎样的理想和信念,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度过什么样的人生,从根本上决定了大学生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1.理想的含义、特征和类型

(1)什么叫理想

“理想”一词,最初来源于希腊语“ideal”,意思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现实可能性的对美好未来的想象和追求,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这一概念包含三个要素:一是人们的一种观念形态;二是人们对美好未来的一种目标追求;三是基于现实生活又高于现实的目标追求。

(2)理想的特征

相对其他观念形态,理想具有如下特性:第一,目标性。对自身实践行为的价值方向进行选择;第二,现实可能性和科学性。理想虽然是人的精神现象,但它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科学理想所反映的内容具有客观性,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现实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因而最终是可以实现的。第三,时代性。理想是同一定时代的生产发展水平密切联系的,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政治经济关系的产物,它不是人们头脑中固有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因此它具有时代性;第四,阶级性。正如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所说:“皇宫中的人所想的,和茅房中的人所想的不同。”毛泽东同志也曾说过,“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这种阶级的烙印,是指一定社会群体内的共同理想;第五,实践性。理想一旦产生,就会作为认识的初步结果促使人们去进行实现理想的实践活动,它不仅给人生实践提供一个导向,而且还会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根据实践来修改和发展。树立了理想而不努力实践,只会使理想成为镜中花、水中月;第六,超前性。理想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是对已有社会现实的一种超前性的预见和设想,因此,理想不是眼前的现实,而是未来的现实,是需要通过努力奋斗才能实现的现实;第七,多样性、层次性。

(3)理想的类型

理想的类型,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划分。从内容上可分为社会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

2.信念的含义、特性和类型

信念是与理想相联系的精神现象。人们对自己确立的理想坚定的程度,往往表现为一个人信念的状态。信念就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对某种理论主张、思想见解及理想的坚定不移、坚信不疑,并能激励人们努力为之奋斗的看法和观念。

(1)信念的特征

信念是与理想相联系的精神现象。人们对自己确立的理想坚定的程度,往往表现为一个人信念的状态。

第一,坚定性。它以一定的社会认识为基础,经过情感深化,不仅具有理智上的坚信不疑,而且得到了情感上和行为上的强烈支持。因而,这比一般认识具有更高的稳定性。毛泽东、李大钊、方志敏、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就是明证。

第二,执著性。信念是一种稳定的观念,是在认识情感和意志的基础上形成的“非做不可”的欲念。人们通过认识,并在情感上接受这种认识,认为它是正确的,是自己的最迫切的需要,从而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和亲身践行的自觉要求,在意志的作用下,就形成坚定不移的、稳定的信念。

第三,多样性。信念的多样性,不但表现在同一问题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信念,而且表现在一个人在社会生活的不同方面也可能产生不同的信念,比如对政治、经济、科学、道德、审美、真理、事业的信念以及其他人生信念。

(3)信念的类型

信念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具有特定的层次和结构,它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第一,政治信念。政治信念是指人们对国家、政党、社会变革、政治制度、政治人物和设施等一系列政治问题的一贯看法。它决定着人们的政治态度和方向,并指导人们的政治活动。第二,科学信念。科学信念是反映人们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等客观规律的科学知识体系的信服。它体现人类的理性精神,建立在判断推理、科学实验和实践检验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幻想或猜测的基础上。第三,道德信念。道德信念是指人们对一定的社会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道德现实坚信不疑的看法,并以此指导自己的道德行为。第四,生活信念。生活信念是指人们对生活前途的信奉态度。生活信念人人都有,只有正确与错误、科学与非科学之分,而无有无之别。

不同的人的生活信念往往取决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接受的需要程度以及对此的意识程度。比如有的人勤于探索、勇于进取,在顺境和逆境中同样一如既往,开拓前进,这是一种正确的生活信念;而有的人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心灰意冷,丧失生活的信心和勇气,这是一种错误的生活信念。

3.理想、信念对人生的作用

理想和信念是我们人生的精神支柱。

第一,理想确定人生的方向。理想,作为人生的奋斗目标,在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自我的历程中指引着人生的方向。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是人生的指路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就没有生活。”

第二,信念奠定人生的根基。信念是精神生活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科学的信念是以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为基础的,能给人以信心、勇气和毅力,是人们走好人生道路的根基。

信念对人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召唤力,并转化为坚强的意志力,支撑和驱使着人们勇往直前。一个人的信念越坚定、越高尚,其内心焕发出的驱动力就越强大、越持久,越能激励着自己向既定的目标奋进。如果缺乏信念或信念不坚定,往往容易动摇已有的理想,或者缺乏实现理想的信心和决心,因而无法使正确的认识和正确的理想转化为行动,即使在某个时期能转化为行动,也会因遇到困难和挫折轻易放弃、退却。

