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时间:2022-02-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特别是班主任,更应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导师。心理健康的教师对学生的培养起着巨大的引导和感染的作用,而有心理健康问题的教师对学生又会产生很大的不良影响。每一位教师都应注重提高自己的素质,力争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员。首先,要着力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学生由于受到家庭、性别、智力、身体等因素的影响,出现的心理问题也不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是对学生的心理结构进行

第一节 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为了顺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老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塑造者和维护者。特别是班主任,更应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导师。

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的教师对学生的培养起着巨大的引导和感染的作用,而有心理健康问题的教师对学生又会产生很大的不良影响。

美国《各级学校的健康问题报告》中专门指出:“由于情绪不稳定的教师对于儿童的决定性影响,就不应该让他们留在学校里。一个有不能自制的脾气、严重的忧郁、极度的偏见、凶恶不能容人、讽刺刻毒或习惯性谩骂的教师,对于儿童心理健康的威胁,犹如肺结核或其他危险传染病对儿童身体健康的威胁一样严重。”教育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中小学生明显地具有易感性、易变性和可塑性。一个在学校受到有心理健康问题的教师影响的学生,在整个一生中都会在心灵里保留着灰暗的心境——如在焦虑的教师调教下,学生也容易变得焦虑、紧张和恐惧;在敌对、偏执的教师手下,学生容易产生相应的敌对、偏执以及缺乏自信和尊严等——一旦在人生发展中遇到相应的情景,青少年时代的失败和蒙受羞辱的记忆就会使他失去挑战的勇气、自信和毅力。一个情感能力发展在中小学就受到压制的孩子,命运就会对他产生不公正的待遇。在歧视中成长的孩子,不仅学习成绩提不高,而且情感发展也容易扭曲。

教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教师的衣着、表情、言谈举止的风度以及待人接物、为人处世都可能直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高素质的教师在教育中,能给学生创造一种和谐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兴味盎然、心情舒畅。教师无声的语言悄悄打动学生的心,达到效仿疗法的目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健康地成长。

在施教过程中,教师应特别注意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首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学生观,尊重学生的人格。由于学生知识不足和自我意识脆弱,他们主要是通过父母、教师对自己的态度来获得自己是怎样一个人的概念的,其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自尊、自信都受成人的评价和态度影响。如果教师不尊重学生,他会深信自己无用。所以,教师要热爱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其次,教师是表率,其自身的心理健康与否也是影响心理辅导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本人的心理障碍会导致对学生的教育和心理辅导的失败。所以,教师也有自觉地调适自身心理状态的任务。教师要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对自己所培养的“精神产品”高度负责,不以自己的情感因素横加干涉教育行为。如有不悦,应及时进行自我排遣,或向亲朋好友倾诉,或去医院找心理医生咨询,万万不可把问题转向成长的“幼苗”。

除了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保持自身的心理健康外,教师十分有必要全面深入地学习教育心理学,并逐步自觉地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去指导、解决学生存在的各种错综复杂的心理现象。每一位教师都应注重提高自己的素质,力争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员。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对症下药,采取适当的教育措施:

(1)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重视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培养。

健康的心理来自健康的心理环境。作为教师,要营造一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轻松愉快、和谐友爱的氛围,让学生在“尊重、关爱、民主”的师生关系中,在享受民主中学会民主的态度,在被尊重中学会自尊和尊重他人,在信任的目光中增长自信,在和谐的气氛中学会与人为善。平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严于律己,自觉地进行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使学生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学会把自身置于集体之中,从周围环境和其他同学身上汲取营养,取长补短。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来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如可在教室里悬挂名人书画,办好校报,以启迪心智;举办竞赛栏、展示栏等评比台,激起学生的竞争意识;开设“心灵之声”广播,引导学生进行心声交流和析疑解难;设立“流动图书箱”,向学生推荐有益读物,引导学生和好书交朋友。这些活动会使学生开阔视野,学会做人。

(2)建立竞争机制,培养学生自主自立的精神。

首先,要着力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教师在班级里可实行自荐演讲上岗制、一日班长负责制、文明示范轮岗制等民主化的管理制度,让每个学生有明确的岗位,各尽所能,在不同层面获得锻炼、提高的机会。其次,还要在班级中倡导合作竞争的精神,开展“争创优胜小组”活动,引导学生在学习、纪律、专长、卫生等方面展开个人与个人、小组与小组的竞赛活动,以“赛”促团结,以“争”显才干。学生在学习上互帮互助,在竞赛中协调合作,在各种活动中学会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久而久之,自我约束和自我调控能力得到提高。

(3)创设浓厚的舆论氛围,注重培养学生耐挫折能力。

正如轮船在茫茫大海中需要航灯,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同样离不开催人奋进的班级舆论。教师要充分利用班会、午间等举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结合班级的突发事件引导学生对班级的不良现象进行分析,向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同学学习,增进学生对新世纪人才必备的健康心理的认识,让“我能行”“我真棒”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主旋律。此外,还应适时引导他们自觉进行挫折体验,使他们明白人生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若缺乏坚强意志和承受挫折的心理素质,将来就难以适应日益激烈的竞争。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荣誉和失败,不要把荣誉看得过重,不能因为一次没评上“三好学生”,甚至没得到老师的表扬,就产生心理波动。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挫折面前鼓足勇气,树立继续前进的信心。

(4)架设沟通桥梁,适时对学生进行个别心理辅导。

学生由于受到家庭、性别、智力、身体等因素的影响,出现的心理问题也不同。教师在矫正时,要以良师益友的身份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架设起沟通桥梁。通过个别谈心,开设“心之声”信箱,以及“心里话”日记和周记等方式,让学生敞开心扉,及早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多方位、多角度为学生做心理疏导,让每位学生都微笑度过每一天。对后进生的心理疏导更要以爱动其心,以理导其行,用赏识的目光去发现他们的优点,多微笑、多赞美、多关心,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真诚的期盼,从而自觉学习,奋发向上,发挥自己的潜能。

