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第廿二篇君子

第廿二篇君子

时间:2022-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孔子以为君子坦荡荡,胸怀无量,才能容人容事,容成功容失败,成就一番大事业。子路懊恼,拜见孔子,说:“品行高尚的人也会困窘吗?”

§378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注】

①质:为人的根本品质,孝悌仁义是也。

②文:人之外表有文采者,礼仪是也。

③野:粗放,简慢。

④史:华而不实。

⑤彬彬:也作斌斌,文雅的样子。

【译】

孔子说:“内在品质超过文明礼仪的,就会显得粗俗;文明礼仪超过内在品质的,就会显得华而不实。只有内在品质与外表礼仪兼备,才称得上是品行高尚的君子。”

§379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卫灵公》

【注】

①义:指父慈子孝、君仁臣忠等为人的基本道理。

②孙,通“逊”。

③出之:开口说话

④成之:成全他人。

【译】

孔子说:“对于品行高尚的人来说,能把父慈子孝之类做人的基本道理作为品质规范,依照礼义来处事,以谦逊的态度来说话,凭真诚之心成全他人,这才可以称得上君子啊!”

§380子曰:“君子怀,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里仁》

【注】

①怀:长系于心。

②德:修身进德,行善于世。

③土:田地,家产。

④刑:同“型”,正,为人效法的典范。旧注误。

⑤惠:私利。

【译】

孔子说“:品行高尚的人,念念不忘的是修身进德,帮助别人;品行低下的人,念念不忘的是自己家里的几亩田。品行高尚的人,念念不忘的是如何成为他人效法的典范;品行低下的人,念念不忘的是如何私下得到实惠。”

§381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

【注】

①之美:向善。之,往。

②反是:与此相反。

【译】

孔子说:“品行高尚的人,总想促使别人向好的方面发展,而不促使别人向坏的方面滑落。品行低下的人与此相反。”

§382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学而》

【注】

①重:庄重,厚实。

②固:专一。

③主:亲近。

④友:结交。

⑤惮:为难。

【译】

孔子说:“品行高尚的人如果不厚实庄重,就无威严,学习也不可能专一。要亲近忠诚而恪守信用的人,不要结交品德不如自己的人,有了过错之后不要认为改正是难为情的事。”

§383子曰:“君子不器。”

《为政》

【注】

①器:器皿,比喻胸怀不广者。孔子以为君子坦荡荡,胸怀无量,才能容人容事,容成功容失败,成就一番大事业。可参第十三篇§245。

【译】

孔子说:“品行高尚的人不应当像器皿一样。”

§384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

【注】

①坦:平,比喻心平气和,处变不惊。

②荡荡:广阔,比喻胸怀大,能容人容事,如周文王之事殷。

③长戚戚:老是忧虑。

【译】

孔子说:“品行高尚的人心平气和,胸怀广阔,而品行低下的人老是愁眉苦脸,忧心忡忡。”

§385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颜渊》

【注】

①司马牛:见第三篇§25注①。

②省(音醒):自我检查。

③疚:因犯了过错而造成内心痛苦。孔子以为司马牛之兄桓魋之恶与司马牛无涉,不必忧惧。

【译】

司马牛请教有关品行高尚者的问题。孔子说:“品行高尚的人不忧虑不畏惧。”(司马牛)说:“不忧虑不畏惧的,就可称他为品行高尚的人吗?”孔子说:“内心自我检查不感到负疚的话,还忧虑畏惧什么?”

§386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八佾》

【注】

①揖让:指射箭比赛之前双方作揖,相互礼让。

②升:登,登上赛台。

③下而饮:指比赛结束后走下赛台,双方一道会饮。

【译】

孔子说:“对于品行高尚的人来说,没有什么可争的,要争的话,只有射箭比赛吧。赛前双方相互作揖,谦让着登上赛台,赛毕一道下来喝酒,这种竞争仍不失君子风度。”

§387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卫灵公》

【注】

①矜(音今):自律严格,自视清高。

②群:善与人相处。

③党:拉帮结派。

【译】

孔子说:“品行高尚的人自律严格,自视清高,不屑与人争名夺利;善与人相处,却不愿拉帮结派。”

§388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为政》

【注】

①周:博爱容众,乐善好施。

②比:朋比为奸,相互勾结。

【译】

孔子说:“品行高尚的人喜欢帮助许多人,而不愿与人私下相勾结;品行低下的人喜欢与人私下相勾结,却不愿帮助许多人。”

§389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

【注】

①和:调味,比喻人际关系融洽,无利害冲突。

②同:合,苟合,因利而苟合。

【译】

孔子说:“品行高尚的人善于与人相处,不因利益而与人相勾结;品行低下的人好与人臭味相投,而不可能善待他人。”

§390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宪问》

【注】

①上:比喻仁义道德。

②下:比喻名誉财利。

【译】

孔子说:“品行高尚的人通晓仁义道德,品行低下的人通晓名誉财利。”

§391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卫灵公》

【注】

①病:难,饿倒。

②兴:作,起而行走。

③穷:困窘,处境艰难。

④固穷:固于穷,于困窘之际犹能坚守志向不变节。固,守志。

⑤滥:意思与“固”相对,崩溃,指冲出道德底线。

【译】

孔子在陈国断了粮,随从饿得倒下了,没有人能站起来。子路懊恼,拜见孔子,说:“品行高尚的人也会困窘吗?”孔子说:“品行高尚的人在困窘之际能坚守志向,品行低下的人处于困窘之际就会冲出道德底线。”

§392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

【注】

①求诸己:犹自责。求:责;诸:之于。

【译】

孔子说:“品行高尚的人责备自己,品行低下的人责备他人。”

§393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子路》

【注】

①泰:豁达大度,慷慨大方。

【译】

孔子说:“品行高尚的人豁达大度而不自高自大,品行低下的人自高自大而不慷慨大方。”

§394子曰“:君子贞而不谅。”——《卫灵公》

【注】

①贞:正,正直。

②谅:忠贞而执一不变。

【译】

孔子说:“品行高尚的人秉性正直,但不会执一而不知变通。”

§395子曰“:君子博学以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

【注】

①约之:约束自己言行。约:约束。

②畔:同叛,背,指背离正道。

【译】

孔子说:“品行高尚的人会用传统文化丰富自己的学识,用礼义约束自己的言行。能这样做,也就可以不会背离正道了呀!”

§396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宪问》

【注】

①不仁者:做出不仁的事。

【译】

孔子说:“品行高尚的人做出不仁的事也是有的呀,但不会有品行低下的人而做出仁义的事来。”

§397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卫灵公》

【注】

①疾:痛心。

②没世:终生。

③名:仁名。人生在世,当以行仁为务,如此,不求名而名自至。孔子无所成名,而名垂宇宙,流芳百世;嬴政自名“始皇”,欲传万代,而二世即亡。此章激励世人于有生之年抓紧行仁布义。

【译】

孔子说:“品行高尚的人,痛心于自己到死而名声还不被人称道。”

§398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卫灵公》

【注】

①小知:委以小事以了解对方的品德才学。知:了解,嚣至。

②大受:授以重任。受:同授。

【译】

孔子说:“对于品行高尚的人,不可委以小事以了解他,而可以授之重任。对于品行低下的人不可授之重任,而可以委以小事以考察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