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事业的性质与功能的分析介绍

新闻事业的性质与功能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2-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新闻事业的新闻传媒也并非是全指的。新闻事业广泛反映社会,影响社会。这是新闻事业独立存在的资格和价值所在,也是它与其他社会事业的区别所在。至此,新闻事业的阶级性和政治性更为明显,成为所属阶级进行政治斗争的重要工具。

第二节 新闻事业的性质与功能

一、新闻事业的性质

对新闻事业的性质,有种种不同的理解和表述。西方比较有名的说法认为,新闻事业是寻找真理道路上的伙伴,监督政府的第四等级,独立自主经营的私人企业。国内有的论著认为,新闻事业的属性有新闻性、舆论性、倾向性、社会性、商品性。我们认为,新闻事业是广泛反映并影响社会的大众传播事业,是为一定阶级和政治服务的舆论机关,是社会重要的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部门。

1.广泛反映和影响社会的大众传播事业

通常所说大众传播,有报纸、期刊、图书、广播、电影、电视等传统媒体,加上“第四媒体”互联网,成“6+1”;如果手机算“第五媒体”,则为“6+2”。新闻事业是大众传播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指大众传播事业中的“新闻事业”部分,图书不在其中,电影只有从前的新闻纪录片可以算,也基本上不在其中,期刊的大部分也不在其中,商业网站亦不在其中。作为新闻事业的新闻传媒也并非是全指的。质言之,新闻事业大抵是以新闻和传播新闻立业,即以新闻产品的生产和新闻产品为核心的传媒及其业务活动。

新闻事业广泛反映社会,影响社会。它对社会的反映是这样广: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宏至宇宙人生,微至须弥芥子,大事如社会的政治经济,小事如街巷里弄的水电,遥远的国际风云,就近的当地新事,正面的先进人物,反面的典型事例,无不被纳入新闻视野。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在新闻事业这里真正兑现。打开一张报纸或收听一天的广播,俨然“一天百事通”。社会分工五行八作,三教九流,而在全面反映今日世界、反映社会现实的广度上,应没有哪一行业哪一部门可与新闻事业相比。即使是政治色彩十分鲜明的政党报刊、广播、电视,也不但面对本政党本阶级及其同盟者,同时也面向其敌手或反对派。因而,新闻事业对社会的影响是极其广泛的,它渗透到社会现实和大众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角落。它的影响是如此无边无际。

新闻事业广泛反映和影响社会,在于它是一种传播的工具和手段,充当专职传播者的社会角色,及时和广泛地为社会和大众“通风报信”。它运用各种形式和方式进行传播,组成打破时空的网络和通道,每日每时为社会和大众进行传播。在新闻事业的作用下,世界得以息息相通,连成一体;大众得以知已知彼,立身行事。现实社会正是因了新闻事业的传播作用,才变得如此丰富多彩,充满活力与生机。总之,新闻事业以从事传播为标志和特征,所谓“地球村”,盖因新闻事业及其作用而形成,是传播的地球村,地球村的传播。这是新闻事业独立存在的资格和价值所在,也是它与其他社会事业的区别所在。戈公振在《中国报学史》中说:“报纸者,报告新闻,揭载评论,定期为公众而刊行者也。”[3]报纸是如此,其他新闻传媒无不如此。不担当传播任务,不能履行传播职责,不成其为大众传播工具,新闻事业就不复存在。这是非常明确的。

作为大众传播事业,新闻事业的传播视野宽广,触角众多,包罗万象。传播新闻是他的安身立命之本。除此之外,人类一切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种种成果,新闻事业都予以传播,也多因为新闻事业的传播作用而传播开来。其中,对知识、思想和文化的传播尤为突出。新闻事业对知识、思想和文化的传播,或者与新闻传播是一体性的,或者借助新闻之力而另设板块,对社会和广大受众具有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完全可以说,新闻事业同时是知识传播事业、思想传播事业和文化传播事业。中央电视台的《动物世界》是多么家喻户晓,《南方周末》的思想启蒙和理念渗透是何其深入人心。雷锋、焦裕禄等一大批经新闻传媒推出的典型人物及其先进事迹,多少次感动中国,并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宝典。社会调查的结果显示:当今时代,就总体而言,对社会大众而言,新闻传媒文化的影响已经超过书籍文化。