如果说理想是人生的指路明灯,那么信念便是人生的坚实沃土。

4.确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

社会主义信念是一种政治信念,是人们在对社会主义深刻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对社会主义的一种内在确认,并将其作为理想的社会制度去追求,去为之奋斗的价值取向。中国坚持在共产党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做出的正确选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大学生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己任,以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为正确的人生目标。

确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就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积极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来,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我国现阶段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当代大学生要坚定科学的社会主义信念,最根本的就是以积极的人生追求,脚踏实地地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青春年华。

第一,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救中国。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团结一切受压迫的人民群众,以气壮山河的英勇气概,彻底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使黑暗的中国变为光明的社会主义中国。正是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近百年来苦难深重的历史命运;正是社会主义,开辟了中国走向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的光辉道路。社会主义中国,不仅结束了受帝国主义长期欺凌的屈辱历史,而且结束了在反动统治下长年战乱和一盘散沙的混乱局面,实现了民族的独立、国家的统一、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使中国人民渴望的安居乐业、自由幸福的生活变成了现实。

第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立足于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实际,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道路,形成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实现了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形成了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新局面和新成就,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令世界瞩目。

第三,确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就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正如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的那样,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第四,立志振兴社会主义祖国。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就是要使中国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是要使中国发展起来,强大起来,在经济上优于资本主义,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它需要千千万万的大学生为之奋斗。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必须通过艰苦奋斗才能实现,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前途、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是当代大学生最崇高的历史使命。当代大学生要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在社会主义旗帜下,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振兴社会主义祖国建功立业。

5.确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共产主义理想就是要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它是为世界上绝大多数人谋福利的理想,是使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彻底摆脱被剥削、被压迫和贫困等苦难,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理想。共产主义理想是人类社会最美好、最进步、最科学的理想。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

共产主义事业是人类历史上空前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它的实现不可能一帆风顺、轻而易举,它必须经过一个长期、艰苦和曲折的奋斗过程。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就必须把远大理想同我们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

一是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信念是人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是当代大学生应有的品格。在新世纪新阶段,尤其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绝不能因为社会主义的暂时挫折和资本主义的一时强大而动摇和丧失当代大学生应有的理想信念。

二是有崇高的共产主义思想境界。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建立需要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但共产主义的思想境界则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和拥有的。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思想境界,必须不断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善于摒弃和克服一切非共产主义的思想观念,敢于抵制和反对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等一切反共产主义的价值观念,不断加强思想修养,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三是有干共产主义事业的过硬本领。共产主义事业作为一项伟大的运动,需要经历若干个发展阶段,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奋斗。每个当代大学生必须立足现实,脚踏实地,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结合起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一流的业绩。

总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当代大学生要立足本职,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以小见大,“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有了远大的理想,才能保持永远前进的勇气和方向,而实现理想的道路是由无数细小的工作积累起来的。我们应当善于把远大的理想和日常的工作结合起来,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发挥大胆创造和不怕困难的精神。理想是人生的目标,实践是登堂入室的旅程,只有付诸于实践的理想,才会生根、开花、结果。

(二)大学生要继承爱国主义光荣传统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一个民族需要民族精神,一个时代需要时代精神,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结合。

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与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爱国主义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第一,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第二,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第三,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第四,爱自己的国家。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它随着历史条件和历史阶段的变化而发展变化。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随着各民族面临的不同历史任务而具有不同的时代内容。

2.新时期爱国主义的时代特征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兴起,爱国主义被赋予了新的历史内涵,必然反映新的时代特征。

第一,热爱祖国与热爱社会主义的统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以后,爱国主义就与社会主义密不可分。因此,把爱国主义同社会主义有机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本质要求。首先,两者在基本内容、根本目标上是一致的,两者都把维护国家的独立、统一和强盛作为自己的基本内容和根本目标;其次,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它总是同国家的具体国家制度联系在一起的。当代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对于中国社会的每一个成员来说,坚持爱国主义,就是热爱社会主义中国。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在今天,我们讲爱国就是要爱社会主义祖国”。其三,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统一,还体现在两者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之中。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已成为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有机地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之中。爱国主义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建设提供重要的精神动力和充分的群众基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建设为爱国主义提供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有力的政治保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需要爱国主义精神,而爱国主义精神只有融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第二,热爱祖国与热爱中国共产党的统一。热爱祖国,就要热爱全心全意领导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中国共产党。我们党的多年奋斗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是近代中国伟大爱国者、革命先驱孙中山事业的最好继承人,而且他取得的爱国主义伟大成就,如领导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和建设繁荣富强的现代化国家,是中国历史上任何阶级和政党所不能达到的。而我们党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伟大成就并赢得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爱戴和拥护,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我们党“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最坚定、最彻底和最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我们热爱祖国,就是要始终如一地热爱中国共产党。