(5)重视家校配合,全方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不少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以“能考高分的孩子就是好孩子”为标准,给孩子施压,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及综合能力的培养。为此,教师只有通过深入的家访才能了解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是否正确,从而指导家长学习教育子女的艺术,如谈心艺术、批评艺术、拒绝艺术等,使家长重视学生的心理品质教育,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对其子女的教育活动。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是对学生的心理结构进行改造、重组、升华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会自尊、自爱,善于交往,乐于奉献,具有较强的反省能力,能正确对待挫折,勇敢面对现实,有一定的忍耐力;勇于负责,独立思考,不盲目冲动。这是当前素质教育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基本要求。

需要指出的是,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仅是针对后进生、问题学生、中等生,好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应重视。有的好学生遇到一些困难和矛盾,就无所适从,无法面对,甚至选择逃避。这种现象在学校里屡见不鲜。老师往往忽视了成绩优异学生的思想教育,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总认为他们是很听话的学生,不可能出现什么大问题。殊不知,这种学生由于从小就习惯于表扬,一旦遇到批评或挫折,就不知如何是好,往往更容易出事。

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组织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事实上,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或设置心理健康课程是一个趋势,学校管理者和教师们应该对此重视。

早在20世纪50—60年代,美国就在学校、社区设立了心理咨询、心理辅导或心理治疗门诊。在80年代以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个别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身上。到了80年代以后,从事心理辅导的心理学工作者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全体学生身上,特别是注意学生心理的健康教育。有关中学生的心理技能训练课程相继推出,有关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也相继出现。美国不同的州、不同的学校所采用的基本模式相同。心理健康教育课以活动为主,在活动中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大约有4~6人,在老师的组织下,分别开展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体验某些心理状态,以此来改变认知观念、接受行为训练、提高心理技能,从而达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后开始重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日本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围绕着提高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心理素质而展开的,其目的是使学生在获得有关健康、安全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考力、判断力,培养学生保持和增强心理健康的实践能力,并将学习意愿、自学能力、独立思考力、判断力和行动能力作为健康教育的基础学习。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开始在学校设置心理咨询室;2000年,日本政府开始在中小学设置心理健康课程。

我国香港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基本上是模仿了美国的模式。20世纪90年代,许多心理咨询工作者提出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以预防为主。因此,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也出版了。有的是单独一门课,由班主任来担任这门课的教学,两周1课时,一学年16课时,每课时35分钟;有的是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纳入社会课程里,约占课程的1/4,由教社会课的老师来担任。

下面,我们向大家介绍一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诱导式心理健康教育。

1.思路

诱导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过程基本上分为4个阶段:

(1)明镜台。通过活动创设情景,提出问题。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水平,也让老师了解学生的心理水平。

(2)智慧泉。通过师生共同分析、思辨,研究如何解决问题。主要目标是使学生转变观念,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行为训练,从而提高心理素质。

(3)回音壁。根据心理课内容,让学生联系实际自我反思,确定目标,进行自我教育。如有一个学生在作业中写道:“老师,我在小学六年级时喜欢上一个女同学,总控制不住地去想她。我不敢跟别人说,怕说出后,别人会把我当成坏孩子,心里一直很痛苦。上了‘青春期异性交往’这堂心理健康教育课后,我的‘单相思’心理得到了解脱,原来这种情况是生理发育的正常现象。我以后一定记住您说的,春天的事情春天做,秋天的事情等到秋天再做。”

(4)启思录。教师通过精选的文章、诗句、漫画等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达到进一步的升华。

2.特点

诱导式心理健康教育的共性教学方法,是师生通过丰富多彩、精心设计的活动来创设情境、引发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教师运用心理学原理适时、恰当地诱导,加强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和活动训练,强化学生健康的行为方式。

在诱导式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的每个阶段中,都要求教师以会谈、心理测量、生活技巧训练、角色扮演、行为矫治、问题分析等活动为手段,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助、自助过程,让学生获得情感心理体验。在课上,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通过自我投入达到自我教育。在这种自助活动中,学生可找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达到进一步认识自我的目的;找到如何提高完善自我的方向,即从别人那里获得心理启发和支持,内化并提高自我心理健康水平。学生通过各种活动获得了解和发展自己的机会,在活动中学生们常常获得成功,满足了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促进了他们人格的不断完善。

诱导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关键,不是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答案”,而是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手段启发学生感知、领悟,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如关于价值观与人的情绪行为关系的教学。第一步,老师让每个学生回答问题:“当你遇到很难克服的困难时,你会怎么想?”要求全班同学都要说出自己的想法。他们的想法各种各样,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第二步,教师提出积极和消极的典型想法让学生思考、分析,各种不同想法的后果是什么。经过分析、讨论后,学生总结、领悟到:价值观决定人的情绪和行为,因此要不断确立合理的价值观。这样每个学生就会在这种亲身的体验中自觉地完善自己的价值观。

3.原则

(1)平等性。教师要使自己处于与学生平等的地位,自觉地意识到师生双方在人格上享有同等地位,并且使学生意识和体验到师生双方在人格上享有同等地位。

(2)尊重性。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言行,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内心世界。

(3)鼓励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敞开心扉,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老师不要轻易地评价。

(4)参与性。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到心理行为训练中,完成训练任务。学生自始至终是教育过程的主体,教师要让每个学生有平等参与活动的机会。

(5)目的性。心理行为训练目标一定要根据学生原有的心理水平设计、实施,学生原有的心理水平高,教师的目标就可随之提高;反之亦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