2.为一定的阶级和政治服务的“舆论机关”

作为社会事业,新闻事业在它刚刚产生的时候,主要就是载传商业行情等信息,几乎不带政治色彩,并不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和政治性。但到17世纪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不断发展,新的阶级即资产阶级兴起,与封建统治阶级在经济政治利益等方面发生冲突,彼此进行着不可调和的斗争。两个阶级都利用报纸作为宣传本阶级政治主张的舆论工具,各个阶级关于政治、经济、法律、道德等观点渗透到报纸中去。从那时起,报纸就开始摆脱早期报纸的纯商业性和服务性,具有了明显的政治性,并成为一种阶级的事业。后来,资产阶级为了斗争的需要组成各种政治派别,建立了政党。作为一种政治组织,政党具有强烈的阶级意识和政治倾向。它为了宣传本阶级的政治观点、主张和政策,更加自觉地利用报纸作为自己的舆论工具,在激烈的两军对垒中,充分反映本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至此,新闻事业的阶级性和政治性更为明显,成为所属阶级进行政治斗争的重要工具。从此以后,新闻事业便作为为一定阶级和政治服务的社会事业而存在。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标榜自己是全民利益的代表者,政党在名义上不再办新闻事业,但事实上,逐步商业化的新闻传媒并没有割断和政治的联系。大多数商业化的报纸为财团所主办,或依附于财团,而财团的老板乃是政党中的成员或某政党的同盟者,因而新闻事业仍然反映阶级的和政治的利益。更何况资产阶级忠实奉行资产阶级的主义和思想,从根本上操纵新闻事业,其政府也直接掌管一部分新闻工具。恩格斯在关于工人阶级的政治行动的发言中曾经指出:“放弃政治是不可能的,报纸的政治态度也是政治;主张放弃政治的一切报纸都在攻击政府。问题只在于怎样干预政治和干预到什么程度。”[4]毛泽东曾经指出:在阶级消灭之前,不论报纸、刊物、广播、通讯社都有阶级性,都是为一定阶级服务的。如果把报纸当作没有阶级性的,将来是对的,现在不可。[5]这些论断是完全正确的。在阶级社会里,从总体上说,新闻事业有自己的阶级倾向和政治倾向。

新闻事业的阶级性和政治性来源何处?来源于新闻记者、编辑的阶级性和政治性?还是来源于新闻机构及其所有者、主持人的阶级性和政治性?都不是。在阶级存在的社会里,不同的阶级和政治为了改变和维护自己在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进行着阶级斗争、政治斗争、思想斗争和经济利益的斗争。社会生活中的这些斗争必定要反映到新闻传播中来,如何对待这些情况,就表现为新闻事业的阶级性和政治性。换句话说,新闻事业的阶级性和政治性是社会上的阶级斗争、政治斗争、思想斗争和经济利益的斗争等等在新闻活动中的反映,具体表现为在社会根本问题和根本利益上为谁说话,说什么话,亦即其根本的政治立场和政治倾向是什么,新闻事业的阶级性和政治性就是这样产生的。因此,它既非空穴来风,也不是可以随意改变的。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6]新闻领域的情况一如所说,新闻事业一般由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和政治力量所支配。统治阶级利用自己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力量,通过直接的或间接的、公开的或不公开的手段,掌握、控制、影响新闻机构,使之在传播新闻的同时,传输统治阶级的思想和意见。而被统治阶级虽然可以合法或非法地出版自己的报刊,宣传自己的思想,抵制统治阶级的思想,但往往力量有限,它无法与官方的观点和舆论抗衡,也摆脱不了统治阶级新闻舆论的影响。因此,从总体上看,全社会一个历史时代的新闻事业的阶级性和政治性,往往就是这个时代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和政治力量的阶级性和政治性。