第三,热爱祖国与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统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立的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机器掌握在全体劳动人民手中,因此,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行使着管理国家和社会的一切权利。在当代中国,热爱祖国与热爱社会主义国家是完全一致的,而要热爱社会主义国家,就要热爱我们的人民。因为我们祖国灿烂的文化、悠久的历史,是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创造的,人民是我们伟大民族的主体,是伟大祖国之本,是国家建设的主力军,祖国和人民是分不开的。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爱国者必爱人民,卖国者必卖人民,这在历史上已被无数事实所证明。同样,要热爱人民,就必须热爱人民(通过共产党领导)所建立起来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也只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对内才能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团结,镇压国内极少数敌对分子的捣乱和破坏,保障人民发展生产和实现现代化建设;对外才能防御外敌入侵和颠覆活动,保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所以,我们热爱祖国与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统一的。

第四,热爱祖国与自觉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统一。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是自觉地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爱国主义。因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理论武器。正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党在80年奋斗历程中,先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因此,新时期的爱国主义要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和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就必须自觉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只有这样,它才能建立在对社会历史发展必然性规律认识的基础上,遵循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从而使爱国主义与建设社会主义,与在全世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

此外,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的爱国主义是与国际主义相结合的爱国主义,而绝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它教育人们在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的同时,也要尊重其他的国家和民族,在平等互利、友好合作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人民建立真诚的友谊,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团结战斗,相互支持,共同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做出自己的应有贡献。

3.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爱国主义的根本任务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同社会主义有机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因此,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必然要求。这是因为:首先,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奠定了历史起点。其次,我们社会主义祖国经过半个世纪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创了正确的道路。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新时期,经过近三十年的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已经为我们提供了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所必不可少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条件。第三,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建党80周年大会上指出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总体上还没有改变。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依然是我们长期的中心任务”。正因为如此,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爱国主义的根本任务。

4.做忠诚的爱国者

爱国主义包括情感、思想和行为三个基本方面。其中情感是基础,思想是灵魂,行为是体现。

做忠诚的爱国者,就要认真履行好以下义务:

第一,自觉维护国家利益。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承担起对国家应尽的义务;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第二,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伟大的中华民族就一直拥有统一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各族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因此,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这不仅是每个中国人的职责和义务,也是每个中国人正确处理个人与民族、个人与国家,民族与民族、民族与国家关系的新时期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一个真正的爱国者,在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大是大非上,应始终以祖国和民族的根本利益为前提,坚决反对一切损害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错误言行。

第三,增强国防观念。国防观念或国防意识,其实质就是对于维护国家主权、尊严和领土完整的高度责任感,就是追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伟大理想和抱负。增强国防观念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国防是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备外来侵略和颠覆,所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相关的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国防观念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对国防建设的目的、内容、途径和重要性等问题的认识,它主要包括国防忧患意识、国防目标意识、国防价值意识、国防责任意识、国防法制意识和国防献身意识等。

第四,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爱国主义不仅仅是口号和激情,更是扎扎实实的行动,大学生要把爱国之情化为报国之志、强国之行,投身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去。一是要增强爱国的深厚情感;二是要确立报国的崇高志向;三是要培养建设祖国的聪明才智;四是要坚持报效祖国的积极行动。

二、创新素质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突出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积极探索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途径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创新的内涵

创新是一个综合概念,是包括教育在内的各种社会事务进步与发展的共同因素。具体地说,创新是指主体(人)为了一定的目的,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对事物的整体或者其中的某些部分进行变革,从而使其得以更新于发展的活动。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它的到来使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创新和知识广泛传播发展,以智力资源来创造财富的经济。创新是它的灵魂,而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无论是知识创新还是技术创新,无论是经济竞争还是科技竞争,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大量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是时代的迫切需要,也是一个国家富强及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因素。

人才来源于教育,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摇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原有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发展个性特长的需要。

(二)加强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创新能力是指通过科学知识的积累和创新性思维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而且能够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它是一种开创性的探索未知的心理活动,是人类智慧升华的表现。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而且必要的。

1.加强创新教育是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所谓的成才,不单指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新时期对人才有了新的界定。在现今社会中所需要的人才要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具备良好的人格魅力,这样的人才才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因此,大学生要想成为社会建设的有用之才,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学生成才的需要。

