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事实价值评估的分析介绍

新闻事实价值评估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2-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的事实进入新闻文本,成为新闻事实被传播;有的却不能或没有成为新闻事实。也就是说,传者首先按照新闻的大众传播价值观念衡量现实事实的价值,然后通过选择取舍形成对事实的反映,从而形成新闻文本要传播的新闻事实。关于新闻事实的价值以往讨论很多,评估标准也各有说法。新闻的真实有两个层面,一是事实的真实,二是反映的真实。新闻文本越及时,就越能很好地实现事实的传播价值。

一、事实价值评估

社会现实生活中,每天都在发生各种各样的事实,无以计数。有的事实进入新闻文本,成为新闻事实被传播;有的却不能或没有(价值被忽视)成为新闻事实。这说明新闻文本的事实虽然是现实发生的事实,但它是传者选择的事实。也就是说,传者首先按照新闻的大众传播价值观念衡量现实事实的价值,然后通过选择取舍形成对事实的反映,从而形成新闻文本要传播的新闻事实。关于新闻事实的价值以往讨论很多,评估标准也各有说法。我们认为必要的评估标准是四个字:真、新、特、近。

1.真

真是真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不真实的事实原本就不是事实,当然不可能作为新闻事实。新闻的真实有两个层面,一是事实的真实,二是反映的真实。

事实的真实是一种客观存在,是历史的真实,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不是虚假的、伪造的。在我们的新闻生活中,每年都有不少假新闻出现,其中有很多是杜撰的,不是现实生活中发生过的事实,甚至原本就是编造的笑话、故事,却被记者炒成了新闻事实。这些假新闻或许当时会造成一定的轰动效应,但终归要被戳穿。比如2002年6月3日,《北京晚报》报道:美国国会威胁说,如果不能重建一座崭新的、豪华的国会大厦,国会将搬出华盛顿。报道还配发了一幅设想中的未来国会大厦的设计图。这则假新闻其实是直接从美国《洋葱》杂志抄来的,而《洋葱》是纽约出版的一份讽刺性“新闻”周刊,专门编造时事新闻逗美国读者一笑。《洋葱》的总编罗伯特·西吉尔(Robert Siegel)对《北京晚报》如此容易受骗上当感到惊讶:“如果我是北京的一名记者,发现了类似这样的故事……我也许要进行一番追踪,查核其来源。读者从来就容易受骗上当,但是我以为记者会聪明些,也许我太天真了。”[1]

新闻的真实也不是艺术的真实。艺术的真实,只要求有其现象,可以搞移花接木、情节拼凑、合理想象和艺术夸张。新闻的真实不仅仅要求事实整体的真实,也要求新闻事实的每一个要素都符合事物的本来面貌,如人名、地名、数字、事件、过程、细节、引用的资料等,不能移花接木、张冠李戴,也不能进行“合理”的想象和夸张。

反映的真实是客观表现无缺失,也就是对事实的表达无缺失,不有意无意地遗漏一些重要事实。事实的真实与反映的真实是统一的,一起构成新闻的真实,没有事实真实就没有反映真实,没有反映真实也就谈不上新闻真实了,事实的真实也就没有什么意义。

2.特

特是特殊、特别。特殊性是事实蕴涵意义的特殊,包含着重大的、重要的社会意义,也包含着社会生活中的特殊表现;特别是事实的变动性和异动性,具有与众不同的动态特征。如果不特殊,不特别,现实的事实就没有新闻价值,没有传播价值。刘志宣著《新闻写作技艺:新思维·新方法》曾中举了某媒体报道的新闻事实:

昨天早上,华东大学信息学院师生们举行了名为“享阳光、享健康”晨跑活动。大约有150名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了这次活动。参与者希望借此鼓励全校师生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抵抗“非典”病毒。

刘先生进而分析说:“它是一个事实,但它没有变动性,更不具有社会性变动。享阳光、练晨跑这是师生一直坚持的活动;党员参加晨跑活动,也不是昨天才有的,并没有变动的因素;而以为将它与抵御‘非典’联系起来就有了社会性,这也很牵强。因为照此逻辑,人们的很多活动都可以与抗‘非典’联系,岂不是都可以报道一番了?”[2]

现实事实的特殊性有一个相对的问题,与国家、民族和时代都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说,特殊性都在于事实的社会性质和人们的生活方方面面的需要或关注,既包括重大的和重要的事实,也包括有某种特殊社会意义的普通事实,还包括能引起人们愉悦的趣味性事实。香港回归是重大的,北京申奥成功是重大的,食品安全是重要的,教育费用是重要的;交通意外事故有着特殊的社会意义,近亲结婚的恶果有警世作用;超级女声有娱乐性,明星活动有趣味性,等等。