新闻事业以采集、制作、传播新闻为职能。这决定了新闻事业的阶级性和政治性,主要是以阶级和政治的舆论工具的面貌出现,是所属阶级和政治的“舆论机关”。新闻事业的拥有者通过自己所掌握的新闻机构,在报道和评论新闻事实的同时,传播本阶级和政治的舆论,引发有利于本阶级和政治的舆论,引导舆论向有利于自己阶级和政治的方向发展,造成属于自己阶级和政治的舆论环境与舆论力量。在阶级和政治的舆论工具这一点上,任何新闻事业从来都是毫不含糊的。

在阶级存在的社会里,新闻事业具有阶级性和政治性,这是绝对的。新闻传播从总体上讲,体现其特定的阶级性和政治性。物之不齐物之性也,新闻事业的阶级性和政治性也是如此。具体到不同的新闻机构及其业务活动,新闻事业的阶级性和政治性有差别。一般说来,机关报和机关报性质的新闻事业,其阶级性和政治性比较明显而强烈;非机关报性质的新闻事业,其阶级性和政治性要淡薄一些。新闻业务活动也是这样。关于社会现象特别是社会政治一类事实的报道,其阶级性和政治性是很鲜明的;反映自然现象的新闻和一些社会新闻,其阶级性和政治性不是那么强烈,甚至谈不上什么阶级性和政治性。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新闻事业的阶级性和政治性通常是由新闻传播的本质性内容,即那些“头版头条”来呈现和显示。

3.现代社会重要的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

新闻事业传播的新闻都是信息。传播新闻之外,新闻事业还能通过资讯、广告等形式,广泛地传播其他信息,通过新闻报道和评论之外的其他文章或节目,为社会和受众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新闻事业从它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充任信息传播者、文化生产者和传承者的角色。《威尼斯公报》就是地道的信息纸。至现代社会,新闻事业更是社会的信息总汇和文化重镇,在信息开发、信息传递、信息交流、信息处理、信息存贮,和文化供给、文化生殖、文化积累等方面,发挥着主渠道和主力军作用,其信息和文化的生产与流通在社会生活中越来越活跃,越来越重要。可以毫不夸张地讲,现代社会中没有谁可以离开新闻事业的信息和文化供给,几乎全社会的每一员都像享用衣食住行一类物质生活资料一样,在享用新闻事业供给的信息和文化。很难想象,现代社会如果没有新闻事业,人们的生活将会怎样,社会将会发生什么事情。

新闻事业的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性质,在新闻事业的经营管理上更明白地表现出来。在国外,报纸是经营信息和文化的产业,报纸的生产和销售是地道的经济行为,计算成本和利润。“大众化报纸”问世以来,报业和其他新闻事业,多属于企业性质,实行产业化经营。在我国,新中国建国以前,资产阶级办的新闻事业也大都是企业性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闻事业则主要是党的宣传工具。建国以后, 1949年12月,新闻署曾召开全国报社经理会议,决定报纸实行企业化经营。随后,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关于报纸实行企业化经营情况的通报”,肯定报社的企业化经营。1957年以后,宣布报纸企业化经营的尝试停止。新时期以来,新闻事业的产业性质得到重新确认, 1978年,财政部批准《人民日报》等首都8家报纸试行企业管理的报告。中共十四大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的确立,全社会达成一种共识:新闻事业也是一支强大的经济力量,其本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新闻事业同时具有上层建筑属性和社会产业属性,新闻单位实行“事业性质,企业管理”。从此,新闻事业改变了从前那种“专事宣传,不搞经营”的运行模式。新闻事业作为产业部门,各媒体单位是独立的法人,经济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纳税。许多新闻机构采取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走向市场,在确保社会效益第一的同时,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中共十六大以来,新闻事业纳入国家文化产业改革的总体范畴之内,进一步推进新闻传播机构走市场化之路。对新闻事业性质的这种认识和实践,是完全合乎新闻事业的客观实际的。