2.加强创新教育是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重要途径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当代大学生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尤其是来自就业方面的压力很大。从各高校了解的情况看,目前大学生最关注的问题是就业时找个什么样的工作。而且随着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在相对有限的就业机会中竞争会愈益激烈,大学生怎样去面对这个问题摆在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关键还是要提高自身素质。自身素质,不仅包括学习成绩、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而且包括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法律素质等。总的来说,就是指大学生是否具备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能否顺利实现就业,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讲,拓展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我们全面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提供了一个重要而有效的途径。

3.加强创新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它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传播和使用为基础,以创新性人才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经济。在这样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看重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三)创新素质教育的目标

要完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任务,就必须切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础,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提升。素质教育弥补了传统教育、应试教育的不足,它打破了原有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思想,以受教育者为主体,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创造性,培养受教育者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也就是说,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

(四)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途径

1.创新素质的内涵

创新素质是指人们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品质。

2.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内涵

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创新素质是一个多维结构的综合素质,主要由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个性等五个要素构成。五个要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构成了有机的统一体。

构成创新素质的五个子系统的功能分别是:创新意识主要解决人们乐于创新的问题;创新精神主要解决人们敢于创新的问题;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主要解决人们能够创新的问题;创新个性主要解决人们保障创新的问题。

3.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标准

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标准在我国还没有明确的规定,美国学者里恩最近提出了青少年创新素质的17条标准,可供我们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参考:第一,能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第二,在较长时间里不分心,能注意力集中地解决问题;第三,在日常生活中,对探讨的问题、作业能不懈地学习和钻研;第四,面对需要解决的目标和任务不迷信权威,坚持自己的认识,并能坚持完成任务;第五,对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能有较好的反映;第六,能不断地对问题保持理智的好奇心;第七,遇到比较困难的问题,具有挑战性的反应;第八,具有超越自己年龄的机灵、敏锐的观察力;第九,词汇丰富、口头表达熟练;第十,善于掌握许多新的概念,并且思维活跃;第十一,能及时纠正自己的偏见,接受他人的正确观点;第十二,具有用非常规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独创性;第十三,富有独立思考的想象力;第十四,具有能对自己掌握的理论、概念广泛运用的能力;第十五,具有对学习哲学、自然、文艺、音乐、体育等广泛的兴趣;第十六,关心集体,乐于参加集体活动,与他人关系融洽,对别人的缺点不吹毛求疵;第十七,自信心强,能适应各种突变而情绪镇定,具有幽默感。

4.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途径

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一般而言,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要求大学生克服过于谨慎、思维僵化、从众心理和信息饱和等创新障碍,激发创新兴趣,激励创新动机,培养创新思维,优化创新情感,增强创新意志,塑造创新个性,掌握创新技巧;坚持独创性,善于联动思考和发散性思维,不断学会综合,突破跨越想象;要求大学生创造性地学习理论知识,创造性地开展创意文化活动;善于深入社会,用心投身社会实践,创造社会价值。

(1)培养创新意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就是要在大学生群体中形成一种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耀、以创新为目标的氛围和共识。它是由于对创新的热爱、追求、奉献和奋斗所形成的一种精神境界。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的刺激和引导下,大学生才有可能产生创新的动机、确立创新的目标、确定创新的方向,并发挥创新的热情、挖掘创新的潜力、释放创新的能量。因此,必须十分重视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把它视为开发大学生创造力的先决条件和进行教育与培养的首要目标。培养创新意识,重要的就是要克服从众心理,保护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怀疑,激发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

(2)树立创新精神。培育创新精神首先要培养与众不同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表现在发现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突出创新能力上,实际上是一种寻根问底的态度,是一种批判与革新精神。“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要克服我国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意识薄弱和“信息饱和”的毛病,创设良好的教育和育人氛围,增进教学民主;精心设计问题情境,采用启发式教学,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3)开发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核心。创新思维主要包括创造性思维、非逻辑性思维(包括联想、想象、直觉、灵感、审美和形象思维等)、辩证思维、批判性思维等。这些思维保证大学生深刻地理解和熟练地掌握理论和运用知识,并将这些理论和知识广泛地运用到生产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之中,使知识创新得以顺利进行。