3.新

新是新近、新颖。

新近是时间上的新近,事实发生的最近时间距离,是新变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1997年12月16日播出的《苏州河上最后一个摆渡口关闭》,事实发生在最近的时间:当天上午9点35分;是异常变化的最新动态:20世纪30年代建造的上海苏州河上最后一个摆渡口正式停航关闭,取而代之的是一座长50米、宽5米多的钢结构拱桥。这个事实表明一个摆渡时代的真正结束,是一种具有深刻社会性的事实变动。

时间上的新近是新闻文本的时效价值体现。时效有两种情况:一是及时。新闻文本越及时,就越能很好地实现事实的传播价值。有人说新闻是“抢”出来的,也就是突出“及时”。及时是记者新闻敏感和快速反应的体现,也是新闻文本创作能力的显示。一般来说,事件消息,特别是重大事件消息及时性更显著。报纸的消息报道不超过一天,电子媒体,电视、广播、互联网更快一些,往往是当天,更快的是现场即时报道。二是适时。有些新闻文本也立足于“时新”,但它并不着重在时间点上,它传播事实的价值不是也不可能是在快速、及时上,而是在最适当的时机上。如第九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一等奖《长江上游仍在砍树》,文本中的事实并不是新近才发生的,而是这一事实的发展到了很严重的程度,长江上游森林砍伐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削弱了抵御洪水的能力。1998年长江发生特大洪水,作者抓住这一时机,在抗洪期间采访报道了长江上游仍在砍树的事实,使事实传播的价值更突出,也才能引起那样大的反响。像报纸、广播通讯新闻文本、广播电视的新闻专题文本,立足于某一时间段的新近,虽然也是相对的越快越好,但它主要是以传播主体根据传播价值的需要选择的最佳时机,换句话说,是因时而成,适时而发。如20世纪90年代中期,领导干部贪污腐化严重,媒体不断披露落马官员,百姓对部分党员和干部失去信心。在这样的情况下,1994年11月29日因公殉职的中共阿里地委书记孔繁森,这个新时期焦裕禄式的人物的事迹无疑具有重大的价值,因而《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新华社1995年4月6日电)应运而生,起到了重塑党的干部形象的舆论导向作用。

新颖指事实内容创新。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是非常复杂的,有的事发生了,但并没有什么新的内容;有的事虽然有新内容,但不具有社会价值。因而新闻事实的新表现在摒弃那些与客观事实不相符合的旧观念、旧理论、旧做法,展示出客观事物的新联系、新属性、新规律,具有新颖性的特征。

4.近

近是接近,是指事实与受众距离关系的概念。它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指事实发生的地点与受众在空间上的距离关系。通常情况下,事实发生的地点与受众的空间距离越小,越接近受众,受众就越关心和关注,就越能实现其传播价值。另一层是指事实与受众在心理上的距离关系。事实与受众在意识、情感等方面越接近,就越能引起受众的共识和共鸣,就越能产生新闻价值。如食品卫生是受众极为关心的,一个只出现在某一地域的食物中毒事件,可以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引起广大受众感情的共鸣。

现实事实的真、新、特、近都是新闻事实的必要条件,它们合起来实现新闻传播文本的事实传播价值。譬如:

A.昨天,一个刚满周岁的小孩在滨江公园学走路时,离开了大人的扶持,摔倒在地,正好撞在一棵树上,把头撞起了一个大血包。

B.1895年,中日签订了极不平等的《马关条约》,按这一条约,中国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两万万两,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C.14日,日本西部城市宝塚市的一名警察因为使用暗藏的数码相机拍摄一年轻妇女的裙内风光而面临纪律惩处。这名42岁的警察利用这位年轻妇女到他所属的警局来报告自行车被窃的机会,使用暗藏的数码相机来拍摄了这位妇女的裙内风光。

上述三个事实都是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实的事实,符合“真”的标准。A事实是新近发生的事,但它不包含异常变动的因素,小孩学走路摔跤很正常,摔跤摔出血包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这一事实没有特殊的意义,它可以在邻里之间作为家长里短相传,但却不具有大众传播的价值,不能构成新闻事实。B事实虽然是一个关涉国家和民族利益的重大事实,具有特别的意义价值,但它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历史,没有新的信息含量,不是新闻了,因此不再有新闻传播价值。它或许可作为某个新闻文本的叙事背景资料,却不能成为新闻文本的新闻事实。C事实是新近发生的,也包含了异常变动的因素,一个特殊身份和职业的人,利用职务之便,采用特殊的手段,干了一件违背其身份和职业道德的事,给予纪律惩处,这符合公众意识,有着特殊的意义。但这一事实发生在日本,只是属于一个普通的社会性事实,与中国的大众没有关系(包括借鉴性、知识性等方面的)。在日本,这一事实可能成为有传播价值的新闻,在中国不仅不会引起中国大众的兴趣,也没有必要去关注;当然,也可以作为趣闻传播,却不能作为大众传播的新闻事实。

可见,现实事实的四个方面的新闻价值特征不是孤立的,它们合起来实现新闻文本的事实传播价值,缺一不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