因为新闻事业是一种信息和文化产业,所以,新闻事业的产品是一种商品。新闻产品同其它商品一样,有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及由此组成的过程。新闻事业的产品也有其市场,其生产必须考虑消费者及其消费需求,要求产销对路。新闻事业的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也有激烈的行业竞争,优胜劣汰原理在这里同样管用。新闻事业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也是一种经济行为、经济关系,采用稿件要付费,收看节目要花钱,登广告更是按章论价。这些,都说明新闻事业产品具有商品属性。不管是新闻事业的主产品——新闻,还是新闻事业的其他产品如广告、文艺,都是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一种由其内容和物质载体共同合成的活生生的产品实体。

新闻事业的产品特别是新闻作品,不是一般的商品,而是一种很特殊的商品。首先,一般商品表现为物,其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可以量化的,用货币形态计量,其交换受商品价值规律支配,要求等价交换。新闻作品和新闻文化其他产品的价值,不能像物质商品的价值那样去确定,更难以量化,也无法用货币形态去计算。尽管稿件和报刊有定价,电视和互联网有收费标准,但那并非新闻事业产品的价值价格,传受新闻信息的双方也不是纯粹的买卖关系,更非等价交换。其次,新闻事业产品作为精神产品,其生产和消费完全不同于一般物质产品。一般物质产品生产的最大特点,是唯市场和消费者之命是听,市场和消费者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需要多少就生产多少,完全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新闻事业产品的生产根本不能这样做,它要听从于自己的政治使命和社会使命,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再次,新闻事业产品具有共享性。一般的物质商品一经流通交换,便为购买者个人所独自占有。新闻事业产品可不是这样,它一经生产出来进入消费市场,便由众人共享。这不仅与一般物质商品不同,而且也与同为精神文化产品的绘画、雕塑也不同。还有,新闻事业产品的消费,从新闻的角度看,往往是“一次性”的,从文化的角度看,又是永恒性的,这也与一般物质商品不相同。新闻事业产品作为商品的这些特性,可以帮助我们从侧面去认识新闻事业的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性质。

二、新闻事业的功能

对于新闻传播事业的功能,在西方,最早有自由主义理论“三能说”:报道情况,提供娱乐,出售广告。后来又有社会责任理论的“六能说”:1.提供关于公共事务的消息、评价和辩论,为政治制度服务; 2.启发公众,使他们能够自治;3.作为监督政府的一个哨兵,以保卫个人权利;4.主要通过广告的媒介沟通商品服务的买卖双方,为经济制度服务;5.提供娱乐;6.维持财政的自给自足,使报纸不受特殊利益的压迫。[7]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的报告所讲的“现代社会对报刊的五项要求”:供给真实情况,成为公众论坛,描绘典型图画,阐明目标美德,及时传播消息,[8]说的其实也是新闻事业的社会功能问题。在国内,早先徐宝璜的《新闻学》设有“新闻纸之职务”专章,他认为,报纸的职责有六条:供给新闻,代表舆论,创造舆论,输灌知识,提供道德,振兴商业。六者之中,前三者尤为重要。这些论述都具有参考价值。

1986年《全国省报总编辑座谈会纪要》提出,新闻事业有发布新闻、宣传鼓动、反映民意、传播知识、提供娱乐和推销商品等功能。近年来,我国新闻事业在“事业性质、企业管理”的思路下健康稳步发展,新闻事业的功能因此也有了调整和延伸。党的十六大结合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实践,又对新闻传播事业的功能有了新的认识。