(4)发展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大学生发展成为创造性人才的基础条件,是大学生的核心竞争能力。创新思维是创造能力的核心,因此培养创造性人才就要大力发展创新思维。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熟练的信息处理能力。信息能力包括运用信息工具、获取信息资料、处理信息数据、发挥信息效益、加强信息协作、提高信息免疫力等方面的能力。信息和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没有信息和知识的人必然没有能力。能力是在人们掌握信息和知识并运用于实践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就要培养大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二,较强的难题解决能力。客观世界极其复杂,创新发明也极其艰难。大学生创新活动必将面临大量的问题和困难。这要求大学生具有分析问题、探讨问题、确定难点、克服难点的信心和能力。因此,大学生要善于从运动、联系、全面、深入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剖难点,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局部看整体、基于现实看发展、抓住关键看联系。在错综复杂的问题和难点中找出主要矛盾,集中力量各个击破。

第三,顽强的创新突破能力。根据大学生创造人才的成长规律,要培养大学生创造和发明的突破能力,应当从五个方面着手:一是奠定广博扎实的知识基础;二是掌握扎实系统的创造理论;三是培养艰苦奋斗、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四是掌握并运用必要的创新技法;五是提高排除障碍、直达目标的工作效能。

第四,优秀的组织管理能力。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创造发明的主力军,肩负着重大的历史责任。因此,大学生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善于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善于组织各方面的资源,善于发挥各方面的优势,善于集中各方面的力量攻克难关,善于发挥集体的智慧攀登科学高峰。

第五,流畅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是大学生重要的基本功。无论是科研论文、专题报告、试验分析、项目论证,还是论文答辩、专题演讲、实验解说、项目汇报都需要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提高,又将大大促进大学生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除此之外,高等学校应该有目的地利用校园文化传播方式,营造一种平等、民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文化氛围。要充分利用电影、电视、广播电台、多媒体、图书馆、板报、墙报等信息渠道扩大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求知欲望;邀请专业战线上卓有成就的人才,与学生见面谈心,做学术报告,巩固专业思想,吸取经验,培养成才意识;校领导、教师和管理人员要关心爱护学生,帮助他们克服传统保守意识,克服心理压抑感和自卑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不断提高其认知水平,使之具有文明开放的观念,懂得交流与沟通,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能力。

(5)塑造创新个性。创新个性,指大学生创新的稳定的心理品质。创新个性包括创新人格倾向性和创新个性心理特征。前者包括大学生的创新需要、动机、兴趣和信念等,决定大学生对创新的态度、取向和选择;后者包括大学生创新的能力、气质和性格等,决定着大学生的行为方式上的个人特征。这两方面的有机结合,使创新个性构成一个完整的结构。

如何塑造大学生的创新个性,这需要做许多艰苦细致的工作。一般而言,就是增强创新情感。大学生的创新活动并不仅仅是活动的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才能使主体在艰苦的创新活动中勇往直前、义无反顾。只有充分发挥大学生创新情感的能动作用,大学生在知识创新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创新情感的力量支持。通过创新情感的培养,优化大学生创新素质结构,提升创新能力。

三、道德素质

(一)道德素质的含义

道德素质是指人们从一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出发,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特征和倾向,是人们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统一。简而言之,就是做人的准则和标准。教育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做人,一是做事。做人是做事的前提和基础,学会了做人,才能更好地做事、做大事、成大事;做事是做人的目标和归宿,只有学会了做事,才能做大事、成大事,才能更好地体现做人的价值。大学教育要在基础教育的基础上,提高大学生的做人标准和做事能力。大学生要想立身成才,建功立业,首要的就是学会做人,也就是说必须有较高的道德素质。因此,道德素质是大学生的立身素质。

(二)大学生道德素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道德素质是大学生适应社会的基本要求

人都是社会的产物,不能脱离社会关系而独立存在,一个人要能在社会上生存下来,适应当时的社会生活,特别是在创造新的社会生活中有所作为,就必须加强各方面的修养,其中道德修养是核心的基本的内容。当代大学生正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对未来人才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中自然也包括对道德素质的要求。大学生同其他社会成员一样,是社会关系的组成部分。作为新世纪的一代新人,要想适应当今和未来时代的客观要求,基本的一点就是要按照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共产主义道德要求,自觉加强个人道德修养,提高道德素质。

2.道德素质是大学生发展和完善的需要

首先,道德素质是人的本质的特征之一。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只能在社会关系中生存和发展,而这种关系有特定的准则要求个人遵守,道德便是其中最为普遍、最为基本的行为准则。现实生活中,人们事实上也正是根据个人的道德素质及其表现进行道德评价的。如对那些严重失德的人,我们会常常听到“你简直不是人”、“你还算人么”等谴责声,而那些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人,则往往是人们心目中具有理想人格的人,是鼓舞人们积极向上的榜样。可见,道德素质就是做人以及做什么样的人的标志。其次,道德素质的提高,是个人发展的核心内容和主要目标。社会生产、社会关系的发展创造了道德,道德又进一步促进了人的完善。因此,个体道德素质的提高,是个人完善与发展的核心内容和主要目标。

3.道德素质是大学生成才的动力

高尚的道德素质在人才成长中的动力作用,主要表现在对个体成才动机的帮助和强化,对成才过程的激励和引导。高尚的道德素质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培养坚强的意志和虚怀若谷的优良品德;激励人们为实现崇高的道德理想而刻苦钻研,努力拼搏,忘我求索;帮助人们正确认识与理解社会,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成才的信心。我国高校一直坚持对大学生开设道德修养课,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其原因就在于此。

4.道德素质是大学生立身之本

个体的道德素质的高低,在各个不同的方面是有差别的,进入社会生活的人,其道德素质都是有高有低、有善有恶的。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由于社会正处在大的转轨和变革之中,人们对善恶的标准认识不尽一致。整体来说,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道德修养在不断地去恶扬善。大学生是现代社会生活中知识层次和文化素养都相对较高的特殊社会群体。从总体上言,绝大多数大学生都有比较高的道德素质,但这并不说明大学生不需要进行道德修养。相反,必须加强大学生的道德修养。

(三)加强大学生道德素质修养的途径

为了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特别是思想道德文明,我们必须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实践中,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在对中国传统道德进行批判继承、综合创新、古为今用的同时,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

1.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1)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的主要内容

①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优良道德传统和自五四运动以来的中国革命的道德传统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发生和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内在动力,是中华民族维系统一和民族凝聚力的精神支柱。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弘扬这两大优良道德传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内容很多,概括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报效祖国的爱国精神;第二,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第三,理想人格的崇德精神;第四,浩然正气的无畏精神;第五,为民、爱民的民本精神;第六,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第七,义利合一的重义精神;第八,实事求是的求实精神;第九,不骄不躁的谦虚精神(谦虚谨慎精神是中华民族永不满足,在历史发展长河中总是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和有所进步的活水源流);第十,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第十一,反腐倡廉的廉洁精神;第十二,礼让和谐的友爱精神。

这些优良道德传统交相辉映,交融互补,增强了炎黄子孙的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以及文化共识,对于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取向、理想人格、思维方式、道德心理、精神风貌等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光照日月、永垂青史的民族英雄,形成了无比宽厚的“厚德载物”的民族胸襟和无比强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使中华民族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②继承中国革命的优良道德传统。在20世纪的百年巨变中,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昂然前行、奋起革命、英勇顽强、百折不挠,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及其建设的长期艰苦奋斗,不仅取得了革命和建设的辉煌成就,而且逐步形成了宝贵的中国革命的优良道德传统。在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和发扬中国革命的优良道德传统对于我们开拓新视野,进入新境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革命的优良道德传统萌芽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发生于中国的五四运动。尤其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经过蓬蓬勃勃的伟大的工人运动、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举世瞩目的万里长征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及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奋斗,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逐渐形成和发展了追求真理、热爱人民、忠于职守和勇往直前的革命道德传统。它是中华民族在百年浴血奋斗中形成的最优秀的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传家之宝,是在艰难困苦的革命斗争和荆棘丛生的客观环境中,我们能够战胜种种惊涛骇浪的成功法宝。

中国革命的优良道德传统是一个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的精神体系。它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坚定的理想信念,追求真理、矢志不渝;它以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为行为作风,开拓进取,艰苦奋斗。其中比较典型的有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和孔繁森精神等,这些都是中国革命优良道德传统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动体现与发展。

③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道德成果。我们在弘扬中华民族和中国革命优良道德传统的基础上,还应从丰富生动的社会主义实践的需要出发,注意吸收、借鉴和改造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道德成果,以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体系。

一是吸收古代和近代人类文明发展的优秀道德成果。世界上的许多民族,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对人类文明,对人类的思想道德,都做出过不同程度的贡献。古代的希腊文明、印度文明、埃及文明以及中世纪的阿拉伯文明,近代的文艺复兴、人本主义以及宗教改革等运动,都是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奇葩。

二是吸收现代人类文明发展的优秀道德成果。人类进入20世纪以来的百年变迁,尤其是二次大战后,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使现代社会更加青睐和追求科技、市场、管理的内在灵魂。由此,在激烈的竞争中,人类把市场经济下如何实现自身的理想宗旨、意义精神、人生价值及事业有成的伦理研究推进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其中,最为典型并值得吸收的是现代科技的伦理精神和现代管理的伦理精神。