综合其他一些论述,可以认为,新闻事业主要和重要的社会功能是:报道新闻,引导舆论,沟通情况,传播知识,提供娱乐,赢取利润。

(1)报道新闻

报道新闻是新闻事业的第一种功能。及时发布各种新闻,充当社会的耳目,为人们提供大量的新闻信息,这是新闻事业的基本功能。最初的新闻事业就是如此。手抄小报登载的,全是船期商情一类消息。萨空了在《科学的新闻学概论》一书中分析归纳了报纸在报道内容和范围上的三度扩张:最初的报道主要是经济新闻。因为政治对经济的影响一天天增强,人们对政治的关注日益增多,于是政治新闻在报纸上大量出现。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打破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大大加强,人们越来越注意社会环境的影响,因而又开辟了社会新闻这一领域。由于人类生活的进步,人们的精神生活要求日益广泛和多样,于是文化体育新闻上了报纸。[9]由此可以看出,新闻事业是以真实及时全面地向社会和人们报告各种新闻,从而满足人们的新闻消费需求为第一职责的。时至今日,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新闻事业,出版那么多报刊,开办那么多电台、电视台,又总是有那么多人看或听,首先是因为报纸、广播、电视能给人们带来方方面面大大小小的新消息。总之,报道新闻必须是新闻事业最基本的首要的功能,如果新闻事业不能具备和充分实现这一功能,就不成为新闻事业。

深入一步去看,报道新闻不仅是新闻事业的首要功能,而且是新闻事业其他功能得以产生和实现的基础。正是由于报道新闻,拥有大量的新闻受众,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新闻事业才可能发挥其他作用,才有了引导舆论、沟通情况、进行教育等功能,新闻事业的这些功能必须依附于它报道新闻的功能。以引导舆论而言,新闻传媒主要是通过寓思想于事实的方式,即通过大量地报道新闻事实来提倡、宣传某种思想观点,同时反对或排斥与之相反的思想观点,来实施对舆论的引导。而不是像那些政治思想理论读物一样,直接阐明应该怎样或不应该怎样。新闻传媒的广告发布,也是以传媒的新闻影响力为依托的。广告主选择新闻影响力大的传媒投放方告,广告只有登在最有新闻影响力的传媒上,才能达到最优效果。

(2)引导舆论

引导舆论是新闻事业的又一基本功能。新闻事业作为为一定阶级和政治服务的舆论机关,必然担当引导舆论的职责。新闻事业引导舆论,主要表现为对舆论的反映、影响和组织。反映舆论即反映民意社情,表达人们对一些社会事件和问题的看法。舆论本身是有倾向性的,新闻报道反映舆论必经选择,新闻机构总是选择有利于自己所属阶级和政治的舆论予以报道,因此,反映舆论即引导舆论。新闻机构对新闻事实的取舍,是有立场有倾向的,所发表的新闻报道和言论,也是有立场和倾向的。它对客观事物或褒或贬,或提倡或反对,再加上各种技术性的处理,这样自然要对社会舆论产生影响甚至是重大的影响。。新闻机构通过新闻报道与评论,既为一些舆论张目,也对一些舆论予以制约,新闻事业要直接影响社会舆论的性质和形态。这就是新闻事业影响舆论的功能。新闻事业组织舆论的功能,主要表现为通过新闻方式推出新闻舆论,进行舆论动员,吸引人们对某一问题产生有意注意,使之成为人们一时议论的中心话题,引发人们广泛而深入的议论。使一个时期的社会舆论有中心和重心,营造一种良好的舆论环境。一般来说,新闻事业反映、影响和组织舆论,能够同时达到舆论预防和舆论消防的目的。

新闻事业引导舆论的功能,主要是通过对新闻事实的报道实现的,通过寓理于事的形式和方式实现的。而新闻评论在引导舆论方面,其作用不可忽视,无可替代。新闻评论特别是社论,是新闻传播中举旗开路定调的,在新闻传播中往往有一呼百应之功效。成熟的新闻事业往往高度重视新闻评论这种形式。建国前《大公报》的社评,建国后《人民日报》的社论,确乎一时“舆论之母”,并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