(2)在继承和吸收中坚持辩证分析的正确原则

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继承和发展中国革命的优良道德传统,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这三个方面要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辩证的分析,在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上,坚持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正确原则。

2.在学习和实践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第一,在课堂教学中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两课”教学是学生接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论述的主渠道、主阵地。这些内容要进入学生的头脑,主要得力于教师的课堂讲授和实际的操练,灌输教育应当是主要和有效的方法。

第二,在网络教育中寻求高尚精神的支持。当代大学生是渴求知识的一代,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的求知欲,以互联网教育为媒体的新的教育方式已为大学生所青睐。然而,一些不良信息势必不利于大学生接受和树立传统文化观念、正确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思想,使大学生的是非观念模糊,道德意识下降。我们必须借助互联网,占领这一教学媒体,加强正面引导,大力宣传我们的主导价值观。因此,一方面,高校应发挥在伦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加紧建设和开发国内重点的新闻网络和思想道德教育网站,正确引导,阻止不良信息的诱导,占领大学生的网络教育阵地;另一方面,大学生也要克服不健康网站的诱惑,主动接受健康的网络文化的教育。

第三,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形成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校园文化是校园以大学生为主要载体的文化类型。它反映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文化氛围,一般分为寝室文化、社团文化、班级文化和人际文化等。当代大学生参与感极强,以校园文化为突破口,发挥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作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高校作为新思想、新观念、新知识的发祥地,校园文化会对传统文化带来冲击,对大学文化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特别是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的校园的团队精神,更能成为激发学生奋发上进的精神力量。以校园文化为突破口,就要从学生最基本的行为规范进行引导。就是要从学生吃穿住行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克服那种“小事不愿做,大事做不了”的不良心理和习惯,激发大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增强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四,在利益关系的处理中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大学生一定要善于把整个社会的需要和个人的需要联系起来,从而激发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焕发出一种为振兴中华而积极学习的巨大力量。当然,我们要特别重视把思想道德教育同大学生关心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正确对待大学生的物质利益需要,凡是正当的要求和合理的需要,学校要尽量满足,不能满足的,要作出解释。大学生要正确理解他们的内在联系及辩证关系,并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践行。大学生的利益可分为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一方面,大学生通过思想道德教育,要扩大眼界,更多地考虑他人、集体乃至民族、国家的利益;另一方面,大学生又要把对物质利益的追求,逐步提高、扩大为对教育、文化、道德、理想等精神利益的追求。只有两者兼顾,大学生正确的义利观才能真正形成。

第五,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提高践行能力。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认识的起点上,只有将内心的认识外化为社会实践活动,做到知与行的统一,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才能有最终的归宿。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践行思想道德素质的突破口。大学生要积极参加各种类型的社会实践,如社会调查、社区援助、勤工助学、志愿劳动等。社会实践活动,可使大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社会,加深所学的思想道德理论知识的理解,逐步摆正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人民的关系,克服骄傲自满和自视优越的心理定势,逐步把自己的命运同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幸福和民族的振兴联系起来。

第六,在自我教育中提高道德素质。自我是人格心理结构中的核心成分。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青年期是自我发展与完善的时期。高校的特定环境会使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带有不同于一般青年的特点,因此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很重要。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大学生知识虽然增多,但对自己的了解还不够,他们不清楚自己的责任与义务,不知道自己有何特长,这样的人不是全面发展的人。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既需要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参与,更重要的是要把教育和自我教育结合起来。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人不能总是牵着他的手走路,要让他独立行走,使他对自己负责,形成自己的生活态度,要让学生陶冶自己的情感,训练自己的思想和意志,形成和稳定自己的性格”。大学生要培养自我约束和自我克制的能力,这种能力不强,容易表现出行为的双重性,在公开场合遵纪守法,可背地里却干坏事。一个人形成了道德信念,就意味着他对某种道德规范和道德理想产生了真诚的信仰,在执行道德规范和实现道德理想的过程中有高度的自觉性,有强烈的责任感。

四、人文素质

全面的人文素质,要求大学生不仅具有人文修养,能够从中国传统的文史哲中汲取营养,还要具有现代化的科学知识素养,了解现代著名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跟上时代的步伐。同时,对待国外的先进文化,要扬弃,不能一味的肯定或否定。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概念

“人文”一词,最早见于中国古籍《易经》,书中说到“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就是人类创造的文化,它是人类实践能力、方式及成果的总称。它既体现在物质方面,也体现在制度和精神方面。

目前对人文素质教育一词的解释在各类文献中尚无明确概念,有学者将其定义为“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将人文科学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也有学者将它简单概括为:旨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从中可以看出,这两种定义都是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将人文素质视为人的素质组成部分来看待的。