(3)沟通情况

新闻事业的第三种功能是沟通情况。所谓沟通情况,指新闻事业在新闻报道之外的信息传播、事项报告和情况交流。新闻传媒要登载真正的新闻,但并非所载全都是新闻,所传播的信息并非全都是新闻信息。那样做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即使“纯新闻纸”、“新闻频道”也是这样。因此,打开一张报纸就可以看到,有那么一部分内容,既非新闻报道,也非文艺作品,而是一种情况介绍、信息交流。比如节目介绍、股市行情、供求信息之类。看整个报业,“报刊文摘”之类,主要是消息汇萃、信息大观,自然称不上“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但它又确实广人耳目,使社会上下左右彼此沟通。现在的广播电台大都开设了交通频道,或设置交通服务板块节目,其所播报多一般信息。这就是新闻事业沟通种种情况的社会功能。新闻事业的这种功能是完全服务性的,早已有之,如今新闻传媒大打“服务”牌,服务性内容无所不包,尤使这种功能得以大大强化。对于这种功能,有的教科书并不单独标出,而是合在报道新闻的功能一起,统称“传播信息”。看来,还是单独标出为好。

(4)传播知识

早在延安时期,胡乔木就写过一篇文章,叫《报纸是人民的教科书》;[10]高尔基也说过,报刊是知识的海洋。这种观点是对的。传播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知识,是新闻事业的第四大功能。翻开某种报刊,可以看到,它每期都要登载一些知识性的稿件,从生活常识到时事政治知识,从古代的科技成就到现代科技新发明,给人以教育和启发。邹韬奋1925年10月11日在上海创办的《生活》周刊,就是以知识性强而著称的。他亲自编辑的《小言论》和《读者信箱》,登载的文章涉及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教育、科学、新闻出版、医药卫生等各个方面的知识,被誉为青年的良师益友。现代新闻事业更注意从各自的特点和角度出发,或者通过新闻报道,或者通过专门性栏目或节目,为受众提供各方面的知识,益智性的内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普法教育、科普宣传、新技术推广等等,都离不开新闻传媒。新闻事业作为重要的知识载体和知识传播渠道,不仅普及知识,而且提高人的知识;不仅传播一般知识,而且特别注重传播新知。报纸的时评和理论版总是新观点、新理论、新思想的荟萃之地,许多重要的理论和观念是从中传播出来到达读者的。

(5)提供娱乐

新闻事业还有提供娱乐的功能。报纸设副刊,登载文艺作品,广播开设文艺节目,电视台播电视剧和其他文艺节目,这是通行的样式,过去和现在皆然。至当代,电视和广播更是把它的娱乐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俨然一部部“开心辞典”。这样做的目的不言而喻,新闻事业除了给人以信息、知识之外,还给人以休息,为人们提供消遣,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使人们生活得轻松些,开心些。除娱乐性栏目或节目外,新闻报道也讲求“寓教于乐”,尽量把新闻作品写得生动一些,具有趣味性。并登载一些内容健康的珍闻、奇闻。从根本上说,这是新闻事业具有提供娱乐的任务和功能使然。新闻事业的娱乐功能是天经地义的,但娱乐素有雅俗之分,以健康有益为原则,不可低俗。在这方面,有的传媒把握失度,必须纠正。

(6)赢取利润

著名传播学者R·E·帕克很早就说过报纸是“创造广告价值的手段”。他说出了新闻事业赢取利润的功能以及赢利的主要方式。1998年,摩根斯坦利全球投资报告对11种产业建立起世界级有竞争力的大企业所需年限作了统计分析,发现新闻传媒业赢利功能不可小觑。西方新闻事业的赢利性早已有之,且表现突出。西方新闻传媒是受垄断资本控制的追逐高额利润的工具,极有利可图,大资本家拥有足够的资财创办报纸、广播、电视和电子网站,并将原资本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当前,广播影视与出版等传媒产业已在美、日、韩等资本主义国家生产总值中占据20%-30%左右的比重。在我国内地,新闻事业的赢利功能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新闻体制逐渐转型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1998年,中国传媒产业的利税总额首次超过烟草业,成为排名第四的支柱产业。据权威部门统计,2000年,中国仅报纸广告收入就达到了135亿元。2001年,中央电视台获得了54亿元的广告收入,排在前10位的省级电视台的广告收入总计超过70亿元。中央电视台2004年的广告收入,达到80亿元。

新闻事业上述六大功能中,最基本最主要的功能是报道新闻和引导舆论。这两大功能是新闻事业的根本职事,是其他社会事业所不能替代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