(二)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与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

1.当前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

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不容乐观。人文素质教育存在较大差距,“人文、社会学科缺乏症”越来越严重,表现在不少大学生行为不文明,社会公德意识淡薄,心理承受能力差,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甚至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对民族历史优秀文化、优良传统了解甚少。

2.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

第一,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由于自然科学主要是依靠逻辑思维,其思维方式往往是收敛的、确定的、必然的,而人文社会科学主要是依靠形象思维,其思维方式常常带有发散性、多元性和必然性。培养良好的人文素质可使大学生经常进行两种思维方式的交叉、互补训练,形成全面的知识结构,这对于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事实证明,超一流的科学家身上蕴藏着超一流的人才素质,他们是科学家,同时也是具有良好的人文道德修养的思想家、哲学家、艺术家。因此,大学生培养良好的人文素质,将关系到所学专业上的成就,为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开展创造性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人文素质是一种基础性素质,它对于其他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很强的渗透力。人文素质对于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不仅表现在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还表现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育民族精神、改善思维方式、增强非智力因素等几个方面。

第三,良好的人文素质可以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知识经济时代是人的发展进一步走向全面发展的时代。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离不开人的人文素质的提高。人的人文素质的提高,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亦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内容,也是人的其他方面(如专业能力、业务素质)发展的必要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的专业能力、业务素质只是人的全面而自由地发展的条件,而人的人文素质,即思想境界、精神情操、认识能力、文化教养,才是人的全面而自由地发展的标志。高雅的人文修养可使学生自觉关怀他人、关怀社会、关怀人类、关怀自然的意义和价值,逐步具备健全美好的人格,不断由必然王国向全面发展的自由王国攀登。

3.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近年来,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薄弱的问题已经引起了普遍的关注和重视。“九五”期间教育部为保证高等教育质量采取的十项措施之一就是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加强大学生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探索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途径,探索教育思想观念、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现“提高大学的文化品位和格调,提高大学教师的文化素质,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的目标。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已开始被重视。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第一,树立现代人才观念,加强人文学科建设。树立与现代教育特点相符合的、以提高自身全面素质为宗旨的素质教育培养目标,把重点落实到培养自身形成完满美好的个性、健康完整的人格、自由开放的精神、创新开拓的意识上来。开展自我人文素质教育,纠正过去学习中那种唯技术、唯知识、唯分数的倾向,把自己培养成为既有较宽的知识面,又在某一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既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又有厚实的人文素养的人才。

第二,在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渗透人文精神。人文教育要贯彻在每门课程(特别是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目前大学专业课程的学习占据了学生的大部分时间,一般在60%以上,而且备受学生重视。如果在学生最关心、花时间、精力最多的专业课程中贯穿并渗透人文教育的精神,人文素质教育就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个教师讲授一门课程,除了对专业知识的传授外,还应对学生产生三种影响:第一是教师自身的形象给学生所带来的影响,即所谓身教重于言教;第二是通过课程的学习给学生思维方法上的训练;第三是每一门学科都与社会、与人类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生通过对这种关系的理解,可以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第三,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管理干部和职工队伍。强化“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教育理念,培育和营造优良的整体育人环境,让整个校园环境起到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教书育人”,教师对大学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要加强学校管理部门和服务机构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态度,改变过去“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的官僚主义作风,彻底净化和优化学校的育人环境。

第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校园环境的人文氛围,对大学生具有强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和文化启迪的主要形式之一。校园文化既包括校内的文化设施、文化组织、文化管理制度,也包括一个高校内全体师生员工所具有的共同的文化心态和文化生活方式,也是学校校风、学风和教风的外在表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一是开办系列人文社会科学讲座,帮助和指导大学生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二是开展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如各种艺术节、演讲比赛、科技节、影展、文艺演出等;三是建立一些人文社团,如摄影、舞蹈、书法、文学、音乐等方面的协会,来陶冶情操,塑造自我;四是加强校园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建设,突出大学的精神和理念,使大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启迪和熏陶。

第五,完善评价体系,构建人文素质评估标准。按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把人文素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整体规划,构建人才素质的评估标准。完善大学生人文素质评估内容和评估手段,将学生在参加各种文化社团、文体活动、艺术竞赛、演讲比赛及人文社科类知识竞赛时所取得的成绩和表现作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主要评价依据。

问题与讨论:

1.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是什么?其中的核心素质是什么?为什么?

2.谈谈你对“创造性学习是知识创新的一种重要形式”的理解。

3.为什么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